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5页
第2页 / 共145页
第3页 / 共145页
第4页 / 共14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第6页 / 共145页
第7页 / 共145页
第8页 / 共145页
第9页 / 共145页
第10页 / 共145页
亲,该文档总共1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经济学企业经济学第六章第六章 公司治理(一)公司治理(一)内部治理内部治理公司治理(一)治理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制度的演进与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一、企业制度的演进一、企业制度的演进二、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二、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公司治理(一)治理一一 、企业制度演进、企业制度演进古典企业制度 合伙制公司制业主制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归业主所有业主对企业负债承担无限责任 企业归业主所有业主对企业负债承担无限责任 永续的生命体股份可以自由地转让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治理(一)治理二、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二、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n股权结构的分散化 n有利影响n不利影响n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n伯利和米恩斯公司治理(一)治理三、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三、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国外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国外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国内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国内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 公司治理(一)治理(一一) 国外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国外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n如何控制公司经理人员行为以保护股东利益 n人们普遍对经理人员与日俱增的高报酬感到不满n股东诉讼事件大量增加n机构投资者力量的增大 n如何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n恶意收购中如何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n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争论 公司治理(一)治理(2)国内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国内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国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围绕两个主题展开: 主题1:治理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的管理者腐败问题。 主题2: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化改造。 公司治理(一)治理经理人员腐败的表现形式经理人员腐败的表现形式 1、在职消费膨胀;2、侵占和转移企业资产; 3、信息披露不规范,报喜不报忧,对重大经营活动不做出应有的解释 ;4、经营行为围绕着个人眼前的成绩、地位和利益展开; 5、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工资、奖金、集体福利等收入增长过快,侵占企业利润 ;6、财务关系透明度低,甚至搞“黑箱操作” ;7、置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于不顾,搞不分红或少分红,大量拖欠债务; 8、抵制兼并重组。 公司治理(一)治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化改造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化改造 n政策层面: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n研究关注的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化,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两个焦点问题上。一是国有企业公司化后,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如何分配与制衡;二是国有企业公司化后如何处理新老“三会”的关系。n“公司治理结构” 概念的引入公司治理(一)治理(一) 国外对公司治理内涵的争论 (二) 国内对公司治理内涵的争论 (三)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 公司治理(一)治理四、四、国外对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 n西方学者对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主要是围绕着控制和监督经理人员行为以保护股东利益、保护包括股东在内的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两个主题展开的。 公司治理(一)治理n所谓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一)治理案例讨论题 美国IBM公司的兴衰:公司治理的影响n美国IBM公司从1984年左右开始由兴到衰,由年盈利66亿美元到1992年亏损达497亿美元。在此8年期间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埃克斯被迫下台。新上任的格斯特纳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更换23的高层经理人员,将公司原来的分权管理改为强调各部门资源、技能和思想的更大程度的共享。公司开始出现转机,并由亏损到1996年盈利约60亿美元。nIBM公司的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很多。下面介绍的是企业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包括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和产品市场)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影响。公司治理(一)治理nIBM公司,其原来的董事会中34成员基本上只起装饰作用,他们虽然是些知名的人物,如著名大学校长、前政府官员等,但很少真正关心过公司的经营状况,况且IBM公司的长期好绩效使他们习惯于“享受”董事长每年一次为他们精心安排的一周海外度假旅行会议。董事会议既已沦为形式,那么,董事会只能依靠其常设的执行委员会来行使职责。n在IBM公司,对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包括与现期绩效相关的激励和与未来绩效相关的激励两大部分。前者主要以高额年薪来体现,后者则反映在股票期权的使用上。公司治理(一)治理讨论问题1.IBM公司今天的发展状况怎样?2.请从董事会约束、资本市场约束、产品市场的约束、经理市场的约束、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来探讨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在IBM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公司治理(一)治理第二节第二节 公司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公司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 一、公司科层和市场契约一、公司科层和市场契约二、公司治理涉及的问题二、公司治理涉及的问题三、公司治理涉及的当事人三、公司治理涉及的当事人四、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四、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公司治理(一)治理一、公司科层和市场契约一、公司科层和市场契约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员 工要素市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供应商批发商消费者/客户外部债权人投资者图图2-1 公司科层与市场契约公司科层与市场契约公司治理(一)治理二、公司治理涉及的问题二、公司治理涉及的问题1股东需要一种机制来有效地监督和制约经营者。2一个拥有大量股份的股东或股东团伙可能会完全有效地监督经营者,但是他们的权利也必须受到制约,以防止他们做出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不公平行为。