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 创造宣言1.阅读课文,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论述过程中批驳的观点。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3.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明确材料和观点的联系。4.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写作特点。一、导入新课生活中,很多同学对自己缺乏信心,当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人生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那么,如何重拾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问题的范例,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鲁钝”“豢养”“走投无路”等重点字词。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集萃”。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sh)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等。背景链接本文写于1943年,是作者在重庆育才学校做的主题演讲。陶行知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本文即他关于创造教育的重要论述。2.目标任务二:理清思路,明晰观点。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行文思路来发表自己的“创造宣言”的,完成思维导图。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提总论点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理清结构。根据绘制的思维导图,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第二部分(24):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第三部分(511):批驳了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观点,确立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第四部分(1216):以“东山樵夫”砍树为喻,揭示了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批驳的观点又有哪些呢?作者的观点我们要创造作者批驳的观点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生活太单调,不能创造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自己太无能,不能创造陷入绝境,不能创造3.目标任务三:梳理材料,明确材料和观点的联系。第511段批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观点,找出对应的观点和论据。观点论据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八大山人在白纸上画成杰作;飞帝亚斯、米开朗基将石头雕成不朽的塑像生活太单调,不能创造诞生于监牢的伟大作品;雷塞布在沙漠中造成运河;肉包铺中产生平老静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幼年成才自己太无能,不能创造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教义陷入绝境,不能创造玄奘遭遇八十一难取得佛经;哥伦布、莫扎尔特绝境中成就伟业请你仿照示例,扩展作者驳论中的事例。示例:环境太平凡?平凡无过于一枚桃核,但到了王叔远手里就成了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核雕。生活太单调?_。年纪太小?_。自己太无能?_。陷入绝境?_。单调无过于戈壁,而邓稼先在这里成功领导研制出“两弹”,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就能写出名诗咏鹅口齿不清的德摩斯梯尼口含石子练习,终成古雅典雄辩家战国时期被庞涓挖去膝盖骨之孙膑,毕竟写成了孙膑兵法4.目标任务四:学习论证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比喻论证:如将教育比喻成塑像,将教育方法比喻成雕刻的刀法,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教育理论和技术对培养学生的重要性。举例论证:如反驳五种错误观点时作者旁征博引,运用了古今中外大量事例来驳斥错误认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既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气势充沛。道理论证:如文中引用慧能、歌德和罗丹的话,使说理更透彻,增强了论证效果。5.目标任务五:品味语言风格。本文题为创造宣言,旨在宣传号召人们去创造。那么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最具号召力?(1)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如: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三个事例构成排比,非常有气势地论证了有志者排除万难也能取得巨大成就的观点。(2)运用短句,急促有力,具有鼓动性、号召力。比如: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3)运用比喻,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比如: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4)富有激情的反问、呼告。比如: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6.目标任务六:理解“创造”意义。结合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成长经历,从教师、学生、社会的角度谈谈对创造的理解。教师要创造,就不要墨守成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教材多一份思辨,让教育多一份智慧。学生要创造,就要敢于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小小年纪同样也能有所发现。社会要创造,就不能因循守旧,习惯的事情并非就是正确的事情。结束语: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也听到了许多环境不如我们、健康不如我们,或者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都创造出了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只要我们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同样也能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的人生篇章。当然,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勇气、自信之外,要创造还得有智慧。而智慧,主要来源于学习。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努力,为将来更好地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三、作业布置针对“当代中学生都缺乏创造力”这个论点,运用事例进行驳论,200字左右。本课由文体入手,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重视学法的指导,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注重联系生活,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重视自己的创造能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