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姜太公的经济思想(1) 姜太公是一位中华历史伟人。他不仅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又是齐国的缔造者。作为齐国的首城昌乐营丘,姜太公曾在这里演绎了一段灿烂的历史文明,将一块“地薄人稀“的荒僻之地变成一个“人民多归齐“的国家。姜太公去世后,他的子孙“五世六侯”继承他的遗志,又在营丘执政一百余年,后来,先迁薄姑再迁临淄,逐步将齐国发展成为国富民强的春秋五霸之一,被后人称之为东方的“泱泱大国”。 齐国之所以由积贫积弱变得非常强大,究其原因,盖由于姜太公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姜太公既是一位影响久远的韬略家、政治家,又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经济学家,精通儒、道、法、兵、农、工、商、贸等各路学问,被誉为“百家宗师”。单就齐国发展经济方面,姜太公就独创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说和理念, 长期指导和影响了齐国的发展与成长。 姜太公经济方面的学说与理念包含哪些内容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把发展农工商经济作为安定国家之本。姜太公是韬略家,擅长权谋,凡事都高屋建瓴, 讲求策略和因果。 为了辅佐新生政权周朝和治理封地齐国, 姜太公都颇动了一番脑筋。 六韬文韬载:“文王问:君国王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太公答: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文王问:何为六守?何为三宝?姜太公答:六守就是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在这里,姜太公说的“六守”是选择人才的标准,用人应该坚持仁、义、忠、信、勇、谋六个方面,缺一不可。那么何谓三宝?“姜太公答: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全,则国安。”翻译成现在的意思,即:“大农业、大工业、大商业就是三宝。使农民集聚在一个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粮食就会充足;使手工业者集聚在一个地区,发展工业生产,器物就会充足;使商人积聚到一个地区经商,货物就会充足。农工商三业各安其所,老百姓就能安居乐业,而不至于有什么顾虑。如此,百姓就不会扰乱乡土,也不会扰乱亲族。臣的财富不会超过君主,都城不会大于国家。总之,如果能长期坚守用人的六条标准, 则君主的事业就会昌盛; 如果始终保全农工商三业发展的领导权, 则国家就可实现长治久安。 ”在这里, 姜太公指出了影响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是用人上的问题, 二是经济上的问题。特别是经济上的问题更令人堪忧。如果农工商没安排好,也就是说事关百姓的吃穿住行都没有保障,仍然处在贫困状态,他们就会担忧,发生骚乱。姜太公的这一思想理念,虽然朴素但很深刻,虽然古老但仍然有着现实意义。为了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像姜太公指出的那样,坚持不懈地抓好农工商经济。 其次,坚持农工商“三宝”并重之举。在古代,包括齐国之前的很多领袖人物以及后来的一些政治经济学家,虽然把发展经济作为强国安民的一项重大韬略,但实践起来,往往把农业看作是“本业”,把工商业看作是“末业”,重农业抑制工商业。因此,重本业抑末业便是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模式。姜太公逆历史潮流而动,在他的“三宝”说中第一次提出了农工商并重为经济发展的总方针。他所说的“三宝”,一方面蕴含着所要发展经济的全部内容和规模,都是“大农业”、“大工业”、“大商业”,都是“农一其乡”、“工一其乡”、“商 一其乡”,是国家统一抓的重要产业,要在规模上做到一乡一业、一乡一品,不可分散;另一方面,还说了农工商三者对于人的需求之间的因果、辩证与循环的关系。只有农民农事齐备,粮食就会充足,百姓才会生存繁衍。只有百工匠人齐备,器具就会充足,百姓才能从事生产。只有商贾货物齐备,财货才会充足,百姓才能真正富裕。如果农工商三大行业各安其业,民众就无缺粮食、少器具、乏才货的忧虑,日子才过得美好,社会才不会发生乱子。这些因果关系,虽然简单、明了,可在古代有很多帝王将相就没有弄懂,或者弄懂了也不准备实行之。姜太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弄懂了“三宝”中的每“宝”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三宝”之间的内在关联,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本末并利”、“农工商并重”的理论。