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1页
第2页 / 共121页
第3页 / 共121页
第4页 / 共121页
第5页 / 共121页
第6页 / 共121页
第7页 / 共121页
第8页 / 共121页
第9页 / 共121页
第10页 / 共121页
亲,该文档总共1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学的病理观概述:1、病因含义:即致病因素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又称为邪气或病邪。 2、病因学说:是研究病因的分类及各种病因的性质、致病特点、致病途径及其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医学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1)辨证求因,即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结合各种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又称“审证求因”。(2)询问病因,即在诊察过程中直接询问发病原因。这一方法简便易用,但有局限性,有时可能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是辨证求因的补充。 4、病因分类: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和其他病因四类。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的鉴别:(1)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阴阳或气血津液失调,所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 的病理变化。 内生五邪并非致病因素,而是病起于内,由于体内脏腑及气血津液功能失调而致,属于病机范畴。(2)六淫致病则是邪从外受,属于病因范畴。(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1、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邪的概念)风邪的概念 风邪是指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升发、向上、向外特 性的邪气。(2)风邪的性质)风邪的性质风邪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主动、多兼他邪等基本特性。(3)风邪的致病特点)风邪的致病特点1)易袭阳位:风邪伤人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肌表和阳 经。 风性轻扬,侵袭人体之后易趋于上部,如头面、咽喉等。 风性开泄,故易居于外部肌表皮毛,而发为表证;而且易使人腠理疏松而汗出、恶风等症状。 若风邪外袭,内应于肺,宣发失常,通调失职,水液代谢失常,则发为风水,表现为面目浮肿。2)病位不定: 风性善行,病变部位游移不定。 表现:风邪善动不居,如风寒湿痹之疼痛部位游走不定者,即“风痹”; 风湿热痹多见游走性的关节红肿热痛;风疹、荨麻疹发无定处,此起彼 伏等等。3)发病急骤,变化无常:风性数变,具有发病迅速,变幻无常的特点。 表现:如风疹、荨麻疹发病急,变化快,皮肤瘙痒时作,皮疹时隐时现;风水 起病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现头面一身俱肿、小便短少等;如风中 于头面,可突发口眼喎斜等等。4)症状动摇不定: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 表现: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如因金刃 外伤,复受风毒之邪之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风中经络的 面部肌肉颤动,或口眼喎斜等。5)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凡寒、湿、燥、热等病邪均可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 表现: 风易兼他邪,故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此外,风邪侵人,无孔不入,表 里内外均可遍及,侵害不同的脏腑组织,可发生多种病证。 与外风相对,“内风”又称“肝风内动”, 指由脏腑机能失调而引起具有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特点的一类病理变化,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包括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邪的概念)寒邪的概念寒邪是指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邪气。(2)寒邪的性质)寒邪的性质寒邪具有寒凉、凝滞、收引的基本特性。(3)寒邪的致病特点)寒邪的致病特点1)易伤阳气,表现寒象:寒易伤阳是指寒邪致病易伤人阳气,常现为恶寒、肢冷、心腹冷痛等症。表现:若寒邪客于肌表,肌表之阳(卫气)被郁,则见恶寒发 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等症状,称“伤寒”; 若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脏腑功能被遏,则称之为“中寒”。 若寒邪直中太阴,伤及脾胃之阳,则受纳运化功能失常,可见脘腹冷 痛、呕吐、泻泄等; 若寒邪直中少阴,伤及心肾阳气,可见精神萎靡、恶寒倦卧、手足厥 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脉微细等。 若寒邪极盛或迁延日久,阳损不复,又可阳气衰退的虚寒证。 2)阻滞气血,多见疼痛:寒具有凝结阻滞的特性,侵入人体使气血津液运行减缓。 表现:面色苍白或局部青紫。气血运行既缓,“不通则痛”,故见冷痛,得温痛减,遇寒加重。 表现:由于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现多种疼痛症状。 若寒邪损伤脾胃阳气,则脘腹冷痛;伤及心阳,则见胸痛; 客于筋脉关节则见四肢关节剧烈疼痛,如风寒湿痹“其寒气胜 者为痛痹”,又为“寒痹”; 客于肌表,伤及卫阳则头身疼痛;寒凝肝脉则少腹或阴部冷痛等。3)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急:“寒则气收”,寒邪伤人,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不畅,筋脉拘急。表现:若寒邪客于肌表,可见恶寒、发热而无汗; 客于筋膜,收缩挛急,而手足麻木,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寒客经络关节,则经脉收缩拘急,甚则挛急作痛; 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与外寒相对,“内寒”是指阳气不足,脏腑温煦、气化功能失常,而使阴寒内生的病理变化。临床特点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 3、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暑邪的概念)暑邪的概念 暑邪是指夏至以后,立秋之前,具有炎热、升散等特性的 邪气。暑邪致病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暑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 盛夏之季,气温过高,或环境闷热,感受热邪而病者称阳暑;暑热之季,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空调过冷、或冷浴过久 而致者,则为阴暑。暑病根据起病缓急及病情轻重又有伤暑、中暑之别: 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 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伴有神志昏迷、肢冷抽搐者为“暑厥”。(2)暑邪的性质)暑邪的性质暑邪具有炎热、升散、挟湿的基本特性。(3)暑邪的致病特点)暑邪的致病特点1)表现阳热之象: 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其性属阳邪,其致病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面赤、心烦、肌肤灼热、脉洪大等。2)上犯头目,扰及心神: 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暑易扰心指暑邪致病,有易扰动心神的特点,常导致心烦不宁,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即中暑。3)易于伤津耗气: 暑性发散,其侵犯人体,易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气随津脱,故临床除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津伤之症外,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气津耗伤太过,清窍失养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4)多见暑湿夹杂: 暑热季节,暑多挟湿邪。除表现为壮热、烦渴之外,常兼见身热不扬、四肢困倦、烦渴、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苔黄腻等湿阻症状。 4、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邪的概念)湿邪的概念湿邪是指具有沉重、秽浊、黏滞、趋下等特性的邪气。 湿为长夏的主气。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2湿邪的性质湿邪的性质 湿邪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基本特性。 湿性类水,水属于阴,故湿为阴邪。湿邪多混浊不清,故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浊,秽浊垢腻。湿乃水液弥散浸渍的状态,多黏腻不爽,易于停滞留积,故湿性黏滞。湿性类水,水性就下,质重下沉,故湿邪有下行趋低之势。(3)湿邪的致病特点)湿邪的致病特点1)易损伤阳气: 湿与水同类,属于阴邪。湿邪侵人,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尿少等症。2)多见头身困重: 湿邪郁遏,清阳不升,则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裹;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称之为“湿痹”或“着痹”。3)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 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4)阻遏气机: 湿邪易于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 湿邪致病,气机不畅,多表现为黏滞而不爽的症状,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而且滞涩不畅,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故曰“湿性黏滞”。5)缠绵难愈: 因湿性黏滞,胶着难解,故起病多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着痹)等,皆难以速愈,或反复发作。6)易袭阴位: 湿性趋下,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二便失常及带下增多是湿邪致病最为常见的症状。 与外湿相对,“内湿”是指肺脾肾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导致体内水液停滞而湿浊内生的病理变化,尤其多见脾虚生湿。 5、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燥邪的概念)燥邪的概念燥邪是指具有干燥、涩滞特性的邪气。 燥邪四季均有,燥邪多见于秋令季节,具有易损伤肺脏,易耗津液等特点的邪气。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 外燥有温燥、凉燥之分。温燥是指感受燥邪而偏兼热邪者,与凉燥相对而言。初秋之时,燥与热合,故多见温燥。凉燥是指感受燥邪而偏兼寒邪者,与温燥相对而言。深秋之时,燥与寒合,故多见凉燥。(2)燥邪的性质)燥邪的性质燥邪具有干燥、涩滞的基本特性。燥从火,火就燥。燥邪性质干燥,水分减少,失于润泽,因而涩滞。(3)燥邪的致病特点)燥邪的致病特点1)易伤津液: 燥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滞涩的症状,如口渴、鼻咽干燥、皮肤干涩甚至皲裂、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2)燥易伤肺: 燥邪一般多从口鼻、肌表侵袭人体,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主敷布津液,肺为“娇脏”,抗邪能力较弱,最易感受外邪而发为外感病。故燥邪伤人,最易伤肺,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咳或痰中带血丝、胸痛喘息等;若伤及肺络,则痰中带血。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则大肠失润,传导失职,出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 与外燥相对,“内燥”是指体内津液耗伤而致干燥少津的病理变化。6、热(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热(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热(火)邪的概念)热(火)邪的概念是指具有火热、燔灼、炎上特性,易导致阳热性病证的邪气。 火热之邪致病,以夏季多见,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火热之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感火热病证或外火证。 温、热、火、暑区别: 异名同类,本质皆为阳盛,都是外感六淫邪气。