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2页
第2页 / 共132页
第3页 / 共132页
第4页 / 共132页
第5页 / 共132页
第6页 / 共132页
第7页 / 共132页
第8页 / 共132页
第9页 / 共132页
第10页 / 共132页
亲,该文档总共1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皮肤科外治法中医外治法定义中医外治法定义v分为广义外治法和狭义外治法。v广义外治法泛指除口服、静脉给药以外施于体表皮肤(粘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比如药物外洗、敷、熏、针灸、按摩、气功、音乐疗法、体育疗法等均属于广义外治法;v狭义外治法则指用药物、手法或器械施与体表皮肤(粘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历 史v皮肤病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v山海经中就有砭针切开排脓的记载,这些是中医外治法的萌芽。v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记载外治法17种,用药50余种,剂型9种;v中医皮肤科外治也是随着中医外治法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历历 史史v晋晋末末外外科科专专著著刘刘涓涓子子鬼鬼遗遗方方水水银银治治疗疗皮皮肤肤病和对脓肿进行切开排脓的记载。病和对脓肿进行切开排脓的记载。v隋隋朝朝巢巢元元方方编编写写的的诸诸病病源源候候论论中中记记载载了了丹丹毒毒、疔疔疮疮、痈痈疽疽、兽兽蛇蛇咬咬伤伤等等40多多种种皮皮肤肤病病,如如“湿湿疥疥者者,小小疮疮皮皮薄薄,常常有有汁汁出出,并并皆皆有有虫虫,人人往往往往以以针针头头挑挑得得,状状如如水水内内涡涡虫虫”,则则指指的的是疥疮。是疥疮。v“外外治治之之宗宗”吴吴尚尚先先理理瀹瀹yue骈骈pian文文的的问问世世,以以其其丰丰富富的的内内容容理理、法法、方方、药药俱俱备备,说说奠奠定定了了中中药药外外治治的的理理论论基基础础。其其总总结结出出了了覆覆、熨熨、罨罨、涂涂、熏熏、浸浸、洗洗、擦擦、搭搭、抹抹、嚏嚏、吹吹、滴滴、吸吸、捏捏、咂咂、坐坐、塞塞、刷刷、摊摊、点点、烧烧、照照、缚缚、扎扎等等近近百百种种外外治治方方法法,大大致致上上包包含含了了古古代代应应用的各种外治方法。用的各种外治方法。v他他本本人人通通过过长长期期实实践践,大大力力提提倡倡膏膏药药的的应应用用。他他在在二二十十年年间间, “月月阅阅症症四四、五五千千人人,岁岁约约五五、六六万万人人,出出膏膏大大小小约约十十万万余余张张。”因因此此,可可以以说说理瀹骈文理瀹骈文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膏药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膏药的专著。外治法分类外治法分类v 皮肤科中医外治法细分有数百种,常用的有四五十种。v 主要有药物外治法、器具配合手法外治法和应用现代化设备的外治法等。v 根据皮肤专科特点,常用于皮肤病的中药外治法有溻渍法(湿敷法)、熏洗法、浸洗法、擦洗法、坐浴法、敷药法、点药法、涂搽法、薄贴法、腐蚀法、热熨法、扑粉法、封包法、摩擦法、护创法、烟熏法、面膜法、脐疗法、耳穴压豆法、穴位注射法等20余种。v外用药物主要包括止痒药、清热药、收湿药、杀虫药、润肤药等。 外治法分类外治法分类v器具配合手法外治法是指利用传统的器械如刮板、三棱针、灯火、手术刀、药棒、火罐等配合手法,或者单独用手法如指压作用于肌表治疗疾病的外治法。包括刮拍法、放血法、灯火曝照法、指压法、割挑法、药棒叩击法、拔罐法(火罐、药罐、水罐、走罐、刺血拔罐)。v现代化器具外治法主要是指借助现代科技中电、声、磁、光的能量以促进药物由外而内提高内病外治疗效的外治法。有中药离子导入法、超声雾化吸入外治法、超声透入法、磁疗法、激光针灸法。中医外治法的优点与特点v中医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运用方便、操作中医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运用方便、操作简单、取材容易、能够直接观察、随时掌握等多种优点。简单、取材容易、能够直接观察、随时掌握等多种优点。v一是疗效可靠、迅速、显著。一是疗效可靠、迅速、显著。v二是中医外治法适应症广泛。外治最适用于外因引起的外症。二是中医外治法适应症广泛。外治最适用于外因引起的外症。v三是外治法安全可靠系数大,由于皮肤、枯膜屏障自我保护功能及三是外治法安全可靠系数大,由于皮肤、枯膜屏障自我保护功能及使用的多为天然药物,使得外治疗法毒副作用少;使用的多为天然药物,使得外治疗法毒副作用少;v四是外治疗法在操作上简单易行四是外治疗法在操作上简单易行. .从而方便了病人,亦减少了内服之从而方便了病人,亦减少了内服之苦;苦;v五是与当今其它治法相较,外治诸法相对低廉,减轻了患者经济负五是与当今其它治法相较,外治诸法相对低廉,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担;v六是可以或为主或为辅与其它治法结合协同进行综合治疗,使之能六是可以或为主或为辅与其它治法结合协同进行综合治疗,使之能相得益彰,提高疗效。相得益彰,提高疗效。外治法的作用机理v非药物外治法以机械刺激、经络传导达到治病的目的v药物外治法概括为:经络传导、皮肤透入和粘膜吸收v中药外用实验室研究有以下的作用:抗微生物作用、抗炎作用、生肌作用、光敏作用、蛋白凝固作用、镇痛止痒作用、生物活性作用。 外治法的理论要点一:体表辨证外治法的理论要点一:体表辨证v1.皮肤症状的辨证,包括自觉症状、皮损的辨证v2.部位的辩证v3.病因的辩证,如六淫,情志v4.八纲、脏腑、气血、三焦、经络、卫气营血等辨证。皮肤症状的辨证皮肤症状的辨证v清吴尚先理瀹骈文:用膏之法有五:一审阴阳,分别表里寒热、邪正虚实;二察四时五行,根据四时所伤,五脏病复;三求病机,探讨风、气、湿、寒、火的变化;四度病情,忧愁思虑,所伤之五脏;五辨病形,即五脏六腑之外症不同,分别有用膏之大法。v“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药药理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于外,无殊治在内也” 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首辨阴阳首辨阴阳v 阳证阳证 阴证阴证v发病情况发病情况 发病急 发病缓慢v病位病位 发于皮肉、浅、在表 发于筋骨、脏腑、深、在里v皮色皮色 红 皮色不变或紫暗、枯槁v温度温度 灼热 不热或微热 范围范围 肿势局限 不局限v疼痛疼痛 剧烈 不痛、隐痛、痛或抽搐v脓液脓液 稠厚 稀薄v疮面肉芽疮面肉芽 红润而坚实 苍白而水肿v舌象舌象 舌质红、舌苔黄燥、焦、黑 舌质淡、舌苔白或白腻v脉象脉象 弦、数、洪、大有力 细、弱、沉缓、无力辨辨 痒痒v1风痒 v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游走不定;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鳞屑多,搔之屑起。v2湿痒 v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或有水疱;缠绵难愈;发于下。v3热痒 v皮肤隐疹,掀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暴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v4虫痒 v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如手足癣、疥疮等。 v5血虚 v皮肤变厚、干燥、脱屑、作痒,很少糜烂滋水。辨辨 痛痛v1热 v皮色掀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 v2寒 v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 v3风 v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 v4气 v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 v5化脓 v肿势急胀,痛无止时,如有鸡啄,按之中软应指。 v6瘀血 v初起隐痛,微胀,微热,皮色暗褐,继则皮色青紫而胀痛。原发皮损的辩证原发皮损的辩证v1红斑红斑 多为血热所致;若红斑压之褪色者,还可由多为血热所致;若红斑压之褪色者,还可由气分之热或风热引起。红斑色淡、稀疏则为热轻;色气分之热或风热引起。红斑色淡、稀疏则为热轻;色深、分布密集为热重。深、分布密集为热重。v2丘疹丘疹 色红细密伴瘙痒者属风热;疹色红较大者属色红细密伴瘙痒者属风热;疹色红较大者属血热;疹色暗红而压之不褪色者多见于血瘀;丘疹色血热;疹色暗红而压之不褪色者多见于血瘀;丘疹色暗淡或皮色为气虚、血虚或血燥。丘疱疹和丘脓疱疹暗淡或皮色为气虚、血虚或血燥。丘疱疹和丘脓疱疹多属湿热或热毒。多属湿热或热毒。v3斑块斑块 因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客于肌肤所致;也可因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客于肌肤所致;也可由血热、血瘀引起。由血热、血瘀引起。 v4风团风团 多为风邪或血虚所致;抓后起红色风团或条状多为风邪或血虚所致;抓后起红色风团或条状隆起者多属血热。隆起者多属血热。 v 水疱和大疱水疱和大疱 为高出皮面的内含液体的局限性为高出皮面的内含液体的局限性腔隙性损害。多属湿,疱周有红晕者多为湿热,腔隙性损害。多属湿,疱周有红晕者多为湿热,大疱伴有局部红肿者多属毒热,皮色不变的深在大疱伴有局部红肿者多属毒热,皮色不变的深在性水疱多属脾虚湿蕴或寒湿不化。性水疱多属脾虚湿蕴或寒湿不化。 v 结节结节 色红伴疼痛者多为气滞血瘀;皮肤结节多色红伴疼痛者多为气滞血瘀;皮肤结节多为痰湿凝滞或痰瘀交结;结节伴有瘙痒者多为风为痰湿凝滞或痰瘀交结;结节伴有瘙痒者多为风湿结聚。湿结聚。v 脓疱脓疱 其多由湿热或毒热炽盛所致,谓之热盛成其多由湿热或毒热炽盛所致,谓之热盛成毒。毒。 v 囊肿囊肿 中医辨证多属痰湿。中医辨证多属痰湿。继发皮损的辩证继发皮损的辩证v 鳞屑鳞屑 发生于急性病之后,多属余热未清。当发生于急性病之后,多属余热未清。当慢性病时,皮损基底潮红而起干燥鳞屑者为血热风慢性病时,皮损基底潮红而起干燥鳞屑者为血热风燥;基底色淡而皮屑多者,为血虚风燥;鳞屑油腻燥;基底色淡而皮屑多者,为血虚风燥;鳞屑油腻多属湿热。多属湿热。 v 浸渍浸渍 湿或湿热。湿或湿热。 v 糜烂糜烂 若糜烂面覆有脓液多属湿毒;糜烂呈鲜若糜烂面覆有脓液多属湿毒;糜烂呈鲜红色伴有大量渗液者多属湿热;糜烂呈白色淡而湿红色伴有大量渗液者多属湿热;糜烂呈白色淡而湿润者多为脾虚湿盛所致。润者多为脾虚湿盛所致。 v 溃疡溃疡 溃疡若红肿疼痛为热毒;表面肉芽水肿、溃疡若红肿疼痛为热毒;表面肉芽水肿、色淡为脾虚湿盛;表面灰暗无泽、平塌不起为血虚。色淡为脾虚湿盛;表面灰暗无泽、平塌不起为血虚。 v 裂隙裂隙 也称皲裂,也称皲裂, 皲裂多属寒盛所致,也可由皲裂多属寒盛所致,也可由血虚风燥引起,谓之血虚风燥引起,谓之“燥盛则干,寒盛则裂燥盛则干,寒盛则裂”。 v 抓痕抓痕 也称表皮剥脱也称表皮剥脱 抓痕多由风盛、血燥、抓痕多由风盛、血燥、血热及血虚生风所致。血热及血虚生风所致。 v 痂痂 也称结痂,也称结痂, 浆痂属湿热;血痂多为血热;浆痂属湿热;血痂多为血热;脓痂常为毒热结聚。脓痂常为毒热结聚。 v 瘢痕瘢痕 多由瘀血凝结不化或气血不和所致。多由瘀血凝结不化或气血不和所致。 v 萎缩萎缩 萎缩为气血不运,肌肤失养所致。萎缩为气血不运,肌肤失养所致。 v 苔藓样变苔藓样变 苔藓样变多属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苔藓样变多属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为风湿凝聚;也可因气血瘀滞引起。或为风湿凝聚;也可因气血瘀滞引起。三焦辨证三焦辨证v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主气的升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主气的升发和宣散,发和宣散,“若雾露之溉若雾露之溉”,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则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发于颜面、上半身的皮肤病,如痤疮、脂溢性皮炎等,治以疏风宣散发于颜面、上半身的皮肤病,如痤疮、脂溢性皮炎等,治以疏风宣散为法,药用野菊花、双花、槐花等气味主升的花类药物。