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5页
第2页 / 共95页
第3页 / 共95页
第4页 / 共95页
第5页 / 共95页
第6页 / 共95页
第7页 / 共95页
第8页 / 共95页
第9页 / 共95页
第1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析新课标卷考情考向明确二轮复习方法策略自然地理一、新课标卷自然地理的考情考向二、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n交流内容一轮强调全面细致二轮着力重点突破一轮强调循序渐进二轮关注建构网络一轮强调基础知识二轮凸显主干知识一轮强调扎实基础二轮重视能力思维 n二轮与一轮的区别一轮:课标、考纲二轮:考情、学情一、学科能力专题(四项能力;区域定位;图标解读;选择题;综合题)二、自然地理专题(地球;大气;水体;地壳;整体性与差异性)三、人文地理专题(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四、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区域特征;区域生态、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五、选修模块专题(旅游地理;环保保护)n二轮复习大专题划分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小专题划分:1、地球运动规律2、大气运动规律3、水体运动规律4、地壳运动规律5、整体性原理与差异性规律一、新课标卷自然地理的热门考点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试卷类型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地球运动12分12分4分4分大气运动14分38分38分22分10分24分8分12分水体运动14分22分28分24分12分12分21分20分地壳运动(风沙)(22分)(风沙)(22分)8分(水沙)(12分)(水沙)(12分)整体性和差异性16分4分12分4分20分12分8分全国新课标卷自然地理分值统计专题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地球的动规律卷:T6卷:T8卷:T1T3卷:T4大气运动规律乙卷:T37(1)卷:T1、T4、T5卷:T10卷:T4、T5、T10、T11、T36(1)卷:T6、T7、T10、T11T37(1)水体运动规律甲卷:T9T11甲卷:T36(1)丙卷:T7T9卷:T9T11卷:T6、T7、T9卷:T9T4、T5地壳运动规律乙卷:T7T9丙卷:T36(1)卷:T10、T11卷:T37(2)卷:T36(1)、(2) 卷:T36(2)卷:T36整体性与差异性乙卷:T10、T11、T37(2)(3)甲卷:T6T8丙卷:T10、T11卷:T37(1)卷:T37(2)卷:T7T9卷:T8、T36(1)(3)、T37(2)卷:T6、T37 (1)(2)卷:T8、T37(1)(2)全国新课标卷自然地理考情统计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主干知识抽样考查不追求知识覆盖度注重知识考查深度1、地球运动规律考点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考情考点一:太阳辐射-全 国 卷T1、T2-考点二: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全国卷T8-考点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全国卷T3全国卷T4-全国新课标卷近年来对地球运动部分的考查较少,难度逐渐降低。【2014新课标】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2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考查考点:太阳辐射考查方式:文字材料+景观图“太阳能光热电站”【2015新课标卷】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图2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完成68题。8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考查考点:时间计算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2014新课标】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3题。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C全年P1考查考点:正午太阳高度考查方式:文字材料+景观图“太阳能光热电站” 【2014新课标】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4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考查考点:地球公转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较昼夜长短日影方位日出日落方位(角)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1、地球运动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太阳辐射2014卷T1.2文字材料+景观图“太阳能光热电站”1.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2.太阳能开发利用带来的问题1.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2.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2015卷T8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M地与我国两地间区时的换算1.地方时与经度计算;2.区时与时区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2014卷T3文字材料+景观图“太阳能光热电站”北回归线上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及变化2.昼夜长短及变化3.日影朝向与长短4.日出日落方位(角)2014卷T4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影朝向、日出方位(角)选择题文字材料区域经纬图景观图等值线图 高频考点高频考点 太阳辐射;地方时与区时;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影朝向;日出日落方位。(重点:“两计算”+“两规律”) 考查形式考查形式 考查形式以选择题组出现,为2-3个选择题。一般以热点事件或生产生活实际为背景,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供文字材料、景观图、区域经纬网图、等值线图等,考查以上相关知识。能力方面侧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情分析本专题复习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两方面内容:1.强化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能力,尤其注意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时间信息)的能力。2.让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产生原因。明确: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和五带。建议:可以围绕“季节”设置微专题。复习建议n微专题:季节变化建议:精选与“季节”相关的试题,包括依据自然地理现象判断季节、结合区域分析某种自然地理现象的季节变化等。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构建地理思维模型2、大气运动规律考点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考情考点一: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全国卷T1-全国卷T36(1)全国卷T6-考点二:大气运动与降水-全国卷T10全国卷T4、T5全国卷T7-考点三:常见的天气系统-全国卷T4、T5-全国卷T10、T11-考点四: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判读全国乙卷T37(1)-全国卷T10、T11全国卷T37(1)全国新课标卷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较多,其中主要集中在气温、降水、天气、气候等方面。【2013新课标】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考查考点:气温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等高线图【2013新课标】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考查考点:气温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等高线图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8分)(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考查考点:气温。以气温为主线,梯度设问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等温线图+景观图+原理示意图【2015新课标】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2、大气运动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2013卷T36(1)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等高线图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1.大气的受热过程;2.区域等温线图的判读;3.区域内气温特征的描述和原因分析;4.区域间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原因分析2013卷T6区域(台湾)等温线图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2015卷T37(1)(2)(3)文字材料+区域等温线图+热棒示意图1.大尺度区域气温差异原因分析:青藏高原与东北地区2.小尺度区域气温差异原因分析:甲与五道梁;3.热棒工作原理及倾斜原因选择题综合题文字材料区域经纬图等温线图等高线图示意图景观图【2013新课标】图2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5. 该区域位于A.