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 8 个生字及新词,认读 2 个字 2、能用“匆忙忙忙”和“毫不示弱”造句。 3、能叙述“郑人买履”的故事,表演鹬蚌相争 。 4、知道这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懂得不要墨守成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知道这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教学难点: 懂得不要墨守成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利的道理。 查阅资料:两则寓言的原文。 板书设计: 26 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鹬蚌相争 量尺码忘 鹬啄 | 蚌夹 取 -宁信尺码 ,不信脚 被捉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郑人买履 的故事,理解内容,懂得不要墨 守成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醒课题。 1、齐读课题 寓言二则 2、我们学过那些寓言?简洁说说内容。 “寓言”?“则”?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利用字典或生字表读准字音。 2、读一读(小黑板)集市 郑人买履 匆忙忙忙 尺码 宁 问: “郑人”指哪的人?“履”?“尺码”指什么? 3、同桌互读,检查读书正确、流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生朗读,其他人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再读思索: 这则寓言先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 (事情进展挨次) 3、用自己的话讲这则故事? 4、读寓言故事。 5、郑人能不能买到鞋?为什么没有买到鞋呢?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小组争论) 四、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 2、表演故事,以小组为单位。 五、 课堂小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其次课时 教学要求:学习寓言鹬蚌相争懂得两人一味相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醒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一读 鹬蚌相争 毫不示弱 啄 夹 鹬 蚌、啄、夹各是什么意思? 3、同桌互读,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生读课文,其他人思索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讲故事。 3、有感情朗读。 4、你认为鹬和蚌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 5、 争论: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假如你是渔夫会怎么想?被捉后得鹬和蚌又会怎样想? 四、练习。 1、 朗读课文。 2、小组表演课本剧鹬蚌相争 五、小结。 学完课文,谈谈体会。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2、理解句意,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 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根底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设疑猜谜: 稀奇奇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 (打一物) (鞋子) 同学们,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关古代鞋子的故事: 郑人买履 。 2、请学生起来介绍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郑人买履 时,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答复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怀疑之情。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学生自读,画出并把握文中的生字词 4、试着翻译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找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2、在班上争论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应沟通 1、重点词语解释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 无自信也 2、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 ,即用读音一样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找出以下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2)反归取之 3、一词多义 度(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之(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 而(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4、特别句式 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构造 何不试之以足倒装句 五、疏通文义 理解句意 讲故事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六、分析课文 A 最能表达郑人思想性格的句子在哪里?并反复朗读。 B 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郑人特点?试各举典型一例作答。你怎样对待郑人? C 这则寓言挖苦了怎样的人?今日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挖苦那些做事不留意从实际动身, 教条主义的人。 )(告知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 而要留意一切从实际动身, 以免消失不应当的失误。) 七、兴趣作业: 1、课文翻译一遍;背诵寓言。 2、假如你是卖鞋的人,你会对这个郑国人说些什么呢? 郑人买履课堂练习 姓名班级 1、重点词语解释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 无自信也 2、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 ,即用读音一样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找出以下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2)反归取之 3、一词多义 度(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之(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 而(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4、特别句式 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构造 何不试之以足倒装句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 利用工具书及书下解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 在熟读的根底上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 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在熟读的根底上感悟寓言的寓意。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熟读感悟,联系生活实际深化理解。 教具: 投影、书、课外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刻舟求剑这则寓言,谁能说一说,这则寓言告知我们什么道理。生答复 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一则文言文寓言小故事郑人买履 。 齐读课题。 这则寓言的是韩非子, 谁能介绍一下你预习到的关于他的一些事。 生答复 二、理解课文 (一)读准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同学们现在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读不准的字音标出来。 订正字音 度 du 度 d 2、学生再读课文, 留意那些你把握不准的字的读音。 