为法,药用野菊花、双花、槐花等气味主升的花类药物。v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中焦可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中焦可“泌糟粕,蒸津液泌糟粕,蒸津液”,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治疗原则是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治疗原则是“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发于躯干部的皮肤病,如湿疹、玫瑰糠疹等,治以除湿导滞,健脾利发于躯干部的皮肤病,如湿疹、玫瑰糠疹等,治以除湿导滞,健脾利湿为法,用药归经多行脾胃之所,以茯苓、陈皮、枳壳、泽泻等药为湿为法,用药归经多行脾胃之所,以茯苓、陈皮、枳壳、泽泻等药为主。主。v下焦指胃以下的部位,下焦可排泄糟粕和尿液,肝肾藏精血,命下焦指胃以下的部位,下焦可排泄糟粕和尿液,肝肾藏精血,命门原气亦属于下焦,治疗原则是门原气亦属于下焦,治疗原则是“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发于下。发于下焦的皮肤病,如坠积性皮炎,血管炎等疾患,治以清利湿热凉血为法,焦的皮肤病,如坠积性皮炎,血管炎等疾患,治以清利湿热凉血为法,用药多以茅根、板蓝根、首乌藤、鸡血藤等根类、藤类气味沉降的药用药多以茅根、板蓝根、首乌藤、鸡血藤等根类、藤类气味沉降的药物为主。物为主。v总的说来是上焦多风,中焦多气总的说来是上焦多风,中焦多气(郁郁),下焦多湿。,下焦多湿。气血及络病辨证气血及络病辨证v灵枢灵枢脉度脉度中指出,中指出,“经脉为里,支而横出者为络,经脉为里,支而横出者为络,络之别出者为孙络之别出者为孙”。张介宾指出,。张介宾指出,“表里之气,由络以通,表里之气,由络以通,故以通营卫者故以通营卫者”。络脉系统即具有沟通机体内外,调节气。络脉系统即具有沟通机体内外,调节气血、津液、营卫保持平衡状态的功能。血、津液、营卫保持平衡状态的功能。 v久病入络,慢性顽固性难愈性皮肤病,日久气血久病入络,慢性顽固性难愈性皮肤病,日久气血痰毒聚集在皮之络脉,痰瘀并阻,积久郁毒,伤及络脉,痰毒聚集在皮之络脉,痰瘀并阻,积久郁毒,伤及络脉,形成虚滞、瘀阻、毒损脉络的病理变化。络病病因、病机形成虚滞、瘀阻、毒损脉络的病理变化。络病病因、病机的实质概括言之就是虚、瘀、毒。的实质概括言之就是虚、瘀、毒。皮肤病的部位辨证皮肤病的部位辨证 病在上部多伴有风,病在下部多伴有湿,病发于多皮、多筋、多骨、少气、少血处,如手背、头皮、小腿胫前等部位时,多伴有血瘀。 如发于耳部、外阴部、乳头的多属肝经病变;发于足心手心的皮损,多属于阴经的病变;发于头面后背四肢伸侧的皮损多属于阳经病变。 v心之华在面,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有泽;心气不足,则面色白、晦暗;血虚则面色无华;血瘀则面色青紫。v肺之华在毛,肺气盛则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较强;若肺气虚,则皮毛憔悴枯槁,多汗和易于感冒。v脾之华在唇,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是全身气血状况和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功能状态的反映。v肝之华在爪,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若肝血不足,则爪甲软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脆裂。v肾之华在发发为血之余,精血充盈,则发长而光泽;精血虚衰,则头发枯萎,发白而易于脱落。皮肤病的分类辨证皮肤病的分类辨证辨病论治辨病论治v(1)(1)急性泛发性皮肤病:多见于心肝火盛,肝急性泛发性皮肤病:多见于心肝火盛,肝胆湿热或血热等证。胆湿热或血热等证。v(2)(2)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多见于脾虚湿滞,肝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多见于脾虚湿滞,肝肾阴虚,血虚生风或血燥。肾阴虚,血虚生风或血燥。(3)(3)结节性皮肤病:多见于气滞血瘀,气血凝结节性皮肤病:多见于气滞血瘀,气血凝聚,亦有寒湿困脾,肺气不宣,而致痰湿凝滞者。聚,亦有寒湿困脾,肺气不宣,而致痰湿凝滞者。(4)(4)色素性皮肤病:多见于肝肾不足,肝郁气色素性皮肤病:多见于肝肾不足,肝郁气滞,气血不调。滞,气血不调。 (5)(5)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多见于肝郁气滞,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多见于肝郁气滞,心脾两虚,心肾不交,或血虚生风。心脾两虚,心肾不交,或血虚生风。(6)(6)痤疮、酒渣鼻等发于颜面的红斑类疾患,痤疮、酒渣鼻等发于颜面的红斑类疾患,多与肺胃蕴热或血热有关。多与肺胃蕴热或血热有关。v(7)(7)性传播疾病多与湿热、疫毒、秽浊、虫蚀有关。性传播疾病多与湿热、疫毒、秽浊、虫蚀有关。(8)(8)出血性皮肤病多与热迫血行或脾不统血有出血性皮肤病多与热迫血行或脾不统血有关。关。(9)(9)大疱性皮肤病多与心火脾湿或脾湿内蕴有大疱性皮肤病多与心火脾湿或脾湿内蕴有关。关。(10)(10)营养或维生素缺乏性皮肤病营养或维生素缺乏性皮肤病( (藜藿之亏藜藿之亏) ),多由脾胃虚弱,水谷之精微不能气化所致。,多由脾胃虚弱,水谷之精微不能气化所致。(11)(11)先天性皮肤病多与肾精虚损有关。先天性皮肤病多与肾精虚损有关。(12)(12)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多与血热、血燥、血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多与血热、血燥、血瘀或风热有关。瘀或风热有关。(13)(13)小疱性皮肤病多与湿毒、湿热、毒热有小疱性皮肤病多与湿毒、湿热、毒热有关。关。 外治法的理论要点二:类比选药、直观论治法外治法的理论要点二:类比选药、直观论治法 v 湖南中医药大学欧阳恒教授提出皮肤病的直观湖南中医药大学欧阳恒教授提出皮肤病的直观论治法,包括以色治色、以形治形、以皮治皮、寓论治法,包括以色治色、以形治形、以皮治皮、寓搔意治瘙、以毒攻毒法等,是在中医取象比类法理搔意治瘙、以毒攻毒法等,是在中医取象比类法理论指导下创立的。论指导下创立的。v以色治色法以色治色法即以药物之外观色泽反其皮损颜色的治即以药物之外观色泽反其皮损颜色的治疗方法。如治疗白癜风病,在调和人身气血、滋益疗方法。如治疗白癜风病,在调和人身气血、滋益肝肾的治则下,多选用黑色、紫色或紫红色药物。肝肾的治则下,多选用黑色、紫色或紫红色药物。再如黄褐斑、黑变病、雀斑以及雀斑样类色素病,再如黄褐斑、黑变病、雀斑以及雀斑样类色素病,多为忧思抑郁、血虚不华,在补肾活血、疏肝解郁多为忧思抑郁、血虚不华,在补肾活血、疏肝解郁类法治疗的同时,常用玉容散类药蘸以洗面,如白类法治疗的同时,常用玉容散类药蘸以洗面,如白芷、白芨、白蒺藜、白僵蚕等药,以白对黑而发挥芷、白芨、白蒺藜、白僵蚕等药,以白对黑而发挥其治其治“黑黑”的作用。的作用。v以形治形法以形治形法即模拟皮损之外观形态选用相形药物的治疗方即模拟皮损之外观形态选用相形药物的治疗方法。法。v如银屑病被覆着层叠的银白色鳞屑,不论其属于血热型或如银屑病被覆着层叠的银白色鳞屑,不论其属于血热型或是血瘀、湿热,抑或是血虚风燥型等,在立法处方的基础是血瘀、湿热,抑或是血虚风燥型等,在立法处方的基础上,加用杉树皮、松树皮、琥珀等相形皮损之外观类药,上,加用杉树皮、松树皮、琥珀等相形皮损之外观类药,以辅佐活血祛瘀的作用,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以辅佐活血祛瘀的作用,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v若是关节型银屑病则可另加用节类药物,如甘草节、桑枝若是关节型银屑病则可另加用节类药物,如甘草节、桑枝节、松树节、柳枝节等,有较好的辅佐通络止痛的功效。节、松树节、柳枝节等,有较好的辅佐通络止痛的功效。v急性荨麻疹,其红如云彩、堆垒成片之风团形似花蕾,在急性荨麻疹,其红如云彩、堆垒成片之风团形似花蕾,在清热疏风止痒方中加用鸡冠花、玫瑰花、凌霄花,以辅佐清热疏风止痒方中加用鸡冠花、玫瑰花、凌霄花,以辅佐轻解行瘀的作用,这比单纯的守一方治疗,其效果更快捷、轻解行瘀的作用,这比单纯的守一方治疗,其效果更快捷、确切。确切。直观论治法直观论治法v以皮治皮法以皮治皮法 即取药材之皮部入药以治疗某些皮肤病的方法。如即取药材之皮部入药以治疗某些皮肤病的方法。如脾湿风郁证之玫瑰糠疹或类牛皮癣,选用多皮饮类组方,诸如茯脾湿风郁证之玫瑰糠疹或类牛皮癣,选用多皮饮类组方,诸如茯苓皮、五加皮、冬瓜皮、黄瓜皮、石榴皮、苹果皮、地骨皮、桑苓皮、五加皮、冬瓜皮、黄瓜皮、石榴皮、苹果皮、地骨皮、桑白皮等水煎。白皮等水煎。v寓搔意治瘙法寓搔意治瘙法:瘙痒是皮肤病最为常见的自觉症状,有时其痒难:瘙痒是皮肤病最为常见的自觉症状,有时其痒难忍,以搔之出血为快,一般用手指轻轻搔刮,或以竹爪代为搔抓忍,以搔之出血为快,一般用手指轻轻搔刮,或以竹爪代为搔抓工具。寓搔意治瘙,即是模拟搔爪之类外部形象选用带勾、刺、工具。寓搔意治瘙,即是模拟搔爪之类外部形象选用带勾、刺、棘类药物如佛手、皂角刺、蒺藜子、钩藤等,掺合到祛风换肌搜棘类药物如佛手、皂角刺、蒺藜子、钩藤等,掺合到祛风换肌搜风止痒或养血润燥的方药中去,对于瘙痒症状的缓解具有增强效风止痒或养血润燥的方药中去,对于瘙痒症状的缓解具有增强效应。应。v以毒攻毒法以毒攻毒法:即将药性猛烈之毒药进行适当的炮炙或配伍,用以:即将药性猛烈之毒药进行适当的炮炙或配伍,用以治疗顽痼肤疾的方法。如治疗结节性痒疹,可重用虫类驱风解毒治疗顽痼肤疾的方法。如治疗结节性痒疹,可重用虫类驱风解毒药,如全蝎、蜈蚣、小白花蛇等。神经性皮炎苔藓化局限型用斑药,如全蝎、蜈蚣、小白花蛇等。神经性皮炎苔藓化局限型用斑蝥酊等皮肤淀粉样变外用狼毒、大枫子等。其它如金属类水银、蝥酊等皮肤淀粉样变外用狼毒、大枫子等。其它如金属类水银、砒霜均可炼制后适当外用。若是疮疡兼腑结不通,一般泻药难下,砒霜均可炼制后适当外用。若是疮疡兼腑结不通,一般泻药难下,妙用巴豆仁可解危难之急。妙用巴豆仁可解危难之急。北京中医院邓丙戌教授:类比选药北京中医院邓丙戌教授:类比选药v1.与“内治之药”类比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v2.与“中药各种性能”类比 以“白色”中和黑色,“重物”压制“水肿”,“摩擦”、“腐蚀”去疣,油脂滋润,以毒攻毒外治法理论要点三:综合治疗外治法理论要点三:综合治疗v1.用法:何时用?何时停?何时重用?何时轻用?何时禁用?什么部位?v2.药物:什么药?浓度?温度?数量?配伍?剂型?v3.手法、器械的配合外治技法的灵魂外治技法的灵魂临证活变临证活变v1.因时制宜 因季节不同,药物的机型、浓度、作用时间、温度亦不同v2.因地制宜 南北有别v3.因人制宜 因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精神状态、既往史、机体的反应不同而不同v4.因病制宜 注意疾病的演变外治法的掌握外治法的掌握勤于实践勤于实践v长期临床实践 所谓“熟能生巧”,孫過庭書譜云:心不厭精,手不忌熟,若運用盡於精熟,規矩闇於胸襟,自然容與徘徊,意先筆後,瀟灑流落,翰逸神飛。此謂作書若能至於精熟,方能心手相應,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反之學力未到,則半生不熟,心手相違,無以為佳。 治法治则治法治则-对因、对症对因、对症v1.祛祛邪邪止止痒痒法法 用用于于治治疗疗瘙瘙痒痒性性皮皮肤肤病病,临临床床适适应应症症较较广广,治治疗疗时时应应根根据据疾疾病病之之标标本本缓缓急急灵灵活活配配伍伍用用药药。一一般般治治疗疗急急性性皮皮炎炎、湿湿疹疹,常常用用芒芒硝硝、苦苦参参、白白藓藓皮皮、白白矾矾、川川椒椒、地地肤肤子子、蛇蛇床床子子等等祛祛风风燥燥湿湿止止痒痒类类药药物物,煎煎汤汤涤涤洗洗邪邪气气,小小病病用用之之可可谓谓一一洗洗了了之之。对对于于治治疗疗慢慢性性皮皮肤肤病病,如如异异位位性性皮皮炎炎、瘙瘙痒痒病病、痒痒疹疹、慢慢性性湿湿疹疹、银银屑屑病病等等,务务必必要要审审症症求求因因、审审因因论论治治、力力求求固固本本。治治疗疗用用药药或或以以养养血血活活血血,或或以以和和营营通通络,常配用藤类及搜风通络药,适宜用洗浴法。络,常配用藤类及搜风通络药,适宜用洗浴法。v2.散散结结消消疣疣法法 用用于于治治疗疗人人体体乳乳头头瘤瘤病病毒毒性性皮皮肤肤病病,如如:扁扁平平疣疣、寻寻常常疣疣、跖跖疣疣、尖尖锐锐湿湿疣疣等等。常常用用药药物物:香香附附、木木贼贼、生生苡苡仁仁、山山豆豆根根、败败酱酱草草等等。临临证证治治疗疗面面部部扁扁平平疣疣时时应应配配伍伍荆荆芥芥、防防风风以以祛祛邪邪消消疣疣,并并施以搓洗方可奏效。