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3页
第2页 / 共153页
第3页 / 共153页
第4页 / 共153页
第5页 / 共153页
第6页 / 共153页
第7页 / 共153页
第8页 / 共153页
第9页 / 共153页
第10页 / 共153页
亲,该文档总共1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主要内容n1、森林旅游概论n2、森林公园概述n3、森林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n4、森林公园总体设计n5、森林公园管理工具解说n6、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第一章 森林旅游概论n前言介绍 n第一节 森林旅游的几个概念n第二节 发展森林旅游的意义n第三节 森林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概况 第一节 森林旅游的几个概念n一、一、旅游旅游(Tourism)和游憩和游憩(Recreation)n1、旅游n辞海定义:(1)在外作客;(2)一般离开家乡到外地;(3)体育的手段之一,也是文化、休息的良好活动内容。世界旅游组织给其定义是:指人们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目的或者出于导致现经济、社会、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个人发展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等目的而作的旅行。一、旅游一、旅游(Tourism)和游憩和游憩(Recreation) n2、游憩n游憩“recreation”是指“游戏和消遣,是恢复体力和振作精神的活动,是人们对业余时间的令人愉快的利用”。 n旅游强调旅行的内涵,即强调“空间移动”的特征;而游憩则强调休息的内涵,即强调恢复体力和精神的作用(陈鑫峰1999)。 二、森林游憩(Forest Recreation) 与森林旅游(Forest Tourism) n1、森林游憩 n 森林游憩是人们利用休闲时间,自由选择的、在森林环境中进行的、以恢复体力和获得愉悦感受为主要目的所有活动之总和。具有下列三个特征:(1)是在森林环境中进行的;(2)属于非义务性的,游憩者可自由选择目的地、时间和游憩项目;(3)以恢复体力和获得愉悦感受为主要目的。这三个特征缺一不可。 (陈鑫峰,1999)二、森林游憩(Forest Recreation) 与森林旅游(Forest Tourism) n2、森林旅游n 森林旅游的涵义是指在森林为背景的郊野环境中进行游览、观光、休息、文娱、射猎、采集等等以野趣为主要活动内容的长途旅行或远足。 (张华龄)三、森林旅游与生态旅游(三、森林旅游与生态旅游(Ecological Tourism) n1、生态旅游n( 1) 生 态 旅 游 协 会 ( the ecotourism society)n生态旅游是对自然区域负责任的旅行,它将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福利。(1993)n(2)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AA)n具备生态可持续性的旅游方式,她主要关注对自然区域的体验,并培养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与保护。(2000年) “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与与“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具有本质上的差别。具有本质上的差别。 n“森林旅游”是在旅游资源区分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旅游的一个分支,而“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这样一种理念之上的,生态旅游不仅要求旅游客体是属于稳定、和谐的生态系统,更要求旅游区的开发和管理是符合生态原理,甚至要求旅游者的行为也应该是“生态”的,所以生态旅游的实质是“可持续性”的(陈鑫峰1999)。第二节第二节 发展森林旅游的意义发展森林旅游的意义 n一、森林旅游对发展经济的意义一、森林旅游对发展经济的意义 n二、森林旅游对科技、文化交流的积极二、森林旅游对科技、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作用 n三、森林旅游对林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森林旅游对林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森林旅游对发展经济的意义一、森林旅游对发展经济的意义 n1 1、森林旅游是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森林旅游是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n2 2、促进林区及附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林区及附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n3 3、增加劳动力就业、增加劳动力就业 n4 4、促进税收和外汇收入的增加、促进税收和外汇收入的增加 二、森林旅游对科技、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二、森林旅游对科技、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 n1 1、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n2 2、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n3 3、促进国际交流和改革开放、促进国际交流和改革开放 三、森林旅游对林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森林旅游对林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n1、森林旅游是对林区旅游资源的无消耗利用。n2、促进林区减少或停止消耗森林资源n3、促进森林及其环境的保护。n4、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增强物质基础。n当然,也有消极方面,如“三废”,不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等 第三节 森林旅游的兴起与发展n一、世界森林旅游的兴起原因n二、世界森林旅游的发展现状n三、世界森林旅游的发展趋势一、世界森林旅游兴起的原因n1、出游条件更具备n2、游客对森林环境的喜欢n3、森林旅游区的建立与快速发展二、世界森林旅游的发展现状n美国:n日本:n瑞典:n德国:n法国:n在森林旅游区建设中,各国不平衡n森林旅游带来的副作用不容忽视n风景林的更新改造与公园的经营管理问题三、世界森林旅游的发展趋势n1、森林旅游将以强劲的势头不断发展n2、生态型的旅游将逐渐兴盛起来n3、森林旅游的发展将更加规范化第二章 森林公园概述n第一节 认识森林公园n第二节 中国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发展概况n第三节 福建省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发展概况第一节 认识森林公园n一、森林公园的概念n二、世界第一家森林公园的介绍n二、中国森林公园与世界国家公园的异同n三、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的异同一、森林公园的概念n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森林公园是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n1991年吴楚才n1993年原林业部n1994年但新球n1996年原林业部二、世界第一家森林公园介绍nYELLOW STONE NATIONAL PARKn国家公园的先驱n1982年批准建立n生态破坏的觉醒n历史上被称为“地狱沸腾的地方”热泉n丰富的野生动物n国家公园法的颁布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is Americas first and foremost National Park, drawing over three million visitors yearly. Established in 1872 by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its many wonders and for the enjoyment of the people, and now encompassing 2.2 million acres, Yellowstone in 2002 is celebrating its 130th anniversary. The Park has five entrances and some 370 miles of paved roadway.