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疾病预防第五章疾病预防“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为什么以防为主?为什么以防为主?BecauseBecause1 1 发现难发现难:由于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活动不易观察:由于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活动不易观察, ,发病初期发病初期较难发现。较难发现。2 2 诊断难诊断难: : 鱼病的发生受诸多因素引起,有时有多种病原体引起。鱼病的发生受诸多因素引起,有时有多种病原体引起。3 3 治疗难治疗难:鱼生病时,食欲减退或失去,内服药难以有效。外:鱼生病时,食欲减退或失去,内服药难以有效。外用药仅对小体积水体有效。用药仅对小体积水体有效。4 4 鱼药副作用大鱼药副作用大:药物影响养殖药物影响养殖水产动物水产动物;药物残留;药物残留;许多药许多药物同时影响浮游生物物同时影响浮游生物和生态种群结构和生态种群结构;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反复使用无效反复使用无效。 多年来实践经验证明,只有采取多年来实践经验证明,只有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的积极方法,才能达到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积极方法,才能达到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所引起,而不是单一因素所引起,而不是单一因素所引起,而不是单一因素所引起,而是鱼体,水体是鱼体,水体是鱼体,水体是鱼体,水体和病原体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和病原体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和病原体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和病原体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 . . 所以疾病的控制也要从水所以疾病的控制也要从水所以疾病的控制也要从水所以疾病的控制也要从水体,鱼体和病原体三个方面着手控制。体,鱼体和病原体三个方面着手控制。体,鱼体和病原体三个方面着手控制。体,鱼体和病原体三个方面着手控制。 机体病原体水体机体病原体水体“养鱼先养水养鱼先养水”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是养鱼的前提条件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是养鱼的前提条件 A A 水深的调节水深的调节B B 水色的调节水色的调节 水色:水色: a. a. 黄褐色水系:包括淡黄色、淡褐色、黄褐色水体;哪种藻占优?黄褐色水系:包括淡黄色、淡褐色、黄褐色水体;哪种藻占优? b. b. 绿色水系:包括淡绿色、黄绿色水体;哪种藻类占优?绿色水系:包括淡绿色、黄绿色水体;哪种藻类占优? c. c. 红色水体:原因?红色水体:原因? d. d. 黑褐色(酱色)水体;原因?黑褐色(酱色)水体;原因? e. e. 白浊色水体:原因?白浊色水体:原因? f. f. 澄清色水体:原因?澄清色水体:原因? 方法:换水,适当改变水体的营养成分等方法:换水,适当改变水体的营养成分等总之总之, ,为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采取措施如下为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采取措施如下第一节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第一节改善水体生态环境1 1设计和建筑养殖场时应符合防病要求设计和建筑养殖场时应符合防病要求1.11.1水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的理化特性符合水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的理化特性符合养殖水标准,未被污染,不带有病原体。