暑邪独见夏令,易挟湿邪,其它致病特点与温、热、火邪有许多相似之处。温、热、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基本相同,只是程度的差异: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故温、热、火邪常相提并论或相互包涵,(2)热(火)邪的性质)热(火)邪的性质热(火)邪具有燔灼、炎上、急迫的基本特性。(3)热(火)邪的致病特点)热(火)邪的致病特点1)表现阳热之象: 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炎上。其伤人易致机体阳气亢盛,阳胜则热,因而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等。2)多伤及上部: 其性趋上,故致病易侵犯人体上部,故火热病证,多发生在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为多见。如面红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肿痛、耳内肿痛或流脓等。3)扰动心神: 火易扰心是指火热炎上,火邪致病有易扰乱神明的特点,故火热之邪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等症。4)伤津耗气: 火易耗气伤阴是指感受火热病邪,有内耗津液且迫津外泄,既伤阴津,又耗阳气。一方面火热之邪燔灼直接消灼煎熬津液,另一方面因其热势蒸腾迫津外泄。所以热邪致病故临床表现除高热外,常见大汗出、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阴亏的征象。火为阳邪,易于消蚀机体之气,即“壮火食气”;热邪所致疾病往往伴有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症状,重则可致气随津脱。5)火易生风动血: 火热极盛易扰动肝风,出现高热抽搐;又易侵入血分,迫血妄行,导致发癍出血。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之时,见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热邪入于血脉,则加速血行,甚则迫血妄行,灼伤脉络,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6)易致阳性疮痈: 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蕴结成毒,使血肉腐败,化作脓水,发为痈肿疮疡,即热盛则肉腐。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脓为特征。 与外热相对,“内火”是指热邪入里,或阴虚生热,而致热势明显的病理变化。二、疫气(一)疠气的概念又称“瘟疫病邪”,指各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病邪 的统称。又称“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二)疠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3、一气一病,病状相似(三)疠气发生和疫病流行的原因1、气候异常2、环境与饮食3、预防措施4、社会因素第二节 内伤病因内伤病因指人体的情志、饮食、劳逸等不循常度,导致 气机紊乱,脏腑受损的致病因素。一、七情内伤(一)七情的概念及其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情志活动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故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活动及精、气、血、津液盛衰密切相关。 心藏神,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和调控着机体的心理活动。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舒畅,正常情志活动依赖于气血运行的畅达。肝在调节情志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而主思、肺主气而藏魄,肾藏精而舍志,因此,五脏精气血阴阳变化及气血运行会影响情志的变化;而情志活动也影响着五脏功能及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输布等。(二)七情内伤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二)七情内伤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 1、七情内伤 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过于突然、强烈或长期、持续不解,引起脏腑气机紊乱,功能失调而为病。由于病起于内,故称“七情内伤”,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2、形成因素 情志活动不仅与脏腑功能活动有关,而且与外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生活工作环境急剧变化,人际关系不良,以致机体内脏精气虚衰,气血失和,均可引起七情失常。七情能否致病,除与情志本身反应强度、方式有关外,还与个体的心理特征、生理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 七情内伤致病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是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疾病; (2)是影响病情发展与转归。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直接伤及内脏七情内伤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1)首先影响心神: 七情内伤首先作用于心神,产生异常的心理反应和精神状态。心主神志,七情皆发于心,所以七情致病均可影响心神。(2)损伤相应之脏: 七情为病,首先伤及心神,随之影响其他脏腑,即损伤相应之脏。七情分属五脏,七情反应太过与不及则可损伤相应之脏。 七情伤及对应之脏是七情内伤的一般规律,但是由于情志变化的复杂性、交织性、多变性,故七情伤脏,既可单一情志过用伤及相应之脏,也可单一情志过用同时伤及多脏,又可两种以上情志交织伤人,导致多脏气机失调的复杂性变化。 情志内伤临床上以心、肝、脾三脏受伤最为多见。2影响脏腑气机影响脏腑气机七情内伤易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血逆乱、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发为不同的病证。(1)喜则气缓是指暴喜过度,可导致心气弛缓,精神涣散的病理变化。 过度喜乐伤心,导致心气涣散不收,轻者出现心悸怔忡、少气无力、精神不集中等;重者心气暴脱或神不守舍,出现神志失常、狂乱等,或见心气暴脱的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症。(2)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疏泄失常,过于升发而上逆,甚则血随气逆于上的病理变化。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胀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若兼发肝气横逆犯脾,可兼见脘腹疼痛、呕吐腹泻等症。若血随气逆,则呕血,甚或猝然昏仆,不省人事。(3)思则气结是指思虑过度,劳神损脾,而致气机郁结,阻滞脾胃运化功能的病理变化。 过度思虑或长期凝神集思,损伤伤心脾,导致脾气郁结,升降失常,运化失职。临床可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不思饮食、腹胀便溏等症状。(4)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使肺气抑郁不伸,气郁化热,耗气伤精的病理变化。 过度悲忧伤肺,导致肺失宣降及肺气耗伤,临床常见意志消沉、精神萎靡、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等症。(5)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伤损肾气,气虚下陷,肾关不固,导致二便失禁的病理变化。 过度恐惧伤肾,致使肾气失固,气陷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滑泄等症。(6)惊则气乱是指大惊则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导致心神不安,甚则精神错乱的病理变化。 猝然受惊,损伤心神,导致心气紊乱,心神不定,或兼肾气不固,临床可见惊悸不安,目瞪口呆、慌乱失措,或失眠易惊,甚则神志错乱。3多发为情志病证多发为情志病证 七情失常既是致病因素,又是躯体患病后的反应。情志病证是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或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主要包括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胸痹、真心痛、眩晕等身心疾病;因情志刺激而致的郁证、癫狂等,以及由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并且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胃和肝胆疾病等。4影响疾病转归影响疾病转归 七情变化对病情具有两方面的影响:(1)是心情开朗,乐观向上,七情反应适当,则不易发病, 即使发病也易于好转康复。(2)与之相反,可加重病情或诱发疾病。二、饮食失宜二、饮食失宜饮食失宜是指饥饱失常、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等各种 饮食失调因素而导致内伤。饮食失宜,可分为三类:1、是饮食不节,有失常度,如饥饱失常、饮食无时;2、是饮食偏嗜;3、是所食之物不洁或不当。 (一)饮食不节(一)饮食不节1过饥过饥 指摄食不足,如饥而不得食,或有意识限制饮食,或因脾胃功能虚弱而纳少,或因七情强烈波动而不思饮食,或不能按时饮食,或因噎膈反胃等。 长期摄食不足,营养缺乏,气血生化减少,一方面因气血亏虚而脏腑组织失养,功能活动衰退,全身虚弱;另一方面又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弱,易招致外邪入侵,继发其他疾病。2过饱过饱 指饮食超量,或暴饮暴食,或中气虚弱而强食,以致脾胃难于消化转输而致病。 轻者表现为饮食积滞不化,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呕吐、泄泻、厌食、纳呆等,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进一步发展为消渴、肥胖、痔疮、心脉痹阻等病证。 此外,若饮食无度,时饥时饱,饮食无时等,也易导致脾胃损伤;大病初愈阶段,若饮食不当,如暴食、过于滋腻,或过早进补等,还可引起疾病复发。(二)饮食偏嗜(二)饮食偏嗜 饮食偏嗜作为致病因素,是指特别喜好某种性味的食物或专食某些食物而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1寒热偏嗜寒热偏嗜 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求寒温适中。若过分偏嗜寒热饮食,可导致人体阴阳失 调而发生某些病变。2五味偏嗜五味偏嗜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一定的亲和性。 五味偏嗜是指长期偏好酸、甜、咸、苦、辛辣等食味而损害脏腑。现也包 括偏食某种单一食物,以及饮食过寒、过热等饮食不合理的致病因素。3偏嗜饮酒偏嗜饮酒 适量饮酒,可宣通血脉,舒筋活络,有利于健康。 长期偏嗜饮酒则易损伤脾胃,内生湿热,临床常见脘腹胀满、胃纳减退、口苦口腻、舌苔厚腻等。4食类偏嗜食类偏嗜 食类偏嗜是指偏好某种或某类食品,或厌恶某类食物而不食,或膳食中缺乏某些食物等,久之也可成为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三)饮食不洁(三)饮食不洁 饮食不洁作为致病因素,是指进食不洁净的食物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多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食陈腐变质,或被疫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所造成。饮食不洁而致的病变以脾胃、大肠、小肠病为主。三、劳逸过度三、劳逸过度 (一)过劳(一)过劳 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黄帝内经提出了五劳七伤的概念,其中五劳是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度劳累而致病的因素的合称,七伤指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的合称。 1劳力过度劳力过度 劳力过度,又称“形劳”。指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劳伤形体而积劳成疾,或者是病后体虚,勉强劳作而致病。 其病变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过度劳力消耗脏腑精气,损伤脏腑功能,导致脏气虚少,功能减退。(2)是过度劳力而致形体损伤,即强力太过,损伤筋骨。 2劳神过度劳神过度 劳神过度,又称“劳心”。指长期思虑劳神而积劳成疾。 表现:心神失养,神志不宁而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和脾失健运而纳少、腹胀、便溏、消瘦等。3房劳过度房劳过度 房劳过度,又称“肾劳”。指性生活过度,可使肾之精气亏耗,成为致病因素。 多由房事太过,或手淫恶习,或妇女早孕多育等,耗伤肾精、肾气而致。 此外,房劳过度也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 (二)过逸(二)过逸 过逸,即过度安逸,主要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两方面。 过度安逸致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是安逸少动,气血运行不畅。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肢困、肌肉软弱或发胖臃肿等症状,发为消渴、眩晕、头痛、中风、心痛等各种疾病。