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Wyoming frontier, Yellowstone is a treasure that inspires awe in travel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boasting more geysers (about 250 active geysers from amidst 10,000 total thermal features) than anywhere else on the globe. Situated atop a huge volcanic basin, Yellowstone is home to thousands of active thermal features, including the world renowned Old Faithful Geyser. Yellowstone is also known for the spectacular Grand Canyon of the Yellowstone, which is 1200 feet deep and highlighted by the powerful Upper Falls. Yellowstone is also pristine mountain-range wilderness and an open refuge for wildlife, including grizzly bear, elk, American bison, moose and wolf. In recent decades,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Yellowstone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are a biological unit, which is referred to as the Greater Yellowstone Area. And now, the wonders of Yellowstone have been captured for the world to see on the internet via Yellowstone Net. Indulge yourself in the online information and take an online video tour of the Park, but visit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in person for the experience of a lifetime!三、中国森林公园与世界国家公园的异同n(一)国家公园(一)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national park)n19691969年,国际保护自然及自然资源联盟(年,国际保护自然及自然资源联盟(IUCNIUCN)对国)对国家公园的定义得到全球学术组织的普遍认同,即:家公园的定义得到全球学术组织的普遍认同,即:“一个国家公园,是这样一片比较广大的区域:(一个国家公园,是这样一片比较广大的区域:(1 1)它)它有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通常没有或很少受到人类占有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通常没有或很少受到人类占据及开发的影响,这里的物种具有科学的、教育的或据及开发的影响,这里的物种具有科学的、教育的或游憩的特定作用,或者这里存在着具有高度美学价值游憩的特定作用,或者这里存在着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的自然景观;(2 2)在这里,国家最高管理机构一旦有)在这里,国家最高管理机构一旦有可能,就采取措施,在整个范围内阻止或取缔人类的可能,就采取措施,在整个范围内阻止或取缔人类的占据和开发并切实尊重这里的生态、地貌或美学实体,占据和开发并切实尊重这里的生态、地貌或美学实体,以此证明国家公园的设立;(以此证明国家公园的设立;(3 3)到此观光须以游憩、)到此观光须以游憩、教育及文化陶冶为目的,并得到批准。教育及文化陶冶为目的,并得到批准。” (二)世界国家公园与中国森林公园的相同之处n1、都旨在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生存条件。n2、开发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以旅游收入加快建设步伐。 (三)世界国家公园与中国森林公园的区别n1、世世界界国国家家公公园园面面积积大大,但但开开发发旅旅游游限限制制在在一一定定的的范范围围内内;而而我国的森林公园一般面积小,开发旅游限制不是很严格。我国的森林公园一般面积小,开发旅游限制不是很严格。n2、世世界界国国家家公公园园大大多多数数是是自自然然状状态态,很很少少有有古古迹迹遗遗址址;而而我我国国森林公园,大多既有优美的森林环境,也有悠久的古迹。森林公园,大多既有优美的森林环境,也有悠久的古迹。n3、世世界界国国家家公公园园除除外外围围地地带带允允许许开开发发,一一般般禁禁止止开开发发建建设设;而而我国森林公园为发展旅游,可以进行适度的人工开发。我国森林公园为发展旅游,可以进行适度的人工开发。n4、世世界界国国家家公公园园涉涉及及自自然然类类型型广广泛泛,我我国国森森林林公公园园一一般般仅仅限限于于森林类型。森林类型。n5 5、世界国家公园兴办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历史悠久;而我国森、世界国家公园兴办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历史悠久;而我国森林公园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步晚、历史短。林公园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步晚、历史短。四、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的异同n(一)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的相同之处(一)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的相同之处n1、同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全民性质、同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全民性质n2 2、旨在为人们提供游乐的特定场所。、旨在为人们提供游乐的特定场所。 (二)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的区别n1、城城市市公公园园位位于于城城市市,森森林林公公园园多多数数在在城城外外。城城市市公公园一般面积规模较小,而森林公园相对大些。园一般面积规模较小,而森林公园相对大些。n2、森森林林公公园园以以自自然然景景观观为为主主,融融自自然然景景观观和和人人文文景景观观为为一一体体,并并在在建建设设中中尽尽量量保保持持自自然然的的成成分分;而而城城市市公公园一般景观单一,多为人工造景,且小巧玲珑。