养殖水标准,未被污染,不带有病原体。1.21.2在设计进排水系统时,每个污塘有独立的进排在设计进排水系统时,每个污塘有独立的进排水口。水口。1.31.3建一个蓄水池建一个蓄水池2 2 2 2 采用理化方法改善生态环境采用理化方法改善生态环境采用理化方法改善生态环境采用理化方法改善生态环境2.1 2.1 2.1 2.1 清淤清淤清淤清淤: : : :旧池清淤旧池清淤旧池清淤旧池清淤( ( ( (新池浸泡新池浸泡新池浸泡新池浸泡1 1 1 1月月月月) ) ) ) 。2.2 2.2 2.2 2.2 定期遍洒生石灰(定期遍洒生石灰(定期遍洒生石灰(定期遍洒生石灰(pHpHpHpH偏低)或碳酸氢钠(偏低)或碳酸氢钠(偏低)或碳酸氢钠(偏低)或碳酸氢钠(pHpHpHpH偏高)。偏高)。偏高)。偏高)。2.3 2.3 2.3 2.3 定期换注水。定期换注水。定期换注水。定期换注水。2.4 2.4 2.4 2.4 定时开动增氧机。定时开动增氧机。定时开动增氧机。定时开动增氧机。2.5 2.5 2.5 2.5 定期改善池塘底质。定期改善池塘底质。定期改善池塘底质。定期改善池塘底质。2.6 2.6 2.6 2.6 定期泼洒水质或底质改良剂。定期泼洒水质或底质改良剂。定期泼洒水质或底质改良剂。定期泼洒水质或底质改良剂。3 3 3 3 采用生物方法改善生态环境采用生物方法改善生态环境采用生物方法改善生态环境采用生物方法改善生态环境3.1 3.1 3.1 3.1 采用光合细菌采用光合细菌采用光合细菌采用光合细菌3.2 3.2 3.2 3.2 采用微生态制剂采用微生态制剂采用微生态制剂采用微生态制剂3.3 3.3 3.3 3.3 采用立体混养和混合模式。采用立体混养和混合模式。采用立体混养和混合模式。采用立体混养和混合模式。第二节增强机体抗病力第二节增强机体抗病力1 1 1 1 加强和改进养殖方法加强和改进养殖方法加强和改进养殖方法加强和改进养殖方法1.1 1.1 1.1 1.1 根据当地的条件、技术水平和防病能力合理混养和密养。根据当地的条件、技术水平和防病能力合理混养和密养。根据当地的条件、技术水平和防病能力合理混养和密养。根据当地的条件、技术水平和防病能力合理混养和密养。1.2 1.2 1.2 1.2 做好做好做好做好“四定投饵四定投饵四定投饵四定投饵”,定时,定量,定质和定位,定时,定量,定质和定位,定时,定量,定质和定位,定时,定量,定质和定位1.3 1.3 1.3 1.3 细心操作,细心观察。三勤(勤巡塘,勤除污,勤除害)细心操作,细心观察。三勤(勤巡塘,勤除污,勤除害)细心操作,细心观察。三勤(勤巡塘,勤除污,勤除害)细心操作,细心观察。三勤(勤巡塘,勤除污,勤除害);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 2 2 2 人工免疫人工免疫人工免疫人工免疫采用人工方法给水产动物注射、浸浴、口服、喷雾菌苗或采用人工方法给水产动物注射、浸浴、口服、喷雾菌苗或采用人工方法给水产动物注射、浸浴、口服、喷雾菌苗或采用人工方法给水产动物注射、浸浴、口服、喷雾菌苗或疫苗,使机体获得免疫力。疫苗,使机体获得免疫力。疫苗,使机体获得免疫力。疫苗,使机体获得免疫力。3 3 3 3 培养抗病力强的新品种培养抗病力强的新品种培养抗病力强的新品种培养抗病力强的新品种3.1 3.1 3.1 3.1 选育自然免疫的品种选育自然免疫的品种选育自然免疫的品种选育自然免疫的品种3.2 3.2 3.2 3.2 杂交培育抗病力强的品种杂交培育抗病力强的品种杂交培育抗病力强的品种杂交培育抗病力强的品种3.3 3.3 3.3 3.3 理化诱导培育抗病品种理化诱导培育抗病品种理化诱导培育抗病品种理化诱导培育抗病品种3.4 3.4 3.4 3.4 采用细胞融合和基因重组技术培育抗病品种采用细胞融合和基因重组技术培育抗病品种采用细胞融合和基因重组技术培育抗病品种采用细胞融合和基因重组技术培育抗病品种4 4放养健壮苗种放养健壮苗种(1 1)SPFSPF亲本;(亲本;(2 2)50ppm PVP-I 50ppm PVP-I 洗卵;(洗卵;(3 3)使用清洁)使用清洁水;(水;(4 4)忌高温育苗,忌滥用抗生素;()忌高温育苗,忌滥用抗生素;(5 5)饵料优)饵料优5 5 降低应激反应降低应激反应 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称称。如高温等。如高温等 应激反应:养殖动物对偏离其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应激反应:养殖动物对偏离其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所产生的反应,称所产生的反应,称。 