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单元_第25课_杜甫诗三首教师配套课件_图1.1.作者名片作者名片望岳望岳作者作者 杜甫杜甫, ,字子美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自号少陵野老评价价唐代唐代伟大的大的现实主主义诗人人, ,他的他的诗被称被称为“诗史史”,”,他被誉他被誉为“诗圣圣”作品作品“三吏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三别”(”(新婚新婚别垂老垂老别无家无家别) )2.2.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 ,到兖州到兖州( (今属山东省今属山东省) )去探望当时任去探望当时任兖州司马的父亲杜闲。此后大约三四年内兖州司马的父亲杜闲。此后大约三四年内, ,他一直在山东、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河北一带漫游, ,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在这期间写的。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在这期间写的。1.1.诗中每一联都有诗中每一联都有“望望”的意思的意思, ,但但“望望”的角度不同。试对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此做具体解释。答案答案: :依次为远望泰山、近望泰山、细望泰山、极望泰山。依次为远望泰山、近望泰山、细望泰山、极望泰山。2.2.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答案答案: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 (齐鲁青未了齐鲁青未了),),景色之景色之秀美秀美( (造化钟神秀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山势之高峻( (阴阳割昏晓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会当凌绝顶, ,一览一览众山小众山小) )。3.3.有人评价此诗有人评价此诗“割割字奇字奇”,”,品析品析“割割”字字, ,指出奇在何处。指出奇在何处。答案答案: :“阴阳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分指山的南、北两面, ,山南向阳山南向阳, ,天色明亮天色明亮; ;山北山北背阴背阴, ,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 ,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形象。4.4.这首诗最后一联写出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这首诗最后一联写出泰山什么样的特点? ?表达了诗人的什么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感情? ?答案答案: :写出泰山雄伟高峻的特点。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写出泰山雄伟高峻的特点。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1. 1.全诗译文全诗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泰山到底怎么样? ?在齐鲁大地上在齐鲁大地上, ,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在泰山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在泰山, ,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山中的浮云一层层地生发出来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山中的浮云一层层地生发出来, ,心胸心胸因此得到洗涤因此得到洗涤, ,薄暮时分薄暮时分, ,归巢的山鸟正远远地从高空掠过归巢的山鸟正远远地从高空掠过, ,只只有睁大眼睛才能看得清楚。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有睁大眼睛才能看得清楚。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 ,俯首一览俯首一览, ,众山匍匐在山脚下众山匍匐在山脚下, ,是那么渺小。是那么渺小。 2. 2.诗歌赏析诗歌赏析首句设问首句设问, ,极言诗人初见泰山时兴奋不已极言诗人初见泰山时兴奋不已, ,竟不知如何描绘竟不知如何描绘, ,令人顿生悬念。次句作答令人顿生悬念。次句作答, ,总写泰山地域广阔总写泰山地域广阔, ,以上两句远望。以上两句远望。 第三句虚写第三句虚写, ,表面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表面写造物主独钟泰山, ,赋以神秀之气赋以神秀之气, ,而实而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内心感受际上抒发了诗人内心感受, ,对泰山赏慕有加。第四句实写对泰山赏慕有加。第四句实写, ,极尽极尽夸张之能事夸张之能事, ,写泰山山势之高峻。以上两句近望。写泰山山势之高峻。以上两句近望。 五、六句亦景亦情五、六句亦景亦情, ,情由景生。诗人的胸怀随泰山之云雾情由景生。诗人的胸怀随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缭绕而激荡, ,眼界因极目仰望而为之开阔。以上两句细望。眼界因极目仰望而为之开阔。以上两句细望。 七、八句化用孔子七、八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之句, ,用在这里有用在这里有深刻的含意深刻的含意: :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 ,也是诗人要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1.1.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 ,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之后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之后, ,杜甫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 ,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 ,去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 ,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 ,未被囚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春望春望2.2.名句赏析名句赏析 感时花溅泪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恨别鸟惊心。 一种说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一种说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 ,那无忧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说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说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 ,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 ,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这两种说法虽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这两种说法虽然有别然有别, ,其精神却能相通其精神却能相通, ,一则移情于物一则移情于物, ,一则触景生情一则触景生情, ,正见好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诗含蕴之丰富。1.1.结合全诗结合全诗, ,说说春望中的说说春望中的“望望”字包含哪些含义。字包含哪些含义。答案答案: :诗人眼中所见诗人眼中所见: :山河破碎山河破碎, ,春天的凄凉景象。春天的凄凉景象。诗人心诗人心中的期盼中的期盼: :亲人团聚亲人团聚, ,国家安定。国家安定。2.2.首联中首联中“破破”“”“深深”字炼得极好字炼得极好, ,试分析其表达作用。试分析其表达作用。答案答案: :“破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深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凄然之景。3.3.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进行简要赏析。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进行简要赏析。答案答案: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 ,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4.4.请概括这首诗的主旨。请概括这首诗的主旨。答案答案: :本诗通过描写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中长安的荒凉景象, ,抒发了诗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人忧国思家的感情, ,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1. 1.全诗译文全诗译文 国都沦亡国都沦亡, ,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 ,荒城草木丛生。感伤荒城草木丛生。