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7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5页 / 共67页
第6页 / 共67页
第7页 / 共67页
第8页 / 共67页
第9页 / 共67页
第1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二章)第 一 章 声 现 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注意: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在发声。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注意: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要发生反射。人们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4)声 速( v) :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声速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在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o人耳听到回声的时间是0. 1秒,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为17米。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1)耳传导:外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觉神经一大脑2)骨传声:头骨、颌 骨 一 听 觉 神 经 一 大 脑注意:正常的人听到别人的声音是通过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来传递的,听到自己的声音则主要是通过头骨来传递的。 听自己说话的录音与直接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有所不同正是这个原因。双 耳 效 应 ( 立体声原理)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加上人的头部对声音有掩蔽作用,就会造成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从而能辨别声源位置的现象,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音调:由物 体 振 动 的 频 率 决 定 ,频 率 越 快 ,音 调 越 高 。人的听觉频 率 范 围 大 约 是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自然保护区为超声波。注意:大象等能听到次声波,蝙蝠、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就是响度。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人们感到声音就越大:声源的振幅越小,声音的响度就越小,人们感到的声音就越小。响度除与振幅有关外,还跟耳朵与声源的距离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发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越小。注意: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 大小”是指响度,而 声 音 “ 高低”一般是指音调。音色: 声音的品质。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特点, 也叫音品。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注意: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的依据就是音色。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从物理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不同等级的噪声会对人、动植物产生不同的危害。0 分贝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五、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利用这一点可以用超声波制成声呐来判断距离、 确定方位;用 B超可以诊断病情等。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声波所携带的能量可以产生很大的威力。 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可以用来去污垢、 打碎结石等。 利用次声波能预报破坏性大的地震、 海啸、台风,甚至可以探知几千米外的核武器实验和导弹发射。第 二 章 光现象一、 光的传播1、光源:一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都称为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注意:依靠反射光而发亮的物体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一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3、 光速: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X108m/s。注意:光在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称为1光年,光年是距离单位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在分界面处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人眼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总结为“ 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射到光滑镜面上的平行光线经反射后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线向着不同的方向, 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使我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重点提示:发和生镜面反射的条件是反射面是光滑的平面。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时,满足光的反射定律。小结:影子和像的联系与区别:影子像原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由光线或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面成、明亮面有色彩3、平面镜的应用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利用平面镜成像。4、凹面镜和凸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平行光线经凹面镜后会聚于凹面镜的焦点,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成为平行光线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 光人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而从其他介质余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即光线方向颠倒时,光的传播路径不变。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重点提示: 在光的折射规律中有 “ 空气中总是大角”,即不论空气中的角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是要比其他介质中的角要大一些( 垂直入射除外) 。也就是说,在空气与其他介质的界面上发生的折射现象,如果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那么折射角所在介质为空气;如果入射角大于折射角,那么入射角所在的介质为空气。3、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往脸盆中倒水,看起来盆底深度变浅;潜入水中的人看岸边的人变高:从厚玻璃砖后看到钢笔“ 错位”。五、光的色散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联系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二者同时发生区别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在两种介质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折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1、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它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重点提示: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律不同。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而两种颜料的混合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4、不同的色光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物体时,出现的情况是:白纸可以反射各种色光,纸出现的颜色与光的颜色相同。