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5页
第2页 / 共115页
第3页 / 共115页
第4页 / 共11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第6页 / 共115页
第7页 / 共115页
第8页 / 共115页
第9页 / 共115页
第1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义义 务务 教教 育育 教教 科科 书书数数 学学 教教 材材 分分 析析(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东东莞莞市市教教育育局局教教研研室室 陈陈 晓晓 燕燕修订版教材整体变化介绍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u认真学习课标(2011)u修订版教材与实验版教材进行对比,对比中领会、把握修订内容及意义u认真研读教师教学用书一、内容变化一、内容变化实验教材实验教材修订教材修订教材一一长度单位长度单位一一长度单位长度单位二二100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二二100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我长高了我长高了三三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三三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四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一)四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一)五五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一)五五观察物体观察物体六六表内乘法(二)表内乘法(二)六六表内乘法(二)表内乘法(二)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量一量,比一比量一量,比一比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看一看,摆一摆看一看,摆一摆七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七七统计统计八八数学广角(搭配数学广角(搭配1 1)八八数学广角(简单的逻辑推理)数学广角(简单的逻辑推理)1.从一年级下册移来“认识时间”单元。2.原“统计”单元进行了调整(第一学段只在每个年级下册安排)。3.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4.“数学广角”单元教学内容发生变化。5.除“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外,其他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u7个基本教学单元中共安排了9个解决问题的例题u每一例题都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一单元第一单元P7第五单元第五单元P695.除“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外,其他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u7个基本教学单元中共安排了9个解决问题的例题u每一例题都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u解决问题的形式(策略)多样(5个例题呈现了不同策略)第二单元第二单元P23v 求比一个数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 几的问题几的问题 画图画图理解数量关系理解数量关系 渗透线段图思想渗透线段图思想 实际操作实际操作 推理推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P42 逆向逆向第五单元第五单元P696.“倍的认识”移到三年级上册,学习完乘除法以后集中编排实验教材(二上)实验教材(二上)第六单元第六单元P76实验教材(二下)实验教材(二下)第四单元第四单元P547.删除实验教材第二单元的“加、减法估算”、第五单元的轴对称、镜面对称8.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增加了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9.练习题的题量所有增加如:“乘法的初步认识”(第四单元表内乘法)实验教材:做一做(2小题)练习九(11小题共38道)修订教材:做一做(3小题)练习九(14小题共57道) 增加的内容增加的内容认识时间、解决问题认识时间、解决问题锐角和钝角锐角和钝角统计、轴对称统计、轴对称倍的认识、估算倍的认识、估算 提高要求的方面提高要求的方面运算能力运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四能四能”综合与实践的能力综合与实践的能力兴趣、习惯、方法兴趣、习惯、方法减少的内容减少的内容二、编排特点二、编排特点1.各部分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2.重视笔算算理算法教学。u结合算式,分步出现所学笔算的计算法则。结合算式,分步出现所学笔算的计算法则。u重视重视“笔算计算法则笔算计算法则”的概括与呈现的概括与呈现36+30不是让学生死记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条文硬背法则条文3.素材更加丰富、探索性更强u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和素材。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和素材。u设计了丰富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设计了丰富的探索性操作活动u单元主题图与例题紧密结合(第单元主题图与例题紧密结合(第4 4单元)单元)4.加强“解决问题”教学,为培养学生“四能”提供教学思路和可操作的案例。u加强各内容领域中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各内容领域中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u提供教学的思路、清晰的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提供教学的思路、清晰的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新知识教学后一般安排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新知识教学后一般安排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结合例题循序渐进地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结合例题循序渐进地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问题的一般方法;尽量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尽量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u增加了增加了“连续两问连续两问”、“中间问题中间问题”的例题的例题5.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u大的单元都安排了大的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第(第2 2、4 4、6 6单元)。