感伤时局时局, ,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 ,鸟鸣每每惊心。愁看烽火鸟鸣每每惊心。愁看烽火, ,早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 ,家中音讯难得。愁绪缠绕家中音讯难得。愁绪缠绕, ,白发愈搔愈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短。头发稀少, ,几乎不能插簪。几乎不能插簪。 2. 2.诗歌赏析诗歌赏析 首联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首联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 ,山河依山河依旧旧, ,城春城春, ,草木深。这是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草木深。这是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 :国都沦陷国都沦陷, ,城城池残破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虽然山河依旧, ,可是乱草遍地可是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林木苍苍, ,使人满目凄然。使人满目凄然。 颔联写了花和鸟两个形象。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颔联写了花和鸟两个形象。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时伤别而泪水纵横, ,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 ,听着听着空中飞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空中飞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 ,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时恨别的泪水。 颈联、尾联写烽火连天颈联、尾联写烽火连天, ,兵荒马乱。兵荒马乱。“家书家书”承载着亲人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 ,然而总是失望然而总是失望, ,我们仿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 ,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1.1.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公元公元758758年年, ,为平息为平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郭子仪等率兵围攻邺郡郭子仪等率兵围攻邺郡失败失败,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郭子仪等退守河阳, ,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 ,根据目睹的现实根据目睹的现实, ,写了组诗写了组诗“三吏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三别”新婚别垂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老别无家别。石壕吏石壕吏2.2.名句赏析名句赏析 吏呼一何怒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妇啼一何苦! ! 这两句这两句, ,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吏”与与“妇妇”的的尖锐矛盾。一尖锐矛盾。一“呼呼”、一、一“啼啼”,”,一一“怒怒”、一、一“苦苦”,”,形成了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强烈的对照; ;两个状语两个状语“一何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加重了感情色彩, ,有力地渲染有力地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出差吏如狼似虎, ,叫嚣隳突的蛮横气势叫嚣隳突的蛮横气势, ,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造出悲愤的气氛。1.1.诗歌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诗歌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用诗中的词语简述老妇人一家的遭用诗中的词语简述老妇人一家的遭遇。遇。答案答案: :差吏深夜捉丁不得差吏深夜捉丁不得, ,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三男戍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三男戍, ,二二男死男死; ;孙方乳孙方乳, ,媳无裙媳无裙; ;翁逾墙翁逾墙, ,妇夜往。妇夜往。2.2.为什么差吏抓人要利用夜间呢为什么差吏抓人要利用夜间呢? ?答案答案: :表现了长久以来人民一直深受抓丁之苦表现了长久以来人民一直深受抓丁之苦, ,昼夜不安昼夜不安, ,即使即使到了深夜到了深夜, ,也是寝不安席。也是寝不安席。“夜捉人夜捉人”足见差吏的手段狠毒。足见差吏的手段狠毒。3.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1. 1.全诗译文全诗译文 傍晚时分投宿于石壕村傍晚时分投宿于石壕村, ,碰到有差吏夜里来抓人。老头子碰到有差吏夜里来抓人。老头子翻过墙头逃走了翻过墙头逃走了, ,老妇人赶忙出门来应付。老妇人赶忙出门来应付。 差吏吼叫得多么凶差吏吼叫得多么凶! !老妇人啼哭得多么苦老妇人啼哭得多么苦! ! 我听见老妇人上前去对差吏说我听见老妇人上前去对差吏说: :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防守邺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另外) )两个儿子最近两个儿子最近( (都都) )战死于战死于( (前前方方) )。活着的苟且地活着。活着的苟且地活着, ,死去的永远不能回来了死去的永远不能回来了!(!(我我) )家里再家里再也没有别的也没有别的( (男男) )人了人了, ,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因为) )有孙子有孙子在在, ,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 ,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妇我虽然年老力衰, ,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服役, ,还能够还能够( (为军队为军队) )准备早饭。准备早饭。 夜深了夜深了, ,说话的声音消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 ,好像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第好像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第二天天亮二天天亮,(,(我我) )登程赶路的时候登程赶路的时候, ,只能和那老头儿一人道别了。只能和那老头儿一人道别了。 2. 2.诗歌赏析诗歌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 ,它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寓褒贬它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寓褒贬于叙事之中于叙事之中, ,用用120120个字个字, ,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句句叙事句句叙事, ,无无抒情语抒情语, ,也无议论的话也无议论的话, ,但却通过叙事来抒情但却通过叙事来抒情, ,表达心中义愤。表达心中义愤。 其次其次, ,诗写得很精练概括诗写得很精练概括, ,前后照应前后照应, ,意见言表。诗的开头意见言表。诗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都写得很简练部分和结尾部分都写得很简练, ,重点放在中间部分重点放在中间部分, ,其中心是老其中心是老妇的申诉妇的申诉, ,写得具体详细写得具体详细, ,如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如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 ,立刻转入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写投宿的主题。写投宿, ,只说只说“暮投石壕村暮投石壕村”,”,没有写没有写当时的情景当时的情景, ,而后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后随着情节的发展, ,很自然地知道是宿在老妇老很自然地知道是宿在老妇老翁家。又如只写翁家。又如只写“老翁逾墙走老翁逾墙走”,”,没写他何时归来没写他何时归来; ;只写只写“请从请从吏夜归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但读到那句照应开头未写她是否被带走。但读到那句照应开头, ,结束全篇结束全篇的的“独与老翁别独与老翁别”一句一句, ,就完全领悟到就完全领悟到: :当当“夜久语声绝夜久语声绝”之后之后, ,老妇就被带走了老妇就被带走了, ,老翁也恐怕是在差吏走了之后才回到家的。老翁也恐怕是在差吏走了之后才回到家的。诗中老妇的形象诗中老妇的形象, ,主要是通过她的诉苦来完成的主要是通过她的诉苦来完成的, ,刻画得栩栩如刻画得栩栩如生。其他人如投宿者、差吏、老翁、儿媳等人物形象生。其他人如投宿者、差吏、老翁、儿媳等人物形象, ,虽着墨虽着墨不多不多, ,但都很鲜明但都很鲜明,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大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