他的这一理论,在当前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常说,要“农工商并举”、“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坚持农工商贸大合唱”、 “发展一乡一品经济”、 “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的路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了姜太公那套朴素的经济思想而提出来的。有的甚至是原汁原味。 第三,因地制宜确立经济发展主导之业。聪慧过人的姜太公不仅是多门理论、观念的创造者,还是多门理论、观念的实践者。在他治理齐国的几十年中,他认真实践和运用了他的“三宝” 思想。关于这方面的资料虽然不多,但我们仍然能透过历史的天空,发现一些闪烁灿烂光辉的星斗。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太公治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从此段话语中不难看出,姜太公发展经济首先是把“鱼盐”作为主导产业抓在手上的。汉书地理志载:姜太公“乃劝以女工(指纺织业)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辏(cou)。”从这段话中,也不难看出,姜太公在发展齐国经济中,极其重视发动妇女从事纺织业生产,大力发展相关的桑蚕纺织业和麻纺业。 姜太公为什么要选择这几项产业, 这是他从 3000 年前的营丘现实出发的。 营丘当时的自然地理条件并不好, 史记货殖列传载: “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xi)卤而人民寡。” 盐铁论则说:“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焉。”这说明,太公封齐之初,营丘一带尽是沼泽、水洼,泛着盐碱,长着茅草,异常荒凉。但另一方面,齐“虽然无膏壤千里,可也有自己的优势。营丘西境有盛产高含量优质铁矿石的商山(又名铁山)。迤东有煤山,储煤与铜皆丰富。北境靠丹水、 清河及北海, 两水入海处构成了天然的鱼盐产区。 地潟卤 宜种桑麻, 纺织品早已知名。 ”(摘自边树本姜尚封齐一文)。对此,姜太公因地制宜,审时度势,一是大作“盐”的文章,派军队和战俘去北海熬盐晒盐,二是大作“水”的文章,发动百姓开辟池塘,饲养鱼虾。三是大作“桑麻”文章,根据当地百姓善农桑、妇女善针织的传统,组织百姓广泛植桑栽麻,从事布、帛、丝绸等纺织业生产。四是大作“兵工”文章,根据东夷人精武、善射的习俗,把发展舟楫、战车与刀、枪、箭、弩、锤、斧、盾、甲等兵器放到了突出位置。 据有关资料记载,姜太公在发展鱼、盐、桑、麻及兵器制造等方面,有着许多具体的记录与精彩的描述。姜太公曾亲自深入民间,调查过海盐的生产流程、价格和贩运。当他听说百姓挖井汲取卤水熬盐产量很低时,就当机立断,成立专业队伍赴北海附近挖畦、灌卤、晒盐。 至今,齐国在寿光沿海一带熬盐、晒盐的遗址还存在多处。如 2009 年 1 月中国新闻网报道,在寿光双王城一带,发现“殷商制盐遗址群面积达 30 平方公里,有古遗址 83 处。其中,龙山文化时期遗址 2 处,商代至西周初期 76 处”。当姜太公听说鲁国因远离海边盐的价格很高时,就指使盐务司立刻组织车队去那里贩盐, 还派钦差大臣将自己的一封亲笔信送于鲁国国君伯禽, 柬议鲁国与齐国建立一种长久的供求关系。在发展渔业方面,姜太公看到营丘河的渔船既小又破,就“乘兴 连画三张纸舟图,并召二子共议,说道:这第一张舟图,画的是东海渔舟,体型长大,我东昌乡人捕鱼海上,即用此舟。这第二张图,画的是殷王彩舟,体态轻小。泛舟酒池,何用巨舫?这第三张图是我自创,取渔舟之长,彩舟之轻,行于河上,宜撒网扑鱼,也宜运载过往行人。你兄弟二人以为如何?二子近前观图,交口称赞”(摘自焦安南、李建义姜太公传)。为了鼓励百姓种桑,据说姜太公及他的后代至少采取了五方面的措施,一是规定凡新开垦的荒地,都作为私田,不缴纳贡税。二是官府要求百姓住宅周围,只准种植桑树,供妇女采桑养蚕。三是百姓当中有熟悉桑蚕技术、能为桑蚕看病的人,官府要采纳他们的意见,给予免除服兵役的优待。四是官职为士大夫以上的,一律建造自己的家庭桑园,并要有一个夫人专门管理桑园。五是对植桑缺钱的农户,“春天给予贷款,以补桑农资金之不足,秋后只需以增帛抵偿即可”(摘自姜太公传)。据说,姜太公为发展农桑有时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他除了亲自制定政策外,还特别关爱懂得植桑养蚕技术的人。一天,他与儿子姜骆出门来到南山的一个桑园,看到一个叫文姜的姑娘正在采摘桑叶,就凑到跟前与她攀谈起来。从话语中,姜太公知道姑娘极懂养蚕学问,就想招她为儿媳。大臣姜贤认为,这个姑娘虽然是个“人才”,长得也很俊秀,可她也姓姜,如果结为连理,有违同姓不婚的周礼。于是,他就极力劝阻。姜太公听了,不为所动,断然说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个姑娘我要定了!”于是,文姜便与姜骆成婚,婚后又掌管起了家庭桑园,还为姜太公谋划了一些发展“女工”的大事。尽管这个故事不会很真,但我们从中也会看到姜太公致力于发展齐国纺织业的蛛丝马迹。 第四,运作“九府圜(同圆)法”之法。姜太公在辅佐周朝时,已经认识到货币在流通中的重要作用,首先为周国制定了“九府圜法”,当他来到营丘建国后,又把“九府圜法”搬了来套用。