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GZ130/3.82-13 型锅炉工程输煤系统建筑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 编制说明 该工程属于湖北化工厂130t/h 锅炉工程的输煤系统,具有建筑战线长,工程量大,障碍物多,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因而,必须要有得力的施工技术措施,严密的施工管理,健全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合理的施工程序,才能使工程按期优质地建成。 根据我们六化建承建的光化水泥厂及葛店化工厂等工程运输桥栈的施工经验,遵守国家的现行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并结合本工程特点,特编制方案。 1.2 编制依据 1.2.1 化四院设计的湖北化工厂130t/h 锅炉工程输煤系统 1#-8#栈桥、 破碎楼及 1#-7#转运站施工图及设计变更。 1.2.2 六化建与湖北化工厂双方共同签定的30000t/a 联碱工程承包合同。 1.2.3 六化建承建的光化水泥厂输运栈桥的施工技术总结报告。 1.3 工程特点 1.3.1 平面组合繁多,坐标位置及标高复杂,该工程由八个栈桥、一个破碎楼及七个转运站构成,占地面积 2849m2,建筑面积 3859 m2。以新设干煤棚及原有煤运输皮带(1#转运站)为起点,由地下通廊转运到地上栈桥, 穿过老煤棚基础, 翻越厂区铁路, 通过新建锅炉主厂房与老锅炉厂房连接,全线总长 480 米,最深之处为-7.65 米,最高标高达 28.818 米,全线折线式上升或前进。 1.3.2 地下工程防水要求高,低下通廊及转运站地下部分均按二级防水等级设防,起防水方案为自防水结构,附加防水层,附加防水层采用柔性二毡三油卷材防水,外加 240 厚保护墙,为外防内贴铺砌方案。混凝土的内地面,地面地层及面层均喷刷 M1500 防水剂二道。 1.3.3 主体结构复杂,1#、2#、4#、5#、6#运转站地下部分及地下通廊均为钢筋混凝土防水结构,3#、7#转运站及破碎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及砖砌围护结构,栈桥支架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1#、4#、6#转运站地上及地下各一层;2#转运站地下二层,地上一层; 5#运转站二层;3#运转站三层;7#转运站四层,并附有钢筋混凝土螺旋式楼梯。 1.3.4 装饰工程及屋面工程工艺先进,栈桥外墙面作淡黄色彩色弹涂,钢窗采用静电喷塑右铜色HH064 钢窗,钢木门采用 PP-01 型涂料,屋面采用柔性一毡二油防水。 1.4 施工条件及施工难度 该工程不仅具备上述工程特点,而且地形复杂,施工条件差,施工难度大,简述如下: 1.4.1 地形复杂,水平运输不畅通。例如 6#栈桥、7#转运站及破碎楼被夹于铁路中间,给基础及支架施工增加了难度和危险性,特别是栈桥梁板就地预制场地狭窄,安装梁板就更为艰难,降低了劳动效率。 1.4.2 地基处理难度大,从地质资料来看,6#栈桥 9-13轴线基础位于回填土上,回填土深达 5.5米,且距厂区铁轨很近,其净距一般为 1.0米左右,最小的仅为 150mm,在施工期间不得影响火车的正常进行。 1.4.3 7#、8#栈桥桁架跨度大,施工面狭窄,且安装时需跨越新、老锅炉房部分建筑,因此,必须采用大吨位起重机械进行安装。 1.5 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武汉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所做的湖北省化工厂130t/h锅炉房、煤棚栈桥工程地址勘察报告可知,地层较为单一,填土层即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冲积成因的粘性土,以亚粘土为主,混夹粘土,但回填土分布复杂,自然地面高差变化大。例如,5#、6#栈桥、破碎楼及 7#转运站自然地面均为铁路路基,碎石厚度为 0.6米左右,且部分回填土厚度深达 5.5米。 1.6 主要实物工程量(见表一) 主要工程量表 表一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1 建筑面积 m2 3859 2 土方开挖 m2 3800 3 基础工程混凝土 m2 900 4 现浇结构混凝土 m2 750 5 预制构件混凝土 m2 500 6 钢结构 m2 75 7 砖砌体 m2 500 8 楼地面 m2 4500 9 屋面 m2 4200 10 内墙装修 m2 7000 11 外墙装修 m2 5500 12 门墙 m2 1100 1.7 施工遵循的现行规范和标准 1.7.1 土方和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1.7.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1.7.3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 1.7.4 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1.7.5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 1.7.6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83) 1.7.7 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7-83) 1.7.8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 1.7.9 地面和楼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9-83) 1.7.10 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0-83) 1.7.11 钢筋焊接及及验收规范(JQJ18-84) 1.7.12 冷拔低碳钢丝预应力混凝土小构件设计与施工规范(JGJ11-84) 1.7.13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79) 1.7.14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79) 1.7.