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辅导课程十一1 11、X理论理论假设:一般人不喜欢工作,对劳动反感,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劳动;为了让他们完成组织任务,必须予以强迫、控制、指挥,以惩罚相威胁;一般人宁愿受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有野心,对安全需要更重视。管理措施:企业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纪律和惩罚措施,需要明确的命令和等级性的控制体系,需要对员工的任务设定和强制性的工时管理。1 1X理论决定了只能采取强制型的管理模式,而最好的形式是科学管理。在科学管理中,任务、目标、权利、责任、奖惩措施和指挥程序等被科学地设定,人在程序中只是一个有生命的机器。管理的全部职能是保证人去执行这一程序。X理论只是对出现管理人性化之前的所有管理模式的理论说明。 1 12、Y理论Y理论与X理论的人性假设完全对立。 Y理论的假设:人可以把劳动等同于游戏,从劳动中获取满足;人可以自我控制,并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人可以通过对目标的参与以达到自我意识与自我实现的满足;人会追求责任,逃避责任只是经验的产物而不是天性;多数人都对解决组织问题具有高度的创造力;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能得到部分的发挥。1 1对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对个人潜力的发掘来提高管理的效能,而这种潜力的发挥可以通过许多形式来实现。其中,比较普遍的如实行参与制,给予职工一定的自主权和责任,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人性积极因素。1 1 麦格雷戈对比两种相对立的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方法论,对管理人性产生影响。超Y理论或权变理论1 1四、现代管理方法论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一)变化的时代与管理理论的丛林1、信息技术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信息通讯的极其迅速的发展。信息工具最根本的作用是强化了人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的进一步技术化产生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地涉及到社会的形式系统,社会的结构方面的稳定和变动。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规模和企业形式的变化,带来工作本身的非规范化。1 12、管理方法论的丛林化时代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总体上趋于多元化局面。1980年,管理学家孔茨认为存在着11个管理学派,管理理论出现丛林化倾向。管理丛林阶段的出现,标志着统一的管理方法论不复存在,管理理论走向多样化。1 1(二)人本管理 管理方法论的人性化,事实上已经把人本管理的基本观念提出来。目前管理学界,提出的“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是人本管理的不同表述。现代人本管理直接来源于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霍桑实验以来的管理理论的变化发展。1 1现代人本管理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管理思潮,它渗透在不同的管理学说中。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也部分能够意识到人本观点的存在。人本管理思想主要是由组织行为学发展而来的。通过对人际关系、人性、组织行为、领导行为以及激励、控制、指挥等管理方式的研究,人的作用逐渐被认识。1 1人本管理的认识:第一层次,人是一种资源。如何更好地利用、控制、激励人这种资源,发掘更多的人的潜力,成为人本管理的基本目的。这种认识与真正的人本管理是存在差别的,并没有离开传统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从管理方法论的角度看,这种认识首次重视人的地位,对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也有了认识,尽管这只是一种被动的能动性、被动的创造性。1 1第二层次,人本管理首先要确立人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全部管理工作围绕着如何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这种意识的人本管理已经摆脱了把人看成标准化资源的传统管理哲学。这种层次的人本管理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人们是本动接受这种意识的。这种人本管理并不是真正从人出发的。1 1人本管理的含义:在更深层次的人本管理的认识中,以人为本意味着人在参与竞争性的生产活动或服务性的社会活动中,不仅能获得相应的报酬,而且取得相应的环境条件,以开发人的潜能、锻炼人的意志和品质,在超越生存需要的水平上得到全面的自由发展。这是真正符合人本主义的管理目标。 这种性质的人本管理在实践上已经超越了管理方法论的界限,而成为一种哲学的理想境界。1 1(三)两种基本的管理路线 从方法论角度看,从人性化发展而来的人本管理已经脱离了标准化、数量化、最优化科学管理的路线。在管理理论构成的“丛林”中,管理方法论的基本路线只有两种。1 1两种基本的管理路线:第一种是标准的、规范的、数量化的、分析的、确定的、超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上的路线。