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讲 财政法一、一、财政法财政法概述概述(一)财政法的概念(一)财政法的概念财政法是建立在民主宪政基础上、以增进全民福利和财政法是建立在民主宪政基础上、以增进全民福利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发展为目标、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十讲 财政法 (二)财政法的体系(二)财政法的体系 1、财政基本法:、财政基本法:财政基本法主要涉及财政法的一些基本制度,对财政收财政基本法主要涉及财政法的一些基本制度,对财政收入、支出和财政资金的管理都有普遍的效力。入、支出和财政资金的管理都有普遍的效力。 2、财政平衡法:、财政平衡法:财政平衡法主要涉及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因此又可称为财政平衡法主要涉及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因此又可称为政府间财政平衡法,是财政分权的必然产物。政府间财政平衡法,是财政分权的必然产物。 3、财政预算法:、财政预算法:财政预算法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等方财政预算法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也包括财政资金入库、管理和出库的相关内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也包括财政资金入库、管理和出库的相关内容。 4、财政支出法:、财政支出法:财政支出法主要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法、财政采购法、财财政支出法主要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法、财政采购法、财政投资法和财政贷款法。政投资法和财政贷款法。 (二)财政法的体系(二)财政法的体系 5、财政收入法:财政收入法主要包括税法、国债法和费用征收法,除此、财政收入法:财政收入法主要包括税法、国债法和费用征收法,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特别的财产收益法。之外还包括一些特别的财产收益法。从广义上说,财政法当然包括税法,但有些狭义的理解往往将税法排除在从广义上说,财政法当然包括税法,但有些狭义的理解往往将税法排除在外,这充分说明了税法的特殊性外,这充分说明了税法的特殊性。 6、财政监督法:财政监督法专门规范和保障财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财政、财政监督法:财政监督法专门规范和保障财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财政监督权,其内容涉及财政监督机关的设立、财政监督机关的职权、财政监监督权,其内容涉及财政监督机关的设立、财政监督机关的职权、财政监督的途径与程序等,在财政法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督的途径与程序等,在财政法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财政法的渊源(三)财政法的渊源 1、财政宪法:、财政宪法:所谓财政宪法,是指宪法中有关财政方面的法律条款。所谓财政宪法,是指宪法中有关财政方面的法律条款。 2、财政法律:、财政法律:根据我国根据我国立法法立法法的规定,财政、税收的基本制度只能制的规定,财政、税收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在法理上,这分别可以称为财政法定主义和税收法定主义。定法律。在法理上,这分别可以称为财政法定主义和税收法定主义。 3、财政行政法规:制定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本身所拥有的一项职权,但由于、财政行政法规:制定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本身所拥有的一项职权,但由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财政税收事项拥有专属立法权,因此,国务院对法律未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财政税收事项拥有专属立法权,因此,国务院对法律未作规定的财政税收问题制定行政法规时,必须得到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授权。作规定的财政税收问题制定行政法规时,必须得到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授权。如果未得到授权而擅自进行立法,该行政法规当然无效。如果未得到授权而擅自进行立法,该行政法规当然无效。 4、地方性财政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性财政法规一般遵照财政、地方性财政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性财政法规一般遵照财政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 5、部门财政规章和地方财政规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发布的有关财、部门财政规章和地方财政规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发布的有关财政方面的规定、决定、命令、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属于部门财政规章。政方面的规定、决定、命令、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属于部门财政规章。 6、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7、国际条约、国际条约; (四)中国财政立法展望(四)中国财政立法展望 当前我国财政立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加强财政立法,建立体系完当前我国财政立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加强财政立法,建立体系完善、门类齐全的财政法律体系,使一切财政活动有法可依,逐步实现财善、门类齐全的财政法律体系,使一切财政活动有法可依,逐步实现财政法治。政法治。 1制定财政基本法,规范财政管理体制。制定财政基本法,规范财政管理体制。 2健全预算法律制度,强化预算法律效力。健全预算法律制度,强化预算法律效力。 