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7页
第2页 / 共127页
第3页 / 共127页
第4页 / 共127页
第5页 / 共127页
第6页 / 共127页
第7页 / 共127页
第8页 / 共127页
第9页 / 共127页
第1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用全球工程标准GMW3172电子/电气部件环境/耐久一般规格目录v1.前言 v2.引用文件v3.定义v4.验证过程v5.部件要求v6.性能确认v7.设计分析v8.设计开发v9.设计验证(DV)v10.过程验证(PV)1.前言v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商业用车和卡车。基于安装条件和位置定义了环境和耐久的试验要求。v1.1 标准任务/主题:规定了保证用于车装电子电气部件在使用寿命期间可靠性的环境/耐久要求和分析/设计改善/验证行动要求。v备注:本标准不超越法律法规之规定;以英文版本为优先。2.引用文件v使用最新版本v2.1 通用汽车外部标准/规范 ASTM D4728、IEC 60068-2-1、IEC 60068-2-14(GB/T2423-22)、IEC 60068-2-27、IEC 60068-2-29、IEC 60068-2-30、IEC 60068-2-38(GB/T2423.34)、IEC 60068-2-52、IEC 60068-2-64 (GB/T2423.56) 、IEC 60068-2-78、ISO 8820、ISO 12103-1、ISO 16750-2、ISO 16750-3、ISO 16750-4、ISO 20653v2.2 通用汽车企业标准/规范 GMN5345、GMW3091、GMW3097、GMW3103、GMW3191、GMW3431、GMW8287、GMW8288、GMW14082v2.3 附加参考 EIA/JEDEC JESD22-A110-B3.定义v部件:有专门的件号并可直接发运至通用汽车v零件:组成部件的部分v3.1 温度和电压定义v3.2 验证测试参数及误差v3.3 操作模式 模式1:无电压输入至部件 模式2:电气连接至车载电池UB,发动机不工作 模式3:由发动机UA电气操作v3.4 功能状态等级FSC A:部件所有功能试验时和试验后如设计预期要求 B:部件所有功能试验时如设计要求。但一个或多个超出规格误差。所有功能在试验后自动回到规格内。存储器功能保持FSC A C:部件一个或多个功能在试验时不如设计预期但在试验后能自动回复。 D:部件一个或多个功能在试验时不如设计预期要求且试验后不能自动回复正常操作,除非通过复位操作。 E:部件一个或多个功能在试验时和试验后都不如设计预期要求且不经过维修或替换不能回复到正常操作状态v4.1 分析/设计/验证(A/D/V)v4.2 A/D/V过程流程 v4.3 A/D/V行动概要4.验证过程4.1 分析/设计/验证(A/D/V)v电子电气部件分析/设计/验证(A/D/V)过程 全球环境部件A/D/V过程应使用于所有电子电气对象。包含但不限于发动机、底盘、空调系统(HVAC)、内饰、车身、外饰、锁闭器和电路等。4.2 A/D/V过程流程 vA/D/V过程包含的主要任务:1) 设计要求审查:GM的环境/耐久专家与DRE和部件验证工程共同定义产品的环境代码要求。2) 测试计划启动/硬件设计审查:在采购定点的两周内举行会议,通过审查设计来确认环境耐性和讨论部件的环境测试计划期望。3) 制作与审查测试计划:在采购定点的六周内应提交可编辑的版本至GM;十周内应取得批准。4) 执行A/D/V任务:应在集成车辆材料要求日期(IV MRD)前成功完成A/D/V任务5)执行生产验证任务4.2 A/D/V过程流程 v4.2.1 测试计划讨论v4.2.2 硬件设计审查v4.2.3 分析行动v4.2.4 开发设计行动v4.2.5 设计验证行动v4.2.6 生产验证行动4.2.1 测试计划讨论v供应商应在采购定点六周内依GM的格式提交完整的可编辑的部件环境测试计划。v依照产品要求,在测试计划中应编辑和添加普遍的环境/耐久测试流程。 1) 设计开发阶段 2) 设计验证阶段 3) 生产验证阶段设计开发阶段设计验证阶段生产验证阶段4.2.2 硬件设计审查v硬件设计审查应针对所有新部件和量产中发生变更的产品,用以确保设计符合环境/耐久一致性。包含了硬件相关的变更和生产过程改变;有影响到GMW3172相关要求的软件变更也需要考虑。硬件设计审查由GM部件验证工程安排和主导,并建议与EMC设计审查同时进行。v硬件设计审查目的:1) 审查电路设计和电路布板2) 审查元件组装和结构构造3) 审查电子/电气设计方案、机构设计方案和选材的技术合理性4) 审查任何先期的相关分析、测算和测试结果5) 评估部件设计的潜在变更6) 建议问题改善方案和适合的再验证7) 确认布板和组装设计满足部件环境/耐久要求8) 评估制造过程和变更9) 评估可能影响GMW3172相关要求的软件变更10) 进行热疲劳分析v供应商提交:应在硬件设计审查会议10个工作日前书面提交至GM1) 产品功能描述2) 车装位置3) 部件内外界面描述4) 硬件电路图5) 电子零件清单和相关数据库6) 零件材料数据库,包含热膨胀系数7) 零件安装图8) 电路板规划9) 焊接过程描述10) 结构组装硬件设计审查参与者vGM1) GMW3172环境/耐久专家2) 部件验证工程师3) 设计发布工程师(DRE)4) EMC专家(可选)5) 供应商质量工程师(SQE,可选)v供应商1) 硬件设计工程师2) 电子系统工程师3) 环境/耐久工程师4) 验证/测试工程师5) 项目经理(可选)4.2.3 分析行动v根据批准的部件环境测试计划,供应商应采取分析行动。分析模型和构想应提供GM。每个分析结果应在可编辑的环境测试计划评估项目下报告并提交GM部件验证工程师评估和批准。4.2.4 开发设计行动v供应商应根据批准的部件环境测试计划开展开发设计行动。测试样品应提供GM,包含测试前和测试后的样品。每个测试结果应在可编辑的环境测试计划评估项目下报告并提交GM部件验证工程师评估和批准。在测试过程中失效的部件,供应商应立即展开分析。失效部件不能够进行维修或进行另外的测试,应立即联络GM部件验证工程师以确认下一步行动。4.2.5 设计验证行动v供应商应根据批准的部件环境测试计划展开设计验证(DV)。测试样品应提供GM,包含试验前和试验后的样品。每个测试结果应在可编辑的环境测试计划评估项目下报告并提交GM部件验证工程师评估和批准。在测试过程中失效的部件,供应商应立即展开分析。失效部件不能够进行维修或进行另外的测试,应立即联络GM部件验证工程师以确认下一步行动。4.2.6 生产验证行动v供应商应根据批准的部件环境测试计划展开生产验证(PV)。测试样品应提供GM,包含试验前和试验后的样品。每个测试结果应在可编辑的环境测试计划评估项目下报告并提交GM部件验证工程师评估和批准。在测试过程中失效的部件,供应商应立即展开分析。失效部件不能够进行维修或进行另外的测试,应立即联络GM部件验证工程师以确认下一步行动。4.3 A/D/V行动概要v依GMW3172中默认的A/D/V行动概要来确认包含于GM批准的部件环境测试计划中测试项目。GM批准的计划只是验证行动的一部分。.5.部件要求v5.1 寿命目标v5.2 可靠性v5.3 报价要求5.1 寿命目标vGMW3172中规定的寿命要求是10年的环境曝露和16万公里(10万英里)的客户使用。v当车辆技术规格(VTS)定义不同的公里数目标,只针对于振动测试以倍数关系进行修正。v当车辆技术规格定义不同的年限目标,无需调整测试。5.2 可靠性vGMW3172中所有可靠性数值均基于50%统计信赖度的97%可靠度的计算结果。当有不同的可靠度和信赖度要求,应适当调整。部件可靠度应通过失效机理来证明:1) 振动疲劳:复合温度振动针对于客户使用的公里数寿命目标2) 热疲劳:热冲击结合电源温度循环针对于环境曝露的年限目标vGMW3172中定义的测试分组流程有效地评估疲劳与其他失效机理的相互关系5.3 报价要求v5.3.1 电气负载代码v5.3.2 机械负载代码v5.3.3 温度负载代码v5.3.4 气候负载代码v5.3.5 化学负载代码v5.3.6 外壳防护等级代码v5.3.7 车装位置代码定义5.3.1 电气负载代码v规定了稳定状态下的最小和最大测试电压。同时用于定义部件标准要求,除非CTS中另外定义。v最普遍的:测试电压范围9V16Vv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功能等级应为Av在电压范围-13.5VUmin和Umax+26V,功能等级应为Cv依不同的操作模式有不同的测试电压5.3.2 机械负载代码v卡车定义为皮卡(pickup)或商业车辆v汽车定义为乘用车、SUV或改型车辆v弹性块定义为部件安装在车身、骨架或副骨架v非弹性块定义为部件安装在车轮、轮胎或运动挂件5.3.3 温度负载代码5.3.4 气候负载代码5.3.5 化学负载代码v根据部件在车上的安装位置定义适当的测试项目5.3.6 外壳防护等级代码v防尘v防水环境代码示例vGM Epsilon Global A倒车雷达系统1) 主机代码 C C C D B IP5K22) sensor代码 Z C C I F IP6K8K IP6K9K 5.3.7 车装位置代码定义vGMW3172识别了各安装位置并定义了最小的电气、机械、温度、气候、化学、防尘和防水要求。