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4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5页 / 共84页
第6页 / 共84页
第7页 / 共84页
第8页 / 共84页
第9页 / 共84页
第1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高考历史高考历史 (江苏省专用)考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考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A A组组自主命题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江苏卷题组1.(2016江苏单科,23,13分,难)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材料二材料二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五年高考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请回答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分)(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4分)答案答案答案要点:(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依据:“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解析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双方实力状况等方面分析。(2)依据材料二中“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对苏联进行包围”“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等关键信息概括。(3)第一小问从美苏关系的发展趋势、对彼此的认识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形成凯南“长电报”中的认识的依据从苏联传统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总结,形成诺维科夫报告中的认识的依据从美国的社会性质方面分析归纳。方法技巧方法技巧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答案隐含在材料与所学知识中。如何从中获得答案?许多考生将之等同于关键词句的摘抄,这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即发现这些关键词句之间的关系,并凝练成符合设问要求的要点,是为提炼。在阅卷中规定“不允许照抄原文”就是要防止以词句摘抄代替意义提炼。B B组组统一命题、省统一命题、省( (区、市区、市) )卷题组卷题组2.(2018北京文综,22,4分)读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19481968年美国政府财政盈亏示意图(单位:10亿美元)A.“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C.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答案答案D材料信息表明美国在1948年和1951年前后财政出现盈余,其余时间段基本是财政赤字,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介入越南战争后,财政赤字严重,因此D项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而不是从欧洲吸引援助,排除A项;古巴导弹危机对美国财政状况影响不大,当时美国财政赤字主要是因为深陷越战泥潭,排除B项;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发生在1969年,不在题干材料所给的时间范围内,排除C项。3.(2017课标,34,4分)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答案答案D从漫画信息看,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始建筑的消息使西方代表人物感到震惊和失落,结合画面中的一位人物手握“弹头”等信息可知,苏联在“冷战”期间的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由漫画名称又是斯大林格勒可知,漫画反映的时间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由此可排除A、B两项;受苏德战争的影响,苏联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破坏,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故C项与史实不符。4.(2017北京文综,22,4分)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处应填写()A.罗斯福新政B.“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D.欧洲煤钢联营答案答案C漫画中的关键信息是“美国纳税人”“欧洲”“自立”,其意在说明美国通过经济手段推动欧洲自立。马歇尔计划又名“欧洲复兴计划”,美国通过此计划在经济上援助欧洲,帮助欧洲恢复经济,C项符合题意。A项罗斯福新政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从时间、内容上皆可排除;B项发表于1946年,与经济无关;D项成立于1951年,均可排除。5.(2016课标,35,4分)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答案答案A马歇尔计划强调国家间的合作,这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故A项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不可能促成欧美平等伙伴关系的建立,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联合而非对峙,C项错误;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欧与苏联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D项错误。6.(2014北京文综,23,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杜鲁门主义和北约组织是美国在政治、军事领域对抗苏联的具体措施,显然不符合题意,A、C两项错误。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主要针对的是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故B项正确。D项明显错误。C C组组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7.(2013江苏单科,20,3分,中)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答案答案A题中地图显示,为了争夺欧洲,称霸世界,美苏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导致欧洲出现了以冷战为特征的对峙与分裂柏林危机、德国分裂,A项正确。热战与冷战相反,专指直接的战争行为、武装干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该地图中没有蕴含“局部热战”的信息,B项错误;华约成立于1955年,德国统一于1990年,与地图反映的时段(19451949年)不符,C、D两项错误。8.(2011江苏单科,17,3分)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答案答案B“阳台对话”发生在1973年,美苏领导人亲切交谈意味着美苏关系缓和,故B正确。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于1962年,冷战格局全面终结于1991年的苏联解体,多极化世界来临于20世纪60年代,故A、C、D错误。9.(2010江苏单科,18,3分)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答案答案D从“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的信息,联系二战后期美苏关系变化的史实,可以判断出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加剧,预示着战时同盟关系随战争结束而削弱。“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B、C两项不能反映出“另一场战争的开始”,可排除。10.(2009江苏单科,19,3分)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答案答案C赫鲁晓夫的话反映出他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所以选C。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我们可以知道,苏联在美苏核力量对抗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排除A;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争霸处于第一阶段,并非由对抗走向对话,所以排除B;D是表象,不能表明实质。11.(2017天津文综,11,4分)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B.两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D.全球化进程加快答案答案A题干信息表明,此次国际会议决定了德国的未来走向,这说明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故A项正确。当时两极格局尚未瓦解,故B项错误。