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谈谈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八上教材P293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背景国内背景:(1)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内忧:人民反抗不断;外患:外国侵略加剧)(3)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国际背景:西方国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目的“师夷长技”,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统治思想来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概况前期时间19世纪6070年代口号“自强”主要措施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英国、法国深造后期时间19世纪7090年代口号“求富”主要 措施创办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李鸿章先后创办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官局等企业概况军事方面(1)筹建新式陆海军,清军逐步改用洋枪,采用西方军队的训练方式操练(2)新式海军的建设主要依靠购买外国军舰。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福建海军三支海军教育方面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之后,各地相继创办30多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性质一场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或失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地位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作用(1)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是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2)在客观上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3)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局限性(1)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没有触动封建制度(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2)洋务派自身的局限性,对帝国主义列强具有依赖性(3)在洋务企业的兴办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贪污、腐败行为对洋务运动的看法(1)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性质)(2)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4)要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启示(1)改革需要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坚强的领导核心(2)要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3)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认识启示】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认识启示】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1)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使得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中国出现。(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洋务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4)洋务运动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张謇兴办实业背景(1)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这种状况激发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爱国热情,民间出现了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2)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张謇(18531926年)口号实业救国张謇兴办实业概况(1)他弃官回乡,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2)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大生纱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规模较大的棉纺织企业(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张謇创办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南通唐家闸大生纱厂评价张謇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发展概况时期特点原因洋务运动至清末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1)外商企业的刺激(2)洋务运动的诱导(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3)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浪潮的推动(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黄金时代”“短暂春天(1)辛亥革命促使实业团体出现(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兴起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发展受挫(1)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影响(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发展特征(1)受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发展水平落后(2)发展程度极不平衡。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如纺织业、面粉业等)部门,重工业落后;从地区看,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3)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启示中国人民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民族工业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八上教材P3537)康有为、梁启超的主要活动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推动变法戊戌变法背景国内背景:(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的民族危机加重,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逐步强大起来国际背景: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在世界兴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序幕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1 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时间 1898年6月1898年9月开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措施(1)政治上: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意义:打击了封建顽固派,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2)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意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文化教育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意义: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4)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意义:有利于国防近代化)结果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政诏令,杀害戊戌六君子(代表人物谭嗣同,其名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失败。这次变法持续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影响(1)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为资产阶段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加快了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失败原因维新派没有实权,也没有发动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改革中有巨大的阻力,所以自上而下的变法注定要失败;顽固派势力强大,变法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历史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严复译著天演论背景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积极宣传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概况(1)马关条约签订后,严复(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大受刺激,决心通过翻译著述,用言论来警醒世人。他用几个月时间,译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2)严复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物,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意义严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八上教材P4043)孙中山简介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他首举彻底反封建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帝制”,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主要革命活动(1)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之后,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2)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于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当选总理。同年,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3)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颁布实施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1924年,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把旧三民主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5)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兼任总理最大功绩: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孙中山(18661925年)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兴起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发展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1905年成立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机关刊物民报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革命组织)作用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高潮武昌起义(1)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士兵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新军步、炮、辎重各营纷纷响应。起义军经过激战,占领武昌城,取得首义胜利(2)武昌起义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这年是农历辛亥年,又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士兵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中华民国成立(1)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3)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功)局限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失败)教训(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行不通(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地位和作用。(八上教材P4548)背景(1)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的影响(2)袁世凯独裁专制,北洋军阀政府掀起尊孔复古逆流(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新青年及青年杂志月刊封面开始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旗帜“民主”与“科学”主要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主要内容(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向封建礼教发动猛烈攻击,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2)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撰写敬告青年一文作为创刊词;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李大钊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最早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胡适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在小说中愤怒揭露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对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了深刻批判。鲁迅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地位)作用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评价(1)进步性: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2)局限性:前期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今天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八上教材P5053)近代新式教育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戊戌变法期间(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它的创建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校牌和大学堂旧址新式学制的实行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此后,各地逐步建立起各级新式学堂科举制的废除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延续了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申报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创刊,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之一,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内容丰富,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史料,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它的办报形式大都为后来的报纸所继承,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创办,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是它出版的,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语言文字工具书方面的主要出版机构之一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八上教材P5457)变化原因(1)客观原因: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把西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移植过来(2)主观原因: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易习俗(1)剪发辫: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要求留有发辫者,限期剪去辫子,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2)易服饰:西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它因孙中山提倡而得名(融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女士服饰方面,高领服装逐渐流行,它是现代中式旗袍的雏形(3)改称呼: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前清官场的称呼,规定国民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同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些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照相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19世纪晚期,照相这一西方科技成果走入清朝宫廷生活。不久,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了照相馆,拍照留影逐步融入社会生活电影(1)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2)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这是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3)1931年,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诞生于上海(4)20世纪30年代,电影界诵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和演员,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