黑纸吸收各种色光,无论什么颜色的光照在黑纸上,纸都是黑色的。各种色纸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光,对其它不同颜色的光都吸收。白光照在不同颜色的纸上,纸出现的颜色与纸的颜色相同。5、不同的色光照射在不同颜色的透明物体时, 透色光的情况是:光的颜色志透明物体颜色相同时,光可透过物体。若兴的颜色志透明物体颜色不同时,光就透不过物体。六、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在光谱中,在红光以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红外线有热作用( 即热效应) ,可应用在红外夜视仪、诊断疾病、遥控等方面。重点提示:红外线进不可见光,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2、紫外线:在光谱中,在紫光以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化学作用、荧光作用、生理作用,它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杀菌、能使荧光物质发光2011年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三章)第 三 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光的折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 .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 或其他介质射出) ,折射角= 入射角=0度 。3 .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练习: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 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二、 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平均球心的直线电主光轴。简称主轴。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光线折射后向主光轴靠拢。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光线折射后偏离主光轴。3、焦点和焦距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焦点到光心有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同一凸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注意: 根据凸透镜能够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这的性质,我们可以粗测凸透镜的焦距,方法是: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 当折纸上的亮点最小、 最清晰时, 测出光点到光心的距离,即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焦距的长短表示出凸透镜对光线会聚作用的强弱。 焦距越短,镜面越凸,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强。光线通过后折射得越厉害。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 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凹透镜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 虚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凹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焦距的长短表示它对光线发散作用的强弱。焦距越短,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越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越厉害。4、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A、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B、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C、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经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A、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B、正对着凹透镜虚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C、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5、小结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 0 )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 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这 个点叫焦点。焦 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典型光路6、填表:三、生活中的透镜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0IV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II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它是利用u2f时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原理来工作的。照相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 即暗箱的长度) 是像距。依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像也随着变大,也可以记忆为“ 物进则像退,像变大”2、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投影仪的原理是fu 2 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 v 2 f照 相机u =2 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 =2 ff u 2 f一影投仪u =f不成像u 10 :I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一各用电器一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 首”电流流出端为“ 尾” ,观察各用电器,若 “ 首一尾一首f尾 ”连接为串联;若 “ 首、首 ” ,“ 尾、尾 ”相连,为并联。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六、七章)第 六 章 电压 电阻第 七 章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一、电压( 一) 、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遮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或电路两端有电压) 电路是连通的。注:说电压时,要 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 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 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 、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_ y_ 常用单位:kV mV、nV换算关系:lKv= 1000V lV=1000 m V 1 mV=1000u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 、电压测量:1、仪器:电 压 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电压表要在联在电路中。电流从电压表的“ 正接线柱”流入,“ 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厂I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J 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V iE 、常识:人步行速度1 . l m / s ,自行车速度5 m / 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 0 0 k m / h 客运火车速度1 4 0 k m / h 高速小汽车速度1 0 8 k m / h 光速和无线电波3 X 1 0 、/ sIII、实验中数据的记录: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 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 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练习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 0 0 0 m 小红同学跑8 0 0 m , 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4分 1 0 秒和三分2 0 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解:表格设计如右:跑步路程时间平均速度小明1 0 0 0 m4分 1 0 秒4 m / s小红8 0 0 m3分 2 0 秒4 m / s三、长度的测量:1 、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 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旦,常用单位有千米( k m ) ,分米( dm ) ,厘米( c m ) ,毫米( m m ) , 微 米 ( u m ) , 纳米( n m ) 。