两德合并发生在此次会议之后,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12.(2016课标,35,4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答案答案D据题干信息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资助、安排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迁移当时的时代特征美苏争霸,可以判断出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故选D项。材料中的做法未必能争取到国内黑人选民的支持,故排除A项;这一做法与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无关,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故C项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13.(2016北京文综,23,4分)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联合国成立不结盟运动兴起A.B.C.D.答案答案A1943年正值美苏结盟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此时的美国电影以歌颂苏联为主;1948年后正值美苏“冷战”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电影的主题以宣传苏联对美国的威胁为主。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是“冷战”开始,因此符合题意。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与题目所述现象无关,排除;发生于1961年,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排除。14.(2015四川文综,12,4分)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A.冷战格局的扩展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美苏的直接对抗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答案答案A观察地图可知,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处于南北分裂状态,这是冷战格局扩展在亚洲的表现,故选A项。B、C、D三项在地图中未能反映出来,故排除。15.(2014浙江文综,23,4分)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下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B.1946年的联合国C.1949年的北约D.1967年的欧共体答案答案C根据图示,白色部分的欧洲国家有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挪威、冰岛、丹麦等国,没有东欧国家和联邦德国。1967年欧共体成立时成员包括联邦德国,排除D。1949年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外,C项正确。16.(2014福建文综,23,4分)如果要给右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B.从欧共体到欧盟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答案答案C“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和图中的美元符号、苏联标志,体现的是美国通过经济手段推动欧洲复兴、对抗苏联的政策,这是马歇尔计划和二战后欧洲格局的准确再现,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北约、华约的对峙,A项错误;欧共体成立时美国已停止对欧洲的经济援助,B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仅覆盖欧洲,D项错误。17.(2013广东文综,23,4分)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答案D由材料中的“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该措施属于军事措施,故排除A、B两项;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组织建立的,故排除C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组织建立的,故选D项。18.(2013福建文综,24,4分)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答案答案D题干强调的是“冷战”,并指出了冷战事实上是维系世界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故与“热战”无关。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苏争霸中双方实力的消长,使美国所处的形势发生变化。19.(2015课标,47,15分,0.53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材料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到:“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10分)答案答案(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5分)(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5分)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5分)解析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寻找促使苏联研制原子弹的有关信息,包括西方的计划、美国垄断核武器、冷战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第(2)问从材料中寻找有利于苏联成功的条件,即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政府的重视、举全国之力三方面。积极作用要把材料推论与客观进步作用结合起来分析。20.(2015广东文综,39,10分)(节选)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材料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10分)答案答案(2)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美苏冷战;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6分)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西方化”,鼓吹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适应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需要。(4分)【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解析解析第(2)问注意结合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史实为依据进行分析说明。21.(2014广东文综,38,10分)(节选)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材料三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材料四材料四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意为“财政贷款”)(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10分)答案答案(3)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4分)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4分)国际格局:两极对峙。(2分)【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解析解析第(3)问第一小问要注意两则材料中作品的作者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作者的立场影响其作品的思想倾向。第二小问要从宏观上概括二战后初期的国际格局。考点二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考点二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A A组组自主命题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江苏卷题组1.(2018江苏单科,19,3分,易)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答案D材料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西欧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及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均有所上升,而同期的美国比重则相对下降,这说明西欧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故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A项错误;该时期主导世界格局的是美苏两国,B项错误;西欧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其与美国的竞争,加深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C项错误。