治疗跖疣加用三棱、莪术散结软坚,施热浴久泡。施以搓洗方可奏效。治疗跖疣加用三棱、莪术散结软坚,施热浴久泡。治法治则治法治则v3.提提脓脓祛祛腐腐,生生肌肌愈愈疮疮法法:推推“新新”除除“陈陈”,把把脓脓提提掉掉,把把腐腐袪袪除除,调调动动机机体体自自身身的的积积极极性性。中中医医提提脓脓袪袪腐腐治治疗疗疮疮疡疡的的一一个个常常用用配配方方,就就是是丹丹药药。丹丹药药根根据据腐腐肉肉的的多多少少配配制制,有有九九一一丹丹(腐腐少少新新多多)、八八二二丹丹、七七三三丹丹、五五五五丹丹。其其功功效都是效都是“提脓袪腐,生肌长肉提脓袪腐,生肌长肉”,但是使用却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征。,但是使用却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征。v4.软软坚坚散散结结法法:软软坚坚是是指指将将身身体体的的硬硬块块软软化化,包包括括体体内内和和体体外外的的。散散结结,指指消消去去结结聚聚。结结聚聚不不一一定定是是硬硬块块的的。临临床床用用于于治治疗疗乳乳腺腺囊囊性性增增生生、长长期期使使用用抗抗菌菌素素后后的的硬硬块块;皮皮肤肤发发炎炎后后、外外伤伤后后形形成成的的硬硬结结。配配方方有有化化瘀瘀散散结结、化化痰痰散散结结、清清热散结、养阴散结等多种。热散结、养阴散结等多种。v5. 润燥法:乌麻追风膏润燥法:乌麻追风膏(天麻膏)。猪油治疗皮肤龟裂。天麻膏)。猪油治疗皮肤龟裂。v6.杀菌灭螨法 用于治疗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蠕形螨皮病、毛囊虫皮炎、痤疮、酒渣鼻、颜面粟粒性狼疮等。常用药物:苦参、白藓皮、黄柏、蜂房等。三黄洗剂、颠倒散。治疗手足癣病,宜伍用枯矾、大枫子之属,以热药汁浸泡,软化角质,直达病所。v7.活血化瘀法:斑秃患者皮损中存在“淤滞”,故活血化淤法可作为斑秃治疗的常用方法。中药外擦、针灸治疗斑秃多以活血化淤、行气通络为主,补益肝肾为辅,可起到扩张局部微循环的作用,保障毛乳头血供,促进毛发生长,收到较好疗效。常用何首乌、丹参、侧柏叶、白鲜皮等。外用药的分类外用药的分类外治法的分类及临床应用外治法的分类及临床应用v一、药物疗法一、药物疗法v药物疗法,就是用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剂型施用于患处,使药物直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有膏药、油膏、箍围药、掺药、草药等。v(一)膏药v膏药古代称薄贴,现称硬膏。膏药是按配方用若干药物浸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存油,加入黄丹再煎,利用黄丹在高热下经过物理变化,凝结而成的制剂,俗称药肉;也有不用煎熬,经捣烂而成的膏药制剂,再用竹签将药肉摊在纸或布上。v膏药总的作用,因其富有粘性,敷贴患处,能固定患部,使患部减少活动;保护溃疡疮面,可以避免外来刺激和细菌感染;膏药使用前加温软化,趁热敷贴患部,使患部得到较长时间的热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抗病能力。v适用证:一切外科病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v用法:由于膏药方剂的组成不同,运用的药物有温、凉之异,所以在应用时就有各种不同的适应证。如太乙膏性偏清凉,功能消肿、清火、解毒、生肌,适用于阳证,为肿疡、溃疡通用之方。阳和解凝膏性偏温热,功能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适用于阴证疮疡未溃者。咬头膏具有腐蚀性,功能蚀破疮头,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v注意点:凡疮疡使用膏药,有时可能引起皮肤掀红,或起丘疹,或发生水疱,瘙痒异常,甚则溃烂等现象,这是因为皮肤过敏,形成膏药风(接触性皮炎);或溃疡脓水过多,由于膏药不能吸收脓水,淹及疮口,浸淫皮肤,而引起湿疮。凡见此等情况,可以改用油膏或其他药物。此外,膏药不可去之过早,否则疮面不慎受伤,再次感染,复致溃腐,或使疮面形成红色瘢痕,不易消退,有损美观。(二)油膏v油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软膏。目前,油膏的基质有猪脂、羊脂、松脂、麻油、黄蜡、白蜡以及凡士林等。在应用上,其优点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的感觉,尤其对病灶在凹陷折缝之处者,或大面积的溃疡,使用油膏更为适宜,故近代医者常习用油膏来代替膏药,v适应证: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肛门病等。v用法:由于油膏方剂的组成不同,疾病的性质和发病阶段各异,其具体运用时应有针对性进行选择。如金黄油膏、玉露油膏适用于阳证肿疡、肛门周围痈疽等病。冲和膏适用于半阴半阳证。回阳玉龙油膏适用于阴证。生肌玉红膏功能活血去腐、解毒止痛、润肤生肌收口适用于一切溃疡,腐肉未脱,新肉未生之时,或日久不能收口者。疯油膏功能润燥杀虫止痒,适用于牛皮癣、慢性湿疮、皲裂等。青黛散油膏功能收湿止痒、清热解毒,适用于蛇串疮、急慢性湿疮等皮肤锨红痒痛、渗液不多之症。v注意点:凡皮肤湿烂,疮口腐化已尽,摊贴油膏,应薄而勤换,以免脓水浸淫皮肤,不易于燥。目前调制油膏大多应用凡土林,凡士林系矿物油,也可刺激皮肤引起皮炎,如见此等现象应改用植物油或动物油;若对药物过敏者,则改用其他药。(三)箍gu围药 古称敷贴,是借药粉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古称敷贴,是借药粉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疡初起轻者可以消散;即使毒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疡初起轻者可以消散;即使毒已结聚,也能促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达到早毒已结聚,也能促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达到早日成脓和破溃;就是在破溃后,余肿未消者,也可日成脓和破溃;就是在破溃后,余肿未消者,也可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v适应证:凡外疡不论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适应证:凡外疡不论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硬块者,均可使用本法。不聚,而无集中之硬块者,均可使用本法。v用法:由于箍围药的药性有寒、热的不同,所以用法:由于箍围药的药性有寒、热的不同,所以在应用时也应分别使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如在应用时也应分别使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如金黄散、玉露散药性寒凉,功能清热消肿、散瘀金黄散、玉露散药性寒凉,功能清热消肿、散瘀化痰,适用于红、肿、热、痛的一切阳证。化痰,适用于红、肿、热、痛的一切阳证。v回阳玉龙膏药性温热,功能温经活血、散寒化痰,回阳玉龙膏药性温热,功能温经活血、散寒化痰,适用于不红不热的一切阴证。适用于不红不热的一切阴证。v冲和膏药性平和,功能行气疏风、活血定痛、散冲和膏药性平和,功能行气疏风、活血定痛、散瘀消肿适于疮形肿而不高,痛而不甚,微红微瘀消肿适于疮形肿而不高,痛而不甚,微红微热,介于阴阳之间的半阴半阳证。热,介于阴阳之间的半阴半阳证。v调制法:总的原则是将箍围药粉与各种不同的液体调剂制调制法:总的原则是将箍围药粉与各种不同的液体调剂制成糊状的制剂。成糊状的制剂。v以醋调者,取其散瘀解毒;以醋调者,取其散瘀解毒;v以酒调者,取其助行药力;以酒调者,取其助行药力;v以葱、姜、韭、蒜捣汁调者,取其辛香散邪;以葱、姜、韭、蒜捣汁调者,取其辛香散邪;v以菊花汁、丝瓜叶汁、银花露调者,取其清凉解毒;以菊花汁、丝瓜叶汁、银花露调者,取其清凉解毒;v以鸡子清凋者,取其缓和刺激;以鸡子清凋者,取其缓和刺激;v以油类调者,取其润泽肌肤。以油类调者,取其润泽肌肤。v如上述液体取用有困难时,则可用冷茶汁加白糖少许调制。如上述液体取用有困难时,则可用冷茶汁加白糖少许调制。总之,阳证多用菊花汁、银花露或冷茶汁调制,半阴半阳总之,阳证多用菊花汁、银花露或冷茶汁调制,半阴半阳证多用葱、姜、韭捣汁或用蜂蜜调制,阴证多用醋、酒调证多用葱、姜、韭捣汁或用蜂蜜调制,阴证多用醋、酒调敷。目前临床上对阳证及半阴半阳证常以凡土林调制成油敷。目前临床上对阳证及半阴半阳证常以凡土林调制成油膏使用。膏使用。(四)掺can药v 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谓之掺药,古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掺药的种类很多,用来治疗外科疾称散剂,现称粉剂。掺药的种类很多,用来治疗外科疾患,范围很广,不论溃疡和肿疡,消散、提脓、收口等患,范围很广,不论溃疡和肿疡,消散、提脓、收口等均可应用。由于疾病的性质和阶段不同,应用时应根据均可应用。由于疾病的性质和阶段不同,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可掺布于膏药上、油膏上,或直接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可掺布于膏药上、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疮面上,或粘附在纸捻上再插入疮口内,或将药掺布于疮面上,或粘附在纸捻上再插入疮口内,或将药粉时时扑于病变部位,以达到消肿散毒、提脓去腐、腐粉时时扑于病变部位,以达到消肿散毒、提脓去腐、腐蚀平胬、生肌收口、定痛止血、收涩止痒、清热解毒等蚀平胬、生肌收口、定痛止血、收涩止痒、清热解毒等目的。目的。v掺药配制时,应研极细,研至无声为度。其植物类药品,掺药配制时,应研极细,研至无声为度。其植物类药品,宜另研过筛;矿物类药品,宜水飞;麝香、樟脑、冰片、宜另研过筛;矿物类药品,宜水飞;麝香、樟脑、冰片、朱砂粉、牛黄等香料贵重药品,宜另研后下,再与其他朱砂粉、牛黄等香料贵重药品,宜另研后下,再与其他药物和匀,制成散剂方可应用,否则用于肿疡药性不易药物和匀,制成散剂方可应用,否则用于肿疡药性不易渗透,用于溃疡容易引起疼痛。有香料的药粉最好以瓷渗透,用于溃疡容易引起疼痛。有香料的药粉最好以瓷瓶贮藏,塞紧瓶盖,以免香气走散。瓶贮藏,塞紧瓶盖,以免香气走散。v1消散药消散药v具有渗透和消散作用,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贴具有渗透和消散作用,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贴于患处,可以直接发挥药力,使疮疡蕴结之毒移于患处,可以直接发挥药力,使疮疡蕴结之毒移深居浅,肿消毒散。深居浅,肿消毒散。v适应证:适用于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于一处者。适应证:适用于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于一处者。v用法:阳毒内消散、红灵丹有活血止痛、消肿化用法:阳毒内消散、红灵丹有活血止痛、消肿化痰之功,适用于一切阳证。阴毒内消散、桂麝散、痰之功,适用于一切阳证。阴毒内消散、桂麝散、黑退消有温经活血、破坚化痰、散风逐寒之功,黑退消有温经活血、破坚化痰、散风逐寒之功,适用于一切阴证。适用于一切阴证。2提脓去腐药v一切外疡在溃破之初,必须先用提脓去腐药。若脓水不能外出。则攻蚀越深,腐肉不去则新肉难生,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并影响疮口的愈合,甚至造成病情变化而危及生命。因此,提脓去腐是处理溃疡早期的一种基本方法。v适应证:凡溃疡初期,脓栓未溶,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的阶段,均宜使用。v用法:提脓去腐的主药是升丹,升丹以其配制原料种类多少的不同,而有小升丹和大升丹之分。小升丹又称三仙丹,其配制的处方中只有水银、火硝和明矾三种原料。v大升丹的配制处方除上述三种药品外,尚有皂矾、朱砂(硫化汞)、雄黄(三硫化二砷,含砷70)及铅等。目前采用的是一种小升丹,临床使用时,若疮口大者,可掺于疮口上;疮口小者,可粘附在药线上插入;亦可掺于膏药、油膏上盖贴。v若纯粹是升丹,因药性太猛,须加赋形药使用,常用的如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九黄丹等。在腐肉已脱,脓水已少的情况下,更宜减少升丹含量。