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复习指要诗歌鉴赏复习指要刘淼2011.12语文高考复习专辑学习目标|1. 了解诗歌鉴赏题的题型、考点;| 2. 了解一些古典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近几年古诗鉴赏题展示:2011题型简答题的题型回18思考2011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还入房,泪下沾衣裳。【注】引领:伸颈远望14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1分)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下1页回20简答题考点古体古体A回22选择题考点回24赏析题考点11年11年春考10年09年08年秋07年06年回18思考动作,状态,情绪,情感第3页回19题型回35归纳“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动作1分,状态1分,情绪1分,情感1分。)上1页2011(春考)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雄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作。偃蹇:高耸的样子。生:语助词,无义。14选入高中教材的辛弃疾词作是选入高中教材的辛弃疾词作是水龙吟水龙吟_。15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分)A上阕先是上阕先是我我对对青山青山说,然后转换成说,然后转换成青山青山对对我我说。说。B岁晚太寒生岁晚太寒生中的中的寒寒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理解为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理解为心灵的寒。心灵的寒。C下闺叙写明月从下闺叙写明月从来来到到去去,表明作者吟诵,表明作者吟诵离骚离骚,夜深末眠。夜深末眠。D这首词情辞婉转,运用典故,不露痕迹,可谓格调清新,这首词情辞婉转,运用典故,不露痕迹,可谓格调清新,赏心悦目。赏心悦目。16简析本词的思想感情。简析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分)回20简答题考点登建康赏心亭D下1页回24赏析题考点11年11年春考10年09年08年秋07年06年知人论世简答题涉及的考点涉及的考点回22选择题考点|作者写青山明月,暗示自己高洁的品行:借读离骚,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情。上1页2010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王恽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注霹雳:琴名。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2分)1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回20简答题考点 B B下1页回24赏析题考点11年11年春考10年09年08年秋07年06年回22选择题考点14.村民们举杯畅饮,喜庆丰收,弹琴赛歌,欢声笑语;16.(3分)化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曲作者表达的是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意趣。上1页2009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觉:醒。14白居易,字乐天,号白居易,字乐天,号_。(1分分)15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分)A首联用首联用“晨光晨光”与与“开门鼓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交代时间之早。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C尾联尾联“乡梦不多成乡梦不多成”呼应呼应“心空心空”,点明主旨。,点明主旨。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16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角度赏析画线句。(4分分)回20简答题考点香山居士香山居士B下1页回24赏析题考点回22选择题考点11年11年春考10年09年08年秋07年06年回35归纳|16(4分)“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一点1分,语言1分)上1页2008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_(篇名)。(1分)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回20简答题考点游褒禅山记B下1页回24赏析题考点回22选择题考点11年11年春考10年09年08年秋07年06年回35归纳|16.“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上1页2007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琼珠碎却圆。14“词”这种体裁的别称_(1分)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显得鲜明生动。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16.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回20简答题考点长短句(或诗余、曲子词等)D下1页回23回22选择题考点11年11年春考10年09年08年秋07年06年回35归纳回24赏析题考点|16、要点: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2分),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2分)。上1页2006黄钟黄钟人月圆人月圆山中书事山中书事张可久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14“黄钟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人月圆”是是_。(1分分)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分)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阔大,余韵耐人寻味。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C“孔林孔林”、“吴宫吴宫”、“楚庙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圣贤与英雄豪杰。D末尾紧扣末尾紧扣“山中何事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酒饮茶的舒适生活。16“诗眼倦天涯诗眼倦天涯”中的中的“倦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明理由。