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4页
第2页 / 共174页
第3页 / 共174页
第4页 / 共174页
第5页 / 共174页
第6页 / 共174页
第7页 / 共174页
第8页 / 共174页
第9页 / 共174页
第10页 / 共174页
亲,该文档总共1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技术 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共设4个科目,其中第4科目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为主观题,直接在试卷上作答,阅卷工作全国统一组织实施,具体事宜另行通知;第1、2、3科目即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阅卷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实施。第3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试卷(1)由1组必答题和4组选答题组成,必答题为安全生产通用技术内容;(2)4组选答题分别对应专业和综合技术内容;(3)应考人员须完成必答题(占分值的90)和1组选答题(占分值的10)。2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安全生产通用技术安全生产通用技术机械电气安全生产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安全人机工程职业危害控制技术交通运输安全技术安全生产专业技术安全生产专业技术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3第一章机械电气安全安全技术考试要求:检验应考人员(1)对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主要设备、危险因素的类型和机械本质安全要求的熟悉程度;(2)对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机械伤害主要类型及预防对策的掌握程度;(3)对电气事故类型、事故原因及危害后果等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4)对电气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电气安全系统基本技术要求;(5)对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工作场所安全要求、安全防护技术的掌握程度;(6)对机械、电气安全主要法规与标准的了解程度4第一节第一节机械电气行业安全概要机械电气行业安全概要一、一、机械产品制造机械产品制造(一)了解了解机械产品主要类别(二)了解了解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要求、机器的安全装置类型(三)熟悉熟悉机械生产动力的锅炉房、空压站、煤气站、制氧站、乙炔站危险点及通用安全技术管理要求二、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二、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一)掌握常用机械的危险因素;(二)熟悉常用机械的主要危险部位、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措施。三、机械伤害类型及对策三、机械伤害类型及对策(一)掌握机械伤害的主要类型、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二)掌握通用机械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和安全防护罩、网的技术要求5(一)机械生产的主要产品及分类1、机械生产的主要产品1)机械行业系统生产的机械产品主要有12种:农业机械;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石化通用机械;电工机械;机床;汽车;仪器仪表;基础机械;包装机械;环保机械;其他机械。2)非机械行业系统生产的机械产品主要有5种: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6(二(二)机械设计本质安全及安全装置机械设计本质安全及安全装置1、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消除机械设计中可能产生的危险。2、失效安全设计者应保证机器发生故障时,不会出现危险(限幅、限流、跳闸等)73、定位安全把机器的部件(危险部分)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地方,通过安全定位达到安全。利用安全距离防止人体触及危险部分或进入危险区是减少或消除机械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也称为安全距离定位原则。4、机器合理布置车间或使用者对机器安装的安全布局,可使机械事故明显减少85、机器的安全装置类型机器的安全装置类型机器的安全装置,按其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具备的功能,大致分为九类:1)固定安全装置2)连锁安全装置3)控制安全装置4)自动安全装置95)隔离安全装置6)可调安全装置7)自动调节安全装置8)跳闸安全装置9)双手控制安全装置10(三)机械生产动力站房的危险点及通用(三)机械生产动力站房的危险点及通用安全技术管理要求安全技术管理要求1)机械生产动力站房主要形式锅炉与辅机;煤气站;制氧站;空压站;乙炔站;变配电站2)机械动力站房的危险点(1)锅炉与辅机:(2)煤气站:(3)制氧站:(4)空压站:(5)乙炔发生站:113)通用安全技术管理(1)安全技术资料(档案)(2)安全装置及附件(3)保护装置(4)安全生产作业环境12二、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使用二、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使用(一)掌握常用机械的危险因素(一)掌握常用机械的危险因素(二)掌握常用机械的主要危险部位、安(二)掌握常用机械的主要危险部位、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措施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措施1、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安全控制。原动机传动机构执行机构控制操作系统支承装置2、常用机床的安全防护思路1)控制传动(动力)部分2)控制运动部分(刀具、加工部件、机械部件的运动)3、常用机械的安全防护部位及安全防护措施131)常用机械的主要危害部位(见)常用机械的主要危害部位(见7页)页)(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何链轮、齿条和齿轮等。(2)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新轴、卡盘、丝杠、圆形心轴和杆等。(3)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是很危险的,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4)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轧钢机、混合锟。14(5)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机装置等。(6)接近类型:如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7)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剪切机的刀刃等。(8)单向滑动:如带锯边缘的齿、砂带磨光机的研磨颗粒、凸式运动带等。(9)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的危险:如某些平板印刷机面上的机构、纺织机床等152)常用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其要求)常用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其要求(1)安全措施分为:直接、间接和指导性三类(2)传动装置的防护a.齿轮啮合机构的防护b.皮带传动机构的防护c.联轴器等的防护16三、机械伤害类型及对策三、机械伤害类型及对策(一)掌握机械伤害的主要类型、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一)掌握机械伤害的主要类型、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二)掌握通用机械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和安全防护罩、(二)掌握通用机械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和安全防护罩、网的技术要求网的技术要求17(一)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伤害的主要类型、原(一)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伤害的主要类型、原因分析和安全措施因分析和安全措施1、机械伤害的主要类型:、机械伤害的主要类型:14个(个(9页)页)2、伤害原因、伤害原因(1)机械伤害车、钳、挤、压、碰、擦、弹、刮、碾等伤害(2)非机械性伤害电气、化学、高低温、高压、噪声、振动、辐射等(3)软件因素引起的危害计算机控制、信息失真、环境变化、操作者失误等。183、机械伤害预防的对策、机械伤害预防的对策1)实现机械安全采取本质安全的机械设计及采用安全防护措施,从安全根源抓起2)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19(二(二)、通用机械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和安全防)、通用机械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和安全防护罩、网的技术要求。护罩、网的技术要求。1、设计安全设施考虑的因素、设计安全设施考虑的因素(1)正确的布置各种控制操作装置。安全、可靠、布局科学,操作方便,避免人与危险部分接触。(2)正确的选择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根据操作者的生理特性、安全人机功效学原理,进行调整。(3)提供舒适座椅(安全人机工程学原理)(4)出入作业地点要方便。足够的空间、通道、检修预位,工具工件放置等活动环境。202、安全装置考虑的因素、安全装置考虑的因素在无法用设计来做到本质安全时,为了消除危险,要使用安全装置。考虑4方面的因素:(1)强度、刚度和耐久性(2)对机器可靠性的影响(3)可视性,机器的危险部位要有良好的可见性(4)对其他危险的控制,如选择特殊材料控制噪声3、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1)安全防护装置应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无锐利的边缘和突缘。(2)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以确保安全。21(3)与设备运转连锁。(4)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5)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6)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颜色为红色。