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一课教学目标: 1、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2守身自爱、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守身自爱”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守身自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和私、最伟大的。孝的意义在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思。身体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健健康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珍惜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做毫无意义的残毁和无价值的牺牲,就是对父母的孝顺。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孝的意义又在于维护父母的尊严,不让父母为自己蒙羞。孝道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良好阐述。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存身惜名,不让家人担心,不辱没父母,那么逞勇斗很、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每个公民都会遵纪守法,恪守公德,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文明。遵行孝道,从爱惜身体、尊重生命做起。二、新课教学: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父母,之终也。 - 孝经开宗明义章)翻译:自己的肢体、头发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败坏,这是孝行的开端;为人处世能行正道,使自己扬名后世,从而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高境界。2、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礼记 ? 曲礼上注释:服:通“”伏”,指潜伏于暗处译:孝子不潜伏在暗处,不登危险的地方,是怕因自已的过失使父母蒙受羞辱。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可以与朋友生死相许,不可以私存钱财。3、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遺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 吕氏春秋 ? 孝行注:遗:留。译:曾子说:”自已的肉身,是父母遭留的身体。使用父母遗留的身体,敢不恭敬吗?三、思考讨论:1“父母在,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这种看法你赞同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2孟子说:“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结合所学,査一査这句话的意思,想一想“守身”和孝顺父母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丧失了操守的人就不能孝顺父母呢?请在班级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四、延伸阅读: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孔子的学生曾参(即曾子)家有一块菜地,他的父亲曾点在地里种了许多瓜果。有一天,曾参见瓜地里长了许多野草,就拿起锄头除草、不小心瓜的根刨断了。曾点正好看见,于是,他拿起木杖向曾参的背上地击了两下。曾参当场不省人事,昏倒在地,过了一会儿才苏醒过来。他爬起来对父说:“刚才得罪了父亲,父亲用尽力气教调儿子,该不会累病了吧?”说完,曾参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已的里弹琴唱歌,以示自己并未受伤,好让父亲放心。孔子得知此事后,对曾参说:“曾参啊!我来跟你讲讲舜帝的故事吧!舜帝的父亲叫瞽叟,他想使唤舜的时候,舜都在他身边;但是他想置舜于死地的时候,舜便躲开了,让父亲找不到。平日舜受父亲的小杖责打、而大杖责打时就逃走,就是不想使瞽叟得到不义的罪名。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敦厚的孝子,你不是天子百姓吗?杀了天子的百姓,那罪过怎么样?五、积累与感悟:1请积累以下两句关于“守身”的名言,并写写你对这两句话的感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一论语? 卫灵公?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一(论语2“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你如何看待其中“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观点?请组织一场题为“扬名显父母是否为孝”的辩论赛,通过辩论引导大家辩证认识古人的孝道。第二课教学目标: 1、理解“手足情深”的内容。 2手足情深、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手足情深”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手足情深”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手足情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诗经? 小雅? 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古代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基本的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其中的双方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以兄弟为例,要做到“见友弟恭”,为见的,要照顾弟弟,为弟的,要数重见长。兄弟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兄弟之间关系和壁,则家庭安宁祥和。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首先要学会爱亲人,建构和谐有序的家庭伦理关系;然后进一步将这种关系向外扩展,做到仁爱百姓;最终达到仁爱万物的境界。二、新课教学:1、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见弟求矣。区因冲刷而形成的高地。隰(为坟丘。翻译: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2、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责在天。君子撤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颜渊注释:亡:同“无”。患:忧虑。翻译:司马牛很忧伤地说:“人人皆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啊!”子夏说:“我曾经听先生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工作严肃认真,做事没有羞失,对人能恭数有礼,那就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呀!”君子哪里怕没有兄弟呢?3、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尽心上zu):惭愧。注:与( y):参与。在其中。数:意外的事情。怍(-诗经 ? 小雅? 常棣注释:孔怀:很关心。孔,很。原:古同“塬”。这里指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x):这里用为低湿之地之意。裒(pu):聚土语译: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君临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很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称王于天下并不在其中。三、思考讨论:1论语中总是将“孝”“梯”并举,认为二者是“为仁之本”。结合课文注解想一想,“孝“和“悌”分别强调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它们能够成为“为仁之本”?2“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可见“悌”是一种血缘亲情。论语中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似乎“悌”又超越亲情,成为人们萍水相逢时对于知己的向往和追求。你如何认识这里“兄弟”的意义呢?请在班内组织一场讨论,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四、延伸阅读: 兄弟情深苏轼、苏辙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是悠悠历史中璀璨夺目的华章。