其他可能的安装位置可以使用习惯的Z代码组合。6.性能确认v6.1 5-点功能/参数检查v6.2 1-点功能/参数检查v6.3 持续监控v6.4 功能循环v6.5 外观检查和拆解-DRBTR6.1 5-点功能/参数检查v目的: 该检查应确认在3温度和3电压下CTS中定义部件的全功能v适用性: 在试验分组开始和结束时进行v操作模式: 1.2/3.2v监控: 依下述项目要求进行v程序: 执行5种电压和温度组合:1) Tmin, Umin2) Tmin, Umax3) Troom, Unom4) Tmax, Umin5) Tmax, Umaxv 在检查前,应在温度稳定至少半小时v 使用实车负载或等同负载,在测试计划中明定v电源供应应可以提供足够的电流以避免在满载条件下的电流限制v 5-点功能/参数检查应:1) 通过监控和记录所有输出来验证功能性在给定输入和时序条件下处于正确状态2) 通过对所有输入和输出监控和记录特定电压、电流和时序值来量测参数值用以确认包含误差在内的所有参数值满足CTS/SSTS要求3) 通过监控和记录特定参数值如亮度、马达转矩等,量测非电气参数来包含误差在内的所有参数值满足CTS/SSTS要求。参数在测试计划中事先定义。4) 比较试验前和试验后的选定测量参数。针对单独的和分组统计的原始测量数据比较,用于确认和量化任何性能降低。当性能减低限值在CTS中未定义时,供应商与GM商定减低允收/失效基准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需为A6.2 1-点功能/参数检查v目的:该检查应确认在单个温度和单个电压下CTS中定义部件的全功能v适用性: 在部件环境测试计划中测试项目开始前和结束时进行v操作模式: 2.1/3.2v监控: 依下述要求项目执行v程序: 除非在部件环境测试计划中明确定义,1-点功能/参数检查在(Troom,Unom)下进行。v 在检查前,应在温度稳定至少半小时v 使用实车负载或等同负载,在测试计划中明定v电源供应应可以提供足够的电流以避免在满载条件下的电流限制v1-点功能/参数检查应:1)通过监控和记录所有输出来验证功能性在给定输入和时序条件下处于正确状态通过对所有输入和输出监控和记录特定电压、电流和时序值来量测参数值用以确认包含误差在内的所有参数值满足CTS/SSTS要求3) 通过监控和记录特定参数值如亮度、马达转矩等,量测非电气参数来包含误差在内的所有参数值满足CTS/SSTS要求。参数在测试计划中事先定义。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需为A6.3 持续监控v目的: 监控是检测当曝露的测试环境下测试时和测试后部件的功能状态。检测错误激励信号、错误数据信息、错误代码或其他错误的I/O要求或状态。应在部件环境测试计划中明定。v适用性: 在测试时执行v操作模式: 依各试验操作模式v程序:1) 通过监控和记录所有输出或从属子集来检测在给定输入和时序条件下功能处于正确状态2) 若可行,监控和记录内部诊断代码3) 包含特定部件功能的周期性观察v基准: 持续监控测试台架应根据准确和综合的数据储存确认6.4 功能循环v目的: 功能循环是模拟在测试环境中和测试后的客户使用。应在部件环境测试计划中详述。v适用性: 功能循环应在试验中执行v操作模式:2.1/2.2/3.1/3.2v监控:依下述程序进行v程序:1) 当部件曝露于测试环境时,应周期性的上电(ON)和断电(OFF)。针对适当的功能操作对所有部件输入/输出应循环并监控。2) 输入/输出循环和监控应自动化v基准: 功能循环测试台架应根据准确和综合的部件状态改变确认6.5 外观检查和拆解-DRBTRv目的: 确认由于环境测试引起的任何结构缺陷、材料/部件性能降级或残余及濒临失效状况。GMN5345中描述了进行基于测试结果的设计审查(DRBTR)的行动。DRBTR是接插件和内部零件在试验后的外观检查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1.1v程序:供应商应在所有样品上进行该行动,所有样品应在被要求时可提供GM审查。以下样品应提交GM工程部门拆解和检查:一个来自接写疲劳,两个来自热疲劳(恒湿和湿热循环各一个)和一个来自腐蚀。对部件接插件进行外部检查。然后对部件拆解进行内部检查。1) 机械与结构完整性:退化、裂纹、融化、磨损、紧扣失效等痕迹2) 焊接/零件脚疲劳裂纹或偏移或焊盘脱离:重点在大继承电路、大而重的零件或端子连接处和电路板高弯曲部位的零件 3) 损伤的表面贴装零件: 重点在贴装于电路板电源的零件,支撑架或卡扣,以及贴装在电路板高弯曲部位和靠近端子连接处的零件4) 大零件完整性和附属: 电容、继电器、加热槽/线圈附属等5) 材料退化、发霉或腐蚀残渣: 融化的塑料件、退化的表面涂覆、焊接表面、电路板分层、腐蚀等等。所有异物应分析以确认构成成分和导电率6) 其他异常或意外状况:外观或气味变化、薄弱的制造过程、明显的异响7) 当使用锌、锡或银时的晶须生成:GMW3172提供的部件环境测试计划将有助于晶须生成。8) 树状霉菌:电路板和所有零件必须无发霉痕迹9) 焊点空洞: 选择焊点惊醒切片来确认生成的空洞保持在可接受的最低等级。焊点在大热膨胀系数界面或大对角线长度的表面贴装零件的角落上的脚v基准: 应提供各部件状态并报告至GM。供应商也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查来确定机能降级的程度或类型。GM工程部门将决定必要的改善行动。7.设计分析v7.1 分析任务v7.2 电气方面v7.3 结构方面v7.4 温度方面7.1 分析任务v分析任务用于辅助当物理不可用时部件设计可靠性。分析应在A/D/V过程最早的时候并提供最早的部件设计认识及改善机会。所有分析行动及结果应记录于部件环境测试计划。分析行动应在设计冻结、制作开发设计阶段硬件前完成。7.2 电气方面v7.2.1 最坏情况性能分析v7.2.2 短路/开路分析7.2.1 最坏情况性能分析v目的:用于确认电路设计能达到要求的功能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不适用v程序:使用电路分析程序,交叉各操作温度、输入和I/O电压范围来确认各部件电压、电流和功率消散v基准: 确认电路设计在各种条件下能达到要求的功能。部件应满足SSTS/CTS和GMW14082的要求。7.2.2 短路/开路分析v目的: 用于确认部件耐受断续和持续对电池/输入电压和对地短路及开路。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不适用v程序: 使用电路分析程序来执行断续(默认为1Hz100Hz方波)和持续的短路及开路条件,用于确认交叉各操作温度、输入和输出电流范围来确认各部件电压、电流和功率消散v基准: 确认零件耐受断续和持续开路/短路条件的能力。该分析用于确认零件操作参数不超出数据库中定义的范围。7.3 结构方面v7.3.1 共振频率点分析v7.3.2 高海拔运输压力效应分析v7.3.3 塑料卡扣组立紧固分析v7.3.4 挤压分析7.3.1 共振频率点分析v目的: 确认共振点频率来检测可能导致机构疲劳的结构薄弱点v适用性: 所有带有电路板的部件v操作模式: 不适用v程序: 考虑电路板的安装配置。通过合适的软件计算电路板的共振频率v基准: 电路板的共振频率必须大于150Hz。当共振频率小于150Hz时供应商须提供恰当的改善行动证据。改善行动由GM验证工程师审查。7.3.2 高海拔运输压力效应分析v目的:确认当使用非增压的高度15240米的飞机运输的部件引起的结构损伤v适用性: 所有密封和可能高海拔运输的部件和零件v操作模式: 不适用v程序: 确认在空中运输引起的低压效应下足够的结构强度v基准: 部件或零件开启压力应大于高空运输产生的内部压力7.3.3 塑料卡扣组立紧固分析v目的: 确认紧扣件设计可靠。确认塑料紧扣件结构强度设计基础,包含:1) 足够的保持力2) 可接受的于车辆售服时拆装时人机学受力3) 组够的设计边界来确保在车辆组装时弯曲不超过塑料弯曲限值v适用性: 所有采用塑料紧扣件的部件v操作模式: 不适用v程序: 1) 足够的保持力2)可接受的于车辆售服时拆装时人机学受力3) 避免异响的合适机构设计4)组够的设计边界来确保在车辆组装时弯曲不超过塑料弯曲限值v基准: 满足程序中的四个设计基础7.3.4 挤压分析v目的: 确认可能引起对部件内部零件过度压力或接插件本身的接插件结构薄弱点v适用性: 所有在安装或售服时可能由手肘或脚部施压的部件。可包含作为其他安装操作的支撑面使用的部件。v操作模式: 不适用v程序: 使用限度成分分析来确认挤压测试的要求。模拟由手肘或脚部产生的压力。v基准: 确认在施压时零件与接插件间有足够的间隙。