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81) 1.7.16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JGJ55-88) 1.7.17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2 确定总的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案 2.1 确定总的施工程序 根据输运栈桥的施工条件,我们计划先对所有栈桥进行定位放线,确保栈桥、转运站及原有建筑物衔接无误的前提下,方能开工,并将整个施工分成五个施工阶段(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制、吊装及其它工程)分别组织这五个阶段的施工,并且尽可能地相互衔接。此外,施工准备工作是完成整个施工的必要条件,甲方需负责将场地清理干净,包括拆除原有堆煤机房、复合肥装卸站台、棚库及搬移电杆等障碍物。 第一阶段:基础施工 因地表水及雨季因素影响,要求施工速度快,挖土与浇注混凝土进行流水施工。工序衔接务必紧凑。 在进行 1#、2#、6#转运站地坑施工时,预留地下通廊钢筋。 4#转运站与新干煤棚 15-C、16-C轴线上基础同时进行施工,当 4#转运站基础施工完后,才能进行新干煤棚 J-2a基础施工。 5#运转站基础必须在干煤棚 4-C及 7-C轴线上基础施工完后,方能进行施工。 2#转运站必须在干煤棚基础加固完后,才能施工。 第二阶段:框架施工 搭设脚手架、支模、绑扎钢筋及浇注混凝土均采用流水作业。 考虑 7#、8#栈桥与新建锅炉房交叉作业,为便于7#、8#栈桥的运输与吊装,锅炉主厂应先施工 C-2/D15-16区域,待 7#、8#栈桥刚桁架安装完后,在施工除尘间及烟道间。 第三阶段:预制工程 钢筋混凝土构件,重型构件如栈桥、梁板尽可能在现场就地预制,其余小型构件在小苏打院内的预制厂预制,预制工程尽可能提前施工,与框架施工衔接。 钢结构在铆焊场分段制作,到现场进行组装。 第四阶段:结构吊装工程 栈桥梁板进行分件吊装,然后再对剩余小型构件进行综合吊装。 第五阶段:其他工程 包括砖墙、屋面、地坪、装饰工程,在主体浇注及构件吊装完后进行。本阶段各项工程的施工尽可能立体交叉,平行流水施工。 2.2 土方开挖 2.2.1 挖土方法 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劳动效率,尽可能优先采用机械挖土,人工配合清理的方法,局部余角和工程量较小的土方由人工挖土。 2.2.2 挖土机械(见表二) 序号 机械名称 型 号 单位 数量 1 反铲挖掘机 WY100 辆 1 2 轮胎装载机 ZL300 辆 1 3 东风自卸车 5 辆 3 4 机动翻斗车 0.4 m2 5 2.2.3 机械挖土区域 2.2.3.1 1#、4#、6#转运站及地下通廊。 2.2.3.2 3#转运站的 J-1和 J-2分别与 4#转运站 14、15 和 16、17 轴线上的基础同时进行条形开挖。 2.2.4 人工挖土区域 除机械挖土区域外,其他土方及机械挖土的边坡余角均由人工挖土。 2.2.5 土方回填 因现场无场地堆放, 开挖土方一律运至芝麻岗, 然后在返回用人工回填, 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厚度 25-30cm,局部用木夯实。 2.3 地基处理 基础设计要求位于老土上,否则用 100#混凝土加深至老土。而 6#栈桥部分回填土深达 5.5米,且离铁路很近,不允许采用大开挖方案,经与厂方及化四院协商结果。采用挖孔灌注处理方案。 2.4脚手架 脚手架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并搭设 2.7米宽的混凝土运输跑道。 防水工程施工脚手架详见专项施工方法。 栈架支架及框架外围一律搭设双排混凝土浇筑脚手架, 里面搭设满堂模板支撑脚架。 栈桥两面一律搭设双排装饰脚手架, 供梁板装饰及屋面防水之用。 钢架砌砖体及外装修一定要搭设双排脚手架, 内装修搭设满堂脚手架。 钢桥架下部必须搭设满堂组对脚手架, 供桥架分件起吊空中组对之用。 2.5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2.5.1 模板工程 现浇工程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 局部用木模填缝, 以节约材。 预制工程,栈桥墙板采用砖砌胎模,空心板及槽板采用翻转模板。 阶形基础上下台阶均需支模,上台阶模板用方木两端支撑在下对阶模板上。 框架柱、梁板、模板均采用脚手管扣件组成的满堂脚手支撑,分层、分段施工。 料斗模板及墙板、模板均采用撑脚和对拉螺栓拉紧。 2.5.2 钢筋工程 钢筋在加工厂集中除锈调直,切断并加工成型,然后用拖车运到现场,进行绑扎。 2.5.3 混凝土搅拌与浇筑 混凝土、砂浆在搅拌站集中搅拌, 再运到现场进行浇筑。 栈桥支架及框架的混凝土浇筑,通过对几种垂直运输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并结合工程特点,均采用 25T轮胎式起重机进行浇筑。 