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1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籍版本鉴定古籍版式图古籍结构图版本版本学善本版本的类型1、稿本2、写本3、抄本4、影抄本也称影写本。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按照底本文字的行款格式、版框大小、文字内容,一一摹抄,其版面形象与底本惟妙惟肖,故名。明清时期,宋元本非常难得,一些喜好者索求不到,便想办法借来原刻本,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样临摹,满足自己的心愿。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民国影印汲古阁影宋抄本吾竹小稿5、刻本雕版印本的简称先雕刻木板,制成阳文反字印板,而后敷墨覆纸刷印而成的书本我国雕版印刷唐代已经开始流行,宋代大兴,至清代,延续1000余年。按照不同的参照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时代划分刻本分为宋、辽、西夏、金、元、明、清刻本;从地域划分有蜀刻本、浙刻本、闽刻本等,细分还可以有杭州本、越州本、衢州本、建阳本、麻沙本、平水本、眉山本等从书的形态分可以划分为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等从出资人或主刻人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官刻、私刻、坊刻,细分又可分为内府本、监本、公使库本、各路儒学本、经厂本、藩府本、殿本、局本等等;因墨色又分为墨印本、朱印本、蓝印本;从刊刻先后刷印早晚看,又分成初刻本、重刻本、覆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重修本、增修本、三朝本、递修本等名目繁多。活字印本的简称选用单体活字,按照书的内容,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按照活字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泥、木、铜、锡、铅活字等。活字印刷是宋仁宗庆历时(10411048)毕昇所发明,用胶泥制字,火烧使坚,摆版印刷。这一发明较德国谷登堡使用金属活字排版早四百年。6、活字本元代又创制木活字。木活字应用广泛大规模使用的是清乾隆时期排印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而且木活字不仅应用于汉文的印刷,还曾应用于印刷维文和回鹘文。金属活字最有名的是明代弘治、正德间无锡华、安两家的铜活字印书。大规模的金属活字印书当属雍正年间铜活字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7、套印本包括套色印本和套版印本两种早期为一版分色套印,即在一块雕好的版片上,刷不同的颜色印刷,称为敷彩印法元代以后发展成两版或多版分色套印现存最早的敷彩印法实物是元至元六年资福寺刻的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明代花史、程氏墨苑等将敷彩印刷法推向巅峰。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中叶,浙江凌、闵两家将套印技术推进到新的阶段。精美的三色、四色套印,直到乾隆内府的五色套印本、道光年间涿州卢坤的六色套印,套印技法把印刷水准和印刷效果提高到新的阶段。8、饾版和拱花雕刻多块印版,分别涂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或根据内容需要,雕刻多块凹凸印版,依次嵌合挤压,使各种图形拱起于纸面。因这种刻印方法需要将一叶图文,或一个局部,分别刻成多块小木版,而后分层分色套印。因每块雕版小如饾饤,故名。饾版和拱花富有立体感,便于表现山川云雾、草木虫鱼、花鸟禽兽、建筑陈设等。9、钤印本钤盖图章而成的书本。明代稽古印鉴民国钤印本吴让之印谱10、影印本:是以某一版本为底本,用照相的方法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11、石印本: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12、珂罗版印本又称玻璃版印本。用照相的方法,把图文晒印在涂有感光胶层的玻璃版上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13、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如国家书馆藏明彩绘本千家诗等。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足本:内容完整无缺的图书。节本:因原书篇幅过巨,或其他原因,刻印时予以删节残本:指内容残缺的图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残缺,有的仅是缺卷、缺册,经过抄配,仍能补全;有的残缺过甚,只能作为他书的配本。通行本:指刻印较多、流传较广的古籍版本。稀见本:刻印较少,流传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历代族谱、家谱,均不多见。孤本:世传只有一部的书本,或一书的某一版本世传只有一部的书本。珍本:写刻年代早,流传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普本:普通版本的简称,相对善本而言。三、古籍的装帧(一)简策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始自简策。在纸发明之前,甚至在纸发明以后数百年间,也就是从商周到东晋的数千年中,中国古代书籍主要载体是竹木。简策意即编简成策,古人将竹木加工处理成狭长的简片,把若干简用绳编连起来即为策。竹木简编连方式主要是用绳像编竹帘子一样地编连,普通者上下端编两道绳即可,若是长简,为牢固耐用,则需编三四道绳。根据考古实物,既有先写后编的情况,也有先编后写的情况。最常见的编绳为麻绳,也有少量的丝绳。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装帧形式,它所体现的书籍保护理念对后世影响颇大,不断地被继承和发扬。