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际学第跨文化交际学第7 7章章( (第第1 1节节) )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交际者和交际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交际参与者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或意义,一旦这些刺激被对方感知就产生了交际意义。一一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非言语行为的类型 非言语行为包括说话时的语调、语气、语速、音量、身姿、手势、表情、服饰、体距等。这些非言语行为都可用来作为交流信息、传递思想、表达感情的手段,在交际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 要的角色,有效地辅助了言语行为的实施。 非言语行为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不同国家、民族对非言语行为的社会规范区别很大,甚至表示的意义正好相反。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因此,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就特别显著,对对方的文化习俗不熟悉或不了解,在编码、译码过程中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交际障碍,甚至引起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 体态行为指人的身体各部位的行为动作,表现为说话时的身姿、手势、表情等。这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表现都可以交流信息、表情达意,而且往往起到言语所起不到的作用。( (一一) )体态行为体态行为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身体即信息”。在情感的表达手段中,有65%以上是靠身姿、手势、表情等体态行为完成的。 在言语交际中,无声的体态行为和有声的言语行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们谈话时不但动嘴,而且伴有脸部表情和其他相应的姿势、动作。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 古人就注意到言语交际中信息反馈的重要性。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一般来说,体态行为大多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从这一角度来看,非言语行为最能吐露真情,难以控制和掩饰。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体态行为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有的是任意的,有的则是规约的。体态行为的表露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后天习得的。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来看,体态行为中最敏感的是身姿语、手势语和表情语。1.1.体距行为体距行为 体距行为是交际者利用空间距离传递信息的行为,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处理相互之间空间距离的方式。(二)时空行为(二)时空行为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事实表明人需要私人空间,对他人侵入这一空间会进行抵制。即使在稠密的人群中,人们还是要为自己寻觅一定的空间。 赫尔发现了四个空间区域类型: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1)密切空间。可以是近距离的,真正的人体接触就属这种空间;也可以是远距离的,即保持大约2060厘米左右的间隔,这是一般较为密切的关系距离。 (2)个人空间。近距离个人空间的人际间隔大约在6090厘米之间,是聚会、酒会时最舒适、最愉悦的人际距离;远距离个人空间的人际间隔大约在11.5米之间,保持这一间隔的接触通常都不是私人交往。 (3)社交空间。近距离社交空间距离大约在1.52米之间,处理非私人事务一般就在近距社交空间中。社交空间的远距状态大约在24米之间,适合于正式的公务活动、商业活动或社交活动。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4)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近距状态大约在48米之间,这样的空间距离往往是程式化的,以显示出这些特定交往的正式性和功利性。公共空间的远距状态大约在8米以上,它适用于政治家与公众会面、演讲者进行演讲、舞台演员表演等场合。2.2.时间行为时间行为 赫尔教授指出人类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时间的单一性和时间的多样性。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单一性时间模式强调严格遵守日程安排,决不能打乱这种安排。相对来说,欧美国家属于这种模式,人们时间观念较强。 多样性时间模式使用时间时较随意,时间观念不是很强,不太注意日程活动的安排,不太注意遵守时间。相对来说,亚州和拉美 地区一些国家属于这种模式,人们对 时间不太敏感,处理也相对随意。外表行为包括以下各种要素: (1)体型(身材、体重、身高、肤色、脸型等) (2)服装(质料、款式、颜色等) (3)头发(疏密、式样、颜色等) (4)气味(香水、体味等) (5)化妆(淡妆、浓妆、指甲、假发等) (6)饰品(眼镜、饰品、提包、钱包、别针等)(三)外表行为(三)外表行为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人们的外表行为也像其他非言语行为一样表露出人的社会地位、兴趣爱好、信仰观念以及职业特征等。1.1.容容 貌貌 无论哪种文化,人们对长相、容貌都非常在意。经验告诉我们,人们交际时给对方的 “第一印象”很重要,这里面就包括长相、容貌的因素,这个因素会直接影响人们交往的质量,尤其是延续交往的频率和深度。因此,虽然长相、容貌不是个人可以选择的,但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2.2.仪表仪表 在人际交往中,尤其在比较正式的交际场合,参与者的仪表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调节交际双方的情绪、态度、关系,以及交际氛围。如果说一个人的长相、容貌是无法选择的,那么仪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人为的。