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护理罗艳萍性传播疾病(STD):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不仅可在泌尿生殖器官发生病变,而且还可通过淋巴系统侵犯泌尿生殖器官所属的淋巴结,甚至通过血行播散侵犯全身各重要组织和器官。近年STD在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原虫及寄生虫八类。孕妇一旦感染性传播疾病后,若未能及时诊治,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可通过垂直传播(母婴传播)使胎儿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感染,严重影响胎儿健康。妊娠合并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妊娠妊娠合并合并尖锐尖锐湿疣湿疣 妊娠合并妊娠合并获得性免疫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陷综合征 妊娠妊娠合并梅毒合并梅毒妊娠妊娠合并淋病合并淋病分类分类妊娠合并淋病淋病:由革兰染色阴性的淋病奈氏菌(简称淋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近年在我国的发病率居性传播疾病首位。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2030岁居多。病因淋病:奈氏菌感染所致。传播途径:直接传播(性交)间接传播:接触染菌物品(衣物、毛巾、床单、浴盆等)物品及消毒不彻底的检查器械等。垂直传播:母婴传播临床表现妊娠早期:可导致感染性流产与人工流产后感染。妊娠晚期:可使胎膜脆性增加,易发生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可能引起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分娩时出现滞产。胎儿:容易发生早产和胎儿宫内感染。淋菌感染者早产发病率约为17%。胎儿感染易发生胎儿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甚至导致死胎、死产。胎儿幸存经阴道娩出:可发生新生儿淋菌结膜炎、肺炎,甚至出现淋菌败血症,导致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潜伏期为114日,故新生儿淋菌结膜炎多在生后12周内发病,可见双眼眼睑肿胀,结膜发红,睫毛粘在一起,睁眼时流出脓性分泌物,局部加压有脓液溢出。严重可导致失明。检查1、尿道口、宫颈管等处分泌物涂片。2、分泌物培养。诊断1、取尿道口、宫颈管等处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在多核白细胞内见到多个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作出初步诊断。2、分泌物培养是目前筛查淋病的金标准方法,可见圆形、凸起的潮湿、光滑、半透明菌落,边缘呈花瓣状。取菌落做涂片,见典型双球菌可确诊。治疗治疗原则:尽早彻底治疗。遵循及时、足量、规则用药原则。淋病孕妇主要选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处理: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治疗期间禁性生活;注意隔离;避免与婴儿同床同浴;保持局部清洁。通常首选头孢曲松钠首选头孢曲松钠,每日一次肌内注射,并加用红霉素,每日4次口服,连用710日为一疗程。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改用大观霉素,每日一次肌内注射,并加用红霉素,710日为一疗程。孕期禁用喹诺酮类药物。性孕期禁用喹诺酮类药物。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治疗。伴侣应同时进行治疗。疗程治疗结束后,需复查淋菌是否存在,连续进行3次宫颈分泌物涂片及淋菌培养均为阴性始属治愈。若治疗一个疗程后淋菌仍为阳性,则应按耐药菌株感染对待,及时更换药物。预防孕妇产前常规筛查淋菌,妊娠早、中、晚期各作一次宫颈分泌物涂片镜检淋菌,推荐进行淋菌培养,以便及早确诊并得到彻底治疗。淋病孕妇娩出的新生儿,应预防用药,青霉素静脉滴注,红霉素眼膏涂双跟。新生儿可以发生播散性淋病,于生后不久出现淋菌关节炎、脑膜炎、败血症等,治疗不及时可致死亡。妊娠合并梅毒梅毒: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通过性交传染。潜伏期:大约需要3-4周,然后开始发病,早期外阴部、宫颈及阴道粘膜发红、溃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约有三分之一发展为晚期梅毒,传染力虽弱,但是有可能引起神经梅毒及心血管梅毒等,后果严重。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性交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如软产道有病灶,也可发生产道感染。输血、接吻、衣物传染途径较少。