现浇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做到 “快插慢拨” , 浇筑厚度为振动器有效长度的 1.25倍。预制混凝土用平板振动器振捣. 2.5.4 施工缝留置 施工缝留在受剪力较小又便于施工的位置,一般应少留施工缝,施工缝二次浇灌前将表面凿毛,并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后浇筑一层 1 :2 水泥沙浆,施工缝按下列位置留置。 2.5.4.1 独立基础留在柱底。 2.5.4.2 地下防水地坑留水平缝,不留垂直缝,水平缝留在底板上 400 和顶板下 150 处,施工缝隙做成凸缝隙形。 2.5.4.3 柱子留在梁底或牛腿下面。 2.5.4.4 框架及支架按结构层留置。 2.5.4.5 单向板可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2.5.4.6 肋形楼板顺次梁方向同时浇筑,施工缝留在次梁的 1/3跨内。 2.5.4.7 梁高大于 1.0米的有板梁、梁板可分开浇筑,水平缝可留在板下 30 处。 2.5.4.8 料斗留在漏斗底部和根部。 2.6 钢结构工程 2.6.1制作与组对原则上在铆焊场进行, 但由于桁架跨度大, 施工道路狭窄, 整体运输不方便, 现采用在铆焊场分段制作, 再用拖车运到现场安装组对的方案。 2.6.2 吊装 采用 W 200型腹带式起重机吊装, 因此不能满足两榀桁架整体吊装的需要, 两榀桁架分别起吊,在空中进行组装, 或者将两榀桁架在地面分段组对, 并分段起吊, 并在空中组装。 2.7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及吊装工程 2.7.1 预制 栈桥梁板在现场就地平卧重叠预制, 其它小型构件在预制场翻模预制。 2.7.2 吊装 栈桥构件分件流水吊装与节间综合吊装配合进行, 先用 50T轮胎式起重机安装墙板, 其它构件除7#、 8#栈桥采用 W 200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外, 其它均采用 25T轮胎起重机综合吊装走道貌岸然板及屋面板。 2.8 水平及垂直运输 2.8.1 土方采用 5T 东风翻斗车运输。 混凝土及砂浆由 0.4 混凝土翻斗车运输。 2.8.2 垂直运输 3#、 7#转运站及破碎楼采用并架运输, 以满足钢筋 模板 砖砌体及装饰工程垂直运输的需要。其它支架及转运站由 1T 滑轮进行运输。混凝土均采用 25T轮胎式起重机进行浇筑。 栈桥梁板采用 50T轮胎式起重机进行组装,钢桁架采用W 200履带式起重机进行组装。 栈桥走道板,屋面板及其它小型构件,除7#、8#栈桥采用 W 200履带式起重机进行安装外。其它栈桥均由 25T汽车吊进行组装。 3 主要工程及特殊项目施工方法 3.1 大直径挖孔灌注术 3.1.1构造与特点 挖孔桩是集浇筑桩、沉井等特点而综合的一种施工方法,是按二阶段施工的。第一阶段-挖孔成型时,为了抵抗土的侧压力,以保证孔的安全,每挖 0.9米, 随即浇筑护壁混凝土 , 直至挖到设计标高为止。第二阶段 孔内浇筑混凝土后,就成为一个大直径独立圆形实心端承(详见图1 )。 3.1.2工艺流程 平整场地定桩位挖第一节栓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卷扬机、吊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等设施 挖第二节桩身土方拆上节模板、支下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顺序,循环作业至老土层检查持力层后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安放钢筋笼,浇筑桩体混凝土。 3.1.3挖孔方法 挖土由人工从上而下逐层用镐、锨进行,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扩底部分采用先挖桩身圆周柱体。再扩底,从上到下清土修成扩底形,将土装入吊篮,在孔上安装三个塔,用 1t慢速卷扬机提升至地面,用翻斗车运土至甲方指定位置。 地下水采取随挖随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的方法。 3.1.4护壁施工 护壁混凝土模板做成圆台形定型拼装模板。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间用V 形卡连接,上下设两道635 角钢圈顶紧,钢圈由两个半圆圈组成。由螺栓连接,不另设支撑。 浇注护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进料口仅为50mm,进料比较困难。为此制备一套专用进料模具,施工时,将模具放置在护壁的钢模板上,边沿上相接的孔眼用V 形扣固定。下料时,混凝土沿着模具进入护壁内,这样既方便了施工,又加快了速度。(详见图二) 上节混凝土浇注完后,可继续挖下一节桩内土方,待 12 小时后,将护壁下部土方挖尽,并拆除上节模板,支下模板,绑钢筋浇注下节护壁混凝土。 由于混凝土与回填土间摩擦立较小,为安全起见,第一节护壁按图三施工。 护壁采用细石混凝土,石子选用 0.5-2cm的碎石,护壁钢筋一律不做弯钩。 3.1.5钢筋安放及混凝土的浇筑 为防止钢筋吊放时扭曲变形,在主筋内侧设三道直径为 25mm的加强筋,并在箍内设井字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组成骨架,用卷扬机就位。 混凝土下料采用串通连续分层浇筑,振捣密实。每层振捣厚度不超过 0.5米,直至桩顶。 桩顶表面浮浆层应凿除,以保证与上部承台的良好连接。 3.1 地下防水工程 3.2.1 工艺流程 所有地下通道及转运站地下部分均采用二级防水结构设防,其工艺流程如下(见图四): 3.2.2 附加防水层施工 在水泥砂浆找平层之前,将保护墙面或混凝土底板表面清理干净。