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阴部的应用解剖普外二科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分为广义会阴部及狭义会阴部两个概念。狭义的会阴在男性是指阴茎根与肛门之间的部分。女性指阴道前庭后端与肛门之间的部分。会阴分为肛区及尿生殖区。盆膈又称盆底,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所构成。盆膈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肛提肌薄而扁,由四部分组成: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耻尾肌,髂尾肌。肛提肌和尾骨肌共同构成盆底,对腹腔,盆腔脏器具有承托,和支持功能。肛管的定义解剖学肛管:从肛缘到齿状线,约2cm。外科学肛管:从肛缘到肛管直肠环上缘,约4cm。向上延续为直肠,在第三骶椎高度再延续为乙状结肠。直肠长约10-12cm,平均11.7cm.直肠和肛管在发生学上有所不同,肛管发生于外胚层,是外胚层向内凹陷所形成的原肛形成。几个概念: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肛梳(即痔环0肛梳的下缘为一条呈波浪状的线,称白线,距离肛门1.5CM,也叫括约肌间沟,是肛门内外括约肌的交界处。肛管的层次粘膜、粘膜下、内括约肌、联合纵肌(CLM)耻骨直肠肌和外括约肌内括约肌由直肠环肌增厚形成,肌束呈叠瓦状排列,属平滑肌。IAS提供50-85%的静止期紧张力。上下界:上界不固定,并非为齿状线;下界为括约肌间沟(白线)。张东铭教授测量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内括肌高约1.72cm,厚约0.48cm。仅有协助排便的作用,无括约肛门的作用。肛裂手术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纵肌(有争议)结肠与直肠外科学书上的定义:由直肠外层纵肌在肛管直肠环水平与肛提肌纤维形成联合性纵行肌。沿括约肌间隙之间下降,包绕肛管,形成一个平滑肌、横纹肌与筋膜纤维汇和的复合体。1976年Shafik提出,联合纵肌包括三层:内侧直肠纵肌(平滑肌)中间肛提肌(横纹肌)外层耻骨直肠肌(横纹肌)但是2000年Rociu通过腔内MRI研究提出:直肠纵肌直接形成CLM。肛提肌和耻骨直肠肌都不是CLM的一部分。2005格氏解剖第39版接受了这一观念,但仍有部分学者不认同. 联合纵肌共分2层,外侧由肛提肌和耻骨直肠肌延伸至括约肌间隙融合形成,属于横纹肌;内侧为直肠纵肌在肛管区的直接延续,属于平滑肌。联合纵肌的作用:起到骨架支撑作用,脱肛与联合纵肌的松弛有关。外括约肌1769年, Santorini命名了肛门外括约肌并认为它是由皮下部、浅部和深部3部分组成的;此后的数百年间,肛门外括约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争议不断1975年,Shafik提出的3U环系统概念,(三肌袢学说)上环起源于并且附着于耻骨联合,由深层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组成。中环附着于尾骨(浅层外括约肌)。下环附着于会阴体(皮下外括约肌)。Armed Shafik耻直肌外括约肌浅部外括约肌皮下部耻尾肌尾骨后正中线Arun Rojanosakul外括约肌皮下部外括约肌浅部耻直肌Arun Rojanosakul耻尾肌耻直肌肛门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皮下部外括约肌浅部肛门后深间隙肛尾韧带Arun Rojanosakul肛门外括约肌的长度和厚度在不同的性别有所不同,在女性,其前部较短,管壁略薄,管腔犹如一个不对称的椎体。2005, Grays Anatomy 格氏解剖第39版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前方附着于会阴中心腱,后方附着于肛门下端及肛尾韧带,切断此部,不致于引起肛门失禁。浅部:后方附着于肛门下端及肛尾韧带深部:其部分纤维与耻骨直肠肌相互融合,后方附着于肛尾韧带肛管直肠环的概念:由肛门外括约肌的浅,深部,耻骨直肠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直肠壁纵行肌层的下部等,在肛管与直肠移行处的外围共同构成的强大肌环。宽约2-3cm。手术时不慎被切断,可引起肛门失禁。盆腔的动脉 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