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西嶼,你可以見到悠閒的牛兒漫步在草原上,在西嶼,你可以見到火紅的太陽隱沒在大海裡,在西嶼,你可以見到最天真的孩童在鄉間玩耍,在西嶼,你可以見到最勤奮的漁民與大海搏鬥,在西嶼,你可以見到所有最純樸最美麗的一切。人文環境西嶼因為自然環境的諸多限制,促成本身聚落結構的不同。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與宗教也成為改變人文環境的的生力軍。人文環境社會結構聚落特色民間信仰建築特色生活空間土地利用返回目次傳統社會結構西嶼鄉社會關係的基礎,主要仍然建立在傳統的血緣和宗族關係上,並且以聚落和同姓宗親的方式形成初步的人際網絡,但這樣的關係已經隨著現代生活型態的改變,而漸漸式微。但是過去因為信仰和同姓關係所保存下來的關係還是可以在部份的村落中發現,例如橫礁的曾姓宗族、二崁的陳姓宗族、外垵的許姓宗族、內垵的呂姓宗族等等,以及部份因為宗教信仰所結合而成的民間組織。例如竹灣的大義宮、內安池王廟、外垵溫王宮等等。另一方面,基督教和天主教雖然在西嶼地區都已有禮拜院或會堂(基督教的竹灣和小池角教堂、天主教的池東會院),並且參與老幼殘疾照顧的社區服務,但本地的信仰人數不多,影響力有限。 人文環境聚落特色民間信仰建築特色生活空間土地利用返回目次聚落文化特色西嶼聚落的發展,反映了居民的社會關係,以及調和於自然環境中的生產及生活關係。由於西嶼長期被排除於發展之外,因此,傳統聚落的特色仍維持得不錯,是西嶼的特色之一。西嶼的聚落種類可分為下列三項: 1.社會關係型2.自然環境型3.生活資源型人文環境人文環境民間信仰建築特色生活空間土地利用返回目次社會結構聚落文化特色社會關係型由於西嶼的聚落是具有血緣基礎的多姓村,並由宮廟為聚落的精神基礎,因此,宮廟通常是村子內最為華麗的建築物,同時,民居的配置也有宮前祖厝後的配置禁忌。而聚落內之宮廟前樹下空間、水井、巷頭則為居民相互交流、互動的空間。 人文環境民間信仰建築特色生活空間土地利用返回目次社會結構聚落文化特色自然環境型聚落的配置,也回應了西嶼地區的自然環境。在聚落選取的區位,多半選取北邊、或是東邊有高地屏障的窪地,以減緩東北季風的吹襲。在聚落內部的空間配置以及營建形式也反映了對於自然環境的適應:聚落內民居的配置多此梳式佈局,以在夏季獲得良好的通風,並獲得可阻避東北季風的活動場所;而這樣的佈局,也具有防禦的功能。而聚落內的農業生產空間,則以咾咕石、玄武岩砌成檔風的菜宅,其內並有水井,種植蔬菜、花生、地瓜、高梁等作物。 人文環境人文環境民間信仰建築特色生活空間土地利用返回目次社會結構聚落文化特色生活資源型西嶼地區地上水資源缺乏,聚落的位置也多位於水源較為容易取得的地方。而漁業是西嶼地區居民的生產基礎之一,在現代化漁港還沒興建之前,漁船靠泊的位置也受到自然環境限制,所以聚落也多在可靠泊漁船的砂灘或是港澳附近。 人文環境民間信仰建築特色生活空間土地利用返回目次社會結構傳統民間信仰因為四面環海,土質貧瘠,與海搏鬥的生活,完全仰賴天時、地利,故對天地神明信仰虔誠,寺廟與教會是居民物質和精神寄托所在,更是社區文化活動的重心。其中以道教為主,各地寺廟林立,蔚為特色人文環境人文環境建築特色生活空間土地利用返回目次社會結構聚落特色傳統建築特色西嶼鄉民以海為生,信仰以道教信仰佔多數,供奉的道教的神祇又以代天巡狩遊地河、天河的王爺居多,因此道術、符法、石敢當、鎮風塔等信仰盛行,至於建築方面,保存良好的傳統合院式建築物仍然為數不少,其中又以二崁古聚落保存區最具代表性。人文環境生活空間土地利用返回目次社會結構聚落特色民間信仰生活空間型態就空間的聚落體系來看,西嶼主要可以分為北中南三個部份來看,北西嶼主要包括小門、合界、橫礁和竹灣,竹灣是這個地區最大的聚落,並且因箱網養殖而具有較為優良的經濟條件。小門雖然現在已可透過公路橋樑聯絡,但在空間上仍較為孤立,影響到日常生活和活動。西嶼的中部地區包括大池、池東、池西、赤馬和二崁村這個區域的村落人口都不足1000人,但確是西嶼鄉大部份公用設備的所在,形成了西嶼鄉的行政中心。另一方面這個地區也是商業活動最為發達的地方,除一般的雜貨店之外,還有農會超市、以及遠近聞名的餐廳等等。西嶼的南部地區包括內垵和外垵村,是西嶼人口最多的兩個聚落,人口數都在2000人上下,這兩個村同時也有最為發達的傳統近海捕撈漁業,外垵村的漁船數在80-90艘,內垵村也有40-50艘。人文環境土地利用返回目次社會結構聚落特色民間信仰建築特色土地使用情況就西嶼鄉的土地使用現況可發現,軍事用地為僅次於農業用地的使用類別,高達128.53公頃,如何對於廢棄營區的清查和再利用,將成為重要的課題。同時農業用地當中也有六成多的農業用地(603.60公頃)為廢耕地,和澎湖其他鄉市遇到類似的困境。而建築用地中有近一半的用地(59.04公頃)為喪葬設施,最後在工業用地和遊憩用地上比例也偏低。尤其是遊憩用地,觀光做為澎湖地區發展的主要產業,這樣的土地面積比例,與真實的地方發展需求有很大的差距。人文環境返回目次社會結構聚落特色民間信仰建築特色生活空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