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4页
第2页 / 共74页
第3页 / 共7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第5页 / 共74页
第6页 / 共74页
第7页 / 共74页
第8页 / 共74页
第9页 / 共74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性别社会化性别社会化柳莉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性别与性别气质性别社会化社会化与性别社会化生命周期中的性别社会化性别社会化的研究性别与性别气质SexSex:生理性别:生理性别/ /性别的生理属性性别的生理属性/ /性性社会学家一般使用sex这一术语来指定义男性和女性身体的解剖学的和生理性的差异。 GENDERGENDER: 社会性别社会性别/ /性别的社会属性性别的社会属性/ /性别性别性别的社会属性就是以文化为基础、以符号为特征来表达的性别行为,它由语言、互动、文化符号等文化要素构成,并形成具有共识的社会标准。 社会性别关系到社会建构出来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概念。它并不一定是一个人生理性别的直接产物。 女性气质(女性气质(feminine/femininity feminine/femininity )是相较于男性气质而言的。它是指女性应当具有同情心,令人感到亲切,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虽然女性气质的内涵不断变化,但固有的内容包括三个成分:与家庭或关系相关的一切;温柔,爱整洁,依赖男性;以及与一切与男性气质相对立的特征。 男性气质男性气质 (masculine/masculinitymasculine/masculinity) 是指男性应当具有成就取向,对完成任务的关注或行动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男性气质固化和稳定的内容至少包括三个成分:地位、坚强和非女性化。 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gender stereotypes) 这种稳定的、固化的和两性对立的性别气质被称作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 。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文化建构,它是形成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基础。性别社会角色:社会依照人们的生理性别将某些社会责任和权利交付给男性和女性,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如家庭制度中的两性劳动分工,母亲角色和父亲角色分别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和权利。“好母亲”或“伟大母爱”的期望性别认同(性别身份或性别同一性):性别气质与第一性征的一致性状况,是个人对所属性别群体相对稳定的理解和认知。人们在认识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也理解和认识了他们的社会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是人们对于自身作为某一性别存在的确认。社会性别社会化二个例子。社会化社会化& &性别社会化性别社会化社社会会化化: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联系个人和社会的必要环节,它是个过程,常常被称为社会化过程。社会化阶段主要的社会化中介初级社会化家庭次级社会化学校、同龄群体、组织、媒体、工作场所性别社会化:性别社会化:简单地说就是也就是在家庭、传媒等社会中介的协助下,习得社会性别角色,即学习如何做个男人或女人的过程,它从人一出生就开始了。其内容涉及性别期望、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 社会通过各种手段教化个体有关性别规范和相关的象征意义,个体同样加入到这一过程中,学习和使用性别规范和其象征。社会性别的社会化社会性别的社会化这一思路明确区分了生物性的生理性别与社会性的社会性别,婴儿出生时就有了前者,随后发展出后者。通过与初级和次级社会化中介的接触,儿童逐渐将被认为与其生理性别相符的社会规范和期望加以内化。