(4分分)回20简答题考点曲牌B下1页回2311年11年春考10年09年08年秋07年06年回22选择题考点回24赏析题考点|16(4分)“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2分),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2分)。上1页思考: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题型、考点、难点是什么?有什么较好的方法和技巧?2011会第3页题型|1.简答题(含填充题)|2.选择题|3.赏析题1.简答题(含填充题)常见的考点有哪些?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对策?问题2011考点1.简答题涉及的考点涉及的考点体裁(11年)篇名(11年春考;08年秋)简要描述(10年)作者号或字(09年)词的别称(07年)曲牌(06年)11年问题2.熟记历史上著名诗人、词人的字、号及代表作、被选入课本的作品篇名战国:屈原东晋:陶渊明唐代: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五代:李煜宋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李清照,陆游,辛弃疾2.选择题涉及的考点考点11年11年春考10年09年08年秋07年06年(1)内容的理解11年春考A、B10年A、B09年A、B08年秋(2)语言的运用11年D09年D07年C考点:(4)风格的把握(3)手法、技巧的运用11年A、B、C比兴、衬托、时空转移07年对比、比拟、用典、托物言志、虚实结合抑扬、照应、渲染、借景抒情、动静相衬10年D07年D区别: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3.赏析题涉及的考点考点思乡思亲壮志难酬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情景关系语言特点11年11年春考09年08年07年06年回到首页回到2011常见的解题方法有哪些?诗歌鉴赏题解题方法古诗鉴赏题十大规律一、抓诗眼、明意象、懂意境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八、注意关注诗歌题目九、注意明察考题暗示十、注意运用联想、想象|重点、难点:1.1.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2.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观点态度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明确明确考纲考纲要求要求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诗歌鉴赏题的类型与解题技巧n一品味重点字n二分析关键词 n三把握主导句 n四体味意境n五领悟主旨n六揣摩语言风格n七辨明表达技巧辨明表达技巧n这类考题的提问方式有 哪些 这首诗歌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n 这类提问,侧重于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喻理等),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象征,用典,对比、白描、渲染,动静结合等;修辞手法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范式:n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谈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写出了什么)、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n 明手法谈运用析效果例:杜牧齐安郡中偶题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青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依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问: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明确: 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明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谈运用),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析效果)。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也呈现娇羞之态(谈运用),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析效果)。 回32范式归纳“赏析题”的方法与步骤:n在明了要求的基础上,一般可采用在明了要求的基础上,一般可采用“总分总分总总”式式(1)概括特色(一个判断以标明观点)概括特色(一个判断以标明观点)(2)扣住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扣住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3)揭示这样写的好处。)揭示这样写的好处。这首诗(或词)这首诗(或词)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的好处。见2011见20092008,200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问:问:写什么景?写什么景?作者由眼前景想到了什么?作者由眼前景想到了什么?答:答:前四句写洞庭湖汪洋壮阔、水天相接、气魄宏大之景。前四句写洞庭湖汪洋壮阔、水天相接、气魄宏大之景。由洞庭湖浩渺之水,联想到两个话题:欲济无舟、坐观垂钓。由洞庭湖浩渺之水,联想到两个话题:欲济无舟、坐观垂钓。问:问:作者用意何在?作者用意何在?(联系诗题)望洞庭湖是假,赠张丞相是真。表达了自己在清(联系诗题)望洞庭湖是假,赠张丞相是真。表达了自己在清明之世,闲居则觉得羞耻,出仕而无人引荐,看到在位执政的明之世,闲居则觉得羞耻,出仕而无人引荐,看到在位执政的人建功立业,只能徒然羡慕而已。人建功立业,只能徒然羡慕而已。回到31借景抒情回到归纳 问:情和景有何关系?问:情和景有何关系? 洞庭湖水其实是盛唐气象的象征。表面上是触景生情,其实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竹石竹石清清郑燮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注:咬定:形容竹跟深深地扎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咬定:形容竹跟深深地扎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任:听凭。尔:你。任:听凭。尔:你。问:这首咏物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问:这首咏物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写出了一种什么精神?象征,或象征,或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手法、以物喻人的手法,竹的品格正是作者,竹的品格正是作者理想人格的象征。写出了一种坚韧顽强、刚正不阿的精神。理想人格的象征。写出了一种坚韧顽强、刚正不阿的精神。回到31物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