3制定税收基本法,完善税收法律体系。制定税收基本法,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4制定国债法,建立国家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制定国债法,建立国家信用管理法律制度。 5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推进财政支出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推进财政支出制度改革。 6制定财政监督法,完善财政法律责任制度。制定财政监督法,完善财政法律责任制度。 二、财政平衡法二、财政平衡法 (一)(一) 财政平衡法的通常内容财政平衡法的通常内容 1、设立财政级次(财政分级);、设立财政级次(财政分级); 2、划分财政支出职责(划分中央地方事权);、划分财政支出职责(划分中央地方事权); 3、划分财政收入权(划分财权);、划分财政收入权(划分财权); 4、规范政府间财政联系;、规范政府间财政联系; (二)中国财政平衡法的主要内容(二)中国财政平衡法的主要内容 主要法源:主要法源:1994年年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以及以及预算预算法法等。等。 1、关于划分财政级次: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五级预算;、关于划分财政级次: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五级预算; 2、关于中央和地方存在支出范围的划分:明确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关于中央和地方存在支出范围的划分:明确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的范围;算支出的范围; 3、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范围的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范围的划分 (1)中央预算收入: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上解中央的收入;)中央预算收入: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上解中央的收入; (2)地方预算收入:地方本级收入和中央按照规定返还或者补助地)地方预算收入:地方本级收入和中央按照规定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收入;方的收入; (3)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主要是增值税、资源税和证券交易税;)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主要是增值税、资源税和证券交易税; 4、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 (1)体制补助或上交;)体制补助或上交; (2)税收返还;)税收返还; (3)专项拨款;)专项拨款;(三)中国财政平衡法的不足;(三)中国财政平衡法的不足;(四)中国财政平衡法的完善;(四)中国财政平衡法的完善; 讨讨 论;论; (一)财政预算概述(一)财政预算概述 1、财政预算的由来;、财政预算的由来; 2、财政预算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财政预算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三、财政预算法三、财政预算法 1、级次与结构、级次与结构 (1)中央预算:中央各部门和直属单位预算;)中央预算:中央各部门和直属单位预算; (2)地方预算:省、市、县、乡的预算;)地方预算:省、市、县、乡的预算; (3)地方各级总预算:本级预算和下级总预算;)地方各级总预算:本级预算和下级总预算; 2、财政预算管理职权、财政预算管理职权 (1)各级权力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各级权力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2)各级行政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各级行政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3)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二)财政预算管理职权(二)财政预算管理职权 (三)财政预算管理程序(三)财政预算管理程序 1、预算编制、预算编制 (1)形式(复式预算)形式(复式预算 ) 经常性预算:经常性预算收入和经常性预算支出;经常性预算:经常性预算收入和经常性预算支出; 建设性预算:建设性预算收入和建设性预算支出;建设性预算:建设性预算收入和建设性预算支出; (2)程序)程序 2、预算审查和批准、预算审查和批准 (1)审批;)审批; (2)备案;)备案; (3)批复;)批复; 3、预算执行、预算执行 4、财政预算的调整、财政预算的调整 (1)预算调整的概念:使已获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预算调整的概念:使已获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变更为总支出超过总收入;增加举债数额。变更为总支出超过总收入;增加举债数额。 (2)不属于预算调整的情形:因获得返还或补助引起)不属于预算调整的情形:因获得返还或补助引起变化;变化; (3)审批)审批:中央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 地方地方-同级人大同级人大; (4)预算调整未经批准的处理)预算调整未经批准的处理 5、财政预算的决算、财政预算的决算(一)国债概述(一)国债概述1、国债的概念和特点、国债的概念和特点;2、国债法的概念、国债法的概念;四、国债法四、国债法 (二)国家内债法律制度(二)国家内债法律制度1、国债发行的方式、国债发行的方式;2、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3、国债场外交易制度、国债场外交易制度;4、国债簿记系统、国债簿记系统;5、国债做市制度、国债做市制度;6、国债的偿还、国债的偿还; 1、国家外债概述、国家外债概述 (1)概念)概念; (2)我国向国外举债的途径)我国向国外举债的途径; 2、国家外债管理体制、国家外债管理体制(三)国家外债法律制度(三)国家外债法律制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