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命优秀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命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童年絮味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2、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会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4、概括生命中老师所说的道理。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童年絮味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2、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过程:(一)导入示例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幸福的阶段,在童年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留恋的,我们和童年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那我们大家来谈一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令你难忘的事或人。(学生回答)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她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二)童年絮味题解本文是当代女诗人舒婷的富有情趣的一篇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度过的充满笑声而又略带辛酸的童年时光,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与今天的孩子们对比,引起人们的思考。(三)童年絮味导读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都写到了童年的哪些事情。讨论归纳:童年的玩具只有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初学识字自得意;自编小辫美极了;家教严历成习惯;左邻右舍关系密;乘凉还有小表妹;夏秋冬季我都爱;如今给儿买雨鞋。2、重点难点解读。(1)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作者生活的时代是我们国家经济落后,物质条件差,那时的孩子们少玩具生活较苦。但他们却同样的热爱生活,追求快乐,以艰苦的环境里照样玩得丰富多彩。他们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们从不缺玩伴他们可以享受漫长的暑假,健康成长。而今天的孩子们,物质生活优越,他们有大量的玩具与玩伴,往往被封锁在单元里与电视电脑为伴,或是被各种兴趣班占去了课余时间,这是现在孩子们的痛苦之处。为了让今天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应该给他们真正减负,把假期和课余时间还给孩子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与玩的关系,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2)作者爱劳动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对她今后有何影响?作者爱劳动的习惯与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关,作者很小的时候就自己洗衣服,洗自己的碗,还要接受外婆的严格检查,渐成习惯,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时常陶醉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直到长大后,这个好习惯仍伴随着她。3、综合研讨,探究下列似乎矛盾的现象。(1)为了贪吃灶糖就公开宣称要嫁给卖糖的老头儿(拣麦穗),小小年纪就把自己打扮得像“小妖精”(童年絮味),这些小女孩是“不害臊”还是挺可爱?或是二者兼有?为什么?明确:这两位小女孩当然是挺可爱的。首先,为了贪吃灶糖就决计嫁给卖糖老汉,这在实用性上是很不合算、毫无价值的。但是小女孩对此完全无知。正是这个无知衬托出了心灵的纯洁。这样的未被世俗功利熏染的心灵是可爱可贵的。把自己打扮得成了一个“小妖精”,小女孩的姨妈们看到后差点背过气去,说明在实用性上无可取之处,甚至适得其反。但是小女孩的爱美之心是真诚的,纯洁的,也是幼稚的,她以为自己美极了,她并不知道这个后果。这样,相反的实用效果却反而使人注意到了她的爱美心灵和幼稚可爱的童真。其次,“不知羞”在成人的词典里,在成人的身上是贬词,而在这特定表现儿童心灵的情境里,正是这“不知羞”才显出她们心灵的纯洁和心地的坦然。她们一点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人笑话,这是多么的纯洁无邪!再次,为吃灶糖而公开宣称要嫁给卖糖老汉,从理性讲,绝对是荒唐可笑的。把自己打扮成了“小妖精”,从效果讲也是可笑的。所以,两篇作品中周围的人们均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读者看后想来也是开怀大笑。但这笑声是善意的、宽容的、充分理解对象的,因为这里更多是令人可爱的纯洁、幼稚、天真无邪。如果由此认为这些小女孩是“不知羞”和“挺可爱”兼而有之,那也应属于幽默谐趣的表现效果问题,也就是说,幽默常常把优点和缺点集于一身。换言之,这不是令人讨嫌的“不知羞”,而是令人可爱的“不知羞”。(2)“我”的乐园百草园,原本只有一些野草;“我”最心爱的宝书山海经却是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类似的描述,童年絮味也有,请具体指出。交代这些童年的心爱之物、欢乐之处原本的“简陋”,不会煞风景吗?为什么?明确:童年絮味以那些破布娃娃、破藤桌“舞台”、荒郊野地、防空洞、九曲巷为玩乐对象、场所都属于类似的描述。描述这些童年的心爱之物、欢乐之处的“简陋”,并不会使文章逊色,相反,却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审美的重点感其一,荒芜的园子、拙劣的印本、破桌荒地,这些都是真实的。在大人们的眼里,这些大约都成不了他们的乐园和爱物。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我”成年后,就买过了一本精致得多的石印本山海经,而原先长妈妈送的那本早不知丢到那里去了。但在生活经验很有限、事事感到新鲜好奇、常常把幻想和想像当现实的儿童的心灵世界里,这些荒园陋物却可能成为他们心灵上有着无限趣味的乐园,成为满足他们童心的最为心爱的宝书,成为他们童年游戏的大好场所。物不择好坏,事不计真假,要的只是能真正成为他们心灵上的乐园,这正是童趣生活的最真实的特点,这是几乎所有人的童年时代都有过的“过家家”体验。所以,无论是原始素材的实录还是文学创作的编造,描述这些童年心爱之物、欢乐之所的“简陋”,恰恰更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其二,心灵上的乐园却是简陋之物。