园一般景观单一,多为人工造景,且小巧玲珑。n3、城城市市公公园园内内除除了了个个别别重重点点保保护护单单位位外外,一一般般不不具具有有科科学学保保护护价价值值,森森林林公公园园内内具具有有特特色色的的森森林林景景观观,珍珍稀稀野野生生动动植植物物,奇奇特特的的地地形形地地貌貌、地地质质结结构构以以及及重重要要的的文文物物古古迹迹,不不仅仅有有众众多多的的观观赏赏游游览览价价值值,同同时时还还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第二节 中国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发展概况n一、中国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发展历程n二、森林公园类型n三、森林公园功能n四、中国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n五、中国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的发展趋势一、中国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发展历程n第一阶段是森林公园的萌芽阶段(1979-1981)n第二阶段是森林公园的起步阶段(1982-1990)n第三阶段是森林公园快速发展阶段(1991-1993)n第四阶段是森林公园稳步发展阶段(1994-2000)n第五阶段是森林公园提高阶段(2001-)森林公园萌芽阶段(1979-81)n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n1980年8月关于风景名胜区国营林场保护山林和开展旅游事业的通知n1980年11月在山东泰安召开森林旅游座谈会n1981年由国家计委组织召开的座谈会n1981年9月,组织召开的森林旅游座谈会,并选定8家林场为试点公园森林公园起步阶段(1982-90)n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建成为起点n森林公园发展速度缓慢n国家对森林公园的建设投入相对较大n森林旅游行业管理薄弱,在法制建设、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很欠缺森林公园快速发展阶段(成果)n三年批复建立国家森林公园218处n相当于前9年批建总数的近14倍n再加上各省批建的省级森林公园n到1993年年底,全国森林公园总数达到608处n1992年7月原林业部成立了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随后,各省(区、市)也相继成立了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森林公园快速发展阶段(原因)n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的鼓舞n林区单一木材生产的产业结构急需调整n先期森林公园的带动n1992年大连会议的要求森林公园快速发展阶段(后果)n只注重数量的发展n忽视质量上的跟进n对今后森林公园的整体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森林公园稳步发展阶段(1994-00)n森林公园数量稳定增长n行业管理加强n森林旅游教育的发展森林公园数量稳定增长n7年间供批建国家森林公园110处,平均每年批建数量不到16处。n省市(县)森林公园数量稳步增长。行业管理加强n1994年1月发布实施森林公园管理办法n1994年12月成立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n1996年颁布了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n199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n1、森林公园建设基本情况 n2、森林公园的新定位与新目标n3、森林公园经营机制不断创新n4、森林公园宣传方式不断创新森林旅游提高阶段(2001-)n1、森林公园建设基本情况 n2、森林公园的新定位与新目标 n3、森林公园经营机制不断创新 n4、森林公园宣传方式不断创新 1、森林公园建设基本情况n森林公园稳步发展n森林公园旅游接待人数实现新突破n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快速增长n森林公园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森林公园建设稳步发展n2001年新建森林公园139处,其中国家级36处n2002年新建森林公园259处,其中国家级59处n到目前为止,公布的数据是,我国已建立森林公园1658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503处。经营面积1368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9%。森林公园旅游接待人数实现新突破n2001年全国森林公园的旅游人数为8565万人次n2002年全国森林公园的旅游人数为11027万人次n2003年全国森林公园的旅游人数为 11500万人次森林公园接待旅游收入快速增长n2001年全国森林公园以门票为主的旅游实际收入为28.17亿元。n2002年全国森林公园以门票为主的旅游实际收入为37.03亿元。n2003年全国森林公园以门票为主的旅游实际收入为41.89亿元。n而1992年全国森林公园以门票为主的旅游实际收入为1亿元。森林公园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加大n2002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投入建设资金45亿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设施建设。n到2002年底,全国森林公园共拥有旅游车辆(船)7254辆(艘),旅游接待床位171237张,游览线路26747公里,从事旅游的员工达76491人,其中导游人员5729人。2、森林公园的新定位与新目标 n2001年国家林业局召开的全国森林公园工作会议,是中国森林公园发展近10年来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其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两个问题:n(1)森林公园的性质与定位问题 n(2)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森林公园发展的新任务、新目标 (1)森林公园的性质与定位问题 n会议赋予了森林公园新的定位:森林公园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我国秀美山川的重要窗口,是我国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森林公园发展的新任务、新目标 n要“建绿色生态、办绿色产业、创绿色文明”,把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的典型代表,使森林旅游业真正成为中国林业产业中优势产业和强势产业。n具体目标是:到2005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达到1450处,经营面积达1400万公顷,建成在国际、国内享有较大影响的重点森林公园100处;推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热线,年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达到1.5亿人次,其中外国旅游者达350万人次,森林旅游年综合社会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创汇35亿美圆。 3、森林公园经营机制不断创新 n(1)投资资金的社会化和多样化 n(2)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经营管理机制 4、森林公园宣传方式不断创新 n2002年,国家林业局举办了主题为“关注森林、走进森林、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首届中国森林风景资源博览会。