而苏轼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用他最擅长的形式表现出来,便形成了那一首首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兄弟亲情的词作。苏轼中秋怀人之作,为兄弟而发,其中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成为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成为千古佳句。苏轼兄弟情意甚笃,写作此词时,他与苏撤已有六七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苏辙也作了一首水调歌头 ? 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当时苏轼出任徐州知府,四月离家走在。苏撤与之偕行,并在徐州停留百余日。临别之际,适達中秋佳节,他们一同泛舟赏月,苏辙写就了这首词来告别其兄。苏轼读了也即席写了一首同调和韵之作,抒写二人久别重逢接着又将分别的依依难舍之情。全篇语调凄凉,笼罩着浓厚的“愁”与“忧”的气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苏轼兄弟亲密无间的手足之情。自从踏上仕途,苏轼、苏撤兄弟二人的命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政治见解相同,也都敢于直言进谏。他们因才略而被任用,也因才略而蒙难。当兄长被一贬再贬时,弟弟也因为受牵连而日子很不好过,但做弟弟的从未有过丝毫怨言。在苏轼被关进大狱的时候,苏辙愿意以自己的官爵为长兄赎罪,结果被贬到筠州盐酒税。常言道“患难见真情”,兄弟间的手足真情在患难时更显得弥足珍贵。后苏轼第三次被贬,居于海南儋州,而苏辙也因为受哥哥牵连被贬雷州,正是一南隔海相望。兄弟二人同时遭贬,患难与共,倍觉情笃。“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大小苏”不愧为一对情深似海的模范兄弟。五、积累感悟:1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形容兄弟关系的词汇很丰富,兄弟之间感情深厚称之为“手足情深”;兄弟之间和睦友爱,称之为“花萼相辉”;兄弟之间意气相合、亲密无间,称之为“伯埙( xn)仲篪( ch)”。查查资料,看看这三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2中国人家庭观念强,过年过节渴望团圆,春节期间,更是全国人民“大挪移”。你有过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大挪移”经历吗?你怎么看待春节团圆的观念?请与同学一起分享过年过节的体会。第 三 课教学目标: 1、理解“尽心致养”的内容。 2尽心致养、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尽心致养”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尽心致养”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尽心致养”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符合天地法则,是人类行为的准则,父母养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天经地义。赡养父母,既是一种法律义务,又是一种道德行为。它既包括子女给父母提供的物质和经济保障,又包指子女对父母精神上的侍奉陪伴。“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赡养父母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物质上的富贵多寡,而在于即使让父母“啜菽饮水”也能“尽其欢”。百善孝为先,孝养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子女所应尽的天职。二、新课教学:1、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末之有也。注释:庶人:普通百姓。译:利用自然的季节,认清土地的高下优劣,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有人担心自己做不到孝,那是没有的事情。2 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迅速。椁( gu):棺材外面套的大棺。称(chn):相称。译:子路说:“伤心啊,贫困!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不能好好赡养,去世了不能按礼制来安葬。”孔子说:“即使吃豆类喝清水,而能使父母终生快乐,这就是孝。父母去世,用棺材收敛他们的遗体,迅速下葬,不必有棺外的套棺,与家中的财产相称,这就是礼。”3 善养者不必刍豢也,善供服者不必锦绣也。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注释:当豢( hun):指肉类食品。译:善于供养父母的人不一定供给他们肉食,也不一定供给他们绣有花致的丝织衣物。用自已所有的一切尽心地供养双亲,这就是最大的孝。三、思考讨论:1孔子认为“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盐铁论吗?为什么?2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很多年轻人因工作、生活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从而给人一种照顾不好老人有情可原的错觉。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四、延伸阅读:江革负母东汉人江革,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当时天下大乱,盗贼横行,江革就背着年迈的母亲四处逃难,精心地侍奉着母亲。路上,江革多次遇到盗贼,盗贼见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抢,就想拉他入伙。每次江革都是苦苦哀求,说如果留下孤零零的老母无人赡养,在兵荒马乱之中,母亲如何保全性命?自己又如何心安?盗贼见他是个孝子,都被他的诚心感动,谁也不忍心劫他,更不忍心杀他。后来,江革搬到下邳( p)居住,穷得连衣裳鞋子也置办不起了,只好替人家辛苦做工,以此来赚钱供养母亲。凡是母亲需要的东西,他都竭尽所能供给母亲。后来,母亲去世了,江革哭得很哀伤。于是,他就住在母亲的坟墓旁边,即使睡觉的时候也不脱去丧服。? 孝养中说“以已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这两句话中对赡养父母的认识有什么共同点?你同意这种看法汉桓宽盐铁论孝养- 礼记 ? 檀弓下注释:啜( chu):吃。菽( sh):豆类。 3手:通“首”。还( xun):-孝经庶人章后来,人们仰慕他的德行,推举他做了孝廉。江革的事迹被后人传为佳话,人们称他为“江巨孝”。五、积累感悟:1古今中外都有许多歌颂父母的诗篇,其中蕴含了人们对于父母的深沉情感,如孟郊的游子吟、舒婷的母亲、泰戈尔的金色花等,请把这三首诗摘抄在你的积累本上,并且背通下来。2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因为自己的过错和父母冲突的情况?如果有,请写一封信给你的父母,向他们表达对此事诚挚的款意。第 四 课教学目标: 1、理解“忠于正道”的内容。 2忠于正道、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忠于正道”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忠于正道”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忠于正道”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正道,指我们为人处事时正确的道理、准则。管子立政中说,“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可见忠于正道的重要性。要忠于正道,首先要从“正身”做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正”之人才能对社会人民起正面的引导作用。如何才能“身正”?古人常把“仁义”当成立身之本,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只有“居仁由义”,方能“身正”,也方能让天下人信服。当今社会,各种诱感日益增多,忠于正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需要有忠于正道的勇气,用自己对正道的忠贞来匡正自我,匡正天下。二、新课教学: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注释:帅:率领,带领。译: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回答说:“政,就是端正的意思。您带头端正起来,谁敢不端正?”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品行不正,即使发出命令,也没有人听从。”3、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三、思考讨论:孟子滕文公下译:扭曲了自己人格的人,没有能使他人正直的。-论语子路译:孔子说:“如果执政者自身品行端正,不发命令,政策也能得到施行;如果他自论语 ? 颜渊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坚守正道要从“正身”做起,只有“身正”才能“令行”。为什么孔子这样认为?请思考“修身”与“治国”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和同学们展开讨论。