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题试题12023 北京房山初一(下)期末语 文本试卷共 12 页,共 100 分。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一、基础运用(共 12 分)2023年5月31日,北京科技周圆满落幕。在科技周期间,系列科普活动备受同学们关注。为了营造“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班级准备开展“致敬科技追梦者”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活动一聆听科技工作者的心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他们是“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科学巨擘钱学森,他们是“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的天下粮仓守望者袁隆平,他们是“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用医药造福世界的屠呦呦,他们是“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他们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锲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呵护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成长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瞩目的科技成就。放眼未来,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家精神也应薪火相传薪火相传。青年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追询先辈足迹,抵力奋进,定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1有同学对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 分)A“锲”应读为“qi”B“瞩”应读为“sh”C“追询”应写为“追寻”D“抵力”应写为“砥砺”2“薪火”一词取自成语“薪火相传”,原意是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结合文段内容,你认为“薪火”在这里的意思是_。(2 分)3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上联:_勇创科学奇迹下联:赴汤蹈火共谋民族_A.忠心耿耿兴旺B.呕心沥血复兴C.呕心沥血兴旺D.忠心耿耿复兴活动二走进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甲】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中国科技馆在奥林匹克公园发展壮大,在安华桥畔萌芽成长,秉持“体验科学、启迪创新”的理念,保持“至臻至谨、同创同心”的精神,形成了独特的科普魅力【乙】在这里,可以感受科学原理的美妙,惊叹技术应用的巨变;探秘精巧机器的神奇,体会世间生命的多彩;领略前哲探究的历程,放飞科技创新的梦想4【甲】【乙】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甲】、【乙】,B.【甲】,【乙】,试题试题2C【甲】、【乙】。D.【甲】,【乙】。5根据语境,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2 分)修改为:_活动三感悟科学家精神6在以“感悟榜样精神,汲取奋斗力量”为主题的科学家精神“思享会”上,同学们争相发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下面四位同学发言时所用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老一辈科学家以身作则,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进。B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暴风雨”常常如约而至,唯有拥有坚强的意志和远大的志向,才能创造奇迹。C中国科技工作者们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心中有国家,眼里有使命,在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斩关夺隘,成就辉煌。D面对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静心笃志,甘坐冷板凳,肯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从而不断取得重大成就。二、古诗文阅读。(19分)(一)默写(共 5分)7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 分)8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1 分)9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1 分)10 游山西村中的“_,_”表明了诗人虽遇挫折,却心存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2分)(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1-12 题(共 6 分)。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1 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多层含义。首先表明_的哲理思考,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浮云”最早出自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为无实际意义的事物;李白在送友人中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用“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在本诗中,诗人借“浮云”指_。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及诗人后来实行变法,与保守派坚决斗争的史实,本诗可说是战斗的宣言,表明作者在政治上有_的精神(3 分)12陈子昂在登上幽州台后“怆然而涕下”,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落泪的原因。(3 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3-15 题。(共 8 分)试题试题3活板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链接材料】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注】鉴:镜子。平:将镜面铸成平的。仍:重复,屡次。复量:斟酌,测量。13阅读活板和上面的【链接材料】,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唐人尚未盛为之B火烧令坚C自冯瀛王始印五经D故令微凸其印为余群从所得用讫再火令药镕其印自落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14下面对活字印刷术“活”的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每字为一印”且按韵分别存放,排版时取用“活”。