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血津液 中医学教研室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来源于脏腑(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 作用于脏腑(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一、概念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十分活跃的精细物质。(有形与无形)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元气、精气)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概括。(脏腑之气)二、基本特征二、基本特征存在状态:无形:无形:弥漫、活跃、多变,呈“弥散”状。 有形:有形:呈呈稳定形态。称“聚合”。无形之气 有形之气(相互转化)三、生成三、生成 主要由脾胃、肾和肺的综合作用产生。先天之精气“肾” 水谷精气 “脾胃” 自然界的清气 “肺” 四、气的运动四、气的运动 运动基本形式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又称气机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又称气机调畅。生理:气机调畅,脏腑、经络功能活动正常 ,生命活动正常。病理:气机失调 ,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失常 ,生命活动失常,甚至生命活动停止。五、气的功能五、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推动作用 生理:生理:激发、激活功能正常。人体生长、发育正常。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血、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正常。病理:病理:气虚 生长、发育迟缓、早衰。 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减退。 血、津液生成不足,运行不畅,甚至滞留。2、温煦作用、温煦作用 生理:生理:温煦功能正常。维持体温的恒定。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有利于血、津液的运行。病理:病理:气虚(气聚过少)气虚(气聚过少)体温低:畏寒肢冷脏腑经络功能衰退血、津液运行失常:血行不畅、水液潴留气盛(气聚过多、郁而化火)气盛(气聚过多、郁而化火)体温高:身热恶热、肢热脏腑经络功能亢进血、津液运行失常:出血3、防御作用、防御作用卫气、正气卫气、正气 生理:防御功能正常。生理:防御功能正常。护卫肌表 ,调节汗孔开合,防御外邪入侵。与侵入人体的外邪抗争,驱邪外出。病理:气虚 抗病能力下降 易感受外邪,或发病不易康复。 4、固摄作用、固摄作用 生理:固摄功能正常。生理:固摄功能正常。血运正常。津液 固守。内脏维系在正常位置。病理:气虚(固摄失常)病理:气虚(固摄失常)血溢脉外:出血。津液 不固:汗多、尿多或失禁、遗精。内脏下垂:胃下垂、肾下垂。5、气化作用、气化作用含义: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变化 。生理:生理:气足气化力强,气、血、津液 化生和转化正常。病理:病理:气虚气化力弱,气、血、津液 化生和转化不足。 六、气的分类六、气的分类 1、元气(原气、真气)、元气(原气、真气)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生成:肾中精气 分布:藏于肾,通过三焦通达全身。 功能:推动生长、发育。 温煦、激发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2、宗气胸中之气 生成:自 然 清 气 结合 肺中 宗气 水谷精气分布:积于胸中,出于喉咙,贯入心肺之脉,布散全身。功能: 走息道以行呼吸。 贯心脉以行气血。3、营气 “营阴、营血” 生成:来自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 分布: 血脉中功能: 营养全身。 化生血液。 4、卫气 “卫阳” 生成:水谷精微。分布:脉外,外达皮肤、肌腠, 内至胸腹脏腑,遍及全身。功能: 护卫肌表、抗御外邪。 温养脏腑、经络等。 司腠理开合,控制排汗,调节体温。血一、概念 行于脉中的红色的液态样物质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二、生成 气化 心肺 血食物 脾运胃纳 水谷精微 营气精三、循行:血在脉中,通过心肺,循环运行全身。病理 血运行快 溢出脉外:各种出血证。 血运行慢 血滞、血淤:血肿、淤斑四、功能 脏腑(内)营养、滋润 全身 皮肉筋骨(外) 养神正常:血足 脏腑、各组织器官功能正常 精神焕发、面色红润、毛发黑亮、活动自如血虚 头晕目眩、面色萎黄或苍白、健忘、精神萎靡、心悸、唇甲舌淡、肢体麻木、月经量 少等津 液 一、概念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质稀,活动性大,渗注于皮肤、肌肉、孔窍。液质稠,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 二、功能 润泽皮毛、肌肉,滋养各脏腑组织。润滑眼睛、鼻、口。充养骨髓、脑髓,滑利关节。 病理 津液不足:口干、鼻干、皮肤干燥 水液停留:水肿、胸水、尿少气和血的关系 1、气为血帅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2、血为气之母 血能载气血能养气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水谷精气转化血津液津血互化相互渗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