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5页 / 共72页
第6页 / 共72页
第7页 / 共72页
第8页 / 共72页
第9页 / 共72页
第1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二十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历史高考历史 (江苏省专用)考点一古代改革考点一古代改革A A组组自主命题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江苏卷题组1.(2017江苏单科,24A,10分,0.38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4分)五年高考(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答案答案答案要点:(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解析解析(1)第一小问,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二小问,“胡乐”“胡舞”等的出现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的结果,据此可直接作答。(2)依据材料中“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可得出“汉化为主”,依据材料中“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得出“相互学习”和“方式多样”。(3)可以从有利于经济发展、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等方面作答。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本题材料通俗易懂,考生没有阅读障碍,答案大多来自教材,只要熟悉教材就容易得分。然而,据抽样数据统计显示,本题三个设问均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得0分,说明部分考生不重视选修部分内容,平时学习和复习备考存在盲点。从答题技巧来看,为便于考生作答,本题有相应的铺垫和暗示,但考生大多未能领会。如试题第(1)问,先问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再问与之不同的现象(即“胡化”),这已经暗示了第(2)问要回答的特点:汉化为主,但不是单向的,是双向互动,即相互学习。但很多考生未能领会,只是从材料中简单摘抄,说明考生并没有真正读懂材料,不能将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2.(2014江苏单科,24A,10分,0.3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请回答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3分)(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5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2分)答案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解析解析(1)题干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要再认和再现梭伦改革的措施。(2)“新贵”要结合梭伦改革背景中的“海岸派”的主张,推导出其为“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要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缓释”新贵不满情绪的措施,即梭伦改革中打击旧贵族的措施:实行财产等级制、建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3)从梭伦改革对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及改革的局限性角度作答。误区警示误区警示第(1)问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理解“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的含义,没有从参政、议政等提高政治地位的举措方面回答,只是答出了教材中梭伦改革的一般措施,有的考生甚至将克利斯提尼改革与梭伦改革的措施混淆。第(2)问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掌握相关的概念及其含义。第(3)问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理解设问的要求,不能从两个角度分析。B B组组统一命题、省统一命题、省( (区、市区、市) )卷题组卷题组3.(2016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祖有功、宗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答案答案(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解析解析第(1)问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要从材料一中去归纳概括,可从遵循的原则和礼制等方面去概括。第(2)问,庙号改革属于孝文帝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分析其意义时要将其放到孝文帝改革这一大背景下,从全面融入中原、减少改革阻力、表明改革决心等方面作答。4.(2015山东文综,47,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10分)答案答案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解析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出社会关系的变化,然后从社会关系变化与商鞅变法之间的关系角度加以阐述,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商鞅变法中与材料所述现象有关的措施说清楚。C C组组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5.(2013江苏单科,24A,10分,0.3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分)(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3分)答案答案(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以及从材料中提炼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紧扣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即可。6.(2012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请回答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3分)(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答案答案(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归纳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如“奴隶地位”“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等;第二小问要回归教材中关于梭伦改革背景的描述,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归纳总结。第(2)问实际考查梭伦改革的具体措施,回顾教材知识作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从平民与贵族阶级利益的冲突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梭伦改革的措施总结其积极影响,主要从公正与法治两个角度进行归纳。7.(2017课标,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答案答案(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解析解析(1)直接提取材料信息,从废除苛律、吸收前代法律优点、法律条文简要等角度回答。(2)从“继承和发展”角度入手,结合隋代开皇律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回答。8.(2015课标,45,15分,0.50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答案答案(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6分)(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基础。(9分)解析解析(1)提取材料信息“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回答。(2)从唐代币制改革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角度回答。如新的货币体系确立、不再标识重量有利于非金属货币的产生、有利于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发展等。9.(2015课标,45,15分,0.6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答案答案(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8分)(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7分)解析解析第(1)问从材料可看出清朝前期存在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等问题,还可以看出雍正帝整顿吏治的决心。第(2)问从材料内容可得出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等作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养廉银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10.