B字印数目“活”,可以应对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所有字都能找到。C“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统筹用板,提高效率,体现了印刷过程的“活”。D“以手拂之,其印自落”体现拆版的“活”。15 活板作者逐层说明活字印刷术从_、排版到印刷的程序。排版的程序包括设板、冒板、_、_、平板,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程序严谨,考虑周密;【链接材料】中古人制镜,要使照出来的人脸和镜子大小相称,匠人们需要“_”,因为古代匠人的用心,才有了制镜工艺的精巧。(4 分)三、名著阅读(5 分)16在阅读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的过程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明。(100字左右)四、现代文阅读(24 分)(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 17-19 题。(共 7 分)材料一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 2.5%,其中 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试题试题4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 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 0.26%。这些数据表明:材料二在我国,小到个人的生活用水,大到工业、农业等方面都存在大大小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406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22吨,是发达国家的5到 10 倍。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高达 20%,每年浪费水达 100 亿吨以上。近年来,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全国每年排放污水高达 360 亿吨,除 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 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全国9.5万公里河川,有1.9万公里受到污染,0.5万公里受到严重污染。由于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平衡受到破坏。一方面造成水源减少,一些地区连年干旱;另一方面一些地区连年出现洪涝灾害。干旱和水灾都给工农业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材料三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确定每年的7月1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从 1994 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 3 月 22日至 28 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确定让人们都来关心并解决淡水资源短缺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并要求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开展相应的活动,提高公众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2023年3月22至28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17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 分)18阅读材料二,我们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有:_,_,_。(3 分)19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中国水周”主题学习活动,请结合三则材料和我们的生活实际,仿照第 36 届“中国水周”的主题词,拟写一条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的主题标语。(2 分)(二)阅读登“天眼”的老人,完成 20-22 题。(共 9 分)登“天眼”的老人马步升一路有雨,雨不大;一路有风,风亦不大。这是春雨春风,正好不热不冷。从贵阳出发,颠簸几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中国天眼广场。要去观摩中国天眼了,公告牌介绍得很清楚,从这里到达中国天眼的位置,共需攀登 668 级台阶。抬望眼,一道木质台阶如天梯,一阶阶盘旋而上,直达云雾深处。平地观山,视角所限,阶梯如一块块木板,搭在陡坡上,看不出阶梯之间的层次。依旧是风,依旧是雨,在春雨春风中,在绿树掩映中,映山红围绕阶梯,挂满山坡。前天,我的腿部肌肉严重拉伤,平地行走已是勉力而行,这么高,这么陡,还有这湿滑的阶梯,能够攀登上去吗?我心里嘀咕起来。吵吵嚷嚷中,一个旅行团出现了,全由老年人组成,有男有女。看样子,年纪最小的也是古稀之年试题试题5了。他们在阶梯前集合完毕后,女领队介绍了阶梯的情况,无非是有多高,有多陡,有多湿滑。她建议大家自由选择,量力而行。画外音很明白,“在下面看看,不要上去了”。有几个老人不假思索大声说:“上!这么远的路,专门为看中国天眼而来,干嘛不上?”一些老人互相商量了一会儿,表示也要上去。还剩几个老人,抬头望几眼阶梯,低头思量一会儿,摇摇头,摆摆手,显然是放弃了。这时,率先表示要登山的一位老人往前几步,站在这几位老人面前,伸出一根手指,点着他们说:“你,今年才 76!你,今年刚满 80!你,在我面前,还是个小毛头,才 71,我都 86 了!千里迢迢来是为什么?这个团队我年龄最大,我落下过一场活动吗?”所有的老人几乎同时愣了一下,然后互相看看,好似集体犯了错误。一位老人举起一只拳头,喊了一声:“上,都上,不到天眼非好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回头嗔道:“什么时候都改不了你那大男子主义。别忘了,不管出门还是在家,都是我在照顾你!”刚才说话的老人马上改口高喊:“不到天眼非好女!”这对老夫老妻的幽默引来大家一片笑声。说话间,老人们开始登山了,那个自称年纪最大的老人,健步走在最前面。我想看看老人们到底能否爬上山头。俗话说“老者不以筋骨为能,八十黄忠不服老”,这让无数垂暮之人心生豪情。但不服老,只是态度,身体情况还是得实事求是,爬高争胜,毕竟是一桩体力活儿。起初,我跟在老人后面,上到大约 200 个台阶的平台时,大多数老人开始休息。刚才他们在决定上山与否时,我也在场,一路上,他们不时瞥我一眼。我估计他们要到此为止了,怕他们难堪,便甩开他们先往上走。台阶确实陡峻而湿滑,一脚踩上去,必须踏稳了再举步。爬到后来,每上一阶,都要举全身之力。漫山的青松翠柏环绕,细雨打在树梢,如旷野遥远的软侬私语;轻的风,细的雨,呵护着野花野草;最是那映山红,花枝轻柔,花朵潮红,似乎懂得自己正是人们心仪的美丽。被夹持在树木花草间的木质台阶,好似恢复了生命,风雨中,在脚下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而传来人语,在风雨草木的过滤下,续续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