部件外壳变形不应产生对部件内或电路板上零件的压力7.4 温度方面v7.4.1 高海拔操过热分析v7.4.2 热疲劳分析v7.4.3 无铅焊接分析分析7.4.1 高海拔操过热分析v目的:确认在低气压高海拔下可能引起零件过热的冷却薄弱点 。高海拔分析需在电路板上包含重点发热并通过气流冷却的元件。高海拔下降低的气压会降低热传送并导致当在车辆工作时边界设计的过热v适用性: 所有可能因高海拔的低空气密度而降低热发散的部件v操作模式: 不适用v程序:零件最大允许温度T_part零件高海拔下温度T_altitude=零件操作时温升T_part_oper*海拔系数Mutiplier_altitude+高海拔环境温度(默认+35)T_ambient+安全温度边界(10)v基准:最大 T_part 应大于等于T_altitude。 T_part是基于零件工作发热特性和周围零件影响产生的。7.4.2 热疲劳分析v目的: 确认由相互靠近的不同热膨胀系数材料循环温度改变引起的热疲劳弱点.v适用性: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不适用v程序: 1) 确认部件中所有零件的封装形式2) 确认各封装形式的热膨胀系数和变形量3) 确认各封装形式零件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及零件靠近的其他零件4) 确认用于判定热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并提供验证证据5) 执行分析以量化零件在温度循环下膨胀和收缩时零件的疲劳寿命v基准: 计算得到的疲劳寿命值应三倍大于部件的寿命信赖要求7.4.3 无铅焊接分析分析v目的: 确认使用无铅焊接时焊接处薄弱点。该分析有助于在硬件设计审查时评估焊接过程。v适用性: 所有采用无铅生产焊接的部件v操作模式: 不适用v程序: 1) 无铅焊接评估及展开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审查(DRBFM) : 1.1) 疲劳寿命:相比有铅,无铅耐疲劳寿命较差和变异性较大 1.2) 高温焊接过程:零件老化和焊点起泡开裂(popcorning爆米花现象) 1.3) 易碎焊接合金:影响PCB上零件的内部连接。如化学镍沉金 1.4) 离子污染:助焊剂残留在湿度和结霜下易产生影响 1.5) 铋基焊接合金:有较低的焊接熔点,但易影响有铅零件 1.6) 晶须:时刻都在生长,可通过在表层镀镍来减小 1.7) 柯肯特尔效应:热老化会使之在锡和铜铂间产生排状空洞 1.8)锡疫:使用纯锡时应注意,瘤状物在低温下出现并形成黑盘2) 提供使用无铅焊接的全供应链内容。在设计审查和DRBFM过程中有效解决和缓解所有风险。v基准: 应有证据显示无铅焊接效应被审查且测试计划、设计和过程有适当调整。零件规格应支持所有无铅焊接的过程。8.设计开发v8.1 设计开发任务v8.2 电气方面v8.3 结构方面v8.4 温度方面v8.5 气候方面8.1 设计开发任务v设计开发行动用来检测薄弱点、未理解的设计遗漏及在分析行动无法评估的项目。设计开发行动应在首样完成时即开展,以便争取更早的有效评估和改善部件的机会。高加速寿命测试(HALT)是在此类行动中一个典型的示例。v在开发设计行动中发现的薄弱点应在验证前改善。所有开发设计行动及结果应书面记录在部件环境测试计划中。8.2 电气方面v8.2.1 跳启动v8.2.2 极性反向v8.2.3 过电压v8.2.4 状态改变时波形特性v8.2.5 地线电感感度v8.2.6 电磁兼容8.2.1 跳启动v目的: 确认部件在正向过电压下的耐性。此状况可在双电池辅助启动时出现。v适用性: 所有通过车载12V电池线路系统供电的部件v操作模式: 3.1/3.2v监控:持续监控v程序:参考ISO 16750-2过电压测试方法,以+26V/1分钟的方式针对两种操作模式进行测试。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C。所有须启动发动机的功能在试验中须满足A(CTS中有其他定义除外)8.2.2 极性反向v目的: 确认部件对电源输入反向的耐性v适用性:所有通过车载12V电池线路系统供电的部件。不适用于发电机或CTS中无要求的部件。v操作模式: 3.1/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参考ISO 16750-2过电压测试方法,以-13.5V/2分钟的方式针对两种操作模式进行测试。应针对所有电池电压供应负载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C8.2.3 过电压v目的: 确认部件过电压状态下的耐性。此状况可能在发电机稳压器故障或电池充电时出现。v适用性:所有通过车载12V电池线路系统供电的部件。v操作模式: 3.1/3.2v监控:持续监控v程序: 1) 连接电源输入至部件电池输入端和其他所有负载端2) 打开电源并施加对应测试电压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C测试电压测试时间对于带有电压保护电路的部件关闭电源消耗以1V/分钟持续循环于+16V+18V范围60分钟对于没有过电压保护电路的部件关闭电源消耗并提供桅顶的+18V电压60分钟8.2.4 状态改变时波形特性v目的: 确认部件在状态改变时的正常反应。如启动或关闭时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所有转换时可能的操作模式v监控: 持续监控。电压和电流输出应使用图形示波器捕捉v程序:1) 改变操作模式状态2) 记录所有状态改变前、中和后的输出波形3) 重复其他状态改变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状态改变转换不应对下游部件产生破坏水平的干扰。评估意外激励输出和飘移输入。8.2.5 地线电感感度v目的: 确认部件对可能影响快速信号变化的地线感应免疫能力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使用示波器记录地线和I/O状况。v程序:1) 在台架测试的地线里置入一个5毫亨电感2) 在地线出现最大电流变化率下反复操作部件。这个可以通过模拟激活部件所有输入以产生输出转换最大的变化率下实现。3) 评估功能正确性4) 使部件操作在最大输出变化率下并尽可能加速。包含继电器开关。5) 使用示波器确认正确性能下输出信号完整性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8.2.6 电磁兼容v部件应满足GMW3097、GMW3091和GMW3103的要求。由GM的EMC工程部门处理。8.3 结构方面v8.3.1 高加速寿命测试(HALT)v目的:HALT测试用于确认振动和温度效应下结构和功能薄弱点。 v适用性: 适用于新技术。也可用于评估产品改善。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 参考GMW8287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不适用。HALT测试结果用于支持硬件审查以改善部件和评估新硬件技术和产品提升。8.4 温度方面v8.4.1 温度测量v8.4.2 低温启动8.4.1 温度测量v目的: 确认部件过热区域可能导致的零件退化v适用性: 所有可能发热的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在测试中监控工作时稳定温度v程序:1) 在最大的电流消耗情况下测试。可使用红外影象测量或热电偶测量2) 量化和评估设计边界:零件/材料最大允许温度T_part_max_spec最大负载下零件温度T_part+(部件温度代码最大温度T_max-测试试验箱中空气温度T_air_ambient)+设计边界DM(10)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不适用。零件应满足设计边界最大允许温度。8.4.2 低温启动v目的: 确认部件在长时间曝露于极低温后性能v适用性: 所有电气驱动部件v操作模式: 1.2/3.2v监控: 在操作模式3.2时持续监控v程序: 1) 使用最低工作温度2) 在低温前,于室温下用正常工作电压通电2分钟3) 部件在最低温度下以操作模式1.2放置24小时4) 在24小时结束时,仍在低温时启动部件以操作模式3.2评估功能1小时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8.5 气候方面v8.5.1 结霜v8.5.2 高加速压力测试(HAST)v8.5.3 尺寸8.5.1 结霜v目的: 评估部件耐高湿度快速温度变换的强度v适用性: 所有密封或紧闭部件v操作模式: 在低温阶段为1.2;在曝露于高湿时为3.2v监控: 在通电时持续监控v程序:IEC 60068-2-30,Test Db, Damp heat, cyclic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检查无电子迁移和发霉现象 部件类型执行次数密封部件(有/无压力交换隔膜)10无出气口的非密封部件1有出气口的非密封部件08.5.2 高加速压力测试(HAST)v目的: 确认在湿度和温度效应下结构和功能薄弱点v适用性: 适用于新技术和评估产品提升改善。