单元)。u给出给出整理的线索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整理整理发现发现计算计算p p86866.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p6p6p62p62p51p517.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增加了专项性练习题前有孕伏前有孕伏中有突破中有突破后有滚打后有滚打7.增加了较多专项性练习,且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u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P51P51u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P51P51u专项性练习。专项性练习。p p1515p p2020三、各单元教材分析三、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教学内容u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厘米厘米 米米u 认识线段认识线段 与实验教材比较u实验教材:实验教材:4 4个例题个例题 修订教材:修订教材:8 8个例题(厘米、米、线段的认识明确标个例题(厘米、米、线段的认识明确标出出 例几,增加了例例几,增加了例8 8:解决问题):解决问题)u编排思路更清晰,知识点更明确编排思路更清晰,知识点更明确统一长度单位例1认识厘米认识厘米例2用厘米量例3认识米认识米例4厘米和米的关系例5认识线段认识线段例6画线段例7解决问题例8长度单位二、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厘米、米的认识厘米、米的认识v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体会统一长度单位 的必要性的必要性 选定单位(标准)选定单位(标准) 统一长度单位统一长度单位。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实验教材)实验教材) 厘米、米的认识厘米、米的认识v 建立建立1 1厘米的表象厘米的表象 直观感受直观感受 给出符号给出符号表示表示重视重视1 1厘米表象的建立厘米表象的建立应以应以1cm1cm的实际长度为标准的实际长度为标准v 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 体会测量的本质体会测量的本质数数出出“长度单位长度单位”的个数的个数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厘米、米的认识厘米、米的认识v 认识米尺和米认识米尺和米建立建立1 1米的表象米的表象v 米和厘米的关系米和厘米的关系 直接直接观察米尺观察米尺恰当把握对单位恰当把握对单位符号的教学要求符号的教学要求v 认识线段认识线段 直观感受直观感受 生活原型生活原型 直观图直观图v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经历从实物抽象出经历从实物抽象出线段的过程线段的过程注意语言的科学性注意语言的科学性线段的认识线段的认识v 画线段画线段画法画法“做一做做一做”:先量后画:先量后画线段的认识线段的认识v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注意进行方法的指导注意进行方法的指导v 进一步建立厘米进一步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和米的长度观念 假设假设推理推理 估测估测重视估测方法的重视估测方法的指导指导解决问题解决问题v 练习练习:加强估测意识的培养加强估测意识的培养。 给出标准给出标准 建立表象建立表象 方法方法多样多样 实测实测、估算、估算 初步感知特征初步感知特征v 练习练习:加强估测意识的培养加强估测意识的培养。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 实物实物估测估测v 练习练习:加强估测意识的培养加强估测意识的培养。 培养培养四能四能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二)一、教学内容u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u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u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不单独安排加减法估算教学,在练习中渗透不单独安排加减法估算教学,在练习中渗透。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加加 法法例例1-例例3减减 法法例例1-例例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例例4连加、连减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混合例例1-例例4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例例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与实验教材比较u不单独安排加减法估算教学,在练习中渗透不单独安排加减法估算教学,在练习中渗透u删掉原例删掉原例3 3之后的小结之后的小结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u例例1 1:36+30 35+236+30 35+2u算法要点分散,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算法要点分散,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u增加增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减法混合运算解决问题”u“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编排更清晰、合理编排更清晰、合理u练习题量有所增加练习题量有所增加加加 法法 适当强调从个位加起适当强调从个位加起 突出突出对位的要求对位的要求加加 法法 不同类型进位不同类型进位加加 法法 算法要点分散算法要点分散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学习完例学习完例3 3之后)之后) 方法交流方法交流 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减减 法法更换了主题图(北京赢了奥运金牌榜);例1去掉了“算法多样化”编排,增加了“做一做”(针对重、难点设置了两道练习题);例2的直观图进行了简化(建议参考实验教材);实验教材例3后面的小结删除。