2“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认为,要忠于正道就要坚守“仁义”,请査阅资料,了解“仁”“义”的内涵,并与同学们就为什么“仁义”是正道之本展开讨论。四、延伸阅读:郅恽拒关郅恽是东汉时一个管洛阳城门的小官,他的耿直早在王莽算政的时候就已广为世人知晓。后来,光武帝刘秀听说他的学问和品德,本想重用,见他年老体弱,就让他做了个管城门的小官,他也不推辞,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份工作。有一次,光武帝带领众人到洛阳郊外去打猎,回城的时候已是深夜。车驾到了郅把守的上东门,光武帝的侍从让郅恽开门,被郅恽拒绝了。过了一会儿,光武帝亲自策马立到桥边,命令郅挥开门。不料郅挥说:“夜里看不清楚,不管是谁要进城,还是按朝廷的规矩不能随便开门。”光武帝只好绕道到东中门进城。第二天,光武帝正想找郅恽责问,不想郅恽的奏章已经送上来了。奏章上说:“陛下跑到遥远的山林里去打猎,白天还不够,直到深夜才回来。这样下去,国家大事怎么办?”光武帝看了奏章,觉得郅恽恪尽职守,刚正不阿。于是,赏给郅恽一百匹布,把那个掌管东中门的官员降了职。五、积累感悟:1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修身的名言,比如孔子的“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庸中“知耻近乎勇”等,请你把这三则名言摘抄在积累本上,并加以背通。2忠于正道,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这就需要对自己的人格不断地完善,曾子也说要每日“三省吾身”。请你在班里发起一个“日三省吾身”的活动把自己每天对自己的反省及感悟记在日记本上,并在活动一个月后开一个班级交流会。第 五 课教学目标: 1、理解“笃行正道”的内容。 2笃行正道、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笃行正道”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笃行正道”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笃行正道”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践行正道,是每一个忠于正道的人所追求的目标。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mo )之邦行矣。”可见一个人要践行正道,首先就要做到言语忠实守信,行为笃厚恭敬;践行正道,还需要有一种反躬自问的精神,比如孔子所说的,君子要有“九思”。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往往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观照,从而保证自己在正道上不偏移的。践行正道,不仅仅是一种洁身自好的品格,更是一种匡正天下的情怀。体现在教育上,它是教人品行忠信。体现在政治上,它是提拔正直之人才,让他引领社会走向正道。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不缺乏践行正道之人,让我们学习他们正直不屈的人格、忠信笃实的品性,使中华之“正道”在你我身上发扬光大。二、新课教学: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文献、品行、忠诚、信实。2、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论语卫灵公注释:蛮貊( m ):泛指四方落后部族。翻译:子张问如何处世。孔子说:“言语忠实守信,行为笃厚恭敬,即使身处野蛮的国度也能行得通;言语不忠实守信,行为不笃厚恭敬,即使在本乡本土也行不通。”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故,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语译: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考:看的时侯思考是否看得明断,听的时候思考是否听得清楚,思考表情是否温和,思考举止容貌是否端庄,思考言语是否忠实,思考做事是否严肃认真,思考遇到问题如何向人请教,思考生气时会存在什么后患,看见能取得的事物,思考自己是否应该得到。”三、思考讨论:1孔子认为“言忠信,行笃敬,虽貊之邦行矣”,可见践行正道首先要从自己的言行开始,想一想,为什么做人忠实讲信用、行为踏实就能通行千里?并和同学们展开讨论。2孔子认为“君子有九思”,可见要做到践行正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在君子这“九思”当中,哪一思的内容最难做到,它和践行正道有什么关系?四、延伸阅读:颜真卿宁死不屈唐玄宗统治后期,安史之乱虽被平定了,但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已经形成。德宗时,李希烈叛乱,自称天下都元帅。德宗问宰相卢杞怎样处理,卢杞说,最好先派人去动降。那么派谁去呢?卢杞说,颜真卿最合适,他是四朝元老,德高望重。其实,这是卢杞的奸计,他早就妒忌颜真卿的才能,想要借叛军之手杀掉颜真卿。虽然颜真卿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德宗皇帝只好同意派他去。颜真卿带着圣旨,赶到准西叛军所在之地。刚一开口,李希烈的部将就把刀架在颜真卿的脖子上。颜真卿大义凛然,面不改色。李希烈斥退了手下,大摆筵席,想借机策反颜真卿。这时,有人上前劝道:“李元帅当了皇帝,宰相就请颜太师来当。”颜真卿高声喝骂:“我已是快要死的人了,会受你们的诱惑和威胁吗!”李希烈无计可施,只好把颜真卿关起来。后来,李希烈派人在关禁颜真卿的院子里堆起柴火,浇上油,高喊再不投降就要烧死他。颜真卿一听,毫不犹豫地起身就要朝火堆里跳,火苗烧着了他的眉毛、胡须,但叛军这时还不想让他死,就拉住了他。李希烈见颜真卿忠贞不屈,反而成为阻碍,就下令死他。这位书法史上的一代宗师、文武双全的四朝名臣,最后死于叛军手中,终年七十六岁。五、积累感悟:1积累下列名句,并理解它们的意思。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一一淮南子诠言训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宋)文天祥言志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坚守的“进退”原则,他们不管自己是“穷”是“达”,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坚守正道。请查阅资料,看看哪些古人坚守了这一原则,并组织一场“坚守正道”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在班会上分享彼此的感悟。第 六 课教学目标: 1、理解“忠言直谏”的内容。 2忠言直谏、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忠言直谏”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忠言直谏”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忠言直谏”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古圣先贤所提倡的忠,不是不论是非黑白全部听命于君王,也不是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顾全大局、秉承正道的忠言直谏。忠言直谏是一种不以个人利益为转移,始终把国家发展放在首位的忠诚之举,也是古代知识分子落实忠道的一条常见途径。当今社会,同样需要落实忠道。如果领导、长辈有错,下属和晚辈一定要勇于诤谏,不可因个人利益而三缄其口。马融说,“违而不谏,则非忠臣”,范仲淹说,“直言之士,千古谓之忠;巧言之人,千古谓之佞”。是否敢于忠言直谏,落实忠道,实则是对我们每一个人人格和品德的考验。二、新课教学:1、直言之士,千古谓之忠;巧言之人,千古谓之佞。集奏上时务书翻译:直言动谏的人,自古以来都明作“忠”;花言巧语的人,自古以来都作“佞”。2、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违而不谏,则非忠臣。- (汉)马融忠经 ? 忠谏章翻译:在尚未出现苗头时劝谏,是最上等的;在已出现苗头时劝谏,这是次等的;在发生了行为之后才劝谏,这是下等的。君主行事有过错不动速,就不是忠臣。(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3、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论语微子翻译:柳下惠做法官,多次被罢免。有人说:“您不能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正直地对待他人,到哪里去而不被多次罢免呢?不正直地对待他人,何必一定要离开家乡?三、思考讨论:1、“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柳下惠被罢免官职后,说正直地对待他人,到哪里去都有可能会被罢免。可见一个落实忠道的人,有可能会因为过于忠直而与外界环境发生矛盾,如何既坚守屈原般“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品性又使自己不受到伤害呢?请和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2、“直言之士,千古谓之忠:巧言之人,千古谓之佞。”落实忠道,然需要正直的品格,但在进谏时是否只能忠言直谏呢?请同学们讨论怎样的进谏方式才能更好地落实忠道。四、延伸阅读: 韩愈谏迎佛骨唐元和十四年( 819)正月,宪宗派使者前往风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王公贵族、平民百姓都趋之若鹜,甚至有人为表明虔诚供佛而倾家荡产,有人用燃烧的香烫头顶灼路膊。