3 、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m lm=10dm ldm=10cm lcm=10mm Imm=lO3 u m lm=106 u mlm=10lnm 1 u m=10inm单位换算的过程: 口诀:“ 系数不变, 等量代换” 。4 、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 . 5 m 、课桌高H i m 、篮 球 直 径 纯 小 指 甲 宽 度 1 c m , 铅笔芯的直径 典 ! 、一只新铅笔长度1 . 7 5 dm 、 手 掌 宽 度 应 、墨水瓶高度畋5 、特殊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 积 法 ( 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 K总张数n , 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 / n o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 , 则细铜丝直径为L / n 。两卷细铜丝,其中卷上有直径为0 . 3 m m , 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 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M和 N ” 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 2 = 0 . 3 N ” N 2 m mB 、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C 、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达(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 、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 助 法 ( 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 ( 简述)、直尺三角板辅助法。、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6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 、“ 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 、“ 观”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 、“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 测 直 线 ( 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 、“ 看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 、“ 读”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 、“ 记” :测量结果由教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 2 . 8 2 c m , 乙测得结果为1 2 . 8 c m 。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 m , 则互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7、误差:( 1 )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 ) 产生原因:测 量 工 具 测 量 环 境 人为因素。( 3 )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 4 )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四、时间的测量:1 、单位: 秒( S )2 、测量工具:古代:日辱、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 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五、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 、 力产生的条件: 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可以不接触) 。3 、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F 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反 之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 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用二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 N 6 、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A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 、使用方法:“ 看 :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 调 :鲍; 读 :读数= 挂钩受力。C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D 、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 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 “ 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7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8 、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 可不表示, 在同一个图中, 力越大, 线段应越长六、惯性和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 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 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3、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住任何情况卜都有惯性,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卜都有惯性, ( 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 ,惯性表现为“ 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 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 不要求解释)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等等七、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 括 :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 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静止 运 动力不是产生( 维持)运动E i ;合力为0受平衡力j匀速运动状态的原因受非平衡力运动快慢改变1运动状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合力不为0运动方向改变_/态改变的原因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2011年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第十 三 章 力和机械复习提纲一、弹力1 、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2 、塑性: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3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二、重力: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 = mg 其 中 g = 9 . 