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着读书心得久闻余华是一位文风锋利辛辣、写作现实的大师,在疫情期间我认真阅读了先生的几部长篇小说,包括活着 兄弟和许三观卖血记 ,其中活着给予我心灵上的冲击最为强烈。这本书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主人公徐福贵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苦难,读来令我唏嘘不已,正如国外媒体所言,这是“一次残忍的阅读”。毋庸置疑,全书的基调是悲情的。悲从何来呢,余华先生让福贵赶上了那个时代里能发生的各种不幸,让他所爱着的人变着法子地死去:年轻时他家道殷实,却嗜赌成瘾最后输光了所有财产,老父亲气得断了气;选择浪子回头,却凑巧被国军抓了壮丁,死里逃生回到故里时老母亲也早已仙逝;日子刚稳定不久,一天天长大的儿子本是整个家庭的盼望,却因为献血死亡;好不容易解决婚姻问题的哑巴女儿,在产子后失血过多死亡;随后常年卧病在床的妻子也撒手人寰;女婿在工地意外死亡;最终连唯一的孙子也因吃得太多活活噎死。我想,在这一连串堆叠的死亡中,除了老父亲、老母亲以及妻子的死亡尚可令人接受,其余的无不充满着悲剧的偶然性。在写法上,当过牙科医生的余华先生,对于生死的描写是那样的云淡风轻,如同这些悲剧对于福贵是家常便饭似的,读起来更加让人痛心。但必须要说的是,这部作品在悲剧中涌动着许多温情,如同品一杯上等的咖啡,无论前调多么的苦涩,你都能从中回味出那一丝甘甜。这里我主要想说三点:第一是妻子家珍,她诠释了什么叫做一辈子与丈夫同甘共苦,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封建制度导致的,但我更情愿相信这就是爱情,是这份爱驱使着妻子情愿陪伴在福贵身边不离不弃,不管他是地主家的少爷还是已经输得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同时,家珍对于春生的情感变化将她的形象升华到了极点,要知道儿子有庆正是因为给春生的老婆献血最后失血过多而死,作为母亲的家珍一直以来都视春生为仇人。但是,当饱受文化大革命折磨的春生在寻死之前来做最后的告辞时,家珍不仅原谅了他,还说出了那一句“春生,你要活着,你还欠我们一条命,就拿自己的命还吧。”毕竟是何等的善良与宽容能让一个母亲放下1丧子之痛带来的执念啊,我无法形容。第二是女婿二喜,许多人都不情愿娶女儿凤霞,是因为她在一场大病之后变成了哑巴,但二喜却不嫌弃。尽管他自己在身体上也有些残缺,但作为读者,凤霞出嫁的那一刻我是真心地祝福这段婚姻,对于双方而言这是一段了不起的姻缘。二喜也很好地诠释了俗语“一个女婿半个儿”,可以看出来他是真心地喜爱凤霞,也是真正在尽力去关心福贵历经磨难的家庭。第三是主人公福贵,我不想再赘述他作为丈夫或父亲对于家人的那份付出了,我想说的是文末福贵买下那头马上被宰杀的老牛的片段,一个本已经历经一生苦难的老人对于别人眼里的牲口都能心生善意,这又是一份何等的温情呢,这份温情甚至超脱了人与动物的界限,更加令人动容。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书中频繁出现的一句话是“眼泪掉了出来”,我想这里的流泪不仅仅是因为悲伤。对于活着这本书,余华先生没有很用劲地去描写“悲”,读者也能从这些悲情的大基调中挖掘出温情来,这就让全书在情感层面上的表达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让整本书更具有现实感。因为生活就是如此,无论它多么的苦涩,你总能从中感受到点点滴滴的感动,正所谓“人间自有真情在”,我想这就是我们还在努力生活的理由,这就是福贵活着的最大精神支柱。当然,这本书的优秀远不止于情感层面,余华先生对于社会时代背景的描写也令我赞美不绝。他在自序中说, 活着讲述了中国人民在几十年来是怎么熬过来的。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我随着福贵的视角感受到了那份真正的历史,感受到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这一路走来是多么得不容易。主人公福贵在余华先生笔下更像是一个缩影,我想在这部作品中,他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福贵这个人物的苦难,更想告诉我们整个国家和人民所经历的苦难,告诉我们这些后代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是的,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就是这样,他必不可免地会遭受各种沉重的打击,但依旧要去忍受时代和命运带来的困难,于苦难中沉淀,于苦难中重生,化悲哀为力量,生生不息,这就是活着。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