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考查考点:降水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遥感影像图【2013新课标】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7.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考查考点:降水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等高线图2014新课标全国卷 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011题。 图410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地形抬升暖流增湿反气旋活跃ABCD考查考点:降水考查方式:区域经纬网图2、大气运动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大气运动与降水2013卷T4.5文字材料+区域遥感影像图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2.该区域位于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2.区域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3.区域内降水特征的描述和原因分析;4.区域间降水特征的差异及原因分析2013卷T7区域(台湾)等温线图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2014卷T10区域经纬网等高线图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选择题文字材料区域经纬图等降水线图等温线图等高线图遥感图像【2012新课标】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考查考点:气候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等高线图【2013新课标】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1题。 10.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11.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考查考点:气候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2016新课标】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l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l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考查考点:气候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政区图【2016新课标】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图6(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考查考点:气候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等高线图2、大气运动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判读2012卷T37(1)文字材料+区域等高线图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对气候的影响;2.区域内气候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3.区域间气候差异的描述及成因分析;4.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5.气候类型的描述方法2013卷T10.11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2.夏季,S市主要受2016卷T36(1)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2016卷T37(1)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等高线图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选择题综合题文字材料区域经纬图等高线图气候资料图【2013新课标】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911题。 9.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0.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11.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考查考点:天气系统考查方式:等压线图【2015新课标】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图1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45题。 图1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17时 B.17时18时C.18时19时 D.19时20时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考查考点:天气系统考查方式:气象要素统计图2、大气运动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常见的天气系统2013卷T9.10.11文字材料+区域等压线图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2.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3.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1.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2.等压线图的判读;3.锋面气旋的判读;4.气象要素统计图的判读2015卷T4.5文字材料+气象要素变化图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选择题文字材料区域经纬图等压线图气象要素图 高频考点高频考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气温、降水、气候的特征描述及成因分析;常见的天气系统。 考查形式考查形式 考查形式以选择题组和综合题出现。一般以区域为载体,以文字材料结合气候资料统计图、等值线图(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和等高线)考查与气温、降水和气候相关的知识;以文字材料结合等压线图、气象要素统计图考查与天气系统相关的知识。考情分析本专题内容的原理性和规律性很强,复习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点:1.锻炼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影响气温、降水和气候的因素,学会规范的描述气温、降水和气候的特征。2.让学生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热力作用、热力环流形成原理。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变化对气候的影响。3.强化学生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本专题涉及到的等值线有: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气象要素线等。建议:可以围绕“气候”设置微专题。复习建议n微专题:气候建议: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区位条件角度分析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构建地理思维模型3、水体运动规律考点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考情考点一:水循环与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全国甲卷T911T36(1)全国丙卷T79全国卷T13全国卷T911全国卷T67-全国卷T45考点二: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国卷T9全国卷T9-全国新课标卷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较多,集中在水循环原理和河流特征上,洋流部分考查的较少。【2012新课标】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A. 地 B. 地 C. 地 D. 地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考查考点:陆地水体的关系考查方式:文字材料+水系示意图+流量过程曲线图【2014新课标】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题。6.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7.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考查考点:水循环考查方式:文字材料【2015新课标】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考查考点:水循环考查方式:文字材料+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2015新课标】圣劳伦斯河(图3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3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911题。 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加深河道 绿化河堤 分段拦冰 拓宽河道A. B. C. D.考查考点:河流水文特征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流域水系图+气候资料统计图【2016新课标】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图2 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 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 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 题。 