如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科学管理及方法论的继承者管理科学仍然有存在的理由和基础,不仅是因为存在着传统产业,也由于这类产业中仍然存在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但这是方法论的极限。 1 1第二种是混沌的、不确定的、随机的、参与的路线。如人际关系理论。人本管理具有效率的不确定性。以人为本的管理基于人的复杂性,是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混沌的管理哲学。人本管理为科学管理提供广阔的发展余地,抵消科学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两者的有机结合,成为管理方法论的正确路线。1 1(四)现代管理方法的多样化1、管理的柔性化管理的柔性化是针对管理科学对管理方法和管理过程的刚性处理而言,在实际发展中,柔性化也包括了管理组织、目标甚至制度等方面的柔性。真正的柔性化管理是与管理的权变相应的,即管理组织可以根据具体组织的发展而作出变动。柔性化可以使企业组织更加适应变化的社会经济及其需要,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1 12、管理的网络化与虚拟组织的管理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生活有网络化的趋势。管理的网络化所涉及的方法论的根本变动在于管理不再使用命令控制,而是通过交流等方式来传达组织信息,所有的活动都是信息的操作。虚拟组织的出现要求在管理的任务、目标、制度和方法等方面作出适应性的调整。1 13、管理的文化方式管理方法论的最大变化是管理文化的产生。管理文化的兴起对应了管理的人本路线。对人的充分重视、对人的作用的充分认识,必然走向管理文化。在管理方法论上已经形成的理性认识,往往是规范化的管理的文化方式。管理文化能够解决科学管理路线和人本管理路线之间的矛盾和困境。1 1用文化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约束每个人的需要和利益,同时提升人的需要层次,在不断扩大的个人的基本需要和企业的发展及经济能力之间寻找平衡点, 使企业能够从多方面满足每个个人的需要。一种管理文化是一种传统。传统的惯性能够使组织具备更强的惯性。1 1管理的文化方式的方法论特性总体上,这种方法论在总体上具有混沌性,同时,这种管理又是人性化的管理。第一,非规范化与个性化。第二,混沌性与不确定性。第三,非数量化。第四,非优化。1 14、混沌管理与无治而治德鲁克认为,知识经济管理时代的特征属于混沌管理。5、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结合新的管理方法论是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结合,是精确性与混沌性的结合,也是科学与文化的结合。1 1第五讲 企业经营与管理哲学一、企业的变革思维二、企业的特定情境管理 1 1一、企业的变革思维(一)激烈的变革理论(二)稳健的变革理论:制造业中的变革思维1 1企业管理哲学是管理哲学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企业管理必须直接面对外部的市场、用户和内部的管理人员和产品,企业管理每天都有新的思想和哲学。1 1(一)激烈的变革理论在一般的管理哲学中,变革与稳定是一对矛盾,但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在企业管理哲学中,变革成为主要的主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迅速普及,企业经营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甚至产品、服务、市场等定义发生变化。企业管理出现变革的趋势。1 11、企业再造1)全面变革企业再造意味着完全打破企业的原有格局,从含义上看,企业再造意味着企业结构的全面改造。信息获取的容易,加之产品的日益丰富,使企业面临着挑战,必须进行改造和变革。 三类需要改造的企业:远远落后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具有强烈危机意识,处在正常经营状况的企业;处在颠峰状况,管理层不安于现状的企业;1 1企业再造是一种关于企业组织发展的哲学观念,在这种观念中,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的趋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变革,最终的结果在于以自然流程代替刻意的分工。1 12)组织解构经过企业的再造,原来为分工而建立的各个部门,必须依照跨部门的自然作业流程,重新组装成工作流程小组。这些小组的管理,导致管理者突破现有的管理幅度,使组织从原来的严格控制走向相对松散的带领。这类变革意味着组织的解构。由于作业流程的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奖惩制度、从属关系、文化以及企业成员的工作性质等都在发生着解构,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员的变化。1 1变化最大的是企业组织中的基层人员,他们将从原来的单调、重复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新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工作技巧,同时也要求从整体上对工作进行思考。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系统思考的能力、灵活性成为主要的标准。管理人员的职责也同样发生着变化,从监督的角色转变成为指导的角色。1 13)以顾客为中心全面解构的另一方面是企业文化的解构。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以顾客为中心,而不是以企业老板为中心。