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7页
第2页 / 共87页
第3页 / 共87页
第4页 / 共87页
第5页 / 共87页
第6页 / 共87页
第7页 / 共87页
第8页 / 共87页
第9页 / 共87页
第1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主讲人:主讲人: 主任药师主任药师 什么是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我国强制性认证规范-GMPn主要针对生产方面n质量管理方面主要针对QAn对QC化验室如何保证数据准确性和规范性方面基本上找不到很具体的条文实验室的质量的体现n准确性:准确的检测结果n规范性:完整规范的记录和报告实验室管理规范n国内: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n国际: 实验室认可准则(等同于ISO/IEC 17025-2005)实验室管理的目的n降低发出错误结果的风险n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工作效率的影响n维护实验室或企业自身的形象实验室的类型n检测实验室n校准实验室n第一方、第二方实验室n第三方实验室n固定场所实验室n非固定场所实验室n移动实验室实验室的质量控制1. 组织架构组织架构2. 管理体系管理体系3. 文件管理文件管理4. 技术运作(检验流程)技术运作(检验流程)5. 质量监控(自检与改进)质量监控(自检与改进)1. 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完整的实验室内部组织架构完整的实验室内部组织架构实验室的管理者实验室的管理者 技术运作线技术运作线 质量监督线质量监督线技术负责人、检验、后勤保障技术负责人、检验、后勤保障 质量负责人、内审员质量负责人、内审员授权签字人、质量监督员授权签字人、质量监督员 各岗位的作用n实验室的管理者:可以由质量部其他人员兼任,但不可以由有利益关系的(如生产部)兼任。n技术负责人:负责指挥调配检验工作全过程n授权签字人:代表实验室对检验报告全面负责n质量监督员:检验过程在线监督n后勤保障:负责仪器、试剂、耗材等采购维修等,可以与其他部门分工,但技术上要把关。n质量负责人:对实验室进行质量监督,可由质量部其他人员兼任。n内审员:对实验室进行定期内审(自检),最好由实验室以外人员担任。组织架构的要点n规范合理设置架构n清晰主要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最好文件化),职责不重叠也不遗漏。n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n对检测人员、在培人员实施足够的监督n岗位的替补组织架构的要点n实验室的架构是否清晰n职责分工是有没有遗漏、有没有重叠n重要人员离开是否清晰谁替岗n日常工作有没有监督2. 管理体系n质量文件(重要的制度应文件化)n质量管理人员和活动举例:规范实验室的质量文件n质量手册n程序文件n作业指导书n管理制度n操作规程n 记录表格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n质量负责人:修订文件、质量事件处理n质量监督员:报告发出前的在线质量监督n内审员:报告发出后的定期质量监督注意:质量体系运行良好的前提是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应实施足够的监督,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切忌做好人。3. 文件控制n重要文件发布前应经授权人员审查批准n质量文件等重要文件应受控管理并保证文件有效n保证作业场所可得到相关的文件3. 文件控制文件的受控管理n做法:作受控标记,编分发号登记分发,持有人要保管好,非修订授权人不得改动内容,母版修订时,要追踪更新到每一本受控本。n目的:保持所有分发本现行有效。n注意:保管好,但要宣贯,让相关人员学习并遵照执行。应该受控管理的文件n实验室的质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n检验标准(尤其是散页标准)保持文件的现行有效n及时更新文件内容n撤出过时、无效文件n过时但留作参考的应作标识以防误用要点n重要的内容是否文件化n标准(尤其是散页)的现行有效性由谁保证n是否有及时撤出过时文件或做好标记4. 检验流程(技术运作)n抽样、检品接收n审查、安排n后勤保障n样品管理n检验n记录n复核、签发n报告n存档4.1 抽样、检品接收n抽样:有科学代表性,人员、环境条件符合要求。n检品接收:统一接收窗口,登记并监察运作进度。n对于特别的抽样方式,应详细记录,必要时在报告中说明。4.2 检验任务的审查n选择适当的检测标准或方法n保证有能力和资源完成任务n审查应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n重大的偏离应与送检方沟通(或根据检验结果用途及影响研判)并经审批4.2 检测任务的审查 检验类任务的审查一般包括以下方面:n检品状况n选用检验标准n需用的仪器设备n需用的标准(对照)品、试剂和材料n检验周期n分包分包n分包方应具备什么资格n谁负责审批分包n分包方审查记录n分包信息在报告中注明n分包结果的责任4.3 后勤保障n服务包括仪器设备的校准,维修等。n实验用品与检验质量有影响的试剂、耗材、辅助设施等。4.3 后勤保障n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n使用前检查以证实符合要求n厂牌有明显影响的进行评价,建立适用的厂牌名录。4.4 样品管理样品流转过程要做到不丢失、不变质、不混淆样品流转过程要做到不丢失、不变质、不混淆n标记和标识(唯一性编号)n管理职责n安全保护设施和措施n按样品本质要求的条件贮存n留样管理n余样的处理4.5 检验n决定检测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人、机、量、法、环、抽、测等。n对于不同的检测任务,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应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较大的因素加以控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4.5 检验n人员n设备n量值溯源n检验方法n环境条件n记录n报告4.5.1 人员n合理设置岗位,有明确的任职条件和职责描述;n保证各岗位人员的能力,具备相应的资格和受过相应的培训;n人员应有计划进行与工作相关的培训;n建立人员技术档案及信息一览表;n对检测/校准人员、尤其是在培人员、临时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进行监督;n人员均需按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行工作。