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3 23 三顾茅庐三顾茅庐1.掌握“迨”“拜谒”“疏懒”等字词的音形义,了解作者及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详略,能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体味精练畅达的语言。3.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4.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 本课记叙的便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情景。背景资料背景资料三国演义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1.1.生难字生难字拜谒(y) 今番(fn) 叱(ch) 侥幸(jio) 岂可相强(qin) 纶巾(un) 鹤氅(chn) 汉室末胄(zhu) 愧赧(nn)谬(mi) 倾颓(tu) 窃命(qi) 沔水(min) 殆(di) 民殷(yn) 存恤(x) 箪食壶浆(dn) 鄙贱(b)检查预习检查预习2.2.重点词语重点词语拜谒:拜访谒见。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贯:贯穿,进入。屏人促席:教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屏:使回避。促:靠近。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经世奇才: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经世:治理天下。思贤如渴: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3.3.词语辨析词语辨析如雷贯耳 臭名昭著 两词都有“名声很大,名声在外”的意思。“如雷贯耳”是指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有褒义色彩。“臭名昭著”是指坏名声人人都知道,有贬义色彩。 运用:运用: (1)历史那些一个个 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2) 的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成为千古罪人。 答案:答案:(1)如雷贯耳(2)臭名昭著课文朗读课文朗读 1.“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谁三顾茅庐?茅庐在哪里,里面住着谁?为什么要三顾茅庐?怎样三顾茅庐的?结果怎样?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三顾茅庐”是三次拜访茅庐的意思,“顾”的意思是拜访。 刘备三顾茅庐,茅庐在隆中,里面住着诸葛孔明。 刘备三次拜访孔明,是为请他出山相助处境困难的自己,其根本目的是兴复汉室,建功立业。刘备先拜访了孔明两次都未能得见,第三次终于请到了孔明出山。 2.课文分成哪几个部分?试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写第三次顾茅庐之前,关张持有不同态度,刘备力排众议,决定前往。 第二部分():写刘备第三次拜谒诸葛亮得以成功遇见,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为其谋兴邦定国之策。 第三部分():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1.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张飞的?张飞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本文写张飞对表现刘备的性格特征有什么作用?内容探究内容探究 通过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表现张飞的粗暴和急躁。用张飞的粗暴和急躁来衬托刘备求贤的真诚和谦恭。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刘备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拜访两次都没有见着。 经过:刘备第三次去拜访,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又等了几个时辰才同诸葛亮见上面,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 结果: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从刘备的动作(下马步行、等候、徐步而入等)、神态(拱立阶下),语言(其时刘备已年过40,孔明才27,刘备却称孔明为“大贤”并称“拜见”)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4.第3自然段中诸葛亮是从哪些方面分析天下形势的?曹操占有天时,不能与之争锋。孙权占有地利,可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占有人和,大业可成。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 试分析本文鲜明的对比的运用。品味赏析品味赏析 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捆来,刘备生气责备。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张飞与刘备是结拜兄弟,诸葛亮是一位与刘备素未谋面的草民,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结拜兄弟,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刘备“拱立阶下”、等了“半晌”“犹然侍立”,刘备是当时汉献帝的叔父,是皇叔,是皇亲国戚,而诸葛亮是一介草民;当时刘备47岁,诸葛亮只有27岁,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就这样,刘备“拱立阶下”、等了“半晌”,从而刻画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人物形象。 (1)人物形象鲜明。 节选部分着重从刘备的动作(轻轻敲、等候、快步走进等)、神态(恭恭敬敬)等方面刻画了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和他的弘毅宽厚。而对张飞的刻画则是通过三次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表现了他的的粗暴和急躁。 (2)故事情节曲折。 节选部分在故事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第三次拜谒孔明,好不容易遇到他在家里,没想到他还在睡觉,刘备只好等,孔明翻身以为是醒了,没想到又侧身睡着了,起来后更衣又花掉一个时辰。这样千呼万唤孔明才露出真容。曲折的故事,处处设置悬念,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写法探究写法探究 (3)对比效果显著。 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捆来,刘备生气责备。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张飞与刘备是结拜兄弟,诸葛亮是一位与刘备素未谋面的草民,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结拜兄弟,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前”“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刘备是当时汉献帝的叔父,是皇叔,是皇亲国戚,而诸葛亮是一介草民;当时刘备47岁,诸葛亮只有27岁,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就这样,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前”“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从而刻画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人物形象。 根据文中的人物描写,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 关羽:稳重、顾全大局。 张飞: 鲁莽、直爽。鉴赏评价鉴赏评价蜀 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赏析】【赏析】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唯一让我们记住的那就是刘备对人才的尊重,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古训:尊重人才。只因刘备有了这样的优良特征,才能收获孔明的结草衔环以报,才能建立起一方霸业。我们今后要学习人物的优良品质,也开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总总 结结结构图示结构图示三三顾顾茅茅庐庐拜访前:刘备力排众议,决定前往拜访成功:诸葛亮三分天下,为刘备谋兴邦定国拜访后: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曹操占尽天时,不能与之争锋孙权占尽地利,可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占有人和,大业可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