3、指名读课文,纠音, 4、齐读课文,读出停顿 (二)、再读课文,读懂理解 1、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书中给的译文, 结合译文, 以小组为单位一句一句相对应的来理解课文。把你们小组有争议的地方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咱们全班共同讨论一下。 2、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提出有争议的或不懂的。 3、生一句一句的翻译课文。 4、用自己的话讲晕则寓言故事。同桌互讲,全班讲。 三、感悟寓意 1、争论:为什么郑人买不到鞋? 引导理解寓意,有道理即可。 适时板书:不知变通,墨守成规,不讲实际 2、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 3、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4 教材简析: 课文借一个宁可信任尺码而不信任自己的脚的人, 讥讽墨守成规、 迷信教条而不敬重客观事实的人。故事生动好玩,言简意赅,用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课文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预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洁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缘由。前后两局部的内在联系都很严密。用对话来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引发思索。 教学目的要求: 根底学问: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本技能:能借助解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过分拘泥于形式,要注意实际。 教学的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 除了连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 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 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难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预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背诵古诗、词、文言文。进展南北对抗赛,讲解规章。 一、导入新课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两篇文言文,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吗? (学弈 两小儿辨日) 学了这两篇文言文,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结:正犹如学们所说,它不但告知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而且又让人能体会到其中的含蓄与幽默。 2、今日我们就要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小故事郑人卖履 。 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 (一)读准课文,整体感知 1 课文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同学们再来读一读,把字音读准,把握不准的标出来。 板书:读准 2 学生自由读 留意那些你把握不准的字的读音。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正音(吾 w宁 nng 度 du度 d) 再指名读 提示:有个字消失了 3 次,两个读音。你知道是什么吗?(度 du量长短;度 d尺码)为什么?(若不知道就留在理解时解决) 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读懂理解 1、过渡: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了,下面让我们认真地读课文。 同学们先想一想有什么好的方法, 能读懂了这个文言文的小故事? 板书:读懂 依据学生的答复相机板书: (1)结合解释; (2)运用所学; (3)反复朗读; (4)联系全文; 2、下面同学们就先自己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学习,难理解的地方标出来,然后小组沟通解决。 (1)学生自学 (2)小组沟通 3 把你们小组有争议的地方提出来,咱们全班共同讨论一下。 要求:他站起来发言时同学们要认真地听,假如你有看法想法,可以立即站起来给以补充、甚至谈出你的不同的见解。 哪个小组在理解的时候解决了这个问题? 随着学生的答复出示句子,重点讨论。 可能会消失的问题: (1)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2)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国有一个人想去卖一双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放在座位上。等到他走到集市上时,遗忘拿量好的尺码。) (3)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不得履。(他拿起鞋子,才说: “我遗忘拿量好的尺码来了。 ”于是,抓紧 跑回去拿底样。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买成。) (4)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 (他说: “我宁可信任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信任自己的脚。 ”) 解决争议的过程, 通过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小结运用学习方法进展学习 (争议解决了后) 4 刚刚通过读你解决了字同、音不同的问题了吗? 小结:看来深入得读就能解决问题! 5 哪个小组情愿来讲讲这个故事,其他小组认真得听,看他们和你理解得一不一样? (1)不一样。谈出来 (2)一样。再请同学讲一讲。 6 读书明理 (1)最终这个郑国人也没有买到鞋, 为什么没有买到?你们还想说些什么? (做事不能过分拘泥于形式,要注意实际。) (2)教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始终在思索一个问题,他回来没有买到鞋,就有人说他,假如这个人早些告知他不就买到鞋了? 引发学生思索看法学生再争论 小结: 可见这个人真是 “固执至极” 别人劝也听不进去。 看来文言文, 用字不多,却能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是“字字珠玑”(板书)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 3 个认读字,3 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比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背诵课文。 3.了解郑人这一人物形象, 理解 “做什么事都应依据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这个道理。 教材简析: 郑人买履 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消失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 它表达了一个宁愿信任自己的脚的尺码,也不信任自己的脚的郑国人的故事,挖苦了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敬重客观事实的人。 故事简短好玩, 用郑人的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课文分两局部,第一局部,表达事情经过,郑人因不信任自己的脚而返回家拿尺码,最终因“市罢”而“不得履” 。其次局部,借郑人与路人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缘由, 引读者深思。 前后两局部的内在联系很严密,用对话来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引发思索,提醒寓意。 教学重点: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比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 背诵课文。 2、了解郑人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做什么事都应依据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这个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郑人这一人物形象, 理解 “做什么事都应依据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这个道理。 