解题方法解题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2015江苏单科,20,3分,0.59)“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答案答案C材料强调的是新兴国家间的“和平合作”,属于政治范畴,A项属于经济范畴,排除;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指世界新兴力量的崛起,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C项正确;D项中“消除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误区警示误区警示本题误选主要集中于A项,误选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指向不结盟运动。题干材料中的“解放”“对立”“和平”“独立”“平等”等关键词语,都表明该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政治话题,而不是经济话题,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没有明显关联,A项应排除。本题的难度在于题干未明确告知会议名称,要求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来推断会议名称,然后根据会议名称推断它的意义。考生的失误再次表明:细致耐心地提取材料信息中的关键词,并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是十分重要的。3.(2014江苏单科,19,3分,中)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答案答案A“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故不存在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B错;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而非单极格局,C错;“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格局不是“实力相当大国并存”,D错。故A正确。误区警示误区警示本题有31.38%的考生误选D项,误选的主要原因是没能正确理解亨廷顿关于世界格局的看法,对当今世界格局的认识不够准确。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只是一个发展趋势,“一超多强”是当前的世界格局现状。另外“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表述也不科学。B B组组统一命题、省统一命题、省( (区、市区、市) )卷题组卷题组4.(2018课标,35,4分)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从材料可知,19451975年,联合国中来自亚洲、非洲的成员国增加,二战结束后,亚、非许多国家赢得独立,它们纷纷加入联合国,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属于第三世界,故选A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B项结论;材料无法体现世界贸易,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区域化,排除D项。5.(2018北京文综,23,4分)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答案答案B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作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即反对美苏冷战对峙格局,这一宣言与1961年不结盟运动奉行的非集团、不结盟政策相吻合,因此B项符合题意。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属于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于1945年,A、C、D三项排除。6.(2015课标,35,4分,0.61)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答案答案C两极格局的形成是美苏实力均势的结果,而其解体则是美苏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因此两极格局确立与解体的主线是国家实力的消长,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明显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以“冷战”为主,B项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双方带有强烈的敌对意识,D项错误。7.(2014重庆文综,12,4分)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答案答案C题干中“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指日本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表明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项正确。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B项中“获得了”的表述与题干中“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的描述不符;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C C组组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8.(2012江苏单科,19,3分)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答案答案B题干中“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表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要求,这是日本经济力量增强的结果,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C、D两项与题干情境无关。9.(2011江苏单科,19,3分)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A.B.C.D.答案答案A拉登被击毙并不能说明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故排除含的C项;各国强调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不能说明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故排除含的B、D两项;再通过解读材料可知正确,故选A项。10.(2015重庆文综,12,4分)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答案答案C根据材料中“1960年”及非洲“国家意识的觉醒”,可以推断材料反映的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故选C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B、D两项材料未反映,排除。11.(2013课标,32,4分,0.461)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答案答案A西欧六国的联合首先实现了对煤、钢等重要战略物资的联合管控,明确表达了避免战争的愿望,故A项符合题意。D项属于历史原因;B、C两项为六国率先实现联合提供了可能性。12.(2013重庆文综,12,4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A.B.C.D.答案答案C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都带有称霸色彩,不具有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内涵,中“有别于”的表述正确,中“基本一致”的表述错误;由“中国梦”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可知,表述正确。本题选C项。A A组组201620182016201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基础题组考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考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1.(2018江苏苏州2月,19)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A.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B.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C.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D.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三年模拟答案答案A华约成立主要是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A项正确;华约成立针对的主要是北约,而非军国主义,B项错误;华约和北约的成立均不是出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C项错误;华约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D项错误。2.