并浇水充分湿润,水泥砂浆分层铺抹,表面充分压光。其稠度为 7-8cm。所有防水结构阴阳处均做半径大于 150mm的半圆。 防水层施工先铺立面,后铺平面,铺贴立面时,先铺转角,后铺大面,接缝留在平面上,距立面距离大于 600mm。 防水层交叉搭接,其搭接长度,长边 100mm,短边 150mm,上下两层和相邻幅柔毡接缝应错开 1/3幅宽,转角处均贴防水层一道。 3.1.3 模板支撑 根据防水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可知,防水混凝土施工时,固定模板的铁丝、撑角及螺栓等均不得直接穿过防水结构,为次采取如下措施。 3.1.3.1 为控制墙体的厚度和钢筋的间距,采用直钢筋撑头加焊止水环,其间距为 1 米。做法如图五所示。 3.1.3.2 浇筑底板混凝土时,穿过地板的脚手架随浇筑时拆除,并振捣密实。 3.2.4 防水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普通防水混凝土,通过计算和试配,配比如下: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量表 强度 抗参等级 水泥 碎石 砂 水 C20 S 8-12 345kg 1150kg 710kg 185kg 425# 2-4cm碎石 中粗黄砂 饮用水 3.2.5 施工缝留设与处理 底板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墙体不留垂直缝,垂直缝与变形缝统一起来,墙体水平缝留在底板上 400mm处,详见图六。 3.2.6 混凝土的养护与模板的拆除 混凝土达 70%设计强度后,方能拆除模板,拆模时勿使结构受损。 3.2.7 密封防水剂 M1500施工。喷刷前,先将基层清理干净,除去油污将表面喷足够水湿透,半小时后喷刷第一道防水剂,在第一道防水剂将干前,喷刷第二道。在二道防水剂喷刷了几次后,用水湿润 24 小时待混凝土表面出现白色杂质后,每天用水清洗一次,清洗三天至表面杂质不再出现为止。 3.2.8 柔性止水带变形的施工 柔性变形缝采用两层预埋式止水带防水, 埋设时, 先把止水带的中部夹于端缝上, 把止水带的外边用铅丝固定在侧模上, 然后浇筑一侧混凝土, 达一定的强度后, 拆除端模, 并重复以上措施, 浇另一侧的混凝土。 3.3 钢筋混凝土螺旋楼梯 3.3.1 构造特征 本螺旋楼梯每周按十八级踏步布置, 由钢筋、混凝土现浇柱、钢筋混凝土踏步板、钢平台上铺面层。钢管扶手及钢栏杆等构件组成。钢平台与7#转运站楼板连接。 直径为 300(建成为 500)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施工时利用踏步套筒作为立柱模板。分段配置柱内钢筋和安装踏步板后,浇筑 200#混凝土而成。 3.3.2 施工程序(见图七) 3.3.3 制作安装技术措施 3.3.3.1 所有构件,特别是预制踏步的板面应平整光滑、棱角整齐。不应有缺角、裂纹、露筋和蜂窝麻面等现象。混凝土强度达 70%设计强度时脱模。100%时方能起吊和运输、安装。运输堆放时,在板端及根部套筒部位设置垫木水平放置。 3.3.3.2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立柱的质量和便于安装踏步板,现浇柱分段浇筑,每段最长不超过 2M。 3.3.3.3 钢筋混凝土预制踏步板自上而下逐级安放,板与板的根部套筒用 1 :2 水泥砂浆安置括平,每级踏步就位后,立即用钢脚手架牢固支撑板端。 3.3.3.4 浇筑立柱混凝土前,对踏步板的位置、水平度、垂直度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浇筑。 3.3.3.5 现浇立柱混凝土未到 70%设计强度前,不得拆除支撑模具和使用,梯上不得堆放物品。 3.4 结构吊装工程 3.4.1 主要承重构件一览表(见表四) 3.4.2 起重机工作参数的确定 计算过程如下: 3.4.2.1 墙板 采用四点(或三点)绑扎吊装 最大起重量 Q=Q1+Q2=14.7+0.3=15T 最大起重高度 H=h1+h2+h3+h4=(0.3+12.1)+0.3+2.91+4.5=20.2米 3.4.2.2 钢桁架 每次吊装二分之一榀桁架,空中组对,绑扎下弦二点吊装。 起重量 Q=Q1+Q2=9.5/2+0.3=5.1T 起重高度 H=h1+h2+h3+h4=(0.3+27.1)+0.3+2.9+0.1=31.6米 3.4.2.3 其它构件计算省略, 详见表五。 3.4.3 构件布置及吊车行车路线 栈桥墙板就地平卧重叠预制在廾桥柱子之间,以满足吊车参数需要。 走道板及屋面板均在预制场预制,然后用拖车运至现场综合吊装。 吊车沿栈桥方向在铁路路基上行走时,必须垫道木,以防压坏路基。 3.4.4 构件吊装要点 3.4.4.1墙板翻身 墙板由于平面刚度较差,翻身过程中易损坏,在翻身时必须在墙板两端安置方木井字架。 3.4.4.2墙板临时固定及最后固定 第一榀墙板就位后,在其两侧各设两道缆风绳作临时固定,并用缆风绳来校正垂直度,校正好后立即与支架连接固定。 第二榀墙板就位后,可用校正器临时固定和校正,然后与支架连接固定。 两榀墙板安装后,应立即安装 2 块走道板和 2 块屋面板,以满足墙板稳定的需要。 3.5 屋面防水工程 根据设计要求,屋面采用湖南省醴陵市河西防水材料厂生产的“天衣” 柔 及贴胶进行施工,并采用冷施工法铺贴,方法如下: 3.5.1基层要求平整,坚实干燥、干净。 3.5.2 粘胶使用前搅拌均匀。 3.5.3 柔的铺法: 从流水坡的最低处开始, 平行于屋 方向, 先将粘胶涂刷刮平, 其厚度以 1 2mm为宜。首先贴好檐口第一行,再在已贴好的 上弹出第二行的基准线(搭接 7cm),按基准线往上涂刷粘胶,随即铺柔 ,顺水接茬,自下而上,逐层铺贴,最后在屋 处封口贴牢。整体防水层铺成之后,再修补未贴牢及可疑漏点部位,最后涂刷一遍胶即可。铺贴切过程中,不要把柔 拉得过紧,边铺边抹平,防止绉折。柔 下有空气泡,应及时用手推挤出。 