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5页 / 共62页
第6页 / 共62页
第7页 / 共62页
第8页 / 共62页
第9页 / 共62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胸部应用解剖学胸部应用解剖学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一、一、 概概 述述 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其上部两侧连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其上部两侧连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其上部两侧连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其上部两侧连于上肢。胸部由胸壁、胸腔和胸腔脏器组成。于上肢。胸部由胸壁、胸腔和胸腔脏器组成。于上肢。胸部由胸壁、胸腔和胸腔脏器组成。于上肢。胸部由胸壁、胸腔和胸腔脏器组成。 胸壁以胸廓为支架,外被皮肤、浅筋膜和胸壁以胸廓为支架,外被皮肤、浅筋膜和胸壁以胸廓为支架,外被皮肤、浅筋膜和胸壁以胸廓为支架,外被皮肤、浅筋膜和胸壁肌,内衬胸内筋膜和壁胸膜。胸壁肌,内衬胸内筋膜和壁胸膜。胸壁肌,内衬胸内筋膜和壁胸膜。胸壁肌,内衬胸内筋膜和壁胸膜。 胸腔是由胸壁与膈围成,向上经胸廓上口胸腔是由胸壁与膈围成,向上经胸廓上口胸腔是由胸壁与膈围成,向上经胸廓上口胸腔是由胸壁与膈围成,向上经胸廓上口通颈部,向下借膈与腹腔相隔。通颈部,向下借膈与腹腔相隔。通颈部,向下借膈与腹腔相隔。通颈部,向下借膈与腹腔相隔。 胸腔脏器由位于中部的纵隔及其两侧的左胸腔脏器由位于中部的纵隔及其两侧的左胸腔脏器由位于中部的纵隔及其两侧的左胸腔脏器由位于中部的纵隔及其两侧的左、右肺和胸膜腔构成。、右肺和胸膜腔构成。、右肺和胸膜腔构成。、右肺和胸膜腔构成。 纵隔内有心包、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气纵隔内有心包、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气纵隔内有心包、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气纵隔内有心包、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食管、胸导管、奇静脉系、胸管、主支气管、食管、胸导管、奇静脉系、胸管、主支气管、食管、胸导管、奇静脉系、胸管、主支气管、食管、胸导管、奇静脉系、胸交感干、迷走神经和淋巴结等器官结构。交感干、迷走神经和淋巴结等器官结构。交感干、迷走神经和淋巴结等器官结构。交感干、迷走神经和淋巴结等器官结构。二、胸部的体表标志二、胸部的体表标志体表标志体表标志n n颈静脉切迹颈静脉切迹颈静脉切迹颈静脉切迹n n胸骨角胸骨角胸骨角胸骨角n n肋弓肋弓肋弓肋弓n n剑肋角等剑肋角等剑肋角等剑肋角等胸骨角:位于胸部正前方,由胸骨柄和胸胸骨角:位于胸部正前方,由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形成的微向前凸的横行隆起。骨体连结处形成的微向前凸的横行隆起。 胸骨角胸骨角胸骨角胸骨角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主动脉肺动脉窗主动脉肺动脉窗 标志性意义标志性意义标志性意义标志性意义 后平第四胸椎下缘后平第四胸椎下缘 前平第二肋软骨前平第二肋软骨 是主动脉弓与升、降主动脉移行处是主动脉弓与升、降主动脉移行处 平气管杈平气管杈左主支气管横跨食管处即食管第二狭窄左主支气管横跨食管处即食管第二狭窄 奇静脉弓跨越右肺根注入上腔静脉奇静脉弓跨越右肺根注入上腔静脉 胸导管从右转向左行的部位胸导管从右转向左行的部位 上、下纵隔分界标志上、下纵隔分界标志 心包腔上界心包腔上界 主动脉主动脉-肺动脉窗平面肺动脉窗平面三、肺三、肺 (一)肺的形态和分叶(一)肺的形态和分叶肺的位置和形态肺的位置和形态肺裂及肺的分叶肺裂及肺的分叶肺裂的体表投影肺裂的体表投影n n斜裂斜裂斜裂斜裂( (第第第第3 3、4 4胸椎棘突外侧胸椎棘突外侧胸椎棘突外侧胸椎棘突外侧2.52.5cmcm至锁骨中线和第至锁骨中线和第至锁骨中线和第至锁骨中线和第6 6肋相交点的连线肋相交点的连线肋相交点的连线肋相交点的连线) )n n水平裂水平裂水平裂水平裂( (相当于右肺前缘与第相当于右肺前缘与第相当于右肺前缘与第相当于右肺前缘与第4 4肋软骨交界处的水肋软骨交界处的水肋软骨交界处的水肋软骨交界处的水平线至腋中线,与第平线至腋中线,与第平线至腋中线,与第平线至腋中线,与第4 4肋前半走向一致肋前半走向一致肋前半走向一致肋前半走向一致) )肺门肺门肺根肺根n n构成构成构成构成n n排列排列排列排列n n毗邻毗邻毗邻毗邻肺韧带肺韧带&前后前后&上下上下&左左&右右(二)肺的形态异常(二)肺的形态异常 正常的肺裂正常的肺裂n n斜裂斜裂斜裂斜裂(左、右均有)(左、右均有)(左、右均有)(左、右均有)n n水平裂水平裂水平裂水平裂(右肺有)(右肺有)(右肺有)(右肺有)肺的分叶肺的分叶n n左肺:左肺:左肺:左肺:2 2叶叶叶叶n n右肺:右肺:右肺:右肺:3 3叶叶叶叶右肺水平裂右肺斜裂左肺斜裂右肺水平裂右肺斜裂左肺斜裂1、肺裂的异常、肺裂的异常n n肺裂不全和肺融合:肺叶之间部分实质融合,肺裂不全和肺融合:肺叶之间部分实质融合,肺裂不全和肺融合:肺叶之间部分实质融合,肺裂不全和肺融合:肺叶之间部分实质融合,国内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现:国内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现:国内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现:国内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现:左肺斜裂不全占左肺斜裂不全占左肺斜裂不全占左肺斜裂不全占2121;右肺占;右肺占;右肺占;右肺占2323水平裂不全占水平裂不全占水平裂不全占水平裂不全占4747,有,有,有,有4 4完全无水平裂完全无水平裂完全无水平裂完全无水平裂肺实质的融合以近肺门处最多见。肺实质的融合以近肺门处最多见。肺实质的融合以近肺门处最多见。肺实质的融合以近肺门处最多见。 肺裂不全和肺融合的临床意义:肺裂不全和肺融合的临床意义:1 1、必须与肺叶粘连相区别。两者在手术处理上、必须与肺叶粘连相区别。两者在手术处理上、必须与肺叶粘连相区别。两者在手术处理上、必须与肺叶粘连相区别。两者在手术处理上存在明显差别。存在明显差别。存在明显差别。存在明显差别。2 2、使感染在肺叶间相互蔓延。使感染在肺叶间相互蔓延。使感染在肺叶间相互蔓延。使感染在肺叶间相互蔓延。3 3、融合处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通过,导致手融合处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通过,导致手融合处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通过,导致手融合处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通过,导致手 术时难于剥离或造成出血。术时难于剥离或造成出血。术时难于剥离或造成出血。术时难于剥离或造成出血。2、额外肺裂、额外肺裂 多见于左肺上叶和右肺下叶,出现率均为多见于左肺上叶和右肺下叶,出现率均为多见于左肺上叶和右肺下叶,出现率均为多见于左肺上叶和右肺下叶,出现率均为20202020,出现的位置多与肺段一致。如:,出现的位置多与肺段一致。如:,出现的位置多与肺段一致。如:,出现的位置多与肺段一致。如:n n舌裂舌裂舌裂舌裂:左肺舌段与其它肺段之间的肺裂,:左肺舌段与其它肺段之间的肺裂,:左肺舌段与其它肺段之间的肺裂,:左肺舌段与其它肺段之间的肺裂,使舌段从上叶分离,左肺出现中叶。使舌段从上叶分离,左肺出现中叶。