韩愈一向不信佛,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他说:“我知道陸下对佛并不迷信,无非是祈佑福祥而已。可是百姓们却很容易迷信,以致发生灼头顶烧手指,挥霍钱财,把全部产业统统捐献。如果不加以禁止,更把佛骨送到寺院供奉,今后一定会发展到断臂割肉的慘状。这种有伤风化、败坏习俗的做法会传笑四方,决不是一件小事啊!何况已经枯朽的佛骨是不吉祥的秽物,怎么能将它供奉起来呢!我乞求把佛骨丢进江河或烧掉,以防止人们受到迷惑。”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说:“韩愈的话触犯皇上,确实罪有应得。然而如果不是心怀忠恳,不怕被斥责,怎么会做出此事?我们乞求陛下稍加宽恕,原谅他不当的言论。”宪宗却仍愤怒。一时间人人都感到惊恐,也叹惋韩愈的遭遇,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宗这才宽故了韩愈,将他贬为潮州刺史。五、积累感悟:1古代臣子中有不少忠直之土冒着生命危险向皇帝进谏,即使因此而遭受个人不幸也毫不后悔,比如比干因忠言直谏而被挖心,屈原因忠言直谏而被放逐,司马迁因忠言直谏而遭宫刑等,请查阅与这三则故事有关的材料,并把它们用自己的话概述在积累本上。2请给你身边的师长写一封“进谏书”,在书中指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并阐述你写这封“进谏书”的理由。注意语言得体,方法得当。第 七 课君子慎独教学目标: 1、理解“君子慎独”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君子慎独”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君子慎独”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君子慎独”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中国古代将“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中庸有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一个人在有他人在场、有他人监督的情況下,往往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要完全靠自己的良知与信仰约束自己,使自己遵守道德原则,这就是“慎独“慎独”需要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自我制约的能力。汉代杨震面对企图贿赂他的人,说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你知)。”杨震看重自己的品行操守,忠实于自己内心,严于约束自己,即使在私密场合,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慎独”让杨震万古流芳。二、新课教学: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礼记 ? 大学)注释:恶:第一个“恶”(wu )字是动词,厌恶;第二个“恶(e)字修饰“臭”,表示不好的味道。好:第一个“好”(hao),喜受;第二个“好”(hao),美好。谦( qie )通“慊”,心安理得的样子语译:所谓心意真诚是指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厌恶不好的气味,就如爱好美好的事物,这就叫作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必定谨慎。2、道也者,不可须史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语译:道,是不能高开片刘的;如果可以高开,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的地方也会道候,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会畏惧。再隐的东西也没有不被发现的,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语译:道,是不能离开片刻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会道镇,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会畏惧。再隐蔽的东西也没有不被发现的再细微的东西也没有不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非常谨慎。3、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所以過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宋)朱中庸章句语译:慎独中的“独”,是指他人不知道面唯独自已知道的时候。这是将人的欲望止在前生之初,使它不在隐、细微之中渐渐滋长,以至于远离正道。三、思考讨论:1“慎独”不仅称得上是传统美德中的精髓,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之一。结合选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倡导“慎独”精神。2朱熹说:“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在今天多元而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慎独”。四、延伸阅读: 叶存仁赋诗拒礼清乾隆年间,时任河南巡抚的叶存仁为人清廉正直。他在离任的时候,僚属们为给他赠物、送礼,想方设法不透露风声,一举一动避人耳目,在深更半夜无人能知、能见、能闻的时候,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财物。叶存仁既不想私藏暗吞,又不愿生推硬挡,就写诗一首加以拒绝。诗曰:“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将礼物全部送还。叶存仁不是怕别人知道,而是怕自己知道,这是君子慎独的体现,也是清廉为官的最高境界。五、积累感悟:1中国先贤留下了不少关于“慎独”的训诚,例如童蒙训里韩琦不选拔偷金使臣的故事、辨忘录里教育孩子从细节做起养成慎独品质,请查阅相关资料,编一期关于“慎独”故事和家训名言的小报。2每个小组分别排演一个古今著名的诚信故事,比如杨震因“四知”拒绝王密的馈赠、许衡拒食无主之梨等,在班级举办一次“继承诚信传统,感悟千古美德”的专题演出。第 八 课教学目标: 1、理解“诚中形外”的内容。 2诚中形外、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诚中形外”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诚中形外”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诚中形外”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古人云:“人无信,不可交。”不讲诚信的人,常常以欺诈的手段对待他人,与这样的人交往,必受其害。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到内诚于心,真实地认识自己;也要善意地理解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乐于助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绝不做损人利己的事。要做到言而有信,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一个人不守信,主要是受到利益的引诱。有高尚道德的人,才不会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不做坑蒙拐骗之事。其次,还要注意出言谨慎,努力信守。出言道慎,是指作出承诺时要考虑可行性,说老实话、真话,不说谎话、大话和空话,谨慎承诺方可元现。努力信守,就是说一旦承诺就要不惜代价去维护承诺,实现承诺。二、新课教学:1、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清李毓秀弟子规语译: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得不够确切,不轻易传播出去;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2、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礼记中庸注释:慥慥( zao):勤勉不怠慢的样子。语译:平常依德而行,平常说话谨慎,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努力改正,有长处不敢过分显露。说话时要考虑是否能做得到,做事时要考虑是否言行一致,君子怎么能不勤奋自勉呢!3、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立真实的原则,这是为了建立功业。三、思考讨论:1近来网络上常常出现一些不实新闻,有的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的甚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恐慌,请结合(弟子规中“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的名言,谈谈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2道德经中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人为我们提出“不美”的真言警训?