人员技术档案中至少应包含n学历、学位n专业资格n授权n能力n培训n经历与技能需经授权的人员n从事检测/校准的人员n从事特殊类型的抽样的人员n操作特殊类型仪器设备的人员n签发检测报告/校准证书的人员n提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n从事其它特定工作的人员要点n建立人员档案,确保能力,知人善任。n有计划针对性培训n分类管理,实施监督n特殊岗位实行授权制度n制度文件化4.5.2 仪器设备n建立制度和流程规范仪器的采购、安装验收、使用、维护保养、 核查、维修等行为。n配备方法所需的设备,精度等要求应符合检验方法的需要。采购n订购贵重、要求高、影响大的仪器设备需经过论证,确定配置和技术参数等,论证应包括售后服务和配套耗材供应等问题。n定期收集汇总信息,建立质量评价制度。安装验收n配合安装验收,按合同清点主件和配件。n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台账和唯一性编号n安装后经检定/校准或核查才可投入使用使用n应使用符合方法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n仪器设备用前应进行核查,确认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确认功能和状态正常。n重要仪器设备应由经授权人操作n仪器设备应有操作说明书便于取阅n环境条件应能保障仪器设备状态正常n仪器设备脱离控制后返回,需经核查确认正常才可再使用。n借用外部设备应确保其符合要求保养维护n有人员负责设备的保养维护,责任清晰。n建立仪器设备周期检定表,定期对需要的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n经检定或校准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贴检定或校准证,并标明有效期等。n附助设备经检查合格应贴 “正常” 状态标识。n检定或校准有效期间应适当进行期间核查。维修n发现或怀疑仪器设备有问题,应停止使用,贴“停用”标志,防止他人误用。n维修应作记录,并存入仪器设备档案。n经修复的仪器设备需经核查,必要时再检定或校准,确认符合要求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其他注意事项n当检定/校准或期间核查结果不符合规定,应评估对之前测得数据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n送校准时要按照使用目的选择校准点位n应确保把校准所得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用于读数修正。用校准所得的修正值修正读数示值误差=读数-真值校正值 = - 示值误差结果 = 读数 + 校正值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目的:n证实仪器设备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持续保持符合要求的状态。注意:n是等精度核查,不是再校准。n期间核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仪器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已有经常性核查。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例)n天平n每3个月1次,检查功能正常性,用内装砝码或经校准的砝码核查读数准确性;n紫外分光光度计n每年1次,按中国药典,核查吸收度准确性和杂散光两项,在两次检定之间;n旋光仪n每年1次,用浓的蔗糖溶液核查旋光度准确性项,在两次检定之间。4.5.3 量值溯源n定义: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与测量基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n目的:统一量值n方式:校准、标化n需量值溯源者:仪器设备、标准物质4.5.3 量值溯源n仪器设备溯源至SI单位或国家计量基准;n无法溯源至SI单位或国家计量基准的应溯源至有证标准物质n标准(对照)品应溯源至国际标准品或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的有证标准物质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量值溯源:校准(以校正值报告)量值传递:检定(以是否合格报告)量值传递(检定) 计量基准(国家基准) 计量标准(一级标准) 计量标准(二级标准) 普通计量器具玻璃量器的验收与自校准n人员需经计量部门培训考核取得资格证n环境条件符合要求n天平通过检定或校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JJG196-1990) 验收:按A级或B级标准,最大容量允差在规定限以内,使用时用示值;自校准:测出修正值和经修正容量值的不确定度,使用时用经修正的容量值。溯源性的维持n采取良好的维护措施维持溯源状态n进行必要的期间核查加以验证标准(对照)品的管理n年度计划采购n临时采购n现行有效性的监控n贮存n领用n溯源性审查及溯源资料的保存n盘点已开封配成溶液的标准品的管理n是否可以无限次开封取用?n是否无限期使用?n如何规范?n贮存条件、有效期?标准滴定液的管理n配制n标定n贮存条件n效期n期间核查或复标5.4.4 检测方法n按法定标准n没有明确的法定标准时:n尽量采用现行国家标准n对替代方法(非标准方法、实验室制定的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等)应进行方法验证。对标准和方法的偏离(偏差)n小偏离应经过技术判断,并对偏离造成对结果的影响负责。n一定程度的非实质性偏离需经验证,文件化审批后应用。n重大偏离应得到标准管理权威部门发文认可方可执行。