短时间的或较为缓和的应激,生物可通过调节机体短时间的或较为缓和的应激,生物可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机能逐步适应;长时间的或剧烈的应激,的代谢和生理机能逐步适应;长时间的或剧烈的应激,造成养殖生物能量消耗过大,生物抗病力降低,导致疾造成养殖生物能量消耗过大,生物抗病力降低,导致疾病暴发。病暴发。第三节控制和消灭病原体第三节控制和消灭病原体病原体的来源:病原体的来源: a a 原发性来源:疾病来自于发病的的动物或其尸体原发性来源:疾病来自于发病的的动物或其尸体( (有有的即使痊愈也是病原的携带者的即使痊愈也是病原的携带者), ), 如:感染白斑病的病如:感染白斑病的病虾或其尸体虾或其尸体. . 防:严查严管,及时隔离。防:严查严管,及时隔离。 b b 次发性来源:疾病来自于带有病原的水体、饵料和工次发性来源:疾病来自于带有病原的水体、饵料和工具等具等 防:严格消毒,及时杀灭。防:严格消毒,及时杀灭。 第三节控制和消灭病原体第三节控制和消灭病原体1 1 1 1 建立检疫制度建立检疫制度建立检疫制度建立检疫制度2 2 2 2 执行六消毒措施执行六消毒措施执行六消毒措施执行六消毒措施2.1 2.1 池塘消毒池塘消毒池塘是水产动物生活栖息的场所,池塘是水产动物生活栖息的场所,2.1.l 2.1.l 清整池塘清整池塘2.1.2 2.1.2 药物清塘药物清塘水泥池:水泥池:1/100001/10000的的kMnOkMnO4 4;含氯消毒剂等。;含氯消毒剂等。土池:土池: a. a. 生石灰清池生石灰清池 用量:用量:120-150kg/120-150kg/亩亩 (1m(1m水深水深) ); 50-60kg/50-60kg/亩亩 (6-9cm(6-9cm水水深深) ) 作用:可杀死所有病原体、调节水体作用:可杀死所有病原体、调节水体pHpH值、澄清水体、值、澄清水体、 施肥、增加底质通透性施肥、增加底质通透性 用法:用水稀释后尽快全池泼洒,用后用法:用水稀释后尽快全池泼洒,用后 7-8d 7-8d 放苗放苗b. b. 漂白粉或漂白精清池漂白粉或漂白精清池 用量:漂白粉用量:漂白粉( (有效含氯有效含氯25-35%)25-35%):20-40ppm20-40ppm; 漂白精漂白精( (有效含氯有效含氯60-70%) 60-70%) :10-20ppm10-20ppm 作用:与石灰类似,但无增肥效果作用:与石灰类似,但无增肥效果 用法:泡水后全池泼洒;用后用法:泡水后全池泼洒;用后 4-5d 4-5d 放苗放苗c. c. 茶饼(粕)清池茶饼(粕)清池 用量:用量:40-50kg/40-50kg/亩(亩(1m1m水)水) 作用:可杀鱼、增肥,但不易杀死病原体作用:可杀鱼、增肥,但不易杀死病原体 用法:泡水后全池泼洒;用后用法:泡水后全池泼洒;用后 6-7d 6-7d 放苗放苗d. d. 氨水清池氨水清池 (少)(少) 用量:用量:12-13kg/12-13kg/亩(亩(6-9cm6-9cm水)水) 作用:调节作用:调节pHpH值、增肥,杀病原体(螺蛳除外)值、增肥,杀病原体(螺蛳除外) 用法:冲水稀释后全池泼洒;用后用法:冲水稀释后全池泼洒;用后4-5d 4-5d 放苗放苗2.2 水体消毒:全池遍洒2.3 机体消毒:药浴2.4 饲料消毒:2.5 食场消毒:挂篓(袋)法2.6 工具消毒:浸洗3 3 3 3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疾病发生的季节性(疾病发生的季节性(4 41010月份)月份)3.1 3.1 体外疾病的药物预防体外疾病的药物预防3.1.1 3.1.1 中草药扎成小捆放在池中沤水,以杀灭病原体。如乌臼叶中草药扎成小捆放在池中沤水,以杀灭病原体。如乌臼叶沤水预防细菌性烂鳃病等。沤水预防细菌性烂鳃病等。3.1.2 3.1.2 食场周围挂袋或篓,形成消毒区。食场周围挂袋或篓,形成消毒区。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以下几点:(1 1)水产动物对药物的回避浓度应高于治疗浓度。如白鲢对硫酸铜的)水产动物对药物的回避浓度应高于治疗浓度。如白鲢对硫酸铜的50%50%的回避浓度是的回避浓度是0.30.31010-6-6, ,而全池遍洒的治疗浓度一般是而全池遍洒的治疗浓度一般是0.70.71010-6-6, ,所以用所以用此法无效。此法无效。(2 2)食场周围的药物浓度不宜过高或过低。通常挂)食场周围的药物浓度不宜过高或过低。通常挂3 36 6只,每只装漂白粉只,每只装漂白粉100100150g150g或晶体敌百虫或晶体敌百虫100g100g。