如,赘简演变成护封、封面和扉页,“帙”、“囊”演变成“函套”等等。(二)卷轴装又称卷子装,是中国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的缣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这种装订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大批唐五代写本图书,大多数采用这一方式。进入版刻时代,由于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包背装、线装几种形式,但仍有一些采用卷轴装,如北宋开宝藏、金代赵城藏等。金赵城藏(三)旋风装将所有的单叶按顺序摞起来,装订粘连在一起,如同现代书籍一样,每一页都可以翻动,这样可以很容易翻检所需内容。但它仍然无法摆脱卷轴装的影响,保留了很多共同的特征。旋风装是根据自身特点而形成的一种不固定的、较随意的装帧形式,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四)梵夹装 梵夹装是伴随着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书籍装帧形式,也是十九世纪中国引进西方书籍装订技术之前唯一引入的一种外国的书籍装帧形式。修长硕大的贝多树叶为古代印度的书籍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把表面光滑的贝多树叶裁成长方形并晾干,将写好的书叶按顺序排列,一张张摞在一起。晒干后的贝叶容易碎损,因此上下需要夹板保护。为确保书叶前后顺序不致混乱,在中间或两端连板带书叶穿一个或两个洞,穿绳绕捆。清代傣族贝叶经用贝多罗树叶刻写梵夹装实物这种装帧形式传到中国,称为梵夹装。此种装帧形式随佛教的传播而流传,对我国藏、回纥、蒙古、满等民族的佛教典籍影响很大。(五)经折装中国古代佛教信众借鉴印度传统装帧方式的优点,对卷轴装的一种改进,大约出现在唐中叶以后。佛教信徒受印度梵夹装的启发,将原来卷轴装的佛经按一定行数和宽度均匀地左右连续折叠,前后粘加书皮。书皮一般用硬纸板或木板制作,用以保护书叶。这种装帧大量应用在佛经中,故称经折装。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古代奏折、书简也常采用这一形式。(六)蝴蝶装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外表与现在的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蝴蝶装是宋元版书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卷轴形式,适应了雕版印刷的一页一版的特点,是一重大进步。但这种版心内向的装订形式,人们翻阅时会遇到无字页面,同时版心易于脱落,造成掉叶,所以逐渐为包背装所取代。(七)包背装将印好的书叶版心向外对折,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包背装。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清代宫廷图书如历朝实录、四库全书也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包背装改变了蝴蝶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叶面,但未解决易散脱页的缺点,所以后来为线装所取代。(八)线装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叶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叶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这种装订形式可能在南宋已经出现,但明嘉靖以后才流行起来,清代基本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其特点是解决了蝴蝶装、包背装易于脱叶的问题,同时便于修补重订。(九)毛装很难算为一种装订形式,但又确实存在。在折叶方法上与线装没有任何区别。以版心为轴线,合叶折叠。集数叶为一摞,戳齐书口,然后在书脊内侧打两眼或四眼,用纸捻穿订,砸平。天头、地脚及书脊的毛茬自任,不用剪齐。有的加一简单封皮,有的不加封皮用此法装订书籍,一是为表示书系新印,二是为了日后若有污损可再行切裁。辞书、索引 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齐鲁书社。陈乃乾:室名别号索引,中华书局。书史陈彬龢、查猛济:中国书史。商务印书馆。孙毓修:中国雕版源流考,商务印书馆。叶德辉: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中华书局 。书目及书影 四库全书总目、历代官私目录、中国版刻图录等等 常用工具书版刻名词、刻工、刻(抄)书家,以及有关版本学的专著、书目、题跋雕版印刷的基本技术和工艺流程木料选择材质较硬、耐印率高,纤维细匀、吸墨与释墨性均匀。一般多选用梨木、枣木,梓木、黄杨木与银杏木,易于刊刻的苹果木、杏木及白杨木也有应用。但松木等针叶树类,虽木料纹理较直顺,但由于木料中含有难溶于水的树脂,不易着墨,且易变形,一般不予采用。是一种批量复制文献的技术木料加工。锯板、浸泡。将木料除去小枝,选取有充分雕刻面积的树干,顺纹理纵向切开,锯成约2厘米厚的木板,放在水中,上压重物,浸沤一至数月,脱去木材内的树胶与树脂,使木板即利于刊刻又易于吸墨释墨。打磨制板。将浸沤后的木板平行码放在无直射光的通风干燥处自然干燥。双面打磨,用植物油遍涂表面,再用芨芨草的茎部细细打磨平滑。写样。上版。刻版。刷印。关于雕版印刷发明的时代汉代说范文澜、马衡六朝说法拉古伯里、荷兰兰戴闻达、日岛田翰隋代说明陆深河汾燕闲录引历代三宝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二十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唐代说五代说是雕像?还是雕版?雕版印刷发明的时代确凿而没有争议的史料最有力的实物证据历代刻书概况唐五代两宋辽金元明清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