(2015福建文综,41A,16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6分)(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10分)答案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2点即可)(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解析(1)第一小问,据材料信息可知是方田均税法。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作答。(2)第一小问,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作答。第二小问,要结合王安石变法前的社会形势分析。11.(2014课标,45,15分,0.56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材料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答案答案(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6分)(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9分)解析解析第(1)问首先要归纳材料的要点作答,抓住有效信息“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将之转化成白话文即可。然后要结合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总结出其他要点,如北方战乱、人口南迁等。第(2)问要从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南方开发等角度归纳其历史作用。12.(2014课标,45,15分,0.41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答案答案(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解析解析(1)从材料信息看,西汉时期的法令已不适应魏晋时期的需要,因此,魏晋时期对旧法律适当删减,并将以往的行政法规编辑为“令”,改定了新的刑法;同时新法律条文突出了上下尊卑的伦理色彩。据此可分析回答。(2)从材料中“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可知,西汉时期儒家经典影响法律实施;从材料中“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可知,东汉时期儒家学者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结合魏晋时期新法律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可知儒学观念已经逐渐法制化。据此回答即可。13.(2014重庆文综,14,10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舍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育(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主要特点。(6分)分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影响。(4分)答案答案(1)升舍实行定期考试且与平时成绩及操行考核结合;毕业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毕业考试成绩等级与官员选拔直接挂钩。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人才;有助于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解读材料一有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具体规定,从考试操作、成绩统计等方面归纳其主要特点;第二小问主要从人才选拔、教育管理制度角度分析。14.(2014浙江自选,9,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据中国古代史改编材料二材料二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5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5分)答案答案(1)法家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2)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解析解析(1)据材料一中的“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可得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为法家思想。分析法家思想的历史作用,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二是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最直接的是对秦统一全国的影响。(2)商鞅变法影响深远,但商鞅本人的历史命运悲惨。他“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等贵族的谗言说明商鞅变法触犯了贵族利益,这些因素导致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15.(2013山东文综,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6分)(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4分)答案答案(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解析解析第(1)问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立新法扰民”“钱既出而差役如故”“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等归纳总结。第(2)问既要看到话本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又不能过分夸大其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其史料价值必须用其他史料印证。16.(2013福建文综,41A,16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摘自商君书材料二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6分)(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10分)答案答案(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2)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解析解析(1)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两者对经济活动的不同政策中总结答案。(2)第一小问实际是回答商业活动的发展给当时经济和国家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注意从材料信息中归纳答案;第二小问要结合此后雅典政治的发展方向总结答案。考点二近代改革考点二近代改革A A组组自主命题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江苏卷题组1.(2018江苏单科,24A,10分,中)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材料二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5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分)答案答案答案要点:(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解析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可归纳出科举制存在弊端;据“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归纳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等。第(2)问,据材料一中“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可归纳出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据材料二中“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会试亦如之”可归纳出改革不彻底。2.(2016江苏单科,24A,10分,中)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摘编自华莱士俄国材料二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摘编自莫斯俄国史请回答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3分)(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3分)答案答案答案要点:(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解析解析(1)从农民获得土地的方式、质量、对农民的管理、农民要求的满足程度等方面分析。(2)从改革的方式、历史传统、着眼点等方面概括。(3)从利益关注点、对旧势力的态度、着眼于未来等方面分析。误区警示误区警示本题第(1)问,多数考生漏答“地主割占好地”,得分只在2分左右。第(2)问的解答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很少有人能够答出“自上而下的改革”;二是整段照抄材料,不能做到对材料进行概括和提炼。第(3)问失分最多,大多数考生没有根据设问和材料作答,答案多为平时教材中使用较多的语言,如“改革要符合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等,思维模式固定化。另外,很多考生仅仅围绕一个得分点答题,无法将几个得分点全面概括,结果只得1分。3.