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EIA/JEDEC JESD22-A110-B 130 / 85%RH/ 33.3 psia / 96小时或 110/ 85% RH/ 17.7 psia / 264 小时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不适用。HAST测试结果用于支持部件改善的硬件设计审查和评估新硬件技术及产品提升。8.5.3 尺寸v目的: 确认部件的外部尺寸在曝露于温度和湿度条件后仍符合图面及CTS要求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1.1v程序: 1) 若在高温耐久或温度循环及恒定湿热试验后,可直接展开尺寸测量,不用预处理2) 若测量前未经过温度或湿度曝露,则部件应在最大工作温度或最大储存温度(取大者)下预处理2小时v基准: 超出图面要求的尺寸范围为不符合。9.设计验证(DV)v9.1 DV任务v9.2 电气方面v9.3 结构方面v9.4 气候方面v9.5 外壳防护9.1 DV任务vDV是量化确认部件设计满足环境、耐久和可靠性要求。DV行动应在量产导向的零件、材料和制作过程完成的量产设计导向部件上执行。所有DV行动及结果应在部件环境测试计划中书面记录。9.2 电气方面v9.2.1 寄生电流v9.2.2 电源输入中断v9.2.3 电池电压跌落v9.2.4 叠加正弦交变电压v9.2.5 叠加脉冲电压v9.2.6 对电池和地断续短路v9.2.7 对电池和地连续短路v9.2.8 地对电池短路v9.2.9 开路单线断开v9.2.10 开路多线断开v9.2.11 对地偏置v9.2.12 对电源偏置v9.2.13 离散数字输入门限电压v9.2.14 过负载所有电路v9.2.15 过负载保险丝保护电路v9.2.16 绝缘阻抗9.2.1 寄生电流v目的: 确认部件电源消耗符合IGN关闭时的规格。用于支持在长时间停放条件时的电源管理和发动机启动性能v适用性: 所有直接连接至车载电池的部件v操作模式: 2.1/2.2v监控: 测量在OFF睡眠和OFF唤醒状态的电流。电流值须以图形化储存v程序:1) 测量部件所有供应线上电流。电流测试设备应有高于部件产生的电流峰值周期10倍的采样频率。所有输入和输入连接至原始负载。2) 于室温下,连接部件至可调电源供应并调整输入电压为UB。3) 部件置于OFF睡眠模式4) 使用可实时生成量测电流的测量设备。测量最小5个启动状态。(如从OFF睡眠准换到OFF唤醒,无外部标记)对于未唤醒的部件,在OFF睡眠下等待10分钟。期间观察电流随机波动,稳定时测量电流10秒。计算整个测试期间的平均电流。记录出现电流波动的情况。5) 分别以最大0.5V/分钟的线性斜率降低供应电压至11.5V、11.0V、10.5V和10.0V。依上述步骤测量电流。降低过程须包含至少2个唤醒间隔。v基准:最大允许的寄生电流须为0.250mA(CTS规定除外)。分析储存的电流波形的随机波动。9.2.2 电源输入中断v目的: 确认部件复位性能。最先用于带有稳压电源供应或电压调整的部件,也用来量化基于微处理器的部件耐短时间低电压的强度。v适用性: 所有可能被瞬间电压跌落影响的部件。包含由其他部件提供的稳压驱动的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 ISO 16750-2, 电压跌落复位性能1) 将部件稳定在最低工作温度并施加最低工作电压2) 对所有电源输入端口同步施加测试脉冲。以5%最低电压递减电压并保持电压脉冲5秒时间3) 施加脉冲后返回最低工作电压4) 重复5%最低电压递减直至电压到05) 以50ms的脉冲保持时间重复电压跌落测试6) 对单独的输入端口重复电压跌落7) 在最高工作温度下重复上述v基准: 在电压返回最低工作电压时须为A, 电压跌落后为C。9.2.3 电池电压跌落v目的: 确认部件对在车载电池充电和放电时产生的电压降低和增加的免疫能力v适用性: 所有由车载12V电池线路系统供电的部件v操作模式: 在功能状态等级C时为2.1;在功能状态等级A时为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1) 电池电压跌落波形2) 部件不通电稳定至最低工作温度3) 通电部件并施加电压跌落波形至部件4) 在最高工作温度下重复施加跌落电压v基准:在最低工作电压以上时须为A。在电压转换过程应无意外动作。9.2.4 叠加正弦交变电压v目的: 确认部件对由于矫正正弦发动机电压引起的发动机输出波纹电压的免疫性能。v适用性:所有由车载12 V电池线路系统供电的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 ISO 16750-2v对于12V系统,测试电压Umax=16V1) 等级2: UPP = 4 V2) 电源输入内部阻抗:100 m3) 频率范围:50 Hz到20 kHz4) 频率扫描方式:三角, 线性5) 扫描周期:120秒6) 扫描次数:5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9.2.5 叠加脉冲电压v目的: 确认部件对出现在电池输入正常操作电压范围时的供应电压脉冲免疫性能。电压脉冲模拟一个忽然的对电池输入线大电流负载,会引起开启或关闭的电压跌落或上升。测试模拟突入电流负载现象,如马达、灯泡或PWM控制高负载调制的长线束阻抗电压跌落。v适用性:所有由车载12V电池线路系统供电的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1) 连接样品到Uo输出2) 升温到最大工作温度并保持稳定.3) 设置Us = Umax - 2 V.4) 施加5个连续频率扫描周期并监控断续失效5) 降低Us 1 V.6) 在 (Us = Umin + 2 V)下重复步骤(4) 到 (5) 7) 室温下重复步骤3到68) 低温最低工作温度下重复步骤3到6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 A9.2.6 对电池和地断续短路v目的: 确认部件对断续的短路情况的免疫性能v适用性: 所有带有内部I/O短路保护的部件。对车载12V电池系统的地线和输入线不适用。v操作模式: 3.2 (稳态负载持续ON,PWM负载在最小、50%和最大占空因数)v监控: 持续监控,并监视过热情况。I/O记录使用示波器。v程序:1) 降温并保持试验箱于最低工作温度2) 对样品施加Umax.3) 在t = 0 秒, 将样品从 OFF 到 ON. 输入与输出作动应在不晚于t = 5秒.4) 在 t = 15秒, 对所有可能的输入和输出施加电池短路状态5分钟,然后移去所有短路2分45秒(步骤3和4总计8分钟).5) 将样品从 ON到OFF.6) 重复步骤2到5知道60循环完成(同的短路时间为8小时)在完成60循环后,将样品恢复到初始状态并确认在正常负载下的功能状态。7) 调整电池电压到Umin并重复步骤3到68) 以对地状态的短路重复步骤2到7.9) 将试验箱稳定到最大工作温度后重复步骤1到8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D。不可替换保险丝。对带有微控制器的部件,微控制器在短路过程中须保持功能正常。与短路关联的故障代码须保存在微处理器中。不可发生过热现象。9.2.7 对电池和地连续短路v目的: 确认部件对连续短路的免疫性能v适用性:所有带有内部I/O短路保护的部件。对车载12V电池系统的地线和输入线不适用。v操作模式:3.2 (稳态负载持续ON,PWM负载在最小、50%和最大占空因数)v监控: 持续监控,并监视过热情况。I/O记录使用示波器。v程序1) 降温并保持试验箱至最低工作温度2) 对样品施加 Umax3) 对所有输入和输出施加连续的对电池短路。保持短路状态直到样品温度稳定。短路时间为1小时,但依保护设计可能更长或更短。4) 移去短路状态并使样品恢复,确认在正常负载下功能状态。5) 以Umin重复步骤2到4.6) 以对地短路重复步骤2到5.7) 升温并保持到最大工作温度8) 重复步骤2到6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D。不可替换保险丝。对带有微控制器的部件,微控制器在短路过程中须保持功能正常。与短路关联的故障代码须保存在微处理器中。不可发生过热现象。9.2.8 地对电池短路v目的: 确认部件v适用性: 所有有地传递的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监视过热情况。