(3 3)食场周围药物的一定浓度,一般应保持不短于)食场周围药物的一定浓度,一般应保持不短于1h.1h.(4 4)确保水产动物能来吃食,挂药前停食)确保水产动物能来吃食,挂药前停食1d1d。(5 5)水产动物驯养成定点吃食后再挂药。)水产动物驯养成定点吃食后再挂药。3.2 3.2 3.2 3.2 体内疾病的药物预防体内疾病的药物预防体内疾病的药物预防体内疾病的药物预防口服法口服法口服法口服法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 1 1)选择水产动物喜食饲料)选择水产动物喜食饲料)选择水产动物喜食饲料)选择水产动物喜食饲料(2 2 2 2)颗料药饲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一般)颗料药饲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一般)颗料药饲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一般)颗料药饲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一般0.5h0.5h0.5h0.5h内不散开。内不散开。内不散开。内不散开。(3 3 3 3)药饲的大小必须适口。)药饲的大小必须适口。)药饲的大小必须适口。)药饲的大小必须适口。(4 4 4 4)药量计算应把吃该种颗料饲料的水产动物体重计算在)药量计算应把吃该种颗料饲料的水产动物体重计算在)药量计算应把吃该种颗料饲料的水产动物体重计算在)药量计算应把吃该种颗料饲料的水产动物体重计算在内内内内(5 5 5 5)投饲量应比平时减少)投饲量应比平时减少)投饲量应比平时减少)投饲量应比平时减少2 2 2 23 3 3 3成,确保每天来吃药饲,一成,确保每天来吃药饲,一成,确保每天来吃药饲,一成,确保每天来吃药饲,一般连喂般连喂般连喂般连喂3 3 3 3天。天。天。天。4 4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病原体流行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病原体流行4.1 4.1 4.1 4.1 消灭中间寄主消灭中间寄主消灭中间寄主消灭中间寄主椎实螺为双穴吸虫,血居吸虫等的中间寄主,在鱼病流椎实螺为双穴吸虫,血居吸虫等的中间寄主,在鱼病流椎实螺为双穴吸虫,血居吸虫等的中间寄主,在鱼病流椎实螺为双穴吸虫,血居吸虫等的中间寄主,在鱼病流行地区,应彻底消灭椎实螺。行地区,应彻底消灭椎实螺。行地区,应彻底消灭椎实螺。行地区,应彻底消灭椎实螺。4.2 4.2 4.2 4.2 消灭终未寄主消灭终未寄主消灭终未寄主消灭终未寄主鸥鸟为双穴吸虫,血居吸虫等的终未寄主,枪杀鸥鸟鸥鸟为双穴吸虫,血居吸虫等的终未寄主,枪杀鸥鸟鸥鸟为双穴吸虫,血居吸虫等的终未寄主,枪杀鸥鸟鸥鸟为双穴吸虫,血居吸虫等的终未寄主,枪杀鸥鸟可切断传播途径。可切断传播途径。可切断传播途径。可切断传播途径。1 1 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什么?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什么?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何?如何?2 2 为什么说水产动物疾病要以预防为主?为什么说水产动物疾病要以预防为主?3 3 有一养殖户想建一渔场,从防病的角度应注意哪些方面?有一养殖户想建一渔场,从防病的角度应注意哪些方面?4 4 试述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试述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5 5 试述水质调控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试述水质调控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6 6 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包括哪些方面?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包括哪些方面?作业习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