(2015江苏单科,24A,10分,0.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请回答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4分)(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5分)(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1分)答案答案(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解析解析(1)根据材料一,从方式、范围、学习形式等方面概括特征。(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某学者的观点可归纳出日本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是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第二小问要根据明治维新前的状况和明治维新后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3)要认识到当时日本人不了解西方文明的真正内涵,局限于形式上学习西方。误区警示误区警示本题第(2)问难度较大,概括和推论能力要求较高,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史实的误判或套用大帽子,诸如“前因是明治维新,黑船事件,政策失误,制度弊端”“后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知识分子觉悟,明治维新成功,日本急于改变落后状况,实力增强,天皇迫切需要发展本国经济”等;二是阅读的急躁心态和理解、推断不准确,两则材料分别提示的“1872年”和“1888年”的历史变迁,未能被解读,材料二中的“只是眩晕”“外观”“破坏”“国民性格”也未被解读,这就是急躁心态的表现。B B组组统一命题、省统一命题、省( (区、市区、市) )卷题组卷题组4.(2014福建文综,41A,16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10分)答案答案(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实际考查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对手,第二小问主要从俄国农奴制的落后这一角度进行理解、分析。第(2)问首先解释农奴制改革延缓革命的原因,主要应从改革对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及巩固沙皇统治的作用这两个角度分析;然后解释改革并不能消除革命的原因,主要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这一角度进行分析。C C组组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5.(2011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请回答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分)答案答案(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解析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暂时创办官立事业”可判断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是官营,至于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另一方面是政府“示以实例”。第(2)问,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方式发生的变化要从明治维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方面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要从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来回答。第(3)问从材料一至材料三中明治政府对经济干预方式的变化方面分析作答。6.(2010江苏单科,25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材料二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请回答请回答:(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答案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解析解析(1)首先从材料一中找出亚历山大二世对战争目的、结果及影响的认识。亚历山大二世认为: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是“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结果是“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影响是“宝贵的和平归还”“祖国”。其次联系克里米亚战争的具体概况逐条批驳。(2)从材料二的时间信息“19世纪60年代”入手,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举措”。联系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影响分析最后两小问。注意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7.(2014山东文综,46,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材料二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分)(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分)答案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解析解析第(1)问,对比材料一、二的有效信息,从改革的目的、内容等方面归纳光绪帝和康有为二人认识的相同之处。第(2)问,阅读材料,从康有为与光绪帝的阶级立场、改革的目的等方面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2013课标,45,15分,0.41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答案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持专制统治,抵制革命。解析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归纳出“向西方学习”“侧重制度改革”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可知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第(2)问,原因从主导者、地方支持度、过程、国内外情况等角度考虑。认清清末新政的实质是维持专制统治。A A组组201620182016201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基础题组1.(2018江苏苏锡常镇5月,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希腊有些城邦,贵族委托一个德高望重的公民负责改革法律,以消除最明显的不公正现象,雅典的梭伦就是其中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梭伦出身贵族,所以他有资格当选首席执政,但他不是那些作威作福的贵族显族。他的家境中平,早年曾兼营贸易,与商旅为伍,并且周游海外,成为饱学之士,被时人誉为“七贤”之一。他同情平民,又曾在雅典与邻邦麦加拉的战斗中勇立战功,率众攻克应属雅典的萨拉米岛,因此他在群众中很有威望。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二材料二梭伦:“我给予民众足够的好处,而毫不削减也不增加他们的权利。对于那些具有实力,并且利用自己的财富施展实力的人,我也注意不使他们受到丝毫损失。”“对民众如果不过分放纵,也不粗暴地对待他们,他们对首领也会极其顺从。”摘编自法阿尔德伯特欧洲史三年模拟请回答请回答:(1)据材料一,从梭伦的出身和经历方面分析,雅典贵族为什么委托梭伦“负责改革法律”?(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是如何给下层平民“足够的好处”但又“不过分放纵”的?(4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2分)答案答案(1)出身贵族,与商旅为伍,饱有学识,同情平民,勇立战功。(4分,任答四点)(2)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成立陪审法庭:恢复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2分,任答两点即可)财产等级制规定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公职;第四等级不能参加四百人会议。(2分)(3)阶级性原则,一分为二原则。(2分)解析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出身贵族,所以他有资格当选首席执政”“与商旅为伍,并且周游海外,成为饱学之士”“同情平民,又曾在雅典与邻邦麦加拉的战斗中勇立战功”归纳。第(2)问,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回答。第(3)问,回答时应注意设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2.(2018江苏苏锡常镇3月,24A)古今中外有许多涉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材料二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18611917)材料三材料三维新伊始,先破陋习,持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所求,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恐终将招致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于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教学大旨(日本文部省,1879年)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特点?