(7)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且不发生危险。(8)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动后,必须按启动顺序从新启动才能重新运转。224、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的技术要求、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的技术要求(1)只要操作工可能触及到的部件,在防护罩闭合前,活动部件就不能运转。(2)采用固定防护罩时,操作工触及不到运转中的活动部件。(3)防护罩与活动部件间有足够的间隙,避免防护罩和活动部件间的任何接触。(4)防罩应牢固的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拆卸、调节时必须使用工具。(5)开启式防护罩打开时或一部分失灵时,应使用活动部件不能运转或运转中的部件停止运动。(6)使用的防护罩不允许给生产场所带来新的危险。(7)不影响操作,在正常操作或维护保养时不需拆卸防护罩。(8)防护罩必须坚固牢靠,以避免与活动部件接触造成损坏和工件飞脱造成伤害。(9)一般防护罩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作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1500牛顿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235、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的技术要求、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的技术要求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应满足GB819619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对不同网眼开口尺寸的安全距离(防护罩外缘与危险区域人体进入后,可能引起致伤危险的空间区域)间的直线距离的规定,见表不同网眼开口尺寸的安全距离(mm)24第二节第二节通用机械安全生产技术通用机械安全生产技术一、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运转异常判断与故障检测,防护措施;二、熟悉锻压机械、冲床、剪床性能的危险因素及安全技术要求;冲压作业伤害原因分析,防止冲压伤害的防护技术与应用;三、掌握起重机械主要受力构件、钢丝绳等安全性能得检测、主梁检测及起重运输作业的安全技术;四、熟悉木工机械的危险特点和安全装置、安全连锁机构等安全技术要求;五、掌握生产用设备动力柜的安全要求251.常见的危险因素(常见的危险因素(35页)页)(1)设备接地不良、漏电,照明没采用安全电压,发生触电事故。(2)旋转部位楔子、销子突出,没加防护罩,易绞缠人体。(3)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者未戴护目镜,发生刺割事故及崩伤眼球。(4)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无防弯装置或托架,导致长料甩击伤人。一、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运转异常判断与一、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运转异常判断与故障检测,防护措施故障检测,防护措施26(5)零部件装卡不牢,可飞出击伤人体(6)防护保险装置、防护栏、保护盖不全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绞伤、碾伤。(7)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符合规定,发生砂轮碎片伤人。(8)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易发生绞手事故272.运转时出现的异常(运转时出现的异常(36页)页)(1)温升异常(2)机床转速异常(3)机床在运转时出现振动和噪声(4)机床出现撞击声(5)机床的输入输出参数异常(6)机床内部缺陷3.故障检测:故障检测:(1)零部件故障检测重点:传动轴、轴承、齿轮、叶轮(2)滚动轴承的故障检测参数:振动、噪声、温度、磨损残余物分析,间隙。现已有专门用于检查轴承异常的轴承检测器。(3)齿轮的故障:噪声、振动,齿轮箱漏油、发热284.控制措施(控制措施(36-37页)页)(1)设备可靠接地,照明采用安全电压(2)楔子、销子不能突出表面(3)用专用工具(4)尾部安防弯装置及设料架(5)零部件装卡牢固(6)及时维修安全防护、保护装置(7)选用合格砂轮,装卡合理(8)加强检查,杜绝违章现象,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29二、锻压机械、冲床、剪床的二、锻压机械、冲床、剪床的危险因素及安全技术要求危险因素及安全技术要求(一)锻压机械:1、锻压机械的危险因素:(38页)(1)机械伤(2)烫伤(3)电触伤2、锻压机械的安全技术要求:12项(39页)30(二)冲压机械(39-40页)1.危险因素:1)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2)动作失控3)开关失灵4)模具的危险2.安全技术措施(40-41页)改进冲压作业方式,改革冲模结构,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设置模具和设备的防护装置等。313.防止冲压伤害的防护技术与应用防止冲压伤害的防护技术与应用1)手用安全工具(41页)安全工具根据本企业的作业特点自行设计制造。按其功能特点归纳为以下5类:弹性夹钳;专用夹钳(卡钳);磁性吸盘;真空吸盘;气动夹盘。2)模具防护措施(41页)(1)设置模具防护罩(板)(2)模具结构的改进3)冲压设备的防护装置(41-42页)冲压设备防护装置的形式较多,按结构分为机械式、按钮式、光电式、感应式、激光式等。(三)剪板机(大纲要求与冲压机械相同)32三、掌握起重机械的基本分类和构件组成,三、掌握起重机械的基本分类和构件组成,主要受力构件、钢丝绳等安全性能的检主要受力构件、钢丝绳等安全性能的检测、主梁检测、大小车运行机构故障分测、主梁检测、大小车运行机构故障分析及起重运行作业的安全技术析及起重运行作业的安全技术;(见43页)1、起重机分类(43页)2、起重机构件及其安全技术(44页)1)挠性机构与卷绕装置,钢丝绳、滑轮、卷筒;2)取物装置安全检查(46页)吊钩的危险断面;各种吊钩的检查3)制动装置(见48页)333、起重机部件的检测及要求(见48页)(1)钢丝绳;4条(48-49页)(2)滑轮;3条(49页)(3)吊钩;4条(49页)(4)制动器;5条(49页)(5)限位限量及连锁装置;6条(49页)(6)停车保护装置;5条(49-50页)(7)信号与照明;4条(50页)(8)PE线与电气设备;6条(50页)(9)防护罩栏、护板;5条(50页)(10)防雨罩、锚定装置;(11)安全标志消防器材;2条(51页)(12)吊索具。3条(51页)34四、熟悉木工机械的危险特点和安全装置、安全四、熟悉木工机械的危险特点和安全装置、安全连锁机构等安全技术要求连锁机构等安全技术要求(一)木工机械的危险特点(见51页)1)切削速度高,转动惯性大,难于制动2)手工送料易发生伤害甚至割断手指3)操作人员不熟悉机械性能,或不按安全操作规程4)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失灵造成伤害事故5)噪声大,振动大,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易疲劳(二)木工机械安全装置、安全机构等安全技术1、包括: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控制装置;安全报警信号装置2、安全技术:(1)传动与转动部位: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尤其是徒手操做接触部位的,一定要有安全防护措施。35(2)噪声、粉尘及有害气体:要有与机械运转相连接的消声、吸尘或通风装置。(3)安全连锁:刀轴与电气要有安全联控装置,在装卸或更换刀具时,能切断电源并保持断开位置。(4)材料反弹与屏护:采用安全送料装置或设置分离刀、防反弹安全屏护装置。(5)紧急制动装置:专门设置遇事故紧急停机的安全控制装置。3、安全装置带锯机、园锯机、木工刨床36五、焊接设备五、焊接设备(一)气焊和气割(一)气焊和气割电石的存储和使用电石的存储和使用乙炔发生器装置乙炔发生器装置氧气瓶氧气瓶(二)电焊(二)电焊交流弧焊机交流弧焊机电焊作业防火防爆电焊作业防火防爆37第三节第三节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一、触电事故一、触电事故(一)了解电击和电伤的概念1、电击: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指的是电击,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使肌肉非自主性地发生痉挛行收缩造成的伤害;严重时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击神经系统,直至危及生命。2、电伤: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给人体造成的伤害,往往在肌体表面留下伤痕,造成电伤的电流比较大。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眼等。(二)熟悉IT、TT和TN系统的构成(三)熟悉保护接零、接地的适用范围和工作原理38(二)熟悉(二)熟悉IT、TT和和TN系统的构成系统的构成;简单线路分为直流和单项交流电路,电气线路分为不接地电网和接地电网。1、IT系统(保护接地)I:配电网不接地,T: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电源与地绝缘或通过阻抗接地,而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用于不接地电网。2、TT系统系统T为三相四线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相电压220V/线电压380V,前者用于照明,后者为动力用电。电源有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接至电气上与电源地点无关的接地极的系统,用于接地的配电网。图16为TT系统采用能与之适当的过流保护装置是十分有限的;一般不采用TT系统;采用快速自动切断电源保护的装置,将故障持续时间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403、TN系统(保护接零)系统(保护接零)(16页)电源有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负荷侧的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即PE线包括PEN线)与该接地点连接的系统,即保护接零系统。图17为TN系统,图18TN系统三种类型。(见17页)1)系统分为TN-S,TN-C-S,TN-C三种方式。2)TN-S系统的保护零线是与工作零线完全分开的;3)TN-C-S系统干线部分的前一部分保护零线是与工作零线共用的;4)TN-C系统的干线部分保护零线是与工作零线完全共用的。41在三相四线配电网中,应当区别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前者即中性线,用N表示;后者即保护导体,用PE表示。如果一根线既是工作零线又是保护零线,则用PEN表示。42二、雷电危害二、雷电危害(一)了解雷电的种类及危害;1、种类: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球雷。2、危害:导致设备损坏,触电,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大规模停电,火灾和爆炸。