2、解放管理四个主要观点:竞争的激烈和加剧;变革的风险;解放旧结构;重点在于企业;1 1(二)稳健的变革理论在更多的情况下,企业的变革不是突然的变革,必须考虑企业的耐受力。如果变革超过了企业的耐受力,企业可能受到长期的伤害。企业管理常常需要相对平稳的变革。以制造业为例,产生了较多有价值的新的管理模式。1、整体性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关键是建立相对独立的子整体,使之具有独立行为能力,对外部和内部的干扰保持高度的抵抗性或弹性。1 1特点:第一,可以在没有上级组织的协调下独立工作,在自身的层次上把握环境,把握问题;第二,追求对干扰的弹性,对变化保持适应能力。第三,整体性组织可以构建成复杂的系统,并有效地利用资源。整体性管理体现了有机组织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更符合自然机体与社会组织的实际行为方式。1 12、不规则型企业现代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内的相互关系更为复杂,企业各个部分的水平对话取代垂直命令,各个部分和个人都能理解自己在整个大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完成自我优化、自我设计和自我组织。不规则企业,需要在六个层面作出努力,包括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社会信息、经济和金融、信息、加工过程和物质流。1 13、企业的敏捷性企业的敏捷性要求企业能够不断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机遇。企业的敏捷性实质是要求在企业内部与顾客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和知识共享机制,来扩大企业弹性,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加强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步伐。1 1新型管理的特点:第一,这些变革思维都提倡各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的自主性,包括自我优化、自我设计和自我组织的个性和能力,同时又与整体协调,主动服从整体的目标。第二,在所有的部分,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信息、知识的公开和共享;第三,这种变革非常重视形成一种公开、信任和协作的关系。这种变革理论是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是一致的。1 1二、企业的特定情境管理(一)不确定条件下的管理(二)危机管理(三)企业的知识管理(四)网络企业的经营管理(五)企业经营理念的形形色色1 1企业的特定情境管理是指在某些特指性的场合、时期、范畴等之内的管理,这里用来指不确定性管理、危机管理和环境营销。1 1(一)不确定条件下的管理1、不确定的层次 不确定性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前景相当明晰。第二层次,有几种可能的前景。第三层次,前景具有一定的变化范围。第四层次,前景由于不确定环境的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使得无法预测。1 12、不确定条件下的态度与举措在不确定的条件下,有三种主要的战略态度。第一,塑造未来。第二,适应未来。第三,保存实力。三种举措:第一,冒险投资和收购。第二,相对稳妥的行为。第三,无风险举措1 13、混沌决策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备选方案的不完全,在一定意义上,管理决策带有某种混沌特性,企业管理者会根据直觉和灵感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管理带有混沌性。任何决策带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修正混沌决策所带来的问题,混沌决策带有一定的合理性。 1 1(二)危机管理 在管理学理论中谈到的组织状况多半是理想状况,而在实际活动中,企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从而引起危机。将危机纳入管理领域是一种创造。 1、理解危机 危机通常指的是一些突发事件及其发展,这些事件有可能造成根本性的破坏,并且这些事件的出现是无法预测的。1 1多数情况下,企业危机是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相关的或由企业自身问题引起的。企业发展中的危机主要是指无法预测的危机事件。企业经营中经常会面对突然的复杂情况,这些未能预料的事件,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危机。这些危机中,首先是公众舆论的影响。1 12、危机预测危机预测并不是对危机事件的预测。危机预测的重要部分是风险评估,即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进行可能的估计。SWOT方法在企业危机预测中的应用。通过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企业可以制定有效的危机管理计划,扩大优势,减少缺点。危机预测的重要方面是建立危机预警机制。1 13、危机沟通危机沟通可以简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内部沟通,一类为外部沟通。确定利益相关者,成为沟通是否成功的关键。危机沟通中也需要针对一定的受众类型设定比较明确的目标。以受众为中心、明确而必要的信息、双向沟通、信息监控成为危机沟通中的主要点。1 14、危机管理战略建立危机管理团队是危机管理战略在组织上的保证,这个管理团队在组织上的考虑与一般管理团队相似。