(2018江苏徐州考前模拟,19)曾任美国陆军部长的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在1947年发表的对美国人的挑战一文中认为,“美国目前正面临着一个挑战性时机,承担着领导世界走出经济萧条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和机遇将最大限度地激发美国的领导能力,衰败动荡的西欧是美国实现国家使命和树立国家威望的巨大场所”。这说明亨利刘易斯史汀生主张美国()A.遏制苏联,承担领导世界责任B.复兴西欧,提升美国领导地位C.开展援助,阻止经济萧条蔓延D.输出民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答案答案B材料未涉及遏制苏联的问题,A项错误;材料“承担着领导世界走出经济萧条的责任衰败动荡的西欧是美国实现国家使命和树立国家威望的巨大场所”反映了当时美国复兴西欧,提升美国领导地位的企图,B项正确;阻止经济萧条蔓延不是美国的根本意图,C项错误;D项与材料“实现国家使命和树立国家威望”不符,排除。3.(2018江苏苏北四市2月,20)“这一事件向超级大国提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一个国家如何去使另一个国家相信,它在推行它的计划的时候不会走得太远;它的敌手如何才能确信,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对方的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一种吓唬人的行为?”材料中的“事件”()A.造成德国分裂B.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C.引发朝鲜战争D.反映了两大阵营对峙答案答案D材料“这一事件向超级大国提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它的敌手如何才能确信,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对方的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一种吓唬人的行为”表明此事件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其反映的是两极格局下两大阵营的对峙,D项正确。4.(2018江苏启东中学第一次检测,22)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A.二月革命B.十月革命C.雅尔塔会议D.“杜鲁门主义”答案答案B材料“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表明冷战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对抗。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知“对抗”应始于十月革命,B项正确。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A项错误;C、D两项包含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但与题干中“始于”不符,排除。5.(2018江苏海安高中1月,19)下面是北约部分成员国示意图,据此判断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华约组织的直接原因在于()A.北约的建立B.联邦德国加入北约C.社会制度相同D.北约东扩至西亚答案答案B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北约组织进一步扩展。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直接导致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联邦德国从此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前哨阵地和桥头堡,B项正确。1949年北约建立,时间不符,A项错误;社会制度相同不是成立华约组织的直接原因,C项错误;由图中可以看出,北约东扩至西亚是在1952年,时间不符,D项错误。6.(2018江苏泰州中学、宜兴中学测试,20)帕尔默在冷战到全球化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该成果的措施客观上()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答案答案D材料中“人道主义动机”指援助,“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指以经济手段控制欧洲,“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指对苏联的冷战,所以该评论针对的是马歇尔计划,接受该计划的只是西欧国家,A项错误;二战后期,美、英、苏等国在雅尔塔达成若干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B项错误;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增强了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D项正确。7.(2017江苏南通、泰州、扬州5月,18)1947年9月,苏联和东欧国家召开华沙会议,苏联领导人要求“加强斗争,反对新的战争威胁,号召团结一切民主力量和反法西斯力量,对抗美帝国主义从政治和经济上奴役欧洲的计划”,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这一事件()A.导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加速了冷战对抗的进程C.打破了美国对东欧的经济封锁D.促成了华约组织的建立答案答案B杜鲁门主义出台于1947年3月,A项错误;杜鲁门主义出台后,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双方针锋相对,加速了冷战对抗的进程,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对东欧进行经济封锁的信息,C项错误;北约组织的建立促成了华约组织的建立,D项错误。8.(2017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5月,18)有学者认为,从19451950年,美国的对欧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光荣孤立”式的远距离操控、以政治经济援助为重点的有限卷入欧洲事务和以军事援助为重点的全面卷入欧洲事务。美国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A.遏制苏联的需要B.欧洲经济的复兴C.美国实力的下降D.美欧联合的实现答案答案A二战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美国“以政治经济援助为重点的有限卷入欧洲事务和以军事援助为重点的全面卷入欧洲事务”,主要是出于遏制苏联的需要,A项正确;帮助欧洲复兴经济只是手段,不是主要原因,B项错误;二战后美国实力增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C项错误;当时美欧联合尚未“实现”,D项错误。9.(2017江苏六市3月,18)右面漫画将冷战时期的三国领导人入画,描绘了一场三人间的争斗。漫画将站立者画成喜欢动武的美国西部牛仔形象,与之对峙的两人按照骑马的堂吉诃德、骑驴的仆人桑丘的样式绘制。该漫画反映的是()A.朝鲜战争B.德国分裂C.科索沃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答案答案D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美国见状立即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这与材料中“将冷战时期的三国领导人入画,描绘了一场三人间的争斗”相符,D项正确。10.(2017江苏苏州5月,19)刘金质在冷战史中把冷战分为五篇:冷战的开始(19451949)、冷战的扩展(19501962)、冷战中的缓和(19631979)、冷战再现(19801984)、冷战的结束(19851991)。下列史实对应错误的是()A.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冷战的扩展: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冷战中的缓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D.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答案答案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在1947年,属于冷战的开始篇,故A项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是在1955年,属于冷战的扩展篇,故B项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古巴导弹危机是在1962年,属于冷战的扩展篇,故C项对应错误,符合题意;东欧剧变是在1989年,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属于冷战的结束篇,故D项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11.(2016江苏南通5月,17)右面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下列对漫画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苏联进行核威慑B.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C.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D.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答案答案B漫画中没有体现苏联的相关信息,A、C两项排除。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说明三个“病人”应属于北约集团成员;他们在美国导弹基地“治病”,并且头上悬着美国巨型导弹,说明美国的导弹不仅仅是保护他们,也是威慑。