(二)熟悉防雷装置的类型、作用、人身防雷措施。1、防雷建筑物分类:不同类别的建筑物有不同的防雷要求2、直击雷防护: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等3、二次放电防护:必须保证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与邻近到体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4、感应雷防护:将建筑物内不带电的金属装备、金属结构连成整体并接地。5、雷电冲击波防护:安装阀型避雷器6、人身防雷措施:(1)减少户外野外逗留43(2)尽量离开小山、小丘、海滨、河边、铁丝网、旗杆、烟囱、孤独树木。(3)在户内离开照明线、动力线、电视天线电源线等 44三、静电危害三、静电危害(一)了解静电的特性及危害1、特性:(1)静电电压高(2)静电泄漏慢(3)静电的影响因素多2、危害:引起爆炸和火灾,电击,妨碍生产。(二)熟悉防静电措施:7条1、环境危险程度控制2、工业控制3、接地4、增湿5、抗静电添加剂6、静电中和器7、加强静电安全管理45四、电磁场伤害四、电磁场伤害(见(见25页)页)(一)了解电磁场伤害的机理1.辐射电磁波指频率100kHz以上的。2.在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波照射下,人体受到的伤害主要是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等神经衰弱症状。此外还伴有心血管系统症状。3.对人体伤害有滞后性,并可能通过遗传因子影响后代。4.除对人体伤害外,还能造成高频感应放电和高频干扰。46(二)掌握电磁场伤害的防护措施。(25页)1.采取屏蔽、吸收等专门预防措施2.屏蔽分为(1)主动屏蔽:将辐射源置于屏蔽体之内,将电磁场限制在某一范围;(2)被动屏蔽:指屏蔽室、个人防护等3.在板状屏蔽上涂一层微小的颗粒材料,构成所谓吸收屏蔽4.高频接地的接地线长度最好限制在电磁波波长的1/4之内,如无法达到之一要求,也应避免波长为1/4的奇数倍5.认为改变可能传播电磁波的金属管的几何尺寸和形状,抑制电磁波泄漏6.高频设备的合理布局,以减轻电磁波干涉、反射和二次发射。47五、电气系统故障五、电气系统故障了解异常停电、异常带电等电气系统故障引发的事故包括:异常停电、异常带电、电气火灾(爆炸)及其对人员的伤害等。(一)异常停电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供电系统故障导致供电突然中断。使生产陷入混乱,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事故和人员伤亡。在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中,必须考虑异常停电的可能,从技术和管理角度,预防异常停电或采取措施,使异常停电的损失得到消除或尽减少。(二)异常带电指,不应带电的生产设施或部分意外带电,俗称“漏电”,容易造成人员伤害。在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工作中,适当安装漏电保护器等安全装置,保护人员不致受到异常带电的伤害。48六、变配电站和变配电设备六、变配电站和变配电设备了解变配电站危险点及安全技术要求一一.危险点概述:危险点概述:变配电站是企业的动力枢纽,装有变压器、互感器、避雷器、电力电容器、高低压开关、高低压母线、电缆等变配电站发生事故使整个生产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还能导致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二二.安全技术要求安全技术要求(一)变配电站安全:12条49(二)主要变配电设备安全1.电力变压器(27页):分为油侵式和干式变压器1)变压器安装:10条(27页)2)变压器运行(27-28页)2.电力电容器:1)电容器安装:7条(28页)2)电容器运行3.高压开关:包括高压断路器、高压负荷开关和高压隔离开关(28-29页)50(三)电气线路安全(29页)1.架空线路2.电缆线路(四)配电柜(箱)1.配电柜(箱)安装:8条(30页)2.配电柜(箱)运行51第四节机械电气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四节机械电气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熟悉机械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二、掌握防止机械电气火灾事故的措施;三、掌握防火设施的维护方法及机械电气火灾的扑救措施。一、机械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一、机械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一)电气引燃源一)电气引燃源1危险温度:(1)短路(2)接触不良(3)严重过载(4)铁芯发热(5)散热失效(6)接地及漏电(7)机械故障(8)电压波动太大(9)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的危险温度522电火花、电弧:工作电火花;事故火花;电弧熔溅火源和渣物;雷电火花、静电火花、高频感应火花等。(60页)(二)非电气引燃源(60页)1、明火:吸烟,取暖器具,焊接与切割2、高热物体及高温表面3、自燃发热及化学反应热4、冲击和摩擦5、绝热压缩6、光线:紫外线、红外线53二二、防防止止机机械械电电气气火火灾灾的的措措施施(61-64页)页)(一)电器防爆:1、防爆电气设备2、防爆电气线路:6条54三、防火设施的维护和机械电气火灾的扑救三、防火设施的维护和机械电气火灾的扑救1防火设施的维护方法(旧教材140页)定期检查和试验消防设备设施的完好性,按周期到指定部门对灭火器进行药物检验和更新,保证周边环境和消防通道畅通。(1)熟悉各种灭火器材的保养用途、使用,(见表2-21)(2)机械加工工厂火灾预防措施查清火情(火源);控制火势;重点部位的灭火措施(危险点、源的控制);火灾应急预案及响应。(3)掌握扑救电器火灾的方法断电灭火:5点注意事项(见旧上册P142)带电灭火:5点注意问题(见旧上册P142143)55第五节第五节主要机械电气安全技术规程与标准主要机械电气安全技术规程与标准1.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按监管管二字200511号)2.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GB/T16856-1997)3.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GB12266-1990)4.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15760-1995)5.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1992)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567.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LD48-1993)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1992)11.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1992)12.建住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1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57第二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考试要求检验应考人员:(1)对火灾基本概念和火灾防治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2)对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的主要危险因素的掌握程度;(3)对各类火灾发生的特点、发展规律及危害性的掌握程度;(4)对不同火灾的防治方法和技术关键的掌握程度;(5)对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工程和建筑结构等相关技术的熟悉程度;(6)对有关安全技术标准以及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了解程度。58第一节第一节防火安全基础知识防火安全基础知识一、一、燃烧与火灾燃烧与火灾(一)了解燃烧和火灾的定义;(一)了解燃烧和火灾的定义;1、燃烧:2、火灾:(二)掌握燃烧的条件和过程:同时具备氧化剂、(二)掌握燃烧的条件和过程:同时具备氧化剂、燃料、热量,即火三角。燃料、热量,即火三角。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发烟的现象(三)熟悉火灾的分类,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三)熟悉火灾的分类,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各类火灾的发生特点、发展规律及危害性,火各类火灾的发生特点、发展规律及危害性,火旋风、轰燃、回燃的概念和发生条件;旋风、轰燃、回燃的概念和发生条件;59(四)了解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四)了解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五)了解闪燃、阴燃、爆燃、自燃、氧指数的(五)了解闪燃、阴燃、爆燃、自燃、氧指数的概念概念(六)熟悉火灾发展变化及其防止途径,阻燃的(六)熟悉火灾发展变化及其防止途径,阻燃的基本概念,阻燃方法的分类及特点;基本概念,阻燃方法的分类及特点;(七)熟悉火灾探测的基本概念,火灾探测方法(七)熟悉火灾探测的基本概念,火灾探测方法的分类及特点;的分类及特点;(八)掌握灭火的基本原理,灭火方法的分类及(八)掌握灭火的基本原理,灭火方法的分类及特点,火灾烟气控制;特点,火灾烟气控制;(九)掌握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火灾危(九)掌握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分类特点。险性分析方法及分类特点。60(三)火灾几个概念(三)火灾几个概念1、火灾分类(65页):森林火灾、建筑火灾、工业火灾、城市火灾等2、发生条件:助燃剂、可燃物、引火源。3、发展过程: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熄灭期。4、火旋风:由于风向、地理形态、建筑物的影响,火灾在蔓延过程中形成的旋风火焰。5、轰燃:室内火灾由局部火向大火转变,燃烧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转变,火灾由发展期进入最盛期。6、回燃:即“死灰复燃”,通风条件差时,室内的火灾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虽然没有燃烧过程,但灰烬温度很高,可燃物仍进行热解反应,会聚积可燃气体,一旦通风条件改善,会形成大强度、快速的火焰传播。61(四)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四)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1、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液体表面上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67页)2、燃点: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开始并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3、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62(五)闪燃、阴燃、爆燃、自燃、氧(五)闪燃、阴燃、爆燃、自燃、氧指数的概念指数的概念1、闪燃: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可燃蒸汽,遇火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2、阴燃: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 3、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 4、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自然燃烧。 