有没有并不真实可信的“美言”?举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延伸阅读: 季札挂剑季札是周朝吴国人,因为他的封地在延陵一代,所以又称他“延陵季子”。有一次,延陵季子将要到西边去访间普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露出十分想得到宝剑的表情。季子因为有出使晋国的任务,当时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心里已经决定把宝剑送给他了季子在晋国的时候总想着回来,可是徐国国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了。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身边的人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是不能送给别人的啊。”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他很想得到宝剑。我因为有出使晋国的任务,就没有送给他。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决定把宝剑送给他了。虽然现在他已经去世了,如果我不把宝剑送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会因为爱惜宝剑而违背自己良心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离开了。徐国人费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基。”五、积累感悟:1古代还有很多诚实守信的事例,比如查道吃枣留钱、宋濂按时还书等,请查阅这些故事,并和大家交流你的阅读感悟。2季札信守自己内心的承诺,将宝剑送给了去世的徐国国君。在生活中,你能做到不欺骗自已的良心,诚实守信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你的感想。周易 ? 乾卦? 文言语译:君子提高道德,建立功业。忠于职守,取信于民,这是为了增进道德;言论树第 九 课教学目标: 1、理解“言行一致”的内容。 2言行一致、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言行一致”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言行一致”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言行一致”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说,先把自己要说的做好了,然后再说。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说得多、做得少,也有不少人言行不一,还有的人夸夸其谈,光说不做。我们要内诚于心,真实地认识自己。孟子认为,善良天然地存在于人性之中,返回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本性上,能得到真实的快乐。如果将人性的优良萌芽加以扩充,就能达到最高的道徳境界;如果不能加以扩充,反而加以泯灭,就会进入虚妄的状态。所以,教化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呈现人善良的本性:“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减矣。”如果人的言语与行为都建立在善良的本性上,就能做到内外一致、言行一致。二、新课教学:1、听其言而观其行。 -2、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注释:耻:以为耻。语译:孔子说:“君子以所说的超过所做的为耻。”3、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 ? 大略语译:嘴上能够说出来,就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宝”。不善言辞,却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器”。善于言辞,却不能身体力行,这是“国用”。嘴巴上说好的,行为上却是恶的,这是“国妖”。治国者应当敬重“国宝”,爱护“国器”,任用“国用”,除去“国妖”。三、思考讨论:1阅读第三则选文,说说荀子是如何看待“言”与“行”的辩证关系的。2古人有“言行相符,始终如一”的说法,古人也曾说过“内诚于心外信于行”,请谈谈“言行”与“心”的关系。四、延伸阅读:言行不一的樵夫论语 ? 公治长)-论语 ? 宪问语译:听一个人所说的话,还要看他怎么做。在伊索寓言里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只狐狸为躲避猎人的追赶而逃窜恰巧遇见了一个樵夫,它请求樵夫让它躲藏起来,于是樵夫叫狐狸去他的小屋里躲着。会儿,猎人追赶过来,向樵夫打听狐狸的下落。樵夫一边嘴里大声说不知道,又一边做手势,暗示狐狸躱藏的地方。猎人相信了他的话,但并没留意他的手势,于是便离开了。狐狸见猎人走远了,便从小屋出来,什么话都没说就走了。樵夫责备狐狸,说自己救了它一命,它却一点谢意都不表示。狐理回答说:“如果你的手势与你的言语是一致的,我就该好好感谢你了。”五、积累感悟:1积累以下西方诚信名言。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一一莎士比亚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2从古至今,东西方都流传了许多倡导言行一致的故事,为什么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将其视为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谈谈你的理解。第十课教学目标: 1、理解“克己复礼”的内容。 2克己复礼、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克己复礼”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克己复礼”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克己复礼”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就是指努力约来自己,克制自己的贪心,抑制自己的杂念,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以达到“仁”的境界。“克己”是一种品德。忍让、谦让由克己而生;恒心、教力由克己而成。能克己者,其人品自高。可见,“克己”是实现礼、达到仁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社会,“克己复礼”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克己是指自省、自责、自戒、自制,同时又不失自主、自立、自信,遵循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文明规范,同时体认道德规范和文明规范的内在精种,傲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是一种积极的礼仪践行态度。二、新课学习:结合教材,学习古代经典著作中对“克己复礼”问题的阐述的名人名言名句。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论语 ? 先进shn):讥笑。注释:为:治理。让:谦让,谦逊。哂(逊,因此笑他。语译:(孔子与弟子们谈论理想时说,)治理国家应当讲求礼,他(子路)说话不谦2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释:为:治理。- 论语里仁语译: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如何实行礼呢?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注释:负:背负。:恐俱,害怕。翻译:礼的是有来有往。我前去施加思惠而对方不报答,就不合乎礼;别人来加思惠而我不振答,也不合乎礼。人们讲求礼社会就安定,不讲求礼社会就危险。所以说:礼是不可以不学习的。所谓礼,就是通过自谦的方式来尊敬他人。即使是一个肩挑背负、沿街叫卖的商贩,也一定有值得别人尊敬的地方,更何况富贵的人呢?富裕显贵又知道尊崇礼,就不骄奢淫逸;贫穷卑微而知道尊崇礼,就不会意志动摇。三、思考讨论:1“克己”是修身的重要方式,它强调“由己”,也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四勿”标准。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克己”的重要性。2“克己”的“己”应该指向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请结合你的社会身份,谈谈生活中你应该在哪些方面践行“克己”之道。四、延伸阅读:一文钱丢官清初名臣汤斌,一生清廉刚正、直谏敢言,是著名的清官。清朝人沈起风在谐铎中记载了一件有关于汤斌的轶事:有一次,汤斌出门散步,路过延寿寺街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件事情:当时,路边书推上有个人在买书,数铜钱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一枚在地上,但是他自己并没发觉。这时候,有个年轻人马上湊到那买书人的身边,悄悄地伸出一只脚把钱踏住。为掩饰自己的企图,那个年轻人就装作要买书的样子。等那买书人走了之后,他立即弯腰捡起了那枚铜钱,放在了自己的口袋里。这个年轻人自以为没有人看到自己,心里非常得意。但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的一举一动刚好被旁边坐着的一位老人看到了。