仪表更多地依赖于一个人体现出来的气质,而气质又依赖于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文化修养、人格魅力。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3.3.服饰服饰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现代时髦的说法叫“包装”。人们讲究衣着和饰品,既是出自人们追求美的本能,更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展示。服饰文化的一个特点是着装的规范。服饰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民族风情。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类语言行为包括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声音的音量、音调、重音、语调等因素,以轻重缓急、高低强弱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也包括表达不同意义的诸如叹息、呻吟、咳嗽等的声音。类语言行为属于有声的非言语行为。语言学家将这类现象分成三种情况:作为言语基础的声调,作为言语伴随的音质,浊音化现象。(四)类语言行为(四)类语言行为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类语言所表达的感情与面部表情和动作有密切联系。说话时若逐渐把声音放低,头随着也会低下来;反之若逐渐把声音提高,那么头就会慢慢地抬起来。表示气愤的声音特征是声大、音高、音质粗哑、发音短促、音调和节奏不规则;表示爱慕、温柔的声音特征为柔软、慢速、音低、均衡而略向上升的声调、有规则的节奏及含糊的发音。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同言语行为一样,非言语行为也是人际交往时双方社会关系的标志,它标志交际者的“权势”和“平等”关系。人们在交往中,往往能从对方的非言语行为特征,判断出他或她的社会地位、出身教养、受教育程度、职业特点等状况,从而决定或调整自己的交际行为。总的说来,“平等”关系好处,“权势”关系敏感。二二 非言语行为的功能非言语行为的功能(一)非言语行为是社会关系的标志(一)非言语行为是社会关系的标志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从所有的非言语行为来看,其中空间行为,即人际空间距离的大小最为敏感,最能反映出社会关系的“权势性”。空间的观念是立体的,不仅包括领域的距离,还包含领域的高度。“拉开距离”具有保持身份威严的功能,而保持空间领域的高度又是支配权力的一种方式。 (可以组织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加以讨论)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我们在交际时常使用非言语行为来标示话语功能,如问候、道别、致谢、恭维、答谢、同意、赞赏、拒绝、命令、求救、协作、承诺、威胁等。实施这些言语行为时,往往伴随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非言语行为,以增强话语功能的信息量。许多人体语言如眼神、手势、姿势、动作,在特定语境中已形成了一些“规约性”的含义,成为了一种特定含义的“符号”。 (二)非言语行为是话语功能的标志(二)非言语行为是话语功能的标志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人体语言独立实施交际功能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有特定的“语境”做支撑。人体语言之所以能独立进行交际,主要因为语境本身就传递了很多必要的信息。没有足够的、必要的信息做依托,人体语言的表意是不确定的,在不同的场景中,同一个体态语表示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可以组织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加以讨论)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人们交际是为了传递信息,传递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交际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情感。情感的交流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们生存的需要。人体语言在言语交际中的伴随性强化功能是显而易见的:高兴与沮丧、爱慕与愤恨、赞赏与反对、轻松与郁闷、尊重与鄙视,一切表情全都在人体语言中表露得淋漓尽致。(三)非言语行为是流露感情的标志(三)非言语行为是流露感情的标志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虽然所有的人体语言都能传情达意,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眼睛,所以就有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说法。人体上用来发射信息的所有人体语言中,眼睛是最重要的部分,它们可以传递最细微的感情。一个人如何使用眼睛、眼睛与脸上其他部分的配合、目光持续的时间、眼睑的开闭、瞬时的眯眼以及其他许多细小变化都能发出信息。 (可以组织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加以讨论)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中国讲绘画时往往说“画龙点睛”,就是说,点“睛”传神,龙就活了。其实画人也一样,把眼睛的瞳孔恰到好处地“点”上去,点得好,这人就栩栩如生;点得不好,就死板板的,一看就是假的。眼睛是神采的表现,神采是物质的,同时又是精神的。这种情形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非常敏感。 (可以组织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加以讨论)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在与人交谈时,如果不刻意掩饰,眼睛会自然地流露出内心的喜、怒、哀、乐,不用说话,但看眼神,就知道他(或她)在想什么。当然不能确知对方要说的词句,但是可以确知对方的倾向性情态。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表情流露出来的情感往往是下意识的,很难掩饰。就是演员,如不是资深的、有造诣的性格演员,也难以做到。 (可以组织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加以讨论)第七章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结束结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