2、是阳气不振,正气虚弱。过度安逸,或长期卧床,阳气失于振奋,以致脏腑组织功能减退,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等。常见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或抗邪无力,易感外邪等。3、是长期用脑过少,可致神气衰弱,心神失养,则常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健忘、失眠多梦等。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 血津液代谢失常而产生的某些有害物质, 如痰饮、瘀血、结石等,这些病理产物形 成后,滞留体内,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引 发机体更为复杂的病理变化,导致新的病 证,又称为继发性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具有双重性。 一、痰饮一、痰饮(一)痰饮的基本概念(一)痰饮的基本概念痰和饮都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 稠浊者为痰,较清稀者为饮。痰又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或触之可及的实质性痰浊。“无形之痰”是指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的痰病。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某一局部者,常停聚于胸、腹、肠、胃之中,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水、湿、痰、饮的区别:水、湿、痰、饮的区别: 从形质区分: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湿则呈弥散状态。湿邪多以困阻脾胃为主;水多泛溢于肌表,或停于胸腹;饮常留积于肠胃、胸胁、腹腔及肌肤;痰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无处不害,造成多种复杂的病证。水、湿、痰、饮之间又关系密切,既可同时并存,又可相互转化,水化生湿,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因而某些情况下并不能截然分开,常合称为水湿、水饮、痰饮、痰湿等。 (二)痰饮的形成因素(二)痰饮的形成因素 痰饮的形成,以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恣食肥甘酒酪、劳逸失度,及瘀血、结石等为初始因素,以肺、脾、肾三脏和三焦,主司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失常为中心环节,以水液代谢障碍为病理基础。(三)痰饮的致病特点(三)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阻滞气机阻碍气血阻碍气血 痰饮留着体内,最易阻滞气机,甚则阻碍气血运行。 表现:痞、闷、胀、满的症状。如痰饮阻肺,肺气失于宣降,可见胸闷、咳喘,甚则气急不得卧;痰湿困阻脾胃,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可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饮停胁下,气机阻滞,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 若痰饮流注经络,经络气机壅塞,阻碍经脉气血流通,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 若痰饮结聚于经络筋骨,又可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病证。 2蒙蔽清窍蒙蔽清窍扰乱神明扰乱神明 痰为浊物,易于上蒙清窍,扰及神明。 痰浊为病,随气上逆,蒙蔽清窍,出现头昏目眩、精神不振 等症;痰迷心窍,心神闭阻,可见神昏、痴呆、癫痫证;痰 郁化火,痰火扰乱神明,则见神昏谵语,甚则发狂等病症。3致病广泛致病广泛变幻多端变幻多端 痰饮形成后,随气流行,可广布于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 而肌肤腠理、四肢百骸,形成多种疾病。有“百病多由痰作 祟”,“怪病多痰”之说。 痰饮致病的临床表现大体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 肿、痛八大特点。4病势缠绵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程较长 痰饮致病常表现为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例如,由其所致的咳喘、眩晕、胸痹、中风、癫痫、痰核、瘰疬、瘿 瘤、阴疽、流注等,都为顽症,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二、瘀血二、瘀血(一)瘀血的基本概念(一)瘀血的基本概念 瘀血指体内血液运行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凝结于体内的离经之血,或血行涩滞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属于继发性病因。 瘀血又有恶血、蓄血、败血、死血、衃血等名称。(二)瘀血的形成因素(二)瘀血的形成因素 瘀血形成的因素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由于外伤,伤及肌肉、筋骨、甚至内脏,直接导致血 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二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人体气虚、气滞、血寒、血热、津 亏、痰凝等,使气血运行失调,血液运行不畅,凝滞而 形成瘀血。1外伤致瘀外伤致瘀2气虚致瘀气虚致瘀3气滞致瘀气滞致瘀4血寒致瘀血寒致瘀5血热致瘀血热致瘀6津亏致瘀津亏致瘀7痰凝致瘀痰凝致瘀此外,“久病入络”亦可形成瘀血。叶天士 “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综合:外感六淫邪气、疠气、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 度、痰饮、结石及外伤等是形成瘀血的初始原因,气 血运行失调是形成瘀血的病理基础。(三)瘀血的致病特点(三)瘀血的致病特点1瘀血致病的病机特点瘀血致病的病机特点(1)阻滞气机:)阻滞气机: 瘀血形成,停滞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阻碍气的升降出入,导致气机郁滞,所谓“血瘀必兼气滞”;而气滞又进一步加重瘀血,最终形成气血交阻的恶性循环。(2)阻塞经脉:)阻塞经脉: 瘀血易阻滞于经脉,使气血运行失于通畅,“不通则痛”。故疼痛是瘀血证的一大特征。 经脉瘀塞不通,血液不能循常道运行,血不归经而外逸,因此,瘀血致病临床上常会出现各种出血症状。(3)影响新血生成:)影响新血生成: 瘀血不仅失去了对机体的濡养作用,而且瘀血阻滞体内,日久不散,严重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使脏腑失于滋养濡润,气化无力,功能障碍,以致新血化生缓慢,久而久之又可形成血虚。因而古人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4)病位固定)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病证繁多: 瘀血致病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征,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癥积肿块形成而久不消散等。瘀血致病范围广泛,症状复杂多样。2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1)疼痛:)疼痛: 一般表现为刺痛或针扎样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2)肿块:)肿块: 肿块固定不移。若在体表则可见局部青紫肿胀;瘀在脏腑、体腔则形成 癥积,按之质硬,坚固不移。(3)出血:)出血: 部分瘀血为病者可见出血之象,通常出血量少而不畅,血色多呈紫暗, 或夹有瘀块。(4)紫绀:)紫绀: 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5)舌象:)舌象: 舌质紫暗,或舌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迂曲、怒张等,舌象为瘀血 最常见最敏感的指征。(6)脉象:)脉象: 常见脉细涩、沉弦、或结代。此外,也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等症状。 三、三、结石结石(一)结石的基本概念(一)结石的基本概念结石是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 的并停滞于脏腑体腔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结石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二)结石的形成因素(二)结石的形成因素1饮食失宜饮食失宜2情志内伤情志内伤3服药不当服药不当4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三)结石的致病特点(三)结石的致病特点1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2易阻气机,易阻气机,损伤脉络损伤脉络3易致疼痛易致疼痛,反复发作,反复发作4病程较长病程较长,轻重不一,轻重不一第四节第四节其他病因其他病因一、毒邪一、毒邪(一)毒邪的基本概念(一)毒邪的基本概念 毒邪是泛指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病邪,又称毒或毒气。毒邪有内外之分,“外毒”是指由外而来,侵袭机体并造成毒害的一类病邪。“内毒”是指由内而生之毒,系因脏腑功能和阴阳气血失调,代谢产物未能及时、有效排出,蓄积蕴结体内,对机体造成损害的一类毒性物质。(二)毒邪的形成因素(二)毒邪的形成因素1外感之外感之“毒邪毒邪” 为天时不正之气,其形成与气候、时令、环境等有关。外来毒邪包括两方面:一为六淫毒邪。二为疫疠毒邪。2内生之内生之“毒邪毒邪” 多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治疗不当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使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或病理产物蕴积郁滞日久化为毒邪。3其它毒邪其它毒邪 有毒性作用的物质直接入侵人体,可引起中毒。多由起居不慎,或感染秽毒而致。(三)毒邪的致病特点(三)毒邪的致病特点1毒性暴戾毒性暴戾蕴结不解蕴结不解 毒性暴戾猛烈,毒邪致病具有发病急骤或使原有疾病卒然加重,来势凶猛,传变迅速,病情危笃,变化多端,易于恶化,蕴结不解。2毒性秽浊毒性秽浊病状特异病状特异 毒邪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常有秽浊的特征。 不同的毒邪,其伤人致病具有特异性。3毒邪深痼毒邪深痼内损脏腑内损脏腑 因毒性暴烈,传变迅速,故极易内攻脏腑,损害脏腑功能,导致病情迅速恶化。4易化火热易化火热动血伤阴动血伤阴 毒邪虽有阴邪、阳邪之分,但其性多变,多易从热化。5多夹瘀夹痰多夹瘀夹痰 毒邪其性既好入血入络,耗伤营阴致络伤血瘀;又善入津液聚集之处,使津液输布障碍,尤其是温热毒邪,易煎熬津液成痰,故毒邪为病常有夹瘀夹痰的特点。6病情缠绵病情缠绵易成遗患易成遗患 毒邪形成,常因外邪入侵,蕴积不解,迁延日久,郁而化毒,故其所致疾病多病情缠绵,病期较长,治疗困难。7季节性和地区性季节性和地区性 外毒为天时不正之气,其形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二、外伤二、外伤外伤是指由于外力或外在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人体损伤。 外力,如跌仆、坠落、撞击、闪挫、压轧、负重、金刃、枪弹等所伤,外在因素则如烧烫伤、冷冻伤、虫兽叮咬、化学伤、电击伤等。(一)跌打损伤、持重努伤、利器损伤、枪弹伤(一)跌打损伤、持重努伤、利器损伤、枪弹伤 跌打损伤、持重努伤、利器损伤、枪弹伤等轻则可致皮肤、血脉破损,局部出现青紫、肿痛、出血,或筋肉撕裂、关节脱臼、骨折等,重则损及内脏或出血过多而导致昏迷、抽搐、亡阳虚脱等危急病态;或因创伤后感染,毒邪内攻,危及生命。 (二)烧烫伤(二)烧烫伤 烧烫伤主要指高温所引起的灼伤,多由烈火、沸水、沸油、蒸汽等烧烫所致,属火毒为患。 轻者损伤皮肤而见局部红肿、灼热、疼痛或起水泡;重者损伤肌肉筋骨、痛觉消失,局部如皮革样、或腊白、焦黄、或炭化;若烧烫面积过大,津液大伤,火毒内攻脏腑而出现神识昏迷,甚则亡阴亡阳而死亡。(三)冻伤(三)冻伤冻伤,系指人体感受低温侵袭而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损伤,属寒毒为患。冻伤,系指人体感受低温侵袭而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损伤,属寒毒为患。局部冻伤,易发生于手足、耳廓、鼻尖、面颊等外露或肢体末端部位。局部冻伤,易发生于手足、耳廓、鼻尖、面颊等外露或肢体末端部位。表现:局部皮肤苍白、冷麻、青紫肿胀、灼热、痒痛,或起水泡,甚则表现:局部皮肤苍白、冷麻、青紫肿胀、灼热、痒痛,或起水泡,甚则溃烂。溃烂。全身性冻伤,可见寒战,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唇舌青,爪甲青紫,感觉全身性冻伤,可见寒战,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唇舌青,爪甲青紫,感觉麻木,反应迟钝,逐渐昏迷,呼吸微弱,脉细迟,不及时救治,易致死麻木,反应迟钝,逐渐昏迷,呼吸微弱,脉细迟,不及时救治,易致死亡。亡。(四)虫兽伤(四)虫兽伤虫兽伤包括猛兽、毒蛇、狂犬及其它动物咬伤,或蜂、蝎等昆虫蛰伤。虫兽伤包括猛兽、毒蛇、狂犬及其它动物咬伤,或蜂、蝎等昆虫蛰伤。轻则局部损伤,如疼痛、肿胀、破溃、出血等;重则伤及内脏,或出血过轻则局部损伤,如疼痛、肿胀、破溃、出血等;重则伤及内脏,或出血过多而致死亡。狂犬咬伤,除局部皮肉损伤、肿痛、出血,伤口愈合后,多而致死亡。狂犬咬伤,除局部皮肉损伤、肿痛、出血,伤口愈合后,病邪潜伏一段时间,可发为病邪潜伏一段时间,可发为“狂犬病狂犬病”,出现烦躁、惶恐不安,恐水、恐,出现烦躁、惶恐不安,恐水、恐风,牙关紧闭,抽搐等症,多不治而亡。若毒蛇、蜈蚣咬伤或蜂、蝎、风,牙关紧闭,抽搐等症,多不治而亡。若毒蛇、蜈蚣咬伤或蜂、蝎、蚁蛰伤。蚁蛰伤。