8 N / k g 它表示质 量 为 1 k 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为 为8 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 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 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 、分类:摩擦力静摩擦以摩擦滑动摩擦I滚动摩擦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4 、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 同 条 件 ( 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 、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7 、应用: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而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 滑 动 为 滚 动 ( 滚动轴承) 、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 受 力 ( “ 受力”或 “ 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B ( A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四、杠杆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支 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0 表示。 动 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 字 母 F , 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 字 母 F2表示。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 定 相 反 , 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字 母 L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字 母 b表示。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找 支 点 0 ; 画 力 的 作 用 线 ( 虚线) ; 画 力 臂 ( 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 4 )标 力 臂 ( 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 验 前 :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 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 或杠杆原理)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写成公式F L = F ? 1 2 也可写成:F , / F2= l2 / 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X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 小 , 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4 、应用:名称构征结特特 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侧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 力 臂 等 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 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五、滑轮1、定滑轮: 定 义 :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定滑轮( 不计轮轴间摩擦)F = G。绳子自由端移动 距 离SF ( 或速度V。 =重物移动的距离SG ( 或速度V。2、 动滑轮: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理想的动滑轮( 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 C只2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则拉力F=( G物 + G 沿轮)绳子自由端移动距 离SF ( 或VF)等 于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 ( 或VG) ,即SF =2SG , VF= 2 vG3、滑轮组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理想的滑轮组( 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 力F = - G o只忽略n轮轴间的摩擦7则拉力F = L ( G物+ 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 或V。等于n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 或VG),即SF = n Sc , VF= n VG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 = ( G物+ G动)/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 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练习:基本作图类这类题目要求同学们很规范地做出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杠杆示意图等。在作图时,必须认真画,丝毫马虎不得。因为中考的评分标准是见错无分。例1:如 图3所示,铁 块A重10 N ,画出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我们在作图时不管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重力的方向我们不能画错。正确答案如图4所示。,图3例2 :画出图5中力F的力臂。解析:在杠杆中作力臂是我们初中物理力学中对同学们的一个基本技能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力臂的定义,用数学方法仔细地画。正确答案如图6所示。例3 :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3 0 0 N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 5 N ,方向与水平面成3 0 角。请在图7中画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的示意图。解析:拉力是由于物体间发生形变时所产生的一种力,是我们从力的效果上给它命名的,它实际上属于弹力的范畴。在画力的示意图时,拉力一定沿着绳子的方向。正确答案如图8所示。S 8例4 :如 图9所示,在水平向右的2 N拉力作用下,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用力的图示法作出它受到的摩擦力。解析:当木块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因为拉力向右,所以摩擦力必然水平向左。正确答案如图10所示。图9m io例5 :在如图11所示的滑轮组上绕线,使匀速提升重物G时最省力。解析:在绕制滑轮组时,由于绳子受力后会绷紧,所以绕线时必须画成切线。该题目同时要求画出最省力的绕法,根 据 “ 奇动偶定”( 当绳子的段数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绳子的段数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的原则。我们绕成了如图12所示的正确答案。120n年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四章)第 十 四 章 压力和压强复习提纲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 、压力: 定 义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物体的重力G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人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而枳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3 、压强:( 1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 理 意 义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公 式 p = F / 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 斯 卡 ( P a ) ; F :牛 顿 ( N ) S :米 ( m ? )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上( 一般F = G = m g )和受力面积S (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 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方P g h 压强单位P 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 . 5 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 . 5 X 1 0 P a 。它表示: 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 1 . 5 X 1 0 % 应 用 :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 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n很薄4 、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 水平面受的压力F = G 容 +G灌 ) ,后确定压强( 一般常用公式p = F / S ) 。二、液体的压强1 、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 力且具有流动性。