获得好评。第二届中国森林风景资源博览会在陕西举办。 n另一个亮点就是国家林业局建立并向社会开通了“中国森林公园网站” 。二、二、 森林公园的类型森林公园的类型 n(一)按景观特色分类(一)按景观特色分类 n(二)按地貌形态分类(二)按地貌形态分类 n(三)(三) 按主要旅游功能分类按主要旅游功能分类 n(四)按旅游半径分类(四)按旅游半径分类 n(五)按经营规模分类(五)按经营规模分类 n(六)按管理级别分类(六)按管理级别分类 (一)按景观特色分类(一)按景观特色分类 n1森林风景型森林公园 n2山水风景型森林公园 n3人文景物型森林公园 n4综合景观型森林公园 (二)按地貌形态分类(二)按地貌形态分类 n1山岳型森林公园 n2低丘型森林公园 n3平原型森林公园 n4江河型森林公园 n5湖库型森林公园 n6海滨型森林公园 n7海岛型森林公园 n8沙地型森林公园 n9特殊地貌型森林公园 (三)按主要旅游功能分类(三)按主要旅游功能分类 n1游览观光型森林公园 n2休闲度假型森林公园 n3游憩娱乐型森林公园 n4疗养保健型森林公园 n5探险狩猎型森林公园 n6科普教育型森林公园 (四)按旅游半径分类(四)按旅游半径分类 n1城市型森林公园 n2近郊型森林公园 n3郊野型森林公园 n4山野型森林公园 (五)按经营规模分类(五)按经营规模分类 n1特大型森林公园,其经营面积超过6万公顷的森林公园n2大型森林公园其经营面积2万6万公顷的森林公园n3中型森林公园其经营面积0.6万2万公顷的森林公园n4小型森林公园其经营面积2006000公顷的森林公园 n5微型森林公园其经营面积在200公顷以下的森林公园 (六)按管理级别分类(六)按管理级别分类 n1国家级森林公园 n2省级森林公园 n3市、县级森林公园 三、三、 森林公园的功能森林公园的功能 n(一)游憩(一)游憩 n(二)保护(二)保护 n(三)科研(三)科研n(四)(四) 教育教育 四、森林公园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法规四、森林公园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法规 n(1)森林公园的管理体制)森林公园的管理体制n森林公园隶属于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n1992年原林业部成立了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及部分重点地市也相继设立了森林公园管理机构。 四、森林公园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法规四、森林公园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法规 n(2)森林公园的管理法规与标准)森林公园的管理法规与标准n1994年1月,原林业部颁布了森林公园管理办法;n1996年1月,原林业部颁布了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为森林公园的总体设计提供了标准。n1999199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标准。 五、森林公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五、森林公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n1 1、认识不足,法律地位不明、认识不足,法律地位不明 n2 2、投入严重不足,建设和管理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建设和管理资金短缺 n3 3、法制建设滞后,管理力度弱、法制建设滞后,管理力度弱 n4 4、人才严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人才严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六、中国森林公园的发展趋势六、中国森林公园的发展趋势 n1 1、从国际旅游环境看,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从国际旅游环境看,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是以森林旅游为主体的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世是以森林旅游为主体的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界各国的重视 n2 2、从中国旅游发展形势看,多年来我国旅游、从中国旅游发展形势看,多年来我国旅游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n3 3、从我国林业发展趋势来看,林业的战略地、从我国林业发展趋势来看,林业的战略地位得以确定位得以确定 n中中国国森森林林公公园园和和森森林林旅旅游游发发展展有有着着美美好好而而灿灿烂烂的明天。的明天。第三节第三节 福建省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福建省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 n一、福建森林旅游及森林公园发展简况一、福建森林旅游及森林公园发展简况n福建省森林旅游业起步于福建省森林旅游业起步于9090年代初期,发展于年代初期,发展于9090年代中期,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截年代中期,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截止到止到20032003年底,全省已建立森林公园年底,全省已建立森林公园4343处,其处,其中国家级中国家级1515处,省级处,省级2828处,经营区总面积达处,经营区总面积达1212。8 8万公顷。全省有福州、旗山、灵石山、平潭、万公顷。全省有福州、旗山、灵石山、平潭、天柱山、东山、华安、猫儿山、三元、龙岩、天柱山、东山、华安、猫儿山、三元、龙岩、仙人谷、大蜚山、崇武海滨、九侯山等森林公仙人谷、大蜚山、崇武海滨、九侯山等森林公园已正式对外开园。园已正式对外开园。 二、福建省森林旅游发展布局二、福建省森林旅游发展布局 n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不同地理区域,福建森林旅游将形成五区、三线、三中心分布格局。 五区 n(1)以以福福州州为为中中心心,以城郊森林、名木古树、海滨海岛为主要景观,以福州省会为主体的森林旅游区;n(2)以以厦厦漳漳泉泉为为中中心心,以亚热带雨林、名花名果、海滨海岛为主要景观,以闽南文化为主体的闽南森林旅游区,包括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和莆田市;n(3)以以龙龙岩岩、三三明明为为中中心心,以林涛竹海、岩溶地貌、平湖秋色为主要景观,以客家文化为主体的闽西森林旅游区,包括龙岩市和三明市;n (4)以以武武夷夷山山双遗产文化、朱熹文化为主体的闽北森林旅游区,以林涛竹海、岩溶地貌、平湖秀色、珍禽猛兽、丹霞地貌为主要景观;n(5)以太姥山为中心以太姥山为中心,以森林景观、溪潭瀑布、石景地貌为主要景观,以闽东畲族文化为主体的闽东森林旅游区。 三线 n(1)山山区区线线:以武夷山、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连城冠豸山等国家重点风景区为依托,以猫儿山、三元、仙人谷、龙岩、上杭等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区为主要载体,发挥旅游媒体和旅游接待单位的作用,形成具有特色的山区森林生态旅游线路;n(2)沿沿海海线线:以厦门特区和福州省会为依托,以福州、旗山、灵石山、平潭、天柱山、东山等国家森林公园、厦门白兰饭店为主要载体,发挥旅游媒体和旅游接待单位的作用,形成独具特色沿海森林生态旅游线路;n(3)闽东森林旅游线路闽东森林旅游线路:以福鼎太姥山为依托,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畲族村寨为主要载体,发挥旅游媒体和旅游接待单位的作用,把区内分散旅游点连成一片,并与浙江雁荡山风景区联手,形成跨省闽东森林生态旅游线路。 