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年 X X 月月 X X 日日 17:20:14 17:20:14首次病程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患者 XXX, 性别:女, 年龄:32 岁,农民。因“下腹部胀痛伴月经不调半年, 加重 1 周” 于 X X 年年 X X 月月 X X 日日 16:50:10 16:50:10由门诊以 “盆腔炎”收入住院。 值班医师于X X年年 X X月月 X X日日 16:58:40 16:58:40到病房及时查视患者。病例特点:病例特点:1 1、现病史:、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感下腹部胀痛,时而拒按、胸胁乳房胀痛、脘腹胀满、烦躁易怒、带下量多、色白质稠、月经先后不定,量或多或少, 色紫暗有块排出不畅反复发作,曾在院外治疗(具体不详) ,近日感病情加重急来我院就诊, 妇科超声检查示;子宫直肠凹陷积液。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由门诊以“盆腔炎”收住院。入院症见: 患者感下腹部胀痛, 时而拒按、 胸胁乳房胀痛、 脘腹胀满、烦躁易怒、带下量多、色白质稠、月经先后不定,量或多或少,色紫暗有块排出不畅,患者神清语利,精神可,平素饮食欠佳,夜寐可,二便调。2 2、既往史:、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史、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3 3、体格检查:、体格检查:T:36 P:78次/分 R:19次/分 BP:120/85mmHg患者一般情况差, 神志清楚, 查体合作, 对答切题, 言语清楚,体型适中,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痛苦病容,抬入病房,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未见斑疹、 色素沉着,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鼻外形正常, 鼻窦区无压痛, 鼻通气良好,鼻中隔无偏曲,鼻无出血。耳廓正常,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双耳听力无障碍,颜面无发绀,口唇红润,黏膜正常,腮腺导管开口正常,舌、齿龈无红肿出血,齿齐,伸舌居中,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及淋巴滤泡增生,声音正常,颈对称,无抵抗感,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逆流征阴性,颈动脉无异常搏动,双侧甲状腺无肿大,质软。胸廓正常,乳房无异常,胸壁无静脉曲张、皮下气肿等,呼吸运动对称无异常, 无肋间增宽或变窄, 呼吸动度可, 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等,双肺叩诊清音,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无异常,双肺呼吸规整,呼吸音正常,双下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无异常, 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于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0.5cm,无弥散,心尖搏动正常,心前区无异常博动,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叩诊心浊音界无增大、移位,心率78 次/分,S1、S2 正常,无 S3、S4,律齐,A2P2,无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脉搏节律规则, 强度适中, 动脉壁弹性可, 紧张度无异常, 无异常血管征,全腹外形正常, 胸式呼吸存在, 胃肠型、 蠕动波阴性, 无凸脐、 色素、曲张静脉、 疝等, 腹部平坦, 腹壁柔软, 液波震颤阴性, 腹部无包块,肝胆脾肾未触及异常,墨菲征阴性,肋脊、肋腰、季肋、上中输尿管点无压痛,未触及膀胱,肝上界在第五肋间, 肝浊间界无异常, 肝区叩痛阴性,无移动性浊音,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振水音及血管杂音等,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 脊柱正常无畸形,棘突无压、叩痛,活动度正常,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自如,无杵状指(趾) 、静脉曲张、强直、水肿、肌肉萎缩,肌张力无异常,肌力5 级, 无不正常的动作, 共济运动及步态正常, 浅深复合感觉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阴性。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白,脉弦。4 4、专科情况:、专科情况:患者急性痛苦病容,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宫颈肥大,子宫体略大有压痛,活动受限,触底后穹隆可引起腰骶部疼痛附件区有压痛。余未见特殊。 5 5、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我院妇科超声检查示;子宫直肠凹陷积液。血常规示: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示:血沉增快。其他检查已开等待回报。拟诊讨论:拟诊讨论: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因 “下腹部胀痛伴月经不调半年, 加重1 周”为主诉入院,故当属祖国医学“妇人腹痛”范畴。肝郁气滞,瘀滞冲任, 气血运行不畅, 经前经时, 气血下注冲任, 胞脉气血雍滞,不通则痛,故经行小腹胀痛拒按,肝气郁滞,故胸胁、乳房胀痛,冲任气滞血瘀,故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 胞宫气血运行稍畅,故腹痛减轻,舌紫暗,边有瘀斑,脉弦涩有力,均为气滞血瘀之象。四诊合参,纵观舌、脉、症,本病当属经行腹痛、气滞血瘀证辨病辨证范畴,病性属实,病位在腹部,反复发病,来诊及时,当预后可。西医诊断依据:西医诊断依据:1 1、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感下腹部胀痛,时而拒按、 胸胁乳房胀痛、 脘腹胀满、 烦躁易怒、 带下量多、 色白质稠、月经先后不定,量或多或少,色紫暗有块排出不畅反复发作。 