2 、测量:压 强 计 用 途 :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3 、液体压强的规律:( 1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底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 、压强公式:( 1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推导过程:( 结合课本)液柱体积V = S h ;质量m= p V = p S h液片受到的压力:F = G = mg= p S 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 /S = p gh液体压强公式p= P gh说明:A 、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住B 、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 P a ; g: N /k g: h: mC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 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D 、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如右图所示: tpF = G F G 6 、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殷方法:首先确定压强p= P gh;其次确定压力F = pS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 p= F /S压力:作图法 对 直 柱 形 容 器 F = G7 、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三、大气压1 、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 一 般 有 p。 表示。说明:“ 大气压”与 “ 气压”( 或部分气体压强) 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2 、产生原因:因 为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3 、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小实验一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4 、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 ) 实验过程:在长约瓦,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生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 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 6 0 m m 。( 2 ) 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 ) 结论:大气压p o = 7 6 O m m H g = 7 6 c m H g = L 0 1 X 1 0 $ P a ( 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 ) 说明:A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 银 卜 . 方为真空; 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B 、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 0 . 3 mC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 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 长度变长。D 、若外界大气压为H c m H 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 管中液体为水银) 。E 标准大气压: 支持7 6 c m 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 标准大气压二 7 6 0 m m H g = 7 6 c m H g = L 0 1 X 1 0 P a2 标准大气压二2 0 2 Xl ( / P a ,可支持水柱高约2 0 . 6 mH c m H g ( H + h ) c m H g5 、大气压的特点:( H - h ) c m H g ( H - h ) c m H g( H + h ) c m H g ( H - h ) c m H g ( H - h ) c m H g( 1 ) 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 ) 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 0 0 0 米以内, 每上升1 0 米, 大气压大约降低1 0 0 P a6 、测量工具: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大。 在无液气压让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7 、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8 、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9 、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答: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给钢笔打水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人做吸气运动三、浮力1 、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 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 体 ( 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2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 ( 气)体3 、浮力产生的原因( 实质) :液 ( 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 上 . 、向下的压 力 差 即浮力。4 、物体的浮沉条件:( 1 )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P池 P物 P海=P物( 3 ) 、说明:密度均匀的物体悬 浮 ( 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 浮 ( 或漂浮) 。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P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 / 3 ,则物体密度为( 2 / 3 ) P 上 ,分析:F ?= G 则 : P淞 V t tg =p物 V g, 时 、 2p 物 = ( ) p 诚 = 3 - p 液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 浮= G不同:悬浮P淞 =P物;V排 = V 物 漂浮P淞 P物 ;V挥 V物判断物体浮沉( 状态) 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 G 或匕徽P浓与P物 。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 在空中重力为G ,浸在密度为P的液体中, 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 P 物 二 GP/ ( G - F )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血下降。5 、阿基米德原理:( 1 ) 、 内容: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 、公式表示:FGjPaVm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枳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 体枳、 重力、 形 状 、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O( 3 ) 、适用条件:液体( 或气体)6 :漂浮问题“ 五规律” :( 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 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 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7 、浮力的利用:( 1 ) 、 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 位 由 排 水 量 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 尸 得 ;排开液体的重力的产mg; 轮 船 受 到 的 浮 力 m g轮船和货物共重 G = m g o( 2 ) 、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卜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 ) 、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氧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 ) 、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8 、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 ) 、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 )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 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 3 ) 、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 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 称量法:F ;, = G F(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压力差法:6浮=FMF价 ( 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漂浮、悬浮时,F ; = G ( 二力平衡求浮力;) F i ?