此外,尚有不含升丹的提脓去腐药,如黑虎丹,可用于对升丹有过敏者。v注意点:升丹属有毒刺激药品,凡对升丹过敏者应禁用;对大面积疮面,应慎用,以防过多的吸收而发生汞中毒。凡见不明原因的高热、乏力、口有金属味等汞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用。若病变在眼部、唇部附近者,宜慎用,以免强烈的腐蚀有损容貌。此外,升丹放置陈久使用,可使药性缓和而减轻疼痛。升丹为汞制剂,宜用黑瓶贮藏,以免氧化变质。3腐蚀药与平胬药腐蚀药与平胬药v腐蚀药具有腐蚀组织的作用,掺布患处,能使疮疡不正常的组织得以腐蚀枯落。平胬药具有平复胬肉的作用,能使疮口增生的胬肉回缩。v适应证:凡肿疡在脓未溃时,或痔疮、瘰疬、赘疣、息肉等病;或溃疡破溃以后,疮口太小,引流不畅;或疮口僵硬,或胬肉突出,或腐肉不脱等妨碍收口时,均可使用。v用法:由于腐蚀平胬成方的药物组成不同,药性作用有强弱,因此在临床上需根据其适应证而分别使用。如白降丹,适用于溃疡疮口太小,脓腐难去,用桑皮纸或丝棉纸做成裹药,插入疮口,使疮口开大,脓腐易出;如肿疡脓成不能穿溃,同时素体虚弱,而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也可用白降丹少许,水调和,点放疮顶,代刀破头;其他如赘疣,点之可以腐蚀枯落。平胬丹适用于疮面胬肉突出,掺药其上,能使胬肉平复。v注意点:腐蚀药一般含有汞、砒成分,因汞、砒的腐蚀力较其他药物大,在应用时必须谨慎。尤其在头面、指、趾等肉薄近骨之处,不宜使用过烈的腐蚀药物。即使需要应用,必须加赋形药减低其药力,以免伤及周围正常组织,待腐蚀目的达到,即应改用其他提脓去腐或生肌收口药。对汞、砒过敏者,则应禁用。4生肌收口药生肌收口药v具有解毒、收涩、收敛、促进新肉生长的作用,掺布疮面能使疮口加速愈合。疮疡溃后,当脓水将尽,或腐脱新生时,若仅靠机体的修复能力来长肉收口则较为缓慢。因此,生肌收口也是处理溃疡的一种基本方法。v适应证:凡溃疡腐肉已脱、脓水将尽时,可以使用。v用法:常用的生肌收口药,如生肌散、八宝丹等,不论阴证、阳证,均可掺布于疮面上应用。v注意点:脓毒未清、腐肉未净时,若早用生肌收口药,则不仅无益,反增溃烂,延缓治愈,甚至引起迫毒内攻之变。若已成漏管之证,即使用之,勉强收口,仍可复溃,此时需配以手术治疗,方能达到治愈目的。若溃疡肉色灰淡而少红活,新肉生长缓慢,则宜配合内服药补养和食物营养,内外兼施,以助新生。5止血药止血药v具有收涩凝血的作用,掺布于出血之处,外用纱布包扎固定,可以促使创口血液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v适应证:适用于溃疡或创伤出血,凡属于小络损伤而出血者,可以使用。v用法:桃花散,适用于溃疡出血。圣金刀散,适用于创伤性出血。其他如参三七粉,调成糊状涂敷局部,也有止血作用。v注意点:若大出血时,必须配合手术与内治等方法急救,以免因出血不止而引起晕厥之变。6清热收涩药清热收涩药v具有清热收涩止痒的作用,掺扑于皮肤病糜烂渗液不多的皮损处,达到消肿、干燥、止痒的目的。v适应证:适用于一切皮肤病急性或亚急性皮炎而渗液不多者。v用法:常用的有青黛散,以其清热止痒的作用较强,故用于皮肤病大片潮红丘疹而无渗液者。三石散收涩生肌作用较好,故用于皮肤糜烂,稍有渗液而无红热之时,可直接干扑于皮损处,或先涂上一层油剂后再扑三石散,外加包扎。v注意点:一般不用于表皮糜烂、渗液较多的皮损处,用后反使渗液不能流出,容易导致自身过敏性皮炎;亦不宜用于毛发生长的部位,因药粉不能直接掺扑于皮损处,同时粉末与毛发易粘结成团。7酊剂酊剂v酊剂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浸泡于乙醇溶液内,最后倾取其药液,即为酊剂。v适应证:一般用于疮疡未溃及皮肤病等。v用法:红灵酒有活血、消肿、止痛之功,用于冻疮、脱疽未溃之时(如脱疽已溃,疮口上方也可使用)。10土槿皮酊、复方土槿皮酊有杀虫、止痒之功,适用于鹅掌风、灰指甲、脚湿气等。白屑风酊有祛风、杀虫、止痒之功,适用于面游风。v注意:酊剂一般有刺激性,所以凡疮疡破溃后,或皮肤病有糜烂者,均应慎用。同时酊剂应盛于遮光密闭容器中,充装宜满,并在凉暗处保存。8洗剂洗剂 洗剂是将各种不同的方药,先研成细末,然后与水溶液混合在一起而成。因加入的粉剂多系不溶性,故呈混悬状,用时须加以振荡,故也称混合振荡剂或振荡洗剂。v适应证:一般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如酒渣鼻和粉刺等。v用法:三黄洗剂有清热止痒之功,用于一切急性皮肤病,如湿疮、接触性皮炎,皮损为潮红、肿胀、丘疹等。颠倒散洗剂有清热散瘀之功,用于酒渣鼻、粉刺。上述方剂中常可加入l一2薄荷脑或樟脑,增强止痒之功。在应用洗剂时应充分振荡,使药液和匀,以毛笔或棉花签蘸之涂于皮损处,每日35次。v注意点:凡皮损处糜烂渗液较多,或脓液结痂,或深在性皮肤病,均宜禁用。在配制洗剂时,其中药物粉末应先研细,以免刺激皮肤。二、手术疗法v手术疗法,就是运用各种器械和手法操作进行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在外科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常用的方法有切开法、烙法、砭镰法、挂线法、结扎法等,可针对疾病的不同情况选择应用。手术操作时必须严格消毒,正确使用麻醉,保证无菌操作,并注意防止出血和刀晕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v(一)切开法v适应证: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均可使用。v用法:使用切开法之前,应当辨清脓成熟的程度、脓的深浅、患部的经络位置等情况,然后决定切开与否,具体运用如下:v1选择有利时机v即辨清脓成熟的程度,准确把握切开排脓的有利时机。当肿疡成脓之后,脓肿中央出现透脓点(脓腔中央最软的一点),即为脓已成熟,此时予以切开最为适宜。若疮疡脓未成熟,过早切开,则徒伤气血,脓反难成。v2切口位置v以低位引流为原则,应使脓液畅流而不致袋脓。v3切口方向v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开,刀头向上,免伤血络;乳房部应以乳头为中心,放射形切开,免伤乳囊;面部脓肿应尽量沿皮肤的自然纹理切开;手指脓肿,应从侧方切开;关节区附近的脓肿,切口尽量避免损坏关节;若为关节区脓肿,一般施行横切口,因为纵切口在疤痕形成后易影响关节功能。总之,除了特殊情况,一般均采用纵切。v4切开的深浅v不同的病变部位,进刀深浅必须适度,如脓腔浅的,或疮疡生在皮肉较薄的头、颈、胁肋、腹、手指等部位,必须浅开;如脓腔深的,或生在皮肉较厚的臀、臂等部位,稍深无妨,但总以得脓为度。如疮疡脓浅而深开,则内脓虽出,而好肉损伤;脓深而浅开,则内脓不得外泄,反致走泄。v5切口大小v应根据脓肿范围大小,以及病变部位的肌肉厚薄而定,以达到脓流通畅为度。凡是脓肿范围大,肌肉丰厚而脓腔较深的,切口宜大;脓肿范围小,肉薄而脓肿较浅的,切口宜小。v一般切口不能过大,以免损伤好肉筋络,愈合后疤痕较大;但切口也不能过小,以免脓水难出,延长治愈日期。v6操作方法v手术时以右手持刀,刀锋向外,拇食两指夹住刀口要进刀的尺寸,其余三指把住刀柄,并把刀柄的末端顶在鱼际上1乃处,这样能使进刀有力准确,同时左手拇食两指按在所要进刀部位的两侧,进刀时刀口宜向上,在脓点部位向内直刺,深入脓腔即止,如欲把刀口开大,则可将刀口向上或向下轻轻延伸,然后将刀直出即可。如采用西医手术刀,可应用小号尖角刀以反挑式之执刀法进行直刺,如欲把刀口开大,则可将刀口向上或向下轻轻延伸。v注意点:在关节和筋脉的部位宜谨慎开刀,以免损伤筋脉,致使关节不利。如患者过于体弱,应先内服调补药物,然后开切,以免晕厥。凡颜面疗疮,尤其在鼻唇部位,忌早期切开,以免疗毒走散,并发走黄危证。切开后,由脓自流,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感染扩散、毒邪内攻。(二)烙法(二)烙法v烙法,是把火针和烙器在火上加热后,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种治疗方法。烙法分两种,一种是火针烙法,另一种是烙铁烙法,其适应证与用法均不相同。v1火针烙法v古称燔针淬刺,是指将针具烧红后刺激患部的治疗方法。分粗针与细针两种,粗针用以刺脓,细针用以消散。细针应用时将针烧红后对准患部速刺速出。v2烙铁烙法v烙铁古代用银制品,现改用铁或铜制品,其头如半粒蚕豆大小,上有一柄,它主要利用器械烧灼病变处,既可以止血,又能烫治病根。目前以电灼器代替火烙。v适应证:适用于创伤脉络裂断出血,以及赘疣、息肉突出等。v用法:先在患处作局部浸润麻醉后,用烙器烧赤烙之。如脉络裂断,可向出血点烧灼;如赘疣、息肉等,可用剪刀齐根剪除后再烙。v注意点:使用时避免让患者看见,以免引起精神紧张,发生晕厥。血瘤、岩肿等病,禁用烙灼。(三)砭镰法(三)砭镰法v砭镰法俗称飞针,是用三棱针或刀锋在疮疡患处浅刺皮肤或粘膜放出少量血液,促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的一种治疗方法。v适应证:适用于急性阳证疮疡,如丹毒、红丝疗等。v用法:先常规消毒,然后用三棱针或刀锋直刺皮肤或粘膜,迅速移动击刺,以患部出血。或排出粘液、黄水为度。(四)挂线法(四)挂线法v挂线法是采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纸裹药线,或橡皮筋线等挂在瘘管或窦道上,利用线的紧力,促使气血阻绝,肌肉坏死,达到切开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v适应证:凡疮疡溃后,脓水不净,虽经内服、外敷等治疗无效而形成瘘管或窦道者;或疮口过深,或生于血络丛处,而不宜采用切开手术者,均可使用。v用法:先用球头银丝自甲孔探人管道,使银丝从乙孔穿出(如没有乙孔的,可在局麻下用硬性探针顶穿,再从顶穿处穿出),然后用丝线做成双套结,将橡皮筋线一根结扎在自乙孔穿出的银丝球头部,再由乙孔回人管道,从甲孔抽出。这样,橡皮筋线与丝线贯穿瘘管管道两口。此时将扎在球头上的丝线与橡皮筋线剪开(丝线暂时保留在管道内,以备橡皮筋线在结扎折断时,用以另引橡皮筋线作更换之用),再在橡皮筋线下先垫两根丝线,然后收紧橡皮筋线,打一个单结,再将所垫的两根丝线,各自分别在橡皮筋线上打结处予以结缚固定,最后抽出管道内保留的丝线。v上面介绍的是橡皮筋线挂线法,如采用普通丝线或纸裹药线挂线法,则在挂线以后,须每隔23天解开线结,收紧一次,因而延长切开日期。橡皮筋线因有弹性,一般一次结紧后即可自动收紧切开,所以目前多采用橡皮筋线挂线法。v注意点:如果痿管管道较长,发现挂线松弛时,则必须加线收紧,以免不能达到切开的目的;且须仔细探查瘘管管道,以免形成假道,而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五)结扎法(五)结扎法v结扎法又名缠扎法,是利用线的紧力,通过结扎,促使患部经络阻塞、气血不通,结扎上部的病变组织失去营养而致逐渐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对较大脉络断裂而引起活动性出血,利用本法结扎血管,可以制止出血。v适应证:适用于瘤、赘疣、痔、脱疽等病,以及脉络断裂引起的出血之症。v用法:凡头大蒂小的赘疣、痔核等,可在根部以双套结扣住扎紧。凡头小蒂大的痔核,可以缝针贯穿它的根部,再用8字式结扎法,两线交叉扎紧。如截除脱疽坏死的趾、指,可在其上端预先用丝线缠绕十余转,渐渐紧扎。如脉络断裂,可先找到断裂的络头,再用缝针引线贯穿出血底部,然后系紧打结。结扎所使用的线的种类有普通丝线、药制丝线、纸裹药线等,目前多采用较租的普通丝线或医用缝合线。v注意点:如内痔用缝针穿线,不可穿过患处的肌层,以免化脓;扎线应扎紧,否则不能达到完全脱落的目的;扎线未脱,应俟其自然脱落,不要硬拉,以防出血。三、其他疗法v(一)引流法v引流法,是在脓肿切开或自行溃破后,运用药线、导管或扩创等使脓液畅流,腐脱新生,防止毒邪扩散,促使溃疡早日愈合的一种治法。包括药线引流、导管引流和扩创术等。v1药线引流药线引流v药线俗称纸捻或药捻,大多采用桑皮纸,也可应用丝棉纸或拷贝纸等。按临床实际需要,将纸裁成宽窄长短适度,搓成大小长短不同线形药线备用。药线的类别有外粘药物及内裹药物两类,目前临床上大多应用外粘药物的药线。它是借着药物及物理作用,插入溃疡疮孔中,使脓水外流;同时利用药线之线形,能使坏死组织附着于药线而使之外出。此外,尚能探查脓肿的深浅,以及有否死骨的存在。探查有否死骨也是利用药线绞形之螺纹,如触及粗糙骨质者,则为疮疡已损骨无疑。采用药线引流和探查,具有方便、痛苦少、患者能自行更换等优点。目前将捻制成的药线,经过高压蒸气消毒后应用,使之无菌而更臻完善。v适应证:适用于溃疡疮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者;或已成瘘管、窦道者。v用法分如下两种:v(1)外粘药物法分有两种,一种是将搓成的纸线,临用时放在油中或水中润湿,蘸药插入疮口;另一种是预先用白及汁与药和匀,粘附在纸线上,候干存贮,随时取用。目前大多采用前法。外粘药物,多用含有升丹成分的方剂或黑虎丹等,因它有提脓去腐的作用,故适用于溃疡疮口过深过小,脓水不易排出者。