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这位老人站起来,叫住了他。老人对他拱了拱手,说:“请问您贵姓?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这个年轻人感到莫名其妙,但看他是个老人,就如实相告了。老人听了他的回答,冷冷地笑了两声,转身就走了。后来,这个年轻人在他父亲的帮助下进入国子监读书。他成绩不错,被选去当抄录员。后来,经过几次考试,他脱颖而出,被任命为江苏省常熟县尉,负责当地治安。听到这个消息,年轻人非常高兴。于是,他收拾行李,向父母告别之后,就启程去往江宁了。按照当时的惯例,地方新任官员上任时,必须拜见一省最高行政长官但是,无巧不成书,当时的江苏巡抚恰恰是汤斌。这个年轻人当然不知道汤斌就是当年询问他姓名的那个老人。他多次前去拜见汤斌,但是最终都没能获得接见。-礼记曲礼上很快,汤斌就派人告诉这个等待上任的年轻人说:“你不必去上任了,你的名字已经被列在受弹劾的奏章上了。”这个年轻人听到后,如遭当头一棒,顿时愣在了那里。过了一会儿,他反应了过来,就问前来传达命令的人:“我究竟为什么受弹劾?”传令的人告诉他说,汤大人传话:你因为贪污受弹劾。年轻人听了更加感到疑惑了,心想,自己头次做官,还没有到任就被人弹劾贪污,这不是太冤枉了吗?于是,年轻人坚决要求去见巡抚,想当面向他解释。后来,汤斌又给那年轻人传话说:“你还记不记得当年在北京街头书雄上的事?你那时还没有取得功名,看到一个小铜钱就要捞到口袋里。如今侥幸当上县尉,还不拼命搜刮,成为一个戴乌纱帽的盗贼?你还是交出吏部颁发的委任状吧,免得以后百姓告你的状。”年轻人听了,恍然大悟,顿时羞愧得满脸通红,立即辞官而去。五、积累与感悟1积累以下选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一一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2一文钱丢掉的是一个官位,明白的是克制一己私欲的道理。生活中,有很多细节之处需要我们道承克己之心行之。请你试着发现这些细节,为它们拟几则宣传口号,让“克己复礼”之花开遍校园。第 十一课教学目标: 1、理解“顺时随俗”的内容。 2顺时随俗、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顺时随俗”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顺时随俗”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顺时随俗”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大意是合礼之为应做到入乡随俗,对别人尊重,对当地的风俗尊重。礼记中的这句话强调的是礼的适宜性原则,即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行礼应因时、因地、因对象的变化而灵活处理,保持为礼的适宜性。礼的具体形式要与社会时代变化相适宜,即“礼,时为大”,践行礼以与时俱进为最高原则,不死守古礼;礼的运用要与环境风俗相适宜,即“礼从宜使从俗”。比如说中国各个传统节日各有相应的礼仪规范,不应乱做更改,要入乡随俗;礼节的形式各有要求,但根本是为了协调社会关系,践行礼时不忘根本又要灵活处理。总之,行礼适宜,顺时随俗。二、新课教学:1、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 ? 曲礼上注释:竟:通“境”。语译:到一个地方,就要问问那里的禁忌;到一个国家,就要间问那里的风俗;到陌生人家里,就要间问人家的忌讳。2、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四制)注释:体:体察,观察。则:以为法则。语译:礼的基本原则,就是观察天地,效法四季变化,道循阴阳之道,顺从人之常情,这就叫作礼。3、礼从宜,使从俗。 - 礼记 ? 曲礼上语译:礼以适宜为要,行为要遵从风俗。三、思考讨论:1行礼要“从俗”,也要“顺人情”,请以生活中的事情为例,谈谈你对“从俗”“顺人情”的理解。2场合变了,礼仪的要求就变了;时代变了,礼仪的要求也要调整了。请以古今某一礼仪具体要求的变化为例,分析守礼适宜的重要性。四、延伸阅读: 千里送鹅毛有这样一句歇后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知道这其中的故事吗?唐朝贞观年间,西域的回纥是大唐的藩国。当时,回纥的首领为了向唐王朝表示友好,就派本国的使者缅伯高亲自带着丰厚的礼物去拜见唐太宗。那时,从西北出发到长安,绵延万里,交通又十分不便,因此,为了更快地到达长安,缅伯高一行人日夜兼程,丝毫不敢懈息。在当时进贡的所有礼物中,有一只珍贵的白天鹅。为了方便运输,缅伯高便将天鹅放进笼子里。但是,一路上风餐露宿,不仅人满身尘土,就连原本十分干浄的天鹅也变得灰头土脸。当他们到达沔( mian)阳河时,缅伯高决定给天鹅洗个澡,于是就把它从笼子里放了出来。可是,天鹅喝饱了水以后,忽然挣脱了缅伯高的怀抱,展翅飞走了。当缅伯高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手中只剩下天鹅留下来的几根羽毛。失去这么贵重的贡品,缅伯高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又是懊恼,又是倇惜。但是,总不能因此而折回吧,于是,在随从们的建议下,一行人继续向长安进发了。经历了无数个昼夜,缅伯高等人终于到达了长安。在朝堂上,他战战兢克地带着礼物拜见了唐太宗。缅伯高用绸缎包裏了一个精致的小包,里面放上那几根鹅毛,并附上了一首小诗。唐太宗接到礼物并命人打开后,看到了那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2 阴旧,顺人情,故谓之礼。- 礼记? 丧服缅伯高看到太宗皇帝一脸的迷惑,马上奏明了事情的原委。太宗一听,不仅没有怪罪这位远道而来的使者,反而十分感动,当即重重地奖赏了缅伯高等人,同时嘴里不断地重复着:“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好!好!”五、积累感悟:延伸阅读1积累以下选文,读懂其意思。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同!礼,与其也,宁;,与易也,字成。”一论语八佾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术。2大条皇帝奖赏伯高方面是感动于他“千里送鹅毛”的深厚情谊,另一方面也有对他灵活处理、不失礼仪的智慧的嘉奖。你生活中有这样适宜守礼的小故事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朱子语类?第 十二课教学目标: 1、理解“过犹不及”的内容。 2过犹不及、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过犹不及”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过犹不及”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过犹不及”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礼者,中也,过则为伪,不可谓之礼”一向,强调的是礼的恰到好处,即行礼要遵循适中原则。正所谓“过犹不及”,行礼过度,无论是形式的“奢”,还是内心的“淫”,都会让人产生虚假的感觉,反而“失礼”。真正的行礼,是恰到好处、遵循适中原则的。正是因为有了恰到好处,礼才能够正人、正身,让人不至于行差路错,才可以调节各种关系,“使上不逼下,下不僭上”。礼教的适中性原则很重要,践行礼仪应该道记适中原则,切勿将礼流于烦琐,让“行礼”变成“失礼”。二、新课教学:1、礼者,所以辨尊卑,别等级,使上不逼下,下不僭上。故云礼不逾越节度也。-(唐孔颖达礼记正义? 曲礼上注释:僭( jian ):僭越,超越本分。语译:礼,是用于分辨尊卑、区别等级的,可以使居上位者不欺凌居下位者,居下位者不悟越居上位者。所以说,礼不能离开一定的节制。2、礼者,中也,过则为伪,不可谓之礼。-宋)郭雍郭氏传家易说? 下经语译:所谓礼,就是恰到好处,过头了就成了虚伪而不再是礼了。3、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 -礼记礼器注释: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指礼的领与具体的仅节都非常多。经礼,指礼的大节。曲礼,指礼的细目。三百、三千,极官其多。其致一也:所有的礼实行起来都必须致以诚心。一,指诚心。语译:礼有大有小,有显著的,有细微的。大的不可减损,小的不可增加,显著的不可,细微的不可放大。所以礼的领与具体的仪节都非常多,但它们实行起来必须致以减心则是一样的。三、思考讨论:1践行礼仪要适中、适度,过犹不及,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行礼适度的体会。2君子守礼,不必多言。“四体不言而喻”,说的是,一定的礼仪规范旦修得,就会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于你的言行。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四体”会体现你哪些“不言而喻”的守礼精神。四、延伸阅读:孟子“去妻”有一天,孟子的妻子一个人在家,伸开两条腿自在地坐着。孟子进入房间的时候看到了,很生气。于是,他就对母亲说:“我的妻子不懂礼节,请让我休了她吧。”孟母听了,问道:“为什么?”孟子回答说:“她一个妇人,居然伸开两条腿坐。”孟母就问他说:“你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就是你不懂得礼节了,并不是你的妻子不知礼仪。如果你快要进大门了,就必须提前问问谁在屋里;如果上了台阶还没有进入屋子,也必须提高自己的声音使人知道;快要进入屋子里了,要往下看。这些都是为了让人们有所防备。现在你不声不响进入你妻子休息的地方,看到了她伸腿坐着的样子,这是你没有礼貌,并不是她不懂礼。”孟子听了母亲的训诚,很是自责,于是再也不提休妻的事情了。五、积累与感悟1积累以下选文,尝试自己翻译成白话文。