(3分)(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教育涉及哪些领域?(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2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2分)答案答案(1)措施:整顿太学。(1分)特点:教育与仕进相结合。(2分)(2)领域:办学管理机制;办学机制;教学内容。(3分)(3)特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与培养忠孝思想相结合。(2分)(4)认识:教育要与现实相结合;教育改革要与国情相结合,教育要培养实用人才。(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可归纳出整顿太学;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可归纳出教育与仕进相结合。第(2)问,据材料二“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可归纳出涉及办学管理机制,据“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可归纳出涉及办学机制,据“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可归纳出涉及教学内容。第(3)问,据材料三“一时取西洋之所求,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可归纳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与培养忠孝思想相结合。第(4)问,可从教育要与现实相结合、教育改革要与国情相结合、教育要培养实用人才等角度分析回答。3.(2018江苏南通等六市3月,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维新志士们力图通过变法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其政治实践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阅读下面材料:材料材料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举措说明戊戌变法的“激进”。(5分)(2)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深远影响,谈谈你对政治改革基本策略的认识。(5分)答案答案(1)主要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改革者心态急于求成;变法策略过于激进。(3分)说明: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取消旗人特权。(2分)(2)影响:满汉分裂扩大;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2分)认识:政治改革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策略;政治改革要保持社会稳定,减少阻力。(3分)解析解析第(1)问,据材料“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改革要循序渐进、保持社会稳定、减少阻力等方面分析。4.(2017江苏联盟大联考2月,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稳定政局是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到公元前6世纪初,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危机已如同雅典土地上的债碑一样一览无余。梭伦在凝目泣视之后,也发现这块“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这种局势表明,那种形成于荷马时代末期发展于城邦初期的以农业为本、氏族贵族掌权的文明体制已经出现了严重危机。张国明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文明转型的意义材料二材料二雅典内部的稳定因素主要体现在雅典城邦的最高利益上,或者说,雅典贵族和平民所具有的共同利益上。米尔斯认为:“梭伦渴望把秩序带进他所热爱的混乱的城邦,因为他认为秩序是一个城邦所能拥有的最大的幸事之一。”博兹特和罗宾逊也指出:“梭伦调解对立势力的冲突,使将来的安全和稳定成为可能。”摘编自邹益试论梭伦改革与稳定的关系请回答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雅典“陷于绝境”的原因及影响。(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稳定”雅典城邦的改革措施。(4分)(3)据上述材料,分析梭伦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3分)答案答案(1)原因:平民与贵族斗争加剧,阶级矛盾尖锐。(2分)影响:社会动荡不安,雅典文明出现危机。(1分)(2)措施: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颁布法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4分)(3)关系:稳定的局势是梭伦改革的前提;社会稳定是梭伦改革的目标;经济改革为社会长期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改革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保证。(任答3点即可给3分)解析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危机”归纳原因;据“以农业为本、氏族贵族掌权的文明体制已经出现了严重危机”归纳影响。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方面回答。第(3)问,材料一指出雅典由于贵族与平民的斗争加剧,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材料二指出为了维护雅典社会的稳定,防止局势的动荡,梭伦进行了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改革。综合两则材料分析梭伦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B B组组201620182016201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综合题组时间:30分钟 分值:40分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40分)1.(2018江苏南通2月,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免役法和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下面材料:材料材料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在他秉政期间,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可是在向全国推行时,乡村下户被变法派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待到役钱收入固定下来,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在乡役方面既出免役钱,又服差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末。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依陕西青苗钱例”,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二分,有的收息三分,而且坊郭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摘编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分析免役法和青苗法实施的实际效果。(6分)(2)据材料归纳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据此谈谈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启示。(4分)答案答案(1)动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2分)实际效果: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4分)(2)共同问题:强行摊派;失信于民。(2分)启示: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2分)解析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直接概括提炼。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坊郭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可归纳出强行摊派,据材料“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青苗法公布时宣称”“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二分”可归纳出失信于民;第二小问,结合前一问免役法和青苗法实施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概括。