三中心 n以福州、厦门、武夷山为福建森林生态旅游中心 第三章第三章 森林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森林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n第一节 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n第二节 森林旅游资源的美学讨论 n第三节 森林旅游资源调查 n第四节: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第一节第一节 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n一、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n原林业部颁发的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附录A中的解释是:森林旅游资源,系指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他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的一定森林旅游环境中,具有游览价值和旅游功能,并能够吸引旅游者的自然与社会、有形与无形的一切因素。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森林风景资源是指森林资源及其环境要素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物质和因素。 第一节第一节 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n二、森林旅游资源分类 n1、地文资源 n2、水文资源 n3、生物资源 n4、人文资源 n5、天象资源 地文资源 n包括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自然灾变遗迹、名山、火山熔岩景观、蚀余景观、奇特与像形山石、沙(砾石)地、沙(砾石)滩、岛屿、洞穴及其他地文景观。 水文资源 n包括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瀑布、泉、冰川及其他水文景观。 生物资源 n包括各种自然或人工栽植的森林、草原、草甸、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等植物景观;野生或人工培育的动物及其他生物资源及景观。 人文资源 n包括历史古迹、古今建筑、社会风情、地方产品及其他人文景观。 天象资源 n包括雪景、雨景、云海、朝晖、夕阳、佛光、蜃景、极光、雾凇及其他天象景观。 第二节第二节 森林旅游资源的美学讨论森林旅游资源的美学讨论 n1、形象美n2、色彩美n3、静态美与动态美n4、听觉美n5、嗅觉美n6、结构美n7、综合美n8、内涵美 第三节第三节 森林旅游资源调查森林旅游资源调查 n一、森林旅游资源调查的内业准备工作 n二、森林旅游资源调查的方式 n三、森林旅游资源调查内容 n四、整理总结 一、森林旅游资源调查的内业准备工作 n1、组织准备 n2、资料准备 n3、工器具准备 n4、经费筹集 n5、技术准备 二、森林旅游资源调查的方式 n1、踏查或概况调查 n2、线路调查 n3、全面调查 n4、重点调查 n5、典型调查 n6、补充调查 n7、收集资料 n8、座谈访问 三、森林旅游资源调查内容 n1、基本情况调查 n2、开发条件调查 n3、景观调查 1、基本情况调查 n(1)自然条件:包括对象区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n(2)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人口、民族、土地;工农林牧等产业产值、产量,地方经济特点及发展水平;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n(3)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包括对象区的历史概况,名胜古迹,民族文化,工艺美术,独特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集会等。 2、开发条件调查 n(1)旅游历史条件n调查了解对象区原有的群众性歌舞、祭祀、朝山、庙会等集会和游览的时间、规模等。n(2)旅游协作条件n了解对象区周围现已开放的森林旅游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道寺观,及其他旅游场所的名称、级别、面积、旅游规模、服务设施、价格标准、经营效益、经验教训,旅游纪念品产销情况,以及联网协作的可能性。n(3)内外交通条件n调查了解对象区内各类道路等级、里程、路况、行车密度,对象区到附近大中城市、飞机场、火车站、港口的距离,以及与现有铁路、高等级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连接的距离等。n(4)障碍因素n主要调查森林旅游地多多发性气候灾害以及突发性灾害等。 四、整理总结 n调查工作完成后,离开现地前,要及时总结整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检查、校对、校核野外考察填写的各种图件、表格和记录资料,并进行统计汇总。对整个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总结。 调查成果参考提纲n(1)调查报告n内容以“森林旅游资源调查内容”为主,还要叙述调查人员组成、工作期限、完成工作量及成果。n(2)图件、表格n1、森林旅游资源类型分布图n2、对象区位置及交通现状图n3、对象区森林旅游资源一览表n4、对象区珍稀濒危动植物名录n5、对象区名胜古迹名录n(3)影象及其他资料n1、录象带、照片集及底片n2、调查日记、资料卡片、座谈访问记录及调查工作用图等。 第四节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n1、旅游资源评价方法n2、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1、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n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按指定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获得,满分值为30分。n评价方法:通过对风景资源的评价因子评分值加权计算获得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分值,结合风景资源组合状况评分值和特色附加分评分值获得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 2、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n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按指定环境要素进行评价获得,满分值为10分。n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大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壤质量、负离子含量、空气细菌含量。n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H)计算由各项指标评分值累加获得。 3、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n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按指定开发利用条件指标进行评价获得,满分值10分。n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指标包括:公园面积、旅游适游期、区位条件、外部交通、内部交通、基础设施条件。n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由各项指标评分值累加获得。 