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州医学院温州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郭小娟郭小娟传染病流行病学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主要内容主要内容l一一一一. . 传传染病概述染病概述染病概述染病概述l二二二二. .传传染病的染病的染病的染病的传传染染染染过过程程程程l三三三三. . 流行流行流行流行环节环节l四四四四. . 疫源地、流行疫源地、流行疫源地、流行疫源地、流行过过程及影响因素程及影响因素程及影响因素程及影响因素l五五五五. . 传传染病染病染病染病预预防与控制防与控制防与控制防与控制第一第一节 概述概述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p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是由传染性病原体或是由传染性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病原体通过感染的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病原体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传播,感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传播,感染易感者。染易感者。p传染性疾病的特点?传染性疾病的特点?l有病原体有病原体l有传染性有传染性l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流行病学特征l有免疫性有免疫性p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主要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和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p古代古代p近代近代p现代现代p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天花病人传染病流行史传染病流行史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EID新发现传染病新发现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 指新确定的指新确定的和先前未知的可引起局部或在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问和先前未知的可引起局部或在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题的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人类新发现传染病的速度似乎在加快,近年来,人类新发现传染病的速度似乎在加快,近年来,人类新发现传染病的速度似乎在加快,近年来,人类新发现传染病的速度似乎在加快,新发传染病的种类又如此之多。因此人们不禁要问,新发传染病的种类又如此之多。因此人们不禁要问,新发传染病的种类又如此之多。因此人们不禁要问,新发传染病的种类又如此之多。因此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近这些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近这些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近这些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近年来增加速度如此之快?年来增加速度如此之快?年来增加速度如此之快?年来增加速度如此之快?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EID1 1 1 1生物病原因素生物病原因素生物病原因素生物病原因素 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导致新病原体的出现。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导致新病原体的出现。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导致新病原体的出现。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导致新病原体的出现。人类宿主机体状态改变,导致原本不致病的生物体成为病原体。人类宿主机体状态改变,导致原本不致病的生物体成为病原体。人类宿主机体状态改变,导致原本不致病的生物体成为病原体。人类宿主机体状态改变,导致原本不致病的生物体成为病原体。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EID2 2 2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人类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导致与环境生物接触的广度和频人类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导致与环境生物接触的广度和频人类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导致与环境生物接触的广度和频人类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导致与环境生物接触的广度和频率增高。如旅游、探险、生产、科学考察等。率增高。如旅游、探险、生产、科学考察等。率增高。如旅游、探险、生产、科学考察等。率增高。如旅游、探险、生产、科学考察等。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变或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掠夺,导致生物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变或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掠夺,导致生物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变或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掠夺,导致生物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变或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掠夺,导致生物宿主的改变或使病原生物易于传给人类。宿主的改变或使病原生物易于传给人类。宿主的改变或使病原生物易于传给人类。宿主的改变或使病原生物易于传给人类。3 3 3 3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自然灾害导致环境改变,生物群落的变异。如火山爆发、水自然灾害导致环境改变,生物群落的变异。如火山爆发、水自然灾害导致环境改变,生物群落的变异。如火山爆发、水自然灾害导致环境改变,生物群落的变异。如火山爆发、水灾灾灾灾/ / / /森林火灾等。森林火灾等。森林火灾等。森林火灾等。人类对环境的改造或破坏。如矿山开采,核电泄漏等导致环人类对环境的改造或破坏。如矿山开采,核电泄漏等导致环人类对环境的改造或破坏。如矿山开采,核电泄漏等导致环人类对环境的改造或破坏。如矿山开采,核电泄漏等导致环境污染与环境恶化。境污染与环境恶化。境污染与环境恶化。境污染与环境恶化。