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 热学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自嗨锅是一种自热火锅,加热时既不用火也不插电,主要利用发热包内的物质与水接触,释放出热量。自嗨锅的盖子上有一个透气孔,如果透气孔堵塞,容易造成爆炸,非常危险。关于这种自嗨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嗨锅爆炸的瞬间,盒内气体吸收热量B自嗨锅爆炸的瞬间,盒内气体温度降低C自嗨锅爆炸的短时间内,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撞击容器壁的次数增多D如果气孔没有堵塞,能够闻到自嗨锅内食物的香味是因为分子的布朗运动2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r1时,分子势能最大B当r=r2时,分子势能最小C当r大于r1时,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D当r小于r2时,分子间距离减少,分子势能增大32021年12月9日,在“天宫课堂”中“太空教师”王亚平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气泡静止在水中,如图所示,此时()A气泡内气体在界面处对水产生压强B气泡内分子热运动停止C水球外表面的水分子比水球内的水分子密集D水与气泡界面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4通电雾化玻璃能满足玻璃的通透性和保护隐私的双重要求,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如图所示,通电雾化玻璃是将液体高分子晶膜固化在两片玻璃之间,未通电时,看起来像一块毛玻璃不透明;通电后,看起来像一块普通玻璃,透明。可以判断一通电雾化玻璃中的液晶()A是液态的晶体B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同性C不通电时,入射光在滴品层发生了全反射,导致光线无法通过D通电时,入射光在通过液晶层后按原有方向传播5气闸舱是载人航天器中供航天员进入太空或由太空返回用的气密性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座舱M与气闸舱N之间装有阀门K,座舱M中充满空气,气闸舱N内为真空。航天员从太空返回气闸舱N后,打开阀门K,M中的气体进入N中,最终达到平衡。此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舱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B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内能不变C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DN中气体可以自发地全部退回到M中6如图所示,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一个回路,接触头1置于热水杯中,接触头2置于冷水杯中,此时回路中电流计发生偏转,这是温差电现象假设此过程电流做功为W,接触头1从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为Q1,冷水从接触头2吸收的热量为Q2,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得()AQ1=WBQ1WCQ1 TbBpa pbC图中状态a曲线下的面积比状态b曲线下的面积大D从状态a到状态b,气体的内能减小8图像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过程又回到状态a,图像中的bc段与横轴平行,ca段与纵轴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是等温变化过程B由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小于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C由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D由气体内能增加9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的纪录,弹性和吸油能力令人惊喜,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是空气密度的。设气凝胶的密度为(单位为),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千克气凝胶所含的分子数B气凝胶的摩尔体积C每个气凝胶分子的体积D每个气凝胶分子的直径10如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关于该温度计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外界压强不变,发现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说明外界温度升高B若外界压强不变,发现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说明外界温度降低C若外界温度不变,发现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外界气体压强增大D若外界温度不变,发现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可能外界气体压强增大11如图所示,水银柱上面封闭一段气体,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72cm,大气压强为76cmH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管稍上提,h变大B将管下插至D项所述位置时,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大于76cmHgC将管下插至D项所述位置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小于70cmD将管下插至管顶与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为70cm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也是70cm12如图所示,足够深的导热容器用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的导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下方设有两个卡口,初态时活塞与卡口间的作用力大小为,活塞离气缸底部的高度为h,环境温度T之后环境温度逐渐升高至某一温度T,活塞离气缸底部的距离变为。不计活塞与容器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大气压p。保持不变且。整个过程中,关于气体的图像及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为此过程的V-T图像,其中B图乙为此过程的p-T图像,其中C图丙为此过程的p-V图像,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D图丙为此过程的p-V图像,封闭气体在两个阶段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相等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13(6分)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通过宏观量的测量间接计算确定微观量。(1)本实验利用了油酸分子易在水面上形成 (选填“单层”或“多层”)分子油膜的特性。若将含有纯油酸体积为V的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形成面积为S的油酸薄膜,则由此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 。(2)将0.2mL的纯油酸配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接着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8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了。若把一滴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足够大的盛水的浅盘中(水中撒了痱子粉),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的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则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是 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将实验中得到的计算结果和实际值比较,发现计算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过多,油酸未完全散开B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C计算油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D油酸酒精溶液长时间放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增大14(8分)用气体压强传感器做“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证封闭气体的气密性,应在柱塞与注射器壁间涂上润滑油B为方便推拉柱塞,应用手握住注射器C为节约时间,实验时应快速推拉柱塞和读取数据D实验中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器获得(2)A组同学在操作规范、不漏气的前提下,测得多组压强p和体积V的数据并作出图线,发现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如图丙所示;图中纵截距代表的物理含义是 ;实验中出现的误差属于 (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3)若A组同学利用所得实验数据作出的图线,应该是 。ABCD(4)B组同学测得多组压强p和体积V的数据后,在坐标平面上描点作图,因压缩气体过程中注射器漏气,则作出的图线应为图中 (选填“”或“”)。15(8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静止放置着一根左端封闭右端开口且粗细均匀、导热性良好的细玻璃管,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管中有一段长为d的水银柱,左侧封闭着一段长为的空气(视为理想气体)柱。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水银的密度为,环境的热力学温度为,不计任何阻力。(1)现使玻璃管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加速运动,稳定后管内空气柱长为,求大气压强;(2)若将玻璃管右侧缓慢抬起至竖直,并缓慢升高管内气体的温度,使玻璃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仍为,求玻璃管内空气柱的热力学温度T。16(8分)如图1所示,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汽缸开口向上放置,其上端口装有固定卡环。质量为、面积为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缸内,开始时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为。现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气体从状态变化到状态,缸内气体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气体质量保持不变,已知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取。求:(1)开始时环境的温度多高;气体变化到状态时气体的压强多大(压强保留2位小数);(2)若气体在整个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则整个过程缸内气体内能的增加量为多少。17(10分)如图所示,体积为的气缸内储存有压强为的理想气体,充气泵每次可以将体积为,压强为的理想气体充入气缸内,抽气筒每次可以从气缸中抽出气体,且抽出气体的压强和抽气完毕后气缸内的气体压强相等。充气时只打开进气阀门,抽气时只打开排气阀门,缸内气体的温度为,充入气体的温度与缸内气体的温度相同,且充气和抽气的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1)若只用充气泵对初始状态的气缸充气5次,求充气后缸内气体的压强p和充入气体的质量与气缸内原有气体的质量之比;(2)若只用抽气筒对初始状态的气缸抽气2次,为使抽气后气缸内的压强与初始状态相同,需将气缸内的温度变为多少?18(12分)汽缸A、B如图放置,A、B汽缸质量分别为m、M,在汽缸A和B中分别用轻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A汽缸的活塞面积为S,B汽缸的活塞面积为2S。两活塞以穿过B汽缸底部的刚性轻质细杆相连,可沿竖直方向无摩擦滑动,B汽缸的活塞与固定的弹簧相连接,两个汽缸都不漏气。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g。(1)系统平衡时,求汽缸A中气体压强和汽缸B中气体压强;(2)若外界环境温度(热力学温度)变为原来的2倍,求汽缸A重新平衡后在竖直方向上变化的高度。(已知初始体积分别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