3“有限责任”对股东来说是一个优势,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公司治理(一)治理4公司当事人博弈行为和他们的专用性资产之间的关系构成关键的公司治理微观行为基础,这一微观基础的表征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5投资者希望在他们的投资中拥有流动性和多样性的优势这一优势不一定与参与监控所付出的始终一致。6.设计一套机制来保证投资者能够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信息。7.公司科层与市场契约之间的双向关系对公司治理的调节问题,使公司治理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公司治理(一)治理三、公司治理涉及的当事人三、公司治理涉及的当事人(一)债权人、经营者、雇员(一)债权人、经营者、雇员(二)供应商、客户和社区、政府(二)供应商、客户和社区、政府公司治理(一)治理四、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四、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一)说明责任和问责制(一)说明责任和问责制(二)公司治理的架构(二)公司治理的架构(三)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三)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公司治理(一)治理(一)说明责任和问责制(一)说明责任和问责制n说明责任和问责制,是指由于代理人利用了委托人的资源并以此获得收益,因此代理人有将自己行为的结果向委托人进行说明报告的义务。n在理解说明责任和问责制时,关键问题是理解好委托代理关系, 公司治理(一)治理(二)公司治理的架构(二)公司治理的架构n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n内部治理是公司法所确认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构成公司治理的基础,主要是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博弈均衡安排及其博弈均衡路径。n公司的外部治理主要是指外在市场的倒逼机制,市场的竞争压迫公司要有适应市场压力的治理制度安排。公司的外部治理活动场所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国家法律和社会舆论等。 公司治理(一)治理代理人的行动、类型或信号委托人代理人归类防盗措施保险公司投保人隐藏行动道德风险饮酒、吸烟保险公司投保人耕作努力地主佃农工作努力股东经理工作努力经理员工经营决策员工经理项目风险债权人债务人房屋修缮住户房东房屋维护房东住户是否真正代表选民利益选民议员或代表廉洁奉公或贪污腐化公民政府官员是否努力办案原告/被告代理律师表表2 委托人代理人划分表委托人代理人划分表公司治理(一)治理表委托人代理人划分表续表委托人代理人划分表续市场需求/投资决策股东经理隐藏信息道德风险项目风险/投资决策债权人债务人市场需求/销售策略企业经理销售人员任务的难易/工作努力雇主雇员赢的概率/办案努力原告/被告代理律师健康状况保险公司投保人逆向选择工作技能雇主雇员产品质量买者卖者项目风险债权人债务人工作技能/教育水平雇主雇员信号传递和信号甄别产品质量/质量保证期买者卖者需求强度/价格歧视垄断者消费者盈利率/负债率、内部股票持有比例投资者经理健康状况/赔偿办法保险公司投保人公司治理(一)治理【网络链接】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革命性变革1992年邓小平南巡,中国开始轰轰烈烈的第二波改革大潮之际,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其意义不下于中国的深度改革。从1992年年前年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美国几家最著名大公司的董事会先后解雇了六名声名显赫的超级总裁。他们分别是,美国IBM总裁约翰爱克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罗伯特斯但颇尔、美国捷达总裁杰姆斯罗宾孙、西屋公司总裁保尔莱格和康柏电脑总裁若德凯宁。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六位巨星级总裁被炒鱿鱼,这在美国历史还是第一次。究其原因,就是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革命性变革。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推动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力量。公司治理(一)治理(三)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三)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1.构筑公司治理模式的原则 2.公司治理模式的类型 公司治理(一)治理1.构筑公司治理模式的原则(1)可以对公司治理的不同类别的制度安排作出描述和分析;(2)应能说明特定公司治理安排产生的条件;(3)必须说明一种公司治理安排的不同构成之间的联系,它们与金融体系以及经济系统的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公司治理(一)治理2.公司治理模式的类型(1)亚洲的家族式治理模式。(2)日本和德国式的内部治理模式。(3)英国和美国式的外部治理模式。公司治理(一)治理(1)亚洲的家族式治理模式n这种模式也可称为股东决定直接主导型模式。n这种家族式治理模式体现了主要所有者对公司的控制,主要股东的意志能得到直接体现。n其缺点是很明显的,即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大量资金从家族那里是难以得到满足的。而在保持家族控制的情况下,资金必然大量来自借款,从而使企业受债务市场的影响很大 。公司治理(一)治理(2)日本和德国式的内部治理模式n在日本和德国企业里,银行、供应商、客户和职工都积极通过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等参与公司治理事务,发挥监督作用。这些银行和主要的法人股东所组成的力量被称为“内部人集团”。n日本、德国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形成的长期稳定的资本关系和贸易关系所构成的一种内在机制对经营者的监控和制约被称为内部治理模式。 公司治理(一)治理(3)英国和美国式的外部治理模式n英美等国企业特点是股份相当分散,这样,公众公司控制权就掌握在管理者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外部监控机制发挥着主要的监控作用,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自然相当发达。n公开的流动性很强的股票市场、健全的经理市场等对持股企业有直接影响。这种治理模式被称为“外部治理模式”,也被称为“外部人系统”。公司治理(一)治理【案例】创维事件:“一个糟糕的公司治理样本”n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是以香港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为龙头,跨越粤港两地,生产消费类电子的大型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国三大彩电龙头企业之一。n创维数码于2000年4月在香港主板上市。2004年11月29日,其正式成为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香港小型股指数成份股。其原定11月30日公布截至9月30日的6个月中期业绩,但11月30日9点44分突然遭港交所勒令停牌。随后香港廉政公署传出消息,因涉嫌盗取创维数码4837万元,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创维数码控股主席黄宏生被香港廉政公署的调查人员拘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其他九名高管人员。12月1日,香港东区裁判法院立案起诉,并于2日上午在该法院提堂,其后获准以100万元现金保释外出。法官将案件押后至明年3月2日再审,等候廉署进一步调查公司治理(一)治理【案例讨论题】帕玛拉特V.S.安然:欧美模式的失败?n帕玛拉特与安然都通过假账手段使大量资产流失,但两者在财务报表上的造假是截然不同的,安然的虚拟交易体现在负债部分,而帕玛拉特则是资产项目下的一个实体资产的消失。n在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推出的2003年最具影响力的10大动向排行榜中,“公司治理丑闻”排名第二,获得了14的投票。而2003年12月底爆出的意大利乳业巨头帕马拉特假账丑闻,在荷兰阿霍德公司假账、美洲航空公司养老金丑闻、纽约证交所首席执行官高薪丑闻等一系列丑闻事件中尤为引人注目。公司治理(一)治理讨论问题1帕玛拉特与安然公司治理失败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2两公司治理的失败能否说明欧洲治理模式与美国治理模式的失败?3我国的公司治理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公司治理(一)治理第三节 股东权益及其特征1股东权益的概念股东权益的概念 2股东权利的种类股东权利的种类3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比较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比较公司治理(一)治理一 、股东权益的概念n权益权益 :指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力与利益。指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力与利益。n股东:依法持有公司股份的人。股东按股东:依法持有公司股份的人。股东按其所持有的股份的种类和数量享有权利、其所持有的股份的种类和数量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承担义务。