= G 描 或 F 折 P浓 V扑 g (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 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20n年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五章)第 十 五 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巩固:丸某同学踢足球, 球离脚后飞出10m远, 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为至也或。(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 式 :W= F S4、功的单位:焦耳,止1 N m o把一个鸡蛋举高1 m ,做的功大约是立o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功 的 单 位 “ 焦 ( 牛 米 =焦 ) ,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 ( 牛 米 ,不 能 写 成 “ 焦 ” )单位搞混。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说明:( 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 要省距离必须费力, 既省力乂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 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 使用机械时, 人们所做的功( F S )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 G h )3、应用:斜面理想斜面:斜面光滑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理想斜面公式:F L = G h其 中:F :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 :斜面长;G :物重;h :斜面高度。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 L = f L + G h ;这 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 功G h o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 式 :W有 用= G h ( 提升重物)= W总 一W额=n w总斜面:W有 用 =G 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亚额=W总 一W有 用= 6动卜(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 s=f L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 S = W有 用 / Q斜面:W ,s= f L +Gh =F L机械效率: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斜面:Gh Gh G定滑轮:Fh F动滑轮:滑轮组:n = _GhFS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 常 用 百 分 数 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 0 %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 0 % o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5、机械效率的测量: 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 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 线 外还 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4 )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四、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 W rp = - = F vt4、单位:主 单 位 以 常 用 单 位k W mW马力换算:l k W =1 0邢 l m W =l ()6 W 1 马力=7 3 5 W某小轿车功率6 6 k W ,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 6 0 0 0 J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五、机械能( 一) 、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解: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物体“ 能够做功”并不是 一 定 “ 要做功”也 不 是 “ 正在做功”或“ 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知识结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L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重力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势能就越大机械 Y能出 能 弹性、 势能r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t夬定其大小的因素:丝 吁 形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猜 想 :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实 验 研 究 :研究对象:小 钢 球 方法:控制变量;?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练 习 : 右 表 中 给 出 了 一 头 牛漫 步 行 走 和 一 名 中 学 生 百 米 赛跑 时 的 一 些 数 据 :分 析 数 据 ,可 以 看 出 对 物 体 动 能 大 小 影 响较 大 的 是 速 度 你 判 断 的 依 据 :物体质量m/kg速 度v/ (m . s l)动 能K/J牛约 600约 0. 5约 75中 学生约 50约 6约 900人的质量约为牛的1/12,而速度约为牛的12倍此时动能为牛的12倍说明速度对动能影响大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理 解 :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二)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弹性势能转化1、知识结构:动 能 w A 势能转化 重力势能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射能间的转化规律: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如果一不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1)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 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一看动能和重力势能( 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 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 ,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题中如果有“ 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 “ 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 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三) 、水能和风能的利用1、 知识结构: 拦河筑坝 j卜发电 永 能 海水潮汐 J机 械 能 的 天 然J 直接做功资源 r时,引 力 斥 力 ,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当d 10 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父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三、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 降低)物体内能增大( 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 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反过来, 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 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W = A E )图16.2-5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解释事例:如左图甲,看到棍花燃烧起来了,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 ,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如左图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 内能减小, 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 能 ( 热量) , 而不是温度。