v程序: 1) 在最大工作温度下执行该试验。使用电流限值50A的电源供应器。连接电源供应器地到样品地。2) 使用量产件端子和连接线型号。3) 对另一端的地施加Umax 直到开路状态出现或最多10分钟v基准:若有过电流保护,则试验功能等级FSC:C;若无过电流保护,则试验功能等级FSC:E。允许少量碳化在开路附近,但不可有大量碳化在电路板上。9.2.9 开路单线断开v目的: 确认部件对单线开路状况的免疫性能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并监视过热情况v程序:ISO 16750-2,针对所有I/O。1) 连接并作动样品,开路其中一个样品与系统界面电路,然后重新连接,观察样品在中断时和中断后的工作状态。2) 中断时间: (10 1)秒.3) 开路阻抗: 100 M.4) 重复其他电路。对于电源线和地线,中断时间必须在15分钟。5) 对于多电源供应线部件,采用各线同步断开和单独断开方式6) 对于多地线部件,采用各线同步断开和单独断开方式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C,不可过热。9.2.10 开路多线断开v目的: 确认部件对多线开路状况的免疫性能。在车载线束端子连接断开时会出现此状况。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并监视过热情况v程序: ISO 16750-21) 断开端子连接,然后重新连接。观察样品在断开时和断开后的工作状态2) 断开时间: (10 1) 秒.3) 开路阻抗: 100 M.4) 对于多口端子部件,单独测试各个可能的接点v基准:试验功能等级FSC: C. 不允许出现过热。9.2.11 对地偏置v目的: 确认部件在受地偏置时保持正确功能的能力v适用性:所有部件上无信号返回线的I/O。表示部件上电压偏置发生在地线上的I/O。对地偏置会在一辆车上不同的部件间由于在地线上的电压损失而产生。线束上的固有阻抗会导致部件上每个I/O不同的对地偏置。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1) 对样品施加Umin2) 对适合的其中代表I/O模拟部件的地线之一施加相对于样品地+1.0V的偏置电压S3) 对下一适合的I/O重复上述步骤.4) 对所有I/O模拟部件同时重复步骤25) 以相对于样品地-1.0V的偏置电压重复步骤2到46) 以Umax重复上述7) 对所有I/O模拟设备的地线分别及同步进行偏置, 模拟设备依CTS或GMW14082界面构建。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9.2.12 对电源偏置v目的: 确认部件在电源偏置下性能正常的能力v适用性:所有带有以其他部件为电源参考的I/O的部件。电源偏置会在一辆车上不同的部件间由于在电源线上的电压损失而产生。线束上的固有阻抗会导致部件上每个I/O不同的对电源偏置。v操作模式: 3.2 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1) 对样品施加Umin2) 对适合的其中代表I/O模拟部件的地线之 一施加相对于样品地+1.0V的偏置电压3) 对下一适合的I/O重复上述步骤.4) 对所有I/O模拟部件同时重复步骤25) 以相对于样品地-1.0V的偏置电压重复步骤2到46) 以Umax重复上述7) 对所有I/O模拟设备的电源线单独及同步施加电源偏置。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9.2.13 离散数字输入门限电压v目的: 确认离散数字输入发送(包含开关信号发送)的性能v适用性:以本地接地发送器发送的无信号返回到接收器的离散数字输入和开关输入。可以硬件设计审查的分析报告代替。v操作模式:3.2v监控: 持续监控并读出逻辑状态和电流v程序:1) 室温下进行(依GMW3172图16)2) 调整输入为Umin3) 调整Ustep 到 0 V.4) 调整Usin为峰峰值为200mV、50 Hz正弦波5) 读逻辑输出状态并保存6) 从 0到Umin以250mV增量增加Ustep时记录逻辑输出状态. 保持每个步骤5秒并以100ms的重复率抽样输出值直到所有50个记录的逻辑状态变更到另一个新值7) 当出现Uih_rise时保存Ustep的输入值,持续到Umin。8) 在Umin开始后,以250mV的减量从Umin减到0V。使用相同于6的步骤来检测逻辑状态改变。9) 当出现Uil_fall时保存Ustep的输入值,持续到0V。10) 升高电压Ustep到(Uih_rise+Uil_fall)/2并记录在5秒Nth_Umin时间内状态改变次数a11) 以Umax重复步骤2到10并记录新的Uih_rise和Uil_fall.12) 以Tmin重复步骤2到11v基准:正确检测逻辑电平状态:逻辑低:-1VUil2V; 逻辑高:4.5VUih5mA)。9.2.14 过负载所有电路v目的: 确认部件在承受过负载状态下保持安全动作的能力。v适用性: 所有(有/无内部过电流保护的)部件,也适用于包含保险丝及由内建过电流保护的电源输出的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并监视过热状况。使用示波器记录I/O。v程序:1 升温并保持试验箱至Tmax2 对样品施加正常电压Unom3 采用可变电阻对各输出加载取得最大工作电流Imax 10分钟4 使用可以提供3倍Imax但大于50A的电源供应器,以10%Imax的增量通过改变电阻值增加电流。每个增量段施加10分钟。5 当第4步完成后,持续增加电流直到开路状态出现或样品内建保护开始限流保护。其他情况增加到3倍Imax,但需大于50A。6 确认出现开路状态的电流值。观察冒烟或发热状态。记录之。7 通过将样品调整到初始状态使样品回复全功能并确认在正常负载下的功能8 在低温Tmin下重复上述v基准:若样品有过流保护,试验功能等级FSC:D;若样品没有过流保护,试验功能等级FSC:E允许少量碳化在开路附近,但不可有大量碳化在电路板上。9.2.15 过负载保险丝保护电路v目的: 确认内建有电路保护器件的部件,如保险丝或断路器耐最大允许电流的内部电路保护特性。通过内建有过载保护供电的电源输出不在此试验范围。v适用性: 内建有保护电路的部件。通过内建有过载保护供电的电源输出不在此试验范围。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并监视过热状况v程序:1 将试验箱升温并保持在Tmax2 对样品施加正常电压Unom.3 使用一个分流电路(如短路电路)代替保护电路器件。4 施加过载电路条件使负载电流为1.35倍Irp(电路保护器件正常工作电流)适当的时间。时间来自为对应保护器件特性曲线。考虑时间上限加10%时间。5 以2倍Irp和3.5倍Irp重复上述,适当的调整施加负载的时间。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不可有绝缘阻抗降低或传递阻抗上升。不可有过热情况出现。9.2.16 绝缘阻抗v目的: 确认部件耐绝缘损耗的免疫能力。绝缘损耗可能由电器性能退化和信号干扰引起。v适用性: 所有产生大于30V电压的部件。(电路中带有感应负载:)v程序:ISO 16750-21) 作为预处理,将部件以操作模式1.1放置在HHCO条件下2) 常规情况使用500VDC电压,测试60秒3) 低那路中有感应负载: 使用小于100VDC电压以避免损坏易感零件,如电容4) 电感部件: 测试电压大于300VDC可用,如马达5) 电源转换器: 规定绝缘要求须超过500VDC6) 试验后执行1点功能/参数检查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C。绝缘阻抗须大于10M欧姆。9.3 结构方面v9.3.1 带温度循环的振动v9.3.2 过热疲劳振动v9.3.3 机械冲击路面冲击v9.3.4 机械冲击低速碰撞冲击v9.3.5 机械冲击门窗关闭冲击v9.3.6 外壳挤压手肘部施力v9.3.7 外壳挤压足部施力v9.3.8 端子接插件测试v9.3.9 端子安装受力侧面v9.3.10 端子安装受力足端v9.3.11 自由跌落v9.3.12 微动腐蚀退化9.3.1 带温度循环的振动v确认部件耐车上振动的能力。依安装位置不同进行不同的振动测试。振动是验证基于50%统计信赖度的97%置信度。相当于10万英里的寿命目标。基于统计,在更长的寿命目标下以适当倍数加乘。所有有内部连接的部件均要在振动测试前后依GMW3431测试接触阻抗。所有振动测试均要叠加温度循环。v振动测试周期依不同的安装位置有所不同,以6个样品:v9.3.1.1 随机振动安装位置为发动机或变速器v9.3.1.2 随机振动安装位置为弹性块v9.3.1.3 随机振动安装位置为非弹性块v9.3.1.4 用于各振动测试的温度循环参数位置车身类型持续时间(h)X轴向Y轴向Z轴向发动机或变速器乘用车或皮卡444444弹性块乘用车161616弹性块皮卡363636非弹性块乘用车161616非弹性块皮卡3636369.3.1.1 随机振动安装位置为发动机或变速器v目的: 确认安装于发动机或变速器上部件耐振动效应的免疫能力。