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EID4 4 4 4人类与科学技术进步人类与科学技术进步人类与科学技术进步人类与科学技术进步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 , , ,有能力在短期内发现并鉴定出各种生物体。有能力在短期内发现并鉴定出各种生物体。有能力在短期内发现并鉴定出各种生物体。有能力在短期内发现并鉴定出各种生物体。人类的进步,使健康更加成为时尚。人类的进步,使健康更加成为时尚。人类的进步,使健康更加成为时尚。人类的进步,使健康更加成为时尚。 以上四大类因素是近来来新发传染病频发的主要原因。以上四大类因素是近来来新发传染病频发的主要原因。以上四大类因素是近来来新发传染病频发的主要原因。以上四大类因素是近来来新发传染病频发的主要原因。1.1.对健康和生命的危害对健康和生命的危害对健康和生命的危害对健康和生命的危害2.2.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经济损失3.3.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危害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危害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危害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危害4.4.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的危害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的危害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的危害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的危害新发传染病的危害新发传染病的危害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EID再燃传染病再燃传染病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指那些我们已经指那些我们已经熟知的,且其传播水平已降低到不再成为公共卫生问熟知的,且其传播水平已降低到不再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的感染又重新回复到具有流行程度题的感染又重新回复到具有流行程度传播状态的疾病传播状态的疾病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EID新发传染病的种类新发传染病的种类1 1 1 1依据传染病在人间存在的历史及被发现的过程,依据传染病在人间存在的历史及被发现的过程,依据传染病在人间存在的历史及被发现的过程,依据传染病在人间存在的历史及被发现的过程,所谓新发传染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所谓新发传染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所谓新发传染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所谓新发传染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第一类第一类第一类:过去可能或根本不存在,而新近才在人间:过去可能或根本不存在,而新近才在人间:过去可能或根本不存在,而新近才在人间:过去可能或根本不存在,而新近才在人间出现的传染病。像艾滋病、出现的传染病。像艾滋病、出现的传染病。像艾滋病、出现的传染病。像艾滋病、O139O139O139O139霍乱等,可能属于霍乱等,可能属于霍乱等,可能属于霍乱等,可能属于这一类。这一类。这一类。这一类。第二类第二类第二类第二类:疾病可能早已存在,但并未被人们所认识,:疾病可能早已存在,但并未被人们所认识,:疾病可能早已存在,但并未被人们所认识,:疾病可能早已存在,但并未被人们所认识,近年来才被发现和确定。如军团病、莱姆病、人埃近年来才被发现和确定。如军团病、莱姆病、人埃近年来才被发现和确定。如军团病、莱姆病、人埃近年来才被发现和确定。如军团病、莱姆病、人埃立克体病、丙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等。立克体病、丙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等。立克体病、丙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等。立克体病、丙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EID新发传染病的种类新发传染病的种类新发传染病的种类新发传染病的种类第三类第三类第三类第三类:疾病或综合征早已在人间存在并被人们有:疾病或综合征早已在人间存在并被人们有:疾病或综合征早已在人间存在并被人们有:疾病或综合征早已在人间存在并被人们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未被人们认为是传染病或一直没一定的认识,但并未被人们认为是传染病或一直没一定的认识,但并未被人们认为是传染病或一直没一定的认识,但并未被人们认为是传染病或一直没有确定其病原体,近年发现了这些病原体并予以确有确定其病原体,近年发现了这些病原体并予以确有确定其病原体,近年发现了这些病原体并予以确有确定其病原体,近年发现了这些病原体并予以确认。如认。如认。如认。如T T T 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病、突发性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病、突发性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病、突发性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病、突发性玫瑰疹等,属于早已存在但其传染性既往未被认识;玫瑰疹等,属于早已存在但其传染性既往未被认识;玫瑰疹等,属于早已存在但其传染性既往未被认识;玫瑰疹等,属于早已存在但其传染性既往未被认识;流行性出血热很早已被认为是传染病,但其病原体流行性出血热很早已被认为是传染病,但其病原体流行性出血热很早已被认为是传染病,但其病原体流行性出血热很早已被认为是传染病,但其病原体在在在在1977197719771977年才被发现和确认。年才被发现和确认。年才被发现和确认。年才被发现和确认。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EID传染源病病原原体体生长繁殖生长繁殖排出排出易感者传播途径携带者携带者患者患者获得免疫者获得免疫者死亡死亡病病人人动动物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传染病的传染过程p传染过程的基本要素传染过程的基本要素传染过程传染过程u病原体病原体 pathogenpathogen传染力传染力(infectivity):发生感染的能力:发生感染的能力致病力致病力(pathogenicity):引起疾病的能力:引起疾病的能力毒力毒力(virulence):引起病变的严重程度:引起病变的严重程度l 变异性变异性l 自身特性自身特性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耐药性:对药物不敏感耐药性:对药物不敏感抗原性:基因突变引起抗原性:基因突变引起毒力变异:增强或减弱毒力变异:增强或减弱p传染过程的基本要素传染过程的基本要素传染过程传染过程u宿主宿主 host对毒素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对毒素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对毒素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对毒素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l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免疫反应l 免疫力:免疫力:免疫力:免疫力:非特异性反应非特异性反应非特异性反应非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体液免疫自然条件下被传染性病原自然条件下被传染性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其它动物。