4、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n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按下式计算:NM+H+L 式中:N-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M-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H-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L-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n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满分为50分 。5、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确定标准 n按风景资源质量评定分值划分为三级:一级为4050分,符合一级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多为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高,难以人工再造,应加强保护,制定保全、保存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二级为3039分,符合二级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应当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三级为2029分,符合三级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在开展风景旅游活动的同时进行风景资源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造、改善和提高。三级以下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应首先进行资源的质量和环境的改善。 第四章第四章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森林公园总体设计 n一、森林公园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n二、森林公园总体设计应遵循的原则n三、森林公园功能分区n四、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n五、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n六、植物景观工程n七、保护工程n八、旅游服务设施工程n九、基础设施工程 一、森林公园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 n应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保护、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建设,为人们提供旅游度假、休憩、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逐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森林公园总体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n1森林公园建设以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2森林公园建设应以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客源市场为导向,其建设规模必须与游客规模相适应。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进行适度建设,切实注重实效。 3森林公园应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 4统一布局,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做好宏观控制;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应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可视条件安排分步实施。 5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专业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三、森林公园功能分区 n根据森林公园综合发展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应因地制宜设置不同功能区。 n1、游览区 n2、游乐区 n3、狩猎区 n4、野营区 n5、休、疗养区 n6、接待服务区 n7、生态保护区 n8、生产经营区n 9、行政管理区 n10、行政管理区 四、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n环境容量一般采用面积法、卡口法、游路法等三种测算方法,可因地制宜加以选用或综合运用。 A 面积测算法:除卡口法和游路法适用条件之外、游人可进入游览的面积空间,均可采取此法。 B卡口测算法:适用于溶洞类及通往景区、景点必须并对游客量具有限制因素的卡口要道。 C游路测算法:适用于游人只能沿山路步行游览观光风景的地段。 四、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n游客规模 1、总体设计前,应对可行性研究提出的游客规模进行核实。 2、根据森林公园所处地理位置、景观吸引能力、公园改善后的旅游条件及客源市场需求程序,按年度分别预测国际与国内游客规模。 3、已开展旅游的出森林公园游客规模,可在充分分析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按游人增长速度变化规律进行推算;未开展旅游的新建公园可参照条件类似的森林公园及风景区游客规模变化规律推算,也可依据与游客规模紧密相关诸因素发展变化趋势预测公园的游客规模。 五、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 n(一)景点设计 1、景点设计内容 n2、组景 n3、景点布局 n4、景点命名 五、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 n(二)游览线路设计 n1、游览线路设计内容 n选择游览方式、组织游览线路、确定游览内容。 n2、游览方式选择 nA陆游 ,B水游 ,C空游 ,D地下游览 n3、游览线路组织 3、游览线路组织 n(1)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各种游览方式,形成有机结合,提供丰富的出游览内容。 (2)游览线路应有鲜明的阶段性和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由起景开始、发展,到高潮、结束,逐渐引人入胜。 (3)游览线路应便捷、安全,使游客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观赏到景观精华。 (4)使游人能感受和利用森林公园的多种效益功能。 (5)有利于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和环境保护。 (6)有利于合理安排游人的行、食、住、购、娱等旅游服务设施。 六、植物景观工程 n(一)一般规定 n1、森林公园的生产经营区按原森林经营方案及有关林业规定经营;森林旅游区森林的经营方向是为森林旅游服务,采取的各种经营措施必须与游览观光及各种旅游功能需要相适应。 2、森林旅游区的森林植被兼顾景观、休憩、疗养、保健、科研、板胡生态环境等多种旅游功能。应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统一安排。n3、以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为前提,逐步形成多树种、多层次、乔灌藤草相结合的较完整的区系植物群落,提高游览观光价值和防护功能。总体上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微观上为游人提供不同植被群落多彩多姿的观赏内容。 