5、氧指数:在规定条件下材料在氮氧混合气体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63(六)熟悉火灾发展变化及其防治途径,阻燃的(六)熟悉火灾发展变化及其防治途径,阻燃的基本概念,阻燃方法的分类及特点;基本概念,阻燃方法的分类及特点;1、火灾的发展变化1)、初起期:火灾从无到有,可燃物热解2)、发展期:火势由小到大;满足时间平方规律,即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平方非线性发展,是轰燃的发生阶段,(轰燃的概念和生成的条件)。3)、最盛期:通风控制火灾,火势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4)、熄灭期:火灾由最盛期开始消减直至熄灭见图22火灾的发展过程642、火灾的防治途径(见67页)1)、设计与评估:2)、阻燃:3)、火灾探测:4)、灭火:3、阻燃技术:通过阻燃剂使聚合物不易着火或减缓燃烧速度。(67-68页)1)、反应型阻燃:赋予组成物或聚合物永久阻燃的特点;2)、添加型阻燃:使用方便,适应面广,但对聚合物的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65(七)熟悉火灾探测的基本概念,火灾探测方法(七)熟悉火灾探测的基本概念,火灾探测方法的分类及特点;的分类及特点;火灾探测:火灾探测方法1、接触式探测:利用某种装置直接接触烟气来实现火灾探测的,但只有烟气到达该装置所安装的位置时,感受元件方可发生响应有其地域、场所局限性;2、非接触式探测:根据火焰或烟气的光学效果进行探测,可以在离起火点较远的位置进行探测,所以速度较快,适宜探测那些火情发展较快的火灾。66(八)熟悉灭火的基本概念,灭火方法的(八)熟悉灭火的基本概念,灭火方法的分类及特点,火灾烟气控制;(分类及特点,火灾烟气控制;(69页)页)1、灭火方法: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类、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电器和机械火灾;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A类(木材、棉麻等)B类(石油、油脂等)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可燃固体、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2、火灾烟气控制:烟气控制指所有可以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以减轻或消除火灾烟气危害的方法。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档烟,二是排烟。67(九)掌握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九)掌握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分类特点。(见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分类特点。(见71页)页)1、确定分析对象的现场状况2、设定防火安全的目标3、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4、具体分析影响防火安全目标的因素5、火灾防治有效性与经济性的评价6、给出分析报告68二、点火源及其控制二、点火源及其控制(一)了解点火源的概念及其分类;(一)了解点火源的概念及其分类;(72页)页)点火源: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包括某些爆炸性物质)发生燃烧或爆炸的能量来源。 点火源可分成七类:明火焰(有焰燃烧的热能);高温物体(无焰燃烧或载热体的热能);电火花(电能转变为热能);撞击与摩擦(机械能变为热能);绝热压缩(机械能变为热能);光线照射与聚焦(光能变为热能或光引发连锁反应);化学反应放热(化学能变为热能)。69(二)掌握控制化学点火源、电点火源、(二)掌握控制化学点火源、电点火源、机械点火源等引起火灾的方法(机械点火源等引起火灾的方法(P73)1.化学点火源:化学自热着火化学点火源:化学自热着火蓄热自热着火蓄热自热着火2.电点火源:短路,连接松动,绝缘老化,电点火源:短路,连接松动,绝缘老化,安装使用不合格等安装使用不合格等3.机械点火源:撞击机械点火源:撞击摩擦摩擦70三、建筑防火安全1、熟悉建筑的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通道、出口、安全疏散指示与应急照明灯);(74页)2、熟悉建筑的防火防烟分区及分割;(77页)3、掌握典型行业、特定场所、大型复杂的高层和地下建筑火灾的防治基本原则与关键技术措施,火灾时人员的逃生方法和救援技术。(77页)71四、消防设施1、了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设置范围;由触发元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4部分组成。不同类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2、熟悉各种灭火系统;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3、掌握水灭火、泡沫灭火、气体灭火等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72五、建筑灭火器配置1、熟悉建筑灭火器适用范围及危险场所划分;(80页)2、熟悉建筑灭火器的配置基准与设置;3、了解建筑灭火器的灭火级别与选择;4、掌握建筑灭火器的使用与维护。73六、初起火灾的扑救与人员疏散逃生六、初起火灾的扑救与人员疏散逃生(一)了解初起火灾扑救的方法、原则:1、断绝可燃物 (80-81页)2、冷却3、窒息4、扑打5、断电6、防爆7、阻止火势蔓延(二)掌握火场人员疏散方式及逃生线路的选择原则和方法。(81页)74第二节第二节爆炸基本概念爆炸基本概念一、爆炸的概念(一)了解爆炸的机理及其分类;1、按爆炸性质: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物理爆炸:是由系统释放物理能引起的爆炸。化学爆炸:是由于物质的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核爆炸:是核裂变,核聚变反应所释放出的巨大核能引起的。2、按爆炸速度:轻爆、爆炸、爆轰753、按爆炸反应性质:纯组元可燃气体热分解爆炸、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可燃粉末爆炸、可燃液体雾滴爆炸、可燃蒸汽云爆炸(二)熟悉各种爆炸的反应历程。爆炸有热反应和链式反应两种不同的历程(84页)1、链式反应的历程分三个阶段(84页)1)链引发2)链传递3)链终止2、热反应历程(85页):76二、爆炸极限定义:当可燃性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一)了解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86页)1、可燃气体的性质2、温度的影响(87页):3、压力的影响(87页):4、火源能量:5、容器尺寸和材质:6、体系中惰性气体含量:77(二)了解爆炸反应浓度计算(90页)、爆炸温度(93页)和压力的计算(95页);(三)掌握爆炸上限和下限计算、含有惰性气体组成混合物爆炸极限计算。(96页)78三、粉尘爆炸的特点(98页)(一)了解粉尘爆炸的机理与特点;(98-99页)1、定义:一定浓度的可燃性固体的微细粉尘呈悬浮状态分散在空气等助燃气体中,遇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而引起的爆炸。2、特点:(1)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2)爆炸感应期较长;(3)有二次爆炸的可能性(二)掌握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99页)1.粉尘粒度,2.分散度,3.湿度,4.点火源的性质,5.可燃气含量,6.氧含量,7.惰性粉尘和灰分温度。(三)熟悉粉尘爆炸的特性;特征参数: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最低着火温度、粉尘爆炸压力及上升速率791.燃烧速度、爆炸压力均比混合气体爆炸小。2.多数为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较多。3.由于局部爆炸、爆炸波的传播使堆积的粉尘受到扰动而飞扬,形成粉尘雾,从而产生二次、三次爆炸,造成巨大损失。(四)掌握控制产生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100页)缩小粉尘扩散范围,消除粉尘,控制火源,适当增湿80第三节第三节民用爆破器材、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的安全烟花爆竹的安全一、掌握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的主要危险因素民用爆破器材危险因素:主要来自物质危险性、生产过程中的高温、撞击摩擦、电气和静电火花、雷电以及运输与贮存方面的危险性。烟花爆竹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主要原因:非法生产现象严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差等81二、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基本安全技二、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基本安全技术术(一)了解火药燃烧特性,炸药爆炸三要素;(102页)(二)熟悉起爆器材、工业炸药和烟花爆竹药料的燃烧爆炸敏感度和爆炸影响因素;(103页)1、燃烧爆炸敏感度:火炸药在热、电、光、冲击波、机械摩擦和撞击等外界作用下引起燃烧和爆炸的难易程度。2、影响因素:炸药的性质、装药的临界尺寸、炸药层的厚度和密度、杂质及含量、周围介质的气体压力和壳体的密封、环境温度和湿度。82(三)熟悉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防护措施、工厂平面布置和安全距离,工艺与设备防爆装置,自动雨淋和火灾报警系统;(103-105页)1、爆炸冲击波的破坏:爆炸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初始压力可达100MPa,其峰值达到一定值时,对建筑物及各种有生力量构成破坏或损伤。2、防护措施:厂址禁止设立在城市市区和其他居民聚集的地方及风景名胜区。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833、工厂平面布置(1)根据工艺流程、安全距离和个小区特点充分利用有利、安全的自然地形加以区划;(2)总仓库应远离住宅区和城市等目标,最好布置在单独的山沟或其他有利地形;(3)销毁厂应选择在山沟、丘陵、河滩等地,在满足安全距离的条件下确定销毁场地。4、安全距离:内部安全距离,外部安全距离5、自动快速雨淋灭火:烟火药和火炸药燃烧速度极快,所以生产工房药广泛采用快速雨林设备。6、火灾报警:根据出现的烟、热流、火光、气味等信息,发出声、光警报,及早采取灭火措施。