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笙或排箫笙或排箫音乐协调音乐协调 尚书易经尚书易经提出提出“和谐和谐”观点观点哲学概念哲学概念 思维方式思维方式 中庸思想中庸思想 进入衣、食、住、行、中医、书法、进入衣、食、住、行、中医、书法、武术等所有文化形态。武术等所有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一团和气和和美美 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心平气和风和日丽一唱一和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1 1、在、在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关系上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 2、在、在人与人关系上人与人关系上主张和而不同,寻求人与人之间在保持差异主张和而不同,寻求人与人之间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达成统一与和谐。的基础上达成统一与和谐。3 3、在、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公正平等,寻求建立人人各得其所上主张公正平等,寻求建立人人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的大同社会。4 4、在、在人的身心关系上人的身心关系上主张加强修养,实现自我身心和谐。主张加强修养,实现自我身心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宇宇 宙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雄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选自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礼礼之之用用,和和为为贵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礼记礼记礼运礼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而患不安。 孔子孔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安身立命安身立命安贫乐道安贫乐道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身心内外的和谐人身心内外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当今世界潜伏的危机当今世界潜伏的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1 1、谦和友善,与人和谐相处。、谦和友善,与人和谐相处。2 2、坚持原则,不要一味和谐。、坚持原则,不要一味和谐。3 3、居安思危,不要安于和谐。、居安思危,不要安于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