这反映了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B项解读正确。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D项排除。考点二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考点二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12.(2018江苏南通等六市3月,18)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有必要寻求一条道路,它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经过这条道路,我们也将逐步获得置身于世界各国自由人民之中的平等地位。”阿登纳当时寻求的“道路”应是()A.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B.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推动西欧国家的联合D.奉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答案C材料中的“平等地位”不是马歇尔计划所能体现的,A项错误;加入北约可以体现寻求安全,但是体现不了“平等地位”,B项错误;推动西欧国家的联合,“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C项正确;追求政治安全、经济发展、军事安全和自由平等不是遏制共产主义所能解决的,D项错误。13.(2018江苏苏锡常镇3月,17)有学者认为,与欧洲的冷战对抗不同,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上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上述评论揭示了()A.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影响世界局势B.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的表现C.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与现实原因D.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答案答案C材料“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上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反映了在两极格局下,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与安全,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C项正确。材料评论的是亚洲冷战对新兴国家的影响,没有涉及“局部热战”,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力量对比相对平衡,B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4.(2018江苏苏锡常镇3月,19)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是企图侵蚀美国安全和繁荣的“修正主义国家”。该报告反映出()A.美国是维护多极化的主要力量B.美国谋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D.美国的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答案答案D材料“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表明特朗普政府把中国和俄罗斯的崛起看作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体现出美国的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D项正确。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而不是维护多极化和谋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A、B两项错误;美国依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C项错误。15.(2018江苏如皋第一次调研,18)1974年6月26日,欧洲共同体部分国家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关系宣言,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宣言还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这表明欧共体()A.加深了对美国的军事依赖B.谋求政治外交上独立自主C.与苏联的关系有了新突破D.成为经济政治性质的组织答案答案B材料“1974年6月26日”“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宣言还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表明欧共体谋求政治外交上的独立自主,B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对美国的军事依赖逐渐减弱,并非加深,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欧洲共同体部分国家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没有体现出与苏联的关系,C项错误;欧共体是经济性质的组织,D项错误。16.(2018江苏盐城中学第一次检测,20)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是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D.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答案答案B材料“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是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表明不结盟运动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以及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A、D两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既反对霸权主义又谋求经济发展,C项错误。17.(2018江苏苏锡常镇5月,19)仔细观察右图,对右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析有误的是()A.作为创始国之一理应有大国担当B.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具有曲折性C.英国将难以再依托欧盟发展自己D.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目标真正实现答案答案A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A项分析错误,符合题意;图片反映的是英国脱欧,说明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具有曲折性,也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目标真正实现,B、D两项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脱欧后,将难以再依托欧盟发展自己,C项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18.(2017江苏南京、盐城1月,19)“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同样,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参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发展,日本、印尼、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国家也将能够参与这一体系的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亚太地区成为中美的战略争夺重点B.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C.太平洋共同体建设消除了中美分歧D.新兴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形成答案答案B材料“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表明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B项正确。19.(2017江苏苏北四市1月,17)1961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对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那个光荣孤立的大英帝国了。在我们国家,很多人,特别是青年,感到我们应该创造一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历史。让我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一起奋斗啊!”英国期望“一起奋斗”的主要原因是()A.分享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成果B.建立欧盟摆脱美国控制C.顺应青年放弃传统外交的呼声D.攫取欧洲事务的领导权答案答案A材料“已经不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那个光荣孤立的大英帝国了”“让我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一起奋斗啊”表明英国期望“一起奋斗”的主要原因在于分享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发展成果,A项正确。