84(四)掌握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预防燃烧爆炸事故采取的主要措施;(105页)1.民用爆破器材:14条(105页)2.烟花爆竹:8条(P.106)(五)熟悉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求。12条(107-109页)85补充:火炸药、烟花爆炸、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安全防护措施的大思路自动快速雨淋灭火系统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生产、贮存销毁厂址选定电气设备选型、防爆隔离、封闭安全照明生产、贮存、销毁场地的安全布局生产环境内部安全距离外部安全距离生产、工艺流程操作安全危化品暂存疏散泄爆火炸药、烟花爆竹防护措施法规技术标准86第四节第四节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与技术标准一、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1);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四、生产、经营、储运危险物品企业的有关规定;(旧教材)五、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1998);六、防火与爆炸品安全有关的安全技术标准;8个七、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八、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范(GB11652);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旧教材)87第三章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1)对特种设备安全方面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2)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进行评价的各类检测技术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3)对特种设备特殊性及其事故灾难性知识和各类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的掌握程度;4)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技术及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控制和安全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5)对特种设备检修过程安全措施及检修工作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6)对锅炉、压力容器常见事故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的掌握程度;7)对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的了解程度。88第一节第一节特种设备安全基本知识特种设备安全基本知识一、特种设备(一、特种设备(111页)页)(一)掌握特种设备的种类和分类,特种设备安全要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7类。(二)了解特种设备的安全强度概念及承压设备用材料、焊接安全特点,承压设备承载介质安全性特点。(126页)承压设备用钢:碳素钢、合金钢,钢材时制造承压特种设备的主要材料,其质量及性能好坏对于承压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89焊接安全(127页):手工电弧焊、自动埋弧焊、手工钨极氩弧焊、自动气体保护焊等,要求焊透,无沙眼,焊缝均匀,残余应力小等。承压设备承载介质:液体、气体、液化气体、单质和混合物(物质状态);可燃、易燃、惰性和助燃(化学性质);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对人毒害作用)(三)熟悉特种设备的用途和场所,安全附件及其功用。1、锅炉(、锅炉(111页):页):用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加热工质(一般是水),使工质成为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热水或蒸汽,供外界应用的一种热能设备。其安全附件有(111页)1)、安全阀:2)、压力表:3)、水位计:904)、温度测量装置:5)、保护装置:(1)超温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2)高低水位警报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3)锅炉熄火保护装置:6)、排污阀或放水装置:7)、防爆门:8)、锅炉自动控制装置:912、压力容器(、压力容器(113页):页):用于完成反应、传质、传热、分离和储存等生产过程,并能承受压力;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冶金、机械、轻纺、医药、国防等工业领域。安全附件(114页)1)、安全阀:2)、爆破片:3)、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的组合:4)、爆破帽:5)、易熔塞:6)、紧急切断阀、减压阀:7)、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923、电梯:、电梯:用于高层建筑物中的固定式升降运输设备(116页)安全装置(116-118页)1)、防超越行程的保护:2)、防电梯超速和断绳的保护(安全钳限速器系统):3)、防人员剪切和坠落的保护4)、缓冲装置:935)、报警和救援装置:6)、停止开关和检修运行装置7)、消防功能:8)、防机械伤害的保护:9)、电器安全保护:944、起重机械、起重机械安全装置1)、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1)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2)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3)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跨度等于或超过40M的装卸桥和门式起重机应安装。(4)缓冲器:2)、防风防爬装置(夹轨器、锚定装置和铁鞋):防止强风吹动起重机作较长距离的滑行,及可能撞毁轨道端部止档,造成脱轨或跌落。3)、安全钩、防后倾装置和回转锁定装置:4)、起重量限制器:5)、力矩限制器:6)、防碰装置7)、危险电压报警器:防止感电或触电事故。95(四)掌握掌握各类特种设备的事故特点(四)掌握掌握各类特种设备的事故特点。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锅炉:爆炸的危害性压力容器:爆炸、有毒易燃腐蚀性介质电梯:人员被挤压、剪切、坠落、电击起重机械:与吊运作业人员直接接触易发生伤害事故,整机倾覆96二、检测技术二、检测技术要求:熟悉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的各类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检验方法和检验目的。1、宏观检查:可以直接发现和检验容器内外表面比较明显的缺陷。(1)直观检查(2)量具检查2、无损监测:是在不损伤被检工件的情况下,利用材料和材料中缺陷所具有的物理特性探查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保障安全使用、改进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973、测厚(124页):承压类常见;超声波4、化学成分分析(124页)5、金相检验:6、硬度测试:7、断口分析(125页):8、耐压试验:989、气密试验:10、爆破试验:11、力学性能试验:12、应力应变测试:(1)电测法(2)光弹性方法(3)应变脆性涂层法(4)密栅云纹法13、应力分析14、断裂力学分析15、风险评估99第二节第二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一、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技术(一)熟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技术与安全管理要求;1、锅炉压力容器:8条(1)使用定点厂家合格产品(2)登记建档(3)专责管理(4)持证上岗(5)照章运行(6)定期检验(7)监控水质(8)报告事故1002、压力管道:6条(141-143页)(1)竣工文件检查(2)现场检查(3)建档标识及数据采集 (4)运行初期检查(5)巡线检查及在线检测 (6)末期检查及寿命评估3、电梯:4条(144-145页)(1)法定管理要求(2)建立管理档案(3)建立管理制度(4)远程管理系统4、起重机械:4条(145-146页)(1)安全管理制度(2)技术档案(3)定期检验制度(4)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5、游乐设施:5条(149-150页)(1)组织机构:有政府管理部门批准,有效的营业执照,独立的法人地位。101(2)人员素质:部门领导有正式任命文件,安全保证负责人需有3年以上经历或工程师以上任职资格。(3)运营应具备的条件: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有生产许可证等。施工、安装、调试、符合试验等应保存完整的原始记录,并有检验合格的报告。(4)管理制度:安全质量管理手册及规章制度。(5)环境条件6、客运索道:5条(150页)(1)安全管理制度(2)安全技术档案(3)安全管理人员(4)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5)安全检查(二)掌握特种设备使用的操作规范、主要危险及预防控制措施;102(三)掌握电站锅炉、液化石油气罐区、气瓶充装站等危险设施的安全及各类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常见事故和采取的相应应急措施。1、锅炉爆炸事故2、锅炉缺水事故3、满水事故4、汽水沸腾5、锅炉爆管6、省煤器损坏7、过热器损坏8、水击事故9、炉膛爆炸10、尾部烟道二次燃烧11、锅炉结渣103二、特种设备检修安全技术(一)特种设备检修安全技术1、锅炉、压力容器检修前的准备工作2、检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补充)1、了解检修前的准备工作,设备停车步骤及注意事项2、掌握各类特种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方法;3、熟悉检修工作中动火、用电、用水、通讯的规定,进入设备内及登高作业要求;1044、掌握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人身安全监护等(1)听力保护:耳塞、耳罩(2)呼吸保护:过滤式呼吸保护器,如口罩;供气式呼吸保护器,如压缩空气呼吸器(3)眼睛保护:安全眼镜、安全护目镜、面罩(4)个体防护服:头部防护、身体防护、手套(5)鞋类:防水、防滑、防静电(6)皮肤保护:护肤膏(7)安全带及安全钩(防护网):防高空坠落105(二)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二)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施(1、掌握锅炉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2、掌握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3、熟悉锅炉尾部再燃烧原因及预防措施; 1064、熟悉锅炉炉膛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引起炉膛爆炸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在设计缺乏可靠的点火装置及可靠的熄火保护装置及联锁、报警和跳闸系统,炉膛及刚性梁结构抗爆能力差,制粉系统及燃油雾化系统有缺陷;二是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误判断、误操作(90以上);1075、熟悉锅炉爆管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1)爆管原因:水质不良、管子结垢并超温爆破;水循环故障;严重缺水;制造、运输、安装中管内落入异物;延期磨损导致管壁减薄;管子膨胀受阻碍,吹灰不当造成管壁减薄;管树缺陷或焊接缺陷在运行中发展扩大。