随机振动用于捕捉所有来自活塞/齿轮(较高频率)及路面导致的(较低频率)振动效应v适用性: 所有安装于发动机或变速器上的部件v操作模式: 3.2v程序: IEC 60068-2-64,测试Fh,有效加速度:127m/s2=12.96GRMS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干电路接触阻抗依CTS要求。试验后的接触阻抗不应超过试验前阻抗值的三倍。接触阻抗增加是由于磨损退化。9.3.1.2 随机振动安装位置为弹性块v目的: 确认安装于弹性块上部件耐振动效应的免疫能力。v适用性: 所有安装于乘用车及皮卡车的车身、骨架或次骨架上的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 IEC 60068-2-64,测试Fh,有效加速度:19.6m/s2=2GRMS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干电路接触阻抗依CTS要求。试验后的接触阻抗不应超过试验前阻抗值的三倍。接触阻抗增加是由于磨损退化。 9.3.1.3 随机振动安装位置为非弹性块v目的:确认安装于非弹性块上部件耐振动效应的免疫能力。v适用性: 所有安装于乘用车和皮卡车的车轮、轮胎或悬浮运动结构上的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IEC 60068-2-64,测试Fh,有效加速度:107.3m/s2=10.95GRMS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干电路接触阻抗依CTS要求。试验后的接触阻抗不应超过试验前阻抗值的三倍。接触阻抗增加是由于磨损退化。9.3.1.4 用于各振动测试的温度循环参数v车上振动压力可能伴有极高或极低的温度情况,因此在振动过程中同步施加温度循环。持续时间(min)温度()02060Tmin150Tmin21020300Tmax410Tmax480209.3.2 过热疲劳振动v目的: 检测由热疲劳测试引起的断续失效。在湿度类试验后进行。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 1) IEC 60068-2-64,测试Fh,有效加速度:4.9m/s2=0. 5GRMS2) 在部件置于Tmin和Tmax的转换过程中进行振动1小时(依部件吸热量延长或缩短)3) 确认部件达到目标温度即可,无须在最高或最低温度下驻留4) 以电路的垂直方向施加振动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9.3.3 机械冲击路面冲击v目的: 确认部件耐由于行车时路面引起的机械冲击的免疫能力v适用性: 所有部件,依不同的安装位置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 IEC 60068-2-29,测试Eb,以可能运动的直角坐标系6个方向进行冲击。当无法以6个方向固定时,以受力的适用方向进行。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部件位置峰值脉冲时间冲击次数非弹性块100G11ms20*6弹性块(乘用车厢)12G20ms400*6弹性块(其他区域,包含支架和骨架)25G10ms400*69.3.4 机械冲击低速碰撞冲击v目的: 确认部件耐低速(25.7km/h)碰撞冲击的免疫能力。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1.2v监控:不适用v程序: IEC 60068-2-27,测试Ea,执行1点功能/参数检查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C,无结构损伤。描述参数值加速度100G脉冲冲击时间11ms冲击波形半正弦总冲击次数3*6方向=189.3.5 机械冲击门窗关闭冲击v目的: 确认部件耐门、行李箱盖、引擎盖和后门等关闭冲击的免疫能力v适用性: 仅用于安装在需关闭区域v操作模式: 3.2v程序: IEC 60068-2-29,测试Eb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无结构损伤。描述参数值加速度40G脉冲冲击时间6ms脉冲波形半正弦关闭区域冲击次数(主要受力方向)驾驶门100,000乘客门50,000行李箱盖30,000后门20,000横杆吊闸10,000引擎盖1,5009.3.6 外壳挤压手肘部施力v目的:确认部件的外壳和外壳内的零件不会被压在部件上的手肘力影响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1.1v监控: 在施加受力时测量外壳变形量以确认外壳与电路板上零件的间隙v程序:在部件外部任意13.0mm或更大 的直径区域施加均匀的110N力,持续 1秒钟。在部件所有表面均测试后执行 1点功能/参数检查。v基准:1) 部件无电气退化或永久的机构损坏,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C2) 在受力时的外壳变形不可接触到电路 板上除端子座外的零件3) 变形力不会造成外壳分离或开口9.3.7 外壳挤压足部施力v目的:确认部件的外壳和外壳内的零件不会被压在部件上的足部力量影响v适用性: 所有在车辆组装或售服过程中可能遭受脚踩的部件v操作模式: 1.1v监控: 在施加受力时测量外壳变形量确认外壳与电路板上零件的间隙v程序:在部件顶部放置一个 (50*50)mm的硬钢板并施加均匀 的890N力,持续1分钟。在部件所 有表面均测试后执行1点功能/参数 检查。v基准:1) 部件无电气退化或永久的机构损坏,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C2) 在受力时的外壳变形不可接触到电路 板上除端子座外的零件3) 变形力不会造成外壳分离或开口9.3.8 端子接插件测试v目的: 依GMW3191确认端子座的功能性和耐久性v适用性: 所有部件的端子座。包含永久连接于线束上的端子座。9.3.9 端子安装受力侧面v目的: 确认部件端子座在端子连接或其他组装操作时不受侧面手部或手肘压力影响。v适用性: 所有带至少有13.0mm直径区域端子座的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在端子座外部任意13.0mm或更大的直径区域施加均匀的110N力,持续1秒钟。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C。端子座、外壳和连接端子座部分的电路板应承受住机构压力并无切变、塌陷或绝缘损失。9.3.10 端子安装受力足端v目的:确认部件端子座在端子连接或其他组装操作时不受侧面足端压力影响。v适用性: 所有在车辆组装或售服时可能遭受脚踩的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 模拟890N的足部 压力并通过(50*50)mm 硬钢块施加在端子座和端 子座头部1分钟。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C。 端子座头部须承受住机构压 力并无切变、塌陷或绝缘损失。 无因受力传递引起的电路板退化。9.3.11 自由跌落v目的: 确认部件在跌落后即使无可见外观损伤也不会有功能退化。损坏可能在搬运、安装或售服时的跌落发生。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1.1v监控: 不适用v程序: ISO 16750-3v基准:1) 功能状态等级不适用2) 在试验后当部件无外部可见损伤时,部件应也无内部损伤并通过1点功能/参数检查3) 当部件有外部损伤且由GM验证工程师判定时: 3.1) 次要损伤:应无内部损伤并通过1点功能/参数检查 3.2) 重要损伤:部件不需要满足性能和功能要求。执行1点功能/参数检查作为功能判定9.3.12 微动腐蚀退化v目的: 确认部件的内部接触对由于相对运动、温度和湿度引起的磨损的免疫性能v适用性: 所有有内部接触如保险丝基座、压入连接和电路板间连接等的部件v操作模式: 1.2v监控: 不适用v程序:1) 依GMW3431干电路接触阻抗测试程序测量接触阻抗2) 依安装位置施加4小时的随机振动,振动方向与接触阻抗平行。3) 依GMW3431干电路接触阻抗测试程序测量接触阻抗4) 施加24小时的恒定湿热试验,不通电5) 依GMW3431干电路接触阻抗测试程序测量接触阻抗6) 依安装位置施加4小时的随机振动,振动方向与接触阻抗平行。