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D、温度、热量、内 能 区 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升高一内能增加1- - - -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热量:是一个过程。吸 收 热 鼻 f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将f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I“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也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 热 的含义:热传递中的“ 热”是指: M 热现象中的“ 热 ”是指:温度热膨胀中的“ 热”是指:温度 摩擦生热中的“ 热 ”是指:内 能 ( 热能)四、热量:1、比热容: 定 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降低)1 时 吸 收 ( 放出)的热量。 物 理 意 义 :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比热容是物质的种特性, 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 关 , 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水的比热容为4. 2义1 O : J ( k g )表示:1 k g的水温度升高( 降低)1 吸 收 ( 放出)的热量为4. 2 X 1 0 3 J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2、计算公式:(2吸 = 。111 ( t t o ) , (3放 = (2 1 1 1 ( t0t )3、热平衡方程:不 计 热 损 失Q吸= (3放五、内能的利用、热机( 一) 、内能的获得燃料的燃烧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 、热值 、 定义:1 k 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2、单 位 :J / k g3、关于热值的理解: 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 1 k g ”、“ 某种燃料” 、“ 完全燃烧 ” 。1 k 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 k g ,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 则1 k 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 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 是 燃 料 本 身 的 一种特性, 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3 、公式:Q = m q ( q为热值) 。实际中,常利用Q , = Q放即c m ( t - t 0 ) = n q m 联合解题。4、酒精的热值是3 . 0 X 1 0 , J / k g ,它表示:1 k 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 . 0 X 1 0 1。煤气的热值是3 . 9 X 1 0 7 j / m :它表示:1 m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 . 9 X 1 0 , J。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6、炉子的效率: 定 义 :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公式:n = Q 有效/ Q 总=c m ( t - t o ) / q m ( 三) 、内能的利用1、内能的利用方式: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3、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4、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公式: n =W有 用 / Q 总 = W有 用 /qm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六、能量守恒定律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 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 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汽油机柴油机不同点构造:顶部有一个火花塞。顶部有一个喷油嘴。吸气冲程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吸入空气点燃方式点燃式压燃式效率低高应用小型汽车、摩托车载重汽车、 大型拖拉机相同卢冲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一 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2 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 周,经历四个冲程,做 功 1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 2011年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能源家族1 .化石能源:煤 、石油、天然气。2 .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所有生命物质中都含有生物质能。3 . 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为一次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核能。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4 .不可再生能源:凡是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化石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如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5 .按使用开发的时间长短来分类,能源还可以分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如化石能源、水能、风能等数常规能源,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属新能源。第 二 节 核能1 .核能:原子核在分裂和聚合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2 .核裂变 裂变: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铀核时,铀核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过程就是裂变。 链式反应:在裂变过程中,会同时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他的原子核,这一过程不断进行下去,于是裂变能持续下去,并释放更多的核能,这就是链式反应。 应用:核反应堆、原子弹。 核电站: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3.核聚变 聚变:如果将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如笊核和抗核,在超高温度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能能,这就是聚变。聚变又称热核反应。 应用:氢 理 ( 不加控制的核聚变) 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更多,目前人类还无法控制核聚变。第三节太阳能1 .在太阳的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度条件下发生聚变, 释放出巨大的核能。2 .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除去。3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实际上是来自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4 .太阳能的利用: 利用集热器加热物质( 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 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5 .