除局部肿痛外,有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心悸、恶心、呕吐、昏除局部肿痛外,有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心悸、恶心、呕吐、昏迷等。特别是毒蛇咬伤,易出现风毒(神经毒)、火毒(血液循环毒)迷等。特别是毒蛇咬伤,易出现风毒(神经毒)、火毒(血液循环毒)或风火毒(混合毒)等严重中毒反应,如不及时救治,常导致死亡。或风火毒(混合毒)等严重中毒反应,如不及时救治,常导致死亡。 (五)化学伤(五)化学伤化学伤,系指某些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的直接损害,包括农药(如有机磷)、有毒气体(如工业气体)、化学药品(如强碱、强酸)、军用化学毒剂(如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窒息性毒剂等)、煤气及其他化学物品等。 化学毒物的侵害途径,或通过口鼻进入人体,或通过皮肤而吸收。 表现:局部皮肤与粘膜的烧灼伤,或红肿、水泡,甚或糜烂。全身性症状可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神昏谵语、抽搐痉挛等,以致死亡。(六)电击伤(六)电击伤 电击伤,包括电灼伤和雷击伤,都是由于电流造成的人体损害。 表现:轻者,仅在触电部位出现程度不等的肌肤灼伤、血肿、麻木不仁。重者损及脏腑,出现暂时或长时间的不省人事、面色青紫或苍白、脉搏细微,或惊厥、痉挛、僵直,甚或呼吸心跳停止,导致死亡。三、寄生虫三、寄生虫 寄生虫是动物性寄生物的统称。人体常见的寄生虫有血吸虫、蛔虫、饶虫、钩虫、绦虫等。寄生虫感染,主要是通过进食或接触寄生虫及其虫卵所污染的水、土、食物等所致。(一)血吸虫病(一)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体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古代医家的著作中,把血吸虫称作“蛊虫”、“水蛊”,蛊在诸虫中毒害最盛,致病极难治疗,故又称为“蛊毒”。 血吸虫病的发生,多由人体皮肤接触了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其幼虫从皮肤直接侵入人体而致病。 发病初起,可见发热恶寒、倦怠、咳嗽、胸痛等;继则可见腹泻,下痢脓血;病久见腹胀、胁下癥块;晚期见腹水臌胀,吐血、便血等。儿童患病,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形成“侏儒症”。(二)蛔虫病(二)蛔虫病 蛔虫,古称“蚘虫”“长虫”。其致病较为普遍,尤以5-15岁儿童多见。 蛔虫病多由饮食不洁,虫邪随饮食入口寄生于肠道所致,同时还与脾胃虚弱无力消化虫卵有关。 其表现:多见脐周腹痛,时作时止,面色萎黄,或呕吐清涎,或夜间磨牙,或大便出蛔虫。若虫多扭结成团,可在腹部触及索条状包块,严重者可导致肠道梗阻不通;若蛔虫窜入胆道,可见胁部绞痛,恶心呕吐或吐蛔,四肢厥逆,称为“蛔厥”。(三)蛲虫病(三)蛲虫病 蛲虫病以小儿多见,多由饮食不洁,脾胃虚弱所致。 蛲虫寄生于人体大肠,有时也寄于其他部位,如胃、鼻孔内。 蛲虫致病临床以肛门奇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安为主要特点。或烦躁、夜啼、磨牙等。有时夜间在灯光下可观察到肛门周围蠕动的细小白虫。病久则可见胃纳减少、身体消瘦等。 (四)钩虫病(四)钩虫病 钩虫,古称“伏虫”,多由于手足皮肤接触了有钩虫蚴的粪土而被感染。 钩虫幼虫侵入肌肤初期,可见手足皮肤局部奇痒,喉痒、胸闷、咳嗽等症。成虫寄生于小肠,可严重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出现腹胀、便溏、异嗜生末、泥土、木炭等。病久耗伤气血,可见面黄肌瘦、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甚则周身浮肿等。(五)绦虫病和囊虫病(五)绦虫病和囊虫病 绦虫,又称“寸白虫”。 绦虫病多由进食生肉或未经煮熟的猪肉或牛肉,使绦虫幼虫(囊尾蚴)进入人体,发育为成虫并寄生于肠中而致。 临床上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食欲亢进,形体消瘦,并在大便中常排出色白体扁的虫体节片。 囊虫病是由于摄入事物中沾染了绦虫虫卵,其发育成幼虫(囊尾蚴)后,寄生在人体皮肉筋脉、肌肤,或侵犯多个脏器,引起不同症状和体征,其中脑囊虫病最为严重,可致癫痫、痴呆等,若虫与痰浊积于肌肉筋脉,可见皮下结节。四、药邪四、药邪药邪是指因药物炮制或使用不当而引起疾病发生的一类致病因素。(一)药邪的形成(一)药邪的形成1炮制不当炮制不当 某些含有毒性的药,经过严格的炮制加工可降低毒性、烈性和副作用。若对这类药物不加炮制或炮制不规范,则易致中毒。2用药过量用药过量 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常用剂量,如果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亦可产生毒性或副作用,特别是一些含有毒性的药物过量,可造成急性药物中毒或蓄积性中毒。3配伍不当配伍不当 不同中药的合理配伍可增强疗效,减低毒副作用;而某些药物的相互合用则会产生或增加毒性。例如乌头与半夏、人参与藜芦等等。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就是古人对药物配伍禁忌的概括。4用法不当用法不当 某些药物在使用上有禁忌或特殊要求。如妇女妊娠、哺乳期间使用了应禁忌的药物会变生他疾,或伤及胎儿或婴儿。另外有的药物应先煎以减低毒性,如不按要求先煎,则易导致人体中毒。5滥用补药滥用补药 当人体虚弱或为养生防病延年益寿需要,适当服用滋补之品也属正常。但进补一是要虚则补,未虚则不补,二是进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补。(二)药邪的致病特点(二)药邪的致病特点1易致中毒易致中毒 误服或超量久服有毒药物,临床可引起中毒症状,轻者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麻等症;重者可见全身肌肉颤动、嗜睡或烦躁、黄疸、紫绀、出血昏迷乃至死亡。2药物过敏药物过敏 少数药物可导致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往往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轻者临床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荨麻疹、湿疹、哮喘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厥脱。3发病或急或缓,轻重不等发病或急或缓,轻重不等 药邪致病,与用药有因果关系,发病或急或缓,出现症状轻则停药即可缓解,重则病势危笃,若不及时救治,病情迅速恶化,对机体重要脏器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死亡。4加重病情,变生他疾加重病情,变生他疾 药物使用不当,不仅对治病无益,反而会助邪伤正,使病情加重,甚至引起新的疾病。例如药物中毒、药物过敏等,可损伤脏腑气血;妇女妊娠期间用药不当,会引起流产、畸胎或死胎等。五、先天因素五、先天因素 所谓先天因素,是指人未出生前因父母体质或胎儿发育及分娩时所形成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胎传因素。(一)遗传因素(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物质传递的关系。 遗传因素是由父母亲的遗传物质传递而形成的致病因素所致的遗传性疾病,即由于父母亲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基因)发生了变异,导致胎儿或出生后机体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 如某些出血性疾病(血友病)、唇裂、先天愚型、癫狂、痫、消渴病、多指(趾)、眩晕(高血压病)、中风、多囊肾、色盲、近视以及过敏性疾病等。(二)胎传因素(二)胎传因素 胎传是指各种因素通过母体作用于胎儿的过程。 胎传因素是指在胎儿发育或分娩过程中,各种因素通过母体作用于胎儿所形成的致病因素,包括精神刺激、起居不慎、饮食失宜、用药不当、感染邪毒等。 症见生后皮肤脆薄,毛发不生,形寒肢冷,面黄肌瘦,筋骨不利,以及五迟、五软、解颅等。如孕妇恣食肥甘、生活调摄失宜或郁怒悲思,感染梅疮等邪毒,使毒火内蕴,传于胎儿,形成胎毒。胎毒为病,一指胎寒、胎热、胎黄、疮疹等;二指遗毒,如先天性梅毒、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等。第七章第七章 病病 机机目的要求目的要求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1.1.1.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2.2.2.2.掌握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和发展转归的关系。掌握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和发展转归的关系。掌握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和发展转归的关系。掌握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和发展转归的关系。3.3.3.3.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4.4.4.4.掌握气失调与血失调的病机。掌握气失调与血失调的病机。掌握气失调与血失调的病机。掌握气失调与血失调的病机。5.5.5.5.掌握内生掌握内生掌握内生掌握内生“五邪五邪五邪五邪”的病机。的病机。的病机。的病机。概述:概述:病机: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理,称为病机。病机: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理,称为病机。病机: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理,称为病机。病机: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理,称为病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者的正气强弱和邪气性质、轻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者的正气强弱和邪气性质、轻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者的正气强弱和邪气性质、轻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者的正气强弱和邪气性质、轻重、所中部位有关。所中部位有关。所中部位有关。所中部位有关。病机学说:是研究和阐明病理机制变化规律的理论。病机学说:是研究和阐明病理机制变化规律的理论。病机学说:是研究和阐明病理机制变化规律的理论。病机学说:是研究和阐明病理机制变化规律的理论。中医病机学说内容:中医病机学说内容:中医病机学说内容:中医病机学说内容:发病原理,基本病机,内生五邪,脏腑病机,疾病传变,转归。发病原理,基本病机,内生五邪,脏腑病机,疾病传变,转归。发病原理,基本病机,内生五邪,脏腑病机,疾病传变,转归。发病原理,基本病机,内生五邪,脏腑病机,疾病传变,转归。第一节第一节 发病原理发病原理发病机理: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病机理: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的理论。基本机制的理论。发病学说与病因学说的区别:发病学说与病因学说的区别:病因学说回答的问题是疾病病因学说回答的问题是疾病“为何发生为何发生”;而发病学说回答的是疾病而发病学说回答的是疾病“怎样发生发展怎样发生发展”。一、健康与疾病一、健康与疾病健康:是指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包括健康:是指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阴阳平衡。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阴阳平衡。健康的条件:五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的正常。健康的条件:五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的正常。疾病:疾病的发生是在某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的疾病:疾病的发生是在某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的“阴平阴平 阳秘阳秘”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从而发生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从而发生“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所致。所致。阴阳失调的原因:阴阳失调的原因:(1 1)机体本身的功能紊乱或失调。)机体本身的功能紊乱或失调。(2 2)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或影响。)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或影响。发病过程,即是机体处于被邪气侵害与正气反侵害的斗争过程。发病过程,即是机体处于被邪气侵害与正气反侵害的斗争过程。二、发病的基本原理二、发病的基本原理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邪气与正气两个方面。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邪气与正气两个方面。(一)邪正斗争与发病(一)邪正斗争与发病1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正气与邪气的概念正气:是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总称,即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正气:是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总称,即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 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 力、抗邪防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力、抗邪防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正气作用方式:正气作用方式:(1 1)自我调节,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阴阳的协调平)自我调节,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阴阳的协调平 衡,保持和促进健康。