图2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考查考点: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对地貌的影响考查方式:文字材料+河床剖面示意图“水沙”运动联系了水体运动和外力作用,联系了水圈和岩石圈,是考查的热点。【2016新课标】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l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图4(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考查考点:河流水文特征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等高线图 【2016新课标】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A. B. C. D.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考查考点:水循环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岩层剖面示意图3、水体运动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水循环与河流水文、水系特征2012卷T4.5流域水系分布图+流量变化曲线图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2.湖泊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1.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2.河流的补给方式和水文水系特征;3.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2014卷T6.7文字材料“蓝水” 和“绿水”1.绿水比例最大的流域是2.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措施2015卷T1.2.3文字材料“雨水花园”+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目的2.对雨水起净化作用填充层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2015卷T9.10.11圣劳伦斯河区域图+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2.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措施选择题综合题文字材料流量曲线图景观示意图气候资料图3、水体运动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水循环与河流水文、水系特征2016卷T9.10.11文字材料+河床剖面示意图1.河床断面形态变化的时间2.水库竣工后下游水文特征3.河口建大型水闸的作用1.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2.河流的补给方式和水文水系特征;3.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2016卷T36(1)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等高线图罗讷河上游、北部支流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2016卷T7.8.9文字材料+岩层地质剖面示意图1.植被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的原因2.植被恢复后水循环的变化3.植被恢复后径流量的变化选择题综合题文字材料剖面示意图等高线图【2013新课标】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1题。 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考查考点:洋流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2014新课标】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3,完成89题。 图39.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考查考点:洋流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3、水体运动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3卷T9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1.洋流的分布规律;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4卷T9区域经纬网图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共同家园的原因选择题文字材料区域经纬图 高频考点高频考点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的补给方式和水文水系特征;水循环原理;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查形式考查形式 考查形式选择题组和综合题都有,综合性较强。大多以区域为载体,以文字材料结合景观图、示意图考查与水循环相关的知识;以文字材料结合流域水系图、河流流量曲线图、气候资料统计图和等高线图考查与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相关的知识;以沿海区域为背景考查洋流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情分析本专题内容的复习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点:1.让学生明确陆地水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2.培养学生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的能力。3.培养学生结合区域分析不同河流的补给类型,并会描述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能力。4.熟练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会分析洋流对沿岸气候和生物的影响。建议:可以围绕“河流”设置微专题。复习建议n微专题:河流建议: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河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区位条件角度分析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区域特征角度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构建地理思维模型4、地壳运动规律考点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考情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考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全国甲卷T79全国丙卷T36(1)全国卷T10、11全国卷T37(2)全国卷T36(1)、(2)全国卷T36(2)全国卷T36-全国新课标卷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外力作用和地貌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力作用和地貌近五年没有考查过。【2013新课标】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域中,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考查考点:风力作用。以风沙为主线,梯度设问。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等高线图【2014新课标】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图6(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考查考点:风力作用。以风沙为主线,梯度设问。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图【20132013年课标年课标卷卷】 36.36.(2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多风、植被稀疏。图5 5所示区城中,所示区城中,M 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的沙丘群;H;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强劲; ;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20142014年课标年课标卷卷】36.36.(24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下所示区域海拔在图下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 8级)日数级)日数157157天,且多集中在天,且多集中在1010月至次年月至次年4 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在近地面20-30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厘米高度范围内。“风沙”运动联系了大气运动和外力作用,联系了大气圈和岩石圈,是考查的热点。高考不回避热点知识,常考常新,重在考查学生能力思维。【2013年课标2卷】 36.(22分)(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2014年课标1卷】 36.(24分)(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热点反复考查设问基本一样考查知识一样考查能力一样区域背景不同【2016新课标】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l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考查考点:流水作用和海浪作用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分布图“水沙”运动联系了水体运动和外力作用,联系了水圈和岩石圈,是考查的热点。【2016新课标】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图2 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 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 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 题。