社会。社会性别差异不是由生物学所决定的,而是文化的产性别差异不是由生物学所决定的,而是文化的产物。物。根据这种观点,之所以产生社会性别不平等,是因为男人和女人被社会化为不同的角色。,是因为男人和女人被社会化为不同的角色。生命周期中的性别社会化生命周期中的性别社会化生命周期也叫生命历程,是指一个人由出生到死亡的全称,是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展现的生活道路。重要的生命事件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经历的生命事件多与社会活动相联系,以就学、就业、晋升等为主要线索。女性经历的生命事件多以家庭活动为主要线索,婚姻、生育等事件比就学、就业显得更重要。1、婴儿期和儿童期的性别社会化中介:家庭方式:模仿性别差异:鼓励女孩模仿母亲的行为,限制男孩模仿母亲的行为2、青春期中介:家庭、学校、传媒、同龄群体事件:月经、遗精性别差异:女性的性别认同,充满自卑感,女性的双重标准(社会的普遍规则与“女人味”)3、成人期职场、生育有关的性别社会化。差异:男性与职业成就等的社会角色期望;女性与生育、养育、母亲身份相关的社会角色期望。4、老年期社会对两性的老化有不同的反应:女性失去吸引力,男性更加吸引力。“更年期”:贬低老年女性的生命价值。性别社会化的研究性别社会化的研究(一)父母与成年人的反应有研究者所做的关于母婴互动的研究揭示了,即使父母认为他们对于男孩和女孩的反应是一样的,其实也是有差异的。 “在一个仲夏晚上准备洗澡的时候,父亲山姆坐在育婴室金色的毛绒地毯上和小宝宝玩。山姆伸手拿了宝宝的泰迪熊,慢慢地有节奏地朝着宝宝拍它,并轻轻地说:泰迪熊来啦。泰迪熊来看宝宝了。来,瞧瞧泰迪熊,它想来和宝宝玩呢。宝宝高兴地咯咯笑,张开手臂去抱迎面而来的泰迪熊。在隔壁,另一位父亲和另一个宝宝也在育婴室的地板上玩。父亲约翰抓住宝宝的泰迪熊,让它以快而有力的动作坚决地向宝宝走过去,假装吼着:泰迪熊来啦!泰迪熊来抓你啦!最好赶紧在他抓到你之前先抓住它!宝宝因这个挑战兴奋得直尖叫,伸出手去,扑在成为他俘虏的泰迪熊身上打着滚。”婴儿的社会性别习得几乎可以肯定是无意识的。在孩童能够准确地标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之前,就已经收到了一系列前言语的暗示。 到了两岁,孩子就会对社会性别的涵义有了一定的理解。他们知道自己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并且通常也能准确地为别人归类。不过,一个孩子要等到五六岁,才会知道一个人的社会性别是不会变的,每个人都有一种社会性别,而女孩和男孩之间的生理性别差异则有着解剖学上的基础。 (二)媒体小孩子们接触到的玩具、图画书和电视节目往往都会强化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之间的差异。 1、玩具2 2、电视、电视男性占据了大部分的角色,而且电视中的男性和女性通常是按照性别刻板印象的方式刻画的。男性表现得更具攻击性、 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通常将他们刻画为拯救其他人脱离危险和痛苦的环境 。女性被刻画为惟命是从的、不积极的角色。男性有更多作为也获得更多回报,而女性角色的行为通常不重要。9岁女孩痴迷相亲节目岁女孩痴迷相亲节目 称要找称要找“高帅富高帅富”在家看电视,9岁女生小雨(化名)最着迷的不是动画片,而是相亲类节目。昨天,小雨妈妈张女士致电记者称,女儿长期与爷爷奶奶一起看相亲节目,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要是错过了一期,非要在网上看重播视频。”张女士担忧地说,相亲节目涉及一些成人话题,这对女儿的成长不利。近几年,一些电视台的相亲节目较为火爆,从小雨7岁时起,爷爷奶奶就成了这类节目的忠实粉丝。每次爷爷奶奶看此类节目时,小雨就在一旁“陪看”。当爷爷奶奶谈论博士女嘉宾时,也会对小雨说:“你要向她学习,女孩子一定要有高学历。”爷爷奶奶还会分析男嘉宾的失败原因:性格不好,长得太矮,家境不好。久而久之,小雨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婚恋观”。张女士说,有一次带女儿吃自助餐时,女儿竟然与她讨论“现在的女生都喜欢高富帅”。张女士说,女儿小小年纪,尚未接触爱情,但却已受到“高富帅”这样择偶标准的熏陶,太早熟了。为此,张女士多次与公公婆婆交涉,要求他们不要当着小雨的面看相亲节目,但因为张女士和丈夫工作太忙,家里电视依然经常播放相亲节目,有时候小雨还会主动要求观看。近日记者走访市内多所小学,随机调查153名三至四年级学生,发现四成学生都看过电视相亲节目,其中两成学生认为这类节目很好看。