n股东权益:股东基于其对公司投资的那股东权益:股东基于其对公司投资的那部分财产而享有的权益。部分财产而享有的权益。公司治理(一)治理二、股东权利的种类n普通股股东的权利普通股股东的权利1.剩余收益请求权和剩余财产清偿权 2.监督决策权 3.优先认股权 4.股票转让权n优先股股东的权利优先股股东的权利1.利润分配权 2.剩余财产清偿权 3.管理权n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权利特征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权利特征1.国有股 2.法人股 3.流通股公司治理(一)治理三、 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比较差别主要体现在:差别主要体现在: 1.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在公司经营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2.股东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各自承担的风险不同;3.两种权益的偿还期限不同。公司治理(一)治理 第四节 股东大会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股东大会的基本形式及其运作机制股东大会的基本形式及其运作机制 中小股东及其权益中小股东及其权益中小股东权益的维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维护 公司治理(一)治理一、股东大会的基本形式及其运作机制n普通股东会议普通股东会议 n非常股东会议非常股东会议 n股东会议的表决制度股东会议的表决制度公司治理(一)治理普通股东会议l普通股东会议每一个日历年举行一次,普通股东会议每一个日历年举行一次,正是因为如此才又被称为股东年会。正是因为如此才又被称为股东年会。l股东年会的间隔期虽然以一个日历年为股东年会的间隔期虽然以一个日历年为单位,但也有一定的弹性,不过通常不单位,但也有一定的弹性,不过通常不得多于得多于15个月。个月。公司治理(一)治理非常股东会议n公司史上最早的非常股东会议,大多由董事们视公司的具体经营状况决定是否召开n由某些股东倡议召开非常股东会议,且附议的有表决权的股本一经超过某一比例 n由法院主持召开或介入的非常股东会议 n当公开招股股份公司的净资产等于或低于公司全部股本金的一半时,董事们应当在知情后的一个月内召开非常股东会议,讨论和议定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公司治理(一)治理股东会议的表决制度n举手表决举手表决 n投票表决。投票表决可细划为两种:投票表决。投票表决可细划为两种:n法定表决制度n累加表决制度。n代理投票代理投票公司治理(一)治理二、中小股东及其权益中小股东中小股东社会公众股股东社会公众股股东大股东(大股东(“一股独大一股独大”) 公司治理(一)治理三、中小股东权益的维护纵观世界各国,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举措大纵观世界各国,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举措大致有以下几种制度:致有以下几种制度: 1.累计投票制度2.强化小股东对股东大会的请求权、召集权和提案权3.类别股东表决制度4.建立有效的股东民事赔偿制度5.建立表决权排除制度6.完善小股东的委托投票权7.引入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 8.建立中小股东维权组织公司治理(一)治理【网络连接】:中华网遭遇股东集体诉讼n或许是因为上市较早的原因,中华网是我国在美上市的门户网站最早面临股东诉讼的网络公司。n中小股东控告中华网的理由是:中华网在上市过程中存在私下协议没有向公众披露,同时存在涉嫌操纵股价的行为 资料来源: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778页。公司治理(一)治理第五节 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及其局限性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及其局限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不足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不足谁是公司治理的主体谁是公司治理的主体 公司治理(一)治理一、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及其局限性股东利益至上理论:股东利益至上理论:l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基本理念是管理者服务于股东,股东是公司剩余风险的承担者,股东拥有使用、处置、转让其产权的权力,管理者的目标就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治理(一)治理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局限性1.企业价值增值的来源不仅仅是股东最初投入的物质资本要素2.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资源,企业职工也与股东一样承担了与企业经营效益相关的风险 3.股权的分散和流动降低了股东承担的风险,其关注企业的积极性减弱 4.经营环境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受到企业业绩的影响,企业越来越演变为“社会的企业”。 公司治理(一)治理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不足n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要对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要对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相关者负责。的相关者负责。n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布莱尔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传统理论把作为所有者的一切权利和责任赋予股东,并非出于社会科学的规律,而仅仅是一种法律和社会惯例而已 ;2.职工、债权人、供应商都可能是剩余风险的承担者,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投入都可能是相关专用性资产,这部分资产一旦改做他用,其价值就会降低 ;3.该理论还从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上说明了重视非股东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必要性 ;4.该理论还从产权角度论证了其“新所有权观”的合理性。公司治理(一)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不足詹森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如下质疑:詹森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如下质疑:1.利益相关者理论将股东利益至上的企业单一目标转向服务于满足相关利益主体的多目标,实际上将导致公司无目标;2.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公司治理成本高,决策效率低;3.强调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企业管理者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负责任,相当于让他们对谁都不负责任。公司治理(一)治理三、谁是公司治理的主体n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原则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原则n公司长期市场价值最大化原则 n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营的原则 n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n从公司治理主体选择的原则导向,我们认为,设计一套双重公司治理模式,即以股东利益为主导、兼顾各相关利益主体利益的治理模式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治理(一)治理【网络链接】:共同决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n德国、荷兰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欧洲国家已经采取了某些形式的共同决策,但是,它们的经验并没有提供任何结论性的成果。一些观察家曾认为,尽管这种制度并没有给予员工足够的权力去彻底改变企业的行为,但是它们的确发挥了信息窗口的作用。不管从企业到员工,还是从员工到企业,它们都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信息源以支持工会的集体谈判和劳资联合委员会的决策,而这恰好是工人发挥他们影响的地方。因此共同决策可以作为传统契约安排的有效补充n资料来源:斯道延.坦尼夫、张春霖、路.白瑞福特,中国的的公司治理与企业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公司治理(一)治理小结n如何选择合适的公司治理主体,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股东权益是股东基于其对公司的投资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股东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n传统的公司法以市场没有缺陷、具有完全竞争性假定为基础,公司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就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最优。