体寄生的人或其它动物。p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病原体携带状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病原体携带状态,潜伏感染,显性感染态,潜伏感染,显性感染传染过程传染过程传染过程: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传染过程: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1.1.未感染未感染未感染未感染2.2.隐性感染隐性感染隐性感染隐性感染3.3.轻型感染轻型感染轻型感染轻型感染4.4.中型感染中型感染中型感染中型感染5.5.严重型感染严重型感染严重型感染严重型感染6.6.病死病死病死病死类:以隐性为主,结核类:以隐性为主,结核类:以显性为主,麻疹类:以显性为主,麻疹类:以死亡为主,狂犬病类:以死亡为主,狂犬病感感染染谱谱p流行病学冰山现象流行病学冰山现象 Iceberg phenomenon传染过程传染过程第三第三节 流行流行环节p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过程中的三个基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本环节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传染病的流行环节流行过程流行过程传染过程传染过程p传染源传染源l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动物。动物。动物。l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流行环节流行环节无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1.1.病人作为传染源病人作为传染源病原体机体 潜伏期恢复期临床症状期体内存在大量的病原体体内存在大量的病原体具备促进播散病原体的症状具备促进播散病原体的症状流行环节流行环节u潜伏期: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潜伏期: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症状的这段时间。其流行病学意义其流行病学意义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 : :爆发爆发爆发爆发判断受感染的时间,查寻传染源和传播因素判断受感染的时间,查寻传染源和传播因素判断受感染的时间,查寻传染源和传播因素判断受感染的时间,查寻传染源和传播因素确定免疫接种时间确定免疫接种时间确定免疫接种时间确定免疫接种时间确定对接触者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确定对接触者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确定对接触者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确定对接触者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 可帮助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可帮助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可帮助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可帮助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流行环节流行环节u临床症状期:病人出现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临床症状期:病人出现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期。体征的时期。其流行病学意义其流行病学意义病原体在病人体内繁殖量最大,可排出大量的病原体在病人体内繁殖量最大,可排出大量的病原体在病人体内繁殖量最大,可排出大量的病原体在病人体内繁殖量最大,可排出大量的病原体病原体病原体病原体常有促进病原体排出的症状常有促进病原体排出的症状常有促进病原体排出的症状常有促进病原体排出的症状有些传染病,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有些传染病,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有些传染病,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有些传染病,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需他人护理时,增加了感染及传播的机会需他人护理时,增加了感染及传播的机会需他人护理时,增加了感染及传播的机会需他人护理时,增加了感染及传播的机会流行环节流行环节u恢复期:病人的临床症状已消失,机体所恢复期:病人的临床症状已消失,机体所遭受的损伤处于逐渐恢复的时期。遭受的损伤处于逐渐恢复的时期。其流行其流行病学意义病学意义传染性逐渐消失传染性逐渐消失传染性逐渐消失传染性逐渐消失有些传染病在此期内仍排出病原体有些传染病在此期内仍排出病原体有些传染病在此期内仍排出病原体有些传染病在此期内仍排出病原体流行环节流行环节p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流行环节流行环节p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流行环节流行环节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流行环节流行环节p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经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和尘埃)经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和尘埃)经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和尘埃)经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和尘埃)经水传播(饮水和疫水)经水传播(饮水和疫水)经水传播(饮水和疫水)经水传播(饮水和疫水)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接触传播经接触传播经接触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经土壤传播经土壤传播经土壤传播经血液等医源性传播经血液等医源性传播经血液等医源性传播经血液等医源性传播经垂直传播:经垂直传播:经垂直传播:经垂直传播:胎盘等胎盘等p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l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l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新生儿,新移民