衡,保持和促进健康。(2 2)抗邪防病,或疾病发生后驱邪外出;)抗邪防病,或疾病发生后驱邪外出;(3 3)自我康复,病后或虚弱时自我修复,恢复健康。)自我康复,病后或虚弱时自我修复,恢复健康。 邪气:又称病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邪气:又称病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 之中和人体内部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或损伤正气作用之中和人体内部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或损伤正气作用 的因素。的因素。 如:六淫、疠气、七情、外伤及痰饮、瘀血等。如:六淫、疠气、七情、外伤及痰饮、瘀血等。2 2、邪正斗争与发病、邪正斗争与发病(1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理解:理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常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或病邪毒力较弱,则邪气不正常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或病邪毒力较弱,则邪气不易侵犯机体,或虽侵袭,亦不致于发生疾病。即易侵犯机体,或虽侵袭,亦不致于发生疾病。即“正能御邪正能御邪”。 正能御邪的作用,体现于三个方面:正能御邪的作用,体现于三个方面: 1 1)抵御外邪的侵袭;)抵御外邪的侵袭;2 2)影响发病的证候类型;)影响发病的证候类型; 3 3)机体对疾病的自愈能力。)机体对疾病的自愈能力。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弱两种情况:正气虚弱两种情况:1 1)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及对疾病的防御、斗争和修复能力)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及对疾病的防御、斗争和修复能力 低下;低下;2 2)由于病邪的致毒力过强。)由于病邪的致毒力过强。总结:疾病的发生虽关系正与邪两个方面,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总结:疾病的发生虽关系正与邪两个方面,但起决定作用的是 正气,邪气必须通过正气的不足才有可能使人发病,因正气,邪气必须通过正气的不足才有可能使人发病,因 而中医发病学说把人体正气的强弱作为疾病发生与否的而中医发病学说把人体正气的强弱作为疾病发生与否的 内在根据。内在根据。(2 2)致病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致病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虽是发病条件,但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起主导作用,邪气虽是发病条件,但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起主导作用,如高温灼伤,枪弹杀伤等。如高温灼伤,枪弹杀伤等。对于邪气,既要对于邪气,既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又要,又要“避其毒气避其毒气”。邪气对正气的损害表现在三个方面:邪气对正气的损害表现在三个方面:1 1)导致生理功能异常;)导致生理功能异常;2 2)造成机体形质损伤;)造成机体形质损伤;3 3)改变个体的体质特征。)改变个体的体质特征。疾病与疾邪的性质关系:疾病与疾邪的性质关系:感受阳邪,易致阳偏盛而出现实热证;感受阳邪,易致阳偏盛而出现实热证;感受阴邪,易致阴偏盛而出现实寒证。感受阴邪,易致阴偏盛而出现实寒证。疾病与感邪轻重的关系:疾病与感邪轻重的关系:邪轻则病轻;邪重则病重。邪轻则病轻;邪重则病重。疾病与病邪所中部位的关系:疾病与病邪所中部位的关系:病邪侵犯人体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病邪侵犯人体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如:寒客肌表经脉,则头身四肢疼痛。寒邪犯肺,咳嗽喘促。如:寒客肌表经脉,则头身四肢疼痛。寒邪犯肺,咳嗽喘促。(二)影响发病的因素(二)影响发病的因素1 1、外环境与发病、外环境与发病(1 1)自然环境与发病)自然环境与发病1 1)季节气候与发病)季节气候与发病春易伤风;夏易中暑;秋易伤燥;冬易病寒。春易伤风;夏易中暑;秋易伤燥;冬易病寒。2 2)地理特点与发病)地理特点与发病地域不同,其气候特点,水土性质,物产及人们生活习性的地域不同,其气候特点,水土性质,物产及人们生活习性的差异,对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差异,对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如:西北之域,地势高,居处干燥,气候寒凉而多风,水土如:西北之域,地势高,居处干燥,气候寒凉而多风,水土刚强,故人多受风寒或燥气之病;东南之地,地势低下,居刚强,故人多受风寒或燥气之病;东南之地,地势低下,居处卑湿,气候温暖或炎热潮湿,水土薄弱,故人多受湿邪或处卑湿,气候温暖或炎热潮湿,水土薄弱,故人多受湿邪或热邪为病。热邪为病。3 3)工作生活环境与发病)工作生活环境与发病生活居处与劳作环境的不同,亦可影响疾病的发生。生活居处与劳作环境的不同,亦可影响疾病的发生。(2 2)社会环境与发病)社会环境与发病社会组织、社会福利、公共卫生条件的好坏,与发病有关;社会组织、社会福利、公共卫生条件的好坏,与发病有关;个人生活习惯、个人卫生等亦与发病有关。个人生活习惯、个人卫生等亦与发病有关。2 2、内环境与发病、内环境与发病(1 1)体质因素)体质因素体质、身体发育、胖瘦、年龄、性别等因素与发病有关。体质、身体发育、胖瘦、年龄、性别等因素与发病有关。(2 2)精神因素)精神因素(3 3)营养和锻炼)营养和锻炼(4 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三、发病类型三、发病类型(一)卒发(一)卒发卒发,又称顿发,即感而即发。没有明显的潜伏期,常由于邪卒发,又称顿发,即感而即发。没有明显的潜伏期,常由于邪 势亢盛而正气不能战胜病邪所致。势亢盛而正气不能战胜病邪所致。多见于以下情况:多见于以下情况:1 1、感邪较甚;、感邪较甚;2 2、情志遽变;、情志遽变;3 3、疫气致病;、疫气致病;4 4、毒物所伤;、毒物所伤;5 5、急性外伤。、急性外伤。(二)伏发(二)伏发伏发,即邪伏藏而后发病的简称。指某些病邪传入人体之后,伏发,即邪伏藏而后发病的简称。指某些病邪传入人体之后, 不即时发病而潜伏于内,经一段时间后,或在一定诱因不即时发病而潜伏于内,经一段时间后,或在一定诱因 作用下才发病。作用下才发病。形成原因:形成原因:1 1、感受的邪气不太强,或对疾病治疗不彻底,使余邪留而未、感受的邪气不太强,或对疾病治疗不彻底,使余邪留而未 尽,或邪气所伏部位特殊而不易祛除而伏于体内。尽,或邪气所伏部位特殊而不易祛除而伏于体内。2 2、由于人体正气虽然未能将病邪及时祛除,但是也不是很虚、由于人体正气虽然未能将病邪及时祛除,但是也不是很虚 弱,邪气不能立即导致人体发病而伏藏于体内。弱,邪气不能立即导致人体发病而伏藏于体内。(三)徐发(三)徐发徐缓发病,又称缓发。徐缓发病,又称缓发。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及其致病作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及其致病作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关。(四)继发(四)继发继发是指在原有疾病未愈的基础上又发生新的病证。继发是指在原有疾病未愈的基础上又发生新的病证。继发病是一般以原发病为前提,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病理联系。继发病是一般以原发病为前提,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病理联系。(五)合病与并病(五)合病与并病凡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者,称之为合病;凡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者,称之为合病;若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病证者,称之为并病。若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病证者,称之为并病。(六)复发(六)复发复发是指疾病愈后间隔或长或短的时间,原有疾病的重新发作。复发是指疾病愈后间隔或长或短的时间,原有疾病的重新发作。又称为复病。又称为复病。复发的特点:复发的特点:临床表现类似初病,但又不是原有病理过程的再现,而是因诱临床表现类似初病,但又不是原有病理过程的再现,而是因诱发因素作用于旧疾之宿根,机体遭受再一次的病理性损害而旧发因素作用于旧疾之宿根,机体遭受再一次的病理性损害而旧病复发。病复发。复发次数愈多,静止期的恢复就愈不完全,预后也愈差,可留复发次数愈多,静止期的恢复就愈不完全,预后也愈差,可留下后遗症。下后遗症。1 1、复发的基本条件、复发的基本条件(1 1)邪未尽除)邪未尽除(2 2)正虚未复)正虚未复(3 3)诱因)诱因2 2、复发的主要类型、复发的主要类型(1 1)疾病少愈即复发)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感热病初愈阶段。多见于较重的外感热病初愈阶段。多因饮食不慎,用药不当,或过早操劳,使正气受损,余多因饮食不慎,用药不当,或过早操劳,使正气受损,余火复燃,引起复发。火复燃,引起复发。(2 2)休止与复发交替)休止与复发交替这种复发类型在初次患病时即有宿根伏于体内,虽经治疗,症这种复发类型在初次患病时即有宿根伏于体内,虽经治疗,症状和体征均已消除,但宿根未除,一旦正气不足,或感新邪引状和体征均已消除,但宿根未除,一旦正气不足,或感新邪引动宿邪,即可旧病复发。动宿邪,即可旧病复发。如:哮喘病。如:哮喘病。(3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交替)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交替这种复发类型,是慢性疾病症状较轻的缓解期与症状较重的急这种复发类型,是慢性疾病症状较轻的缓解期与症状较重的急性发作期的交替。性发作期的交替。如:胆石症。如:胆石症。3 3、复发的诱因、复发的诱因(1 1)复感新邪)复感新邪疾病初愈或在缓解期,余邪势衰,正亦薄弱,复感新邪势必助疾病初愈或在缓解期,余邪势衰,正亦薄弱,复感新邪势必助邪伤正,使病变再度活跃。邪伤正,使病变再度活跃。(2 2)食复)食复疾病初愈,因饮食失宜而致复发者,称为疾病初愈,因饮食失宜而致复发者,称为“食复食复”。(3 3)劳复)劳复疾病初愈,若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引起复发者,称为疾病初愈,若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引起复发者,称为“劳劳复复”。(4 4)药复)药复病后滥用补剂,或应用药物失当,而致复发者,称为病后滥用补剂,或应用药物失当,而致复发者,称为“药复药复”。(5 5)情复)情复病后因情志失调而使疾病复发,可称为病后因情志失调而使疾病复发,可称为“情复情复”。(6 6)环境变化而复发)环境变化而复发指因自然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旧病复发。指因自然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旧病复发。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病机基本病机基本病机,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基本病机,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理。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津液失常。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津液失常。一、邪正盛衰一、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所发生的盛衰变化。邪正斗争是疾病病理变化的基本过程。邪正斗争是疾病病理变化的基本过程。(一)虚实的基本原理(一)虚实的基本原理1 1、实:、实:指邪气盛而正气未虚,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指邪气盛而正气未虚,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变化。实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实证。实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实证。实证表现为亢盛有余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疾病的初期或中期,实证表现为亢盛有余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疾病的初期或中期,病程相对较短。病程相对较短。2 2、虚:、虚:是指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弱,以正气不足为矛盾主要方面的是指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弱,以正气不足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种病理变化。种病理变化。虚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虚证。虚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虚证。临床表现为虚损不足的证候。多见于疾病的后期和慢性疾病过临床表现为虚损不足的证候。多见于疾病的后期和慢性疾病过程中,疾程相对较长。程中,疾程相对较长。