3.5.4 檐口及板缝处附加一层 3.5.5 每 用柔 1.15 ,粘胶 5.2 KG。 3.6装饰工程 破碎楼及转运站装饰一般抹灰及水泥砂浆和水磨石楼地面,其做工方法不必表述。现仅着重介绍淡黄色外墙弹涂饰面的施工方法。 3.6.1操作工艺(见图八) 3.6.2施工要点 3.6.2.1弹涂前先将基层的灰尘、污垢清理干净,表面缝隙用胶腻子填平,局部凹凸不平,缺棱掉角处用 1 :3 水泥砂浆修补平整。 3.6.2.2在分格条处贴塑料胶带。 3.6.2.3配合比: 刷底浆 白水泥:水:107胶=1:0.8:0.13 弹点 白水泥: 水:107胶=1:0.4:0.13 喷面漆、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酸=1:1.7 3.6.2.4 调配色浆应按设计进行试配, 色浆稠度以 1314 为宜, 弹涂前试作样板, 施工时对照样板,以保持整个墙面花点均匀一致。 3.6.2.5 刷底色浆,干燥的基层应先洒水湿润,无滴水后,即可喷涂底浆。 3.6.2.6 待底色稍干后,把调好的弹点色浆装入弹涂器内,进行弹涂。弹涂时,使弹涂方向与被弹涂面垂直,并控制好距离,一般以 300mm为宜。按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规律进行。弹点不宜太密。色应接近圆形,直径 2 5mm,即取得干粘石效果即可。弹涂面层厚度为 3 4mm。 3.6.2.7 待弹点干后,将配制好的面漆喷涂罩面。喷涂时,不宜过厚,一般见湿不流即可。 3.6.2.8 外墙罩面宜干燥保养 2d,不使雨水直接冲刷,阴雨天不得涂罩面材料。 3.6.2.9 主要机具:弹涂器(电动)、手提式搅拌机、喷雾器等。 3.6.3 安全要求 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和口罩,并严禁烟火。 4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4.1土方工程 4.1.1机械挖土预留 30cm土层(人工挖土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时,预留 15mm),待下一道工序开始时,人工挖土至设计标高。 4.1.2基坑按垫层每边外加 30cm操作面(砖墙部分每边外 80cm,地下防水工程一边为 40cm,另一边为 80cm),机械挖土按 1 :0.67放坡。 4.1.3基坑开挖后,遇地表渗水时,在每个基础角挖一个集水坑,进行排水工作。 4.1.4地下通廊及转运站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挖一条 500*500 (宽* 深)的排水沟和一个1500*1500*1500mm的集水坑,把地表水及地下水降至垫层下 300mm处。 4.1.5 7#转运站、破碎楼及 6#栈桥基础开挖除进行正常放坡外,为保证铁路安全行驶的需要,还采用斜柱连续式支撑加固土壁。 4.1.6 6#栈桥及破碎楼基础排水,采用混凝土翻斗车将排出的地下水运走排入下水道。 4.1.7 持力层除进行钎探外,还须进行轻便触探,对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继续下挖至满足要求的土层,再用 100#混凝土垫至设计底标高。 4.1.8 破碎楼因距铁轨净距很小(仅为150mm), 采用 300 mm 厚混凝土挡墙对铁路路基进行加固。 4.1.9 6#栈桥进行挖孔桩施工的拾个基础基坑四周,均采用370mm 厚砖砌挡墙进行围护 4.2 脚手架工程 4.2.1脚手架及扣件进入现场后,刷红丹防锈漆两道。 4.2.2脚手架大多处在回填土上, 回填土除分层夯实外, 还加设长 2.02.5米、宽不小于 200mm厚60mm的木板垫木及钢管底座。 4.2.3 脚手架地基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4.2.4 立杆横距及纵距为 1.4米,横杆步距 1.5米,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间内。 4.2.5 剪刀撑沿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起,间隔 1215 米设一道,且每片架子不少于三道,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在相邻两排剪刀撑之间,每隔 1015 米高加设一组长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 4560 。 4.2.6 每层操作层上均搭设1.0米高的护栏, 并满铺脚步手板, 铺设平稳, 不得有探头板和漏铺现象。 4.2.7 立杆与横杆每个节点均用直角扣件扣紧,剪刀撑的余拉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立杆式大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增加 2 4 个扣结点。 4.2.8 边墙杆每层都要设置,垂直距离为 3.5米,水平距离为 4.5米,设在框架梁式楼板附近的结构部位。 4.3 模板工程 4.3.1 模板安装前进行校正,并涂刷隔离剂。 4.3.2 基础垫层四周均预留操作面,支模浇筑垫层。 4.3.3 基础模板安装前先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弹出基础边线,特别是要保证柱子插盘及中心线位置的绝对正确。 4.3.4 矩形柱用钢模平板及阳角模组成,并加设柱箍,柱箍由短脚手管及配套直角扣件连接而成,柱箍间距一般为 0.8米, 当柱宽大 60mm时, 间距为 0.5米。 4.3.5 柱子模板安装前先在基础上弹出中心线及四周线,由地面每隔2.0米留一道施工口,以便灌入混凝土及放入振捣器。柱底设固定小方盘,并预留清扫口。 4.3.6 柱子模板安装并校正后,即可浇筑混凝土至梁底,然后再安装梁板模板及钢筋,但要按设计预埋钢筋。 