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8页
第2页 / 共88页
第3页 / 共88页
第4页 / 共88页
第5页 / 共88页
第6页 / 共88页
第7页 / 共88页
第8页 / 共88页
第9页 / 共88页
第1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颐和园教学设计(通用篇)颐和园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学习生字词,认识个生字,学会其中的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玩赏”等词语。、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难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领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准备: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导入、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i,葱cng)翘舌音(朱zh),前鼻音(殿din),后鼻音(廊lng爽shung葱cng)。、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的地方。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自学,师生交流。、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第二段(第至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三、学习词语、指导分段朗读、提出词语,讨论词义 讲解词义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清爽:清洁,凉爽。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葱绿:(草木)青翠。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四)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学习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有顺序地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教学准备: 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相关补充材料教学步骤(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欣赏颐和园课件填空:颐和园是一个( )的公园。、今天作者会带我们去游览公园的哪些景点呢?默读课文(25)小节,用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并把线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生上台交流游览线路图。并完成板画。()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通过线路图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吗?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二)、讲练结合,细品韵味1、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地方的景物描写具体的呢?在听读课文、欣赏画面的基础上,你对哪个景点最感兴趣?自己再去细细品味。(用“ ”画出景物,抓住景物特点)长廊(1)小导游讲解长廊。(边讲边演示图片)(2)其他学生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3)长廊的长和美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通过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学习作者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的用处。(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描写长廊的长吗?()(5)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的句式说一说)(6)漫步长廊,欣赏着五彩的廊画,闻着微风送来的淡淡花香,你会说:长廊真是世界上最 廊佛香阁和排云殿(1)请学生介绍佛香阁和排云殿。(2)听完讲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吗 (雄伟高大,金壁辉煌)(3)这些特点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耸立、金壁辉煌、一排排)(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昆明湖(1)导游讲解昆明湖。(2)昆明湖可是镶嵌在颐和园的一块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现的呢 (打比方)出示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3)品读句子,理解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练习:昆明湖真美呀, 。昆明湖的水真绿呀, 。(4)换词法体会“滑”字。(通过滑划的互换,体会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的慢,间接表现昆明湖的美)(5)背一背这句话。十七孔桥(1)导游讲解十七孔桥。(2)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 )、有的()、有的(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这17孔桥真( )!()师小结: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叫叙述顺序。、分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刚才我们学过的内容,想想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指名答,归纳小结板书)、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叙述、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四)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模仿颐和园的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颐和园教学设计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个拥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的魅丽,倾倒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这节课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好游记的方法。二、整体感知、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大家仔细看,认真听,想一想录象主要介绍了颐和园哪些景点?(播放录象)、交流: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是怎么描写颐和园的景色的?谁能说说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具体描写颐和园的?(第自然段)、自己读读这个部分,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填空练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 )。走完长廊,就到了( )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明确:作者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个景点。教师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哪个自然段写长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长廊的?、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廊内廊两旁、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长廊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交流明确:长廊又长又美。 感觉到长廊的长,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那么,你又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长廊的美? 长廊不仅又长又美,而且连它周围的环境也怎么样? 在这么美的长廊游览,游人的心情怎样?、看长廊图片。、出示句子: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指读,思考:这句话中哪儿写得好?为什么?画多而美,作者描写具体生动,用词准确。、欣赏着精美的画面,感受着周围美好的环境,现在我们仿佛就在游览长廊。让我们把长廊又长又美的特点读出来,好吗?(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长廊真美啊,年它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的绘画,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四、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接下来我们学习写万寿山的这部分内容,请大家默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万寿山的景色的?交流板书:山上、山下、那么作者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景色呢?指读第三自然段,读后交流:佛香阁、排云殿。、谁来读读描写佛香阁和描写排云殿的句子?其他同学想想佛香阁和排云殿有什么特点?指读,出示句子,自读谈体会。、谁再来带着感情读读这一自然段,让同学们通过你的朗读,体会到万寿山的雄伟壮丽。、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登上了万寿山,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大家边读边划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读后交流。、这段中还有哪些景物也写得很美?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指导朗读句子。 出示句子: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万寿山的景色特别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受、美的心情表达出来吗?齐读第四自然段。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过渡: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指读,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点?重点描写了哪个景点?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堤岸湖心岛十七孔桥 重点写了十七孔、那么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呢?你能不能从文中的语句中体会出它的特点?桥洞多,狮子姿态不一。、出示句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指读,从“姿态不一”体会到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齐读句子。六、总结全文、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自然段,领略了颐和园的秀美风光,请大家找一找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颐和园的特色?第一句。板书:美丽的大公园、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知春亭、玉带桥、石舫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学生齐读。出示最后一节: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板书:说也说不尽“说也说不尽”是什么意思?、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根据板书总结全文:作者按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几处景物的美丽景色,使我们感受到了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七、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八、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颐和园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