7) 依GMW3431干电路接触阻抗测试程序测量接触阻抗v基准:1) 功能状态等级不适用2) 步骤1时测试的接触阻抗应满足CTS要求3) 步骤3、5和7测试的接触阻抗值应不大于初始阻抗值的3倍9.4 气候方面v9.4.1 高温劣化v9.4.2 空气热冲击(TS)v9.4.3 电源温度循环(PTC)v9.4.4 水喷热冲击v9.4.5 湿热循环(HHC)v9.4.6 恒定湿热(HHCO)v9.4.7 盐雾试验v9.4.8 盐水喷雾9.4.1 高温劣化v目的: 确认部件对因高温效应导致的退化的免疫能力。1小时的重新喷漆和存储测试TRPS用于评估结构变形效应。5%的测试时间以过温度TPH评估过热温度导致的退化。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在TRPS为2.1;其他为3.2v监控:持续监控v程序:ISO 16750-41) 气候代码A、B、C、K和L测试2000小时,其余500小时2) 温度代码为F和H的部件须在测试的前5%时间里评估过热温度TPH水平3) 温度代码为A、B、C和D的部件在测试的第1小时内评估过热温度TRPS水平4) 测试操作电压为:80%时间为Unom、10%为Umin和10%为Umax5) 部件须在高温测试时间内进行最大数量的电气操作循环。电气负载应估计在车辆使用中普遍的使用情况。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9.4.2 空气热冲击(TS)v目的: 跟随以电源温度循环(PTC)测试用于确认部件对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疲劳及接触退化和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的可能性的免疫能力。PTC与TS测试组合验证97%置信度和50%的信赖度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1.1或1.2v监控: 不适用v程序: ISO 16750-4、IEC 60068-2-141) 有内部接触的部件须在试验前后在部件适合的位置测量接触阻抗2)调整热冲击温度范围使之对内部发热的失温进行补偿。增加10用于自发热补偿。3) 使用热电偶测量部件最大的热聚集处4) 施加一个热循环并记录热电偶的温度以确认一个热循环需要的时间。在高温和低温的驻留时间为10分钟。驻留时间以热电偶温度到达Tmax-3或Tmin+3计算5) 以样品数18计算循环数: 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干电路接触阻抗增加不可超过试验前的3倍。温度代码车载位置PTC+TS循环数TS循环数PTC循环数A、B、C、D车厢内、行李箱、车外但不带引擎下或排气系统上843632211E、F车辆引擎下1236927309G、H、I依附或在发动机里2248备注TS备注:v对于温度代码为G、H和I的部件,测试步骤:1) 执行1000个TS循环2) 执行248个PTC循环3) 执行湿度类测试4) 执行500个TS循环5) 执行1点功能/参数检查6) 执行500个TS循环7)执行1点功能/参数检查9.4.3 电源温度循环(PTC)v目的: 与空气热冲击组合,用于确认部件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疲劳及接触退化和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的可能性的免疫能力。PTC与TS测试组合验证97%置信度和50%的信赖度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 ISO 16750-4、IEC 60068-2-141) 有内部接触的部件须在试验前后在部件适合的位置测量接触阻抗2)调整热冲击温度范围使之对内部发热的失温进行补偿。增加10用于自发热补偿。3) 使用热电偶测量部件最大的热聚集处4) 施加一个热循环并记录热电偶的温度以确认一个热循环需要的时间。在高温和低温的驻留时间为10分钟。驻留时间以热电偶温度到达Tmax-3或Tmin+3计算5) 电源温度循环要求: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干电路接触阻抗增加不可超过试验前的3倍。 描述参数值温度范围TminTmax温度变化率由GM工程批准:(215)/min最少循环数100电源模式在降温转换阶段关闭电源;其他温度段100s供电、20s断电供应电压80%测试循环为Unom、10%为Umin和10%Umax9.4.4 水喷热冲击v目的: 确认部件在因溅水引起的忽然间的温度变化曝露过程和之后的功能性v适用性: 所有安装于在行驶过程中可能发生溅水现象区域的部件(如发动机的低位)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 ISO 16750-4v试验循环:100v高温:在Tmax下保持1小时或直到样品温度稳定 v转换时间:少于20秒v试验液体:3%亚利桑那粉去离子水,可加入5%盐份v水温:0 到+ 4v水流量:(3 l到4 l)每 3v喷管口到样品表面距离D:325 25 mmv操作模式:温度保持时间的后15分钟及喷水后2分钟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9.4.5 湿热循环(HHC)v目的: 确认部件对可能引起电气潜通路及性能和材料退化的内部冷凝状况的免疫能力。该综合测试的重点目的是湿度改变产生的呼吸效应、快速温度变化引起的水冷凝和裂纹中凝结水的膨胀效应。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在部件循环操作作动阶段为3.2(操作于部件最小功率发散的模式)并处于睡眠模式以避免局部干燥。当无睡眠模式时直接关闭电源供应。循环操作作动和睡眠/停止为各1小时并持续至10天测试结束。v监控: 在作动状态下持续监控。在睡眠/停止状态下持续监控和记录寄生电流以在10天的测试过程中检测异常状态。v程序: IEC 60068-2-38,测试Z/AD1) 最高温度: +652) 中间温度: +253) 最低温度: -104) 测试周期: 10天(2天的测试曲线执行5次)5) 在+65时湿度为(933)%,在+65至+25转换时湿度为80%,在温度+25时湿度须上升到(933)%;温度低于+25 时不控制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寄生电流增值不超过50%。无电飘移或发霉现象。9.4.6 恒定湿热(HHCO)v目的: 确认部件对可能引起功能和材料退化的高湿度的免疫能力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在部件循环操作作动阶段为3.2(操作于部件最小功率发散的模式)并处于睡眠模式以避免局部干燥。当无睡眠模式时直接关闭电源供应。循环操作作动和睡眠/停止为各1小时并持续至10天测试结束。v监控: 在作动状态下持续监控。在睡眠/停止状态下持续监控和记录寄生电流以在10天的测试过程中检测异常状态。v程序: IEC 60068-2-78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寄生电流增值不超过50%。无电飘移或发霉现象。描述参数值温度(+853)周期10天相对湿度(905)%9.4.7 盐雾试验v目的: 确认部件对在沿海或喷盐路面产生的盐雾(mist)曝露下的耐性v适用性: 上哟有安装于乘用车厢和行李箱位置的车内部件v操作模式: 1.2/2.1/3.2v监控: 在部件通电时持续监控v程序: IEC 60068-2-52,测试Kb1) 盐雾测试要求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无严重的影响内部或外部连接的金属基材损耗。对于密封件,无盐雾侵入现象。部件类型操作测试材料退化测试带透气口非密封件(IPX2)带外壳,模拟安装,关闭内部风扇NA无透气口非密封件(IPX2)带外壳,模拟安装操作模式1.2,3个循环,2小时喷雾,22小时湿度无透气口非密封件(IPX3/4K)带外壳,模拟安装操作模式2.1,6个循环,8小时喷雾,16小时湿度密封件(IPX8)N/A操作模式3.2,10个循环,8小时喷雾,16小时湿度9.4.8 盐水喷雾v目的: 确认部件对在沿海或喷盐路面产生的盐雾(spray)曝露下的耐性v适用性:所有车装非内部件。包含安装于引擎下,档风玻璃基座下压力室和门内潮湿位置v操作模式: 1.2/3.2v监控: 在部件通电时持续监控1) 以安装方向架设部件并施加负载和电压2) 5%盐水浓度,PH值介于6.5到7.2之间3) 样品在温度(+50+70)下以操作模式1.2稳定1小时,无喷雾4) 关闭温度并以操作模式3.2通电并喷雾1小时。