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一一孟子? 尽心上2孟子自己未能尽礼却批评妻子不懂礼,经母亲教导产生自责之心。可见,礼仪的施行应坚持双向对等的原则。在平等进步的现代社会,这一点尤为重要。在班内组织一场讨论会,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来而不往,非礼也”的现象,以期及时发现、积极改变。第 十三课教学目标: 1、理解“以义制欲”的内容。 2以义制欲、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以义制欲”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以义制欲”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以义制欲”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存天理,灭人欲”,是朱惠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许多人从字面上去理解,认为“人欲”是人的所有欲望,“天理”是与人的欲望完全对立的,这其实是误解。我们来看朱惠自己的解释:“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按他本人的解释,正常的生活需要,都是符合“天理”的,但山珍海味、妻妾成群,贪求享受、骄奢淫逸,就是“人欲”。所以,朱惠所讲的“人欲”,其实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讲的“恶欲”“贪欲”。“存天理”是希望留存人的仁爱之心,是一种对精神境界的追求;“灭人欲”是要去除人过度的私欲、杂念以及恶念,去除对物质的过分贪求。如何克制人的欲望?用“义”来克制恶欲,使之限制在合理限度内,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二、新课教学:1、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礼记乐记语译:君子以(从音乐中)感悟了道而快乐,平凡人以(从音乐中)获得了感官满足而快乐。用道来节制欲望,就可以快乐而不迷乱;为了满足欲望而忘记了道,就会困感而失去快乐。2、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 ? 尽心下语译:孟子说:“恰养心性没有什么比滅少欲望更好的了。如果一个人清心寡欲,即使他善良的本性有所丧失,失去的也是很少的;如果一个人欲整难填,即使他善良的本性有所保留,留存的也是很少的。”3、朱子曰:“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朱子语类语译:朱子说:“人所具有的天理与人欲,这一方进那一方就退,那一方进这一方就退,没有立定不进也不退的道理。三、思考讨论:1、朱熹理学说“存天理,灭人欲”,朱子又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如何理解这两句话?谈谈你的认识。2在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将如何处理“义”与“欲”之间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认识。四、延伸阅读:鲁仲连辞封xi )王派将军晋鄙带领部队去救赵国。当有一年,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魏安釐(时秦国称霸诸侯,军事实力强大,魏国也十分畏惧。于是,当晋鄙的军队到达汤阴的时候,就不再前进了。魏王为了保全自己,让将军辛垣衍从小路进入了邯郸。辛垣衍到了邯郸之后,拜访了赵国的平原君,对平原君说了自己的办法:让赵国满足秦国的欲望,奉秦王为尊,秦王一高兴,必定很快撤兵。平原君听了,并没有立刻答应。鲁仲连听说了这件事,找到平原君,表示想要亲自见辛垣行。很快,鲁仲连就见到了辛垣行,最终用自己的智慧说服了他,使辛垣衍心服口服,不再提及自己前番的主意。不久,魏国公子无忌为了救赵国,抢夺晋鄙的军队去攻打秦国。秦军撤退了赵国的危险最终得以解除。平原君想感谢鲁仲连为赵国解围,却遭到了鲁仲连的多次拒绝。于是,平原君就邀请鲁仲连参加宴会。在宴席上,正当大家喝酒喝得兴致勃勃的时候,平原君站起来为鲁仲连劝酒,并想要献上千金来答谢他。鲁仲连笑着说:“那些名闻天下的高士之所以为世人看重,正是因为他们替人排难解纷而不要什么报酬。若是要了报酬,那就商人的行径。这样的事,我鲁仲连是万万不肯干的。”最后,鲁仲连向平原君告辞而去再也没有出现过。五、积累与感悟1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的平凡人的“义举”让整个社会笼罩在文明和温馨之中,请积累两则当代“义举”故事,如勇救落水儿童的“热心奶奶”孙志秀、援藏支教80 后教师付成龙、“救火英雄”王峰等,并写一段读后感。2目前“高生产、高消费、高排放、高污染”的生活模式,已导致地球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使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结合本课所学的“以义制欲”,讨论如何应对这种生活模式所带来的环境危机。7 年的第 十四课教学目标: 1、理解“由义取利”的内容。 2由义取利、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由义取利”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由义取利”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由义取利”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君子在面对利益时,如何去获取?这就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所面对的利益应当取还是不应当取?如果利益已有了明确而正当的所有者,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不应当去夺取。如果获取利益时必然会导致社会利益或他人利益的损失,则是不义之利。二、获取利益的手段是否正当?获取方式合“道”的,就是正当的利益;如果运用欺许、威胁等非法的方式取得利益,那么就是不义之财。当然,如果用正义的方式取得了利益,却不能以特合“义”的方式去分配和享用,也违背了“义”的原则。应该根据个人实际付出的程度分配利益,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二、新课教学:1、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注释:介:通“芥”,小草。语译:如果不符合正义,如果不符合正道,即使一根小草也不随便交给人,不随便从别人那里取得。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孟子 ? 万章上-论语述而语译:孔子说:“如果富贵可以(在合乎义理的情况下)求得,即使是执守卫的小官吏,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能求得,就安守于我所喜好的(义理)。”3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一箪食不可受于人。”三、思考讨论: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什么是“由义取利”?在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学习和继承传统的“由义取利”观?谈一谈你的看法。2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举办豪华宴席显示身份高贵,用名牌物品炫耀富有,穿奇装异服以满足虚荣心用“义”的观念衡量下这些做法是否正确,在班里开展一次讨论会,说说你的认识。四、延伸阅读:叶澄衷抬金叶澄衷是清末有名的“五金大王”。然而,熟知他身世的人都知道,叶澄衷早年却是一名穷汉,仅靠在黄浦江上摇木船、卖食品和日用杂货为生。一天中午,一个洋人着急过江,因找不到渡船,就喊叶澄衷,想要搭乘他的船。叶澄衷答应了他的请求。小船刚一靠岸,洋人便踏上岸,匆忙离去。这时,叶澄衷忽然发现舢板上有一个公文包,心想,一定是刚才那个坐船的洋人忘记带走了。他打开看,包内不仅有很多钞票,还有支票本等贵重的东西。叶澄衷是穷苦人家出身,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和贵重物品。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叶澄衷并没有像见钱眼开的人那样把包里的东西纳为己有,而是想着丢了包的洋人一定会着急万分,于是就在原处等候失主。叶澄衷等了很久,直到傍晚,才见那位洋人满脸沮丧地来到这里。也许,那洋人已经放弃了找到公文包的念头。但是,令他出乎意料的是,渡他过江的中国船工竟在船上抱着皮包等他!洋人喜出望外,连忙跑上前去,打开自己的包,见包里的东西一件不少,不禁心中感动。但洋人仍然非常疑惑,他看叶澄衷穿着如此破旧,却没有拿走包里的一分一毫,便问叶澄衷:“摇船的,你不知道包里有钱和很多值钱的东西吗?”叶澄衷说:“知道的,我打开来看过。”洋人不解地问:“那你为什么不拿了包溜走?还等在这里?叶澄衷认真地回答说:“这不是我的东西,怎么好拿?是客人留下的东西就应当还给客人。”洋人听后,便塞给叶澄衷一沓钞票表示谢意。但是,叶澄衷却拒绝了,说着开船就准备走洋人又立即跳上小船,让叶澄衷送他到外滩。船刚刚靠岸,洋人就把叶澄衷拉上岸,想让他和自己合伙做生意。原来,这洋人是一家五金公司的老板,见叶澄衷为人厚道,谨守诚信,便决定与叶澄衷合作。这一次,叶澄衷爽快地答应了。从此,叶澄衷成了洋人信任的合作伙伴,自己的生意也日渐兴隆。在日后的经营中,他一如既往地乗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最终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五金大王”。