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鞅变法教案商鞅变法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及意义。(2)能力和方法:培养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商鞅变法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功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了解以秦孝公和商鞅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公子虔和公孙贾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和行为,激发是非分明,爱憎鲜明的情感。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商鞅变法的内容2,商鞅变法的评价二难点:1,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观点分歧。2,商鞅变法的某些措施的含义及作用。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编排历史短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问题法,情境体验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公元前 356 年,秦国的一位大臣在秦国都城的南门放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宣布说,谁能把木头从南门从搬到北门,就可以得到”十金”的奖赏.搬一根木头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能到如此高的奖赏,老百姓觉得太奇怪,不知其中有什么名堂,都不敢去搬动木头,见此状况,这位大臣就提高了奖励规格,说:那就赏 50 金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这位大臣立即兑现奖励.通过这件事,秦国人相信这位大臣是个讲信用,说话算数的人.同学们你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学生回答).(师) 对,他就是商鞅.商鞅在秦国进行了一场改变社会性的大变革.历史上称这变革为商鞅变法,大家想知道变法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回答(师))好,今天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的那动人心魄的改革年代.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也就是我们课本上的第一个问题:秦孝公求贤(点图)大家先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两个问题:(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什么?(2)此时秦国的社会状况如何?(学生思考后回答)(师)大家看这幅图片反映战国时期冶铁水平的提高,为铁器的普遍使用提供了条件,当然人们用铁农具开垦土地的效率也就大大提高.好,我们再看另一幅图片.(青铜牛尊)说明它已被用来干活,同时也说明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已得到推广.所以我们说,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媒体展示答案)(师)就在战国社会经济普遍发展的同时,秦国社会发展状况如何呢?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学生回答)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落后就是挨打.在这样的状况下,21 岁的秦孝公即位,我们来假想一下,假如你是当时的秦孝公,你将怎么面对经济落后,军事薄弱的这种现状?(学生讨论后回答:通过变法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使秦国富强起来) 这也就是秦国变法的原因(师)秦孝公和在座的各位同学一样,认为被他国鄙视是莫大的耻辱,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于是他发布求贤令,招揽天下贤才,这样就引来了当时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变法改革家公孙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鞅.(多媒体 :介绍商鞅)这也就是商鞅变法的主要观点,只要能达到强国.利民.就不必按过去的制度和规矩办事,他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赞赏.决定接商鞅的主张实行变法,但变法是触动整个社会的大变革,大臣们能支持吗?于是孝公决定召开宫廷辩论会,让贵族大臣们围绕着应不应当废除旧制度的问题发表意见,廷议成为能否实行变法的关键.商鞅能驳倒那些守旧的贵族吗/课前我们班同学自查资料,自编自演了一组历史短剧”廷议变法”.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组历史剧的过程,现在我们的教室就是公元前四世纪的秦国宫殿,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秦国的大臣,我们现在来听听辩论的过程.(课前查阅资料编写历史短剧的四位同学表演历史短剧:廷议变法 )(师)好表演得很精彩,那么大家从辩论中可以体会出变法的必要性了因此,商鞅的这番辩论更坚定了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的决心,可是获得孝公支持的商鞅,并不急于发布新法令,而是先到都城南门,在很多百姓面前立了一根木头,这就是开头我给大家讲的故事.南门立木.那么大家想一想?商鞅为什么这么做呢?(学生:赢取民心告诉人们他是说到做到的人 )商鞅有了国君的支持,百姓的信任,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公元前 356 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变法是为了使秦国富强,那么商鞅会采取什么措施呢?大家阅读课本.(多媒体展示)第一条: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什么是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学生回答)春秋时天子将土地分给诸侯,称之为井田(也叫公田),诸侯对分封的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到战国之时,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奴隶主贵族驱使奴隶开垦出大量的茺地,这些开垦出的茺地称之为私田,.同时奴隶主贵族改变剥削方式,让种田者交出大部分产品,自已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奴隶主就转变为得到大量私有土地的新兴地主.而种田的奴隶的则转变为农民,奴隶身份的转变极大的调动他们生产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新兴地主担心在土地国有制下,开垦的土地会随时被国家收取,.因此.新兴的地主阶级迫切要求解决土地的归属问题.商鞅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颁布法令,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大家看图片.法令公布后,农民们正在挖开公田的界限标志,也就是我们历史上所说的” 废井田,开阡陌.挖开井田界限标志从而开垦出更多的土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改革土地制度极大的刺激农民开垦土地的热情,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又采取了重农抑商.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措施反映出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呢?