然而在现代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管理者、职工为主的包括供应商、债权人、社会等相关利益主体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以公司股东利益为主导的前提下,兼顾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治理模式应该是未来公司治理主体选择的取向。公司治理(一)治理复习思考题n如何理解股东权益的概念及其构成?n如何区分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n如何评价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及其局限?n如何评价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不足?n公司治理的主体是谁?公司治理(一)治理案例讨论题只有董事长一人参加的股东会议(详见本只有董事长一人参加的股东会议(详见本书书82-83页)页)讨论问题讨论问题::n伊煤B的股东权益能否得到维护?应该如何改进?n伊煤B出现这种股东大会的根源何在? 公司治理(一)治理第六节 董事会与监事会1.掌握董事会制度的起源;2.了解董事会的性质、董事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议事的规则;3.把握董事会的单层制与双层制及其各自的成因与发展趋势;4.明确监事会的设置差异以及我国公司治理制度中监事会的功能定位。公司治理(一)治理(一) 董事会的起源、特征与职能 1董事会制度的起源董事会制度的起源2董事会的性质董事会的性质 3董事会的组成董事会的组成4董事会的特征董事会的特征 公司治理(一)治理一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n业主制企业业主制企业 n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n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公司治理(一)治理二、董事会的性质n董事会的形式董事会的形式n表4-1 董事会形式n董事会的职能董事会的职能n商业圆桌会议对董事会职责的描述n美国法律研究所对董事会职责所做的描述 n我国公司法对董事会的职权也有如下相应的规定公司治理(一)治理表 董事会形式公司治理(一)治理董事会的职能n商业圆桌会议(商业圆桌会议(The Business Roundtable,企业,企业总裁协会之一)代表美国大公司对董事会职责的总裁协会之一)代表美国大公司对董事会职责的描述如下:描述如下:1.挑选、定期评估、更换首席执行官(如果需要的话);决定管理层的报酬;评价权力交接计划。 2.审查、审批财务目标、公司的主要战略以及发展规划。3.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建议与咨询。4.挑选董事候选人并向股东会推荐候选人名单;评估董事会的工作绩效。5.评估公司制度与法律、法规的适应性。公司治理(一)治理美国法律研究所对董事会职责所做的描述1.遴选、评估以及在恰当的时候解雇主要的资深经理人员。2.以发展的观点监督公司的商业行为,公司资源管理是否始终如一(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股东收益,同时又为公众福利和人道主义事业做出贡献)。3.审查与批准董事会和主要高级经理人提出的公司发展计划及行动。在董事会注重的会计准则中,这些计划及行动是董事会与主要高级经理人要考虑的大前提与变革。4.执行其他一些职能,如法律规定的职能、或者董事会根据公司准则制定的职能。公司治理(一)治理我国公司法第112条、第46条对董事会职权的规定n第一百一十二条: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董事会对第一百一十二条: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股东大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1.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2.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4.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5.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6.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7.拟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方案8.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9.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n第四十六条: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的职权也有相似第四十六条: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的职权也有相似的规定,除了第七种职权为的规定,除了第七种职权为“拟订公司合并、分立、拟订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以外,其它都相同。以外,其它都相同。公司治理(一)治理三、董事会的组成 n董事及其分类董事及其分类 n董事会的规模董事会的规模 n董事的权利、义务及免责董事的权利、义务及免责 【案例4-1】 董事的义务公司治理(一)治理董事及其分类n董事资格董事资格 n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 、独立董事、独立董事n“内部董事内部董事” 与与“外部董事外部董事” 公司治理(一)治理董事会的规模n影响董事会规模的因素包括:影响董事会规模的因素包括:行业性质是否发生兼并事件CEO的偏好外部压力董事会内部结构设置 n我国公司法我国公司法 规定规定公司治理(一)治理董事的权利、义务及免责1董事的权利董事的权利2董事的义务董事的义务善管义务竞业禁止义务私人交易限制义务 3董事的法律责任与免责董事的法律责任与免责公司治理(一)治理【案例】:董事的义务n原告和被告都是泛美航空公司驻原西德的飞行员,1977年4月,两个人在美国的俄勒冈州成立了一家名叫“柏林空运”的公司,由被告担任总裁,原告担任副总裁,两人还同时担任董事。公司的股东除原告和被告外(各占33),还有lelco公司(由被告郎德格伦及其家人拥有,占柏林空运的3.3)及柏林空运的律师(占公司股份的1)。在成立公司时,原告和被告曾试图争取与一家柏林旅行代理集团签署一份盈利前景看好的合同。1977年11月,原告和被告与该集团的代表进行了会晤。自此,所有后来与该集团的接触都是通过被告或其授意的雇员进行n-资料来源:李维安,武立东编著:公司治理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公司治理(一)治理四、董事会的特征n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的独立性n董事长与总经理或首席执行官(CEO)的两职状态n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n董事会的激励与约束董事会的激励与约束 n董事会的行为董事会的行为n董事会的年度会议次数、董事的出席率n决定公司经理的任免n董事会的人员董事会的人员n董事的年龄n董事的知识结构与管理经验n董事的任免公司治理(一)治理(二) 董事会的模式与运行 1董事会模式的分类董事会模式的分类 2双层制董事会的特征双层制董事会的特征 3单层制董事会中的次级委员会单层制董事会中的次级委员会4董事会的运行董事会的运行 公司治理(一)治理一、董事会模式的分类n单层制董事会,单层制董事会,单层制的董事会由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组成,这种董事会模式是股东导向型的,也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治理模式。 n双层制董事会,双层制董事会,一般来说由一个地位较高的董事会监管一个代表相关利益者的执行董事会。这种董事会模式是社会导向型的,也称为欧洲大陆模式。n业务网络模式业务网络模式(business network),或者说日本模式,或者说日本模式,特指在日本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治理(一)治理单层制董事会股东会董 事 会执行职能监督职能图图4-1 英美模式的董事会结构英美模式的董事会结构公司治理(一)治理双层制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图图4-2 德国模式的董事会结构德国模式的董事会结构决策、监督职能执行职能公司治理(一)治理业务网络模式或者说日本模式股东会执行董事会监督董事会图图4-3 日本模式的董事会结构日本模式的董事会结构监督职能执行职能公司治理(一)治理 二、双层制董事会的特征n真正意义上的双层制董事会以德国模式为代表,它建立在“共同决定”原则基础之上,并以监督职能为中心构建董事会。