20.(2017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5月,20)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齐普曼认为:“美国的权力虽然强大到能设定国际行动日程,但却无力有效地在全球执行这样的日程。其他强权无论是国家还是次国家都有力量足以对抗美国的日程,但是却无力塑造有吸引力的替代品或推行不受外界影响而又能持久的地区日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B.地区性力量逐步崛起C.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D.一超与多强局面并存答案答案D“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与“地区性力量逐步崛起”的说法都是对多极化趋势的阐述,只是对材料信息的片面解读,故A、B两项排除。“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一方面,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却有心无力;另一方面,多个力量中心崛起,但都无力单独与美国相抗衡,故D项理解正确。B B组组201620182016201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综合题组时间:45分钟 分值:63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18江苏南京5月,18)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倡导,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废除国际贸易中心的不等价交换,撤除一切设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和消除核战争的威胁,只有根本消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才能实现持久和平。该宣言表明不结盟运动()A.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B.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行动纲领C.联合全球治理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D.谋求实现各国政治民主化与自由化答案答案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A项正确;由宣言可以看出,不结盟运动起初的目的只是摆脱美苏的控制,维护自身独立,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知识拓展知识拓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2.(2018江苏南通等七市5月,20)下图为冷战时期古巴发行的纪念邮票。仔细观察邮票信息,该邮票纪念的应是()A.万隆会议B.越南战争C.不结盟运动D.古巴导弹危机答案答案C首先,由邮票左上角时间“1981”可知该邮票是1981年发行的;再根据邮票正中的数字“20”及和平鸽图案,可判断出该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C项正确。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越南战争于1955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A、B、D三项错误。误区警示误区警示本题易误选D项,误选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仔细研读图片信息和受题干信息“古巴发行”干扰。邮票中挣脱了镣铐的不同肤色的双手、和平鸽的图案体现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追求世界和平的呼声,体现出这一事件推动了世界和平的进程。3.(2018江苏启东中学第一次检测,25)某学者在剖析二战后美国的相关政策时说道:“欧洲所需要的是一个广泛综合的复兴计划。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缩小国家间的差别,创建一种欧洲经济的新结构。只要美国援助是被一项项分给各个国家,只要欧洲仍然是被分为各自独立的国内市场,那么美国的援助努力就将失败,并且将继续失败。”此观点强调美国应该()A.为遏制苏联平等对待欧洲盟友B.为实施冷战推行马歇尔计划C.为复兴经济推行知识经济模式D.为控制欧洲设计复兴新途径答案答案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扶植和控制西欧,不可能平等对待欧洲盟友,A项错误;“美国的援助努力就将失败”说明马歇尔计划已经实施,B项错误;知识经济模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时期推行的,C项错误;“美国的援助努力就将失败,并且将继续失败”反映的是该学者对马歇尔计划的怀疑,因此他希望美国重新设计新的复兴手段,D项正确。知识拓展知识拓展“马歇尔计划”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美国和西欧的领导人普遍认为欧洲一体化可以长久地确保欧洲的和平与繁荣。因此,他们也希望通过“马歇尔计划”催生欧洲一体化进程。在这种大背景下,欧洲煤钢联营与欧洲共同体应运而生。4.(2018江苏押题卷一,19)19741976年,美国驻苏大使沃尔特斯托塞尔认为,像麦克林美国派之类的软摇滚或歌手兼作词者米歇尔的巴黎自由人等,能够对受压抑已久的苏联民众产生巨大冲击。因此他建议政府派出鲍勃迪伦、唐麦克林等歌手前往苏联巡回演出,去赢得苏联民众的支持。斯托塞尔此举表明()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战略优势B.苏联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度缺乏C.美国试图用艺术来改善美苏关系D.美国要颠覆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基础答案答案D冷战时期,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对苏联进行封锁、施压。在文化艺术领域,美国驻苏大使建议政府派歌手前往苏联巡回演出,因为有些词曲“能够对受压抑已久的苏联民众产生巨大冲击”“赢得苏联民众的支持”,据此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中“改善美苏关系”的说法错误。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即冷战期间美国企图派歌手前往苏联巡回演出,去赢得公众支持,击败苏联共产主义。5.(2018江苏启东中学第一次检测,26)右面是有关亚太局势的一幅政治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中美两国是维系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将打破亚太地区的平稳发展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形成A.B.C.D.答案答案D漫画反映出中美处在跷跷板两端,是维系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解读正确;美国针对中国的行动,必然会使跷跷板失衡,表明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将打破亚太地区的平稳发展,解读正确;漫画只涉及中美两国,无法呈现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信息,解读错误;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并未形成,解读错误。答案选D。疑难突破疑难突破当今国际关系具有建设性的多极化进程,有助于建立一个平衡、稳定、民主、不对抗的新秩序,这一趋势客观上符合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大国关系因其长远性、全面性和多维性,无不具有一定的战略含义。“战略关系”“伙伴关系”不具有结盟性质,是冷战后多极化进程中的新鲜事物,成为重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一种过渡现象。其中,中美两国是维系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6.(2018江苏南京、盐城、连云港3月,18)“这是一项举世无双的奇怪工程,它预定的长度达164千米,蜿蜒于街道、住宅区、花园、树林、河流之间,行经之处,除了留下过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住。”材料中“它”的建成()A.形成了朝鲜半岛的敌对状态B.导致德国开始走向分裂C.标志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D.预示着世界局势紧张加剧答案答案D材料“一项举世无双的奇怪工程,它预定的长度达164千米,蜿蜒于街道、住宅区除了留下过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住”表明这项工程是柏林墙,柏林墙的修筑是德国分裂的象征,A项错误;柏林墙是在德国分裂之后才建立的,B项错误;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C项错误;柏林墙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它的建成反映了美苏两极对峙的紧张局面加剧,D项正确。误区警示误区警示本题易误选B项,误选的原因主要是史实掌握不牢,不能准确记忆德国分裂和柏林墙建立的时间。7.(2018江苏南通2月,20)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A.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C.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D.