使舌段从上叶分离,左肺出现中叶。使舌段从上叶分离,左肺出现中叶。 n n背裂:右肺下叶出现背段与基底段之间的肺裂,背裂:右肺下叶出现背段与基底段之间的肺裂,背裂:右肺下叶出现背段与基底段之间的肺裂,背裂:右肺下叶出现背段与基底段之间的肺裂,从而出现背叶从而出现背叶从而出现背叶从而出现背叶n n基底段肺裂:从膈面向肺韧带方向形成的使内基底段肺裂:从膈面向肺韧带方向形成的使内基底段肺裂:从膈面向肺韧带方向形成的使内基底段肺裂:从膈面向肺韧带方向形成的使内侧基底段分离的肺裂侧基底段分离的肺裂侧基底段分离的肺裂侧基底段分离的肺裂n n奇静脉裂:是奇静脉发育过程中没有下降至右奇静脉裂:是奇静脉发育过程中没有下降至右奇静脉裂:是奇静脉发育过程中没有下降至右奇静脉裂:是奇静脉发育过程中没有下降至右肺根而停留在右肺尖,并将右肺尖切割成内、肺根而停留在右肺尖,并将右肺尖切割成内、肺根而停留在右肺尖,并将右肺尖切割成内、肺根而停留在右肺尖,并将右肺尖切割成内、外两部分。其特点是肺裂底部有奇静脉。外两部分。其特点是肺裂底部有奇静脉。外两部分。其特点是肺裂底部有奇静脉。外两部分。其特点是肺裂底部有奇静脉。(三)肺叶的异常:(三)肺叶的异常:由于肺裂的融合和异常肺由于肺裂的融合和异常肺由于肺裂的融合和异常肺由于肺裂的融合和异常肺裂的出现,使肺叶的数目发生变化,典型的肺裂的出现,使肺叶的数目发生变化,典型的肺裂的出现,使肺叶的数目发生变化,典型的肺裂的出现,使肺叶的数目发生变化,典型的肺叶仅占全部的叶仅占全部的叶仅占全部的叶仅占全部的1414。n n左右下肺出现背叶左右下肺出现背叶左右下肺出现背叶左右下肺出现背叶n n左肺中叶出现左肺中叶出现左肺中叶出现左肺中叶出现n n下肺出现心叶(内基底段分离所致)下肺出现心叶(内基底段分离所致)下肺出现心叶(内基底段分离所致)下肺出现心叶(内基底段分离所致)n n右肺出现奇静脉叶(约占右肺出现奇静脉叶(约占右肺出现奇静脉叶(约占右肺出现奇静脉叶(约占0.51%0.51%)四、肺内管道与肺段四、肺内管道与肺段 肺内管道是指出入肺门的各种管道,包括:肺内管道是指出入肺门的各种管道,包括:肺内管道是指出入肺门的各种管道,包括:肺内管道是指出入肺门的各种管道,包括: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及淋巴管等。管静脉及淋巴管等。管静脉及淋巴管等。管静脉及淋巴管等。肺内主要管道模式图肺内主要管道模式图主动脉弓主动脉弓气管气管左主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左下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冠状窦冠状窦左肺内管道铸型标本左肺内管道铸型标本(一)主支气管及其分支(一)主支气管及其分支肺叶支气管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其它分支其它分支(二)肺的分段(二)肺的分段右肺(右肺(10段)段)尖段尖段尖段尖段 S S后段后段后段后段 S S前段前段前段前段 S S外侧段外侧段外侧段外侧段 S S 内侧段内侧段内侧段内侧段 S S背段背段背段背段 S S内侧底段内侧底段内侧底段内侧底段 S S前底段前底段前底段前底段 S S外侧底段外侧底段外侧底段外侧底段 S S后底段后底段后底段后底段 S S上上叶叶中中叶叶下下叶叶右右 肺肺右右 肺肺 左肺(左肺(8段)段)尖后段尖后段 S+ 前段前段 S上舌段上舌段 S 下舌段下舌段 S背段背段 S内前底段内前底段 S+ 外侧底段外侧底段 S后底段后底段 S上上叶叶下下叶叶左左 肺肺左左 肺肺(三)肺动脉(三)肺动脉来源来源分支分支&尖段动脉尖段动脉&后段动脉后段动脉&前段动脉前段动脉&外侧段动脉外侧段动脉&内侧段动脉内侧段动脉&升动脉升动脉&前底段动脉前底段动脉&外侧底段动脉外侧底段动脉&后底段动脉后底段动脉&内侧底段动脉内侧底段动脉肺动脉入肺后的分支特点肺动脉入肺后的分支特点大多数(大多数(90以上)起于肺的纵隔面及以上)起于肺的纵隔面及叶间面叶间面分支的分裂和合干频繁,形态变化多样,分支的分裂和合干频繁,形态变化多样,规律性较差规律性较差(四)肺静脉(四)肺静脉行程行程注入注入肺静脉在肺内有两种属支:肺静脉在肺内有两种属支:n