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本题以王安石变法为考点,旨在考查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的能力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如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往往有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可归纳出保护农民利益,结合所学可得出富国强兵;第二小问,据材料“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可归纳出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据材料“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可归纳出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据材料“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可归纳出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据材料“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并结合所学可归纳出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2.(2018江苏南通等七市5月,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明治政府推行的地制改革是日本近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个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日本地制改革始于1869年,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进行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材料二材料二明治政府地制改革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租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实行的地制改革举措,分析这些举措对日本经济近代化的积极影响。(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治政府的地制改革对日本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据此,请你谈谈从中得到的农业改革启示。(5分)答案答案(1)举措: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地税改革。(2分)积极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3分)(2)不利因素:农村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军国主义基础深厚;日本对外扩张的欲望强烈。(3分)启示:改革要兼顾农民利益;改革要扫除落后生产关系。(2分)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将各藩领土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地税改革、“一律交纳货币”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回答。3.(2018江苏南京、盐城、连云港3月,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维新变法十分注重报刊舆论的宣传。阅读材料:材料一材料一戊戌变法时期,在维新思潮的推动下,国人自办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涌现,形成了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潮。在18951898年期间,特别是1897年和1898两年,国人新办报刊达94种居主导地位的是时政性综合报刊和讲求新学的报刊。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材料二材料二诚以此两自由苟失坠,则行政之权限万不能立,国民之权利万不能完也。而报馆者即据言论、出版两自由,以龚行监督政府之天职者也。故一国之业报馆者,苟认定此天职而实践之,则良政治必于是出焉。诚哉,报馆者摧陷专制之戈矛,防卫国民之甲胄也。故今日吾国政治之或进化、或堕落,其功罪不可不专属诸报馆。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材料三材料三一曰:创学堂然而学堂书院之容积,犹有限量二曰:学会。然而学会设于会城,会城以外无由致其观听,而况于外县,而况于外府三曰:报纸。报纸出,则不得观者观,不得听者听又将以风气浸灌于他省,而予之耳,而授以目,而通其心与力,而一切新政、新学,皆可以弥纶贯午于其间而无憾矣。谭嗣同后叙(下)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戊戌变法时期“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潮”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国内南北居主导地位的时政性综合报刊的名称。(4分)(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认为报纸推动国家政治进化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中体现此理由的举措。(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新政、新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2分)答案答案(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派宣传变法的需要。(2分)名称:时务报国闻报。(2分)(2)理由:以出版、言论自由监督政府行为防止专制;捍卫国民话语权(言论自由权)。(2分)举措: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准许创立报馆、学会。(2分)(3)关系:一方面戊戌变法推动了报刊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报刊扩大了学堂学会的影响,有助于启迪民智,扩大变法的社会基础和舆论基础。(2分)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戊戌变法时期,在维新思潮的推动下,国人自办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涌现”并结合戊戌变法的背景,从政治和维新派宣传变法的需要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有时务报和国闻报。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据言论、出版两自由,以龚行监督政府之天职者也。故一国之业报馆者,苟认定此天职而实践之,则良政治必于是出焉”概括;第二小问,结合维新运动的主张回答。第(3)问,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戊戌变法推动了报刊业的蓬勃发展、报刊扩大了学堂学会的影响等。方法技巧方法技巧解答材料题不仅要善于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而且要把材料信息用准确的历史语言表述出来。因此,复习备考时,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阐释能力的培养。4.(2017江苏南京、淮安5月,24)商鞅的法律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保证变法得以全面贯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故圣人以千万治天下。故夫智者而后能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智;贤者而后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贤。故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废俗而为之法。商君书材料二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战国策秦策材料三材料三商鞅进步的法律观还表现在充分发挥法律的广泛社会功能,不断扩充法律内容,扩大法律调整的范围,将秦国社会生活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使社会成为组织有序、结构严整的有机整体。刘树林商鞅变法的历史启示请回答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法律观。(3分)(2)材料二中商鞅是如何推动法治实施的?概括其效果。(5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认识商鞅法律观的价值。(2分)答案答案(1)法律观:以法治国;符合民众认知水平,因时而变。(3分)(2)实施:力求公平(赏罚分明);严格执法(树立权威)。(2分)效果:改变社会风气;提高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强国。(3分)(3)价值:打击旧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促进社会转型);推动了社会的法治化、有序化。(2分)解析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故圣人以千万治天下。民不尽贤。故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废俗而为之法”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可归纳出公平无私,严格执法;第二小问,据材料二“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可归纳出改变社会风气,提高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强国。第(3)问,据材料三“将秦国社会生活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使社会成为组织有序、结构严整的有机整体”并结合所学归纳。规律总结规律总结选考题一般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需要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解答选考题,一要准确阅读材料,二要准确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三要综合分析归纳。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加强这三个方面的训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