(2)预防:由于导致爆管原因很多,因而必须从锅炉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检验等各个环节入手。6、了解锅炉汽包缺满水原因及预防措施;7、掌握压力容器快开门事故及预防措施。108第三节第三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程与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程与标准标准一、熟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报告事故:发生事故,除紧急妥善处理外,应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主管部门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部门。二、了解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三、了解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四、其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程和规定109第四章第四章安全人机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1、对安全人机工程的定义及其主要内容、人机系统的类型、机械伤害类型的了解程度;2、对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要求、对人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人机功能分配的熟练程度;3、对人机系统常见的事故及其原因、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基本原则的掌握程度。110第一节第一节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一、了解安全人机学定义、安全人机学主要内容、人机系统的类型1、定义: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本质,并使三者在安全上达到最佳匹配,以确保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一门应用科学。2、主要内容:(1)分析机械设备及设施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可靠性设计和维修性设计、安全装置设计、安全启动和安全操作设计及安全维修设计等。(2)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分析研究人和机器各自的功能特点,进行合理的功能分配以构成不同类型的最佳人机系统。111(3)研究人与机器相互接触、相互联系的人机界面中信息传递的安全问题。(4)分析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建立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原则,据此设计出经济、合理以及可靠性高的人机系统。3、类型:主要有两类:(1)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2)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112二、熟悉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要求(163页)(一)机械设计本质安全定义:(二)机械失效安全:113(三)机械定位安全:(四)机器安全布置:1、空间:便于操作、管理、维护、调试和清洁。2、照明:包括工作场所的通用照明(自然光及人工照明,但要防止眩目)和为操作机器而需的照明。3、管、线布置:不要妨碍在机器附近的安全出入,避免磕绊,有足够的上部空间。保证机械维修时的出入安全。114第二节第二节人的特性人的特性一、了解人的感官与器官、视觉损伤、疲劳、听觉特性;(一)、视觉1、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1)暗适应与明适应能力:(2)眩光:(3)视错觉:1152、视觉损伤与视觉疲劳(164页)(1)视觉损伤:除切屑颗粒、火花、飞沫、热气流、烟雾、化学物质会造成对眼的伤害之外,强光或有害光也会造成伤害。红外线照射科引起白内障。直视高亮度光源(激光、太阳光等)会引起黄斑烧伤、视力减退。(2)视觉疲劳: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和精细作业的工作者,由于长时间看近物或细小物体,将引起视觉疲劳,睫状肌萎缩,调节能力降低。长期在劣质光照环境下工作,会引起眼睛局部疲劳和全身性疲劳。116(二)听觉(165):听觉的功能有分辨声音的高低和强弱,还可以判断环境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1、听觉特性(165页)(1)听觉绝对阀限:(2)听觉的辨别阀限:(3)辨别声音的方向和距离:1172、听觉的掩蔽:当几种声强不同的声音传到人耳时,只能听到最强的声音,而较弱的声音就听不到了。一个声音被其他声音的干扰而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被掩蔽声音的听阀提高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二、熟悉人的感觉反应、人体特征参数、人的心理因素。(166页)(一)人的感觉反应:人们在操纵机械或观察识别事物时,从开始操纵、观察、识别到采取动作,存在一个感知时间过程,存在一个反应时间问题。1、反应时间:是指人从机器或外界获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分析发出指令到运动器官开始执行动作所需的时间。1182、减少反应时间的途径:(1)合理的选择感知类型。(2)适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按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机器。(3)熟练的操作技术。操作者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反应速度,应通过训练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119(二)人体的特性参数(166页):作为产品设计和操纵机器有关的人体特性参数很多,归纳起来有4类:1、静态参数:见表4-1(166页)2、动态参数:3、生理学参数:4、生物力学参数:120(三)人的心理因素(172页):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人的心理因素而发生的事故约占70%75%,或者更多。1、能力:人们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心理特征,影响能力的主要因素:(1)感觉、知觉和观察力:(2)注意:(3)记忆:121(4)思维:(5)操作能力:2、性格(173页):(1)主要表现形式:冷静型、活泼型、急躁型、轻浮型和迟钝型。(2)不少人是由于鲁莽、高傲、懒惰、过分自信等不良性格促成了不安全行为导致伤亡事故的。(3)提倡劳动者养成原则性、纪律性、自觉性、谦虚、克己、自制等良好性格。1223、气质(173页):有以下4种表现特征,在工作中应合理选择不同气质的人担任不同工作,发挥所长,减少事故发生。(1)精力旺盛、热情直率、刚毅不屈的人也往往易于性情急躁、主观任性;(2)灵活机智、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性格开朗的人也往往易于情绪多变、生活散漫、轻举妄动;(3)安静、稳定、情绪不外漏、沉着踏实、从容不迫、耐心谨慎的人也往往易于因循守旧、动作缓慢、沉默寡言;(4)孤僻寡言、心绪消沉、行动迟缓、自卑退让的人也往往会平易近人、容易相处、谦虚谨慎。1234、需要与动机(174页):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合理的需要能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方面去进行积极活动,达到有益的效果。5、情绪与情感:在生产实践中会出现以下几种不安全情绪:(1)急躁情绪:124(2)烦躁情绪:(3)不良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主宰人的身体及活动情况,使人的意识范围变窄,判断力降低,失去理智和自制力,容易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6、意志:125第三节第三节机械的安全特性及故障机械的安全特性及故障诊断技术诊断技术一、了解机械安全定义、机械安全的特性;(174页)(一)机械安全定义:指机器在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预定使用条件下,执行其功能和在对其进行运输、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拆卸和处理时对操作者不发生损伤或危害其健康的能力。包括以下2方面内容:1、在机械产品预定试用期间执行预定功能和在可预见的误用时,不会给人身带来伤害2、机械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生可预见的非正常情况下任何风险事故时机器是安全的。126(二)机械安全的特性(175页):现代机械安全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特性1、系统性:2、防护性:3、友善性:4、整体性:127二、掌握人机系统常见的事故及其原因;(一)常见的事故(175页)1.卷入和挤压2.碰撞和撞击3.接触伤害(二)事故原因(175-176页)1.机械设备先天性潜在危险2.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老化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而产生新的潜在危险因素;如:裂纹3.人的不安全行为:128三、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176页)(一)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模型故障诊断是研究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变化的信息,进而识别、预测和监视机械运行状态的技术方法。(二)故障诊断基本方法(176-177页)包括诊断文档建立和诊断实施两大部分,其中诊断实施过程是故障诊断的中心工作,分四个基本步骤:(模型见:P177)1.信号检测2.特征提取3.状态识别4.