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国家观与爱国主中国古代的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义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提要提要n中国古代的国家观n国家观与天下观n中国的爱国主义的特点与形式n“家天下”体系下的忠君思想与爱国主义n反侵略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n以汉文化为核心的爱国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国家国家”的含义的含义n从广义的角度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在这个定义中,一个国家没有具体的边界;国家也指那些享有共同领土和政府的人民,如世界上大多数的多民族国家。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范畴,国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语言、地理区别出来的领土;被政治自治权区别出来的一块领地;一个领地或者邦国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关联的地区。n从狭义的角度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征,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利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为什么会有国家?为什么会有国家?n关于国家的起源,不同时代,东方西方学者持不同观点,至今最广为大众接受的主要有两种观点:n一种观点:恩格斯指出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原始社会制度瓦解是个逐渐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和奴隶阶级的形成是国家产生的前提。n另一种观点:国家是在市民社会中逐渐生长起来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被人创造出来的。 国家是人类互助自保求存组成的最高层次的共同体。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爱国主义?n爱国主义(patriotism)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这里的“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或者联邦。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精神,是有国有家者普遍具有的一种情感和道德准则。但是,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具体的对象、内容、形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其表现形式广泛。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1.中国古代国家观与天下观中国古代国家观与天下观n中国古代有中国古代有“天下天下”的称谓,也有的称谓,也有“邦邦”、“国国”、“国家国家”的称的称谓。谓。“国家国家”和和“天下天下”的概念交叉较多,但是的概念交叉较多,但是“天下天下”的概念的概念相对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和公共性。这是古代爱国仁人志相对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和公共性。这是古代爱国仁人志士乐道士乐道“天下天下”、常将自己的使命感与、常将自己的使命感与“天下天下”相联系的原因。相联系的原因。至于至于“国家国家”,其具体政治情境决定它只是爱国主义的内涵,其具体政治情境决定它只是爱国主义的内涵之一。之一。n天下观起源于先秦时期,诗天下观起源于先秦时期,诗小雅小雅北山所载北山所载“溥天之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王土”即指此即指此。按照天下观的思想,这一自然疆域内。按照天下观的思想,这一自然疆域内的所有土地都是天子的领地,所有人民都是天子的臣民,的所有土地都是天子的领地,所有人民都是天子的臣民,并不存在一个与中原王朝对等的国家实体,因此也就没有并不存在一个与中原王朝对等的国家实体,因此也就没有明确的边界的概念明确的边界的概念(但是有边疆的概念,所谓边疆,仅指但是有边疆的概念,所谓边疆,仅指处于中原王朝边缘的地带处于中原王朝边缘的地带),在理论上和法理上都与近代在理论上和法理上都与近代国家之间的边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国家之间的边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n春秋时期的先哲们考虑的“善治”是以“天下”为本位的。以老子为例,五千言中“天下”涉及29章,共出现55次,“国家”仅出现2次。孔子、墨子、庄子、孟子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家,他们的政治视野是以全天下大局为范围的。n“國,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國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聖人莫之能有也”(荀子正論篇)。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封闭的地理条件和华夏中心观导致封闭的地理条件和华夏中心观导致“国家国家”的概念被的概念被矮化模糊化,爱国主义以矮化模糊化,爱国主义以“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的使命感形式表现。形式表现。中国是一个东亚中国是一个东亚大半岛。大半岛。房龙地理房龙地理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天下观的发展天下观的发展n夏代一般被认为是天下观产生的开端n商代的天下观并不明确,但也有类似的“四方”概念。n周以后,周人的控制范围进一步扩大,并通过封建诸侯王到各地去进行区域控制。在这一扩张过程中,周人与周边民族的差距明显加大,显示了武力之外的文化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周人开始形成比较明确的天下观,因此才产生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一统看法。n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现代意义的国家),但未有强大的外来对手,且时间较短,并没产生国家观。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n秦汉至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是天下观付诸实践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正值汉文化的上升期,同时,周边地区尤其是北方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也不断完成统一,同样处于扩张期。因此,这一时期的主基调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之间的冲突。在这一过程中,中原王朝大体处于强势,即便有时被迫与周边民族政权媾和而确定双方边界,但在天下观的潜在作用支配下,中原王朝并不能从法理上对周边民族政权予以认可,双方之间的边界,更多的属于不同政权之间的实际控制线,而非国家意义上的边界。n宋至清(前期)。 这一时期是天下观转型的历史阶段。一方面,传统的天下观受到越来越多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挑战;另一方面,由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形成的王朝又在某种程度上极力证明传统天下观的存在。