所谓“九府圜法”,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硬性规定了货币交换的某些法则,确立金、钱、布、帛作为货物交易的媒介,统一规定:黄金,一寸见方的重量为一斤。钱币,为圆形,中间有方孔,轻重以铢为计量单位。布,宽 2 尺 2 寸为幅面,长 4 丈为 1 匹。货币最贵的是金,最方便的是刀(即刀币,如齐刀币)。用泉(即钱)来流通,用布来分配,用帛来储存。二是建立一套财政管理与货物流通的部门和岗位,规定太府、王府、内府、外府、全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九个专职,分别掌管国家钱币的铸造、储存、支出与更新,负责国内外货物的贸易和交换,并调剂农工商“三宝”产品生产的数量和比重,切实保障齐国财货入出的基本合理和正常流通。除了这些基本内容,姜太公还赋予“九府圜法”一些其它内容。他强调:官府为了能有效地调控经济,必须有充足的储备,“使万室之邑,必有万钟之藏,藏镪(读 qiang)千万;千室之邑,必有千钟之藏,藏镪百万”。(六韬九府圜法篇第四。即:一个拥有万户的城邑,一定要有万钟(钟是古代度量单位,齐国以 640 升为一钟)粮食储备,有千万贯钱的储藏。一个拥有千户的城邑,一定要有千钟粮食的储备,有百万贯钱的储藏。姜太公还强调根据季节组织生产,并以此抵制商人哄抬物价,要“春以奉耕,夏以夏耕;耒耜器械,种饷粮食,必取汕焉。故大贾畜家,不得豪夺吾民矣(六韬九府圜法篇第四)”。即:春季要用这些储备保证百姓耕地,夏季要用这些储备保证百姓耘草,老百姓在生产中所需要的器械、种子、粮饷,一定要有保障。如此,则那些大商人才无法囤积居奇和巧取豪夺。应当说,九府圜法是姜太公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补充,因为有了“九府圜法”,就顺利实现了商品交换,保障了农工商及内外贸易的有效运转,以及做到了用货币的形式储存国家财富。他们的这些做法,对于我们建立健全今天的商品流通领域的新秩序,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财政领导体制,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科学和稳定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必定带来一种新的社会实践。姜太公上述经济思想的确立,极大地统领和推动了齐国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不论姜太公初创齐国时期,也不论他身后的“五世六祖”继续在昌乐营丘执政的年代,还是国都定位于临淄以后的岁月,齐国与周围邻国相比,发展速度都是最快的,经济实力都是最强的,呈现出农工商各业齐头并进,国库不断充实,百姓安居乐业的一种态势。 具体表现在: 一是齐国成为东方最大的鱼盐集散地。除了姜太公外,齐国的其他国君也都重视发展渔盐生产,特别是对海盐生产投入巨大,常年有几百名官员统领四五千平民、奴隶,在北部沿海一带熬盐晒盐。到齐国中期,齐国实行了“官山海”政策,对海盐实行专营,控制销售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节上市数量, 有时人为地造成海盐外贸市场的供需紧张, 待盐价猛涨后再向各国倾销, 从中牟取丰厚的利润。 齐国的海盐源源不断地销往周边十几个国家, 前来齐国买盐的车队、马队,络绎不绝,有时一日达 600 余乘(匹)。有人说,齐国做买卖赚的钱,有三分之一来源于海盐。还有资料介绍说,齐国的海盐集散地在营丘和后来的临淄,为此这两个都市格外的繁华、鼎盛。有人描绘临淄说: “城中 7 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也。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趾高气扬。”至于昌乐的营丘是个什么样子,虽然没有具体说明,我想也会如此吧。 二是齐国成了东方两条“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有资料记载,齐国的纺织产品异常精美,其中“纨素”、“轻绡”、“绮绣”、“冰纨”、“方空毂”、“吹絮纶”代表了国家的最高水平,且产出数量很大,一方面在国内各诸侯国热销,“冠带衣履天下”,另一方面,海外各国前来购买者众,逐渐形成了两条“丝绸之路”。一条是经营丘、临淄等地,到芝罘、蓬莱、海阳、崂山(青岛)、琅琊(胶南县)、斥山(石岛),然后北渡长山列岛至大连,再转向东南,到朝鲜、日本。一条是经营丘、临淄等地,到定陶、济渎、洛阳、函谷关,再到长安,然后从长安转上丝绸之路。 据考证, 东部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是齐地商民或移民自发开辟形成的, 发展于秦汉,盛行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是中、朝、日人民自古以来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西部这条陆上丝绸之路,实质上是古代中华大“丝绸之路”起点的变更与延伸,由于齐国纺织业空前发达,便成为整个丝绸之路的最东端。 