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 1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竖直向上的;竖直向上的;竖直向上的;(2 2 2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3 3 3 3)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4 4 4 4)会求浮力的大小。)会求浮力的大小。)会求浮力的大小。)会求浮力的大小。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 1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的过程,培养学)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的过程,培养学)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的过程,培养学)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 2 2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归纳的能力;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归纳的能力;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归纳的能力;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归纳的能力;(3 3 3 3)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能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能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能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能力等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有步骤进行实验的力等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有步骤进行实验的力等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有步骤进行实验的力等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有步骤进行实验的条理性。条理性。条理性。条理性。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 2)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合作交流,)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与能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与能力。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产生的原因 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受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受到到 和和 的作用,这两个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关系:力的关系: 。重力重力重力重力G G G G支持力支持力支持力支持力F F F F 重力重力重力重力G G G G和支持力和支持力和支持力和支持力F F F F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平衡力GF=GF=GF F F浮浮浮浮= =GGGGF F浮浮浮浮重力重力重力重力G G G G浮力浮力浮力浮力F F F F 将木块放入水中后,木块向上浮起,最后静止在水面将木块放入水中后,木块向上浮起,最后静止在水面将木块放入水中后,木块向上浮起,最后静止在水面将木块放入水中后,木块向上浮起,最后静止在水面上。木块受到上。木块受到上。木块受到上。木块受到_和和和和_ _ 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关系是的关系是的关系是的关系是_。重力重力重力重力G G G G 与浮力与浮力与浮力与浮力F F F F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平衡力思维链接思维链接图图图图3 3图图图图4 4图图图图5 51.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浮力。2.2.浮力的方向:总是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竖直向上的。3.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4.4.求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求浮力大小的方法一:称重法:称重法:(1 1)先测出物体的重力)先测出物体的重力G G (2 2)当物体放在液体中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当物体放在液体中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示数G G(3 3)由力的平衡知识求出浮力:由力的平衡知识求出浮力:F F浮浮=G G=G G 信息快报信息快报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重为力计测其重为9.89.8N,N,浸在水中后用浸在水中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其示数为弹簧测力计测其示数为4.94.9N N,物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加油站加油站图图图图6 6图图图图7 7观观察察与与实实验验左图左图左图左图右图右图右图右图观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和向下的压力差。2.2.求浮力的方法二:求浮力的方法二:原因法(压力差原因法(压力差法)法) 公式:公式: F F浮浮= =F F向上向上- -F F向下向下. .3.3.适用条件:形状规则的圆柱体、正适用条件:形状规则的圆柱体、正方体等。方体等。信息快递信息快递 如如如如图所图所图所图所示:示:示:示:A A A A、B B B B是能够自由移动的物体,是能够自由移动的物体,是能够自由移动的物体,是能够自由移动的物体,C C C C、D D D D是用蜡是用蜡是用蜡是用蜡紧沾在容器是的物体。向容器内到入一些水,情况如图所示。紧沾在容器是的物体。向容器内到入一些水,情况如图所示。紧沾在容器是的物体。向容器内到入一些水,情况如图所示。紧沾在容器是的物体。向容器内到入一些水,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A A、物体物体物体物体A A A A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B B B B、物体物体物体物体B B B B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C C C C、物体物体物体物体C C C C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D D D D、物体物体物体物体D D D D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C CD DB BA A加油站加油站实验记录表格:实验记录表格:猜想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有关的划猜想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有关的划,无关的划,无关的划)动手实验动手实验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公式:F浮浮=G排排= 液液gV排排 3.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是计算浮力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是计算浮力普遍适用的公式。普遍适用的公式。1.游泳时人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人越深受到游泳时人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人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这是为什么?的浮力越大,这是为什么?2.质量为质量为7.9的铁块沉在水底时的铁块沉在水底时 ,受到的浮,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力是多少?(铁铁= 7. 9 103kg/m3)加油站加油站3.有一个桥墩在河水中的体积为有一个桥墩在河水中的体积为400m3,则则河水对桥墩的浮力是多少?河水对桥墩的浮力是多少?第五节第五节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一、认识浮力:一、认识浮力:一、认识浮力:一、认识浮力: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二、浮力产生的原因:二、浮力产生的原因:二、浮力产生的原因: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公式:公式: F浮浮=F向上向上-F向下向下.三、浮力的大小:三、浮力的大小:三、浮力的大小:三、浮力的大小: 1.猜想浮力的大小与猜想浮力的大小与V排排和和液液有关。有关。 2.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2)公式:)公式:F浮浮=G排排= 液液g排排(3)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四、计算浮力的三种方法:四、计算浮力的三种方法:四、计算浮力的三种方法:四、计算浮力的三种方法:1、称重法;、称重法; 2、原因法;、原因法; 3、阿基米德原理法。、阿基米德原理法。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欢迎批评指导!欢迎批评指导!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