德国公司之所以具有双层制的董事会,是因为: 历史传统的影响;德国证券市场不发达 ;作为大股东,主银行在德国公司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n从治理角度分析,中国公司董事会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门别类进行选择公司治理(一)治理三、单层制董事会中的次级委员会董 事 会报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公共政策委员会图图4-4 常见的单层制董事会结构图常见的单层制董事会结构图提名委员会公司治理(一)治理主要国家公司治理原则对专门委员会设置的规定公司治理(一)治理四、董事会的运行n董事会的模式不同,其运行的机制也就董事会的模式不同,其运行的机制也就不尽相同,本书主要以单层制董事会为不尽相同,本书主要以单层制董事会为例,来看看其董事会是如何有效运行:例,来看看其董事会是如何有效运行: (一)会议准备 (二)所需信息 (三)制定决策 (四)会议机制 (五)会议备忘录与集体责任公司治理(一)治理(三) 监事会的设置与运行一、监事会设置的国别差异一、监事会设置的国别差异 二、我国监事会的相关规定二、我国监事会的相关规定三、中国监事会运行机制三、中国监事会运行机制公司治理(一)治理一、监事会设置的国别差异n公司内部不设监事会,相应的监公司内部不设监事会,相应的监督职能由独立董事发挥督职能由独立董事发挥n设立监事会,且监事会的权力在设立监事会,且监事会的权力在董事会之上董事会之上n设立监事会,但监事会与董事会设立监事会,但监事会与董事会是平行机构,也叫复合结构是平行机构,也叫复合结构公司治理(一)治理美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公司内部不设监事会,相应的监督职能由独立董事发挥公司内部不设监事会,相应的监督职能由独立董事发挥公司治理(一)治理德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设立监事会,且监事会的权力在董事会之上设立监事会,且监事会的权力在董事会之上公司治理(一)治理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设立监事会,但监事会与董事会是平行机构,也叫复合结构设立监事会,但监事会与董事会是平行机构,也叫复合结构公司治理(一)治理二、我国监事会的相关规定n我国公司法所表述的监事会我国公司法所表述的监事会n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所表述的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所表述的监事会监事会n公司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监事会或公司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监事会或者监事行使下列职权者监事行使下列职权【网络链接】多了一双【网络链接】多了一双“火眼火眼”: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设立独立监事设立独立监事公司治理(一)治理【网络链接】:多了一双“火眼”:上市公司设立独立监事n与去年仅有宝钢股份、仪征化纤、ST东北电等5家上市公司聘请了独立监事的情况不同,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广州浪奇、安源股份、罗顿发展、南京熊猫、ST红光等31家上市公司聘请了独立监事(据全景网络数据)。这说明继独立董事制度之后,独立监事制度正为越来越多的公司青睐,成为规范公司治理、查错止损的又一双“火眼”.n独立监事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一种制衡手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权责范围。独立董事由于具有投票权,参与经营战略制定,因此具有“事前监督、内部监督与决策过程监督”的特点。而监事会则表现为“日常、事后、外部监督”的特点,独立监事作为外部监事,可以更好地保障监督的独立性,这是改变目前一部分公司监事会形同虚设的重要手段。n-资料来源:刘昕:证券时报,2002年7月19日。公司治理(一)治理三、中国监事会运行机制(一)监事会的监督主体(一)监事会的监督主体(二(二) 监事会的监督内容监事会的监督内容公司治理(一)治理监事会的监督内容1.在监督重点方面,我国监事会监督和董在监督重点方面,我国监事会监督和董事会监督的侧重点不同,董事会重点监事会监督的侧重点不同,董事会重点监督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监事会重点监督督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监事会重点监督决策的正当性;决策的正当性;2.在监督范围方面,监事会的重要监督任在监督范围方面,监事会的重要监督任务是财务监督,但不应局限于财务监督务是财务监督,但不应局限于财务监督3.在监督手段方面,应强调构造监事会的在监督手段方面,应强调构造监事会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机制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机制 公司治理(一)治理小结n企业制度经历了业主制企业(又称单人业主制企业或独资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简称公司)三种形式。n单层制也叫一元制模式,即公司只设董事会,不设监事会。董事会集执行职能与监督职能于一身,对公司运行的监督由董事会和审计等专业委员会承担,其中监督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独立董事制度来实现的。n所谓双层制,也叫二元制模式,即公司既设董事会,又设监事会,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是分开的。董事会负责执行职能,监事会负责监督职能,监事会对董事会有制约作用。n董事会运作程序是保障董事会决策科学、合理的一系列董事会会议的制度安排。n在双层制董事会中,监事会的任务,是代表股东会对于董事会会议程序等是否科学、合理进行监督。公司治理(一)治理复习思考题n简述董事会的起源。n董事会与监事会的职能与关系分析。n论述我国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n董事会的发展趋势如何?怎样有效运作?n如何理解董事与监事的义务?公司治理(一)治理案例讨论题n未未及及时时披披露露信信息息 ST黄黄河河科科技技董董事事会会做做检查(详见本书检查(详见本书117-118页)页)n讨论问题讨论问题::nST黄河科技董事会为什么要延长信息披露的时间?n上市公司怎样才能及时披露信息?公司治理(一)治理第七节 独立董事问题: 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独立董事作用及其决策参与机制的设计公司治理(一)治理(一)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独立董事含义及由来独立董事含义及由来2独立董事受到关注独立董事受到关注三三.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意义和作用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四四.我国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历程我国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历程 五五.与强化独立董事制度相适应的治理体系调整与强化独立董事制度相适应的治理体系调整公司治理(一)治理一、独立董事及由来n独立董事含义独立董事含义n不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 n与所受聘的公司及主要股东存在独立关系 n董事会发展与独立董事由来董事会发展与独立董事由来n现代公司初期,董事会基本由非执行董事组成 n多元化经营,董事会分工,区别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n公司规模扩大及复杂度提高,董事会都被执行董事控制 n利益冲突引发执行董事自我监督,股东利益保护问题显现,并备受关注。公司治理(一)治理二、独立董事受到关注n经理人员高薪引发争议经理人员高薪引发争议【网络链接【网络链接5-1】强生公司】强生公司CEO薪酬引起争议薪酬引起争议 强生公司是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制药公司。1994年该公司董事会确定的上一经营年度经理人员报酬情况是:CEO的年薪为138万美元,其他经理人员为10.6万至60万美元不等。这一方案提交股东会讨论时引起了很大争议。 许多股东认为这一薪金太高了。因为无论公司的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有多高都无法与国家相比,甚至还比不上政府中的一个下属机构。而作为美国政府的首脑,美国总统的年薪只有20万美元,部长及国会议员的年薪也只有10万美元左右。与他们相比,公司经理人员近百万美元的年薪太高了。考虑到企业不同于政府的诸多性质,年薪40万美元作为上限足以激励任何人做好本职工作。公司经理人员只是雇员而非公司的主人,但是从报酬支付看,他们却领取数百万元的年薪,外加股票期权和其他报酬,显然是贪婪和滥用权力。公司的盈利事实上与经理人员的报酬也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甚至在利润下降时,他们的报酬仍在增加。这说明董事会已经成了自我永续的集团公司治理(一)治理二、独立董事受到关注n经理人员高薪引发争议经理人员高薪引发争议股东抱怨股东抱怨n一是如果把经理人员的薪酬决策比作分蛋糕,切蛋糕的刀子掌握在打工者(经理人员)而非老板(股东)的手中;n二是且不说经理人员的报酬并不总是与公司盈利的增长相联系,即使是相联系,公司盈利的增长也很难仅归因于经理人员的工作努力,因为许多影响公司盈利的因素不受经理人员控制;n三是经理人才市场的竞争程度不足以成为经理人员获取高薪的正当藉口。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应是供需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而不是由经理人员单方面的力量所决定。 经理人员报酬决定者:独立董事。经理人员报酬决定者:独立董事。公司治理(一)治理二、独立董事受到关注n股东诉讼事件大量增加股东诉讼事件大量增加n独立董事更高的报酬意味着更高的责任和未尽职诉独立董事更高的报酬意味着更高的责任和未尽职诉讼讼美国1000家大公司中,股东诉讼赔偿案:二十世纪初,没有一家。1978年,不到十分之一。1979年,九分之一。1985年,约六分之一。非执行董事:股东权益主要保护者非执行董事:股东权益主要保护者 公司治理(一)治理三、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意义和作用1.