2 2、患者急性痛苦病容,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宫颈肥大,子宫体略大有压痛, 活动受限,触底后穹隆可引起腰骶部疼痛附件区有压痛。 3 3、 妇科超声检查示;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血常规示: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示:血沉增快。中医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1 1、与异位妊娠鉴别:异位妊娠多有停经史,但突然撕裂样剧痛,自一侧开始向全腹扩散, 多有休克,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液, 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显示一侧附件低回声区。故可与之鉴别。2 2、与胎动不安鉴别:胎动不安也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妊娠试验阳性, 在少量阴道流血和轻微小腹疼痛的同时, 可伴有腰酸和小腹下坠感,妇科检查子宫体增大如停经月份,变软,盆腔 B 超可见宫内孕囊,故可鉴别。西医鉴别诊断:西医鉴别诊断:1 1、与宫外孕鉴别:多有停经史,突然撕裂样剧痛, 自一侧开始向全腹扩散, 多有休克, 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液,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显示一侧附件低回声区。故可与之鉴别。 2 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鉴别: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凡育龄期妇女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和不孕史, 盆腔检查扪及盆腔内有痛性结节, 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故可鉴别。入院诊断:入院诊断:中医诊断:妇人腹痛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盆腔炎诊疗计划:诊疗计划: 1 1、妇科护理常规级护理、清淡饮食。2 2、完善入院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协助进一步诊治。3 3、西医予抗感染、止痛等治疗。中医四诊合参,辩证拟方,以疏肝行气、化瘀止痛,拟膈下逐瘀汤加减。方药如下:五灵脂 10g当归 15g川芎 12g桃仁 10g丹皮 15g赤芍 20g乌药 15g玄胡索 12g甘草 6g香附 12g红花 10g枳壳 12g 3 剂煎服法:煎服法:头煎加冷水 500ml,浸泡 1 小时,文火煮沸 30 分钟,取汁 150ml,二煎加冷水 300ml,取汁 150ml,两煎混合,分三次温服,每日一剂。 (患者拒服中药暂未开) 4 4、适时配合中医传统外治,内外并治,改善症状。(1 1) 、中药保留灌肠:方药如下:、中药保留灌肠:方药如下:红藤 10g公英 10g丹参 10g连翘 5g地丁 5g延胡索 10g败酱草 10g土茯苓 10g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每日一次。(2 2) 、穴位敷贴及艾灸、穴位敷贴及艾灸、 :贴敷于三阴交、气海、血海、归来、子宫、关元等穴位。5 5、嘱患者慎起居、避风寒、调饮食、畅情志,适当加强锻炼促进恢复,医患合作,争取早日康复。 6 6、请示上级医师指导治疗。经治医师:XXX手签:X X 年年 X X 月月 X X 日日 08:50:10 08:50:10首次主任查房首次主任查房今早 X 科主任查房,患者诉患者感下腹部胀痛,时而拒按、胸胁乳房胀痛、脘腹胀满、烦躁易怒、带下量多、色白质稠、月经先后不定,量或多或少,色紫暗有块排出不畅,患者神清语利,精神可,平素饮食欠佳,夜寐可, 二便调。查体:T:36.8 P:72次/分 R:19次/分 BP:118/8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被动体位,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灵敏。 伸舌居中, 扁桃体无肿大, 咽部无充血,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质软。胸廓正常,双肺呼吸规整,呼吸音正常,双下肺未闻及干、湿 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前区无异常博动,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叩诊心浊音界无增大、移位,心率72 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外形正常,腹部平坦,腹壁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液波震颤阴性, 腹部无包块,肝胆脾肾未触及异常,墨菲征阴性,肋脊、肋腰、季肋、上中输尿管点无压痛,未触及膀胱,肝上界在第五肋间,肝浊间界无异常,肝区叩痛阴性,无移动性浊音, 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振水音及血管杂音等,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 脊柱正常无畸形, 棘突无压、 叩痛, 活动度正常,四肢无畸形,左下肢青紫肿胀、疼痛拒按、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出血伴活动受限, 其余关节活动自如, 生理反射存在, 未引出病理反射。舌质暗紫,苔薄白,脉沉涩。 X 主任查房询问病史,检查患者,翻阅病历后指示:1、住院记录及首次病程书写及时,合乎规范。 2、中医辨病辨证正确。 3、 西医诊断明确。 4、 同意主管医师中西医鉴别诊断,继续完善相关检查。5、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得当可行,加强中医特色治疗发挥中医优势。6、嘱患者慎起居、避风寒、调饮食、畅情志,适当加强锻炼促进恢复,医患合作,争取早日康复。其余治疗不变,继续观察病情变化。上级医师:XXX手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