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7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5页 / 共57页
第6页 / 共57页
第7页 / 共57页
第8页 / 共57页
第9页 / 共57页
第1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习俗传统习俗 传统文艺传统文艺 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鲜明的民族性社会生活社会生活 取其精华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古为今用 必要前提必要前提 必然要求必然要求 继承继承 发展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发展方向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思想运动传承文化传承文化 创造创造 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1)表现: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其表现在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考点一文化的继承比较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比较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地位它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区分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含义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侧重点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性”而非“永恒不变”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并不意味着不同民族间的传统文化不具有共性的东西(3)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明白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加以分辨。(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1传统文化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传统文化是相对于文化的传承性而言的,强调历史形成、保留在今天。 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B相对的稳定性C时代的先进性D强大的包容性【解析】礼文化源远流长,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体现了“礼”在代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又能够因时而变,这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特征,A、C、D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正确答案是B。【答案】B2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两面性(1)从传统文化自身看: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我们只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2)从时代的需要看: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时代变革,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文化与之相适应。所以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一成不变,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 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C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解析】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展,A观点错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其基本特征不变,具体内涵因时而变,B错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产品热销,说明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C符合题意;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需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D错误。【答案】C3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既存在精华,又存在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就应该继承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必须剔除。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继承,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有所发展地继承。 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ABCD【解析】观点错误,传统习俗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廉洁文化到现在还存在,说明其具有相对稳定性;现代与古代的廉洁文化又有所不同,说明其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入选;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答案】D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考点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比较继承发展原因传统文化中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同时也有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比较继承发展做法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或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比较继承发展错误观点对于传统文化,既不能搞文化“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也不能持文化“保守主义”,全部继承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存在先后顺序、孰轻孰重的问题。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要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继承传统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要用立足实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态度发展传统文化。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根本因素)。(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身因素)。(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自身因素)。(4)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1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区分文化继承文化传播不同点侧重纵向同一国家历史与现实之间,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横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原因文化具有继承性文化具有多样性态度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相同点都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解析】从“父母在,不远游”到“常回家看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继承与发展传统的“孝”文化,D符合题意;B只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不符合题意;A、C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与题意不符。【答案】D2区分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比较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区别侧重于过去的文化,更多的是指过去遗留或流传下来的文化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性、历史性、继承性的特点侧重于当今的文化,更多的是指至今仍然存在着、并不断更新着、表现着民族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内容;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联系两者都具有民族性,都是反映一个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本身渗透着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莆仙戏被誉为宋元时期南戏的“活化石”,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引进艺术人才、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等方式,大力扶持莆仙戏,使这一传统艺术展现出新的魅力。政府扶持莆仙戏旨在()拓展戏曲文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挖掘传统戏曲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推陈出新维护戏曲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戏曲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BCD【解析】扶持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不选;推动消费方式的变革不是扶持的目的,不选。分别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角度分析了这样做的意义,故选C。【答案】C3区分传统习俗与落后文化的关系比较传统习俗落后文化不同点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落后文化则是指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和庸俗色彩的文化相同点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落后文化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我国传统习俗中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也存在糟粕的内容,所以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文化也并非都是优秀文化 发红包是中国人过年的一大习俗。小小的红包不仅寄托了长辈对晚辈深深的祝福,也包含着孩子们对于过年的期待,而春节的互联网红包则让年味更加多彩。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基本内涵会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传统习俗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ABCD【解析】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形式或内容有所变化但基本内涵不变;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答案】D4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1)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看: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教育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3)从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看: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4)从教育对人的作用看: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解析】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点,C错误。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选B。题干设问主体是传统教育,D强调传统文化与题意要求不符,排除。【答案】B有关传统文化的解题要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3)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所以应该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4)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5)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正确把握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6)把握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发挥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功能。(7)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考情探究】命题情况考向分析因果类、说明类、体现类、依据类是本课常见的题型。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T19;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T40,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T201.关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特点及影响,高考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结合具体材料考查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的理解2关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高考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结合具体材料考查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理解。非选择题侧重于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分析和运用,并常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真题回顾】1(2017全国新课标卷)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ABCD【答案】B【解析】文化的价值与有没有赢得市场没有必然关联,错误;说法过于绝对,不选;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2(2016全国新课标卷)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BCD【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现代传媒技术的应用,排除;中“取代”观点错误;材料是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用现代艺术手段声光电效果展现了我国的杂技这一民族特色,入选。本题答案选D。3(2017全国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2)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答案】(1)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2)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模拟演练】1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答案】C【解析】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C符合题意。A、B、D说法本身错误。2“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每一次朝代更替,都会涌现出一批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这说明()A乱世出英雄,社会变革是文化发展的原动力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答案】B【解析】“伴随着每一次朝代更替,都会涌现出一批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说明了社会制度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入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原动力,A错误;C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材料涉及的是社会制度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而非文化发展对社会制度更替的影响,D排除。【热点材料】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2017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于9月27日在曲阜开幕。作为全球儒学爱好者共同追崇的文化盛事,今年孔子文化节的主题确定为“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开幕式以家齐、国治、天下大同的理念讲述中国故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包装,将传统艺术与当代表达有机结合,使得整场开幕式更具时代性,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首次设立第二现场,邀请孔子第七十八代孙孔维克领衔20余位知名书画家集体创作巨幅长卷孔子周游列国图,通过与第一现场互动,增加开幕式的文化厚重感。【知识链接】提炼信息对接原理孔子文化节的主题确定为“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包装,将传统艺术与当代表达有机结合创作巨幅长卷孔子周游列国图,增加开幕式的文化厚重感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作用大众传媒;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原创训练】12017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于9月27日在曲阜开幕。作为全球儒学爱好者共同追崇的文化盛事,2017年孔子文化节的主题确定为“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儒家文化的文化价值在于()能真实地反映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有利于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魅力能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ABCD【答案】C【解析】儒家文化并不能反映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不选;儒家文化属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正确;民族精神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魅力,不选;材料表明儒家文化能唤起人们对优秀文化的重视,正确。故本题选C。2对待儒家文化,要进一步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以敬畏之心对待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包装,将传统艺术与当代表达有机结合。这说明弘扬儒家文化()是当前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要适应当代社会,符合现代文明要原封不动的承续传统文化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ABCD【答案】B【解析】题干中“一方面要以敬畏之心对待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包装,将传统艺术与当代表达有机结合”,这说明弘扬儒家文化要适应当代社会,符合现代文明,同时也说明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故正确;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错误;“原封不动”表述错误。故选B。32017年的文化节在活动设计上,既考虑了突出表现孔子文化节的文化性、思想性和历史传承性,又着眼于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利用文化节的品牌促进经贸和旅游的发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启示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应尊重儒家文化,全面继承传统要善于古为今用,把握时代价值ABCD【答案】A【解析】文化节在设计上着眼于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利用文化节的品牌促进经贸和旅游的发展,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启示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符合题意;“全面继承”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古为今用,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