对于一名独立董事而言,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独立性派生出的客观性;2.帮助经理人员识别市场发出的预警信号,认识到公司可能面临的潜在危机和商业周期的影响; 3.在管理大型项目、设计和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安排国际国内贷款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特殊的知识和才能 ;4.当公司由一个强有力的CEO控制时,独立董事可以避免其过度一手遮天,及时识别和限制不当行为;5.当前投资者对公司的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高,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促使董事会必须将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提到董事会的议程上来。公司治理(一)治理四、我国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历程n中国公司引入独董制度动因中国公司引入独董制度动因n保护流通股东的利益免受非流通股东的侵保护流通股东的利益免受非流通股东的侵害害 n“一股独大”,中国公司最主要的委托代理问题就是大股东剥削小股东。 n公司行为短期化n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不正常关联交易n加强内部制衡,弥补监督作用加强内部制衡,弥补监督作用n内部人控制显著,公司治理结构失衡 n经理人员控制董事会和公司的经营管理 公司治理(一)治理四、我国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历程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股份公司的引入,首先是从赴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开始的。n1997年12月16日发布的上市公司专题程指引中第112条首次提出“公司根据需要,可以设立独立董事”。 n国家经贸委、中国证监会于1999年3月29日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化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中,也对境外上市公司如何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要求。n2000年4月召开的全国企业改革与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经贸委明确提出,今后要在大型公司制企业中逐步建立独立董事制度。n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等公司治理(一)治理五、与强化独立董事制度相适应的治理体系调整1.1.美国公司治理机构的相关规定美国公司治理机构的相关规定n1934年颁布的证券交易法 n1940年投资公司法案 n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规定 n美国法学研究所的指引 n商业圆桌会议的规定 2.2.英国公司治理机构的相关规定英国公司治理机构的相关规定n1992年英国“公司治理委员会”提出示范行为准则,该准则由Cadbury爵士领导制订,故称CADBURY报告。共分“董事会”、“独立董事”、“执行董事”和“报告制度与控制”四个部分公司治理(一)治理(二)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独董的基石1“独立性独立性”的不同层次的不同层次 【案例5-1】“花瓶” 独立董事:状告监管机构1不同治理模式下独立董事的不同治理模式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独立性” 2不同国家公司法对不同国家公司法对“独立性独立性”的界定的界定3公司治理专题程对公司治理专题程对“独立性独立性”的指引的指引公司治理(一)治理一、“独立性”的不同层次n【案例【案例5-1】“花瓶花瓶” 独立董事:状告监管机构独立董事:状告监管机构 “郑百文事件”作为中国股市的标志性事件曾给出了太多悬念虚假上市、虚增利润、信达收购、三联过户。其独立董事状告证监会也引发了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第一次全面思考。 郑百文弄虚作假事件披露后,2001年9月27日,中国证监会做出决定:对郑百文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分别处以30万元和20万元罚款;对包括独立董事在内的全部董事处以10万元罚款。这在我国证券市场开了先河,使得我国独立董事的尴尬处境被凸显放大:一方面可能成为“摆设”,另一方面又因“摆设”而被市场“打板子”。n一般独立性与特殊独立性一般独立性与特殊独立性n名义独立性与事实独立性名义独立性与事实独立性 公司治理(一)治理二、不同治理模式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一)英美模式(一)英美模式 主要指的是董事会中的外部董事。 “独立性”源于他们与公司内部人之间利益关联较少 (二)德日模式(二)德日模式 主要指的是代表公司主要利害相关者利益的非执行董事(或监事)。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员通常是公司的前任经理人员、互相持股的关联公司代表等。由于利益关联,独立董事很难对公司内部人的提议提出反对意见。 (三)东南亚模式(三)东南亚模式 独立董事数目众多,但独立性较差公司治理(一)治理三、不同国家公司法对“独立性”的界定n英国公司法英国公司法 n特拉华州公司法(美国)特拉华州公司法(美国) n密歇根州公司法(美国)密歇根州公司法(美国)n中国公司法中国公司法公司治理(一)治理英国公司法n独立董事非经股东大会批准不得从公司购买大额资产。大额资产是指超过5万英磅的现金或超过公司总资产10%的非现金资产。n独立董事可以持有公司股份,但必须有偿取得。独立董事在买进或卖出公司股份时,需公开披露。n独立董事一般不能从公司获取报酬。独立董事的津贴、差旅费用等应在公司财务报告中加以反映。n独立董事不能向公司贷款,或要求公司提供贷款担保。公司治理(一)治理特拉华州公司法(美国)n独立董事可以持有公司股份。n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员不能与公司存在“重大”利益关联。不存在重大利益关联是指在过去的两年中未受雇于公司,不是公司主要经理人员的亲属,未与公司发生总额超过20万美元的交易,不是受聘于公司的律师或投资顾问。公司治理(一)治理密歇根州公司法(美国)n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员在过去3年内不得是公司的雇员,未与公司发生总额超过100万美元交易。n独立董事的任职时间不得超过3年。如超过3年,可以作为董事留任,但失去独立董事资格。公司治理(一)治理中国公司法n独立董事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n从事上述活动所得收应当归公司所有。n独立董事除经公司专题程或股东大会同意外,不得与公司订立合同或进行交易。公司治理(一)治理四、公司治理专题程对“独立性”的指引n2003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明确将聘用某人担任独立董事的公司和此人所就职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作为判断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标准 n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香港公司治理委员 n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底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n英国公司治理委员会于2002发布的报告 公司治理(一)治理(三)独立董事作用及其决策参与机制的设计 1制约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2独立董事作用评价表5-2: 主要国家公司治理原则中对独立董事人数或比例的规定3独立董事参与机制的设计公司治理(一)治理一、制约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1.1.过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导致独立董事缺乏过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导致独立董事缺乏流动性流动性2.2.治理机制不相容限制了独立董事的影响治理机制不相容限制了独立董事的影响力力 3.3.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缺乏聘请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缺乏聘请独立董事的动力动力 4.4.独立董事能力欠缺独立董事能力欠缺5.5.独立董事受制于诉讼风险独立董事受制于诉讼风险公司治理(一)治理二、独立董事作用评价1.独立董事提名独立董事提名2.独立董事来源独立董事来源3.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人数4.独立董事兼任独立董事兼任5.独立董事如何获取信息独立董事如何获取信息6.独立董事与执行董事的信息非对称独立董事与执行董事的信息非对称7.独立董事报酬独立董事报酬8.独立董事工作内容独立董事工作内容9.独立董事作用的主观评价独立董事作用的主观评价公司治理(一)治理表: 主要国家公司治理原则中对独立董事人数或比例的规定公司治理(一)治理三、独立董事参与机制的设计1.强化董事会强化董事会2.独立董事战略参与独立董事战略参与3.