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课标版第三讲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特征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考点一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考点一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1.公转特征(1)中心:太阳(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4)速度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点近日点1月初最快B点远日点7月初最慢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示意(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1.地球公转运动中的两个“注意点”(1)在判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时,不管其公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均为自西向东。当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时,地球的地轴上端指向北;反之上端指向南,下端指向北。(2)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2.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及影响(1)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如下图: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二者之和为90。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2)影响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纬2326之间。特别提醒特别提醒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变化,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类型也会消失。命题视角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不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答案答案C若黄赤交角变为0,太阳直射点始终在赤道上,各地昼夜等长,也不会发生四季变化。2.若黄赤交角变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减少B.温带范围变大C.7月,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加大D.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增大答案答案C具体分析如下:3.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形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角速度逐渐,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答案答案西略偏南48增大减小缩小增大解析解析太阳直射点沿移动轨迹运动时会逐渐偏离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因此太阳直射点沿移动轨迹向西南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2天,即48小时。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由夏至日(6月22日)开始向远日点(7月初)靠近,日地距离逐渐增大,角速度减小,太阳直射点纬度逐渐靠近B点所在纬线(度),所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变化规律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1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3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图2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平分1.昼夜长短变化中的“看”与“定”(1)看“位置”,定状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2)看“移动”,定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日期上,越接近春秋分日,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如下图所示:规律总结规律总结(1)太阳直射点直射某地(除赤道外),该地昼长夜短,但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其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2.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对应关系(北半球)误区警示误区警示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时间春分日夏半年秋分日冬半年昼夜状况昼=夜昼夜昼=夜昼夜日出时刻(地方时)6时早于6时,夏至日最早6时晚于6时,冬至日最晚方位正东方东北方正东方东南方日落时刻(地方时)18时晚于18时,夏至日最晚18时早于18时,冬至日最早方位正西方西北方正西方西南方命题视角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2014浙江文综,11,4分)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 移 , 则 该 点 所 在 地 与 时 间 段 匹 配 正 确 的 是()A.澳大利亚悉尼,5月B.美国华盛顿,1月C.南非好望角,9月D.印度孟买,4月答案答案A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说明该点昼长在变短。北半球的华盛顿和孟买每年冬至(12月22日前后)至第二年夏至(6月22日前后)昼变长,而该时段内南半球的悉尼和好望角则昼变短。故选A。命题视角二日出方位与昼夜长短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2.(2016天津文综,8,4分)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答案答案D中山站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是当地时间正午十二点,即7622E的地方时为12:00,则可推算出天津(约120E)的地方时约为15:00,此时太阳应位于观测者的西南方向,故D项正确。3.(2016天津文综,9,4分)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A.30天左右B.50天左右C.70天左右D.90天左右答案答案B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6月22日前后为中山站极夜的中心日期,从材料中可知极夜的结束日期为7月17日,则可算出中山站极夜的后半段有25天,故整个极夜持续时间为50天左右,故B项正确。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考点三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判断考点三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判断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1)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1)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2)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有关昼夜长短时间计算的三个规律(1)对称规律:日出日落的时间以当地时间12时为中心对称。已知日出或日落时间,可据此推算出昼长。若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时间不以12时为中心对称,说明观测点不位于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上。以春分日为例,如果观测到的日出、日落的区时早于6时和18时,说明观测点在时区中央经线的东侧;反之,则在时区中央经线的西侧。(2)反对称规律:纬度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在同一天,北半球一地的昼长等于南半球另一地的夜长。例如,夏至日60N纬线上各地昼长为18小时29分,则当日60S纬线上各地夜长为18小时29分。(3)等值规律: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一年中地球上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会出现两次等值。命题视角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判断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结合材料该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可推知该地昼长约为14小时,排除A、D选项;北冰洋沿岸纬度高,昼长远远大于14小时,C项错误;地中海沿岸在北半球中纬度,昼长最接近14小时,B项正确。2.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日出、日落方位的判读。日出、日落方位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阳光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阳光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3.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从题中材料可知,从P地出发的日期大约为2月21日,距春分(3月21日)一个月,昼长为11小时;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P地昼长为12小时,由此可见,出发日和春分时间相差1个月,昼长相差1小时;4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其时间和春分也相差一个月,故推出,返回P地时,P地昼长约为13小时,故C项正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