n4、风景林及防护林严禁以单纯取材为主要目的的采伐利用,应根据景观需要采取定向培育及卫生采伐。 (二)植物景观设计 n1、森林植物景观是森林公园景观的主体,包含主景、配景和衬景。 2、森林植物景观,应以现有森林植被为基础,按景观需要,结合造林(种草、种花)、改造和整形抚育等措施进行设计。不应大砍大造,应保持森林植被原始状态。 3、对于森林公园内尚存的宜林地,应结合景观需要,进行人工造林(种草、种花)、植株应自然配置。 4、对于生长不良且无景观价值的残次林、或由于景观单调而切实需要调整的成过熟人工林,应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出景观应具有特色,并应与总体相协调。 (二)植物景观设计 n5、植物景观应突出区系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特色;充分利用森林植物群落结构、树种、植物干、花、叶、果等形态与色彩,形成不同结构景观与四季景观,并重点突出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 6、植物景观布局应突出局部特色和多样性,总体上应合理搭配、相互协调。 7、妥善安排苗木、草花、花卉来源。新建、扩建苗圃,应符合现行育苗技术规程的规定。 8、植物景观设计内容包括植物景观平面布置、面积、植被及其景观特色、采取的技术措施、种苗与花卉需要量及其来源等。 七、保护工程 n(一)一般规定 n(二)生物资源保护 n(三)景观资源保护 n(四)环境保护 n(五)安全、卫生工程 (一)一般规定 n1、森林公园工程建设,应将保护放在首位,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森林公园保护工程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选定建设方案。 3、保护工程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 (2)保护工程设施坚固、适用,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3)保护工程设施宜进行艺术处理,起到点景、美景的作用。 4、应根据保护对象的特性和科学管理的技术要求,确定适宜、有效的保护措施。 5、对于危及物种生长、生存的病虫害、地方性疾病和污染现象,必须提出积极的防治措施。 6、保护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方案制定,保护对象分类,保护措施确定,保护设施设置等。 八、旅游服务设施工程 n(一)一般规定 n(二)餐饮 n(三)住宿 n(四)娱乐 n(五)购物 n(六)医疗 n(七)导游标志 (一)一般规定 n1、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应与游客规模和游客需求相适应,高、中、低档相结合,季节性与永久性相结合。 2、旅游服务基地选设,应有利于保护景观,方便旅游观光,为游客提供畅通、便捷、安全、舒适、经济的服务条件。 3、旅游服务设施应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年龄结构和消费层次游人的需要,使游客各得其所。 4、休憩、服务性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色彩及其使用功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一)一般规定 n5、休憩、服务建筑用地,不应超过森林公园陆地面积的2%。 6、宾馆、饭店、招待所、休养所、疗养院、游乐场等永久性大型建筑,必须建在游览观光区的外围地带,不得破坏和影响公园景观。 7、公园内景观最佳地段,不得设置餐厅及集中的服务设施。 8、休憩、服务设计内容,包括设施布局,占地面积计算,建筑物位置、等级、高度、体量、风格、造型、色彩及其使用功能的确定等。 九、基础设施工程 n(一)一般规定 n(二)道路交通 n(三)给、排水 n(四)供电 n(五)供热 n(六)通信 n(七)广播电视 n(八)燃气 (一)一般规定 n1、森林公园内道路、水、电、通信、燃气等线路布置,不得破坏景观,同时应符合安全、卫生、节约和便于维修的要求。电气、上下水工程的配套设施,应设在隐蔽地带。 2、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工程,应尽量与附近城镇联网,如经论证确有困难,可部分联网或自成体系,并为今后联网创造条件。 3、森林公园不宜设置架空线路,必须设置时,应符合相关规定。 4、需要采暖的各种建筑物或动物馆舍,宜采用集中供热。 第五章 森林公园解说森林公园解说(interpretation) 第六章 森林公园解说 n第一节 解说的定义与目标 n第二节 解说的形式与内容 n第三节 解说牌 第一节 解说的定义与目标 n1、解说的定义n2、解说的主要目标 一、解说的定义n解说是指在通过第一手的实物、人工模型、景观及实物资料向公众介绍公园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意义及相互关系的宣传过程。 二、解说的主要目标 n1、为游客提供导游和信息服务,为年龄、兴趣爱好、体质及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不同层次的游客提供最大限度的游览机会。n2、增进游客知识,提高鉴赏、理解及享用能力。n3、有助于将对当地社区和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保证游客安全,减少游憩引起的冲突,并改善疏散游客的方法。n4、为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教育机会,建立对自然环境发展动力的鉴赏,培养他们的自豪感及保护自然遗产的紧迫感。 二、解说的主要目标 n5、引导游客到已规划好并确定的区域活动,以减少出现破坏性行为。n6、为公园内的雇员、社区居民及志愿者提供解说技能培训。n7、通过举例阐明国家和机构关于保育、野生动物、自然环境及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内在价值的观点和信心。n8、通过与当地和区域的媒体联系、合作等方式,促进对自然界价值的深入理解。 第二节 解说的形式及内容n解说的形式一般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以人员进行解说(人员解说)和通过物品进行解说(物品解说)。 一、人员解说 n1、信息传递n告知游客专门设施和特定机会的地点及如何使用。信息传递部门的工作人员并非解说员,他们并不展示项目、引路或者解说自然和文化环境,但他们是公园和管理机构的一线代表。n2、导游解说n导游解说形式多样,包括向导性解说、戏剧演出、定点解说、即兴活动和生存解说等。 二、物品解说 n1、游客中心 n2、展品n3、解说小径 n4、路边展示 n5、出版物 第三节 解说牌 n1、解说牌的功能与内容n2、解说牌的设置n3、解说牌的材料n4、解说牌的设计 1、解说牌的功能与内容 n指导:n管理:n教育活动: 2、解说牌的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n(1)选择最能代表该地区特色,包括能够反映某一重要主题或故事的自然或历史地点、物体、特征或结构。n(2)应设置在游客容易发现、方便使用的地方,能够充分代表想要解说的对象并且容易辨认。n(3)如有多处适合的设置地点,应选择在能够吸引游客最多的那一处。n(4)选择最需要解说的地点,并配备解说牌,避免造成过度拥挤的情况。 2、解说牌的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n(5)避免可能对游客和设施造成危害的因素。n(6)应当选择在游客较多的地点,但不要放弃在具有特色而游客稀少的地点设立解说牌。n(7)选择在过度使用情况下也不会破坏地区景观的地点。n(8)选择游客在欣赏景色时能得到最大舒适感的地点,尽量避免可能降低游憩体验的地点。3、解说牌的材料 n材料的选择主要受预算的限制,否则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来制作解说设施。n适当地使用当地材料,有助于增进环境和解说主题的整体协调感。n同样,使用当地植物做背景,能够使解说牌很自然地融入自然环境。 4、解说牌的设计 n(一)基本设计要求n(二)解说牌的大小和设置高度n(三)解说牌的文字设计n(四)解说牌的文字配备n(五)解说牌的图示n(六)解说牌的颜色 (一)基本设计要求: n(1)解说牌的大小和形式应当与设置地点的环境协调。