注意n偏离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容许尺度n药品检验属偏离控制最严行业n遵遁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新项目检测能力的确认n定性:专属性、检出限n定量:准确度(回收试验)、重现性、专属性、定量限、线性及范围4.5.5 设施和环境条件n环境条件对实验有影响时应加以监控,保证设施和环境条件符合实验的要求(SOP中应注明);n有效隔离互不相容的工作区间,特殊区域应控制进入。n有安全防护措施n环保处理废物n保持良好的内务控制环境条件的目的n控制实验条件的需要n防止存放物变质或保养维护需要控制实验条件的需要无菌室动物房抽样间微粒测定室水分测定室容量仪器校准室天平室防变质或保养维护需要q标准品和对照品存放点q菌种菌液存放点q样品贮存室q留样室q中药标本室q档案室q精密仪器室借用外部设备n对环境条件的符合性进行检查,必要时要做记录。n对设备的检定/校准状态、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必要时用标准品进行验证。关于环境条件的记录n实验条件需要-在实验记录上记录n保存需要-重要的如标准品存放点等应该监测记录,普通的可不记录或长间隔记录。环境条件控制好了吗?n不同用途的共间间隔合理吗?n特殊区域有警示和控制准入吗?n有实验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吗?有定期检查其有效性吗?记录?n对标准品、菌种等有采取防变质设施吗?对特殊设备有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吗?有经常监控其达到效果吗?记录?n对实验废弃物有环保处理吗?n在每次实验开始前有考虑有影响的环境条件是什么吗?采取控制措施了吗?记录?4.5.6 记录分类n技术记录(检测过程的记录) 包括抽样记录、实验原始观察记录、运算过程、检测报告副本等n质量记录(保证质量工作的记录) 包括来自质量督查、内部审核、管理评 审、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的记录以及人员技术档案4.5.6 记录要求n真实性、实时性、原始性;n包含足够的信息保证其能再现,具可追溯性;n有责任人员签名n有唯一性标识,以识别属于哪项工作n更改须划改,使原内容清晰可辨,在旁标上正确值,并由更改人签名负责。n安全保护,按期保存例:实验原始记录的书写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或棕褐色溶液,允许有少量沉淀。 符合规定例:实验原始记录的书写熔点 依法测定三次,结果为152C、152.5 C、 152C 平均 152.2C 符合规定 (150 C 153C )例:实验原始记录的书写鉴别 取本品约0.1g,小心加入硫酸510滴,显棕红色。 呈正反应例:实验原始记录的书写鉴别 样品溶液所显斑点Rf值与对照品主斑点一致。 符合规定例:实验原始记录的书写n崩解时限 符合规定(30分钟)例:实验原始记录的书写n酸度 取本品110的溶液测pH值,室温25 C,pHs-25型酸度计, 结果:3.52、3.53,平均3.5 符合规定( 3.0 4.0)例:实验原始记录的书写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0.0205g,加水溶解成50ml,取2ml,用水稀释成100ml测定。4.5.7 报告n唯一性报告编号n基本样品信息n接收日期和报告日期n抽样方式说明(必要时)n检测标准或方法n检测结果及是否符合规定的判定(必要时)n结果仅对送检样品负责等声明(必要时)n报告授权签字人签名5. 质量监控(自检与改进) n日常监督与内部审核n检测结果质量的保证n管理评审n改进5.1 日常监督与内部审核n日常监督:n日常在线监督(质量监督员、复核、授权签字人等岗位)发现问题n质量管理人员日常检查时发问题n内部审核:n定期专项全要素全部门审核n质量负责人负责n通常一年12次发现问题的途径n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n监督检查n仪器检定、校准、核查n试剂、耗材的核查n对人员的监督考察n客户投诉n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n复验或仲裁检验结果发现问题的处理n分析原因,对因拟定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进行处理。n不能马上见效的应进行效果跟踪。n大的和重复出现的问题应作记录,重点督促。5.1 日常监督与内部审核注意n质量监管对保证质量非常重要,领导必须强力支持;n质量监督要切实按章审核,不要流于形式,不要碍于情面;n出现争议和意见分岐不要逃避,应专项研究达成决议形成文件加以解决,这是很好的改进机会,不要错过;n相关人员应予以理解和配合。5.2 检测结果质量的保证n定期进行质量监控活动, 包括:n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n留样再测n人员比对试验n仪器比对试验n用标准物质核查n用相同或不同方法重复检测比较5.2 检测结果质量的保证n正常状态下,应优先选择做得比较多的项目进行考察。n日常工作中发现有能力怀疑的项目应通过比对等方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n监控活动的结果应认真分析评价。如何从质量角度评价基层员工n素质是否符合岗位的基本要求n是否忠于岗位职守n工作实效是否达到岗位要求n是否能在完成岗位工作以外,配合领导完成整个企业或部门整体发展的相关事宜。5.3 管理评审 定期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对政策、环境、客户需求等外部情况以及对人力、装备等内部资源支持能力、质量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再作出下一步对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较为有利的决策性调整。管理体系的实质n观念n主动性n情理法的关系n价值观体系n企业文化质量水平的体现n领导的意向n员工对质量问题的认识n是主动修正还是被动整改n内审发现问题的深度n能否做到常态运作本课程期望达到的目的n提高人员对实验室质量的主动意识n清晰各质量要素的关键点,让人员自觉地控制好重要影响因素,把好质量关。n理解原由,在工作中灵活处理好质量与效率之间的关系。n加深人员对质量监督人员的理解 谢谢观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