(二)虚实错杂(二)虚实错杂指疾病过程中,邪正斗争,邪盛与正衰同时并存的病理变化,指疾病过程中,邪正斗争,邪盛与正衰同时并存的病理变化,包括: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包括: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1、虚中夹实:、虚中夹实:虚中夹实,是指以虚为主,又兼夹实候的病理变化。虚中夹实,是指以虚为主,又兼夹实候的病理变化。如:脾阳不振之水肿。如:脾阳不振之水肿。2、实中夹虚:、实中夹虚:实中夹虚,是指以实为主,兼见虚候的一种病理变化。实中夹虚,是指以实为主,兼见虚候的一种病理变化。如:外感热病,既有实热炽盛的表现:高热、汗出、便秘、脉如:外感热病,既有实热炽盛的表现:高热、汗出、便秘、脉数;又有伤津耗气的表现:口干舌燥、口渴引饮、气短、数;又有伤津耗气的表现:口干舌燥、口渴引饮、气短、乏力乏力(三)虚实转化(三)虚实转化指疾病过程中,邪正斗争,在一定条件下所发生的由实转虚和指疾病过程中,邪正斗争,在一定条件下所发生的由实转虚和因虚致实的病理变化。因虚致实的病理变化。1、由实转虚:、由实转虚:疾病在发展过程中,邪气盛,正气不衰,由于误治、失治、病疾病在发展过程中,邪气盛,正气不衰,由于误治、失治、病情迁延,虽然邪气渐去,但人体的正气,脏腑生理功能已经受情迁延,虽然邪气渐去,但人体的正气,脏腑生理功能已经受损,因而疾病的病理变化由实转虚。损,因而疾病的病理变化由实转虚。如:表寒证或表热证等外感表证,初期多为实证,但日久可转如:表寒证或表热证等外感表证,初期多为实证,但日久可转为虚证。为虚证。2 2、因虚致实、因虚致实由于正气本虚,脏腑生理功能低下,无力驱邪外出,或导致气、由于正气本虚,脏腑生理功能低下,无力驱邪外出,或导致气、血、津液等不能正常运行,从而产生气滞、血瘀、痰饮、水湿血、津液等不能正常运行,从而产生气滞、血瘀、痰饮、水湿等实邪停留体内的病理变化。等实邪停留体内的病理变化。如:肾阳虚衰,而致水湿停留于体内的邪实之象。如:肾阳虚衰,而致水湿停留于体内的邪实之象。(四)虚实真假(四)虚实真假指疾病过程中,邪正斗争,所出现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指疾病过程中,邪正斗争,所出现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真实假虚和真虚假实的病理变化。致的真实假虚和真虚假实的病理变化。1、真虚假实(至虚而有盛候)、真虚假实(至虚而有盛候)虚,指病理变化的本质;实,是表面现象,即假象。虚,指病理变化的本质;实,是表面现象,即假象。例:脾虚病人,可见纳呆食少,疲乏无力,脉无力;又可见腹例:脾虚病人,可见纳呆食少,疲乏无力,脉无力;又可见腹满、腹胀、腹痛等类似满、腹胀、腹痛等类似“实实”的表现。的表现。2、真实假虚(大实而有羸状)、真实假虚(大实而有羸状)实,指病理变化的本质;虚,是表面现象,为假象。实,指病理变化的本质;虚,是表面现象,为假象。例:热结肠胃,里热炽盛之病人,一面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例:热结肠胃,里热炽盛之病人,一面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舌苔黄燥;另一面可见精神萎靡、不欲多痛拒按、潮热谵语、舌苔黄燥;另一面可见精神萎靡、不欲多言,但语声高亢;肢体倦怠,但稍动则舒;大便不利,但得泄言,但语声高亢;肢体倦怠,但稍动则舒;大便不利,但得泄而反快等表现。而反快等表现。二、阴阳失调二、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形成阴阳的盛衰、互损、格拒、转化或亡失的一系列对的平衡,形成阴阳的盛衰、互损、格拒、转化或亡失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一)阴阳盛衰(一)阴阳盛衰1、阴阳偏盛、阴阳偏盛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1)阳盛则热)阳盛则热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盛、脏腑、经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盛、脏腑、经络机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络机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病机特点: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性病理变化。病机特点: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性病理变化。表现特点:以燥、动为主。出现发热、烦燥、舌红苔黄、脉数。表现特点:以燥、动为主。出现发热、烦燥、舌红苔黄、脉数。(2 2)阴盛则寒)阴盛则寒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出现机能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出现机能障碍或减退,阴寒过盛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障碍或减退,阴寒过盛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病机特点: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性病理变化。病机特点: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性病理变化。表现特点:寒性病变、以及湿、静之象。出现形寒、肢冷、喜暖表现特点:寒性病变、以及湿、静之象。出现形寒、肢冷、喜暖 口淡不渴、苔白、脉紧或迟等。口淡不渴、苔白、脉紧或迟等。2 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人体阴精或阳气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人体阴精或阳气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1 1)阳虚则寒)阳虚则寒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失于温煦、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失于温煦、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变化。变化。形成原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形成原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 久病损伤阳气所致。久病损伤阳气所致。病机特点: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性病理变化。病机特点: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性病理变化。阳气不足,以脾肾阳虚为主。阳气不足,以脾肾阳虚为主。表现:面色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表现:面色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2 2)阴虚则热)阴虚则热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变化。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变化。形成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形成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 耗伤阴液所致。耗伤阴液所致。病理特点:阴液不足和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病理特点:阴液不足和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 盛的虚热性病理变化。盛的虚热性病理变化。阴虚以肝肾为主。阴虚以肝肾为主。表现: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目赤、消瘦、盗汗、咽干口表现: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目赤、消瘦、盗汗、咽干口 燥、舌红少苔、脉细无力等。燥、舌红少苔、脉细无力等。(二)阴阳互损(二)阴阳互损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1 1、阴损及阳:、阴损及阳:阴损及阳,系由于阴液亏损,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不足或无阴损及阳,系由于阴液亏损,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以阴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主要病机特点:虚寒与虚热并存,但以虚热为主,虚寒居次。主要病机特点:虚寒与虚热并存,但以虚热为主,虚寒居次。病例表现:临床常见盗汗、遗精、失血等,耗伤人体阴精,化病例表现:临床常见盗汗、遗精、失血等,耗伤人体阴精,化生阳气不足,出现自汗、畏寒、下利清谷等阳虚之表现。生阳气不足,出现自汗、畏寒、下利清谷等阳虚之表现。2 2、阳损及阴、阳损及阴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的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的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主要病机特点:虚寒与虚热并存,但以虚寒为主,虚热居次。主要病机特点:虚寒与虚热并存,但以虚寒为主,虚热居次。病例表现:水肿,为阳气不足,水液代谢失调所致,但日久阴病例表现:水肿,为阳气不足,水液代谢失调所致,但日久阴无以生化,而见:形体消瘦、心烦口渴、甚则瘛纵等症状。无以生化,而见:形体消瘦、心烦口渴、甚则瘛纵等症状。(三)阴阳格拒(三)阴阳格拒阴阳格拒,是指阴盛至极或阳盛至极而壅遏于内,使阴阳二气阴阳格拒,是指阴盛至极或阳盛至极而壅遏于内,使阴阳二气相互阻隔不通的病理变化。相互阻隔不通的病理变化。1 1、阴盛格阳(真寒假热)、阴盛格阳(真寒假热)阴盛格阳,系指阳气极虚,阴寒过盛,阳气被格拒于外,出现阴盛格阳,系指阳气极虚,阴寒过盛,阳气被格拒于外,出现内真寒外假热的一种病理变化。内真寒外假热的一种病理变化。形成因素:阳虚,或久病而致阳气虚损,发展严重阶段,阴盛形成因素:阳虚,或久病而致阳气虚损,发展严重阶段,阴盛太过,格阳于外而致。太过,格阳于外而致。表现:阴寒过盛表现表现:阴寒过盛表现-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格阳于外表现格阳于外表现-身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身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阴盛格阳分为:格阳与戴阳之分阴盛格阳分为:格阳与戴阳之分格阳是内真寒而外假热,阴盛格阳于体表(身反不恶寒)。格阳是内真寒而外假热,阴盛格阳于体表(身反不恶寒)。戴阳是下真寒而上假热,阴盛格阳于头面(面赤如妆)。戴阳是下真寒而上假热,阴盛格阳于头面(面赤如妆)。2、阳盛格阴(真热假寒)、阳盛格阴(真热假寒)系指阳盛已及,阻拒阴气于外,出现内真热外假寒的一种病理变系指阳盛已及,阻拒阴气于外,出现内真热外假寒的一种病理变化。化。形成原因:阳热至极,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闭郁于内,不形成原因:阳热至极,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闭郁于内,不能透达于外所致。能透达于外所致。表现:阳热极盛表现:阳热极盛-心胸烦热、胸腹扪之灼热、口干舌燥、舌红。心胸烦热、胸腹扪之灼热、口干舌燥、舌红。格阴于外格阴于外-四肢厥冷或微恶寒。(热深厥亦深)四肢厥冷或微恶寒。(热深厥亦深)(四)阴阳转化(四)阴阳转化1 1、由阳转阴、由阳转阴疾病的本质为阳气偏盛,但当阳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疾病的本质为阳气偏盛,但当阳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向阴的方向转化。向阴的方向转化。例:急性外感病,初期可见高热、口渴、胸痛、咳嗽、舌红、例:急性外感病,初期可见高热、口渴、胸痛、咳嗽、舌红、苔黄等阳盛之证;由于治疗不当或邪毒太盛,可突然出现体苔黄等阳盛之证;由于治疗不当或邪毒太盛,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逆、冷汗淋漓、脉微欲绝。温下降、四肢厥逆、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病证由热转化为寒)(病证由热转化为寒)2 2、由阴转阳、由阴转阳疾病的本质为阴气偏盛,但当阴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疾病的本质为阴气偏盛,但当阴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阳的方向转化。阳的方向转化。例:感冒初期,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骨节疼痛、例:感冒初期,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骨节疼痛、鼻塞流涕、无汗、咳嗽、苔薄白、脉浮紧等阴证之表现;若鼻塞流涕、无汗、咳嗽、苔薄白、脉浮紧等阴证之表现;若治疗失当,或体质因素,发展为高热、汗出、心烦、口渴、治疗失当,或体质因素,发展为高热、汗出、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阳热之象。舌红、苔黄、脉数等阳热之象。(寒转化为热)(寒转化为热)(五)阴阳亡失(五)阴阳亡失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的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的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理变化。1 1、亡阳:、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脱失,而致全身机体突然严重衰竭的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脱失,而致全身机体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一种病理变化。形成原因:邪盛,正不御邪,阳气突然脱失;正气不足,疲劳形成原因:邪盛,正不御邪,阳气突然脱失;正气不足,疲劳过度,或过用汗法,汗出过多,阳随阴泄,阳气外脱而亡阳。