诊断决策129(三)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控(177页)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状态监测是故障诊断的前提,或称为故障诊断实施的第一阶段;那么狭义故障诊断可以称为故障诊断实施的第二阶段。(四)振动监测与诊断技术1.振动定义:物体围绕其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2.振动信号的检测与分析:3.振动判断中的故障判别标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五)其他故障诊断技术(178页)1.油液分析技术:光谱分析、铁谱分析2.温度检测及红外线监测技术:3.超声探伤技术:方法和适用4.表面缺陷探伤技术: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等130第四节第四节机械的可靠性设计与维机械的可靠性设计与维修性设计(修性设计(179页)页)一、机械失效三个阶段和维修度、有效度、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定义;(179-180页)(一)失效过程的3个阶段(180页)1、早期故障期2、偶发故障期3、磨损障碍期131(二)维修度:(三)有效度:(四)平均寿命(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132二、熟悉可靠性定义、故障率定义、可靠性预计、人机界面设计、维修性设计、机械设备可靠性设计要点。(143-144页)(一)可靠性定义:(179页)(二)故障率定义(180页):(三)可靠性预计(181):133(四)可靠性设计要点:8条(181-183页)1.确定零件合理的安全系数2.贮备设计3.耐环境设计4.简单化和标准化设计5.提高结合部的可靠性6.结构安全设计7.设备齐全的安全装置8.人机界面设计(五)维修性设计:3条(183-184页)1.维修及维修性2.产品结构的维修性设计3.可靠性设计与维修性设计的关系134第五节第五节人机系统人机系统一、了解人机信息与能量交换系统模型、人的可靠性分析;(一)人机信息与能量交换系统模型(184页):如图4-9135二、熟悉人机系统、人机功能分配、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185页)(一)人机系统:人与机器为完成一定功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又必须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人机功能分配:人与机完成各自的功能,只有二者合理配合,协调一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1、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主要功能:(1)传感器(2)信息处理器(3)操纵器1362、人机特性的比较:见表4-4(185-186页)3、人机功能分配原则: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精度高的、规律性的、单调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差的工作,适合于机器来做。而研究、创造、决策、指令和程序的编排、检查、维修、故障处理及应付不测等工作,适合于人来承担。三、掌握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基本原则:14条(189页)137第五章第五章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1、对职业危害来源的熟悉程度2、对职业危害控制与治理措施的掌握程度3、对与职业危害控制有关的常用标准的了解。138第一节第一节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一、熟悉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与分类:1、来源(192页)2、分类:有机;无机;混合;139二、了解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192页)1、分散度:2、溶解度与比重:3、形状与硬度。4、荷电性。5、爆炸性。140三、掌握粉尘控制的工程技术措施(193页):1、改革工艺过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2、湿式作业。特点是: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资经营,已为厂矿广泛应用。3、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该方法4、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当防、降尘方法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标准水平以下时,应佩戴防尘护具。加强个人卫生,注意清洗。5、加强对员工培训,现场安全检查及粉尘综合管理。141第二节第二节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194页)页)一、熟悉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气体(如氯、氨、一氧化碳、甲烷等)、蒸气(如苯蒸气等)、雾(如镀铬、蓄电池充电)、烟(如熔铜熔镉时产生的烟尘)和气溶胶(如农药雾滴、电焊烟尘等)形态二、了解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补充)1、铅冶炼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最大,熔铅、铸铅及修理蓄电池都可接触铅。2、生产中接触苯的作业主要有:喷漆、印刷、制鞋、橡胶加工、香料。3、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在煤、油料燃烧不充分时及煤气制造、金属冶炼等作业场所。1424、硫化氢中毒,多发生在石油开采和炼制、化纤及造纸生产中。5、二氧化碳中毒,多发生于汽水、啤酒制造作业中。三、掌握生产性毒物的控制措施。(194-196页)(一)密闭、通风排毒系统:由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通风机构成1、真个系统必须注意安全、防火、防爆问题2、正确选择气体的净化和回收利用,防止二次污染,防止环境污染。(二)局部排气罩:实施毒源控制,防止毒物扩散的技术装置1、密闭罩: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将毒源密闭起来,然后通过通风管将含毒空气吸出,送往净化装置,净化后排放大气。1432、开口罩:在生产工艺操作不可能采取密闭罩排气时,设计开口式的爪排气。按结构形式分为上口吸罩、侧吸罩和下吸罩。3、通风橱:是密闭与侧吸罩相结合的特殊排气罩。可将产生有害物的操作和设备完全放在通风橱内。(三)派出气体的净化: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1、洗涤法:2、吸附法:3、袋滤法:1444、静电法:5、燃烧法:(四)个体防护1、接触毒物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有特殊意义。除呼吸道外,经口、皮肤都可侵入。2、不准在作业场所吸烟、吃东西,班后洗澡、不准将工作服带回家3、保护用品有:防腐服装,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145第三节第三节物理因素危害的控制技术物理因素危害的控制技术一、熟悉物理性危害因素的种类;1、工业噪声(196页)(1)空气动力噪声:如空压机、风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汽轮机等(2)机械性噪声:如车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砂轮机、织布机等(3)电磁性噪声:电磁式振动台、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1462、振动: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197页)(1)产生振动的机械有:锻造机、冲压机、压缩机、振动机、打夯机等。(2)在生产中手臂振动所造成的危害,较为明显和严重,国家已将手臂振动的局部振动病列为职业病。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有:锤打工具(如凿岩机、空气锤、铆钉机等)、手持转动工具(如电钻、风钻、抛光机等)、固定轮转工具(如砂轮机、电锯、球磨机等)、交通运输与农业机械(如汽车、脱粒机驾驶员)。1473、电磁辐射(197页):具体分为: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1)非电离辐射:(1)射频辐射(称无线电波):(2)红外线:148(3)紫外线:(4)激光:2)电离辐射: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各种辐射。随着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核工业、核设施也迅速发展,放射性核素和射线装置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中已经广泛应用,接触电离辐射的人员日益增多。149二、掌握各种物理性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1、防止噪声与振动的措施(196页)(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设备(2)控制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2、防止振动的措施(197页)(1)控制振动源:改革工艺,采用减震和隔振等措施。(2)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3)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1503、对电磁辐射的防护(199页)(1)对非电离辐射: 符合激光辐射卫生标准(GB10435-49)(2)电离辐射: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外照射基本防护: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作业人员要熟悉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前应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用具,清除放射性污染物;在离开作业场所时应洗手或沐浴。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穿戴工作服、防护镜、口罩、面盾等。151第四节第四节有关的规范与标准有关的规范与标准一、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表5-1(200页)二、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采样规范(GBZ159-2004);(201-204页)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噪声限值)(204页)四、高温作业分级:表5-6(204-206页)152第六章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交通运输安全技术检验应考人员1、对交通运输安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2、对交通运输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防治技术的熟悉程度3、对铁路运输安全技术、公路交通安全技术和水运交通安全技术的了解程度153第一节第一节铁路运输安全技术(铁路运输安全技术(207页)页)一、基础知识:掌握铁路运输安全的相关定义、术语、概念。