喷雾室温度+35,盐水桶温度Troom5) 在Troom关闭喷雾和电源使部件和喷雾室自然降温1小时,湿度不控制6) 重复步骤3到5共3次9小时7) 在Troom下同点15小时,湿度不控制,无喷雾8) 以上24小时为一循环,依要求重复适当的循环数9) 记录所有观察结果和图片,记录试验后部件外观,拆解部件并检查内部电气损伤。检查金属基材损失或集中的锈斑,检查密封完整性。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无内部进水和内部盐结晶。安装位置测试周期(h)车门内潮湿面(IPX3/6K)480不直接曝露于盐雾的非内部件(IPX6K/8/9K)720直接曝露于盐雾的非内部件(IPX6K/8/9K)9609.5 外壳防护v9.5.1 耐尘v9.5.2 耐水v9.5.3 密封性v9.5.4 水结冻v9.5.5 糖水功能损害9.5.1 耐尘v目的: 确认部件外壳对灰尘进入的足够防护性。可来自风吹沙、公路粉尘或其他灰尘形式。灰尘的累积将影响散热和机电部件。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1.2v监控: 不适用v程序:1) ISO 20653,ISO 12103-1,亚利桑那A2尘。持续8小时。对于部分机电部件,延长测试时间,可模拟车装方式进行测试。2) 执行1点功能/参数检查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9.5.2 耐水v目的: 确认部件外壳依规定的防水代码等级达到内部保护要求v适用性: 所有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 ISO 20653 部件模拟车装方向和位置惊醒测试。测试后,拆开并检查部件内部情况。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无功能或材料退化。无水接触到电子/电气零件或端子座内部。无水滴入电路板上。水不可积聚并流至电子/电气零件和端子座。9.5.3 密封性v目的: 确认部件对导致进水的密封程度v适用性: 所有密封部件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1) 配制含荧光剂的05%盐水溶液2) 将部件置于Tmax至少30分钟以 确保部件内外达到Tmax温度3) 将部件从温度箱中移出4) 立即将部件浸入溶液水下765.0mm深中5) 在浸泡30分钟后,取出样品6) 重复加热和浸泡过程共计15次7) 拆开样品,并使用紫外光灯检查进水痕迹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部件须拆开并检查内部进水痕迹。不可进水。9.5.4 水结冻v目的: 确认部件在经水曝露后低温的耐性。用于模拟部件周围结冰的效应。v适用性: 所有可允许水聚集在接插件或结构连接处的部件,安装于车厢内的部件不适用。v操作模式: 2.1/3.2v监控: 在操作模式3.2时持续监控v程序:1) 依防水IP等级在Troom下以操作模式3.2执行耐水测试2) 在5分钟内,将部件以操作模式2.1转换到Tmin下24小时3) 在24小时结束时并在Tmin下,部件以操作模式3.2持续工作1小时4) 重复5次v基准: 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9.5.5 糖水功能损害v目的: 确认部件对溢出的含糖饮料耐性v适用性: 所有带有机构运动件,安装于车厢或隔间内客户容易接触到的如旋钮回按键v操作模式: 3.2v监控: 持续监控v程序:1) 将部件带支架和外壳以安装方向和位置放置2) 配制糖水: 10g糖完全溶于200ml水中3) 将糖水从30cm处施加到部件上并擦去表面液体4) 从垂直方向施加到水平安装的部件上;从水平方向施加到垂直安装的部件上5) 部件保持通电,评估性能状态前在(+235)下阴干24小时。v基准:电气功能状态等级须为A。操作力或转矩的退化须满足CTS要求。10.过程验证(PV)v10.1 PV任务v10.2 运输振动10.1 PV任务v产品量产验证用于量化确认包含制造过程在内的部件满足环境、耐久和可靠性要求。PV行动应使用量产工装和过程制作的部件。所有PV行动及结果应书面记录在部件环境测试计划中。10.2 运输振动v目的: 确认包装在一起的部件在运输过程中的强度。v适用性: 所有客户可见表面的部件v操作模式: 1.1v监控: 不适用v程序:使用振动固定夹具使运输包装可在垂直方向上自由运动。 有效加速度:127m/s2=12.96GRMS1) 对3轴向各进行24小时的振动。以最终包装状态的整箱部件进行振动。2) 检查所有部件的结构损伤和客户可见表面外观3) 选择放置在运输包装中最大压力位置的部件进行5点功能/参数检查。v基准:功能状态等级须为C。所有部件均无可见的外观损伤。11 缩写和代号vA AmperevA/D/V Analysis Development ValidationvASTM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 MaterialvCT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vCTS Compon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DRBFM Design Review Based on Failure ModesvDRBTR Design Review Based on Test ResultsvDRE Design Release EngineervDV Design ValidationvE/E Electrical/ElectronicvEIA Electronic Industries Alliancev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vENV/DUR Environmental/DurabilityvFSC Functional Status ClassificationvGM General MotorsvG Standard acceleration of free fall (GravitationalvConstant), 9.80665 m/s2vGRMS Square root of the area under the PSD vibrationvcurvevh HourvH HenryvHz HertzvHALT Highly Accelerated Life TestvHAST Highly Accelerated Stress TestvHHC Humid Heat CyclicvHHCO Humid Heat ConstantvHVAC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11 缩写和代号v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vIP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vI/O Input/Outputv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vIV MRD Integration VehicleMaterial Required DatevJEDEC Joint Electron Devices Engineering CouncilsvSolid State Technology Associationvl LitervLED Light Emitting Diodevm MetervN/A Not ApplicablevPa Pascalv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vPPAP 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vPSD Power Spectral DensityvPTC Power Temperature CyclevPV Product Validationv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vRMS Root Mean Squarevs SecondvSA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vSQE 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vSSTS Sub-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TS Thermal Shock Air-To-AirvV VoltvVTC Validation Test CompletevOhm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