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答案答案B两极格局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与材料中“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相符,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误区警示误区警示本题易误选C项,误选的原因主要是不能从材料中判断出隐性的时间信息。“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表明此时两极格局已经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8.(2017江苏扬州1月,18)下面两幅漫画折射出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有关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漫画1昔日的“援助”漫画2今日的竞争关系变化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对美国从“依附关系”过渡为“伙伴关系”美国经济“滞胀”不得已调整美欧关系马歇尔计划和欧共体成立增强了西欧竞争力A.B.C.D.答案答案D漫画1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援助,漫画2反映的是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这种变化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美国从“依附关系”过渡为“伙伴关系”,正确;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使得美国的经济实力下降,被迫调整美欧关系,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西欧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欧共体的成立使得西欧的实力增强,正确。答案选D。方法技巧方法技巧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解答此类试题,要高度关注漫画中和漫画外的文字信息。本题只要抓住两幅漫画下方的文字信息从“昔日的援助”到“今日的竞争”,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判断出正确答案。9.(2017江苏苏北四市1月,19)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认为:“国际新秩序应该建立在多极化的基础之上。多极化与多边主义意味着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它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和理想,有利于各国展开对话、交流观点。”这说明国际关系民主化可以()A.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B.促进各种文化趋向一致C.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D.实现各国地位真正平等答案答案C国际关系民主化强调的是国家间的政治关系,A项排除;材料“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和理想”体现的是国际社会成员间的尊重与合作交流,而非文化趋同,B项排除;“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和理想,有利于各国展开对话、交流观点”强调的是国际社会成员间应彼此尊重,加强合作与交流,这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项正确;各国地位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D项表述错误,排除。疑难突破疑难突破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10.(2017江苏常州1月,20)1999年,有美国学者提出:“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上述观点的实质是()A.批评美国政府无法应对国际挑战B.主张构筑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C.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持D.指出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答案答案C美国政府无法应对国际挑战与材料“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不符,A项排除;主张构筑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只是材料的表象,B项排除;“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阐明了美国独霸世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多极化趋势的信息,D项排除。方法技巧方法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现象本质”的逻辑关系。材料“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从“现象”上看是主张构筑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本质”上是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理论支持。11.(2016江苏常州2月,20)亨廷顿认为某一世界格局不具有稳定性,因为“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懑,而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它们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成了这一格局的主要特点”。这一世界格局是()A.单极格局B.两极格局C.多极格局D.单极加多极格局答案答案D单极格局指某一个大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一国独霸的局面。“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说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格局,但由于受到多个国际政治力量的制约,无力构建,A项排除;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B项排除;C项只是对材料“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懑”的理解,没有涵盖“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的信息;“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表明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懑”表明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D项正确。疑难突破疑难突破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而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都努力提升自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话语权,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经过多年的磨合,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材料中的描述实际上说明了“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现状。12.(2016江苏苏锡常镇3月,18)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答案答案D“20世纪60年代”是美苏争霸时期,“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双方科技差距如何,B项错误;“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表明,在这一时期的美苏争霸中,美国没有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C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美苏两国各自展示自己的优势以震慑对方,这是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D项正确。疑难突破疑难突破“冷战”期间,美苏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战争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不动武力”。本题中“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就属于科技竞赛,是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二、非选择题(共27分)13.(2018江苏南京、盐城2月,23)美国学者梅尔文莱夫勒将美苏冷战称为“人心之争”,即制度认同和选择意义上的竞争和对抗。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是随着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全球责任和世界领袖角色,美国的责任变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也成为那个时代美国精英的普遍信念,并一直主导了冷战时代美国的角色认知。