4.3.7 梁、板、模板采用脚手管和扣件组成的井架支模(即满堂脚手架支模)。当梁高大于 700mm时,用对拉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 4.3.8 当梁跨度在 4 米以上时,底板中部按全跨长度的 2/1000起拱。 4.3.9 墙壁内外模板用对拉螺栓和 3 形扣件紧固,间距为 1 米,对拉螺栓详见图九。 4.3.10 料斗上下模板除采用上述对拉螺栓外,还用 12 撑脚控制模板厚度。 4.3.11 模板拆除程序一般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4.3.12 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撑,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4.3.13 多层楼板模板的支撑,当上层结构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结构的支撑不得拆除,再下一层结构的支撑仅可拆除一部分。 4.3.14 承重结构底模及支撑必须在混凝土达 70%设计强度时,方能拆除,跨度大于 8 米的梁必须达100%设计强度后拆除。 4.4 钢筋工程 4.4.1 独立基础钢筋网交叉点全部扎牢,双方受力的钢筋网的长向钢筋应放在短向钢筋下面。 4.4.2 钢筋接头优先采用焊接,其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距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 4.4.3 采用双层钢筋网的基础或楼板,起上层钢筋下设12 撑脚,间距为1 米,交叉放置。详见图十所示。 4.4.4 墙板上双层钢筋网间设置撑铁,以定钢筋间距。撑铁间距为 1米,相互错开排列。详见图十一。 梁的纵向钢筋,当采用双层钢筋时,两排钢筋之间每1.5米垫一根 25 螺栓钢,以保持其设计位置。 4.5 混凝土工程 4.5.1 混凝土应继续浇筑,其间歇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4.5.2 浇注混凝土应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5米,否则采用斜溜槽下料。 4.5.3 浇注竖向结构前,底部先铺50-100mm的 1 :2 水泥砂浆。 4.5.4 混凝土才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密实,每层振捣厚度为30cm。 4.5.5 当柱子与梁板同时浇筑时,应在柱子浇注完后停歇 1-1.5h,待柱子混凝土初步沉实后,在继续浇注梁板。 4.5.6 钢筋较密的梁、料斗及牛腿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4.5.7 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撑、钢筋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修整好已浇筑的混凝土。 4.5.8 柱子每 2 米安放斜溜槽和预留孔,供混凝土下料和振捣用。 4.6 钢结构工程 4.6.1 铆焊场设 8 16 米的铆焊平台,并配一台 W-100履带式起重机进行水平和垂直运输,铆焊平台由 I16工字钢(间距 1.5米)和 10 钢板(满铺)组成。 4.6.2 构件零件采用气割下料,除局部需要钻孔的加劲板、节点板做边缘加工外,其他均不做边缘加工。 4.6.3 构件(半成品)钻孔均在焊接校正后进行。 4.6.4 桁架上下弦按 1/500L起伏。 4.6.5 现场组装设组装台,组装台由 101010cm方木(间距 1 米)构成。 5 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5.1 基坑开挖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用潜水泵排水。 5.2 地下防水工程在施工期间,做好现场雨水排放工作,把地下水降至垫层下300mm处。 5.3 随时做好防雨措施,下大雨停止高空作业,正在施工的混凝土,做好施工缝处理,并用薄膜覆盖。 5.4 地下工程开挖遇雨季时,应立即采用连续式垂直支撑加固土壁,以防止土壁塌方。 5.5 大直径挖孔桩施工期间,准备好雨布,并在四周挖排水沟,防止雨水进入桩孔内。 5.6 砖石工程冬季施工,采用掺盐砂浆法,为拌和砂浆,先将水加热。 5.7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掺加适量对钢筋无腐蚀作用的抗冻早强剂,并采用蓄热法养护。 5.8 冬季施工的砌体及混凝土表面,覆盖两层草袋进行养护。 6 质量标准、管理措施 6.1 质量标准 6.1.1 模板 6.1.1.1 模板与混凝土表面必须清洁、平整、接缝严密,模板与支撑必须有足够强度和刚度。 6.1.1.2 模板轴线位置允许偏差 5mm,截面尺寸允许偏差5mm,每 2 米垂直偏差 3mm,表面平整每2 米允许偏差 5mm。 6.1.2 钢筋 6.1.2.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规定。 6.1.2.2 赶紧必须按设计要求绑扎牢固,钢筋接头相互错开,并优先采用焊接。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在一截面(30d区,且不小于 500mm),接头截面受拉区小于 25%,受压区小于 50%,焊接接头受拉区小于 50%,受压区不限制,但钢筋接头应尽可能设在受力较小的部位,且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应小于 10d。 