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减减 法法v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在操作、讨论中明确算理在操作、讨论中明确算理(有序操作)(有序操作)引导学生自己小结算法(每引导学生自己小结算法(每一道例题以及例一道例题以及例3 3之后)之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v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v 求比一个数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 几的问题几的问题 清晰的教学思路清晰的教学思路 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画图画图的方法表示、理的方法表示、理解数量关系(重点)解数量关系(重点) 渗透线段图思想渗透线段图思想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的过程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逐步抽象(数据很大,练习)逐步抽象(数据很大,练习) 为线段图作铺垫为线段图作铺垫v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连加、连减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混合两个例题合编为一个整体,删除例两个例题合编为一个整体,删除例1后面的后面的“做一做做一做”;增加例增加例4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竖式写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竖式写法连加、连减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混合v 竖式写法竖式写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v 用加减法计算解决连用加减法计算解决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培养学生学会连贯地思培养学生学会连贯地思考问题考问题为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为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作铺垫问题作铺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能力惯和能力 给出整理的线索给出整理的线索 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u 认识角认识角u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与实验教材比较u编排思路更清晰,主题图、文字表述更简洁,编排思路更清晰,主题图、文字表述更简洁,更注重科学性更注重科学性u增加了例增加了例5 5、例、例6 6,将二年级下册,将二年级下册“锐角与钝角锐角与钝角”单元移至本单元单元移至本单元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结合生活实例结合生活实例 实际操作活动实际操作活动 角的大小(活动角)角的大小(活动角) 比较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认识角认识角 结合生活实例结合生活实例 实际操作活动实际操作活动 判定直角的方法判定直角的方法 画直角画直角认识直角、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锐角和钝角 新增新增 借助直角比较借助直角比较 判定方法判定方法 进一步认识三角尺进一步认识三角尺认识直角、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锐角和钝角 实际操作实际操作 推理推理 平角平角解决问题解决问题v 练习练习:科学性、角的大小。科学性、角的大小。 课件课件 抽象抽象 比画比画 描述科学性描述科学性 两个锐角两个锐角 判断方法判断方法 借助直角借助直角三、教学建议u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u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有序、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有序、规范)规范)u注意在交流和讨论中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注意在交流和讨论中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u充分发挥三角尺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三角尺的教学价值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一、教学内容u 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u 2 26 6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与实验教材比较u单元主题素材更丰富,直接成为例题的主题图(素材)单元主题素材更丰富,直接成为例题的主题图(素材)u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有变化(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有变化(因数因数乘数乘数)u无论例题、习题,层次性更强,体现由无论例题、习题,层次性更强,体现由“扶扶”到到“放放”的基本思路,更有利于教师的基本思路,更有利于教师“教教”和学生和学生“学学”,特别是,特别是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u更重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如:练习中多处设置画图,更重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如:练习中多处设置画图,让学生通过画图、直观理解乘法的含义,加深认识。让学生通过画图、直观理解乘法的含义,加深认识。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v 主题图主题图 素材更丰富素材更丰富 例题的题材例题的题材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v 理解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的意义突出呈现突出呈现“几个几几个几”沟通加法和乘法的关系沟通加法和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简捷体会乘法的简捷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v 各部分名称各部分名称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建议u加强乘法意义的教学加强乘法意义的教学u由实物图写出的由实物图写出的“几个几几个几”不能颠倒不能颠倒u允许学生图形表征方式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图形表征方式的多样化u加强对比,沟通联系加强对比,沟通联系 巩固意义巩固意义26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课时划分更加清晰课时划分更加清晰例例2 2、例、例3 3 之后增加之后增加“做一做做一做”;乘加、乘减之前增;乘加、乘减之前增加加“练习十一练习十一”“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原教材编排在原教材编排在“乘加、乘减乘加、乘减”之后,之后,修订版编排在整个单元最后,内容由原来的乘法(例修订版编排在整个单元最后,内容由原来的乘法(例6 6:2 2 3 3)改为)改为“乘法和加法乘法和加法”的对比的对比 口诀编排增加了口诀编排增加了“点子图点子图”(乘法的矩形模型)(乘法的矩形模型)与实验教材比较26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趣味性、生活化的素材趣味性、生活化的素材26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主题图的素材主题图的素材 理解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的意义 