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写作写作写作专项突破七写作专项突破七 一材多用一材多用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绝大多数学生因为社会阅历浅,加之平时又局限在很小的生活圈子里,积累的写作素材本来就不多,写起作文来往往无话可写,压力很大,这时该怎么办呢?一材可以多用。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它表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座山,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同样的道理,对同一作文素料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对同一作文素料变换思考角度以后就可以运用到不同的作文中去。也就是说一材可以做到多用。(一)选好使用角度让创造为你拐一个弯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华盛顿邮局里,每年都会有很多无法投递出去的邮件,而清理它们的办法只有一个:销毁。一天,一个小伙子来到邮局,他对工作人员说,希望免费代邮局继续送这些邮件。接下来,这个小伙子就骑着一辆自行车开始在华盛顿的大街小巷寻找这些邮件的收件人。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一无所获,但小伙子没有放弃。突然有一天,一个老者叫住了他,让他帮忙送一封急信到另一个地方。而这位老者之所以选择他,正是被他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动。由此,小伙子创造了他中途拐弯的行业开办了速递公司。他,就是美国家喻户晓的“速递大王”乔治肯鲍尼。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阅读这则材料之后,可以寻找多个切入点去立意或确立论题,然后筛选出最佳立意。1从创新的角度,适用立意或论题:创新是根本的超越;创新能改变命运;伟大的创造源自于平凡的工作;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2从面对困境的角度,适用立意或论题:面对挫折,永不放弃;坚持不懈,开辟一片新天地;学会拐个弯,便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困境使人生智。3从生存压力的角度,适用立意或论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存压力越大,生存技能越强;成功与失败仅一步之遥,要把握机遇。4从无私助人的角度,适用立意或论题:无私奉献,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有了多角度的多种立意之后,再结合其具体材料找到最佳使用方向,为我所用:话题1拐弯面对成功的十字路口,向前走未必能抵达目标,这时我们应该换个方式,拐个弯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曲径通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邮局的信件无法寄出,只好销毁,这是常人走的直行路;而乔治肯鲍尼却换个角度思考,并抓住了这里面的商机,最终获得了成功。所以,成功与失败只在一念之间,笔直向前走或是拐个弯,结局大不相同。话题2创造迎来创新新天地;帮助别人,成就自己。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不要将你的心智与双手闲置,不要听凭死亡啮噬你的血肉之躯,既然上帝赋予了你生命,你就有责任使它最大限度地放射光芒,而你的武器,就是创造。只要你拥有了创造这一武器,并善于利用这个武器,你就能像乔治肯鲍尼一样,在人生的转折关头紧紧抓住机会,成就一番伟业。话题3竞争“速递大王”乔治肯鲍尼在“一无所获”之时,没有放弃,没有气馁,而是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另辟蹊径,成就自我。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有各自的生存技能,才使自然界开出千姿百态的生命之花。 地球上的万物之所以能繁衍不息、绵延不绝,在于生存竞争,在于创新创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历史长河中 ,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生存 下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去,同样在于生存竞争,在于创新创造。话题4坚持江河经过日夜的流淌与汇合,经行万里才聚合成海洋;土石经过千万年的积累沉淀,才有了今日让人惊叹的高耸。是的,只有凭着坚持不懈才有能力登上撷取成功的山崖。乔治肯鲍尼能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速递大王”,就是因为具有永不放弃的精神,而他也正是靠这种精神迎来了第一个顾客,从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二)运用使用技巧1把已知材料往话题或论点、主旨上“拉一拉、靠一靠”其实,有些看起来与题目关联不大的生活素材,经过巧妙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的艺术处理,就可以转化成作文的材料,为我所用。眼界一位非洲酋长去英伦三岛观光,回来后,别人问那里的情形怎样,酋长想了想,回答:“那里的人都说英语,连小孩子也在说。”这就是眼界。这位非洲酋长的眼界很狭小,只看到眼前。有一次,哲学家池田大作问历史学家汤因比:“如果您可以选择出生的时间和地点,您怎么选?”汤因比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愿意在公元元年出生在欧亚大陆的交汇点。那时古埃及文明、欧洲文明与亚洲文明在这一区域汇聚并扩散到全球,亲历期间,可以准确地观察到各种文明形态对世界的影响。”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汤因比不愧是大师,眼界超越古今,凝注于历史的苍茫之处。话题1眼界与价值有一位非洲酋长去英伦三岛观光,回来后,别人问那里的情形怎样,酋长想了想,回答:“那里的人都说英语,连小孩子也在说。”酋长说得并没有错,他所注意的只是这些,其他的或许被忽略了。这就是眼界。正像鹰即使高翔万里,看到的也只是地上的兔子,而金龟子眼里只有草原上的粪球。法布尔曾详细地记述过圣甲虫兴高采烈地搬运粪球的盛况。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眼界决定了价值取向。站得高,看得远,是民间对于豪杰人物的赞誉。事实上,豪杰人物即使逼仄于别人的屋檐之下,心胸照样怀抱天下。