五、积累感悟:1积累下列两则名言,并说说句子的含义。- 孟子腾文公下语译:子说:“不合乎正道,就不能接受他人的给予,哪怕只是一筐饭。临财母苟得,临难母苟免。一一礼记曲礼上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一(宋)苏轼前赤壁赋2结合叶澄衷拾金的故事,谈谈你对“由义取利”的人生道理的理解,在生活中我们将如何做到“由义取利”,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看法。第 十五课教学目标: 1、理解“见利思义”的内容。 2见利思义、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见利思义”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见利思义”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见利思义”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任何一个生命的存在都需要利,既需要物质之利,也需要精神之利。人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除了以法律和政策来协调外,还要用道德规范即“义”来调理。如果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纯粹把利益作为追求的目标,就会陷入功利的冲突和争斗中,结果是两败俱伤,利益却会离人而去。老子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非以其无私那?故能成其私。”所以,提倡“见利思义”就是要人们成除功利性的目的,追求大义,这既是古已有之的原则,也是值得现代人去遵守和践行的道德规范。二、新课教学: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语译:富有与高贵,这是人们所想要的,如果不通过正道来取得,就不接受;贫困与低贱,这是人们所厌恶的,如果不通过正道去抛掉它,就不摆脱。2、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上注释:禄:当作体禄给。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语译:如果不是通过正义,不是通过正道,即使以天下财物作为体禄,也不加以关注;千万匹骏马放在前面,也不看一眼。3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条思敬,丧思,其可已矣。”张翻译:子张说:“士遇到意难甘于就出生命,看到可以取得的事物就考虑是否应得,祭祀时记得态度恭敬,居丧时记得心怀哀思,做到这些就可以了。”三、思考讨论:- 论语 ? 子-孟子万章1论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孟子说:“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也,系马千驷弗视也”。孔孟对于富贵的认识有什么共同之处?谈谈你的理解,并和大家交流。2请思考,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财富观?我们获得财富、保护财富,仅仅靠法律规范,这样够吗?四、延伸阅读:徽商见利思义徽商,是中国的一大商业流派,成长于宋代,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其商业活动也遍及全国。徽商在中国商业历史上颇具声誉和地位,他们聚族发展,不断建立会馆、书院,培养士子,可以说徽商“亦商亦儒”。人们对徽商舒遵刚的评价是“精権算,善权衡”。舒遵刚并不仅仅经商牟利,他还经常抽出时间读书,最喜欢读“四书五经”。书中的义理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使他不知不觉地将其融入经商之道中。在他看来,挣钱要有一定的方式,商人要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钱财就好像泉水,源头有了,才会源源不断地流出财富,如果以狡诈的手段谋取钱财,就是自己断绝财源。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而舒遵刚却遵循此道,因此生意越做越大。有个叫吴鹏翔的徽商,生活于清朝时期。吴鹏翔也十分遵守经商之德,他从不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有一次,吴鹏翔与人签约购进八百斛胡椒,但是后来发现这批胡椒有毒。卖主得知这一信息后,担心惹麻烦,于是找到吴鹏翔要求收回胡椒,但吴鹏翔没有答应。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原价购买这批胡椒,但随后将其全部销毁。吴鹏翔认为,如果不销毁,这些毒胡椒很可能会被卖到其他地方,危害别人。我们总是说无奸不商,无商不奸,但是,有德有义的商人并不少。另一位徽州商人胡荣命也令人佩服。他的金字招牌屹立五十年不倒,许多人为了得到他的金字招牌,不惜出重金购买,但是胡荣命最终都拒绝了。他认为,如果人诚信经营,客自然很多,哪里用得着花重金买自己的店名?如果卖给一些唯利是图的经营者,势必会损害自己的名誉。因此,凡是这样的人,他都严词拒绝。五、积累与感悟1在现实生活中,涌现出许多坚守“义”字为先的例子,比如信义兄弟孙东林替兄送薪、湖北万家三代义渡等,了解这些故事,和大家分享你的阅读心得。2结合吴鹏翔因“义”购买有毒胡椒并销毁的故事,谈谈你对徽商“见利思义”成功经营的理解。第 十六课教学目标: 1、理解“清正廉明”的内容。 2清正廉明、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清正廉明”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清正廉明”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清正廉明”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廉”之一字,古来着墨极多。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清正皇帝,都铁腕反腐,甚至不惜为此背负残暴的写名。虽然我们难以评说这些帝王的功过,可是,失康而亡的貪官污吏,无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所追求的,无非“安乐”二字。那么,貪腐和廉洁,哪一个能通向安乐呢?食腐之人,往往误以为拥有的钱财和物质越多越好,因而貪得无厌、穷极欲,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安乐最大化。其实不然。首先,贪腐的钱财多得之于小人。而对于小人来说,只有永运的利益,这样的人随时都可能成为危险的导火索,这种东窗事发的顾虑,长鲠(于心,让人惶惶不可终日:而一旦身陷囹圄( ling yu羞,哪有安乐可事?再则,过多的物质事受,犹如放了太多糖的蛋糕,败味害身,多食无益。廉洁之人,正气清明,坦荡从容,进可事业有成,退可恬然自安,终身为人敬重,何乐而不为呢?二、新课教学:1、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注释:表:表率。贼:祸害。语译:廉洁者,是人民的表率;贪婪者,是人民的祸害。2、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矣。注释:易:改变。语译:面着巨大利益不动心,仍然按道义来做事,就可以称作廉洁了。3、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 汉)刘向说苑谈丛语译:正义的人不会欺骗自己的良心,廉洁的人不会无原则地拿别人的财物。三、思考讨论1认真阅读本课选文,你认为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品质才能在成长中保持廉洁,防止贪腐?2请搜集古今贪腐案例,述廉以全身、贪以亡命的道理。四、延伸阅读:于谦两袖清风 -吕氏春秋忠廉-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geng),祸及性命,身败名裂,眷属蒙有这样一首诗:“千磨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明朝著名的清官于谦。他为人坦诚刚直,为官清正廉洁。在地方担任巡抚时,他兢兢业业,为百姓造福,政绩卓著,受到百姓的拥戴。据说,有一次,于谦要上京赴任,有一个幕僚趁机向他进言,动他向上级领导行贿送礼,以求官运亨通。即使没有价值连城的宝贝、金银满箱的礼物,带些绢帕、麻菇、线香等地方特产,也勉强可以应景。于谦听了,哈哈大笑,举起两只袖子,说道:“我什么东西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说罢,口占一绝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然后,于谦就这样带着他一身的清廉,轻装简行,进京上任去了。五、积累感悟1积累以下选文,读懂意思。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这句话。- 礼记乐记2如何理解“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第 十六课教学目标: 1、理解“清正廉明”的内容。 2清正廉明、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清正廉明”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清正廉明”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清正廉明”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课教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