这个团队应该了解引起危机的一些关键因素,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根据危机的程度来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在理想情况下,危机管理团队的组成人员能够对危机迅速作出反应,发挥团队精神,协同工作,最终解决或消除危机。1 1(三)企业的知识管理1、知识与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的内涵已经扩大到运用技术和管理知识本身。由于管理知识已经是组织的内容,那么,知识也能包括组织,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在根本上就只有两个因素:知识和人。知识管理最根本的含义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造成人在知识基础上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形成企业的整体高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1 1知识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在高度重视知识、重视信息因而重视人及沟通的环境中,企业需要有全新的管理理念,即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对所有企业都提出自己的要求,并使得这些组织转向知识管理,在这些企业中,人的重要性更加突出。1 12、管理知识资本知识管理需要对管理对象进行新的认识。知识既是资产,也是资本。对于企业而言,知识既是资产,也是资本。知识管理意味着知识资本的管理,对知识资本的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或者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知识管理还包括知识共享的问题。知识的共享最终导致知识的创新,引起知识的增值,使得企业努力造成知识共享的物质和制度条件。1 13、学习 知识管理的关键内容之一是学习。企业需要学习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企业有适应变化的需要。第二,企业有知识创新的需要。第三,企业有共享知识的需要。企业的学习应当注意这些方面的内容:第一,从经验中学习。第二,从共享中学习。第三,从市场和客户学习。第四,从竞争对手和其他外部环境学习。1 1(四)网络企业的管理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经济方式的发展正在创造着新的经济组织和经营方式,网络经营是突出的方面。网络经济时代,经济组织的多样化变得更加复杂。功能多样、组织形式多样、规模多样、融资方式多样、经营手段多样,标志着管理进入了以多样性为特征的新时期。 1 11、网络经营通过互联网来管理,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网络经营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经营模式。作用:网络经营加强了企业与客户、供应商、银行、政府等一切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方面的联系,为拓展市场、开发资源、筹措资金等经营活动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网络经营改善了内部关系,使企业能更合理地配置资源、开发技术、协调关系、共享知识。网络经营必然随着其发展而创造出更多、更合理的形式。1 12、电子商务目前,电子商务是网络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也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方式之一。电子商务已经比其他网络经营方式更快。 1 13、虚拟企业与虚拟组织 由于网络的发展,信息联络手段已经大大加强。新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方式产生。虚拟企业是其中非常突出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经济组织形式。 虚拟企业是指通过网络联结起来的具有企业目的的生产或经营型组织,通常不具有固定的形式。虚拟企业从事知识、信息、服务等活动,不需要固定的场地和固定的职工,其资金运作、生产、销售、服务等,都与传统企业有较大的差别。1 14、动态团队动态团队是具有相当优势的现实组织,其成员的流动性是远大于常规的。动态团队完全是现实的组织形态。在这样的团队中,个人不一定是组织的固定成员,每个人参与工作的时间是可变的。其中,对人的尊重和引起人的兴趣是最重要的管理。将工作分解成可以单独操作又能最终合成的部分,是工作流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任务的确定、分解和合成是最主要的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1 1在组织内部,动态团队已经成为优秀的组织形式。在稳定的学习型组织中,未来以任务为中心的学习小组,会以动态团队为主要形式。动态团队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适时地调整人际关系,有利于任务的不断变动,适应社会和市场。1 15、网络时代的竞争和风险网络经营的竞争是注意力的竞争,产生了经营上的新的方式和经济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也产生了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可能是网络经营的竞争的极度激烈和风险的空前扩大。1 1(五)企业经营理念的形形色色1、经营体制特许连锁2、吃“休克鱼”3、让肥水外流4、不裁员承诺5、怎么都行1 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