前者如宋、明,后者如元、清。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天下观天下观”影响下的影响下的中国古代爱国主义中国古代爱国主义 n封闭的地理条件和华夏中心观导致“国家”的概念被矮化模糊化,爱国主义以“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形式表现。n在古代爱国主义中,“天下”概念相对具有超越君国朝廷和宗法集团狭隘利益的特点。这就确立了“民为邦本”的纬度,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天下”占有最高的位置。实际上,我们今天弘扬的爱国主义对象或出发点,比较相应的应是“天下”的概念。在古代历史上,真正的爱国精神首先就是定位在以天下为己任之上的,如顾炎武所说:亡国不过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才是祖国的灾难。可见,爱“天下”是爱国的根本内涵,这是我们认识古代爱国主义出发点。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n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n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n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2.“忠君忠君”与与“爱国爱国”n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是与“忠君意识”联系在一起的;但事实上“忠君”和“爱国”并非一回事。n君主是国家的核心,君奉命于天(君权神授)n中国人重视家庭,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核心,忠君思想是家庭观念的延伸。n家天下体制下忠君是爱国的手段。君主是百姓表达对国家感情的媒介。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家天下家天下”之下的爱国主义之下的爱国主义n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是家、国同构的,国君为国家代表。国难就是家仇,“忠君”是大义,所以,古代历史上的屈原、岳飞、范仲淹、陆游、文天祥、史可法,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忠君”甚至“愚忠”的思想意识。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爱国者。因为他们的行为都是维护了民族根本利益与尊严的。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n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民谚n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n君君臣臣,父父子子。n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n居庙堂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3.宋代以后,宋代以后,反侵略反侵略成爱国主义重成爱国主义重要内容要内容n天下观受挑战,民族矛盾激化,刺激国家观产生,对外反侵略成为爱国主义重要内容。n岳飞、陆游、文天祥、戚继光、史可法、袁崇焕,郑成功等n形成不反侵略就是不爱国的观念:秦桧,吴三桂,汪精卫,蒋介石抗战初期消极抵抗也深受诟病。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4.文化认同与文化爱国文化认同与文化爱国n古代中国以汉文化为文化核心,汉文化又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儒家文化强调正统性,但并不排他,而是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并使之中国化,这铸造了“文化中国”作为文化实体的理念骨架。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其极大包容性与同化力密不可分。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n据2009年3月5日的光明日报报道: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杨义在中国第三届文博会(深圳)作了题为“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的演讲。他说,汉字的创造,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民族的万世长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因为我们使用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较稳定,文字史也就蕴含着民族认同的历史。秦汉时代、唐宋时代和我们现在,说话发音不能说没有变化,但是古今一贯的文字形态把我们的历史紧紧地串起来了。中原和江浙、闽粤,讲话的方言有很多,互相听不懂,如果用拼音字母做我们文字的话,广东就得有客家话、潮汕话和广州话三种文字。再加上上海话、宁波话等,就有更多文字。先父当年到北京,不懂北京话,就写字与传达室老人“笔谈”,给我印象很深。相反,拼音的方法容易在会话语音变动的隔膜中产生民族的离心力。欧洲为什么小国林立,不能排除它们用拼音文字的原因。像德国和比利时的语言,或者荷兰和英国的语言,它的距离并不比中国北方的语言和广东话距离大,但是因为用的是记音,所以他们国家间很难维持统一性。所以,汉字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非常宝贵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史上非常值得珍惜的传家宝。汉字对维护国家统一贡献巨大。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台北故宫台北故宫唐人街唐人街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近代爱国主义的提出近代爱国主义的提出n梁启超是近代阐发爱国论的第一人。1899年2月发表长文爱国论。这里的“爱国”一词,是近代史上首次出现的。该文也是近代论爱国的第一篇文章。梁启超在文中强调,爱国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伦理。他说: “夫国家者,一国人之公产也”,它与被专制君主视为一人私产的传统国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爱国乃天下之盛德大业”,国人当明白个人小我对于国家大我的责任。不是说身家不当爱,而是说没有国家作后盾,身家便失去了安全的保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说到底,有国才有家,爱国便是自爱,“人而不知自爱,固禽兽之不若矣。”这说明,梁启超的爱国思想不仅超越了“忠君”的传统,而且已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简单的进化论层面,跃升到了以建立民族国家为基点的社会政治论的基础之上,从而具备了更加完整的现代意义。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总结总结n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具体的对象、内容、形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其表现形式广泛。n爱国主义是我国传统民族精神的核心,必须加以继承与发扬。n爱国的对象应包含国家的领土主权、人民和文化。n理性爱国,务实爱国。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谢谢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