过度,或过用汗法,汗出过多,阳随阴泄,阳气外脱而亡阳。表现:大汗淋漓、手足厥冷、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则昏迷、表现:大汗淋漓、手足厥冷、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则昏迷、脉微欲绝等。脉微欲绝等。2 2、亡阴、亡阴是指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是指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形成原因: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所致。或其形成原因: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所致。或其它因素所致。它因素所致。表现:汗出不止、汗热而粘,四肢温和,渴喜冷饮、身体干瘪、表现:汗出不止、汗热而粘,四肢温和,渴喜冷饮、身体干瘪、皮肤皱折、目眶深陷、精神烦躁或昏迷、脉细数无力、或洪大皮肤皱折、目眶深陷、精神烦躁或昏迷、脉细数无力、或洪大按之无力。按之无力。亡阴与亡阳关系:亡阴与亡阳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浮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最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浮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最终导致阴阳离绝而死亡。终导致阴阳离绝而死亡。三、气血失调三、气血失调(一)气失调(一)气失调气失调:指由于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气的运行失常,以气失调:指由于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气的运行失常,以及气的生理功能减退而导致的病理变化。及气的生理功能减退而导致的病理变化。1、气虚、气虚-指元气不足,功能失调,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指元气不足,功能失调,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变化。理变化。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肺脾肾功能失调;劳伤久病;年老体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肺脾肾功能失调;劳伤久病;年老体弱等导致气的生成不足。等导致气的生成不足。表现:少气懒言、疲倦乏力、眩晕、自汗、易感冒、脉细弱无力。表现:少气懒言、疲倦乏力、眩晕、自汗、易感冒、脉细弱无力。2 2、气机失调、气机失调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陷、气脱、气滞、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陷、气脱、气滞、气逆和气闭等病理变化。气逆和气闭等病理变化。(1 1)气陷)气陷-是以气的升举无力,应升反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是以气的升举无力,应升反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原因: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又称原因: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又称“中气下陷中气下陷”表现:内脏下垂表现:内脏下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伴有腰腹重坠、便意频频、以及短气乏力、语声低微、伴有腰腹重坠、便意频频、以及短气乏力、语声低微、 脉弱无力。脉弱无力。(2 2)气脱)气脱-指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的一种病理变化。指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的一种病理变化。原因:气血津液严重损耗,致脏腑生理功能极度衰退,真气原因:气血津液严重损耗,致脏腑生理功能极度衰退,真气 外泄而陷于脱绝危亡之境。外泄而陷于脱绝危亡之境。气脱分:虚脱和暴脱气脱分:虚脱和暴脱精气逐渐消耗,引起脏腑功能极度衰竭者,为虚脱;精气逐渐消耗,引起脏腑功能极度衰竭者,为虚脱;精气骤然消耗殆尽,引起阴竭阳亡者,为暴脱。精气骤然消耗殆尽,引起阴竭阳亡者,为暴脱。表现:心气虚脱表现:心气虚脱-心神浮越,脉微欲绝;心神浮越,脉微欲绝; 肝气虚脱肝气虚脱-目视昏蒙,四肢微搐;目视昏蒙,四肢微搐; 脾气虚脱脾气虚脱-肌肉大脱,泄利不止;肌肉大脱,泄利不止; 肺气虚脱肺气虚脱-呼吸息高、鼾声如雷;呼吸息高、鼾声如雷; 肾气虚脱肾气虚脱-诸液滑遗,吸气困难。诸液滑遗,吸气困难。阴气暴脱阴气暴脱-肤皱眶陷,烦躁昏谵;肤皱眶陷,烦躁昏谵;阳气暴脱阳气暴脱-冷汗如珠,四肢厥逆。冷汗如珠,四肢厥逆。(3 3)气滞)气滞-指某些脏腑、经络或局部气机郁滞的病理状态。指某些脏腑、经络或局部气机郁滞的病理状态。原因: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外伤侵袭、原因: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外伤侵袭、 用力努伤、跌扑闪挫等因素所致。用力努伤、跌扑闪挫等因素所致。临床表现以临床表现以闷、胀、痛闷、胀、痛为特点。为特点。气滞多与肝、肺、脾、胃等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气滞多与肝、肺、脾、胃等功能失调关系密切。(4 4)气逆)气逆-指气机上逆,是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乱的一种病理变化。指气机上逆,是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乱的一种病理变化。原因: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壅阻所致。原因: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壅阻所致。表现:气逆最常见于肺、胃、肝等脏腑。表现:气逆最常见于肺、胃、肝等脏腑。 肺气上逆肺气上逆-咳逆上气;咳逆上气; 胃气上逆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喛气、呃逆;恶心、呕吐、喛气、呃逆; 肝气上逆肝气上逆-头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甚咯血、呕血、头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甚咯血、呕血、 吐血、昏厥等。吐血、昏厥等。(5 5)气闭)气闭-是指脏腑、经络气机闭塞不通的一种病理变化。是指脏腑、经络气机闭塞不通的一种病理变化。原因:多由湿热、痰浊等邪毒深陷于脏腑,或郁闭于经络,以原因:多由湿热、痰浊等邪毒深陷于脏腑,或郁闭于经络,以 致某一窍隧失其通顺所致。致某一窍隧失其通顺所致。表现:心气内闭表现:心气内闭-谵语癫狂、神昏痉厥;谵语癫狂、神昏痉厥; 胸肺气闭胸肺气闭-胸痹结胸,气喘声哑;胸痹结胸,气喘声哑; 膀胱气闭膀胱气闭-小便不通;小便不通; 大肠气闭大肠气闭-大便秘结;大便秘结; 经络气闭经络气闭-关节疼痛。关节疼痛。(一般的闭证,多指心气内闭而言。)(一般的闭证,多指心气内闭而言。)第三节第三节 内生五邪病机内生五邪病机内生五邪含义:内生五邪含义:-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变化。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变化。由于病起于内,故分别称为由于病起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风”、“内寒内寒”、“内湿内湿”、“内燥内燥”、“内火内火”,统称为内生,统称为内生“五邪五邪”一、风气内动一、风气内动(一)含义(一)含义风气内动,即风气内动,即“内风内风”,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以眩,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以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风动之征为基本特征的病理变化。晕、肢麻、震颤、抽搐等风动之征为基本特征的病理变化。“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内经)(二)病理变化(二)病理变化1、热极生风、热极生风又称热盛风动。又称热盛风动。机理: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机理: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养所致,其病为实。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养所致,其病为实。表现:高热、神昏、抽搐、痉厥、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表现:高热、神昏、抽搐、痉厥、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吊等特征。睛上吊等特征。2 2、肝阳化风、肝阳化风机理:多由于情志所伤,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机理:多由于情志所伤,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 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 终至阴不敛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终至阴不敛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 风气内动。风气内动。表现:筋惕肉闰,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口眼歪斜,或半身表现:筋惕肉闰,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口眼歪斜,或半身 不遂,甚则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不遂,甚则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3 3、阴虚风动、阴虚风动形成原因: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津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形成原因: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津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 阴液大亏所致。阴液大亏所致。主要病机:阴液精血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则变主要病机:阴液精血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则变 生内风,属虚风内动,其病为虚。生内风,属虚风内动,其病为虚。表现:筋挛肉闰,手足蠕动,甚或瘛纵等动风之症,及五心表现:筋挛肉闰,手足蠕动,甚或瘛纵等动风之症,及五心 烦热、神倦形消等阴精亏虚之候。烦热、神倦形消等阴精亏虚之候。4 4、血虚生风、血虚生风原因: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所致。多原因: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所致。多 见于温热病末期,及失血、贫血疾患。见于温热病末期,及失血、贫血疾患。病机: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病机: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表现: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以表现: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以 及阴血亏虚之候。及阴血亏虚之候。5 5、血燥生风、血燥生风系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系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血燥化而为风。血燥化而为风。原因:多由于久病伤阴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原因:多由于久病伤阴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 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或温热病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或温热病 邪,耗伤津液阴血所致。邪,耗伤津液阴血所致。表现: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症状。表现: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症状。 (多见于牛皮癣、皮肤瘙痒症等)(多见于牛皮癣、皮肤瘙痒症等)6 6、痰瘀生风、痰瘀生风多因嗜食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或形体肥胖,气虚而多多因嗜食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或形体肥胖,气虚而多痰湿,痰湿阻络,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致肝风内动,常发为痰湿,痰湿阻络,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致肝风内动,常发为偏枯卒中。偏枯卒中。(三)外风与内风的关系(三)外风与内风的关系外风系六淫之首,四季皆能伤人,经口鼻或肌表侵入。经口鼻外风系六淫之首,四季皆能伤人,经口鼻或肌表侵入。经口鼻而入者,多先侵袭肺系;经肌表而入者,多始于经络,且常兼而入者,多先侵袭肺系;经肌表而入者,多始于经络,且常兼挟其它外邪侵袭人体。