v(2)内裹药物法是将药物预先放在纸内,裹好搓成线状备用。内裹药物,多用白降丹、枯痔散等,因其具有腐蚀化管的作用,故适用于溃疡已成瘘管或窦道者。v注意点:药线插人疮口中,应留出一小部分在疮口之外,并应将留出的药线末端向疮口侧方向下方折放,再以膏药或油膏盖贴固定。如脓水已尽,流出淡黄色粘稠液体时,即使脓腔尚深,也不可再插药线,否则影响收口的时间。v2导管引流导管引流v古代导管用铜制成,长约重00n左右,粗约03cm,中空,一端平面光滑,一端呈斜尖式,在斜尖下方之两侧,各有一孔(以备脓腐阻塞导管腔头部后,仍能起引流的作用),即为导管的形状,消毒备用。这种导管引流较之药线引流,更能使脓液畅出,从而达到脓毒外泄的目的。v适应证:适用于附骨疽、流痰、流注等脓腔较深、脓液不易畅流者。v用法:将消毒的导管轻轻插入疮口,达到底部后,再稍退出一些即可。当管腔中已有脓液畅流排出时,即用橡皮膏固定导管,外盖厚层纱布,放置数日(纱布可每天更换),当脓液减少后,改用药线引流。导管另一种用法:当脓腔位于肌肉深部,切开后脓液不易畅流,将导管插入,引流脓液外出,待脓稍少后,即拔去导管,再用药线引流。导管引流,目前在体表脓肿已很少采用,大多应用于腹腔手术后,且导管均改用塑料管或橡皮管(导尿管)以替代钢制导管。v注意点:导管的放置应放在疮口较低的一端,以使脓液畅流。导管必须固定,以防滑脱或落人疮口内。管腔如被腐肉阻塞,可松动引流管或轻轻冲洗,以保持引流通畅。v3扩创引流扩创引流v是采用手术的方法来进行引流。大多应用于脓肿溃破后有袋脓现象,经其他引流、垫棉法等无效的情况下,才采用之。v适应证:适用于痈、有头疽溃后有袋脓者,瘰疬溃后形成空腔者,脂瘤继发感染化脓时。v用法:在消毒局麻下,对脓腔范围较小者只需用手术刀将疮口上下延伸即可;如脓腔范围较大者,则用剪刀作十字形扩创。瘰疬之溃疡,除扩创外,并须将空腔之皮修剪,剪后使疮面全部暴露。有头疽溃疡的袋脓,除作十字形扩创外,切忌将空腔之皮剪去,以免愈合后形成较大的疤痕,影响活动功能。脂瘤继发感染化脓的扩创,作十字形切开后,将疮面两侧皮肤稍作疤痕修剪,便于棉花嵌塞,并用刮匙将渣样物质及囊壁一并刮清。v注意点:扩创后,须用消毒棉花按疮口大小,蘸八二丹或七三丹嵌塞疮口以去腐,并加压固定,以防止出血,以后可按溃疡处理。(四)针灸法(四)针灸法v包括针法与灸法,两者各有其适应证。灸法是用药物在患处燃烧,借着药力、火力的温暖作用,可以和阳祛寒、活血散瘀、疏通经络、拔引郁毒。如此则肿疡未成者易于消散,既成者易于溃脓,既溃者易于生肌收口。v适应证:针刺适用于湿疮、瘾疹、蛇串疮等。灸法适用于肿疡初起坚肿,特别是阴寒毒邪凝滞筋骨,而正气虚弱,难以起发,不能托毒外达者;或溃疡久不愈合,脓水稀薄,肌肉僵化,新肉生长迟缓者。v用法:针刺的用法,一般采取病变远隔部位取穴,手法大多应用泻法。v灸的方法虽多,但主要有两类,一种是明灸,单纯用艾绒作艾炷着皮肤施灸,此法因有灼痛,并容易引起皮肤发生水疱,所以比较少用;v一种是隔灸,捣药成饼,或切药成片(如豆豉、附子等作饼,或姜、蒜等切片),上置艾炷,于疮上灸之。此外,还有豆豉饼灸,隔姜、蒜灸等,适用于疮疡初起毒邪壅滞之证,取其辛香之气,行气散邪。至于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须视疮形的大小及疮口的深浅而定,总之务必使药力达到病所,以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觉痛为止。v(五)熏法(五)熏法v熏法,是把药物燃烧后,取其烟气上熏,借着药力与热力的作用,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法。包括神灯照法、桑柴火烘法、烟熏法等。v适应证:肿疡、溃疡均可应用。v(六)热烘疗法(六)热烘疗法v热烘疗法,是在病变部位涂药后,再加热烘,通过热力的作用,使局部气血流畅,腠理开疏,药物渗入,从而达到活血祛风以减轻或消除痒感、活血化瘀以消除皮肤肥厚等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v适应证:适用于鹅掌风、慢性湿疮、牛皮癣等皮肤干燥、瘙痒之症。v用法:依据病情,选择相适应的药膏,如鹅掌风用疯油膏,慢性湿疮用青黛膏,牛皮癣用疯油膏等。操作时先将药膏涂于患部,须均匀极薄,然后用电吹风烘(或火烘)患部,每天1次,每次20分钟,烘后即可将所涂药膏擦去。v注意点:同熏法,且禁用于一切急性皮肤病。(七)浸渍法(七)浸渍法v浸溃法古称溻渍法,是把药物煎汤淋洗患部,使疮口洁净,祛除病邪,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v适应证:适用于疮疡溃后脓水淋漓或腐肉不脱,皮肤病瘙痒、脱屑,内、外痔的肿胀疼痛等。v用法:临床上常用的有淋洗、坐浴、浸泡等。如210黄柏溶液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疮疡溃后,脓水淋漓或腐肉不脱,疮口难敛者。苦参汤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之功,可以洗涤尖锐湿疣等病。香樟木有调和营卫、祛风止痒之功,可以煎汤沐浴,适用于瘾疹。鹅掌风浸泡方有疏通气血、杀虫止痒之功,加醋同煎,待温,每日浸泡l2小时,连续7天,适用于鹅掌风。v注意点:在浸渍时,冬季宜保暖,夏令宜避风凉,以免感冒。我科目前开展的中医外治项目我科目前开展的中医外治项目v1.中药倒模v2.穴位注射v3.中药换药v4.针刺拔罐、穴位埋线v5.贴脐v6.中药熏洗和中药蒸汽浴v7.中药离子喷雾(中药薰药)v8.中药贴敷照射v9.火针v10.耳穴埋豆、耳尖放血常见治疗法的操作规范常见治疗法的操作规范v1.一、中药面膜操作规范一、中药面膜操作规范v中药面膜是中医美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外用的一部份,在皮肤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上,中药面膜在皮肤科中使用最多的是对痤疮和黄褐斑的治疗。一般使用倒膜方法。v【操作原理】 使用时温水调和粉状熟石膏,可变硬并产生热量,加速面部血液循环,扩张毛孔,促进药物吸收和营养成分的导入,具有除皱增白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还具有吸附油性皮肤过多的油脂,消除污尘、粉刺,紧缩皮肤,恢复皮肤活力的作用。治疗中使用的不同中药成分通过皮肤吸收直达病所,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活血祛瘀、破瘀软坚的功效。v【适应症】痤疮 黄褐斑操作流程操作流程v用物准备:离子喷雾机1台,治疗架1个,贮物罐3个,分别为(清洁湿棉球、干棉球、新洁尔灭棉球)毛巾2条,弯盘1个,粉刺挤压器1个,持物罐3个(分别盛放2%戊二酸、75%酒精,0.9%氯化钠),压舌板l个,按医嘱备中药。v药物:1.颠倒散 大黄 硫黄各等分 研为细末v2.如意金黄散:姜黄 160g 大黄 160g 黄柏 160g 苍术 64g 厚朴 64g 陈皮 64g 甘草 64g 生天南星 64g 白芷 160g 天花粉 320g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v3. 玉容散 白牵牛白蔹白细辛甘松白及白莲蕊白芷白术白僵蚕白茯苓各30克荆芥独活羌活各15克白附子白扁豆各30克防风15克白丁香30克 共研细末。方法:方法:v1.核对患者姓名、年龄、疾病诊断、治疗医嘱,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酌情关门窗。v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至病人床边。v3.协助病人卧床,暴露患处,注意保暖。v4.分别将毛巾置于枕下及胸前,包裹头发,围颈以防止弄脏患者衣物。v5.面部用0.9氯化钠或洗面乳清洗干净。v6.开离子喷雾机(热或冷)开关,离子喷雾熏蒸面部5分钟。v7.面部按摩、穴位按压5分钟。v8.(1)痤疮患者:v对以粉刺为主者,局部用75酒精消毒后,先以粉刺针沿毛囊口将粉刺穿破,然后用粉刺挤压器逐个挤出成熟脂栓。v对以脓疱为主者,将成熟脓疱挑破,将如意金黄散用麻油调成糊状,涂抹皮损处。v对以结节或囊肿为主者,如果触之柔软,可以抽出内容物,注射2利多卡因针庆大霉素针混合液冲洗,将如意金黄散用麻油调成糊状,涂抹皮损边缘。v(2)黄褐斑患者,将玉容散用麻油调成糊状,涂抹皮损处。v9. 用纱布覆盖双眼、鼻、口。取医用石膏粉适量(可加入少许大黄),以清水调和,将糊状石膏覆盖面部,留鼻孔及口唇,待发热。约20分钟后石膏冷却,嘱患者鼓腮吹气取石膏。v10.轻擦面部,薄留中药,约l小时后消水洗去。v11.清理用物,浸泡、消毒、还原。开窗通风。记录。【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v1.治疗时病人若存在大量白头、黑头粉刺,宜分次分批逐渐清除成熟的黑头、白头粉刺,对于已存在感染的,局部不宜过度刺激以免加重感染。v2.治疗时石膏发热为正常现象,热效以及药物的作用可能会引起部分病人面部潮红,轻者选用冷毛巾湿敷,重者所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以利皮肤尽快恢复。v3.待发热结束后即可取下,轻轻擦拭面部的中药及石膏,薄留一层中药,保留一小时后清水洗去。v4.避免日晒,可选用防光用具如打伞、戴帽子或物理性防光药(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配制的遮光霜)。v5.倒模时,眼鼻口等一定要覆盖纱布,鼻孔口不要涂上石膏,以免影响呼吸。v6.倒模用的石膏粉稀稠度要适中,操作时要迅速而均匀,以免石膏过早凝结成块。厚度适中,做到经济有效。v 7.面膜治疗用药有选择性,因人而异。对于黄褐斑患者,特别是敏感型皮肤患者,最好先用少许药物涂抹额头发际处,观察4872小时,若无刺激(无变红、瘙痒、灼热等不适)才能使用中药面膜治疗。v8.面膜次数按病情而定,一般须1周做2次,4周为一疗程。二、中药换药操作规范v换药法是对疮疡、虫咬伤、烫伤、烧伤、丹毒等病症的创面进行清洗、用药处理、包扎等操作的方法。通过换药,药物直达病位,可起到清热解毒、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镇痛止痒等作用。v【评估】v核对医嘱,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信心。评估病人的体质、主要症状及相关因素。评估病人发病部位皮肤的情况。【操作程序操作程序】 1、物品准备:治疗盘,掺药,酒精,生理盐水,1%-3%双氧水,换药碗,弯盘,镊子,剪刀,探针,纱布,干棉球,胶布;相应药液或各种散、膏、丹等外用药,必要时备药捻及引流条;酌情备绷带,一次性中单,屏风等。v2、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v3、核对医嘱向病人解释,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疮口,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关闭门窗。v4、必要时患处铺橡胶单、治疗巾,置弯盘于治疗巾上。v5、揭去原敷料,用盐水棉球自内向外清洗患处,如敷料不易揭去可用盐水浸泡,如痂皮较厚不易去除者,可用黄连油膏包扎24小时,等痂皮软化后去除。v根据疮口性质、疮面情况掺药,或置放药捻药膏,并进行包扎。常用的掺药有:消肿收口药:冲和散、棒脑散等。祛腐生肌药:提脓散、拔毒生肌散、九一丹等。生肌收口药:冰石散、月白珍珠散等。溃疡的换药溃疡的换药v:v1.用生理盐水浸湿溃疡表面的痂,慢慢地将其揭去,尽量防止伤口的渗血,减轻病人的痛苦。v2.用生理盐水棉自内向外轻轻擦拭伤口,清除伤口上的坏死组织分泌物。v3.根据溃疡口上的坏死组织和肉芽生长情况以及创口深浅程度选择不同功能的掺药和剂型。坏死组织较多未见新鲜肉芽生长,可在坏死组织上涂布去腐作用较强的提脓散,坏死组织较少,肉芽组织己见端倪,则选用去腐作用较弱的九一丹,若坏死组织收尽,创口不甚红活,可选用生肌作用较好的冰石散。【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1、保持换药室的清洁,室内每日消毒。v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所有物品每人一套,先处理无菌伤口、再处理感染伤口,防止交叉感染。v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疮面要清洗干净,勿损伤新肉芽组织。v4、有多处创面时应先清洗感染轻的伤口,再清洗感染重的伤口。v5、糊膏类用液体石腊清洗,一般皮损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或根据医嘱。v6、掺药需撒布均匀,根据伤口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及掺药的多少。如脓肿敷布范围要大于病变部位12cm,溃荡敷布范围不应大于病变部位。v7、一般伤口应每日换药1次,脓腐较多的伤口每日换药23次。