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考查考点: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对地貌的影响考查方式:文字材料+河床剖面示意图“水沙”运动联系了水体运动和外力作用,联系了水圈和岩石圈,是考查的热点。4、地壳运动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外力作用与地貌2013卷T36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等高线图1.分析M处附近的沙源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3.M处沙丘群规模的讨论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2.不同区域主要的外力作用类型;3.地理环境的变化对外力作用的影响;4.外力作用的变化对地理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2014卷T36文字材料+区域图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2015卷T10.11文字材料+黄河三角洲剖面示意图1.推测某时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2.推测海底变化的原因选择题综合题文字材料区域经纬图等高线图剖面示意图景观图4、地壳运动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外力作用与地貌2016卷T7.8.9文字材料“贝壳堤”+区域经纬网图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的变化2.海水搬运、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3.多条贝壳堤的形成反映出的河流入海口的变化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2.不同区域主要的外力作用类型;3.地理环境的变化对外力作用的影响;4.外力作用的变化对地理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2016卷T9.10.11文字材料+河床剖面示意图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变化过程的时间2.水库竣工后下游水文特征3.河口修建水闸的作用选择题综合题文字材料区域经纬图等高线图剖面示意图景观图 高频考点高频考点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常见的外力作用(流水、风力、海浪、冰川)和地貌;人类活动对外力作用的影响。 考查形式考查形式 考查形式以选择题组和综合题出现,综合性较强。大多以区域为载体,以文字材料结合景观图、等高线图、地形剖面示意图考查与外力作用相关的知识;尤其,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风力作用、河口地区的流水作用和海浪作用是考查的热点。考情分析本专题内容的复习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两点: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力作用和地貌近五年虽然没有考查过,但是也要引起重视,不能忽视。2.熟练掌握不同区域外力作用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建议:可以围绕“地貌”设置微专题。复习建议n微专题:地形建议: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地貌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区位条件角度分析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构建地理思维模型5、整体性原理与差异性规律考点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考情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全国乙卷T37(2)(3) 全国甲卷T68全国卷T37(1)全国卷T37(2)全国卷T79全国卷T8、T36(1)(3)、T37(2)全国卷T37(1)(2)全国卷T37(1)(2)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全国乙卷T10、11全国丙卷T10、11全国卷T6全国卷T8全国新课标卷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较多,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较少,难度中等。【2013新课标】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考查考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流域水系图【2013新课标】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考查考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查方式:文字材料+示意图【2014新课标】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表1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 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变A.B.C. D.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年 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考查考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查方式:文字材料+统计表格【2014新课标】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3,完成89题。 图38.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考查考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2014新课标】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考查考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等高线图【2016新课标】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 0分)(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考查考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等高线图“摄影点地点的选择”也反映出高考越来越关注现实生活、贴近现实生活,该题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景(摄影),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5、整体性原理与差异性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3卷T37(1)(2)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1.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3.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某种自然地理现象,例如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2013卷T37(1)(2)文字材料+区域植被变化对比图1.沼泽水源稳定原因及过程2.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2014卷T7.8.9文字材料“氮沉降”+统计表格大气氮沉降对灌木、草本生物量的影响2014卷T8区域经纬网图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原因选择题综合题文字材料区域经纬图等高线图统计图表景观图5、整体性原理与差异性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4卷T37(1)(2)(3)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等高线图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分析叶尼塞河含沙量较多,而鄂毕河含沙量较少的原因3.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1.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3.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某种自然地理现象,例如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2016卷T37(2)(3)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等高线图1.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动物较少的原因2.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选择甲地的理由选择题综合题文字材料区域经纬图等高线图统计图表景观图【2013新课标】图2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6.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 常绿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阔叶混交林 D. 草原考查考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自然带)考查方式:文字材料+遥感影像图【2013新课标】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8.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考查考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自然带)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等高线图【2016新课标】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l011题。 10.