这一反差,突显了审美的重点不在实用而在情感、情趣。“我”怀念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不在乎这里只有一些野草和读书生活的枯燥,而在于有过“我”的童趣童真童心。“我”动情地忆起这部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不在于书本质量如此粗劣,而在于这里寄寓了一个人道关怀的动人故事。“我”的童年引“我”无限眷恋,不是“我”拥有过奢侈的玩具、豪华的游乐场,而是破桌破椅都记录着“我”童年的情趣。(四)生命导读1、默读生命,体会文中老师所说的道理。2、概括生命中老师所说的道理。明确: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关爱每一个尊贵的生命,生命的实质就是充满着自由的活力,要为他们(它们)自由地、充满活力地活着而高兴,以宽广的胸怀善待每一个人,善待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3、讨论:借用生命中“老师”所领悟出的道理,你是否能欣赏到童年絮味所包含的趣味和意义?童年絮味也就是像生命中的“老师”一样,以对生命的新的感悟去感受、看待周围的生活,以升华了的理性认识去照看具体的感性生活。童年絮昧就像“老师”在足球场上看到的孩子们“找乐子”情景的翻版。童年絮昧所包含的全部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更具体一点,就是“老师”最后说的“生命的实质”,也是“老师”在本段文字开头说的“多么自由啊,不肯受压制”,它的趣味就是以童年情趣的形式展现着这充满自由活力的鲜活的生命。文中的“我”及童年伙伴们也是在到处“找乐子”,替洋娃娃整容。捉蝴蝶、捉迷藏、钻防空洞、捧着大词典大声唱读、把自己打扮成“小妖精”、与同学打架、自编自演戏剧、泡海水、过春节、秋游野餐运动会,所有这些童趣生活就是活着的生命的趣味。4、写作特色:(1)语调诙谐,充满童趣。(2)以比鲜明,引人深思。(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词句品味积累”。2、完成伴你学中相关练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命优秀教案 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2、 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过程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好课文。情感态度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体味人生,关爱生命。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会文章主旨,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难点改变学生粗枝大叶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研读文章教学内容和目的1、教师导入;2、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3、看导语,默读课文,画出各段“主题词”,并从主题词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4、朗读训练;5、问题设计与研讨;6、小结这次质疑与研讨的.经验;7、比较阅读;(课后练习二)8、课上练习;9、学生交流。1、唤起学生注意,进入讲授主题。2、夯实基础,为朗读扫除障碍。3、初读课文,大致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整体。4、训练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5、激发参与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深入细致的领会文章内涵。6、总结好方法,达到共同研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7、自主学习的进一步深化,教师点拨,找出比较阅读的技巧。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适合课文朗读的伴奏带;制作教学课件。搜集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事例,以备上课交流。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导入:心脏在跳动,生命在继续,同学们有没有认真的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呢?还是“习惯”的忽略了这一问题呢?(稍微停顿)好,请同学们随老师走进杏林子的生命,在她的感召下思考生命的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的大问题,并培养关注生命的情感。、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骚扰 小憩 茁壮 糟蹋 庸碌 辜负 昂然挺立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看导语,默读课文,画出各段“主题词”,并从主题词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事例 思考飞蛾:生之欲望 意义香瓜子:生命力 价值心跳:生命 珍视、奋斗、朗读训练:(配乐)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1) 各自练读(2) 点名朗读5、问题设计与研讨:研讨方式:四人合作,全班交流(1) 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安排?为什么前两个事例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2) 三个事例蕴涵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3) 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4) 三点思考侧重点有什么不同?6教师小结7、比较阅读:(课后练习二)将这篇课文与下面的同题文章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8、课上练习:语言运用:补成一句话(1) 一只_不停地在_飞来飞去,骚扰着我。(2) _在_小憩。(3) _昂然挺立_。(4) _足以擎天撼地。(5) 我可以_也可以_。(6) _遇福遇祸,或喜或忧,_。9、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事例。10、 布置作业:(1) 研讨与练习一;(2) 朗读练习。夯实基础,为朗读扫除障碍从把握主题词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初步了解文章主旨训练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根据文章内容,把握朗读时的语气、语调激发主动的参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