凯南在其著名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中称:“有思想的美苏关系观察家没有理由对克里姆林宫向美国社会提出的挑战感到抱怨,相反,他应该对上帝表示一些感谢。上帝通过把这一无情的挑战摆在美国人民面前,已经让这整个国家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和接受历史明确赋予他们的道德与政治领导责任上。”摘编自王立新美国的冷战意识形态:内容与作用材料二材料二冷战格局对于推动世界体系的重构具有正面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正如冷战史学者文安立所言,“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华盛顿和莫斯科都需要改造这个世界以证明它们意识形态的普世性,而新兴国家则为它们的竞争提供了场所。”然而,即使在冷战过程中,世界体系的重构仍然按其固有的规律调整着世界历史运动的各个层面,其中包括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国际政治朝多极化方向的发展。摘编自余伟民“冷战”的起源与终结世界历史的视角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初期美国的“全球责任”定位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冷战格局与世界体系的重构”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答案(1)变化:由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到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2分)原因: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苏联的挑战;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分,任答2点即可)(2)论点方面(2分)论据方面(6分)论证方面(1分)一等世界体系的重构受冷战格局影响,但仍有其固有规律(2分)(1)战后初期,冷战局面出现,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1分)(2)冷战格局下,美苏对抗给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机会,如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等(1分)(3)冷战格局加速殖民体系的瓦解,为新兴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发展空间,如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4)冷战格局虽然影响了世界体系的重构,但世界体系的重构仍有其固有的规律(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2分)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流畅(1分)二等论证过程中提出观点;简单摘抄材料(1分)按点给分层次较分明,史论能结合(1分)三等观点片面(1分)按点给分要点式列举(0分)四等论点不合理;无论点(0分)按点给分要点式列举(0分)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是随着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全球责任和世界领袖角色,美国的责任变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可归纳出美国的全球责任从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到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原因有:美国和苏联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苏联对美国形成挑战,两大阵营的形成。第(2)问,首先明确观点,冷战格局影响世界体系的重建,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证。二战后,美苏对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在冷战格局下,出现了一些新兴力量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冲击,如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命题评审命题评审本题重点考查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战后初期美国的“全球责任”定位的变化。由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到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二是冷战格局与世界体系的重构的关系。在冷战过程中,世界体系的重构仍然按其固有的规律调整着世界历史运动的各个层面,其中包括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国际政治朝多极化方向的发展。14.(2017江苏南京、盐城3月,23)冷战结束后,对于当今世界格局的类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在两极格局之下,两极之外的任何其他大国更换门庭均不影响格局的正常运转;在多极格局下,任何两极的结盟势必打破原有力量均势;而在单极格局下,任何可能的国家联盟都无法同唯一的一极相匹敌,各大国往往既无实力也无意愿同唯一的一极进行对抗。无论在哪种格局下,只要世界能够维持大体的和平与稳定(不包括小规模冲突或局部战争),那么,该格局就是一个正在有效运转的格局。周绍雪美国的实力与单极世界材料二材料二2009年2月,在第45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拜登承诺将同布什政府的单边政策决裂。美国意图建立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坚持推行实力强权政策,为了谋求霸权,不惜毁弃和践踏国际条约和协议,把自己凌驾于联合国之上,无视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形象和声望下降。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的金融机构遭受重创。世界看清了美国是如何将风险转移到国外,如何兵不血刃地掠夺享用了全世界的资源,然后不负责任地把经济危机推向别人的,这使得美国的国际信誉、美国制度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近年来,一批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战略格局朝多极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摘编自张国清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请回答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不同类型世界格局的共同特征。与单极格局相比,其他两类格局的共同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变动的根源。(4分)(2)运用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与当今世界格局”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答案答案(1)特征:国际力量对比处于均势。(1分)作用:能够维持世界大体的和平稳定。(1分)根源: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2分)(2)论点(2分)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1分)但意图难以实现,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1分)论据(7分)美国推行强权政策或霸权主义(凌驾于联合国之上,无视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等)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如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采取意识形态或文化渗透(3分)美国形象和影响力下降当今世界格局为“一超多强”,多个力量中心崛起(俄罗斯振兴、欧洲结盟、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4分)论证(1分)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流畅(1分)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在两极格局之下其他大国更换门庭均不影响格局的正常运转”“在多极格局下打破原有力量均势”“单极格局下既无实力也无意愿同唯一的一极进行对抗”可归纳出不管是两极格局、多极格局还是单极格局均强调力量的平衡,即国际力量对比处于均势;第二小问,据材料“无论在哪种格局下,只要世界能够维持大体的和平与稳定”归纳;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首先,必须明确论点,据材料二“美国意图建立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副总统拜登承诺将同布什政府的单边政策决裂”“这使得美国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两个论点,一是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二是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美国的意图难以实现。然后,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