n(2)解说牌的形式应避免怪异新潮或过于突出。n(3)考虑容易施工及维护。n(4)注意稳定性与平衡感。n(5)避免设置太多解说牌而造成视觉污染。n(6)尽量在全区范围内使用统一规格的解说牌。n(7)制定维修计划,应使其完美。n(8)如需设置解说牌则应当编制解说牌设立工作手册,详细予以说明和指导。 第六章第六章 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 n第一节 森林公园的旅游者管理 n第二节 森林公园安全管理 n第三节 森林公园环境管理 n第四节 森林公园景点景物管理 第一节 森林公园的旅游者管理 n1、森林公园旅游者行为和活动特点n2、森林公园旅游者管理的原则n3、森林公园旅游者管理的内容n4、森林公园旅游者管理的方法 一、森林公园旅游者行为和活动特点 n1、对森林公园的陌生性 n2、旅游目的的多样性 n3、旅游者组成的复杂性 n4、旅游者需求的多样性 n5、旅游人数的季节性变化 n6、旅游者行为的非常规性 二、森林公园旅游者管理的原则 n1、坚持精神文明的原则 n2、景点游客容量均衡性原则 n3、保护旅游资源和爱护旅游设施的原则n4、保护旅游者安全的原则n5、疏导性原则n6、服务性原则三、森林公园旅游者管理的内容n1、旅游项目的管理n2、旅游者的流动管理n3、旅游者的安全管理n4、旅游者的行为规范管理n5、其他管理四、森林公园旅游者管理的方法n1、提供优质服务n2、充分发挥导游的作用n3、大力开展宣传教育n4、发动旅游者参与管理n5、对各种犯罪活动,依法予以严惩第二节 森林公园安全管理 n1、森林公园中“危险”发生的特点n2、森林公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n3、森林公园的事故隐患n4、森林公园安全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一、森林公园中“危险”发生的特点 n1、多样性 n2、重复发生性n3、易发性二、森林公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n1、安全管理是保护森林公园资源安全和旅游者人身安全的需要;n2、安全管理是发展森林公园旅游事业,开拓客源市场的需要;n3、安全管理是保证森林公园的旅游计划顺利实施,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需要;n4、安全管理是保证森林旅游业的防灾防损,减少灾害事故损失的需要;n5、安全管理是维护森林公园形象,使其在旅游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需要。 三、森林公园的事故隐患n(一)对森林公园而言的事故隐患 n1、火灾隐患 n2、容易由自然原因引发的安全隐患 n3、针对森林公园的社会犯罪 n(二)对旅游者而言的事故隐患 n1、针对旅游者的社会犯罪活动 n2、意外事故 四、森林公园安全管理的方法 n(一)行政管理的方法 n(二)经济管理方法(二)经济管理方法 n(三)法律管理方法(三)法律管理方法 n(四)宣传教育的方法 第三节 森林公园环境管理 n1、森林公园环境管理的意义n2、旅游活动对森林公园环境的影响n2、森林公园环境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一、森林公园环境管理的意义 n1、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吸引旅游者,促进森林公园旅游事业发展n2、有利于保护森林公园中的旅游资源n3、有利于发展健康、文明的旅游事业n4、有利于培养旅游者的环境意识,提高旅游者的素质二、旅游活动对森林公园环境的影响 n(一)对森林公园自然环境的影响 n(二)对森林公园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 三、森林公园环境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n1、健全管理体制 。n2、明确责任范围,自觉消除森林公园的环境污染。n3、加强宣传教育,采取恰当的措施引导旅游者自觉维护森林公园的环境。n4、分析森林公园环境容量,控制旅游者人数。n5、采用工程性保护措施,保护旅游资源。n6、旅游设施的建立要符合环境标准。n7、在旅游开发中要妥善处理好易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几种情况。n8、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加强对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 。第四节 森林公园景点景物管理 n一、珍稀物种和古树名木保护管理n二、景点景物保护管理 一、珍稀物种和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n1、古树名木的定义 n据我国环保等部门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称为名木。 n名贵树木 稀有名贵树木则是指樱花、大叶黄杨、根、腊梅、玉兰、朽树、木香、乌相等树种。另外,树龄20年以上的各类常绿树及银杏、水杉、银杉等,外国朋友赠送的礼品树、友谊树有纪念意义和具有科研价值的树木,不限规格一律保护。 2 古树名木的价值 n(1)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物价值。 n(2)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n(3)具有很好的观赏旅游价值。 n(4)具有林学参考价值。 3 古树名木保护的现状 n相对而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庙宇古刹周围的古树名木保护得较好,很少遭到人为破坏,但村前屋旁,特别是那些散生的古树名木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4 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措施 n(1)加强法律手段的运用 n(2)技术措施n(3)管理措施(2)技术措施 na)设支架。有些古树由于年代久远,主枝常有死亡,造成树冠失去均衡,树体易倾斜,因而有必要设支架支撑,维持其自然长势。 nb)堵树洞。对于中空的古木应将树洞补好,延缓树干的腐朽和衰老。nc)设避雷针。由于古树多为高大挺拔,易谊雷电袭击,有必要对部分古树装上避雷针。 nd)保护好古树周围的自然环境,定期检查,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ne)清理好周边的杂物,留出相应的土壤空间,增强透气性,对人为的伤口要刮平,涂上保护剂等。 nf)做好排涝防旱工作,经常补充腐殖质肥料。通过这些技术措施,从而延缓古树的衰老和死亡。 (3)管理措施 na)搞好挂牌登记制度。对于已挂牌的古树名木,一放情况下是没人敢对其进行采挖移植。在过去已挂牌的基础上,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重新摸底,对漏挂或原有挂牌损坏的及时进行补挂,从而有效地保护古树名木。 nb)认真做好存档工作。要对古树名木的树种、树龄、树高、冠幅、胸径、生长势、立地环境、养护措施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登记,另外相关图片、传说及其它历史资料也应进行存档。对于濒危珍稀的古树名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建立古树名木基因库。 nc)落实管护单位和管护人。根据古树名木的权属,应与有关单位或个人签订管护协议,责任到人,对于特殊意义而又需要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的,各级财政应安排相应资金,确保落实到位。 nd)开展认养古树。对那些亟待保护的古树名木向社会推行认养制度,由有关主管部门与认养人签订认养协议,明确权利义务,这样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激起全社会共同关注古树名木的热情。 二、景点景物保护管理 n1、提高思想认识 n2、健全管护制度 n3、依法严格管理 n4、游览规模限制 n5、实行分级保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