刘备种菜的时候,不是被曹丞相窥破了英雄真相吗?话题2眼界与成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不堪风雨来袭的茅屋里,杜甫发出了这样的呼喊,他了解“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痛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因为蓟北的收复而“漫卷诗书喜欲狂”。他眼界高远,喜欢登高,喜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瞻远瞩,所以他写就了不朽的诗篇我们拥有广阔的人生舞台,应该立足当今,放眼未来,去获得成功。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话题3打开眼界天鹅赖斯,她没有白皙的皮肤,没有惊人的美貌,没有显赫的出身,但9岁那年被父亲带到白宫美国总统的办公桌前拍照留念时,就显示出非凡的眼界:“总有那么一天我会在这里面工作的!”为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她牢记父亲的话:“即使你在餐馆里连一个汉堡包都买不起,你也仍然可能当上美国总统。但无论怎样,你必须付出两倍的努力才能和别人一样优秀。”若干年后,她成了美国国务卿。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要打开眼界,拥抱世界,奋发图强。这样,个人才能成功,国家才能富强。话题4长远与短视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在生活中,有些人放不开眼界,把自己关在心灵的监狱里。有的人不喜欢自己的职业,那么这一职业就成了他的冬天;有的人不喜欢自己的竞争对手,那么人家的一点点成绩就成了他无法忍受的酷刑。其实如果你正经受严寒,那么春意已经离你不远;如果你正付出,那么花红柳绿会向你绽放笑颜;如果你在极其困顿的时候仍然有放眼未来的眼界,那么你收获的会是一个阳光明媚、姹紫嫣红的春天!2针对不同论题,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已知材料中的某个方面每个材料,可以同时证明各种不同的论点。考生在引用时针对不同的论点可以有意识地选取材料中的有用部分,适当地加以渲染扩充,其它部分就可忽略不计。这样同样可以达到一材多用的目的。 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 伟大导师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在数十年的时间内写完了经济学的扛鼎之作资本论。每天清晨马克思都早早地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门前等候开门。在近十年时间里几乎读遍了图书馆所有的经济学参考书。伦敦冬天阴冷,马克思一边读书,一边抖动身子来抵御寒冷,久而久之,水门汀下磨出了“马克思脚印”。为了节省时间,他有时连午饭都不吃。长期的坚持,终于才完成了这部鸿篇巨著。这个例子从不同的角度看至少可以证明以下几个论点: 拼搏、奋斗是成功的原因;坚持不懈是胜利的保证;珍惜时间是事业上前进的关键;不断的积累是辉煌大厦的基石。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如果想用它证明上述某论点时,就可以根据论点的需要多叙述一下跟论点有关的那部分材料。譬如文章要论述时间的重要,那么就可以在马克思一早就等图书馆开门,有时连午饭都不吃这方面多叙述一点;譬如要证明不断积累对事业上的作用时,我们就可以在马克思近十年的时间里几乎读遍了图书馆所有的经济学参考书,做了大量的卡片这一点上多叙述一点,等等。再如,用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来写关于自信话题的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必须突出詹天佑是如何“自信”的;要用它来写关于不崇洋方面的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必须突出京张铁路是如何在外国人的嘲笑声中修筑起来的;而要用来写聪明方面的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必须突出京张铁路的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3挖掘材料深度或稍微调整角度(1)由结果到原因考生手中的素材往往是具体的事例,而这些事例告诉考生的只是一些事情的结果。如果考生面对那些结果多问或多想几个为什么,也许一个简单的素材,就会生发出众多的内涵。 袁隆平这个人物,很多考生只知道他在杂交水稻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然而,如果考生能对这样一个结果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这个事例可以运用在很多方面。请看下面两个文段:袁隆平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关于自花授粉水稻杂交无优势”的经典理论这个科研的圈,经过多年不断探索研究,终于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开发出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的杂交水稻。走出那个“圆”苑囿,将带来社会的进步、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将推动历史的发展。 (圆与多边形)为了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为了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年入古稀的他,依然奔走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间。七十多岁的袁隆平依旧在自己的跑道上迈着矫健而执著的步伐。对于他来说跑道没有终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跑的体验)这两位考生以袁隆平获奖这个结果寻求其原因,并追本溯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由现象到本质现实生活中考生对自己储备的素材往往只看到现象,没有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深入分析其本质,在考场上写作时往往觉得“无米下锅”。其实,就一则普通的素材而言,考生若能以变化的眼光和发散思维的方式去分析种种现象,往往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苏轼这位历史人物,考生们无论从教材还是从课外资料中都对他有所了解,然而,只有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的考生才能在写作中把这个素材运用得游刃有余。