直接说明运算顺序直接说明运算顺序 增加练习形式(练习增加练习形式(练习十二)十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信息接近信息接近 画图画图理解题意理解题意 根据根据意义意义选择算法选择算法 加强乘法、加法的比较加强乘法、加法的比较不断积累检验的方法不断积累检验的方法v 理解题意、选择算法理解题意、选择算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连续两问连续两问 选择算法选择算法 综合应用综合应用 培养四能培养四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建议u通过对比,加强对运算意义的理解通过对比,加强对运算意义的理解u培养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考和表达u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征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征对运算意义的理解u重视画图方法的指导和画图能力的培养重视画图方法的指导和画图能力的培养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一、教学内容u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实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实物u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积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积木) 删除对称相关知识,增加观察立体图形删除对称相关知识,增加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素材全部发生变化观察素材全部发生变化与实验教材比较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 看到的形状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看图看图找位置;找位置;看图看图想形状想形状v 观察实物观察实物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单个的立体图形单个的立体图形 三个方向三个方向渗透三视图知识渗透三视图知识v 观察立体图形(积木)观察立体图形(积木) 体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体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逆向逆向 一个方向不能确定一个方向不能确定v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组合组合 初步渗透三视图初步渗透三视图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一、教学内容u 7 7、8 8、9 9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u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解决问题8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解决问题7、8、9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逐步提高抽象程度逐步提高抽象程度 自主编制口诀自主编制口诀 加深对乘法意义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的理解帮助记忆口诀帮助记忆口诀解决问题解决问题v 渗透数量关系渗透数量关系 画图理解画图理解 培养四能培养四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v 方法和策略方法和策略 理解图意理解图意 方法多样方法多样重视展示思维过程重视展示思维过程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画图的方法画图的方法 观察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观察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 找规律、对口令、做手势找规律、对口令、做手势 突破难点突破难点 口诀之间的关系口诀之间的关系 v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 记忆口诀。记忆口诀。单元结束时期末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表内乘法6%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口算的分阶段要求 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测量长度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测量长度 选择合适的测量标准,描述给定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测量标准,描述给定的长度 (示范)(示范) 自主进行操作和实践自主进行操作和实践 教学建议 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素材注重对活动过程的指导及活动后的反思和内化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一、教学内容u 认识半时、几时几分认识半时、几时几分 u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直观演示和操作直观演示和操作 5 5分分5 5分的数分的数认识时间单认识时间单位位“分分”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不同的颜色区别时针和分针走过的区域不同的颜色区别时针和分针走过的区域 时和分的关系时和分的关系 课件动态演示课件动态演示认识半时认识半时 降低难度,由易到难降低难度,由易到难 认读结合认读结合 结合操作解决难点,整理方法结合操作解决难点,整理方法认识几时几分认识几时几分 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时间的推理时间的推理 排除法排除法 图示图示 多余条件多余条件 时间的规律时间的规律 2424时铺垫时铺垫 经过时间经过时间 的计算的计算 借助操作借助操作 结合生活实际结合生活实际 丰富对时间丰富对时间 的感悟的感悟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一、教学内容u 简单的排列组合简单的排列组合 排列(与顺序有关)排列(与顺序有关) 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思考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解决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v 列表或图示的形式列表或图示的形式v 全面、有序地思考全面、有序地思考(不重不漏)(不重不漏) 组合(两数相加之和与数的位置无关组合(两数相加之和与数的位置无关与顺序无关)与顺序无关) 列表或图示列表或图示 教学前认知研读教材、教师用书及时反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教材建设23126191(办)13560831614chxy980824163.com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