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耳。” -战国策秦策一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 -史记商君列传 “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 -杜甫述古三首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北宋王安石 “他(商鞅)欲致富强而已,无教化仁爱之本,所以可为罪也。” -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六 “(商)鞅一切不顾,真是有豪杰胸胆。” -明代学者张燧一、商鞅之死 1.经过: 2.原因: 司马迁:“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苏轼:“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马克思主义:商鞅变法触犯了奴隶主利益,受到报复。 新说:是君主集权与贵族分权的斗争,因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导致他与秦惠文王矛盾加剧而被杀。一、商鞅之死 1.经过: 2.原因: 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一开始就受到贵族的强烈抵制和抗拒。(根本原因) 秦孝公去世,使商鞅失去了依靠。 秦惠文王即位,守旧势力复仇。(直接原因) 3.变法结局:“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4.对商鞅之死的认识 商鞅之死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改革者的悲剧。 改革充满阻力,有时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必须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二、富国强兵的秦国 1.商鞅变法的性质: 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 对秦国的意义:推动了秦国社会进步;促进了秦国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A.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集权) B.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富国) C.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兼并战争取胜和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强兵)对后世: 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逐步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三、变法的历史局限性 1.表现: 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如刑法严酷。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变法未与旧制度、旧文化和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如规定按爵位等级占有数额不同的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私人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 抑制工商: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 文化高压(弃绝文化):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倡导君主独裁,使君主专制主义长期盛行。2.原因 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交替时期,新旧势力的斗争异常激烈。 商鞅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也使变法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四、问题探究 1.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发展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 变法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变法的改革措施全面彻底,行之有效。 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变法的态度坚决,不惧权贵,执法如山。秦国国君的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秦国的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等。2.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共和。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行了不同的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同的基础。试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背景:前者是在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奴隶制工商业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后者是在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的时代发生的。 核心内容:前者是扩大平民的政治权力;后者是以富国强兵为核心。 性质:前者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改革;后者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结果:前者奠定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和传统;后者使中国走上了封建专制道路。 3.商鞅变法的特点 核心内容为“耕战”和“法治”。 从实施的进程看:其变法最彻底,变法的措施最全面,历时最长久。 从其影响看: 其影响最为深远:迅速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也对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4.商鞅变法的启示 改革是曲折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国家才有光明前程。 改革者应有坚定的意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务实的政策;改革措施应适合国情,顺应民意等。练习1.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属于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2.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C.“令民为什伍” D.“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商鞅的智慧和策略 C.变法符合时代的要求 D.始终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4.秦惠文王发兵追捕商鞅,商鞅出逃,在旅馆投宿,店主称按照商鞅颁布的法令,必须验明身份,否则他就要受罚,最终拒绝了商鞅投宿的要求。所以后人称商鞅是“作法自毙”。这一事件反映出商鞅变法的哪一特点 A.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彻底的 B.改革涉及各个领域,非常全面 C.重视农民的利益 D.法治,即重视用法令治理国家和推行改革5.战国策秦策中:“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6.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是商鞅虽死,秦法未败。上述现象说明: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变法者多数没有好结果商鞅实行严格的法律自食其果。 A. B. C. 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2材料二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司马迁把人的品行作为评价的标准。把个人的好恶作为评价标准。 不同意。 因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仅要看其品行,更要依据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即是否有利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