v8、对汞剂过敏者禁用丹药;眼部、唇部、大血管附近的溃疡以及通向内脏的瘘管均不用腐蚀性强的丹药,上丹药时需保护周围组织,不使丹药撒于疮面外。v9、颜面部的疔疮者勿挤压,以防脓毒扩散。v10、清洗过的棉球、敷料要集中进行焚烧。三、中药离子喷雾操作规范v中药离子喷雾是采用喷雾方式治疗,将中药药液通过离子喷雾器以离子状态渗透皮肤进入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v【治疗原理】:v中药离子喷雾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中药药物吸收,增强药效;蒸汽喷雾可使皮肤表面升温,使皮肤毛孔开放;同时可以促进上皮生长、创口愈合。v【治疗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化淤、行气止痛、收敛、止痒。v【操作规程】v1.中药药液制备(根据不同疾病、不同辨证选方)。v2.洗手、戴口罩、核对病人姓名,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v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皮损区,根据皮损情况,清除痂皮,污物;如皮损在头部,用干棉球塞耳;如皮损在面部,先用纱布覆盖双眼;如皮损在会阴部,先剃去毛发,再做治疗;如皮损面积大于20cm2,则行分区治疗。v4.将雾化罐旋转至杯座上,将中药药液倒入雾化罐,注意不要超过刻度线。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开喷雾及紫外线开关,将喷嘴移至皮损上方,距离30cm处对准皮损,待雾化罐内药液沸腾后开始计时,每次治疗时间为15分钟,每天 1次,十次为一疗程。v5.治疗毕,协助病人擦干水渍,穿衣,清理用物。v6.洗手后记录。v【注意事项】v1. 喷雾时部位不能过近,以免烫伤,以温热感为宜。v2. 水杯加水不可超过上限,用后不可低于下限。v3. 中药离子喷雾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用后必须停机30分,再行使用。v4. 治疗中注意观察病人体位有否移动、蒸汽喷雾情况,若行分区治疗,注意及时更换部位。四、中药药浴操作规范v中药药浴亦称中药药浴亦称“水疗水疗”,是辨证选用中草药加水煎煮,取药液洗浴局,是辨证选用中草药加水煎煮,取药液洗浴局部或全身的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药浴疗法源远流长,早在部或全身的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药浴疗法源远流长,早在五十二五十二病方病方中就有药浴疗法的记载。中就有药浴疗法的记载。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云:云:“邪在表,邪在表,渍形以为汗渍形以为汗”,指出药浴能助邪从表而发。,指出药浴能助邪从表而发。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运用百合运用百合洗方和苦参汤局部洗浴治疗百合病和狐惑病。外治专著洗方和苦参汤局部洗浴治疗百合病和狐惑病。外治专著理瀹骈文理瀹骈文记载的中药浴疗法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其药浴种记载的中药浴疗法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其药浴种类极为丰富。中药药浴操作方便,无需特殊设备,不受环境条件的过类极为丰富。中药药浴操作方便,无需特殊设备,不受环境条件的过多限制,所用药物价廉易得又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在皮肤科领域的多限制,所用药物价廉易得又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在皮肤科领域的外治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外治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v中药药浴包含局部药浴和全身药浴。前者如洗发、洗眼、洗肛、洗手中药药浴包含局部药浴和全身药浴。前者如洗发、洗眼、洗肛、洗手足及皮肤病的局部皮损;后者即含中药成分的煎液进行全身洗浴。可足及皮肤病的局部皮损;后者即含中药成分的煎液进行全身洗浴。可以祛除体表和皮损表面的污物,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发挥药物的消以祛除体表和皮损表面的污物,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发挥药物的消炎、止痒、消毒、抗菌、收敛等作用,促进皮损康复。炎、止痒、消毒、抗菌、收敛等作用,促进皮损康复。作用机理作用机理v中药药浴药浴液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的吸收、扩散、辐射等途中药药浴药浴液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的吸收、扩散、辐射等途径通过皮肤俞穴吸收,湿润肌肤、开宣腠理,具有药物、俞穴的双重径通过皮肤俞穴吸收,湿润肌肤、开宣腠理,具有药物、俞穴的双重治疗作用,治疗作用, 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透达腠理、祛邪和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透达腠理、祛邪和中、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络止痛、养荣生中、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络止痛、养荣生肌、美容保健等作用,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减少了毒副作用。清代肌、美容保健等作用,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减少了毒副作用。清代吴师机谓其吴师机谓其“按其位,循其经,核其形,就病治病,皮毛隔而毛窍通,按其位,循其经,核其形,就病治病,皮毛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脏腑也不见脏腑恰直脏腑也”。v中药药浴局部作用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表,以及肌肉、关节,改中药药浴局部作用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表,以及肌肉、关节,改善皮肤、肌肉、关节的代谢,恢复其功能,直接针对病位、病因发挥善皮肤、肌肉、关节的代谢,恢复其功能,直接针对病位、病因发挥治疗作用;整体治疗是通过药物透皮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调整全身阴治疗作用;整体治疗是通过药物透皮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调整全身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v药浴液的温热效应能够提高组织的温度,舒张毛细血管,改善循环,药浴液的温热效应能够提高组织的温度,舒张毛细血管,改善循环,使血液加速,且通过皮肤组织吸收后,调节局部免疫状态,抑制和减使血液加速,且通过皮肤组织吸收后,调节局部免疫状态,抑制和减少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安全有效的目的。少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安全有效的目的。v【适应症适应症】湿疹、皮炎、手足癣、皲裂、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湿疹、皮炎、手足癣、皲裂、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硬皮病、肌炎、皮肌炎、天疱疮、荨麻疹等患者。斑、硬皮病、肌炎、皮肌炎、天疱疮、荨麻疹等患者。v【 操作程序操作程序】v1局部药浴局部药浴v1.1物品准备:中药煎液、清洁浴具、一次性浴套。物品准备:中药煎液、清洁浴具、一次性浴套。v1.2清洁浴具,套上一次性浴具套。清洁浴具,套上一次性浴具套。v1.3核对姓名,评估患者情况。核对姓名,评估患者情况。v1.4根据医嘱调配药液,加入温水至浴具的根据医嘱调配药液,加入温水至浴具的1/2-2/3,水温夏季,水温夏季30-35左右,左右,冬季冬季40-45左右。左右。v1.5局部洗浴局部洗浴25-30分钟,每日一次。分钟,每日一次。v1.6药浴完毕,不用清水冲洗,擦干皮肤即可。药浴完毕,不用清水冲洗,擦干皮肤即可。v1.7放水,取下一次性浴具套,清洁浴具。放水,取下一次性浴具套,清洁浴具。v2全身药浴全身药浴v2.1物品准备:中药煎液、清洁浴桶、一次性浴套。物品准备:中药煎液、清洁浴桶、一次性浴套。v2.2清洁浴桶,套上一次性浴桶套。清洁浴桶,套上一次性浴桶套。v2.3核对姓名,评估患者情况。核对姓名,评估患者情况。v2.4根据医嘱调配药液,加入温水至浴桶的根据医嘱调配药液,加入温水至浴桶的1/2-2/3,以病人舒适及可耐受为宜,以病人舒适及可耐受为宜,水温夏季水温夏季30-35左右,冬季左右,冬季40-45左右。左右。v2.5泡浴泡浴25-30分钟,每日一次。分钟,每日一次。v2.6药浴完毕,不用清水冲洗,擦干皮肤即可。药浴完毕,不用清水冲洗,擦干皮肤即可。v2.7放水,取下一次性浴桶套,清洁浴桶。放水,取下一次性浴桶套,清洁浴桶。v【禁忌症】v1严重心血管疾病和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全身药浴。v2急性传染病、妊娠或妇女月经期,骨折后伤口及手术切口未愈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v3空腹及饱餐后不宜进行全身药浴。v4对药浴液过敏者禁用。v【注意事项】v1药浴前先测试水温,过冷、过热均不适宜。v2一般应在饭后一小时后进行。沐浴之前,不应进行大活动量的运动或功能锻炼,尤其老年患者更应注意,避免活动过后沐浴时突发心脑血管意外。v3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和适宜的温湿度,室温25左右,相对湿度60-70%。v4护理人员应每隔610min巡视一次,询问患者是否有异常感觉,预防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如患者感到不适立即终止药浴。v5儿童、老人和病情较重的患者,药浴时要有专人守候和协助,避免受伤或意外。6浴后应立即用温水冲洗干净,用干毛巾擦干,穿好衣服,以防感冒。五、中药蒸汽浴操作规范五、中药蒸汽浴操作规范v中药蒸汽浴治疗是在中药外洗和中药药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中医外治疗法,辨证选用对特定疾病有治疗作用的中药并组成方剂,经中药汽疗蒸发器加热后形成“药汽”,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的皮损,以发挥清热燥湿、润肤止痒、疏通经络、行气止痛、养血活血等功效。有镇静、止痒、止痛、改善睡眠、消除疲劳等作用,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有害毒素的排泄。v中药蒸汽浴治疗历史悠久,西周时期就盛行于宫廷王室,用来洁身治病、辟邪,也是相互招待的一种礼仪。从晋唐起开始应用到临床,至明清进入鼎盛阶段,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对此都有详细记载,古人从外治与内治机理统一的原则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只是采取的方法不同而已。v【治疗原理】v中药蒸汽浴治疗将温热作用融为一体,在密闭汽疗舱内中药药液以汽态的方式产生含有生物碱、氨基酸、甙类、植物抗生素、鞣质和各种微量元素,以及具有浓烈的芳香酮、醛、酚、醇等挥发性油状物质,在温热的作用下可直接通过全身肌肤、孔窍、经穴等渗透、吸收、扩散等途径深入腠理、脏腑,达到祛风散寒、清热燥湿、润肤止痒、疏通经络、行气止痛、扶正固本等功效。