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1页
第2页 / 共111页
第3页 / 共111页
第4页 / 共111页
第5页 / 共111页
第6页 / 共111页
第7页 / 共111页
第8页 / 共111页
第9页 / 共111页
第1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几何元素间相对位置 4-1.在直线AB上取一点M,使AM=25mm,再取一点N,使AN:NB=1:2。 4-1.在直线AB上取一点M,使AM=25mm,再取一点N,使AN:NB=1:2。 4-2.过点S作一直线与EF相交于D点,使点D距H面为20mm。 4-2.过点S作一直线与EF相交于D点,使点D距H面为20mm。 4-3.过点M作一正平线MN与AB相交于N点。 4-3.过点M作一正平线MN与AB相交于N点。4-4 判断直线MN是否属于给定平面。答4-4 判断直线MN是否属于给定平面。答否4-5 直线AD属于已知平面,求直线的另一投影。4-5 直线AD属于已知平面,求直线的另一投影。 4-6 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共面,试补出三角形DEF的另一投影。 4-6 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共面,试补出三角形DEF的另一投影。 4-6 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共面,试补出三角形DEF的另一投影。122133 4-7 试完成三角形ABC的水平投影,AD为側垂线。 4-7 试完成三角形ABC的水平投影,AD为側垂线。4-8 试完成五边形ABCDE的水平投影。4-8 试完成五边形ABCDE的水平投影。解法一4-8 试完成五边形ABCDE的水平投影。解法二4-9 过A点作直线段AB平行于CD,AB=30mm。4-9 过A点作直线段AB平行于CD,AB=30mm。4-10 过A点作一水平线AB与CD相交。4-10 过A点作一水平线AB与CD相交。4-11 判断二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交叉相交平行4-11 判断二直线的相对位置。交叉交叉交叉相交4-11 判断二直线的相对位置。4-11 判断二直线的相对位置。4-11 判断二直线的相对位置。4-11 判断二直线的相对位置。4-12 判断交叉二直线重影点的可见性。4-12 判断交叉二直线重影点的可见性。 4-13 作一直线MN与已知直线CD、EF均相交,同时平行于直线AB。 4-13 作一直线MN与已知直线CD、EF均相交,同时平行于直线AB。4-14 作直线MN与AB相交,与CD平行。4-14 作直线MN与AB相交,与CD平行。 4-15 过点M作一直线,使其与直线AB、CD均相交。 4-15 过点M作一直线,使其与直线AB、CD均相交。4-16 判断两直线是否垂直。4-16 判断两直线是否垂直。答:垂直(1)(2)(3)(4)答:不垂直答:不垂直答:垂直4-17 过点M作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只作一解)。(1)4-17 过点M作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只作一解)。(1) 4-17 过点M作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只作一解)。(2)4-17 过点M作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只作一解)。(2) 4-18 求平行二直线ABCD间的距离及公垂线的投影。 4-18 求平行二直线ABCD间的距离及公垂线的投影。距离 4-19 已知BC为水平线,试完成正方形ABCD的两投影。 4-19 已知BC为水平线,试完成正方形ABCD的两投影。 4-20 求作菱形ABCD,已知对角线BD正平线,且顶点A在直线EF上。 4-20 求作菱形ABCD,已知对角线BD为正平线,且顶点A在直线EF上。4-21 求线段KLMN间公垂线的两投影。4-21 求线段KLMN间公垂线的两投影。 4-22 作等边三角形ABC,其中顶点A的位置已知,并知顶点B和C属于直线EF。 4-22 作等边三角形ABC,其中顶点A的位置已知,并知顶点B和C属于直线EF。 4-22 作等边三角形ABC,其中顶点A的位置已知,并知顶点B和C属于直线EF。 4-23 已知平行两直线AB、CD间的距离为25mm, 求ab。 4-23 已知平行两直线AB、CD间的距离为25mm, 求ab。 4-24 完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面投影, 已知AC为斜边, 顶点B属于水平线NC。 4-24 完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面投影, 已知AC为斜边, 顶点B属于水平线NC。 4-25 以正平线AC为一对角线, 点B距V面35mm,完成正方形ABCD的投影。 4-25 以正平线AC为一对角线, 点B距V面35mm,完成正方形ABCD的投影。解法一 4-25 以正平线AC为一对角线, 点B距V面35mm,完成正方形ABCD的投影。解法二 4-26 过直线AB作平面(用三角形表示)平行已知直线MN。 4-26 过直线AB作平面(用三角形表示)平行已知直线MN。4-27 过点D作平面平行已知平面。4-27 过点D作平面平行已知平面。 4-28 已知DEF和直线MN均平ABC,试补全它们的投影。 4-28 已知DEF和直线MN均平ABC,试补全它们的投影。 4-29 求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1)4-29 求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1)4-29 求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2)4-29 求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2)4-30 求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1)4-30 求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1)4-30 求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2)4-30 求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2) 4-31求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1)4-31求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1)4-31求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2)4-31求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2)4-32 求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4-32 求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4-33 求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4-33 求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4-34 过点S作直线垂直已知平面。4-34 过点S作直线垂直已知平面。4-35 过直线AB作平面垂直已知平面。4-35 过直线AB作平面垂直已知平面。4-36 过点A作平面垂直已知直线AB。(1)(2)4-36 过点A作平面垂直已知直线AB。(1)(2)4-37求点K到ABC的距离及垂足的投影。4-37求点K到ABC的距离及垂足的投影。距离 4-38 已知等腰ABC的水平投影及底边AB的正面投影,试完成ABC的投影。 4-38 已知等腰ABC的水平投影及底边AB的正面投影,试完成ABC的投影。 4-39等腰ABC的底边AB在直线EF上,顶点C在直线MN上,其高为公垂线,高CD=AB,求ABC的投影。 4-39 等腰ABC的底边AB在直线EF上,顶点C在直线MN上,其高为公垂线,高CD=AB,求ABC的投影。 4-40 已知直角ABC的一直角边AB,并知其斜边AC平行直线DE,试完成ABC的投影。 4-40 已知直角ABC的一直角边AB,并知其斜边AC平行直线DE,试完成ABC的投影。 4-41已知直角ABC的一直角边AB,另一直角边BC DEF,且长度为20mm,试完成ABC的两投影。 4-41已知直角ABC的一直角边AB,另一直角边BC DEF,且长度为20mm,试完成ABC的两投影。 4-42 求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4-42 求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综合解题 轨轨迹迹法法:根据已知条件和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分别作出满足题目各个要求的轨迹,然后求出这些轨迹的交点或交线(即交集),即为所求。 反反推推法法:先假设最后的解答已作出, 然后应用有关的几何定理进行空间分析,找出最后的答案与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并由此得到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4-43作直线KL与直线AB和CD都相交,且平行于直线EF。 4-43作直线KL与直线AB和CD都相交,且平行于直线EF。解法一 4-43 作直线KL与直线AB和CD都相交,且平行于直线EF。解法二 4-44 过点A作直线AE垂直于直线AB,并与直线CD相交。 4-44 过点A作直线AE垂直于直线AB,并与直线CD相交。 4-45 作一直线与交叉二直线AB、CD分别交于点K、L,并垂直于EFG。 4-45 作一直线与交叉二直线AB、CD分别交于点K、L,并垂直于EFG。 4-46 过点K作平面垂直于ABC,并且平行于直线MN。 4-46 过点K作平面垂直于ABC,并且平行于直线MN。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