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师 )农业经济发展了国家富了,怎样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呢?商鞅采取的措施是奖励军功.它是什么意思呢?只在有军功,不管出身,按军功大小授爵,无军功者,不把你当贵族看待,结果会怎样?(看屏幕)大家想一想,它触犯了谁的利益.(学生回答)由此可见,有军功的人可以做官,构成新兴的统治阶级,无军功的人将丧失世袭特权.退出政治舞台.从而引起秦国政治的深刻变化.第四点,迁都咸阳,是因为咸阳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更有利于秦国向东发展.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实行的世袭制,造成地方贵族权力过大,君主要控制地方,防止他们叛乱,就要集权,于是颁布法令,推行县制,全国设 31 县,县的长官由国君委派,从而悄然地取代了分封制.大家想一想,分封制和县制想比加强了谁的权力(君主)这就叫加强集权.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对秦及以后乃至现代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有一定的影响.第五点:进一步严明法令.是了为实现以法治国,也是为了给变法保驾护航.我们看法律很严酷,说明了变法的阶级局限性.通过对法令措施的分析和理解.大家想一想, 这些法令措施废除那些旧制度?又确立了那些新制度呢?(学生回答)这些法令措施那些是属于经济方面的改革,那些是属于政治方面的改革呢?因些我们能否得出这场改革的性质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假想一下,现在我们是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人.我给你们分成三个小组 ,第一小组是得到大量私有田地的新兴阶级,第二小组是改革前拥有世袭特权的旧贵族,第三小组是农民阶级.现在你们站在各自角色的立场上讨论一下.一会发表评论(教师现场将全班同学分三个小组,三个小组各自进行讨论,教师现场到各小组进行指导)(新兴阶级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我非常满意,因为承认土地私有制,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确保了我的利益.奖励军功,使得我只要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我就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有的爵位,官职,这壮大了我的实力,给我掌握政权的机会,而且建立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国家的统治安定.(奴隶主小组学生代表):我非常不满,按军功授爵让我失去世袭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农民小组学生代表):我表示欢迎,因为奖励农耕,调动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安定让我安定的生产生活.(师)通过三个小组发表的观点,大家可以看出商鞅变法得到了新兴地主和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这也就明变法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大家再以现代人的角度去讨论一下,这些措施里你认为哪一条更为重要呢?(学生讨论)(学生回答:现场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大家的意见不是很统一,但是每种观点的理由都很充分,这也就说明每一条变法的措施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在对改变秦国落后的面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事实上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我们现在看第三个问题:秦国的变化(多媒体) 大家看这段历史史料:商鞅在秦变法前后共二十一年”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佰,东雄诸侯:(汉书.地理志)(商鞅变法)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通过这段史料,大家能否总结出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或者是带给秦国的根本性的变化.(学生回答)(社会安定.经济富足,军事增强.为统一天下奠定基础)变法使秦国确立了新制度,军事力量得到加强,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大家看.图片,这是战国后期,秦国修筑的两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这就是秦国经济得到发展的具体表现.看来秦孝公的愿望得以实现了.可是为秦国带来巨大变化的商鞅却为之付出了血的代价.大家回过头来看,刚才我们在分析变法的内容时得知,变法措施触犯了谁的利益?(学生回答).由于这些变法措施触犯了保守派贵族的利益,从而遭到他们强烈的抵制.在变法初期太了的老师唆使太子犯法,以阻挠新法的推行,商鞅毫不手软,严历执法.秦孝公死后,仇恨商鞅的贵族保守派以”谋反”的罪名将他处死.商鞅为变法付出了血的代价.商鞅死了,是不是意味着变法失败了呢?(学生讨论发言)由此我们说评价一场改革的成败,不在于变法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因为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巨大的变化.新法在秦推行20 年已深入人心.商鞅本人也得到历史的认可,由此我们可以说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献身精神,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现在我们也正处在改革的大潮之中,我想通过对商鞅变法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应认识到改革是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改革肯定会受到旧势力,旧世俗的阻挠和反对,可能会付出沉重代价,只要坚持不懈,克服重重困难,一定会成功.巩固小结巩固小结今天我们的新课就到此结束.下面请一位同学根据提示来总结一下本课的本容.(多媒体展示:本课知识点)学生(总结)战国时期,秦国经济落后,军事力量薄弱,秦孝公为变法图强,任用商鞅变法,商鞅适应历史潮流,废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打击奴隶贵族势力,大力发展经济,壮大了军事力量,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学习测评学习测评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学习测评.(多媒体展示:学习测评)好,看来,大家对这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都非常好,这也得益于我们同学在课前做了大量的阅读.特别是进行历史剧表演的几位同学,通过自查资料,自编自演这种方式来学习历史,这种学习方法对他们今后的学习肯定是大有帮助的,我也希望其他的同学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多动脑,多动手,这对自已的能力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最后,在我们即将结束这节课的时候,我想每个同学对商鞅这个人一定是留下深刻的印象,肯定是有很多话要说,那么今天我给大家留的作业是,(看大屏幕)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这儿,下课。3003009080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