6.1.2.3 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对于 级筋受拉区 30d,受力区 20d, 级筋受拉区 35d,受压区 25d。 6.1.2.4 钢筋基础保护层允许偏差 10mm, 柱和粮允许偏差5mm, 受力钢筋的排距允许偏差 5mm,钢筋弯起点的位移不大于 20mm。 6.1.3 混凝土 6.1.3.1 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必须里实外光,表面平整,棱角整齐,不得有蜂窝、麻面、露筋、脱皮和裂缝等现象。 6.1.3.2 现浇结构轴线位移允许偏差:独立基础 10mm,其他基础 15mm,柱、粮和墙 8mm,截面尺寸允许偏差-10 偏15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8 mm,柱、墙垂直度允许偏差:单层为 5mm,全高为 H/1000,且不大于 30mm。 6.1.4 土方工程 基坑(槽)几何尺寸、标高及土质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底标高允许偏差为20mm,回填土夯实。 6.1.5砌体工程 6.1.5.1 灰浆饱满、砌筑正确。 6.1.5.2 垂直度允许偏差 20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8 mm,水平灰缝厚度允许偏差 8mm(按时块砖累计),水平灰缝直度允许偏差 10mm。 6.1.6 预制构件 预制构件柱顶标高允许偏差-10 偏5mm,柱中心与轴线位小于 5mm,梁面标高允许偏差-5 偏0mm。 6.1.7 屋面工程 6.1.7.1 基层必须牢固,没有松动现象,表面平整、干燥,并无起砂现象。 6.1.7.2 柔毡表面平整,不得有气泡,封口不严,表面不得有撕裂和皱纹。 6.1.7.3 柔毡搭接长度不小于 70mm,短边不小于 100mm,基层平整小于 7mm。 6.1.8 装饰工程 水泥砂浆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 4mm,水磨石允许偏差为 3mm,抹灰允许偏差:表面平整度为4mm,阴阳角垂直度为 4mm,立面垂直度为 5mm,阴阳角方正为 4mm。 6.2 材料试验 材料进场对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进行验收外,还应进行抽样检验,在确保原材料合格的前提下方能使用。 6.2.1 钢材 钢材进行屈服点、抗拉、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热轧钢筋的每一个取样单位,任意选出两根钢筋取两套试验,分别做抗拉和冷弯试验。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做抗拉和冷弯试验。 6.2.2 水泥 水泥进行抗压、抗折、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 6.2.3 砖 砖进行抗压和抗折试验。 6.2.4 木材 进行含水率检验。 6.2.5 砂、碎石 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容量和含水率试验。 6.2.6 砌筑砂浆 进行稠度和抗压强度实验。 6.2.7 混凝土 进行坍落度和抗压强度试验,防水混凝土还必须做抗渗实验。 6.2.8 回填土 做容量、含水率和最佳含水率试验。 6.2.9 保持层 做钎探和轻便静力触探试验。 6.3 质量管理措施 6.3.1 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和“为用户服务”的思想,对特殊工种进行培训。 6.3.2 健全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和计量工作。 6.3.3 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转,健全岗位责任制。 6.3.4 开展 QC 活动,运用 PDEA循环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预控,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攻关,解决施工问题。 7 安全措施要点 7.3.1 坚持“预防为主”和“安全第一”的原则,深入开展百日无事故竞赛活动,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检查,消灭事故隐患。 7.3.2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正确使用其他有关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7.3.3 各种机械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措施,并由专门操作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 7.3.4 高空作业时,不准往下抛扔工具和材料,也不得从地面向上抛材料。 7.3.5 高空作业无可靠的操作平台和护栏时,必须带好安全带。 7.3.6 多层结构设置两层安全网,第一层设置固定安全网,第二层随结构上升而上升,网内落物定期清理干净。 7.3.7 各层操作平台必须满铺脚手架,并设 1 米高的防护栏杆,脚手板探出长度为 15-20cm,并绑牢,不得有探头板。 7.3.8 脚手架及井架应有良好的接地防雷装置。 7.3.9 上料口及安全措施薄弱地段应设牌表示,如“此处危险”和“禁止通行”等字样。 7.3.10 如遇六级以上大风或雷雨时,必须停止露天高空作业;高度在 20 米以上的高空作业,风力超过五级时也应停止高空作业。 