请看下面几个文段:苏轼在饱受打击和屈辱后,忘却所有的失意和痛苦,铭记的却是世间的真情和美丽,不然,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洒脱?(铭记与忘记)在赤壁,孟德低吟悲歌,周瑜谈笑风生,而苏轼的故国神游才最潇洒,白发与月光相辉映,浊酒与江涛相融汇。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生命在遭遇苦难时仍应高扬精神的旗帜。(纪念)生命中,我们常常忽视自家门前的栀子花而徒然想象邻家的繁花满园。提到苏轼,你想到的定是他的文采豪情,佳作美名,相形见绌的是自己生命的苍白渺小,然而你忽视了他生命中的伤痛、苦涩和悲哀,同时也忽视了属于你的栀子花。简评:这三篇作文的立意各不相同,其中文段一、二是话题作文,文段三是材料作文,但它们都拿苏轼说事,苏轼虽饱受屈辱却奋发有为的事例被用得“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收到了“以一当十”的效应。(3)由普遍到独特面对众人熟知的素材,考生要避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现象,就必须以独特眼光,寻求新的突破,获得新颖独到的思想见解,“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只有这样才会收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效果。荣获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的邰丽华。不少考生在引述这个事例时大多描述的是主人公的坚强,而一位考生在作文中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入手: 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命运并没有特别眷顾她,我们无法想象,陷入无声世界的她在艺术生涯中经历了多少磨难,但是她却说:“我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社会给予我的已经很多很多了,我一直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演绎我的节目。”可以说,正是这份感恩之心塑造了她的至纯至美,从而雕琢出了心中的天使。(雕琢心中的天使)(4)由聚合到发散根据不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取用同一事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是一种眼光和能力。信息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写作素材,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生人人手中都握有“金碗”。比如,从2002年到2008年,央视的“感动中国”栏目,每年推出的新闻人物,到目前为止已有六十位。这些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感人事迹又有生动细节,如果考生们把每个人物从三到五个角度分析的话,那么,一个考生实际上就已经掌握了一二百则素材了。用那么多的素材去应对一篇高考作文不是绰绰有余吗?就如古人所说,“而当其必需,则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有了这种把“粪土”转化为“金玉”的能力,我们就不用再端着金碗仍叹息欲炊而无米了。总之,风景美,在于发现;人情美,在于感悟;文字美,在于运用;材料美,在于挖掘。“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考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只有善于挖掘、激活思维,方能“惊退万人争战气,衔得锦标第一归”。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1.(20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运思训练运思训练(1)确定立意角度 :_(2)确立中心思想:_(3)确定文体:_(4)拟写标题:_(5)拟写开头:_(6)拟定题材:材料一_材料二_材料三_材料四_(7)拟写结尾:_2(2010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要求: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运思训练运思训练(1)确定立意角度 :_(2)确立中心思想:_(3)确定文体:_(4)拟写标题:_(5)拟写开头:_(6)拟定题材:材料一_材料二_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材料三_材料四_(7)拟写结尾:_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老王年过半百了,朋友劝他早上起来跑步锻炼身体。刚跑了两天,有人说,老年人跑步损害膝关节,你还是游泳吧;刚到江里游了两天,有人说,江水污染那么厉害,你还是打太极拳吧;刚打了两天太极,又有人笑话他说,你笨手笨脚不协调,还是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唉,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呢?老王为难地想。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运思训练运思训练(1)确定立意角度 :_(2)确立中心思想:_(3)确定文体:_(4)拟写标题:_(5)拟写开头:_(6)拟定题材: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材料一_材料二_材料三_材料四_(7)拟写结尾:_4请以“坚守信念”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运思训练运思训练(1)确定立意角度 :_(2)确立中心思想:_(3)确定文体:_(4)拟写标题:_(5)拟写开头:_(6)拟定题材:材料一_材料二_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材料三_材料四_(7)拟写结尾:_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语文语文祝祝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