三是“八个中心”个个兴旺发达。由于坚持农工商并重,齐国经济不仅农业大多数年份获得好的收成,工业和商业也协调、健康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手工业为主体的“八个中心”。这“八个中心”是:冶金(主要是炼铜、炼铁)、纺织、制车、兵器、制陶、铸镜、铸币、漆器。下面仅就冶金和制车作一简介。在冶金方面,齐地是我国最早开始铸铜的地区之一,早在东夷时期,“铜头铁额”的蚩尤就已经掌握了炼铜技术,到了西周初期,齐国继承这一传统又有了很大发展。从齐地发掘的情况看,齐国冶炼出的黄铜比欧洲最早出现的黄铜要早 2000 多年。齐地早期制成的一个大铜盂,重达 71 斤,是山东之地最大的青铜器。齐国是先秦诸国中最早生产和使用铁器的国家,传说是东夷人最早发明了人工制铁,齐国人最早制作出了铁器,并应用到战争和农事。管子海王篇说,春秋晚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lei,古代的犁)、一耜(si,古代的锹)、一铫(tiao,古代的锅)”,足以证明那时铁制农具在齐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在制车方面,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车辆的数量和质量在先秦诸国中都遥遥领先。与之相适应,齐国的制车业也是中原各国中技术水平最高、产量最大的。如 1990 年全国十大发现之一的临淄后李殉马坑即是如此。其中的一号坑全长 32 米,宽 5米,殉车 10 辆,马 32 匹。从外形看,车马配套,摆放整齐。车辆木头虽然已朽,但痕迹清晰,马骨架保存完好。其中 6 辆车前每车 4 匹马,另 4 辆每车 2 匹。车辆有铜构件,马身马头有铜、角、骨、贝质饰件,皆精美异常。根据出土器物及地层判断,当为齐国早期殉葬,乃国王或者贵族之殉葬坑,其规模之大、时代之早、配套之齐全、马饰之精美,乃国内之罕见。 总之,齐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国家,这个国家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除了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等重要因素外,一个关键点是产生了姜太公独树一帜的经济思想,而且这种经济思想又长期地起了主导作用。今天,我们学习和继承姜太公与齐文化的优秀元素,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就是要研究和借鉴他们在遥远的古代,是怎样地在创造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一段灿烂的物质文明,进一步推动昌乐的发展。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3000 年前姜太公的经济思想,不但没有失传,而且不断发扬光大。近几年,昌乐人民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把振兴昌乐经济作为富民足民和实现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提出了三个“一二三四”的战略举措,拼搏进取,敢为人先,三年迈出了三大步,各项事业都走在了全市的前头,被称为独特的“昌乐速度”和“昌乐现象”。如果仔细分析这种巨变,我们就会发现,姜太公的农工商“三宝”与今天昌乐的工业化、 城市化、 农业现代化 “三化” , 齐国的 “冠带衣履天下” 与今天的昌乐珠宝 “买全球卖全球” ,齐国乃古代两条“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与今天昌乐被国家命名为蓝宝石、西瓜两大“生产基地”,姜太公称齐“五个月就向周朝报平安”与昌乐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古代营丘“人民多归齐”与昌乐成为 “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齐国“海岱之间裣衽而往朝”与昌乐评为“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两者之间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并有新的发展,无不反映出昌乐领导者和建设者的高超智慧,也无不折射出齐文化特别是姜太公经济思想的光辉。昌乐正在踩着姜太公的足迹前进, 并将昌乐的多项文明建设推到了新的境地。 如果姜太公的魂灵还在,如果姜太公再一次俯视古营丘今昌乐的大地,必然会发出惊天长叹:吾的确不如营丘子孙矣! (注:2010 年 5 月 14 日,姜太公的始封地古营丘今昌乐,在温泉大酒店召开了“姜太公文化与齐文化研讨会”,全国著名学者、齐文化研究专家王树明、孟祥才等人与昌乐部分学者作了重点发言。昌乐县几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齐文化研究会成员参加会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