7.3.11 起重机械使用前应经过检查、试验,在松土地上行走时,应铺设道木,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7.3.12 起吊大型构件时,在构件离开地面 20-30cm时,进行一次检查。 7.4 特殊技术措施 6#栈桥、7#转运站及破碎楼施工均不能满足铁路运输的安全要求,而且必须在不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工,为确保施工和铁路运输的绝对安全,特采取如下措施。 7.4.1 成立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施工和铁路运输的诸类安全问题。 7.4.2 基坑开挖后均采用连续式垂直支撑加固土壁对铁轨较近的基础开挖后,立即浇筑 300mm厚的挡土混凝土墙加固铁路路基。 7.4.3 9-13 轴线基础均位于回填土上,为施工大直径灌注桩,先将开挖至设计承台底标高,在采用 370mm后砖砌围护墙进行护壁。 7.4.4 所有脚手架、脚手板等施工设施的外围距铁轨净距必须大于 2 米。 7.4.5 塞坑开挖土方不得堆放在铁路路基上,随挖随用人工挑出,用翻斗车运到芝麻岗,待回填时,再用翻斗车返回层夯实。 7.4.6 安排专人负责清理铁路沿线的土方,混凝土及其他堆料。 7.4.7 施工排水不得沿铁路路基排放,需排入路基以外的下水道。 7.4.8 轮胎式起重机在铁路区域行走或吊装时,必须铺设行走道木。 7.4.9 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及结构吊装等施工时,应禁止火车通行。 7.4.10 铁路区域内高空作业,四周均设竹围护墙,防止材料坠落。 7.4.11 喷饰施工时应戴防护眼镜,并严禁烟火。 8 施工进度计划 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实行快速流水作业,争取早日分段完成。尤其时地下工程更应该速战速决,确保工程高速低耗地建成。 根据施工图和甲方进度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本文略)。 9 施工总平面布置 9.1生产辅助设施布置 水泥库、搅拌站设在离现场 1 公里的芝麻岗,搅拌站设三台搅拌机集中搅拌,施工现场设临时小型搅拌站。 预制场设小苏打院内。 钢筋、钢结构的堆放及加工设在检修车间附近。 木材加工棚设锅炉房主厂房西侧。 9.2施工现场布置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本文略)。 9.2.1 三通一平 9.2.1.1 临时用水、电要求甲方接到施工现场,如甲方委托我们解决,需从锅炉房引致施工现场,希望甲方提供充足的水、电,确保施工质量,如有特殊情况,提前 2 天通知我们,以免发生质量问题。 9.2.1.2 为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火车道口采用 4 米宽的道木通行,并设置防护落杆,建筑物四周设置围栏。 9.2.1.3 场地内施工道路宽 4 米,做法是自上而下为素土压实 300mm厚,100mm后碎石泥结路面。 9.2.2 机械布置 9.2.2.1 按图布置三个井架进行模板、钢筋及砌体等材料的垂直运输,其他未布置井架的支架及运转站由人工进行模板和钢筋等材料的运输,混凝土浇筑均由 25t轮胎吊进行。 9.2.2.2 预制构件布置及吊车行车路线详见 1 结构吊装工程所述。 10 工机具计划 主要工机具计划表 序号 机 具 名 称 规 格 型 号 单 位 数 量 1 轮胎式起重机 50t 台 1 25t 台 1 2 履带式起重机 W-200 台 1 W-100 台 1 3 自卸汽车 7.5t 辆 3 4 东风汽车 5t 辆 2 5 拖板车 15t 辆 1 6 反铲挖掘机 WY100 台 1 7 装载机 ZL300 台 1 8 卷扬机 1t 台 2 3t 台 3 5t 台 1 9 砂浆搅拌机 HJ-200 台 3 10 混凝土搅拌机 800L 台 1 400L 台 2 11 混凝土翻斗车 0.4m3 辆 6 12 插入式振动器 HZ-50 台 10 13 平板振动器 FZ-120 台 3 14 电焊机 B 3-330 台 3 15 气焊机 台 2 16 钢筋调直机 4-12mm 台 2 17 钢筋切断机 QJ40-1 台 3 18 钢筋弯曲机 WJ-40 台 3 19 钢筋对焊机 台 2 20 蛙式打夯机 HW-201 台 4 21 潜水泵 YC-60 台 5 22 水磨石机 JM 台 3 23 混凝土料斗 W-16000 套 3 24 手推小铁车 0.1M3 辆 10 25 小滑轮 H326 个 5 H (8-50)40 个 5 26 大圆锯 MJ106 台 2 MJ1010 台 2 27 木工刨床 MB106 台 2 28 离心风机 81 台 2 29 弹涂器 电动 套 3 30 井架 30 米 套 4 11 施工手段用料计划 施工手段用料计划表 序号 名 称 型 号 及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1 钢脚手管 483.5 T 110 2 脚手扣件 T 10 3 钢模板 M2 1400 4 竹跳板 块 900 5 木材 M3 35 6 道木 2002202500 M3 10 7 铁刺线 T 3.6 8 钢板 =10 T 11 =8 T 0.5 =6 T 1.6 9 工字钢 I16a T 4 I12 T 0.5 10 角钢 10010 T 0.8 636 T 1.5 505 T 0.7 11 圆钢 16 T 0.5 14 T 0.8 12 T 5.5 12 机制红砖 万块 15 13 焊接钢管 1 T 0.5 1/2 T 0.4 编制:李风亮 日期:1990.6.20 修订:杨春秀 日期:1999.4.20 项目:该方案为湖北省化工厂 WGZ130/3.82-13型锅炉工程输煤系统建筑施工所编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