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关于大运河开凿的动机与结果,表述准确的是()A为加强南北交通而开,成为南北交通的主干线B为商业的发展而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C为巩固统治而开,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D为巩固统治而开,但成为隋亡的根本原因2、 中国官制大辞典对古代某选官制度的解释:一种允许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分别任官的制度。该制度是()A分封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 武则天统治时期,政策稳健、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有“贞观遗风”之称,也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这说明武则天的统治A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C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D进行了科举制的改革4、 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唐朝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国内安定、从未出现民族纷争现象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ABCD5、 如图郭沫若先生撰写的这副对联评价的是()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A白居易B辛弃疾C李白D杜甫6、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唐朝灭亡D隋朝建立7、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采取的治国策略是()A重文轻武B强干弱枝C民贵君轻D分化相权8、 苏州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产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9、 北宋时期,为了方便商人交易,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交子B圆形方孔钱C开元通宝D五铢钱10、 我国瓷器制作精美,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是()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1、 华盛顿邮报评成吉思汗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活动不属于成吉思汗“传奇一生”的是()A统一蒙古各部B建立蒙古政权C发动大规模战争D改国号为元12、 “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等相关描述,能够说明元代()A科技成就显著B军政大权集中C疆域空前辽阔D文化空前繁盛13、 古代我国北方和南方行政分布密度不断变化,如下表所示,影响分布密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时期(政区名)汉武帝元封年间西晋前期唐贞观元年北宋元丰年间元(省)分布状况北9南4北12南7北5南5北9南14北5南6A政治中心的转移B经济重心的转移C自然环境的改变D交通条件的改善14、 我国古代主流文学表现形式从汉赋、唐诗、宋词发展到明清小说, 这反映了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八股化B思辨化C平民化D文言化15、 某同学在对一本古代著作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几个关键词:“北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请判断这部著作是()A尚书B梦溪笔谈C资治通鉴D史记16、 戚继光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些诗句的创作背景主要是()A沿海地区倭寇猖獗B葡萄牙攫取了澳门居住权C满洲兴起清兵入关D荷兰殖民者强行占据台湾17、 “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A都江堰B隋大运河C明长城D北京故宫18、 五万年中国简史中说:“有明一代的基本制度是太祖朱元璋一手制定的;但有明一代一切露脸的事情,都是成祖朱棣做的。”你认为明成祖时“最露脸”的一件事是()A八股取士B郑和下西洋C郑成功收复台湾D戚继光抗倭19、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歌谣描述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B赤壁之战C安史之乱D李自成起义20、 梁启超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元朝时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的新的民族是()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回族21、 在面对与外国的贸易纠纷时,乾隆帝采取的政策是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受到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的严格限制。这说明乾隆帝A实行对外开放B加强君主集权C更加“闭关锁国”D鼓励自由贸易22、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该艺术形式是我国的国粹,被誉为“国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该艺术形式是A元曲B昆曲C京剧D徽剧23、 如表史实反映的历史主题是()1684年1689年1727年1771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A清朝科技的发展B清朝边疆的治理C清朝经济的繁荣D清朝农业的恢复二、综合题24、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不断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中央集权示意图(1)材料一中图一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图二与图一大不同,是因为明朝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导致的?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2)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意义?(3)根据上述材料官制的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25、 加强对边疆管辖,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朝代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矗立在西藏拉萨市大昭寺前面的唐蕃会盟碑,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上刻汉、藏两体对照文字,盟辞反映了汉藏两族“欢好之念永未断绝”“立碑以更续新好”的誓愿。会盟以后,两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密切,为13世纪西藏正式划入祖国版图打下了基础。史金波考古发现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丰富内涵(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蕃会盟碑“盟词”的内涵,并列举一例说明唐朝时期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往来。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判断图一中A和图二中B分别代表什么朝代?AB两个朝代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分别在a、b两地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 材料三清廷历经康雍乾三代帝王,同外部侵略势力和内部分裂割据势力进行一系列重大斗争,终于建立起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在统一西北过程中,既用军事征伐,也利用同信喇嘛教进行招抚,取得了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在政治上的优势,为战胜西北部多次叛乱和最后完成统一创造重要条件。朱汉国简明中国史(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雍乾三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试举两例说明清朝前期同外部侵略势力和内部分裂割据势力进行的重大斗争。26、 传承中国智慧,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中国智慧】中国古代科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完成下表处内容的填写。作者著作内容及地位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药物 形态图1100多幅,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徐光启全书60卷,约70万字,书中总结了前人的农学成就和 生产经验,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知识,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宋应星天工开物全书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对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2)【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请分别简述下面两位民族英雄的历史功绩,并概括他们共同的精神品质。(3)【大国工程】建筑工程彰显大国力量。结合下面的图文信息,简述北京城的城市布局特点以及长城修筑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