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考2025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网格员招聘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1981年6月27日至29日,_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 在现实生活中,人情与法理的冲突是司空见惯的。法律是公共生活领域的共同准则,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应受人情关系的影响,人情关系一旦干涉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基于法理的正义和秩序就得不到保证。上述这段话不表明_。 人情交往方式在私人生活领域是合理的,但人情交往方式泛化到公共生活领域,就失去了其合理A. 性 B.人情交往关系具有更多的“私人”性质,而公共生活具有更多的“公有性质”,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对立的 C.人情关系到了公共生活领域,就显出其狭隘性,不一定对公共生活起破坏作用 D.人情关系到了公共生活领域,会出现以人情分配公共利益的情况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知该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本段表明了现实生活中,人情和法理是有冲突的。A项为“人情关系一旦干涉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基于法理的正义和秩序就得不到保证”的同义替换。从材料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法理的正义和秩序就得不到保证”并不意味着对公共生活起破坏作用,C项正确。D项从文中可以推断出,为“不将人情关系带入公共领域”的原因。B项“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对立的”说法错误,两者的“性质”不同,经常有冲突发生,这并不能说明“二者是对立关系”,B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错误的是:_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由此可知:ABD三项正确。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才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任何人不得剥夺。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为了采取这种价格政策:,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_A. 取消农业税B. 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C. 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时进行收购D. 扩大农民家电消费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供应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保证供应量的稳定:控制农产品过剩现象:才能使保护价格政策得以稳定实施。所以为了采取这种保护的价格政策: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时进行收购:保证供应的稳定。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从时代发展的方向来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不可能_成为人们行为的绝对的指导思想,现在的情况是两者共存并时常交锋,待相互_一段时间后,必然是将两者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内容,熔铸成新的既能够推动社会前进、又能让大多数中国人乐于接受并自觉实践的伦理观、道德观与社会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 单独 磨合 B. 同时 接触 C. 先后 融合 D. 独立 交汇 6、作为纠正外部性的方法之一,世界各国对于污染排放公认和倡导实行的原则是“污染者付费原则”,但也有人指责这是一种花钱买污染权利的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最早源于福利经济学中著名的_ A. 托宾税 B. 庇古税 C. 凯恩斯税 D. 亚当斯密税 7、党员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_”为总要求。 A.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B. 洗洗澡、正衣冠、照镜子、治治病 C. 照镜子、治治病、正衣冠、洗洗澡 D. 正衣冠、照镜子、洗洗澡、治治病 8、从广义上讲,_就是讲文明,特别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 A. 友爱 B. 诚信 C. 敬业 D. 明礼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应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如果商品X和商品Y互为替代,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_ A. 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D. 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10、公文写作的材料大致可分为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下列不属于事实材料的是_。 A. 人物 B. 事件 C. 细节 D. 报刊社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公文写作的材料,可分为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两类。事实材料包括人物、事件、工作情况、现象、细节、数据图表等;理论材料包括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稿、文件、报刊重要社论及重要理论文章等。故本题答案选D。 11、公务员在涉外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国际礼仪。以下不符合国际礼仪的是_。 A. 一起乘坐电梯及上车时,请女士先行 B. 闲谈时询问美国客人前一段得了什么病 C. 接待来访的外国客人时,请客人坐右边的座位 D. 在德国,提前抵达访问地点后等到了约定时间再敲门 12、某公司由甲、乙、丙三位股东出资设立,丁和戊分别被依法选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和监事,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而无法按期偿还银行贷款。根据法律规定,下述主张能获得支持的是_。 A. 银行要求作出贷款决策的丁返还贷款 B. 银行要求该公司返还贷款 C. 银行要求已足额缴纳出资的甲、乙、丙三股东返还贷款 D. 银行要求对该公司承担监督检查责任的戊返还贷款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 B 解析: 公司法第3条第1款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因此,银行可以要求该公司返还贷款。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 整合儒学.结束经学今文、古文之争的汉代学者是:_ A. 董仲舒 B.刘歆 C.郑玄 D.许慎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今、古文经之争,是两汉时期一个重要问题,学派门户之争与功名利禄之争交织在一起。董仲舒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今文经学家,刘歆是西汉成帝时期的文献学家,整理了图书。许慎著说文解字。马融、郑玄都是古文经学家,兼采两派,古今文经趋于混同。故本题答案为C。 14、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分为成长型、_、再生型4种类型。A.成熟型、衰退型B.试点型、整合型C.成熟型、整合型D.资源型、能源型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指出: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科学分类: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各类城市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某地突发百年未遇的冰雪灾害,乙离开自己的住宅躲避自然灾害。两天后,大雪压垮了乙的房屋,家中财物散落一地。灾后最先返回的邻居甲路过乙家时,将乙垮塌房屋中的,万元现金拿走。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 A. 构成盗窃罪 B. 构成侵占罪 C. 构成抢夺罪 D. 仅成立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 16、 近期,中国翰园碑林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全国首家“中国书法名园”,可以说是_,当之无愧。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 众望所归 B.实至名归 C.人心所向 D.各得其所 参考答案: B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成语辨析,主要考查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众望所归:指得到群众的信任,大家一致期望的。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人心所向:指人们所拥护的,向往的。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中国翰园碑林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名园”,获得声誉,是自己本身就应该得到,是名副其实的,所以用“实至名归”,B项正确。考查点:选词填空成语辨析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 17、下列有关我国疆域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_A. 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B. 我国西南与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为邻C.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等边远地区D. 中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呈东多西少的态势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考点:中国的疆域试题分析: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故A不符合题意;我国西南与东南亚的缅甸、老挝和越南三国相邻:泰国不是我国的陆上邻国:故B不符合题意;我国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故D符合题意。本题所属考点-中国的疆域18、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说明_。(1)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2)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作用(3)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4)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A.(1)(2)B.(2)(3)C.(2)(4)D.(1)(4)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和谐文化是正确的意识。(1(不符合题意,(2(正确:题干体现了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3(观点错误: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4(正确:题干体现了和谐文化与理想信仰、行为规范等是相互联系的。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9、 甲于夜晚在一条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驾车正常行驶时,乙突然翻越护栏横穿公路,甲刹车不及将乙撞死。交警认定甲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下列说法中,不应当作为交警认定依据的是:_ A.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B.甲的行为不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缺乏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 C.本案属于意外事件 D.甲对乙的死亡结果没有罪过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构成共同要件。在本题中,交警之所以认定甲的行为不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