v含药蒸汽的温热作用能调节高级神经中枢和全身生理过程,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及松弛骨骼肌等,达到较迅速止痛的作用;含药蒸汽中有大量的药物离子,以离子特性作用于皮肤吸收,加之温热作用,使皮肤毛囊、汗腺开放,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组织温度升高,促进或加速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从而加速组织的再生能力和增强白细胞吞噬活力,促使炎症及代谢产物的吸收或随温热的作用能使汗出,可将5-羟色胺、氧自由基等炎性致病介质清除或使异物随汗外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v【适应症】 皮炎、湿疹、银屑病、皮肤瘙痒症、玫瑰糠疹、结节性痒疹、硬皮病等疾病。v【操作步骤】v1、治疗前30min预热舱温。v2、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方,将中药放置于中药汽疗仪药物蒸发器,加水1500ml,关闭器盖。v3、按电源启动键,使药物达100,产生含药蒸汽使治疗舱内达到40。v4、患者穿特制药浴衣进入汽疗舱,人仰卧于汽疗舱内,头部暴露于治疗舱外,关闭舱门。v5、按体位调节键,自动使患者达到舒适的体位,自动控温,温度控制于4045之间,每日一次,每次治疗15min25min,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v【禁忌症】v1、饱食、饥饿时,以及过度疲劳时均不宜治疗。v2、对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妊娠、月经来潮期、精神病、高热者禁用。v【注意事项】v1、使用一次性浴衣和垫片,防止交叉感染。v2、治疗前先向患者做好解释,告知其安全、可靠性,消除思想顾虑。治疗前后应饮用适量白开水以补充丢失水分。必须待汗干,穿好衣服后再外出,以免感受风寒,发生感冒等病症。v3、治疗时间严格控制在15min25min,治疗温度不低于人体正常温度37,也不应高于45,而具体治疗温度应以患者舒适或能耐受为宜。v4、保持舱体清洁,每天清洗和用84消毒;注意蒸发器上盖内出汽孔处防护网罩堵塞,每天清洗一次;放入蒸发器中的药袋要扎紧,以防加热后药袋膨胀汽鼓堵塞出气孔;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定时加水;加水换药时蒸发器盖严密,以防漏气;蒸发器外盖上有两个保险阀不可随意乱拉。v5、当患者在汽疗仪中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有无头晕、胸闷、心慌等不适。如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立即终止治疗,平卧休息,饮用温糖盐水,必要时予以吸氧。六、穴位注射操作规范六、穴位注射操作规范v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是在穴位或相应部位进行药物注射,将针刺、药理、穴位特性综合运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穴位注射大约产生于50年代, 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不同于西医的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途径,而是通过中医的经穴体系注射给药,可使药物的作用明显增强,提示穴注的药效是针、药、穴三者的协调作用,由于它简单易行、见效迅速、有效率高,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中。v【操作原理】v1.针刺作用:针刺的治疗作用是复杂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镇痛、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和增强机体的防御免疫。v2.穴位作用 具有穴位本身的局部调节、全身调节和特异性作用。v局部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比如止痛作用,局部封闭作用等。v全身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协调脏腑功能。v特异性作用:所谓经穴作用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此穴与彼穴在功能作用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即穴位对其相关脏腑功能活动所具有的某种特殊影响。针灸形态学认为,穴位具有丰富的神经末稍、毛细血管及肥大细胞,是神经化学末稍或生物学的制动点。这一生理特征决定了经穴比非经穴能更充分地吸收注入的药物,从而发挥强大的作用。v3. 药理作用:具有该用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v4.还有另外的作用:v经络腧穴对穴注药物作用的放大性 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 而是体内多种联系系统的综合概念, 也就是说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当药物注射于穴位时, 影响它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 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迭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v由上可见,穴位注射不是单纯的穴位刺激或药理作用,或二者作用简单的迭加,而是通过机体的经络系统,把二者作用最大限度地作用在机体疾病上,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穴位注射给药的途径中,药物或生物制品的作用得到了几何式的放大。 v当药物的理化刺激作用于穴法,二者之间会发生复杂的变化,结果是导致整体效应,而穴位在药物的储存方面亦优于其它非经穴处。因此,我们找到了特异性的腧穴即是找到了一条特殊的给药通道,通过腧穴经络脏腑相关的特殊作用使得药效得以几何式的放大。v【注意事项】v1.必须征求病人的同意,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心理疑惧。v2.选择的穴位局部皮肤组织完好,无局部感染、无硬块、结节。v3.预防晕针的发生:晕针的定义: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突感头晕恶心,心慌神疲,冷汗胸闷,脉沉细,甚至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四肢厥冷者称为晕针。晕针发生后应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针取出,让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饮水休息即可恢复,如果严重宜配合西医急救方法。v4.使用的注射液无相关疾病的禁忌症,副作用尽可能少,防止药物过敏的发生,保证质量,使用合适剂量。操作流程操作流程v1.选择好体位:这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就是患者穴位充分暴露,肌肉充分放松,体位舒适安稳,且能持久保持;医生可正确取穴,便于操作,尊重患者的隐私权。v2.揣定穴位 取穴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针刺的疗效,因此,务必在针刺前用手揣摸按压欲针之处,确定穴位。而且通过揣摸按压一则可以探查患者的感觉和反应,二则可以了解穴位情况,三则可以改善肌紧张,减轻疼痛,四则可以提高机体对针刺的反应性。v3.抽取注射的药液。要选择合适的针具,针头与容量大小长短要适合,药液混合均匀。v4. 严格消毒 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针具。v5.进针临床上十分重视进针手法,门派种类众多。但是从进针的目的而言,进针就是将针刺达预定部位,以求得气,基本要求就是在无菌操作的前提下力争微痛或无痛刺入。刺入的同时需要注意确定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一般而言只要深度在解剖允许的范围下,保证向安全的方向刺,向有针感的方向刺,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的脏器即可。因此,只要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进针手法都可以说是理想的进针方式。v6.注射药液 回抽无血,再注射药液。宜缓慢、均匀注射药液,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v7.出针 出针后要观察患者的状态, 积极询问患者注射药物后的感受,并提供相应的医疗养护建议。七七 火针火针v古今医统大全 经曰 针者,以麻油满盏,灯草令多如大指许。丛其灯火烧针头,频以麻油蘸其针,烧令通经用,方有功。若不红者,反损于人,不能去病。v医者取针,先以针安穴上,自然干,针之亦佳。凡行针点艾相似,以墨记之,使针时无差穴道,差则无功。火针甚难,须有临阵之将心,方可行针。v先以左下按定其穴,然后针之,切忌太深,深则反伤经络;不可太浅,浅则治病无功,但消息取中也。v凡大醉之后,不可用针。不适浅深,有害无利。凡行火针,必先安慰病患,令勿惊动。较之火针及灸,灸则直受艾灼烧,过痛则久也;火针虽则畏人,其针下疾,一针便去,不入也。凡下火针,一针之后,疾速换去,不可久留,寻即以左手速按针孔上,则疼止;不按则疼甚。火针不宜针香港脚,反加肿痛,不能行履。火针者,宜破痈疽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毒上软处;以溃脓阔大者,按头尾及中,以点记,宜下三针,决破出脓。一针肿上,不可按之,即以指从两旁捺之。令脓随手而出,或肿大脓多,针时须侧身回避,恐脓射出污身。v针灸节要谓火针之功用甚大,凡 瘕积块、瘫痪痈疽、坚瘤,并宜火针。操作方法v1选穴与消毒:火针选穴与毫针选穴的基本规律相同,根据病症不同而辨证取穴。选定穴位后要采取适当体位以防止患者改变姿势而影响取穴的准确性。取穴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宜少,实证和青壮年患者取穴可略多。选定穴位候进行严密消毒。消毒方法宜先用碘酒消毒,后用酒精棉球脱碘,以防感染。 v2烧针: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说“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把针烧红,才能作用。 v3针刺与深度:针刺时,用烧红的针具,迅速刺入选定的穴位内,即迅速出针。关于针刺深度,针灸大成火针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火针针刺的深度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一般四肢、腰腹针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针刺宜浅,可刺12分深,夹脊穴可刺35分深。 v适应范围适应范围v火针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主要用于扁平疣、带状疱疹、皮肤囊肿等。 v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1面部应用火针要慎重。针灸大成火针说:“人身诸处,皆可行火针,惟面上忌之。”因火针刺后,有可能遗留有小疤痕,因此除治疗面部小块白癜风、和扁平疣外,一般面部不用火针。 v2对于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 v3在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则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v4火针刺激强烈,孕妇及年老体弱者禁用。 火热证候和局部红肿者不宜用。高血压、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禁用。v5针后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v6针孔处理:如果针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处理。若针刺45分深,针刺后用消毒纱布贴敷,用胶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 八、拔八、拔 罐罐v分类:火罐、走罐、闪罐、留针拔罐、刺血拔罐、药罐v原理:负压作用、温热作用、调节作用v拔罐技法要点:不同部位,不同口径的火罐;稳、准、轻、快v注意事项:v1、 拔罐时,室内需保持20以上的温度。