目前利用太阳能方面存在的困难: 分 散 ,不便于集中使用; 功率变化较大,不稳定; 利用时转换效率太低。第四节能源革命1 .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就是所谓的能源革命。2 .能源革命的轨迹:利 用 天 然 能 源 ( 太阳能、风能、水能)一钻木取火一蒸汽机的发明一利用电能一利用核能等新能源。3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 . 2 1 世纪的能源趋势: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量持续增长, 特别是近4 0 年以来, 能耗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目前人类的主要能源仍是化石能源。2 .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人类在能源革命的进程中给自己带来了便利,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主要表现为大量燃烧化石能源,使得空气污染和“ 温室效应”加剧; 些欠发达国家过分依靠柴薪能源,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3 . 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卜四个条件:必须足够丰富;必须足够便宜,多数人用得起;相关技术必须成熟;必须足够安全,不会严重影响环境。4 . 解决能源紧张的途径:由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得能源的消耗量持续增长,因此人类必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同时增强节能意识,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这是目前解决能源紧张的重要途径。5 . 我们对待化石能源的态度:减少使用。重要的物理常数 真空中光速、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 = 3 X l ( A n / s 1 5 C 空气中声速为3 4 0 m / s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 9 . 8 N / k g ( 在不要求精确计算的前提下,g可 取 1 0 N / k g ) 1 标准大气压:p o = 7 6 0 m m l l g = 1 . 0 1 3 X 1 05Pa 水的密度:p * = 1 . 0 g / c m3= l . O X 1 03k g / mf水 的比热容:c 加 = 4 . 2 X 1 0 j / ( k g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0 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 0 0 1 节干电池的电压:1 . 5 V 1 节蓄电池的电压:2 V ( 探究题中的蓄电池一般是三节串联,也就是6 V ) 家庭电路电压:2 2 0 V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常见的物理数值( 估算用)纸的厚度几十微米头发粗细儿十微米窗玻璃厚度儿毫米新铅笔的长度1 8 c m手掌宽度1 0 c m一层楼高度3m乒乓球直径4c m课桌面积2 40 0 c m2课本面积48 0 c m2元硬币的厚度1 . 9 m m一元硬币的面积4. 5c m2一元硬币的直径2 . 5c m元硬币的质量6g课桌高度8 0 c m课桌长度60 c m学生步距50 c m步行的速度1 . I m / s ( 5k m / h )自行车行驶的速度5m / s ( 1 5k m / h )运动员跑百米的速度约 1 0 m / s矿泉水瓶容积50 0 m L教室空气的质量2 0 0 k g ( 百)热水瓶容积2 L纯净水桶的容积1 8 . 9 L墨水瓶容积50 m L一只鸡蛋的质量5( ) 2, 本课本的质量350 g一枚邮票的质量50 m g大象的质量2 6t鸡的质量2 2 . 5k g苹果的质量1 50 g中学生质量50 k g中学生体重50 0 N中学生体积50 d m3站立对地面的压强1 0 Pa ( 万)一只鸡蛋的重量0 . 5N人的密度1 . 0 X1 03k g / m3课本对桌面压强60 8 0 Pa室温2 0 洗澡水温45 正常体温37 高烧38 42 白炽灯电流0 . 1 - 0 . 3A-2-物理量及其单位物理量( 符号)主 单 位 ( 符号)备注长度、路 程 ( 乙 、S )米( m )1 0 k m = I m = 1 0 d m = 1 02c m = 1 0 m m = 1 06 u m =1 09n m面 积( S )平 方 米( m2)lm2= 1 0 2 d H i 2 = 1 0 c m2 = 1 0 6m m ?体积立 方 米( m3)lm3= l 0 3d m : = 1 0 6c m = 1 09m m3质量( 加)千 克( k g )1 0; it = lk g = 1 0:ig = 1 06m g时 间 ( / )秒( s )lh = 60 m i n = 360 0 s摄氏温度( / )摄 氏 度 ( )速 度( V )米 每 秒( m / s )定义式:v =-tlm / s = 3. 6k m / h密 度( p )千克每立方米( k g / m , )m定义式:p -1 g / c m3 = 1 03k g / m3力 ( / ) 、重 力( G )牛 顿( N )G = m g压 强( P)帕 斯 卡( Pa )定义式:P S功 ( 仍焦 耳( J )定义式:W = F s功 率( P)瓦 特( W)w定义式:P = t声强级分 贝( d B)只需了解不同分贝的声音对人影响不同, 不用掌握热 量( 0 )焦 耳( J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比热容( 。 )焦 耳 每 千 克 摄 氏 度( J / ( k g - ) )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热 值( q)焦每千克( J / k g )焦每立方米( J / m3)具体情况请具体对待电 量( 0 )库 仑( C )不要求掌握电 流 ( / )安 培( A )定义式:/ = 2tlA = 1 03m A电 压( U )伏 特( V )1 03k V = lV = 1 03m V电 阻( R)欧 姆 (Q )1 06M Q = 1 0- 3k Q = lQ电功( 火)焦 耳( J )千 瓦 时( k W h )I k W - h = 3. 6X1 0 6J电 功 率( P)瓦 特( W)w定义式:p =tlk W= 1 03W频 率( f)赫 兹( H z )l M H z = 1 0:ik H z = 1 06H z-3 -物理公式名称公式备注重力G = m g速度SV =t单位有两种:m / s m sk m / h k m 、 h密度mp =V是物体本身的性质,它不与相成正比,不 与 修成反比单位有两种:g / c m g c m3k g / m k g m3压强Fp = S“ 万能公式”液体压强P= Pgh仅用于液体阿基米德原理F浮=G =piftg忆排“ 万能公式”浮力的计算 F浮= 尸向上一F向下/浮=G一 尸 代尸浮= 6排= 液gP排尸浮=G 定义式 示数法,一般用弹簧测力计配合 阿基米德原理仅用于漂浮和悬浮物体浮沉条件上浮: 尸 浮 6、 液 物下沉: 尸 浮VG、 , 液V 物悬浮: 尸 浮=G、 液 = 物漂浮: 尸 浮=G、 , 液 物漂浮物体只浸入一部分,其余情况是全部浸入( 浸没)杠杆平衡条件F1ZI=F2Z2单位要统一功W = F sW= Pt千瓦时是电学单位,不能用于力学功率tP= Fv第二个公式由P =W / t 、 W =F s 、V= s / t 推导而来机械效率%W总1热量计算。吸 = C7 W ( / Z o)Q = c m ( r0 / )Q y q m =q V注 意 是 “ 升 高 到 t 七”还 是 “ 升高了 t ” ,后者的公式是。=c mb t热平衡方程Q吸=0放无热损失( 或不考虑热损失)时适用电磁波C= fc = 3 X 1 0 sm / s透 镜 焦 度 ( 无需掌握)/ 是透镜的焦距。乘 以 1 0 0 的数值是眼睛的度数。近视镜( 凹透镜) 的度数是负数,远视镜( 凸透镜) 的度数是正数。电流一t欧姆定律I。R必须是同一导体在同一时刻的物理量-4-做计算题的注意事项: 必须写“ 解: ” ,必须有公式和计算过程,必 须 下 结 论 ”或 “ 答: 读题时注意思考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且思考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公式。该公式在电动机( 转动的线圈) 、超导体中不适用电压U=/R电阻上 旦I P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U 、I 无关电功 TJ2R_W=Pt研究时抓住不变的量电功率P=UIp =匕tc IP =?= R研究时抓住不变的量焦耳定律Q=fRtU2_Q=W=UIt= t =PtR“ 万能公式”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串联电路特点/ = = 12 =R = R + Ri +. + RnU、 :U2::U“=m :R”P = Pl + P2 +.+ 2研究时抓住电流相等的特点并联电路特点I = 1 1 + /)U = U =u2=. = un1 1 I 1=- - - -1 - - - - -F . d - - - - -R & % R& 生 R.p = Px + P2 + . + 2研究时抓住电压相等的特点电学题要做电路分析,力学题要做受力分析。 上面没有加括号的公式都可以直接使用,其他公式必须先推导才能使用( “ 由/ =:得U=IR= ) 。 绝大多数公式的单位都是已经确定的( 国际主单位) 。 上面有三个公式可以使用两种单位。杠杆平衡条件可以不使用主单位,但是必须使用统一的单位。 代入时数的顺序不能颠倒。 数字后面必须带单位,只有倍数、比例、机械效率除外。 对于有很多“ 0 ”的数字,最好用科学计数法。用 k g / n ? 作为密度单位时,必须写成“ X 10 3 k g / m 3 ( 固体、液体)和 “ k g / n K 注意g的取值。 最终的计算结果不能写成分数。对于除不开的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不要写约等于“ 心” ) 。 解答一道题的不同部分时,最好标清题号。这是对自己、对评卷老师都有好处的事情。- 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