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考查考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垂直)考查方式:文字材料+区域经纬网图+等高线图【2016新课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 B.降水量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主少 D.冬季风力最大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 D 太阳辐射减弱考查考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考查方式:文字材料【2016新课标】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l011题。 图210.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项、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11.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考查考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考查方式:文字材料+示意图5、整体性原理与差异性规律考点全国新课标卷材料情景考查方向考查趋势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13卷T6文字材料+遥感影像图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1.世界气候类型和自然带(自然景观或植被)的对应关系;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2013卷T8区域经纬网等高线图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地区2016卷T10.11文字材料+磷累积量统计图1.磷高累积区的判断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山坡20003000米处的地理特征2016卷T6.7.8文字材料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冻害加剧2016卷T10.11文字材料+冰期图1.按山峰抬升先后顺序排列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的原因选择题文字材料区域经纬图等高线图统计图表景观图 高频考点高频考点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气候类型、自然带、植被景观的对应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考查形式考查形式 考查形式以选择题组和综合题出现,综合性较强。大多以区域为载体,以文字材料结合景观图、等高线图、统计图表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尤其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某种自然地理现象是考查的热点,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情分析本专题内容与自然地理其他内容联系密切,复习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两方面:1.培养学生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或者分析某种自然地理事象。2.结合图文材料,理解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建议:可以围绕“植被”设置微专题。复习建议n微专题:植被建议: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进而导致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构建地理思维模型n微专题:整体性原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构建地理思维模型建议:自然地理复习结束后,对前面微专题的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季节变化引起的某些要素的季节变化,会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某些地理事象及其变化。 季 节 变 化 一轮教学反思:复习重散点,轻网络构建;习题讲解多,知识处理少;答案分析多,方法总结少;老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老师效率高,学生效率低。学生存在问题:基本知识不牢固信息获取不全面知识迁移不熟练 论证探究易受限语言表述不规范n一轮复习的反思二、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n二轮复习的任务和目标查漏补缺:通过专题知识和习题训练完善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强化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的针对性复习网络整合:重视专题内和专题间的知识网络的构建强化规范:知识理解与表述规范、审题与答题规范得分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得分能力 二、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二、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二轮复习要以新课程标准、2017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近几年高考真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模拟”相结合,重在挖掘主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发展。1.集体备课,精益求精,提高实效随着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素养贯穿理念的成熟化,在高考试题求新求变面前,死记模板、题海战术、猜题押宝已经基本失效。这就要求教学上要精准选材,组卷上要精准选题,训练上要精准提能,讲评上要精准到位。二、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n教师方面2.教学内容,突出主干,合理取舍一轮复习注重基础性和全面性,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自然地理在一轮复习时有近40个考点。二轮复习注重突出主干,从近几年考情看,真正的高频考点只有20个左右,甚至有些考纲中的内容,高考从来都没有考查到过。因此,在二轮复习一定重点突出,合理取舍。二、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n教师方面3.习题讲评,剖析意图,回归本质由于高考命题都是新材料新情境,如何让试题信息与学生知识储备建立起联系,成为解题作答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平时训练时,一定要结合试题信息剖析试题的考查意图,不管试题情境、设问如何,根本目的还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二、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n教师方面4.方法指导,区域人文,综合分析地理学科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高三复习阶段,自然地理内容的复习要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复习相结合。从高考命题思路看,对自然地理原理、规律的考查往往以某一区域为背景,在分析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展开。这就要求在区域地理复习时,要运用自然地理的原理或规律,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学会综合复习。二、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n教师方面二、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n学生方面5.知识储备,梳理考点,形成网络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是以专题知识为主,遵循深化、提高的原则,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因果关系,对学科主干知识进行梳理、概括、综合,构建一个主干清晰、相互贯通的知识网络体系。高考题综合性很强,不会仅考察单一知识点,往往要用到多方面知识综合分析问题。把每个专题知识网络化,既符合学科特点利于联想记忆,又便于查漏补缺巩固基础,是二轮复习有效手段。二、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n学生方面6.做题技巧,图文结合,善于分析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高考题往往以“材料+图表+问题”的形式设置。考生带着问题从材料、图中提取有用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解决问题。学会图文解读是高考地理制胜的关键。在区域图中首先学会定位,确定位置后,得出区域特征。在信息图表中善于发现变化和差别,总结趋势和规律,提取图表信息答题。7. 锻炼思维,提升素养,形成能力近年来高考特别关注现实生活,强调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关注和思考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选取类似案例进行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地理知识,以地理的视角、地理的思维,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对身边的地理现象、事件,多用地理原理、规律做深层次的解读,提升自身的地理素养。二、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n学生方面二、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n学生方面8.重视训练,注意细节,规范答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掌握牢基础知识是学好本学科的关键,在打好基础知识前提下,提高做题能力是高考制胜的法宝。进入高三,尤其是下学期,周考、月考、联考等模拟考试不计其数。教育学生对待考试做到以下几点:放平心态,认真对待考试;通过考试,查缺补漏;通过考试,提升做题能力;通过考试,训练规范答题。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倾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