挟其它外邪侵袭人体。内风系自内而生,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与肝关系最密切。内风系自内而生,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与肝关系最密切。临床表现以眩晕、肢麻、震颤、抽搐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以眩晕、肢麻、震颤、抽搐为主要特征。二、寒从中生二、寒从中生(一)含义(一)含义寒从中生,又名寒从中生,又名“内寒内寒”。是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是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邪弥漫的病理变化。退,虚寒内生,或阴邪弥漫的病理变化。内寒的形成多因阳气亏虚,阴寒内盛,机体失于温煦而成。内寒的形成多因阳气亏虚,阴寒内盛,机体失于温煦而成。内寒多与心、肺、脾、肾有关,且与脾、肾关系尤为密切。内寒多与心、肺、脾、肾有关,且与脾、肾关系尤为密切。“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素问至真要大论)至真要大论)(二)病理变化(二)病理变化内寒的临床表现特征:内寒的临床表现特征:冷(畏寒、肢冷)、白(面、舌色白)、稀(分泌物和排泄物质冷(畏寒、肢冷)、白(面、舌色白)、稀(分泌物和排泄物质地清稀)、润(舌润、口不渴)、静(精神状态安静、喜卧)。地清稀)、润(舌润、口不渴)、静(精神状态安静、喜卧)。阳气虚衰,寒从中生的病理变化:阳气虚衰,寒从中生的病理变化:1、温煦失职,虚寒内生、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呈现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阳热不足之象;或因寒性凝滞,其性呈现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阳热不足之象;或因寒性凝滞,其性收引,使筋脉收缩,血行迟缓,而现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收引,使筋脉收缩,血行迟缓,而现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2、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水液不得温化,从而导致阴,水液不得温化,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寒性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如水湿痰饮之类,以致尿、痰、涕、涎等排泄物清冷,或大便泄如水湿痰饮之类,以致尿、痰、涕、涎等排泄物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等。泻,或水肿等。内寒在脏腑中的表现:内寒在脏腑中的表现:心阳虚心阳虚-心胸憋闷或绞痛,面青唇紫等;心胸憋闷或绞痛,面青唇紫等;脾阳虚脾阳虚-便溏泄泻;便溏泄泻;肾阳虚肾阳虚-腰膝冷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男子阳萎,女子腰膝冷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男子阳萎,女子 宫寒不孕等。宫寒不孕等。(三)外寒与内寒的关系(三)外寒与内寒的关系1 1、区别、区别外寒,指机体外感六淫之寒邪。外寒伤人,既可伤及肌肤,亦外寒,指机体外感六淫之寒邪。外寒伤人,既可伤及肌肤,亦可直中于里,伤及脏腑。又分伤寒与中寒之别:可直中于里,伤及脏腑。又分伤寒与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伤寒;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中寒。内寒,是指机体阳虚阴盛,寒从中生。是机体阳气不足,机能内寒,是指机体阳虚阴盛,寒从中生。是机体阳气不足,机能衰退的病理反应,以虚寒为主。衰退的病理反应,以虚寒为主。内寒临床特点为: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内寒临床特点为: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临床特点为:以寒为主。外寒临床特点为:以寒为主。2、联系、联系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最终导致阳虚;而阳虚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最终导致阳虚;而阳虚之体,则因抗邪能力低下,易于外感风寒而致病,或外寒易于之体,则因抗邪能力低下,易于外感风寒而致病,或外寒易于直中脏腑,引起内寒而发病。直中脏腑,引起内寒而发病。(外寒易导致内寒;内寒易招致外寒。)(外寒易导致内寒;内寒易招致外寒。)三、湿浊内生三、湿浊内生(一)含义(一)含义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肺、脾、肾等脏腑调节水液代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肺、脾、肾等脏腑调节水液代谢功能失调,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而水湿痰浊谢功能失调,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而水湿痰浊停聚的病理变化。停聚的病理变化。内湿为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虽与肺、脾、肾等失调密切,但内湿为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虽与肺、脾、肾等失调密切,但与脾的关系最密切。与脾的关系最密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素问至真要大论)至真要大论)(二)病理变化(二)病理变化脾不运湿,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脾不运湿,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为水。为水。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脾阳根于肾阳,脾虚日久,肾阳亏虚,终至脾肾阳虚,水湿内脾阳根于肾阳,脾虚日久,肾阳亏虚,终至脾肾阳虚,水湿内聚。聚。内湿的表现:内湿的表现:1、湿犯上焦、湿犯上焦-胸闷咳喘;胸闷咳喘;2、湿阻中焦、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3、湿滞下焦、湿滞下焦-腹胀便溏,小便不利;腹胀便溏,小便不利;4、水湿泛滥于皮肤、水湿泛滥于皮肤-水肿。水肿。湿浊可阻滞上、中、下三焦,但以湿阻中焦脾胃为主。湿浊可阻滞上、中、下三焦,但以湿阻中焦脾胃为主。此外,湿浊亦可致痉病(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此外,湿浊亦可致痉病(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三)外湿与内湿的关系(三)外湿与内湿的关系1 1、区别、区别外湿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冒雨,居住潮湿等外界湿邪所致;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冒雨,居住潮湿等外界湿邪所致;病机:湿伤肌肉;湿滞关节。病机:湿伤肌肉;湿滞关节。内湿内湿多由脾失健运,不能运化精微,以致水湿停聚所致多由脾失健运,不能运化精微,以致水湿停聚所致(脾虚生湿)(脾虚生湿)病机:脾失健运,水湿停聚。病机:脾失健运,水湿停聚。2 2、联系、联系外湿发病,必伤及脾,脾失健运,则湿浊内生;外湿发病,必伤及脾,脾失健运,则湿浊内生;内湿由于脾虚,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又易于感受外湿。内湿由于脾虚,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又易于感受外湿。(外湿易导致内湿,内湿易招致外湿。)(外湿易导致内湿,内湿易招致外湿。)四、津伤化燥四、津伤化燥(一)含义(一)含义津伤化燥,又称津伤化燥,又称“内燥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以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以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的病理变化。原因:多由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原因:多由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亏液少,及热病的热邪伤阴或湿邪化燥等所致。致阴亏液少,及热病的热邪伤阴或湿邪化燥等所致。内燥,以肺、胃、肾及大肠为多见。内燥,以肺、胃、肾及大肠为多见。(二)病理变化(二)病理变化内燥病变,多见津液枯涸和阴虚内热之证。内燥病变,多见津液枯涸和阴虚内热之证。表现: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破裂、口燥咽干唇焦,表现: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破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燥热之象。燥结、小便短赤等燥热之象。肺燥肺燥-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咳血;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咳血;胃燥胃燥-兼见舌光红无苔;兼见舌光红无苔;肾燥肾燥-兼见形体消瘦、发脱、齿槁,甚则经闭、痿厥;兼见形体消瘦、发脱、齿槁,甚则经闭、痿厥;肠燥肠燥-兼见便秘。兼见便秘。“干干”是内燥的病理特点。是内燥的病理特点。“干干”的表现:的表现:在上焦:干咳,咽干口燥;在上焦:干咳,咽干口燥;在中焦:烦渴,呕恶;在中焦:烦渴,呕恶;在下焦:便秘,经闭。在下焦:便秘,经闭。(三)外燥与内燥的关系(三)外燥与内燥的关系外燥是感受外界燥邪所致,发于秋季,分温燥与凉燥外燥是感受外界燥邪所致,发于秋季,分温燥与凉燥内燥多由高热、大汗、剧烈吐泻,或失血过多,或年高内燥多由高热、大汗、剧烈吐泻,或失血过多,或年高体弱,阴血亏损所致。表现为津伤阴亏之候。体弱,阴血亏损所致。表现为津伤阴亏之候。内燥以肺、胃、大肠、肾多见;伤及血脉与肝肾有关。内燥以肺、胃、大肠、肾多见;伤及血脉与肝肾有关。内燥易招致外燥;外燥易导致内燥。内燥易招致外燥;外燥易导致内燥。五、火热内生五、火热内生(一)含义(一)含义火热内生,又称火热内生,又称“内火内火”,“内热内热”。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产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变化。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变化。(二)病理变化(二)病理变化1、阳气过盛化火、阳气过盛化火少火少火-生理之火;壮火生理之火;壮火-病理之火。病理之火。病理情况下,阳气过亢,机能亢奋,以致伤阴耗液。病理情况下,阳气过亢,机能亢奋,以致伤阴耗液。又称又称“气有余便是火气有余便是火”2 2、邪郁化火、邪郁化火(1 1)风、寒、燥、湿等六淫病邪,在病理过程中,皆能郁滞)风、寒、燥、湿等六淫病邪,在病理过程中,皆能郁滞 从阳而化热化火。从阳而化热化火。(2 2)体内的病理代谢产物,能郁而化火。)体内的病理代谢产物,能郁而化火。3 3、五志过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的生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的生理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日久则从阳而化热,因而火热内理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日久则从阳而化热,因而火热内生。如肝郁气滞,气郁化火,为肝火。生。如肝郁气滞,气郁化火,为肝火。4 4、阴虚火旺、阴虚火旺为虚火。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为虚火。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多见全身虚热征象。生。多见全身虚热征象。火热内生之虚实病理表现:火热内生之虚实病理表现:实火:病势急速,病程较短,多表现为壮热,面赤,口渴喜冷,实火:病势急速,病程较短,多表现为壮热,面赤,口渴喜冷,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甚狂躁、昏迷、舌红苔黄燥、脉洪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甚狂躁、昏迷、舌红苔黄燥、脉洪数等。数等。虚火:病势缓慢,病程较长,多表现为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虚火:病势缓慢,病程较长,多表现为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火热共同特点:火热共同特点:热(发热、恶热、喜冷)、热(发热、恶热、喜冷)、赤(面赤、目赤、舌红)、赤(面赤、目赤、舌红)、稠(分泌物和排泄物粘稠)、稠(分泌物和排泄物粘稠)、燥(口渴、咽干、便燥)、燥(口渴、咽干、便燥)、动(神情烦燥、脉数)动(神情烦燥、脉数)(三)外火与内火的关系(三)外火与内火的关系1、区别:、区别: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或风、寒、暑、湿、燥五气化火,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或风、寒、暑、湿、燥五气化火,临床有明显的外感病演变过程。临床有明显的外感病演变过程。内火则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五志化火所致,通过各脏内火则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五志化火所致,通过各脏腑的病理变化反映出来。腑的病理变化反映出来。2、联系:、联系:内火可招致外火;外火可导致内火。内火可招致外火;外火可导致内火。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12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