独立董事战略参与的具体措施:战略审独立董事战略参与的具体措施:战略审计计公司治理(一)治理强化董事会n强化董事会是指独立董事在监督公司管理层、参与公司战略决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强化董事会可以从三个方面增加公司价值,包括监督经理人员、参与公司战略规划、协调公司所有利害相关者。n协调公司所有利害相关者与公司的社会责任有关。 n强化董事会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机构投资者。n强化的董事会特征 公司治理(一)治理n独立董事战略参与是强化董事会的主要措施。不同公司独立董事战略参与的程度存在差别;n这种差别是由董事会结构、内部工作程序以及独立董事的个性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其中董事会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独立董事战略参与的具体措施:战略审计 n战略审计包括如下基本要素:1.选取测度指标原则;2.备选测度指标 3. 数据设计和保存 ;4. 指定负责的次级委员会 独立董事战略参与公司治理(一)治理小结n本专题围绕独立董事制度的两个基石独立性和决策参与展开,从独立董事的引入、独立性的层次、不同治理模式下的特征,以及强化董事会的制度设计等多个角度论述独立董事在整个公司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n第二节通过分析当前中国上市公司中制约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因素,其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在实践应主要从哪些方面评价独立董事的作用。最后探讨强化董事会、提高独立董事决策参与能力的制度设计。公司治理(一)治理案例讨论题“伊伊利利风风波波”与与尴尴尬尬的的独独立立董董事事(详详见见143-144页页),讨论问题讨论问题:1.通过“伊利风波” 剖析经理层与独立董事之间矛盾冲突的性质,及其对董事会治理效果和股东价值有何影响?2.独立董事质询公司经理层做出的投资决策是正当要求,但却面临临时董事会罢免的尴尬局面,反映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如何?3.你对该公司现在的治理状况有何看法?公司治理(一)治理1.了解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理论依据、概念及主要内容;2.掌握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3.把握国内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和对策;4.尝试构建高层管理者激励约束长效机制设计的框架。第八节高层管理者第八节高层管理者公司治理(一)治理(一)(一)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n一、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一、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n1.激励相容性原理激励相容性原理n利益制约关系 n财产的激励 n利益的激励 公司治理(一)治理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n( (一一) )报酬激励机制报酬激励机制 n1.年薪制 n2.股票期权 公司治理(一)治理网络链接网络链接 6-1 美国股票期权:有效的管理者激励途径美国股票期权:有效的管理者激励途径 股票期权始于上世纪70年代,是西方近二十年来兴起的一种用来激励经理人员的报酬制度。以期权计划为代表的长期激励机制在美国已得到广泛的推行,股票期权创造性的以股票升值所产生的差价作为对公司经营人员人力资本的一种补偿,成功地将经营人员的个人目标与公司的长期利益结合起来。 Motorola公司 1993年提出了一个包括其CEO在内的高级管理人员最小股票持有指引方案,该指引方案规定,如果CEO所拥有的股票少于其基本工资的4倍,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所拥有的股票少于其基本工资的3倍,则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必须保留50%从1993年12月起开始行权所获得的股票。直到达到指引方案规定的最小持股标准。Motorola的最小持股标准为:elected officers所持有的股票不能少于5000股,而appointed vice-presidents则不少于1000股-资料来源: 孙习祥、陈政华: “股票期权: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手段”,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公司治理(一)治理n二、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二、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n( (二二) )经营控制权激励机制经营控制权激励机制n(三)剩余支配权激励机制(三)剩余支配权激励机制 n(四)声誉或荣誉激励机制(四)声誉或荣誉激励机制 公司治理(一)治理n(五)聘用与解雇激励机制(五)聘用与解雇激励机制 n(六)知识激励制度(六)知识激励制度 公司治理(一)治理(二)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二)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n当当前前我我国国高高层层管管理理者者约约束束机机制制方方面面存存在在的的突出问题突出问题n1.1.约束主体社会化约束主体社会化: :责任不明确责任不明确 n2.2.约束对象扩大化:范围太宽泛约束对象扩大化:范围太宽泛 n3.3.约束原则绝对化:有悖常理约束原则绝对化:有悖常理 n4.4.约束形式简单化:偏好对人的行政约束约束形式简单化:偏好对人的行政约束 公司治理(一)治理【案例】上海船用设备公司:【案例】上海船用设备公司: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失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失衡 上海船用设备公司有14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分别从事23个船用产品的生产与经营。该公司对各个事业部采用利润分成的方式,激励各个事业部的发展,分成比例在最后阶段达到50%,而同时关于业务管理等的各项制度却非常粗略,合同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均缺乏实质性的约束,属于典型的“强激励、弱约束”组合模式。后来随着各事业部越来越熟悉了各种机会性的做法,导致公司的业务量虽然在整体增加,但公司的利润率却越来越低,以至于公司提存的利润总额不足于支付各项管理费用资料来源: 王岩诗:经营者持股网,中经研究,2003年第7期。公司治理(一)治理(二)(二)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n三、我国高层管理者行为约束机制的设计三、我国高层管理者行为约束机制的设计n(一)公司内部约束机制(一)公司内部约束机制n1.组织制度约束n2.管理制度约束 公司治理(一)治理(二)(二)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n(二)公司外部约束机制(二)公司外部约束机制 n1.市场约束 n2.债权人约束 n3.法律法规约束 公司治理(一)治理(三)(三)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n一一、西西方方国国家家在在高高层层管管理理者者激激励励与与约约束束机机制方面的经验借鉴制方面的经验借鉴n(一)美国(一)美国: :发达完备的经理市场环境发达完备的经理市场环境n经理人市场成熟n资本股票市场发达 公司治理(一)治理(三)(三)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n(二)新加坡(二)新加坡: :卓有成效的国有企业监管方式卓有成效的国有企业监管方式n新加坡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 (500多家无一亏损)n一是按市场经济规范管理国有企业 n二是公司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n(三)日本(三)日本:富有特色的升级提干富有特色的升级提干n以高层管理者等级晋升为主,而不以物质激励为主法人相互持股、交叉持股为主体的公司产权制度公司治理(一)治理(三)(三)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n(四)欧美当代重大财务舞弊案例带来的重要警示(四)欧美当代重大财务舞弊案例带来的重要警示n1.“检查一制衡”机制缺失:公司屡屡舞弊的根本原因 n2.诚信教育与商业伦理:制度安排和公司治理的“守护神” n3.激励机制:提高经营绩效与诱发财务舞弊的双重动因n4.财务报表重述制度: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照妖镜” n5.职业道德:弥补制度先天缺陷必要性的非制度因素n6.外部监督:激励约束并重时更要借助外部监督公司治理(一)治理(三)(三)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n二二、经经理理股股票票期期权权:高高层层管管理理者者激激励励约约束束机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机制的重要实现形式n(一)(一)股票期权的涵义及其利弊股票期权的涵义及其利弊n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简称ESO)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公司最富有成效的激励制度,是从员工持股计划中分离出来的,在国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nESO作为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买卖双方按约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也是公司股东(或董事会)给予高级管理人员的一种权利。 