症状体征一、二期梅毒孕妇的传染性最强,妊娠6周后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未经治疗的一、二期梅毒孕妇几乎100%传给胎儿,早期潜伏梅毒(感染不足2年,临床无梅毒性损害表现,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孕妇感染胎儿的可能性达80%以上,且有20%早产。未治疗的晚期梅毒孕妇感染胎儿的可能性约为30%,晚期潜伏梅毒(感染超过2年,临床无梅毒性损害表现,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孕妇,虽性接触已无传染性,感染胎儿的可能性仍有10%。通常先天梅毒儿占死胎的30%左右。胎儿幸存,娩出先天霉毒儿(也称胎传霉毒儿),病情较重。早期表现有皮肤大疱、皮疹、鼻炎或鼻塞、肝腺肿大、淋巴结肿大等。晚期先天霉素多出现在2岁以后,表现为楔齿状、鞍鼻、间质性角膜炎、骨膜炎、神经性耳聋等。其病死率致残率均明显增高。对孕妇的危害1、发生流产、早产、死胎等流产的概率为35%以上。2、通常都伴随不孕症,不孕的几率非常高。3、不经过治疗就怀孕,成功分娩的几率不到20%。4、孕妇在怀孕后感染梅毒,由于梅毒初期的高传染性,婴儿一般都被感染。5、梅毒孕妇第1、2胎常发生流产或死胎,第3胎分娩先天性梅毒儿,第4胎分娩正常活婴。对胎儿的危害1、骨软骨炎及骨膜炎,尤以婴儿时期为甚。2、肝脾肿大、间质性肝炎及骨髓外造血。3、鼻炎、鼻梁下陷。4、慢性脑膜炎、动脉内膜炎、慢性咽炎、中耳炎。治疗方案治疗梅毒的原则是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治疗梅毒的原则是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用药足量,疗程规则。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用药足量,疗程规则。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同时性伴侣也应接受检查及治疗。活,同时性伴侣也应接受检查及治疗。1、孕妇早期梅毒包括一、二期及早期潜伏梅毒。首选青霉素疗法: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10-15日;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次。若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0.5g,每6小时1次,连服15日。孕妇禁孕妇禁止用四环素类药物。止用四环素类药物。2、孕妇晚期梅毒包括三期梅毒及晚期潜伏梅毒。首选青霉素疗法:普鲁卡因青霉素81万U,肌内注射,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20日;必要时间隔两周后重复治疗为一个疗程;苄星青霉素20万U,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连续3次。或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0.5g,每6小时一次,连服30日。3、先天霉毒脑脊液VDRL阳性者: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d),肌内注射,连续10-15日。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5万U(kgd),一次肌内注射。若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7.5-12.5mg/(kgd),分4次口服,连续30日。护理1、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促使夫妇共治。2、加强分娩期的管理,有效地减少母婴传播途径,防止由产道引起的母婴传播。3、做好有效的防护等隔离措施,预防交叉感染发生。4、加强出院指导和随访。妊娠合并尖锐湿疣妊娠合并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是近年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仅次于淋病,居第二位。性交为其主要传播途径,但也有少数为非性接触传播。好发部位以外阴部(阴唇后联合,小阴唇内侧等)最常见,占93%,其次是宫颈(其中隆起型多,平坦型少),占32%。阴道仅占18%。传播途径直接性接触传染:主要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分娩过程经产道间接物体传染临床表现(一)主要症状主要症状1、年龄与症状患者多为年轻妇女,生殖器部位出现逐渐增大的乳头样、菜花样或鸡冠样赘生物,不痛。部分患者可有外阴瘙痒、灼痛和性交疼痛不适。2、病变部位多发生在外阴,性交时易受损部位为阴唇后联合、小阴唇内侧、阴道前庭尿道口处。3、病灶特征初为散在簇状增生粉色或白色小乳头状疣,柔软有细层指样突起。病灶增大后互相融合呈鸡冠状、菜花状或桑葚状。4、与妊娠的关系:妊娠期疣体迅速增大,分娩后病灶明显萎缩。(二)次要症状次要症状1、妇女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2周到8个月。2、阴道和子宫颈的尖锐湿疣表现白带增多和性交后出血。(三)体征外阴潮湿,轻度浸渍,肛周、会阴、内侧和阴道宫颈处,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症状可见淡红色菜花样乳头增生性损害,根部有蒂。宫颈皮损触之易出血,肛周皮损呈散在性分布的赘生物。会阴部皮肤轻度糜烂,表面附有淡黄色污秽分泌物,伴有恶臭。皮损表面涂5%.