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新生儿,新移民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新生儿,新移民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新生儿,新移民l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计划免疫,隐性感染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计划免疫,隐性感染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计划免疫,隐性感染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计划免疫,隐性感染流行环节流行环节p流行环节流行环节病人病人携带者携带者受感染受感染动物动物传传染染源源传传播播途途径径接触接触水水食物食物医源性医源性垂直垂直媒介媒介土壤土壤社社会会因因素素经济经济政治政治文化文化宗教宗教风俗风俗自自然然因因素素气候气候地理地理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流行环节流行环节四四. 疫源地、流行疫源地、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程及影响因素1.1.疫源地疫源地其范围取决于三个因素:其范围取决于三个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向其周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传染源的活动范传染源的活动范围围传播途径的特点传播途径的特点人群的免疫状态人群的免疫状态疫点疫点:范围小的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范围小的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疫区疫区: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 u形成疫源地的条件形成疫源地的条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存在;: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存在;流行过程流行过程1.1.疫源地疫源地流行过程流行过程u消灭疫源地的条件消灭疫源地的条件: :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病原携带状态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病原携带状态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病原携带状态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病原携带状态进行终末消毒进行终末消毒进行终末消毒进行终末消毒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易感者中没有新的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易感者中没有新的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易感者中没有新的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易感者中没有新的感染发生感染发生感染发生感染发生p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l自然因素: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对传染自然因素: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对传染自然因素: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对传染自然因素: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的影响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的影响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的影响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的影响l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 : :1.1.1.1.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使用2.2.2.2.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流动3.3.3.3.战乱等战乱等战乱等战乱等4.4.4.4.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五五. 传染病染病预防与控制防与控制一一 策略策略p预防为主预防为主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2.人群免疫人群免疫3.改善卫生改善卫生u加加加加强传强传染病染病染病染病监测监测u传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染病的全球化控制染病的全球化控制染病的全球化控制流行预防策略与措施流行预防策略与措施二二 措施措施流行预防策略与措施流行预防策略与措施p针对传染源针对传染源1.1.对病人对病人2.2.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3.3.接触者接触者4.4.动物传染源的措施动物传染源的措施隔离观察隔离观察隔离观察隔离观察医学观察:体检化验医学观察:体检化验医学观察:体检化验医学观察:体检化验药物预防或接种药物预防或接种药物预防或接种药物预防或接种p针对传染途径针对传染途径1.1.1.1.消消消消毒毒毒毒2.2.2.2.杀虫杀虫杀虫杀虫预防性消毒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随时消毒随时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终末消毒终末消毒终末消毒p针对易感人群针对易感人群1.1.1.1.免疫预防免疫预防免疫预防免疫预防2.2.2.2.药物预防药物预防药物预防药物预防3.3.3.3.个人防护个人防护个人防护个人防护p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紧急措施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紧急措施1.1.限制人群聚集活动;限制人群聚集活动;限制人群聚集活动;限制人群聚集活动;2.2.停工、停课等;停工、停课等;停工、停课等;停工、停课等;3.3.可临时征用房屋及交通工具;可临时征用房屋及交通工具;可临时征用房屋及交通工具;可临时征用房屋及交通工具;4.4.封闭被污染的场所或水源;封闭被污染的场所或水源;封闭被污染的场所或水源;封闭被污染的场所或水源;流行预防策略与措施流行预防策略与措施二二 措施措施p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1.1.报告的病种和类别报告的病种和类别报告的病种和类别报告的病种和类别2.2.疫情报告的原则疫情报告的原则疫情报告的原则疫情报告的原则3.3.网络直报网络直报网络直报网络直报甲,乙,丙类甲,乙,丙类甲,乙,丙类甲,乙,丙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