公司治理(一)治理(三)(三)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n(一)(一)股票期权的涵义及其利弊股票期权的涵义及其利弊这种制度比现金方式的奖励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将未来的收益与公司发展和股市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公司高层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的能动性。 公司高层管理者在任期和行权期内比较重视优化决策,减少短期行为,提高效率和创新,这种行为对公司有正面作用,从而使激励显效,部分解决“59岁现象”,有利于激励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长期化行为。公司治理(一)治理(三)(三)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n(一)(一)股票期权的涵义及其利弊股票期权的涵义及其利弊n1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广泛运用,不仅加大了高管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报酬鸿沟,而且诱导少数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过分关注股票价格的波动,甚至不惜采取激进的会计政策以抬高股价。n2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有可能滋生“报喜不报忧”的氛围,使高管人员不能及时、如实地向投资者报告公司的经营状况。n3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可能使董事会将太多时间精力耗费在薪酬事务,忽略了对公司财务报告系统真实性和可靠性的监督,客观上助长了高管人员伪造账册,掩盖真相,通过股票期权牟取暴利。公司治理(一)治理n二、经理股票期权:高层管理者激励约二、经理股票期权:高层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束机制的重要实现形式 n( (二二) )我国实行股票期权制过程中应注意的我国实行股票期权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问题n1.确定受益对象 n2.确定授权期权数量n3.确定行权价格n4.确定行权期公司治理(一)治理n三、我国培育高层管理者长效机制的建三、我国培育高层管理者长效机制的建议议 n(一)高层管理者选任治理的制度安排(一)高层管理者选任治理的制度安排n1.竞争选聘安排 n2.指派产生安排 公司治理(一)治理n三、我国培育高层管理者长效机制的建三、我国培育高层管理者长效机制的建议议 n(二)高层管理者激励的制度安排(二)高层管理者激励的制度安排 n1.报酬激励n2.控制权激励n3.誉激励n4.市场竞争 公司治理(一)治理n(三)高层管理者约束的制度安排(三)高层管理者约束的制度安排 n高层管理者约束在此特指董事会、监事会等基于公司治理结构框架的对高层管理者的经营结果、行为或决策所进行的一系列审核、监察和督导的行动,这种约束是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正式制度安排 n包括对高层管理者的监督问责机制、业绩考核安排、罢免安排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 公司治理(一)治理【网络链接】公司科学发展战略观:【网络链接】公司科学发展战略观:要适应两个要适应两个“上帝上帝” 为了实现公司可持续经营,我们必须在适应产品市场中“顾客”这个上帝的同时,适应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这第二个“上帝”。适应“顾客”这个“上帝”,确保了我们的公司能够有效完成商品和服务的供需交易;而适应“投资者”这个“上帝,可以保证我们的公司象一艘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破浪航行的战舰。因为,适应了“投资者”这个“上帝”,就意味着公司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本:供给能量。有了适应这两个“上帝”的能力,公司就能在下游的产品市场和上游的资本市场上百战不殆。 由此不难得出,公司科学发展的战略观,不仅要在产品市场上强调顾客关系管理的作用,而且还要在资本市场上持续强调基于公司治理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资料来源:李维安: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第2 期,主编寄语。公司治理(一)治理【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n1. 1. 当前为什么要建立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当前为什么要建立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n2. 2. 为何说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是激励相为何说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是激励相容性与信息显露性?容性与信息显露性?n3. 3. 谈谈公司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的基本原理和实施谈谈公司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式。方式。n4. 4. 如何理解股票期权是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实现形如何理解股票期权是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式?n5.5.如何认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一)治理【案例讨论题】新【案例讨论题】新59岁现象:岁现象: 国有企业老总改制情结与新心病国有企业老总改制情结与新心病 改制是国有企业老总最渴望的事,越是临近退休,改制的愿望越强烈。无论是谢幕的长虹倪润峰,还是退休的三九集团总经理赵新先,都有一个难舍的情结渴望改制。这种现象可称为“新59岁现象”。有案例表明,一些国有企业老总把改制当成“最后的晚餐”,既能以最少成本捞到可观的股权,又能保住自己的位置。 “急”是“新59岁现象”的最大特征。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已真正触及公司制度问题,人们对改制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及改制的环境、气候、政策等条件已逐渐成熟,而一些为公司奋斗多年甚至奉献终生的国有企业老总们却又临近退休,这个情形有点像一位站在已驶入终点列车上的人,急于跳上另一列刚刚启动的列车。 一位已经完成改制的原国有企业老总这样解释“新59岁现象”:改制前,公司高层管理者的任免完全由上级决定,不管你能力有多强,精力有多旺盛,只要到点必须退休。而改制后,只要不是国有控股,公司高层管理者的任免就由出资人与董事会决定,而且任免规则是市场化的,只要高层管理者有能力和精力,就不会受60岁退休的规定所限。 公司治理(一)治理 希望改制没有错,但操之过急就会出问题。“新59岁现象”的成因是那些即将退位的国有企业老总希望通过改制持股甚至持大股,而高层管理者持股的最大难题是如何筹措资金。长期低收入的高层管理者如果急于持大股,只有几种可能:要么做小蛋糕(做亏、低价评估),要么隐匿资产,要么转移利润,要么空手套白狼,要么资金来路不明,显然,这些做法都是违规甚至违法的。所以,在国有企业老总激励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高层管理者持股应是长期行为。 一些睿智的59岁左右的国有企业老总在推动改制时,不选择“一口吃成胖子”的办法,而是会选择一条易于操作的现实之路,如保留部分国有股,吸引部分外来投资者,融进部分职工股。只有当他具有足够的能力左右局势时,他才会坚定地选择或,其目的很明确在所剩无几的时间完成改制。 由此看来,仅几年的功夫,高层管理者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褚时健引发的“59岁现象”已发生变异如果褚时健所代表的“59岁现象”是“恋钱症”的话,那现今流行的“新59岁现象”则是“恋岗症”。 公司治理(一)治理 在“59岁现象”刚浮出水面时,经济学家周其仁的“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公司制度和最便宜的企业家”这句话广为流传,人们认为造成“59岁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老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足。于是,年薪制、期权、期股等办法相继出台,就连国家国资委也概莫能外,从2004年起对中央公司老总实行了年薪制。“新59岁现象”的出现证明,“钱”和“岗”不是一回事,靠激励和约束不能全部解除国有企业老总的心病。 “新59岁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积极意义。改制后,出资人到位,公司必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治理结构,公司高层管理者选择、投资决策等重大事项都将由治理结构(董事会、股东大会)决定,这样中国的国有企业才能真正脱胎为规范的、市场化的公司。 改制的核心不在于股权,而在于把高层管理者与公司的联系从一纸“红头文件”变成了产权联系,这样就必将摒弃过去那种“人选择人”的做法,建立起一种按市场化规则选择和决策的制度。 -资料来源:朱霖:,2004年7月21日。公司治理(一)治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