n段间支:行于相邻的肺段之间段间支:行于相邻的肺段之间段间支:行于相邻的肺段之间段间支:行于相邻的肺段之间n n段内支:行于肺段内段内支:行于肺段内段内支:行于肺段内段内支:行于肺段内上肺静脉上肺静脉下肺静脉下肺静脉(一)纵隔间隙(一)纵隔间隙定义:为纵隔内各器官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定义:为纵隔内各器官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充填大量结缔组织,有利于器官的活间隙,充填大量结缔组织,有利于器官的活动和容积的变化。动和容积的变化。五、五、纵隔纵隔间隙间隙纵隔间隙特点:纵隔间隙特点: 1.1.范围广范围广 2.2.内含淋巴结内含淋巴结 3.3.交通广泛。间隙向上与颈部间隙相交通广泛。间隙向上与颈部间隙相 通,向下经膈的裂孔与腹腔内筋膜通,向下经膈的裂孔与腹腔内筋膜 间隙相通。间隙相通。包括:包括:气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气管后间隙气管后间隙气管后间隙气管后间隙血管前间隙血管前间隙血管前间隙血管前间隙后纵隔间隙后纵隔间隙后纵隔间隙后纵隔间隙气管杈下间隙气管杈下间隙气管杈下间隙气管杈下间隙主动脉肺动脉窗主动脉肺动脉窗主动脉肺动脉窗主动脉肺动脉窗气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气管后间隙气管后间隙血管前间隙血管前间隙纵隔后间隙纵隔后间隙气管杈下间隙气管杈下间隙主动脉肺动脉窗主动脉肺动脉窗主动脉肺动脉窗主动脉肺动脉窗血管前间隙血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气管后间隙气管后间隙(一)纵隔淋巴结分类(一)纵隔淋巴结分类 纵隔前淋巴结纵隔前淋巴结 纵隔后淋巴结纵隔后淋巴结 心包外侧淋巴结心包外侧淋巴结 肺韧带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六、纵隔六、纵隔淋巴结淋巴结1、纵隔前淋巴结、纵隔前淋巴结可分为上群和下群可分为上群和下群1、纵隔前淋巴结上群又分为左、右两组、纵隔前淋巴结上群又分为左、右两组 (1)左组:由称为主动脉弓淋巴结)左组:由称为主动脉弓淋巴结 (2)右组:又称静脉前淋巴结)右组:又称静脉前淋巴结2、纵隔前淋巴结下群:即心包前淋巴结、纵隔前淋巴结下群:即心包前淋巴结2、纵隔后淋巴结、纵隔后淋巴结 位于上纵隔后部和后纵隔内,包括:位于上纵隔后部和后纵隔内,包括:(1)食管旁淋巴结:肺食管旁淋巴结)食管旁淋巴结:肺食管旁淋巴结(2)支气管肺淋巴结:又称肺门淋巴结)支气管肺淋巴结:又称肺门淋巴结(3)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包括气管支气管下)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包括气管支气管下 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4)气管旁淋巴结:分为上、中、下三群和)气管旁淋巴结:分为上、中、下三群和气管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5)肺淋巴结)肺淋巴结3、心包外侧和肺韧带淋巴结、心包外侧和肺韧带淋巴结(1)心包外侧淋巴结)心包外侧淋巴结(2)肺韧带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二)纵隔淋巴结的分区(二)纵隔淋巴结的分区关于纵隔淋巴结的分区,目前国际上多采关于纵隔淋巴结的分区,目前国际上多采用用美国胸科学会的肺局部淋巴结图美国胸科学会的肺局部淋巴结图(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map of regional pulmonary nodes 简称简称ATS)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