最好在避风向阳处。 v2、 患者以俯卧位为主,充分露施术部位。 v3、 拔罐时的吸附力过大时,可按挤一侧罐口过缘的皮肤,稍放一点空气进入罐中。初闪拔罐者或年老体弱者,宜用中、小号罐具。 v4、 一般病情轻或有感觉障碍(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时间要短。病情重、病程长、病灶深及疼痛较剧者,拔罐时间可稍长,吸附力稍大。 v5、 拔罐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因难等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v6、 拔罐时间过长或吸力过大而出现水泡时,可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然后用利凡诺纱布外敷固定。 患者在过饥、过饱、过劳、过渴、高热、高度水肿、高度神经质、皮肤高度过敏、皮肤破损、皮肤弹性极差、严重皮肤病、肿瘤、血友病、活动性肺结核、月经期、孕期,均应禁用或慎用拔罐。 九、穴位埋线九、穴位埋线v适用症:黄褐斑、慢性荨麻疹v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赵炳南特色外用疗法赵炳南特色外用疗法v1.拔膏疗法v2.薰药治疗v3.黑布药膏疗法v4.药捻疗法v5.刺血疗法1.拔膏疗法拔膏疗法v药物组成:鲜羊蹄根梗叶(土大黄)、大枫子、百部、皂刺各二两 ,鲜凤仙花、羊踯躅花、透骨草、马前子、苦杏仁、银杏、蜂房、苦参子各一两,山甲、川乌、草乌、全蝎、斑蟊各五钱,金头蜈蚣十五条。v制法:香油八斤、生桐油二斤倾入铁锅内,浸泡群药后,文火炸成深黄色,离火后过滤;再将药油置武火熬炼至滴后成珠 ,然后下丹。 v用法: 热滴法:用胶布保护正常皮肤,将药棍一端热熔后滴于患处,上覆胶布。本法适用于角化浸润明显、且面积小的皮损。 蘸烙法:将药棍一端热熔后对准皮损面,快速烙贴患处,上覆胶布。本法适用于孤立、散在、角化性小面积皮损。摊贴法:将膏药熔后摊于布片上,热贴患处。本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皮损。v功用:杀虫、除湿、止痒、拔毒提脓、通经止痛、破瘀软坚。v适应证:皮肤湿热毒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蛇串疮)后遗神经痛、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蝼蛄串)、结节性痒疹(顽湿聚结)。v皮肤增生性病变类:寻常疣、出血性疣、鸡眼、胼胝、甲癣、颜面盘状红斑性狼疮、睑黄疣等。其他:白癜风、圆形脱发、硬皮病、黄褐斑、聚合性痤疮等。2熏药疗法熏药疗法 方药组成:苍术、黄柏、苦参、防风各三钱,大枫子、白鲜皮各一两,松香、鹤虱草各四钱,五倍子五钱。v制法:共碾粗末。v用法:用较厚草纸卷药末成纸卷,燃烟熏皮损处。v 功用:除湿祛风,杀虫止痒。v 方中苍术燥湿;黄柏、苦参、防风清热祛湿毒,消炎止痒;大枫子杀虫解毒止痒而又润肤;白鲜皮杀虫止痒祛湿;松香收敛止痒;鹤虱草杀虫;五倍子收涩杀虫。v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癣症)、慢性湿疹(顽湿疡)、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皮肤瘙痒症(瘾疹)。v子油熏药方/回阳熏药3.黑布药膏疗法v药味组成:老黑醋五斤,五倍子一斤十二两,金头蜈蚣十条,梅花冰片一钱,蜂蜜六两。v制法:砂锅盛黑醋火上熬开,加入蜂蜜再熬至沸腾状,用铁筛将五倍子粉慢慢撒入,边撒边按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即改用文火熬成膏状离火;再兑入蜈蚣粉和梅花冰片粉搅匀罐中备用(勿用金属器皿储存)。v用法:厚敷患处,不要用金属器械涂药,上用黑布敷盖,换药前用茶水清洁皮肤,换药一次,对化脓性皮肤病可每日换一次。v功用:破瘀软坚。v适应证:瘢痕疙瘩(锯痕症)、乳头状皮炎、疖、痈、毛囊炎初期。4.药捻疗法药捻疗法v 药捻又称药线,是用棉纸、棉花、丝线等裹药或蘸药制成线状,或直接用药粉加水搓成细条而成。药捻因其形状细长,故适合将药直接用到窦道、瘘管及脓肿的部位,使其引流通畅,又不损伤新鲜疮面,防止疮口假愈合。随所含药物的不同而有化腐提毒、生肌长肉、收敛伤口、回阳生肌等作用。v 用法:按需要长度剪成小段,用镊子夹持插入伤口内,至底部稍提出约 。v甲字提毒药捻v 药味组成:什净轻粉,京红粉 ,血竭粉,冰片 ,麝香 ,朱砂 ,琥珀。v 功用:化腐提毒生肌。v 适应证:痈疽疮疡已溃,流脓流水或成瘘管者。v引血又称刺血、刺络。是根据“血实宜决之”宛陈则除之”其受邪气蓄则肿热,砭射之也”的治疗原则而直接针刺于络脉,并使之出血的一种方法。v赵炳南教授早年行医时采用引血 疗法治疗丹毒、急性淋巴管炎、下肢静脉曲张、带状疱疹等时毒瘀血壅盛的实证。晚年则将引血疗法独 用于本属阴证、虚证、寒证的锁口疮 (慢性下肢溃疡),是他“煨脓长肉”、“回阳化腐生肌”、“去瘀生新”等学术思想的体现。v操作方法:创面周围皮肤常规消毒,用镊子酌量去掉疮口边缘锁口皮。取三棱针(银制者为佳)沿疮 周瘀斑处快速垂直啄刺。刺法由密至疏,由深至浅, 以拔针见 血如珠为度。每周引血两次,连用数周,待创周暗紫 色瘀血斑转至红色止。引血疗法毕,疮面覆盖朱红纱条。v 禁忌证:无锁口皮者不用;疮面塌陷者不用;创周无紫色瘀斑不用。v5. 引血疗法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 王玉英病因 中医认为冻疮的发生取决于内外两因 内因:人体阳气不足,抗寒能力下降。 外因:天寒地冻,寒袭肌肤。病机 两因相合,寒主收引,脉络凝滞,气血瘀阻 从而发生冻疮。 冬病夏治防治冻疮是我科颇具特色的一个治疗方法,它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受内科、儿科三伏敷贴防治咳喘的启示而开展的一个新疗法作作 用用 机机 理理冬病夏治的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基本规律。黄帝内经认为应天人相应,同气相求。通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来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夏季防治冻疮就是借助夏季三伏阳气旺盛之时,采取药物外檫,穴位敷贴,调动鼓舞人体正气,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使人体阳气充达,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融会贯通,皮肤肌肉濡养温煦而不发病。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夏季预防用药,冬季观察疗效。药物外擦 夏季三伏期间将冻疮灵酊直接涂 擦于以往患冻疮的部位,揉搓至局 部发热,并晒太阳23分钟,每日2 次,连续1周。药物敷贴 根据冻疮的发病部位选择外关、涌泉、 大椎、灵台等穴位。将上述药膏搓 11cm的药饼,敷贴于选择的穴位 上,再用胶布固定,三伏期间敷贴1 次,持续24小时。若局部红肿、有 灼热痒痛感,可提前揭去药膏。药物制备药物制备 冻疮灵酊 :本院自制中成药,主要成分有 当归、黄芪、山楂、甘草等。 敷贴药物 :首先将苍术、白附子、桂枝、 细辛等碾细为末,过100目筛, 然后用姜汁、醋汁调合成泥状 药膏待用。 对于冬季已发的冻疮我们采用洗渍法或敷帖法进行治疗也收到了较好疗效:1.洗渍法 适用于未溃破型处方:桂枝30g、白附子30g、威灵仙30g、 苍术30g、干姜20g、白芷30gv操作:上药水煎稀释后注入浴盆,水温40-v 50度,泡手20分钟,每日1-2次。2.敷帖法 适用于溃破型处方:马勃粉20g加凡士林100g制成软膏操作:适量涂于患处。脂溢性脱发脂溢性脱发 药物:药物:透骨草60g、苦参、侧柏叶、丹参、黄芪 各30g、荆芥、防风各20g、白芷、薄荷、 硫磺各10g。方法:方法:煎汤外洗,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每次 15分钟,连用15次为一疗程,一般1-2个 疗程可以见效。若皮脂溢出明显、头发 油腻者,则加用我科自制药生发酊(内含 生山楂、仙鹤草、藿香、佩兰、侧柏叶、 苦参、白鲜皮、花椒等)外搽患处。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症 一、针法针法选穴:曲池,血海,合谷,足三里,肺腧操作: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一 次,10次为一疗程。随症配穴:失眠配心腧、神门;烦躁易怒 配肝腧、太冲;血虚配脾腧,三阴 交。二、压籽法选穴:神门、交感、肾上腺、内分泌、肺、 痒点操作:用一小方形胶布,将一粒王不留行籽 贴于上述耳穴处,嘱患者每日捻压王 不留行 3-5次,每次15分钟,10日为 一疗程。 三、穴位注射法选穴:血海操作:采用vitB121ml,1%普鲁卡因1ml, 针刺血海得气后每穴推注药液1ml, 每日1次,或隔日1次,7次为一疗 程,一般3-4次即可以见效。四、耳背放血法 将耳背常规消毒后,以洁净三棱针或无菌手术刀片刺破耳背静脉,放出一定量的血液,待其自止,每2-3天1次,本法对各种瘙痒性皮肤病均有较好的效果,如:银屑病,泛发性湿疹等。临床上我们注意到患者每次放血量多一些效果会更好。五、沐浴法本法适用于泛发性瘙痒的患者。 处方:防风30g、羌活25g、荆芥20g、地肤 子40g、蛇床子60g、川乌10g 、草 乌10g、生地30g 操作:上药水煎稀释后注入浴盆,水温40- 50度,沐浴20分钟,每日1-2次。 六、敷脐法处方:桃仁、红花、杏仁、栀子各等分, 冰片适量操作:将红花、栀子烘干,合桃仁、杏 仁研为极细末,调匀,加入冰片, 再研一遍,用凡士林或蜂蜜调成膏 敷脐,每1-2天换药一次,一周为 一疗程。酒酒 渣渣 鼻鼻 一、药酊疗法药物:百部30g,蛇床子、地榆各10g, 75%酒精100ml,密封浸泡57天 即成。 方法:使用时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 日35次,连续57天。可活血通 络,消肿止痛。二、穴位注射选穴:迎香、曲池操作:用5ml注射器抽取丹参注射液3ml, 刺入穴位得气后,回抽无血,即 向穴位内注入药物,迎香每穴 0.5ml,曲池每穴1ml ,每3天治疗 1次,10次为1疗程。三、割刺法 对于出现严重毛细血管扩张及后期出现鼻赘的患者,在常规消毒后,用无菌的手术刀片纵向划割两侧的鼻翼,致微出血为度,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止血,必要时可隔数日后再重复一次,本法对鼻赘期的患者疗效尤为明显。跖跖 疣疣 一、洗渍法药物:香附30g、木贼30g、板兰根30g、 大青叶30g、红花20g、紫草20g、 马齿苋30g方法:煎汤浸足,每日两次,每次20-30 分钟,一般需连用两周以上可见疗 效。 二、穴位注射 选穴:昆仑或太溪 操作:用5ml注射器抽取vitB121ml和1% 普鲁卡因1ml,刺入穴位得气后, 回抽无血,即向穴位内注入药 物,隔日一次,连用7次为一疗 程, 一、洗渍法 处方一:地肤子30g、蛇床子30g、白藓皮15g、 斑蝥3个、大黄10g、丁香10g 方法:上药用500g食醋煮10分钟,用其药液浸 泡手足,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每剂 可用7次,一般1-2周可见疗效。 处方二:藿香30、黄精、大黄、皂矾各12、 醋500。将药碾碎,入醋中浸泡,每 日振荡数次,57天后滤去药渣即成, 装瓶备用。 方法:将患病手足或指(趾)甲浸泡于上述浸剂中,每日1-2 次,每次10-20分钟。每剂可用7次,一般1-2周可见 疗效。本法对角化型手足癣有明显疗效。 二、敷帖法 处方一:地榆粉30g、轻粉1.5g、食醋适量 方法:上药研成极细粉末,用食醋调成糊状, 涂敷患处。每日3次,7日为一疗程。 本法适用于水疱型。 处方二:青黛15g、海螵蛸30g,煅石膏120g、 冰片3g 方法:上药研成极细粉末,混匀,干撒于皮 损处。每日一次,七日为一疗程。本 法适用于糜烂型。处方一:苍术15g、商陆15g、二丑20g、常山15g、 苦参30g 方法:煎汤浸手足,每日两次,每次20-30分钟, 连用两周为一疗程。本法适用与角化重 型处方一:五倍子30g、生甘草30g、白及30g 、马 齿苋30g 方法:煎汤浸手足,每日两次,每次20-30分钟, 连用两周为一疗程。本法适用与角化轻 型祝大家新年快乐!祝大家新年快乐!愿中医皮肤学事业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阳!愿中医皮肤学事业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阳!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