醋酸溶液观察,醋酸白试验阳性。诊断病理检查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V病毒而确诊;如诅亚临床感染可用醋酸试验确诊。1、初步诊断根据病史、潜伏期及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2、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测抗原、抗体的方法来确诊。(1)采用传统涂片普通染色、特异性单克隆荧光抗体染色法、细胞培养法。(2)PCR虽然有效,但过于敏感,因而假阳性较多。一般不用于诊断,只用于筛选试验。(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抗衣原体抗体IgM、IgG,并能区别近、远期感染,阳性率高。(4)连接酶链反应(LCR)近年来开始使用,但比PCR敏感。治疗1、禁止不洁性交,必要时使用避孕套。2、注意洗浴用具及内衣裤的清洁卫生,保持阴部清洁。3、积极治疗性伴侣,避免交叉感染。4、尽量减少对孕妇及胎儿的损害为原则,不同孕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兼顾患者配偶及性伴侣的治疗。1、妊娠36周前病灶位于外阴者,可选用局部用药。如果病灶大、有蒂,可行物理及手术治疗(激光、微波、冷冻、电灼)。对于巨大尖锐湿疣可直接手术切除疣体,待愈后,在药物局部治疗。2、妊娠近足月及足月病灶局限外阴,可行冷冻和切除病灶,在行阴道分娩。若病灶范围大,应行剖宫产术。治愈标准尖锐湿疣疣体消失,恢复正常皮肤黏膜,且无不适症状;可在次复发,治疗同前,再次复发是应取病理组织送检。护理1、心理护理,做好心理疏导。2、保持会阴部清洁。3、严密消毒隔离。4、健康教育,放弃不良生活行为,注意个人卫生。妊娠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定义: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HIV感染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器官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可通过胎盘血液循环造成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接触的产道分泌物、血液及产后的母乳喂养亦可感染新生儿。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胎盘血液循环造成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接触的产道分泌物、血液及产后的母乳喂养亦可感染新生儿。妊娠期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分娩时经软产道及出生后经母乳喂养感染新生儿。妇女感染途径多为性接触,其次与吸毒有关。临床表现初期大约82%孕妇初期无表现,12%轻度淋巴结肿大,潜伏期15年或更长。很多无症状携带者,感染后6周出现抗体阳性。10%25%患者数月后发展为艾滋病综合征,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缺陷症状:持续性腹泻、发热、体重下降、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抗体阳性中约1%5%呈典型的艾滋病症状。艾滋病与其他性传播疾病不同,其潜伏期长,症状又非特异,临床表现易忽略,妊娠期可传给胎儿。HIV感染对妊娠的影响1、可增加孕妇其他因素感染的机会2、如无症状,有可能导致早产和低体重儿,新生儿病死率增高。3、增加先天性畸形发病率。4、母婴传播的问题a、可经胎盘感染,宫内感染(主要途径)。b、经产道感染。C、产后经母乳感染婴儿感染HIV从出生到症状产生平均为48个月,新生儿期未感染者也可在一岁左右出现症状。处理原则1、HIV感染妇女避免妊娠。2、HIV一旦妊娠应早期终止,如继续妊娠,应告知胎儿的危险性。3、对于胎膜早破应积极使用抗生素。4、尽量避免使胎儿暴露于血液和体液危险增加的操作。5、注意分娩时新生儿眼和脸的保护,产后避免母乳喂养。6、HIV感染孕妇可出现血小板减少,积极预防产后出血。7、抗病毒药物有致畸作用,孕早期应避免应用。8、免疫疗法:是重要方法(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9、积极治疗合并症。护理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主动预防,加强宣传、监测。2、支持疗法和良好的心理护理,不能歧视。协助其应对压力,为其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和环境,提高生活质量。3、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避免过于油腻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鼓励其增强体质延长生存时间。4、注意对孕妇保护性隔离,用物均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勿着凉,预防感冒。5、保持室内环境清洁、舒适,空气清新。6、协助孕妇积极配合治疗。7、对已感染HIV的妇女进行“不供血,终止妊娠,固定性伴侣,避孕套避孕”的宣教。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