在这两成学生中,超过半数是受祖辈“熏陶”迷上这类节目的。四年级男生晓俊坦言,相亲节目比动画片有意思,“看了我才知道,女孩子都喜欢事业有成的男生,学习成绩好才会有女生喜欢。”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家梅志罡教授说,现今的娱乐节目对青少年的婚姻观、价值观等都有一定影响。在孩子观看节目时,家长有必要给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2、故事书传统的童话故事,和更多的写给儿童看的现代故事一样,充斥着性别的刻板印象。在许多童话里,被动的女性是特别理想的。迪斯尼上映的儿童卡通片,如“小美人鱼”、“美女和野兽”和“阿拉丁”,看起来为女性提供了更为积极的角色,但是,更详细的审查之后,发现它们只是重复了旧的叙事情节,即无私、美丽的女孩得到她们几乎不认识的王子的爱作为报偿。30多年前,莱奥诺雷韦茨曼和她的同事们(Weitzman,1972)做了一项研究,分析了一些最流行的学龄前儿童书籍中的社会性别角色,并发现了这方面一些明显的差异。在故事和图画中,男性比女性扮演的角色分量要大得多,比例高达11比1。而如果考虑动物中的社会性别认同比,则比例更达95比1。男性的活动与女性也不一样。男性从事更具冒险性的探索,进行户外活动,要求独立和力量。而在出现女孩的地方,就会被描绘为被动的,基本上限于室内活动。女孩为男孩烧水做饭、洗衣扫地,或者就是等着他们的归来。故事书里所体现的成年男人和女人也基本如此。在所分析的书中,没有一位女性在家庭外面有一份职业。与此相反,男性都被描绘成战士、警察、法官、国王等等。卡通片里的人物同样提供了性别化的模板。在一项研究中,人们发现男性角色出现得更为频繁,并被放在一个更突出的地位,说话明显地多于女性角色。女性角色更多地表现为具有魅力、充满感情并关注人际关系。更晚近的研究表明,情况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儿童文学的主体基本上还是一样。怪物史瑞克颠倒了人们心目中关于王子与公主的经典形象。3、语言、语言儿童学习到的符号,比如男孩、女孩、男人、女人、爸爸、妈妈帮助他们范畴化,从而构建对性别最基本的理解,并引导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关角色语言在儿童对性别学习中的问题是语言中含有对性别的内在偏见。这种偏见反映了蔑视女性和文化的性别刻板化。大多数父母在试图改变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时,并不只是简单地让女孩看起来更像是男孩。他们是想培养一些女性特质和男性特质的融合产物。他们希望让男孩对他人的感受更加敏感,有能力表达关爱,而女孩则被鼓励主动寻求机会去学习和自我改进。所有的父母都发现,很难挑战既有的社会性别所有的父母都发现,很难挑战既有的社会性别习得模式。习得模式。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科目: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科目: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四个论题:四个论题:1、就你本学期某一次课所学内容(参政、法律、就业、传媒、妇运、政策、伦理),谈谈你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与思考。2、举例说说你在学习、生活及婚恋上遇到的与性别相关的问题。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以下问题的认识:目前我们在性别平等追求道路上面临的困境或阻挠有哪些?该怎么办?4、本学期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这门课程是否带给你观念上的转变?这些转变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答题要求:答题要求:1、以上四个论题任选两题作答,每题50分,共100分。2、请在答卷上注明答卷人姓名、性别、学号、所在学院。3、结合本课程各讲座内容,不抄袭,不写空话、套话。4、层次清楚,标点正确,尽量不写错别字。5、手写版、电子打印版均可。论文提交时间和地点:论文提交时间和地点:时间:2014年12月4日(第13周星期四)晚18:30之前地点:1区1教302教室。注:没有按时提交论文的同学作缺考处理。注:没有按时提交论文的同学作缺考处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