(207-210页)1、车务安全;2、机务安全;3、铁道车辆安全;4、电务安全;5、工务安全;6、牵引供电安全二、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分析(210页)(一)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人员影响因素;设备影响因素(210-211页)(二)铁路运输几类典型事故的主要隐患分析;5类事故(211页)154事故隐患分析(211页):1.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主要隐患2.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3.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4.电气化铁路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5.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三)掌握铁路运输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及其存在场所(环境、设备、设施)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同上)155三、安全技术措施(211页)(一)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211页)(二)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212页)(三)铁路运输事故救援技术156四、安全技术规程与标准(214页)(一)了解铁路运输技术与管理标准、规章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二)熟悉铁路运输法律法规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三)掌握铁路运输企业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中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10个(214-215页)1、铁路技术设备防洪、防寒、防暑、防火等的相关规定。2、铁路线路线间距的有关规定。3、不同辙岔号的道岔侧向通过列车的速度限制。1574、设置道口的有关规定。5、列车中相互连挂的车钩中心线水平高度差的规定。6、列车自动制动机试验的有关规定。7、调车作业速度的有关规定。8、引导接车时列车限制速度的规定。9、列车退行速度的限制规定。10、救援列车进入封锁区间后,在接近被救援列车或车列2km时,限制速度的规定。158第二节第二节公路交通和运输安全技术公路交通和运输安全技术一、基础知识(一)熟悉公路交通运输车辆安全的基本要求;1)、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1)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2)按有关规定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检验。新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1592)、旅客运输安全运行要求(216页)(1)客运班车、旅游客车应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线路、站点和班次运行,不得擅自变更或停运。(2)旅客必须持有效客票乘车,不得携带易燃、易爆及其他违禁品。(3)不得违反规定超载运输。3)、货物运输安全运行要求:(1)根据车型和技术条件,承运适合装载的货物,运输货物装载量必须在公路、桥涵和车辆标记荷载质量范围之内。(2)危险货物和大型物件运输车辆,应当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审批。1604)、客货运输车辆驾驶员安全运行要求:从事道路运输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经过职业培训,取得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营运驾驶从业资格证书。5)、特种车辆或特殊用户车辆的安全要求和措施:(217页)警车及其护卫的车队、消防车、工程救险车、救护车、洒水车、清扫车、道路维修车161(二)掌握公路交通运输安全的相关定义、术语、概念。(217页)1、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个(217-218页)(1)交通标志、(2)路面标线、(3)安全护栏、(4)隔离设施、(5)照明设施、(6)视线诱导标、(7)防眩设施162二、公路交通和运输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分析(一)了解公路交通和运输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的分析方法以及主要事故类别;1、人员因素:驾驶员,行人,乘客(218页)2、设备因素:道路,车辆,安全设施3、管理因素:见图6-1(220页)4、交通事故分类(223页)1)按事故形态与运行轨迹分为:侧面相撞、正面相撞、尾随相撞、对向刮擦、同向刮擦、撞固定物、翻车、碾压、坠车、失火和其他11种。2)按事故严重程度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4类。3)按事故的原因分为:机动车、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与乘车人、道路和其他6类。163(二)熟悉公路交通和运输事故的特点;(三)掌握公路交通和运输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及其存在场所(环境、设备、设施)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三、公路交通和运输安全技术措施(一)了解公路交通和运输安全技术措施的类别、作用;(二)熟悉公路交通和运输安全设备、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和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道路交通安全设计:3条(221页)1642、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2条(222页)3、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技术:(224页)1)事故救援的组织2)事故救援的设备3)事故救援的程序(三)掌握预防重大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165四、技术规程与标准(一)了解公路交通和运输技术与管理标准、规章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二)熟悉公路交通和运输法律法规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三)掌握公路交通和运输企业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224页)1、道路管理的法律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关于加强路政管理,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通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等。1662、驾驶员和车辆管理的法律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办法、汽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3、运输活动及其安全管理的法律规定有:运输法规,行车管理法规,事故处理法规。167第三节第三节水运交通安全技术水运交通安全技术大纲要求内容大纲要求内容一、基础知识(旧131页)(一)熟悉水运交通工具安全的基本要求;(二)掌握水运交通安全的相关定义、术语、概念。1、船运公司安全体系:国际船舶安全运营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运营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船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规则2、船位报告制度和VTS系统:正确运用船舶安全航行保障设施,保障航行安全。VesselTrafficService:船舶交通管理系统3、船舶证书管理和安全检查。4、通航环境和定线制:安全航行需要遵守的水上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168二、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分析(一)了解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的分析方法以及主要事故类别(二)熟悉水运交通事故的主要致因因素、主要事故隐患;(三)掌握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以及存在场所(环境、设备、设施)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169三、水运交通安全技术措施(一)了解水运交通安全技术措施的类别、作用(二)熟悉水运交通安全设备、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和主要安全技术措施;(三)掌握预防重大水运交通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170四、技术规程与标准(一)了解水运交通技术与管理标准、规章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二)熟悉水运交通法律法规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三)掌握水运交通企业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171教材内容:教材内容:一、水运交通事故及其类别:225页(一)水运交通事故定义:分为广义指:“海上有关的事务”狭义:指船舶、浮动设施在海洋、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交通事故。(二)水运事故分类:9类(226页)二、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分析(一)外界条件:6条(229页)(二)技术(人机控制)故障:5条(229页)(三)不良航行条件:4条(229-230页)(四)导航的失误:5条(230页)172三、水运交通安全技术措施(231页)(一)船舶航行定位于避碰(231-232页)(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3条(232-233页)(三)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4条(233-234页)(四)特种货物与危险货物运输管理(234-235页)(五)港口劳动安全管理:3条(235-236页)173四、水运交通安全法律法规(236页)(一)国内法规:15个(236-237页)(二)国际公约:6个(237页)(三)港口国检查:(PSC)17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