教具预备: 1、预学单(见附录 1) 2、课件 设计总述: 郑人买履 一课, 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消失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 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 (20xx 版) , 小学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这样的: “诵读优秀诗文,留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而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教师在讲到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时提到: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表达小学与初中的连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生疏。 ” 依据这些要求,在设计郑人买履时,有一个中心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日学的是一篇文言文” , 所以我使用最多的一个方式就是诵读,通过自读、互读、抽读、练读、齐读等各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了解意思,品尝韵味。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给学生一些文言文学法的浸润,如要把古文读通顺、读出韵味来,要参照译文来理解故事,边想着意思边背古文会更简单背诵等。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了解 1.同学们,咱们今日要学习寓言二则其中的一则,这也是咱们小学阶段第一次学习文言文寓言,来,齐读课题。 2.师: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 “郑人买履”是什么意思?【解题】 生:郑国人买鞋。 师:你从课题哪个字读出了鞋子的意思?再好好读课题 3.师: 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 ,关于韩非子这个人与韩非子这本书,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 4师:知道吗,韩非子是韩国国公的儿子,他的父王却不认可他的政治主见,他就把自己的思想写成了韩非子一书,结果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大力欣赏, 韩非子这本书也成了历代帝王必读之书。厉害吧,那我们抓紧来读读他的郑人买履吧。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自读: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是一篇文言文, 教师建议大家肯定要多读几遍, 直到你觉得自己读通了才停。 2.正音:刚刚我巡察的时候发觉,这两个字音局部同学还有点问题,谁能来读给大家听?这一课还有一个很难的多音字,一起来读读。 【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把这几个字放回课文,读给同桌听听,留意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了。 4.抽读: 已经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了, 谁敢站起来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都像他那样读读,这一次,留意断句。 5.齐读:练好了?拿着书,我们一起来【读通句子】 大家每一个字音都读得很准, 课文读得很流利, 而且还读出了古文的一点点韵味。但是,把古文读流畅了,只是我们学习的第一步。 三、参照译文,读懂故事。 1.出金钥匙:要深入理解课文,我们还需要一把金钥匙,接下来,我们就用它来连续学习。 请同桌两人, 一人读古文, 一人读译文, 一人一句,读完以后,交换再读。明白了吗?开头。 2.预备好承受检查了吗?我来读古文,你来读译文,预备。 3.敢跟我换一换吗? 4.现在大家读懂古文的意思了吗?好,那郑人买履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请你先自己说给自己听听。我要抽一个同学。 【古文、译文互读,了解故事大意】 你把金钥匙用得很好, 故事讲得真清晰! 可是我有个小疑问想请教你, 课文里,这个字,为什么第一处读 du,后两处读 d呢?【浸润学法:古文中的多音字需要依据它的意思来确定读音。 】 四、梳理情节,提醒寓意 1. 你不仅会讲故事,还很会读书。他刚刚说,有个郑国人想买鞋,他做好了充分的预备, 古文中是怎么说的?我没有听明白他是怎么做预备的呢。 【梳理构造,指导朗读。 】 2.可是,意外状况发生了郑人“已得履” ,才突然想起自己“忘操之! ”于是只好给老板说郑人一拍脑门一跺脚,对老板说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里。 那他想了个什么法子来应对这突发状况呢?请把他的方法勾出来, 勾完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我们想法全都不全都。 3.是的,郑人“反归取之” ,结果却是 4. 这都是什么脑子啊,我满心怀疑地问 /这人也太笨了,我问问他:“何不试之以足?” 5刚刚我们的对话,在古文中也有,找到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预备起 6.故事读到最终了,郑人买到鞋了吗? 是的., “不得履” 。 【启发思维,提醒寓意。 】 郑人为什么买履而不得履呢? 这个“度”究竟有什么作用? 那郑人用“度”来买鞋这个方法对不对? 这就惊奇了,为什么文中的郑人用这个方法却没有买到鞋子呢? 也就是说,当时间条件不允许他回家取“度”时,就应当放弃原来用“度”买鞋的方法,而采纳另一个此刻的最正确方案,那就是试之以足。 7.看看,咱们班同学都比这个郑人会动脑筋,聪慧的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寓言要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是的, 大家说得都对, 描写了这样一个行为不行思议至极的郑人形象,其实是想借着这个小故事告知我们一个大道理, 和大家说得一样, 那就是做什么事都应依据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 8.现在,谁知道了郑人没买到鞋的真正缘由? 9.正是由于郑人的呆板不知变通, 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郑人买履的故事也传为了千古笑谈,慢慢的, “郑人买履”演化成了一个成语,当人们见到固执呆板,不知变通的人办事时,就说他是郑人买履。 【积存成语:郑人买履】 10.故事好玩吧,来,拿着书,再读这篇好玩的文章。这篇课文还要求背诵,敢承受我的挑战吗?看着大屏幕,我说一句,你背一句。预备。你们发觉背古文的窍门了吗? 是的,边想着意思边背,就不简单背漏了。不信,试试,郑人买履,起【浸润学法:边想着意思边背古文。 】 五、拓展阅读,温故知新 1.同学们真厉害, 这么快就把这篇好玩的课文背下来了。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古文, 古文读起来特别好玩, 教师这里还有一篇选自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同学们试试, 能不能自己把它读通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将课堂所得学以致用】 2.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 盼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多动脑筋, 随机应变,不要郑人买履, 也不要守株待兔。 同时, 也盼望同学们能在课外大量阅读,积存更多的中华经典。下课。 教学反思: 郑人买履 这篇课文的语文训练点许多, 我在课堂上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郑人、路人的一些动作、神态、语言,进展读写结合训练,而是以文言文为切入点,领着学生进展各种形式的读,借着诵读课文,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品尝文言文的韵味,学习读文言文的方法,也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与寓意。 通过不停的诵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比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背诵课文。 ”这一教学的重点目标也就水到渠成地达成了。而“了解郑人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做什么事都应依据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这个道理。 ”这一教学的难点也在梳理故事情节、 抓取重点语句品尝并朗读的教学过程很顺当地撕开了学生思维的口子,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索,继而到达了提醒寓意的目的。 同伴点评: 语文教学应当用课文教, 而不应当教课文, 每一篇课文的语文训练点有许多,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只需要以学定教,让学生一课一得即可。这篇教学设计的就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 抛开了读写结合、 课本剧表演等诸多训练点, 只抓文言文诵读, 使得学生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